基于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3L阅读推广模式

作者:周秀霞李婧徐枫

2016年01期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碎片化正成为一种时代的特征,随之出现了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时间、碎片化阅读、碎片化体验、碎片化学习等一系列的碎片化概念。碎片化正成为社会的一种情境,并引发了社会化的大众个性化信息需求。

  关于碎片化学习,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从其非系统性、泛在性、自主性等角度出发,笔者认为碎片化学习是一种非系统化、非正规性的,由读者自发的、片段式的学习方式,具有前瞻性、零散性、针对性、随时性、个性化、高效化等特征,它与非正式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可以看作是非正式学习的一种方式。

  关于碎片化学习,古就有学者推崇过,譬如欧阳修就提倡随时随地学习,“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温家宝总理也提倡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手里能拿一本书[1]。国家开放大学更于2012年年底启动了“5分钟课程建设工程”项目。国外关于碎片化学习的研究也很多,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学习实验室就试图将移动电话用于教学,开发适用于外语学习的移动学习模块,在研究中,人们发现移动环境下学习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的连续性和集中性,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特将学习内容进行拆解,严格把时间控制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2],即碎片化授课。Arcia L Conner在研究中也发现:一个组织中至少有75%的学习是非正式的,最有价值的学习常常是偶然发生的,组织过于关注正式学习项目,会与大量有价值的学习机会和成果失之交臂[3]。MOOC之所以在全球盛行在于它迎合了大众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在对全球最大的MOOC平台Courser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它的全部用户中7%是中国人;在新增的用户中,1/8是中国人[4],碎片化学习正在中国兴起。

  随着“大学生主体教育”的盛行,人们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关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式学习、终身学习等。现代教育教学的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以MOOC为代表的碎片化学习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据网上的一项关于“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碎片化学习情况的调查”显示,有83.82%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手机,在任何时间、地点、状态下进行碎片化学习可行、省时、便捷”[5]。据互联网学习平台沪江网与百度教育联合发布的《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学习用户研究报告》显示,包括大学生及30岁以内的职场人士,移动学习频率更高。其中,19~22岁人群占33.2%,23~30岁人群占37%。在用户使用APP学习的主要情景中,“睡觉前”占50.2%,“坐车时”占38.8%,“午休期间”占37.6%,“晚饭后”占19.3%,“排队时”占18.6%,“起床后”占16.7%,“上厕所时”占12.O%[6],基本上利用的是碎片化的时间。当然,系统、正规的“教—学”或者“学—教”模式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大学生知识构建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而碎片化学习是系统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能使大学生博学广闻,通贤达智。

  2 碎片化学习中图书馆的定位

  利用短暂的碎片化时间学习、交流、充实自己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学习模式,并具体体现为在线学习(如MOOC学习)、移动学习、自主兴趣学习等形式,并都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这种趋势会愈加明显。在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中,图书馆体现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目的主要有生活兴趣、各类考试、掌握技能、出国留学、考研等,其共同的诉求是在更广泛的领域里获得更多的知识资源,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而图书馆自古以来就是信息、知识的集散地,是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的枢纽,承担着社会文化、素质教育的重任。而高校图书馆更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设施,是“学校的第二课堂”,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任务。作为教学的辅助部门,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开发和传播、信息素养培训、碎片化学习引导等职能,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内为大学生提供碎片化学习所需的信息、环境和氛围,图书馆必然承载起促进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重任,而阅读推广无疑是其中比较有效的一个实现途径。正如朱永新所说的,将“新教育理念”贯彻到“书香校园”的建设中,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PISA也提出过,阅读是学生取得学业和职业成就的核心前提,同时也是如何可以扎根于祖国文化之中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从阅读推广人手,图书馆在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中可以扮演三种角色。

