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活力的源泉,是学校办学特色和魅力的体现,是品牌建设的内核。它由动态的人文化和静态的物文化构成。静态的物文化是一首无声的歌,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动态的人文化是指教育者通过对教育本质的认知和践行而表现出来的校园人际关系、人文精神等等。在众多的学校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和穿透力的,它决定着学校的整个面貌。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之中。从整体上说,师生情感关系的现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

一、优化师生情感,重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的良好品德向学生迁移。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人格号召力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由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往往会做出令老师感到满意的行为。反之,学生则不仅对教师的教育漠然臵之,甚至会故意给教师制造麻烦。可见,师生间的真诚相处和智慧感情的交流,会培养出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从而使得学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能逐渐发展起健康的个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课堂气氛温馨和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的要求也容易被学生接受,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使学生把

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从而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推进教学过程的进行。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维护学生合法的权利。教育法律法规确定了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性、关系的平等性。教师不再是封建专制下的教育‚独裁者‛,学生也不再是封建专制下的‚唯唯诺诺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人格;就会为学生提供和制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就会依法执教,从法的角度促使自己关心、呵护学生,保护学生个性的发展,就不会出现侵犯学生人身权利、体罚变相体罚和赶走‚问题‛学生的现象。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等价交换‛的商品原则渗透到学校,多元多变文化的交织,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之各自所处环境不同,性格迥异,一些不良的师生关系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二、优化师生情感,重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个别教师由于受以‚礼‛、‚仁‛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受‚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放不下那神圣的光环,行同主仆,唯师独尊,唯师独从,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就像一群木偶由教师摆布着。加之部分教师缺乏沟通,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谈心的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进而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容易造成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在‚应试‛的沉重压力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数疲于奔命。一些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教师、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教师对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

甚至变相体罚,使得一些学生心理受到压抑,始终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厌学、逃学。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

成绩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升学率一直成为社会评判学校办学质量与学校奖励教师的主要标准,师生间便产生了功利性的师生关系。有的教师只关注有望考上大学的学生,而放弃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教学。与此相辅相成,学生也可能只把教师作为升学的‚阶梯‛,拼命想挤进重点学校、重点班级。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眼中的教师仅仅起垫脚石的作用,教师育人的功能则付之一炬。

现在的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要风有风,要雨有雨,真是‚众手捧月‛,高高在上,唯我是尊,要不得半点‚委屈‛。同时,处于单亲家庭、空巢家庭和接受隔代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表现出了人间百态:举止无礼、态度傲慢者有之;目中无人、唯我独尊者有之;沉默寡言、自我封闭者有之;坚持已见、多说无益者有之;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者有之;狭隘、嫉妒、吝啬、实惠者有之;浮躁、烦恼、冷淡、刻薄者有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知识来源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学生从学校渠道获取的知识比例减低。加之,学生对社会的各种‚新潮‛、‚流行‛或一些新的观念,会比教师更容易接受,很可能产生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

三、优化师生情感,重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措施。

如何营造一个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欣赏、激励、支持、诚信的具有亲和力的师生关系,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师生既感受到工作、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又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呢?为此,我们从构建校园师生关系入手,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师生之间在理

性和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关系过程。只有当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一致、亲密无间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保障,教育和教学才会应有的成效。要建立和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前苏联教育家杜勃罗百波夫说过:‚有人说,师生间最不幸的关系是学生对老师学问的怀疑。我还要加上一句,如果‘儿童的怀疑涉及教师的道德方面,则教师的地位更不幸’。‛我们怎样当老师,当什么样的老师?我以为一个具有文化魅力的教师应当具有的品质:一是教师,须师爱荡漾;二是教师,须爱岗敬业;三是教师,须功底厚实;四是教师,须激情似火;五是教师,须开拓创新;六是教师,须诙谐幽默。只要我们教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智启人,启发诱导,去打通人的思想,打动人的感情,激励人的意志,那么学生必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尊重、热爱、信赖老师。这样,教育才会有强度和出现综合效应。

2、坚持平等的原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和老师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在人格上更是平等的,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同样应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放弃家长作风,淡化教育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消除偏爱因素,特别是犯了错误的学生和暂时还是后进生的学生,最好是与其朋友似的进行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强行压制,更不能随意打骂学生,体罚学生,要将讥讽、挖苦、轻蔑等变为宽容、惋惜和同情,当发现学生的不足时,我们可以说:‚如果你能克服掉这个弱点,你会变得更加完美,更加可爱‛。我们所说的平等对待学生,还指教师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而不能有亲疏远近,厚此薄彼。

