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职业场所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郧西县职业场所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 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湖北省职业病防治条例》、《郧西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郧西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卫生部、国家气象局)、《郧西县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制定本技术方案。

当发生高温中暑事件后,各级救援力量要在政府或现场指挥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协同行动,执行救治任务。遇有大批人员受到高温伤害时,现场及时有效的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十分重要。首先根据高温中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事件进行分级管理,实施响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高温中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同时联合气象部门做好高温预警和监测工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理的技术工作。 ( 试行)

1.1定义

1.1.1中暑是指有高温气象条件直接引起人员出现轻症

中暑或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并能排除普通感冒、急性肠胃炎等疾病引起的相关症状,可以考虑诊断。

1.1.2高温中暑事件是指公众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群体性突发急性健康损害事件。

1.2高温中暑原因

高温中暑与环境气温过高有密切关系,气温超过34℃ 时就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在同样的高气温条件下,若同时存在高气湿或强热辐射,特别是风速小时,更易发生中暑。另外,劳动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缺乏休息、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都有可能成为促进中暑发生的因素。

2. 现场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和职业病防治机构人员到达事发现场后,应先了解高温中暑事件的概况,对现场进行勘察,包括现场环境、工作流程、气象条件、隔热及防护措施等。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向现场指挥人员提出建议。

2.1调查准备

(1)学习资料收集,结合接到的报告内容,收集有关高温中暑的文献,包括专业数据库、杂志、书籍和网上资料等,必要时可向有关专家请教:

(2)检查应急调查包是否配备完好(快速检测仪器、采样装备、现场调查表、现场记录表、照相机、录音机等):

(3)个体防护装备和通讯工具:

(4)拟订调查计划和调查方式,确定调查组成员及负责人,安排现场调查工作中的组织分工,根据不同的调查方式制定相应的调查措施和相关的表格。

2.2调查内容

2.1.2调查范围、对象及数量

包括事件发生地点所有接触高温人群,并对数量进行统计。现场调查时,要对所有个案进行调查,包括接触、发病、治疗等情况。

2.1.2一般情况调查

调查高温中暑事件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和中暑人数,中暑病人工作时间、地点、工作流程(包括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作业和休息区域划分以及隔热设施,热源分布,每年或工期内最热月份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幅度和规律等气象条件。了解工作现场是否存在其它生产性毒物及其防护措施,排除其它毒物引起高热的可能。

2.1.3本地调查

(1)高温暴露水平的监测情况

对高温进行现场检测和评价,包括各作业点暴露的特

征,剂量——反应关系等的监测。

现场采样时要严格按照《现场采样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标准进行采样和评价,

回顾性调查:调查人员进入现场后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对高温接触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收集历年来高温现场检测和评价结果的资料。

(2)高温暴露人群健康状况

对通过询问方式了解每个个体的接触史,过去史,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对上述所获得的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检查结果。

(3)中暑发病、患病、死亡、分布特征等情况回顾性调查

人员进入现场后,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对高温发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收集有关中暑发病时间,地区,人群、行业、工种分布,变动等方面资料。特别是首例病人出现的时间等方面的资料。

(4)高温防治情况

高温防治开始时间,每个阶段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现场调查应做好记录,看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2.3现场气象检测设备和方法

使用WBGT 指数测定仪,或采用干球温度计、自然

湿球温度计、黑球温度计,测量高温中暑事件发生现场的气象条件,具体测量方法参见GBZ/T189.7—2007(附件1) 。

(3)医疗救援

对高温中暑事件中接触高温的受影响人群(包括参加事故抢救人员)给予必要的医疗救援,包括应急健康体检,及时发现中暑或可疑中暑患者,实施现场急救和医院内治疗等内容。

当中暑病人较多,且医疗救援资源相对不足时,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将病员检伤分类,给予相应的标志,优先处理红标病人。

3.1应急体检

3.1.1体检对象

通过现场调查和环境气象条件监测,明确导致异常高温的原因并界定接触和需要进行应急健康检查的人群。

3.1.2检查内容

(1)症状询问 询问高温作业情况及中暑的相应症状,如头晕、胸闷、心悸、多汗、高热、少尿或无尿,观察意识状况等。

(2)体格检查

a 内科常规检查 重点检查皮肤体温、血压、脉搏 b 神经系统常规检查

(3)处理及实验室检查 发现可疑惑中暑患者应立即

进行现场急救,重症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根据当时病情随时检查。

3.2现场急救

3.2.1现场检伤分类

(1)蓝标 中暑先兆表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 黄标 轻症中暑表现:除中暑先兆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 以上。