  (1)碎片化学习的协助者。在以“教—学”为主要模式的碎片化学习中,图书馆可以嵌入碎片化教学的过程,提供课程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教学资料,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拓展阅读资料,尤其是能促进大学生、教师及教学内容互动的资料,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图书馆是协助者,协助大学生完成学习、思考、交流、吸收、实践等学习过程,并在整个过程中随时为大学生提供资源支持、环境支持和技术支持。

  (2)碎片化学习的教学者。图书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尤其是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职责。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开设了信息素养课,进行了信息素质培训,但因为方式传统,一直是半温不火。随着MOOC的兴起,很多图书馆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碎片化教育上,黄如花、罗昭锋、程焕文等学者先后推出了相关的MOOC课程;很多图书馆还将信息素质培训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根据知识点进行了细化分解,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在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学中,图书馆完全可以结合学生的需求,尝试碎片化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的效果。

  (3)碎片化学习的引领者。在“教—学”模式的碎片化学习之余,出于生活兴趣、完善自我、提升技能、外语学习等目的,大学生还进行了大量的自主化的碎片化学习。阅读是大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碎片化的学习更是多以阅读的模式来实现,而这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方式和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人力和信息资源优势,在校园中进行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提高,尤其是可以围绕学生的关注热点设定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进行问题探索,进而提升能力。

  3 图书馆3L阅读推广模式探究

  学者刘振天曾对某高校三届四年级学生(共216名)的学习情况作过调研,结果显示,学生阅读量过小,知识范围相当有限。46%的学生的专业知识仅限于教科书内容,67%的学生未读过教材中涉及的原著,甚至有34%的学生连教材都没有认真完整地阅读过[7],阅读量少是大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笔者从适应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出发,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解构与整合,尤其是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以提升学习效果为目的进行了阅读推广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对应的3L阅读推广模式,即Assistance-Learning(简称AL),Teaching-Learning(简称TL)和Practice-Learning(简称PL),具体如图1所示。

  3.1 AL阅读推广模式

  AL模式主要是针对教师以“教—学”为主要模式的碎片化学习。一般的,这种教学模式都是通过一定的教学平台来完成的,典型的如MOOC等,从教与学的过程人手。AL包括面向教师的辅助教材推广、面向平台的拓展资源推广和面向学生的延伸资源推广。

  (1)面向教师的辅助教材推广。随着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的发展,一本教材完成教学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开放的、交互式的、能体现完整知识结构的教学参考资源是当代教学所需要的,尤其是能体现知识的关联性、媒体的便利性、交互的流畅性的、数字化的教学参考资源更是教师所急需的,而这正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切入点。以教师的教学课程为中心点,围绕课程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参考资源,并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是AL阅读推广的首要环节。

  

  (2)面向平台的拓展资源推广。很多时候,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是基于平台学习的,这是一种开放式获取,由大学生自定步调的学习方式,平台课程为提供知识研究的原点,学生自主扩展进行知识的探索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可以围绕平台的“微课程”,进行课程的拓展资源推荐,帮助学生尽快围绕知识节点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对“微课程”进行相关资源的推荐,包括相关课程、相关学习工具、相关平台的推荐等,使课程不必局限于一个平台,而是拓展到一个更广泛的知识领域。

  (3)面向学生的延伸资源推广。在碎片化学习中,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随着教学平台功能的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互动性、协作性、社区性等特征,交互性、社区性的在线交流、答疑,学生讨论,学生体验,学习进程评价,甚至是翻转课堂学习等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知识是网络化连接的,是可以不断延伸的,图书馆可以通过嵌入学生的这些学习过程,提供拓展性的阅读资源,深化学生的学习感悟,无限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节点,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个性化知识架构,围绕碎片知识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图谱。

  3.2 TL阅读推广模式

  正如Mahraj所说的,图书馆介入MOOC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自己开设课程[8]。图书馆介入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以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进行信息素质的教育教学。