3、树立民主思想,真诚相交。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重,更有自己的思

想感情和需要。遇事要多与学生商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学生的智慧和力量。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设定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4、提高教师的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法制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学生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侵犯学生权利现象屡屡发生和广泛存在的内在原因。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这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事事关心,实质上是不让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于是,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泄露学生的隐私、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等现象时有发生。所以,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5、关爱学生,以情感人。教育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没有教育者的真情投入,哪有学生的真情回报?实践证明,一所学校可以没有楼房,可以没有现代化的设施,可以没有繁花似锦,但是,不可以没有教师对于学生的爱以及爱的行动。如果大家看过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在那破旧的山村学校,我们同样感受到令人震撼的校园之美。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一个教师如果能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爱遍洒每一个心灵,在学习上给他们以帮助,生活上给予温暖,就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学生就会主动地接近老师。这样,师生间情感才能对流、心理才能相通。关爱学生,教师就必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我们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但有的教师把对学生的

爱狭隘地理解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把自己对学生的爱护体现在不允许学生有任何所谓的‚不良嗜好‛,那就曲解了关爱的真正内涵,反而使学生更加产生了厌恶与反感的心理。

6、严格要求,以理服人。在师生关系中,最根本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冲满爱,这是无庸臵疑的。但是,师爱要有原则性、教育性,不能是非不分、娇宠放纵。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严行乎外,爱寓于内,严中有爱。有的教师把对学生的严,误解为在学生面前摆架子,板面孔,使学生敬而远之;或者以威压人,动辙批评、训斥,使学生感到压抑,这都是不正确的。‚严‛要有度,‚严‛要有方,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既要把握住‚严‛的分寸,又要找出最适合于学生个性特点的工作方法。如对性格开朗的学生,有问题可直接提出批评;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处理问题就应该谨慎些。对学生严格要求,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切忌轻率武断,粗暴待人,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就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健康成长。

7、全面了解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观察与了解,我们的教育就难免是偶然的盲目的教育。一般说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难,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一般表现也不难,再细心一点也能基本了解到学生在家庭或社会的表现。但学生的内心世界,譬如学生的学习取向,对所喜爱的老师的选择标准,有烦恼喜欢向谁倾诉,对学校、对社会问题的评价,对各种‚流行‛的喜恶及原因等等,并非每个教师都那么了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又说:‚要公正处事,就必须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便是我为什么把未来的教育看作是对每个孩子更深刻了解的缘故!必须首先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单凭某些专门的手段是学不到这种本领的。只有依靠教育者高度的情感和道德修养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

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8、研究交往艺术,提高教育效果。没有一点缺点、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可是,当学生一旦犯了错误,有的老师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分时空,张口就训,一唬二吓,铁面对黑面,大眼瞪小眼,这种‚逼学生改过‛的办法,有时还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抗情绪,于教育有百弊而无一利。这时不防给学生一个台阶,其实也是在给自己一个台阶,这是一种冷处理的教育方法,它可以避免矛盾升级,也为后面妥善解决矛盾留下了思考的时间、空间。给学生一个台阶,不是教师对学生犯错误不管不问,消极退让,而是用更机智的措施、方法,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触及学生的心灵,唤起自尊,引发自悟。给学生一个台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能化解矛盾,走出尴尬之境,也可使学生提高认识,提升精神境界,这是一个上台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为学生搭设台阶,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不会伤害师生间的情感,相反学生更信任、尊敬自己的老师。

9、尝试开放管理,让学生争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手脚、解放学生的头脑,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学校、班级管理,深化学生自律意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采用多套班干部轮流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才华和表现自我的机会,使一些本来不是学生干部的同学很快地成长,从而增强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10、对学生信而不疑,言而有信。这里的信是指信任,重信用。如果学生表示认错改正,我们要表示相信,表示欢迎;有小缺点不要臆断其必有大错误;出于无意则不要推论为有意。我们答应为学生保

密,就一定要说到做到,守口如瓶,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学生忌讳他人翻旧帐,我们就不咎既往。他们才会把心声告诉老师,老师才可以更近距离的接近学生,了解学生。