  著名教育家罗伯特·梅纳德·哈钦斯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即通过对信息管理理论的梳理和对信息发现、挖掘工具的整合,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以及通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以引导、互动、实践等方式实现的,即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者对它有不同的解读,从阅读推广的角度,笔者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学习阶段、交流阶段、思考阶段和践行阶段。每个阶段根据信息素质教育目的的不用,采取不同的阅读推广策略。

  (1)学习阶段:情境式阅读推广。此阶段主要是围绕学生学习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情境,并围绕情境中的逐个主题设计相关联的引导阅读,引导学生利用情境加深对学习的理解,强化自学的能力。

  (2)思考阶段:问题式阅读推广。思考是学生继学习后将认可的知识内化,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产生进一步疑问的过程。图书馆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内容预设若干问题,并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方便学生随时由问题引领去阅读,而且图书馆可以随时提供“真人图书”服务,由“真人图书”协助学生深入思考。

  (3)交流阶段:社交式阅读推广。在人际互动中交流学习内容是现代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解决疑问的一种方式。这种人际互动可能存在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也可能存在于学生与阅读资源、学生与学习平台之间等,社交式的阅读推广除了推荐足够丰富的内容资源以供阅读外,还应组织和广泛参与学生们的与学习相关的社区类活动及其他活动,如聊天、讨论、评论、测试、实验等,并力求通过科学的理论、数据支撑,推动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再认识。

  (4)践行阶段:体验式阅读推广。践行阶段是知识获得的最后阶段,也是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的验证阶段。图书馆可以设置多样的知识应用情境,譬如检索技能大赛、信息素养知识拼图游戏等,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的应用迁移情况[9],并进一步巩固知识。

  以上四个学习阶段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有时会出现互相融合、互相交叉的情况,阅读推广也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随时动态进行推广模式的更新,以不断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3.3 PL阅读推广模式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阅读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阅读的时代,短小、精悍且深刻的微内容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基于碎片化阅读的碎片化学习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模式。但是过碎的学习模式带来的副作用是:大学生的注意力缺失;深度思考的能力减弱[10];逻辑思维不强;不耐于系统地深入学习等。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其核心价值中就包括了“教育及终身学习”,理应确立“引领学习”的核心价值观[11],而阅读推广是其中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

  综观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读书月”活动、主题类活动和媒体类活动。“读书月”活动是指以“读书月”、“文化月”、“阅读月”等命名的,集中在一个月或多个月开展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主题类活动是指围绕一类内容或一类媒体形式等进行的阅读推广活动,如晨读经典、朗诵会、图书漂流等;媒体类活动是指借助新媒体进行的阅读推广活动,如微信、微博、APP等。阅读推广活动的目的多是促进阅读和经典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技能、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等,很少有图书馆从引领学习角度进行活动设计和活动推广。

  从助推学习的角度切入,阅读推广完全可以通过活动的设计,引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碎片化阅读的方向,从浅阅读入手,随着活动的深入,逐渐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深入学习,主题模式的阅读推广是这里所倡导的。主题式阅读推广即是围绕一个学习主题展开的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一般的,它应该包括两个纬度,即以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知识节点为经;以阅读推广的活动规划为纬,并通过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的阅读,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提高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主题模式的阅读推广虽然由图书馆主导,但大学生仍是活动的主体,大学生的参与度与关注度仍是衡量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因此,在活动的规划设计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阅读推广活动要能同时满足大学生浅阅读和深入阅读的双重需求;二是活动要有精彩的、吸引眼球的起点;三是活动要以多种媒体形式展示,尤其是受大学生欢迎的自媒体形式;四是活动要“精致”、“深刻”、“有内涵”。以新浪的“精读”板块为例,其《缅怀:诗人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的新闻报道除了丰富的文字报道外,在专题中还放入了视频报道、汪国真生前图片资料、生前作品的链接、生前相关媒体报道、微博网友发表的相关文字等,在一次“点击”后,全部呈现,同时满足了网友对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需求,也满足了重度用户和轻度用户的阅读需求[12]。

  4 结语

  致力持续学习、助力人才成长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任务和核心价值。而人才的成长除了需要正规化、系统化的学习外,也需要百科化、碎片化的自主学习,从这个视角出发,笔者提出了基于碎片化学习的阅读推广模式,并进行了详细论述,以为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提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

作者介绍:周秀霞,女,1977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长春 130024;李婧,女,1979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长春 130024;徐枫,女,1983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长春 130024。

作者:周秀霞李婧徐枫

2016年01期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碎片化正成为一种时代的特征,随之出现了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时间、碎片化阅读、碎片化体验、碎片化学习等一系列的碎片化概念。碎片化正成为社会的一种情境,并引发了社会化的大众个性化信息需求。

  关于碎片化学习,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从其非系统性、泛在性、自主性等角度出发,笔者认为碎片化学习是一种非系统化、非正规性的,由读者自发的、片段式的学习方式,具有前瞻性、零散性、针对性、随时性、个性化、高效化等特征,它与非正式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可以看作是非正式学习的一种方式。

  关于碎片化学习,古就有学者推崇过,譬如欧阳修就提倡随时随地学习,“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温家宝总理也提倡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手里能拿一本书[1]。国家开放大学更于2012年年底启动了“5分钟课程建设工程”项目。国外关于碎片化学习的研究也很多,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学习实验室就试图将移动电话用于教学,开发适用于外语学习的移动学习模块,在研究中,人们发现移动环境下学习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的连续性和集中性,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特将学习内容进行拆解,严格把时间控制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2],即碎片化授课。Arcia L Conner在研究中也发现:一个组织中至少有75%的学习是非正式的,最有价值的学习常常是偶然发生的,组织过于关注正式学习项目,会与大量有价值的学习机会和成果失之交臂[3]。MOOC之所以在全球盛行在于它迎合了大众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在对全球最大的MOOC平台Courser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它的全部用户中7%是中国人;在新增的用户中,1/8是中国人[4],碎片化学习正在中国兴起。

  随着“大学生主体教育”的盛行,人们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关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式学习、终身学习等。现代教育教学的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以MOOC为代表的碎片化学习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据网上的一项关于“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碎片化学习情况的调查”显示,有83.82%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手机,在任何时间、地点、状态下进行碎片化学习可行、省时、便捷”[5]。据互联网学习平台沪江网与百度教育联合发布的《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学习用户研究报告》显示,包括大学生及30岁以内的职场人士,移动学习频率更高。其中,19~22岁人群占33.2%,23~30岁人群占37%。在用户使用APP学习的主要情景中,“睡觉前”占50.2%,“坐车时”占38.8%,“午休期间”占37.6%,“晚饭后”占19.3%,“排队时”占18.6%,“起床后”占16.7%,“上厕所时”占12.O%[6],基本上利用的是碎片化的时间。当然,系统、正规的“教—学”或者“学—教”模式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大学生知识构建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而碎片化学习是系统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能使大学生博学广闻,通贤达智。

  2 碎片化学习中图书馆的定位

  利用短暂的碎片化时间学习、交流、充实自己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学习模式,并具体体现为在线学习(如MOOC学习)、移动学习、自主兴趣学习等形式,并都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这种趋势会愈加明显。在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中,图书馆体现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目的主要有生活兴趣、各类考试、掌握技能、出国留学、考研等,其共同的诉求是在更广泛的领域里获得更多的知识资源,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而图书馆自古以来就是信息、知识的集散地,是信息传播和知识共享的枢纽,承担着社会文化、素质教育的重任。而高校图书馆更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设施,是“学校的第二课堂”,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任务。作为教学的辅助部门,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开发和传播、信息素养培训、碎片化学习引导等职能,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内为大学生提供碎片化学习所需的信息、环境和氛围,图书馆必然承载起促进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重任,而阅读推广无疑是其中比较有效的一个实现途径。正如朱永新所说的,将“新教育理念”贯彻到“书香校园”的建设中,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PISA也提出过,阅读是学生取得学业和职业成就的核心前提,同时也是如何可以扎根于祖国文化之中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从阅读推广人手,图书馆在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中可以扮演三种角色。