11、教师要始终向学生敞开心灵的窗户。如果教师的心灵对学生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学生就不可能主动靠近教师,更不可能与教师交朋友。教师应该经常同学生一块开诚布公地探讨对社会、对人生、对班级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看法与认识。只有学生信任了教师,才会接近教师,才会和教师说真话,说心里话,才能和教师交知心朋友。大量实践表明,成为朋友的师生之间,彼此都充满了信心,这种双向的期待和影响大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脚步,应经常深入到学生第一线,摸实情,办实事,也千万不要随意拒绝或冷漠来自学生的‚拜访‛。要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用爱的情感去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秘密,解除负担,轻松学习,愉快生活。

12、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人格结构不断完善。在我们教师眼里,都应视每位学生为一轮初升的太阳,教育者的使命,就是为这些太阳注入动力,让他们升腾,让他们冲破云雾的遮蔽而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工作!教师要运用心理学方法对学生的世界观、理想、信念、性格、气质等不良个性倾向和个性特征进行改造,使其知、情、意、行协调统一。教师还要有目的地引导同学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引导同学间建立起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的宽松健康的人际关系,形成文明、守纪、勤学、奋进、有公德和责任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这既是学校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中‚质‛的指标。正如乌申斯基所言:‚良好的行为

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殖,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总之,优化师生情感,重建良好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而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习惯的现实要求。要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树立民主意识,保护学生权利,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平等生命体的人来看待,摈弃专制思想与等级观念,提高师生权利与义务意识。只有学生和老师在人格上平等,在交往中民主,在心理上相容,在心灵上相通,才能推动温馨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发展,校园文化也才可能因此而深刻、丰富。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活力的源泉,是学校办学特色和魅力的体现,是品牌建设的内核。它由动态的人文化和静态的物文化构成。静态的物文化是一首无声的歌,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动态的人文化是指教育者通过对教育本质的认知和践行而表现出来的校园人际关系、人文精神等等。在众多的学校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和穿透力的,它决定着学校的整个面貌。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之中。从整体上说,师生情感关系的现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

一、优化师生情感,重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的良好品德向学生迁移。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人格号召力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由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往往会做出令老师感到满意的行为。反之,学生则不仅对教师的教育漠然臵之,甚至会故意给教师制造麻烦。可见,师生间的真诚相处和智慧感情的交流,会培养出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从而使得学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能逐渐发展起健康的个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课堂气氛温馨和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的要求也容易被学生接受,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使学生把

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从而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推进教学过程的进行。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维护学生合法的权利。教育法律法规确定了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性、关系的平等性。教师不再是封建专制下的教育‚独裁者‛,学生也不再是封建专制下的‚唯唯诺诺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人格;就会为学生提供和制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就会依法执教,从法的角度促使自己关心、呵护学生,保护学生个性的发展,就不会出现侵犯学生人身权利、体罚变相体罚和赶走‚问题‛学生的现象。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等价交换‛的商品原则渗透到学校,多元多变文化的交织,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之各自所处环境不同,性格迥异,一些不良的师生关系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二、优化师生情感,重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个别教师由于受以‚礼‛、‚仁‛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受‚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放不下那神圣的光环,行同主仆,唯师独尊,唯师独从,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就像一群木偶由教师摆布着。加之部分教师缺乏沟通,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谈心的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进而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容易造成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在‚应试‛的沉重压力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数疲于奔命。一些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教师、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教师对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

甚至变相体罚,使得一些学生心理受到压抑,始终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厌学、逃学。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

成绩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升学率一直成为社会评判学校办学质量与学校奖励教师的主要标准,师生间便产生了功利性的师生关系。有的教师只关注有望考上大学的学生,而放弃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教学。与此相辅相成,学生也可能只把教师作为升学的‚阶梯‛,拼命想挤进重点学校、重点班级。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眼中的教师仅仅起垫脚石的作用,教师育人的功能则付之一炬。

现在的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要风有风,要雨有雨,真是‚众手捧月‛,高高在上,唯我是尊,要不得半点‚委屈‛。同时,处于单亲家庭、空巢家庭和接受隔代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表现出了人间百态:举止无礼、态度傲慢者有之;目中无人、唯我独尊者有之;沉默寡言、自我封闭者有之;坚持已见、多说无益者有之;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者有之;狭隘、嫉妒、吝啬、实惠者有之;浮躁、烦恼、冷淡、刻薄者有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知识来源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学生从学校渠道获取的知识比例减低。加之,学生对社会的各种‚新潮‛、‚流行‛或一些新的观念,会比教师更容易接受,很可能产生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

三、优化师生情感,重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措施。

如何营造一个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欣赏、激励、支持、诚信的具有亲和力的师生关系,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师生既感受到工作、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又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呢?为此,我们从构建校园师生关系入手,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师生之间在理