  (1)碎片化学习的协助者。在以“教—学”为主要模式的碎片化学习中,图书馆可以嵌入碎片化教学的过程,提供课程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教学资料,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拓展阅读资料,尤其是能促进大学生、教师及教学内容互动的资料,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图书馆是协助者,协助大学生完成学习、思考、交流、吸收、实践等学习过程,并在整个过程中随时为大学生提供资源支持、环境支持和技术支持。

  (2)碎片化学习的教学者。图书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尤其是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职责。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开设了信息素养课,进行了信息素质培训,但因为方式传统,一直是半温不火。随着MOOC的兴起,很多图书馆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碎片化教育上,黄如花、罗昭锋、程焕文等学者先后推出了相关的MOOC课程;很多图书馆还将信息素质培训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根据知识点进行了细化分解,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在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学中,图书馆完全可以结合学生的需求,尝试碎片化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的效果。

  (3)碎片化学习的引领者。在“教—学”模式的碎片化学习之余,出于生活兴趣、完善自我、提升技能、外语学习等目的,大学生还进行了大量的自主化的碎片化学习。阅读是大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碎片化的学习更是多以阅读的模式来实现,而这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方式和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人力和信息资源优势,在校园中进行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提高,尤其是可以围绕学生的关注热点设定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进行问题探索,进而提升能力。

  3 图书馆3L阅读推广模式探究

  学者刘振天曾对某高校三届四年级学生(共216名)的学习情况作过调研,结果显示,学生阅读量过小,知识范围相当有限。46%的学生的专业知识仅限于教科书内容,67%的学生未读过教材中涉及的原著,甚至有34%的学生连教材都没有认真完整地阅读过[7],阅读量少是大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笔者从适应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出发,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解构与整合,尤其是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以提升学习效果为目的进行了阅读推广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对应的3L阅读推广模式,即Assistance-Learning(简称AL),Teaching-Learning(简称TL)和Practice-Learning(简称PL),具体如图1所示。

  3.1 AL阅读推广模式

  AL模式主要是针对教师以“教—学”为主要模式的碎片化学习。一般的,这种教学模式都是通过一定的教学平台来完成的,典型的如MOOC等,从教与学的过程人手。AL包括面向教师的辅助教材推广、面向平台的拓展资源推广和面向学生的延伸资源推广。

  (1)面向教师的辅助教材推广。随着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的发展,一本教材完成教学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开放的、交互式的、能体现完整知识结构的教学参考资源是当代教学所需要的,尤其是能体现知识的关联性、媒体的便利性、交互的流畅性的、数字化的教学参考资源更是教师所急需的,而这正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切入点。以教师的教学课程为中心点,围绕课程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参考资源,并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是AL阅读推广的首要环节。

  

  (2)面向平台的拓展资源推广。很多时候,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是基于平台学习的,这是一种开放式获取,由大学生自定步调的学习方式,平台课程为提供知识研究的原点,学生自主扩展进行知识的探索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可以围绕平台的“微课程”,进行课程的拓展资源推荐,帮助学生尽快围绕知识节点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对“微课程”进行相关资源的推荐,包括相关课程、相关学习工具、相关平台的推荐等,使课程不必局限于一个平台,而是拓展到一个更广泛的知识领域。

  (3)面向学生的延伸资源推广。在碎片化学习中,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随着教学平台功能的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互动性、协作性、社区性等特征,交互性、社区性的在线交流、答疑,学生讨论,学生体验,学习进程评价,甚至是翻转课堂学习等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知识是网络化连接的,是可以不断延伸的,图书馆可以通过嵌入学生的这些学习过程,提供拓展性的阅读资源,深化学生的学习感悟,无限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节点,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个性化知识架构,围绕碎片知识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图谱。

  3.2 TL阅读推广模式

  正如Mahraj所说的,图书馆介入MOOC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自己开设课程[8]。图书馆介入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以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进行信息素质的教育教学。

  著名教育家罗伯特·梅纳德·哈钦斯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即通过对信息管理理论的梳理和对信息发现、挖掘工具的整合,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以及通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以引导、互动、实践等方式实现的,即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者对它有不同的解读,从阅读推广的角度,笔者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学习阶段、交流阶段、思考阶段和践行阶段。每个阶段根据信息素质教育目的的不用,采取不同的阅读推广策略。

  (1)学习阶段:情境式阅读推广。此阶段主要是围绕学生学习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情境,并围绕情境中的逐个主题设计相关联的引导阅读,引导学生利用情境加深对学习的理解,强化自学的能力。

  (2)思考阶段:问题式阅读推广。思考是学生继学习后将认可的知识内化,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产生进一步疑问的过程。图书馆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内容预设若干问题,并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方便学生随时由问题引领去阅读,而且图书馆可以随时提供“真人图书”服务,由“真人图书”协助学生深入思考。

  (3)交流阶段:社交式阅读推广。在人际互动中交流学习内容是现代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解决疑问的一种方式。这种人际互动可能存在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也可能存在于学生与阅读资源、学生与学习平台之间等,社交式的阅读推广除了推荐足够丰富的内容资源以供阅读外,还应组织和广泛参与学生们的与学习相关的社区类活动及其他活动,如聊天、讨论、评论、测试、实验等,并力求通过科学的理论、数据支撑,推动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再认识。

  (4)践行阶段:体验式阅读推广。践行阶段是知识获得的最后阶段,也是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的验证阶段。图书馆可以设置多样的知识应用情境,譬如检索技能大赛、信息素养知识拼图游戏等,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的应用迁移情况[9],并进一步巩固知识。

  以上四个学习阶段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有时会出现互相融合、互相交叉的情况,阅读推广也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随时动态进行推广模式的更新,以不断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3.3 PL阅读推广模式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阅读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阅读的时代,短小、精悍且深刻的微内容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基于碎片化阅读的碎片化学习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模式。但是过碎的学习模式带来的副作用是:大学生的注意力缺失;深度思考的能力减弱[10];逻辑思维不强;不耐于系统地深入学习等。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其核心价值中就包括了“教育及终身学习”,理应确立“引领学习”的核心价值观[11],而阅读推广是其中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

  综观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读书月”活动、主题类活动和媒体类活动。“读书月”活动是指以“读书月”、“文化月”、“阅读月”等命名的,集中在一个月或多个月开展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主题类活动是指围绕一类内容或一类媒体形式等进行的阅读推广活动,如晨读经典、朗诵会、图书漂流等;媒体类活动是指借助新媒体进行的阅读推广活动,如微信、微博、APP等。阅读推广活动的目的多是促进阅读和经典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技能、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等,很少有图书馆从引领学习角度进行活动设计和活动推广。

  从助推学习的角度切入,阅读推广完全可以通过活动的设计,引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碎片化阅读的方向,从浅阅读入手,随着活动的深入,逐渐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深入学习,主题模式的阅读推广是这里所倡导的。主题式阅读推广即是围绕一个学习主题展开的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一般的,它应该包括两个纬度,即以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知识节点为经;以阅读推广的活动规划为纬,并通过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的阅读,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提高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主题模式的阅读推广虽然由图书馆主导,但大学生仍是活动的主体,大学生的参与度与关注度仍是衡量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因此,在活动的规划设计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阅读推广活动要能同时满足大学生浅阅读和深入阅读的双重需求;二是活动要有精彩的、吸引眼球的起点;三是活动要以多种媒体形式展示,尤其是受大学生欢迎的自媒体形式;四是活动要“精致”、“深刻”、“有内涵”。以新浪的“精读”板块为例,其《缅怀:诗人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的新闻报道除了丰富的文字报道外,在专题中还放入了视频报道、汪国真生前图片资料、生前作品的链接、生前相关媒体报道、微博网友发表的相关文字等,在一次“点击”后,全部呈现,同时满足了网友对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需求,也满足了重度用户和轻度用户的阅读需求[12]。