性和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关系过程。只有当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一致、亲密无间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保障,教育和教学才会应有的成效。要建立和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前苏联教育家杜勃罗百波夫说过:‚有人说,师生间最不幸的关系是学生对老师学问的怀疑。我还要加上一句,如果‘儿童的怀疑涉及教师的道德方面,则教师的地位更不幸’。‛我们怎样当老师,当什么样的老师?我以为一个具有文化魅力的教师应当具有的品质:一是教师,须师爱荡漾;二是教师,须爱岗敬业;三是教师,须功底厚实;四是教师,须激情似火;五是教师,须开拓创新;六是教师,须诙谐幽默。只要我们教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智启人,启发诱导,去打通人的思想,打动人的感情,激励人的意志,那么学生必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尊重、热爱、信赖老师。这样,教育才会有强度和出现综合效应。

2、坚持平等的原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和老师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在人格上更是平等的,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同样应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放弃家长作风,淡化教育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消除偏爱因素,特别是犯了错误的学生和暂时还是后进生的学生,最好是与其朋友似的进行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强行压制,更不能随意打骂学生,体罚学生,要将讥讽、挖苦、轻蔑等变为宽容、惋惜和同情,当发现学生的不足时,我们可以说:‚如果你能克服掉这个弱点,你会变得更加完美,更加可爱‛。我们所说的平等对待学生,还指教师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而不能有亲疏远近,厚此薄彼。

3、树立民主思想,真诚相交。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重,更有自己的思

想感情和需要。遇事要多与学生商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学生的智慧和力量。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设定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4、提高教师的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法制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学生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侵犯学生权利现象屡屡发生和广泛存在的内在原因。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这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事事关心,实质上是不让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于是,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泄露学生的隐私、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等现象时有发生。所以,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5、关爱学生,以情感人。教育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没有教育者的真情投入,哪有学生的真情回报?实践证明,一所学校可以没有楼房,可以没有现代化的设施,可以没有繁花似锦,但是,不可以没有教师对于学生的爱以及爱的行动。如果大家看过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在那破旧的山村学校,我们同样感受到令人震撼的校园之美。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一个教师如果能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爱遍洒每一个心灵,在学习上给他们以帮助,生活上给予温暖,就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学生就会主动地接近老师。这样,师生间情感才能对流、心理才能相通。关爱学生,教师就必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我们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但有的教师把对学生的

爱狭隘地理解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把自己对学生的爱护体现在不允许学生有任何所谓的‚不良嗜好‛,那就曲解了关爱的真正内涵,反而使学生更加产生了厌恶与反感的心理。

6、严格要求,以理服人。在师生关系中,最根本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冲满爱,这是无庸臵疑的。但是,师爱要有原则性、教育性,不能是非不分、娇宠放纵。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严行乎外,爱寓于内,严中有爱。有的教师把对学生的严,误解为在学生面前摆架子,板面孔,使学生敬而远之;或者以威压人,动辙批评、训斥,使学生感到压抑,这都是不正确的。‚严‛要有度,‚严‛要有方,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既要把握住‚严‛的分寸,又要找出最适合于学生个性特点的工作方法。如对性格开朗的学生,有问题可直接提出批评;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处理问题就应该谨慎些。对学生严格要求,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切忌轻率武断,粗暴待人,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就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健康成长。

7、全面了解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观察与了解,我们的教育就难免是偶然的盲目的教育。一般说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难,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一般表现也不难,再细心一点也能基本了解到学生在家庭或社会的表现。但学生的内心世界,譬如学生的学习取向,对所喜爱的老师的选择标准,有烦恼喜欢向谁倾诉,对学校、对社会问题的评价,对各种‚流行‛的喜恶及原因等等,并非每个教师都那么了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又说:‚要公正处事,就必须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便是我为什么把未来的教育看作是对每个孩子更深刻了解的缘故!必须首先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单凭某些专门的手段是学不到这种本领的。只有依靠教育者高度的情感和道德修养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

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8、研究交往艺术,提高教育效果。没有一点缺点、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可是,当学生一旦犯了错误,有的老师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分时空,张口就训,一唬二吓,铁面对黑面,大眼瞪小眼,这种‚逼学生改过‛的办法,有时还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抗情绪,于教育有百弊而无一利。这时不防给学生一个台阶,其实也是在给自己一个台阶,这是一种冷处理的教育方法,它可以避免矛盾升级,也为后面妥善解决矛盾留下了思考的时间、空间。给学生一个台阶,不是教师对学生犯错误不管不问,消极退让,而是用更机智的措施、方法,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触及学生的心灵,唤起自尊,引发自悟。给学生一个台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能化解矛盾,走出尴尬之境,也可使学生提高认识,提升精神境界,这是一个上台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为学生搭设台阶,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不会伤害师生间的情感,相反学生更信任、尊敬自己的老师。