  4 结语

  致力持续学习、助力人才成长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任务和核心价值。而人才的成长除了需要正规化、系统化的学习外,也需要百科化、碎片化的自主学习,从这个视角出发,笔者提出了基于碎片化学习的阅读推广模式,并进行了详细论述,以为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提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

作者介绍:周秀霞,女,1977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长春 130024;李婧,女,1979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长春 130024;徐枫,女,1983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长春 130024。


相关内容

  • 基于微博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 XDF[1§ 基于微博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粱斌李世平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微课程支持碎片式.主题式和移动式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缺乏有效地创建.管理.分享微课程的平台,影响了微课程的推广应用.研究从Web2.0的社会化和去中心化的本质出发,在分析了 ...

  • 碎纸片的拼接复原de论文
  • 承 诺 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 ...

  •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秋叶.叶光森
  • 这记录的其实是一个人读书的过程,从开始想要读书,应该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读书学到的内容进行归类,并用自身读书实际案例详述.整个思路很清晰,你就跟着走,但是不能完全沉浸在里面的内容不自拔,比方说里面的各种图书,这都是碎片化的,你还是要从整体上把握住读书主要脉络,然后根据分类进行系统化学习. 序篇 一. ...

  •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连翘化学成分分析
  • 张晨曦 1, 3,刘素香 2,赵艳敏 1, 3,张铁军 2,刘岱琳 3* 1.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2. 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  300193 3. 中国人民武警警察部队后勤学院,天津  300309 摘  要:目的  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析连翘Forsythiae ...

  • 加强碎片时间管理做好流量经营
  • 加强碎片时间管理 做好流量经营 黄小刚 2012-11-27 14:56:43 来源:<中国电信业>2012年第08期 当前,国内运营商的流量经营已经从概念阶段进入到实操阶段,关于流量经营的论调也是百花齐放.笔者发现,业内人士对于流量经营的探讨往往集中在网络协同.智能管道.资费优化.客户 ...

  • 人大经济学院表示网络游戏蕴含着新经济模式
  • 人大经济学院表示网络游戏蕴含着新经 济模式 网络游戏赋予了实体游戏更丰富更深层次的内容,这才是新经济的根源所在.在这种新经济模式中,消费者直接参与生产消费品,还得付给网络公司钱. 游戏概念的股票价格为啥能涨那么高?这是令投资者很费解的问题.基于游戏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给玩家带来财富,更不会像家电衣物 ...

  • 基于微信营销模式下的零售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 摘要:文章在微信营销以及零售企业营销策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微信营销的特点以及零售企业营销策略的类型,结合微信营销的趋势与挑战,提出了全流程.创新性.精准化.可持续四类零售企业的微信营销策略,为零售企业开展微信营销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微信营销:零售企业:营销策略 伴随着微信的兴起,微信营销成为 ...

  • 大数据营销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展望_魏伶如
  • DOI:10.14097/j.cnki.5392/2014.15.090 Marketing | 市场营销 大数据营销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展望 魏伶如 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6 摘要:本文剖析了大数据营销的发展现状及其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并通过对大数据营销未来发展趋势的探查,进一步 ...

  • 论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 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年度: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组成员: 负责人院(系):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教务处 制 二〇一二年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发展迅速的移动互联网对三种主要的传统媒介的影响,这三种主要的传统媒介分别是电视,广播和纸媒.本文主要从如何影响,影响的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