9、尝试开放管理,让学生争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手脚、解放学生的头脑,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学校、班级管理,深化学生自律意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采用多套班干部轮流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才华和表现自我的机会,使一些本来不是学生干部的同学很快地成长,从而增强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10、对学生信而不疑,言而有信。这里的信是指信任,重信用。如果学生表示认错改正,我们要表示相信,表示欢迎;有小缺点不要臆断其必有大错误;出于无意则不要推论为有意。我们答应为学生保

密,就一定要说到做到,守口如瓶,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学生忌讳他人翻旧帐,我们就不咎既往。他们才会把心声告诉老师,老师才可以更近距离的接近学生,了解学生。

11、教师要始终向学生敞开心灵的窗户。如果教师的心灵对学生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学生就不可能主动靠近教师,更不可能与教师交朋友。教师应该经常同学生一块开诚布公地探讨对社会、对人生、对班级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看法与认识。只有学生信任了教师,才会接近教师,才会和教师说真话,说心里话,才能和教师交知心朋友。大量实践表明,成为朋友的师生之间,彼此都充满了信心,这种双向的期待和影响大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脚步,应经常深入到学生第一线,摸实情,办实事,也千万不要随意拒绝或冷漠来自学生的‚拜访‛。要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用爱的情感去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秘密,解除负担,轻松学习,愉快生活。

12、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人格结构不断完善。在我们教师眼里,都应视每位学生为一轮初升的太阳,教育者的使命,就是为这些太阳注入动力,让他们升腾,让他们冲破云雾的遮蔽而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工作!教师要运用心理学方法对学生的世界观、理想、信念、性格、气质等不良个性倾向和个性特征进行改造,使其知、情、意、行协调统一。教师还要有目的地引导同学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引导同学间建立起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的宽松健康的人际关系,形成文明、守纪、勤学、奋进、有公德和责任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这既是学校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中‚质‛的指标。正如乌申斯基所言:‚良好的行为

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殖,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总之,优化师生情感,重建良好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而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习惯的现实要求。要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树立民主意识,保护学生权利,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平等生命体的人来看待,摈弃专制思想与等级观念,提高师生权利与义务意识。只有学生和老师在人格上平等,在交往中民主,在心理上相容,在心灵上相通,才能推动温馨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发展,校园文化也才可能因此而深刻、丰富。


相关内容

  •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和谐校园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确立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对于韶师这类新办院校来说, 具有 ...

  • 中学创建文明和谐学校工作汇报
  • 近年来,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推进校本研训,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积极构建和谐文明校园,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提高教师素质,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校和万事兴",构 ...

  •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 通过本次党课的学习,不仅使自己思想上得到提高,而且使我认识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突破重重的危机,带领着中国人民不段的向前发展. 本次党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党章.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等等.在讲到科学发展观时,我听的很入迷,在这儿,针对& ...

  • 论高校师生关系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 论高校师生关系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关系是学校所有关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其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和谐校园的构建.当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必须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同时着手,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 ...

  •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经验交流会汇报材料
  • 时间过得很快,距离20xx年12月,全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活动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已经一年有余,还记得当时,我在笔记本上记的3个词:肯綮,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切中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的肯綮:二是生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教育生态的内在需求.三是联动,深入推进"和谐师生关系研究"必将引起 ...

  • 树立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构建和谐校园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 ...

  • 构建和谐校园调查报告
  • 目录 前言„„„„„„„„„„„„„„„„„„„„„„„2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二.问卷情况„„„„„„„„„„„„„„„„„„„„2 三.校园师生关系现状分析„„„„„„„„„„„„„„2 四.建议与对策„„„„„„„„„„„„„„„„„„„3 五.结语„„„„ ...

  • 和谐校园建设
  • 和 谐 校 园 建 设 的 调 查 思 考 系别:经济与法律系 班级:10电子商务一班 姓名:苏聪聪 学号:10290125 和谐校园建设的调查思考 关键词:和谐校园 内容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需要随着教学.科研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更是一个长远的征程和永恒的主 ...

  •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高校依法治校-资料整理
  •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高校依法治校 一.依法治国背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础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深刻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