(3)红标 重症中暑表现: 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 以上,早期大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如嗜睡谵妄、昏迷、抽搐等肌痉挛伴有收缩痛,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头昏、头痛、口渴、多汗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率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3.2.2现场急救措施

对症支持治疗

1、中暑先兆 将患者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2、轻症中暑 迅速将患者脱离高温现场,至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3、重症中暑 迅速将患者脱离高温现场并医院抢救。现场可使用冰帽、降温毯等给予患者物理降温。对重症患者给予吸氧,脉搏细弱者立即注射中枢兴奋剂,并给予生压药物。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在转送途中,继续实施心肺复苏,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2.3 病人转运

重症中暑病人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迅速转送至医院治疗。

3.3 医院内治疗

治疗原则是降低过高的体温,纠正电解质紊乱和促使酸碱平衡,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

3.3.1对症处理

冰水浸浴并不断摩擦四肢皮肤,以保持皮肤血管扩张,促进散热。也可采用全身冷敷加电扇吹风。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氯丙嗪25—50mg 加入500ml 静脉溶液中静脉滴注,在1—2h 内滴注完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一旦肛温降至38 左右时即停止降温措施,以免发生虚脱。对热痉挛患者,给予补充氯化钠,口服含盐饮料,必要时亦开缓慢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ml 。对热衰竭患者,采取在阴凉处平卧,补充水盐等措施即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40ml 亦有助于患者恢复。

除大量出汗,有明显脱水现象的给予大量补液外,其他患

者应适当补充水盐量,静脉滴注不可过快。

3.3.2并发症的治疗

积极防止休克发生,脉细弱者立即注射中枢剂,并给予升压药物,维持收缩压在12kpa (90mmHg )以上。对重症患者应及时给予吸氧,并给予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积极防治脑水肿,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根据病情及时使用甘露醇、利尿脱水等。

4高温中暑的预防

为防止高温中暑事件再次发生,注意以下措施:

4.1改革生产工艺过程

改进操作方法,防止工人与热源接触,包括:(1)隔热措施:采用隔热材料、水箱或循环水门以及空气夹层墙等:

(2)通风降温措施:如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或在隔热密闭的基础上安装空调设备。

4.2加强个人防护

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应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防热服装(头罩、面罩、衣裤和鞋袜等)以及特殊防护眼镜等。

4.3加强卫生保健

包括:(1)就业者体检及热适应训练,逐步建立健全高温作业工人健康档案,对发现有高温禁忌症者,应给予适当的防治处理和做出能否继续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能力鉴定:(2)注意补充营养及合理的膳食制度:(3)供应高

温饮料,口渴饮水,少量多次为宜。

4.4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

根据生产特点及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保证高温作业工人夏季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

5. 事件评估和善后工作

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响应终止之后,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各有关方面的专家,根据现场调查报告、相关资料及应急处理工作情况,对高温中暑事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高温中暑事件涉及的性质,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等各个环节的经验和教训,中暑事件对社会、经济及公众心理的影响等。

现场指挥部要按上级有关指示,统一口径,指定专人向媒体发布信息,减少社会恐慌,维持社会稳定。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与宣传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公众有针对性的进行中暑事件的安全、自救、互救以及卫生防病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要进行高温防护等方面的知识的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郧西县职业场所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 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湖北省职业病防治条例》、《郧西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郧西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卫生部、国家气象局)、《郧西县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制定本技术方案。

当发生高温中暑事件后,各级救援力量要在政府或现场指挥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协同行动,执行救治任务。遇有大批人员受到高温伤害时,现场及时有效的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十分重要。首先根据高温中暑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事件进行分级管理,实施响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高温中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同时联合气象部门做好高温预警和监测工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理的技术工作。 ( 试行)

1.1定义

1.1.1中暑是指有高温气象条件直接引起人员出现轻症

中暑或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并能排除普通感冒、急性肠胃炎等疾病引起的相关症状,可以考虑诊断。

1.1.2高温中暑事件是指公众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群体性突发急性健康损害事件。

1.2高温中暑原因

高温中暑与环境气温过高有密切关系,气温超过34℃ 时就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在同样的高气温条件下,若同时存在高气湿或强热辐射,特别是风速小时,更易发生中暑。另外,劳动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缺乏休息、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都有可能成为促进中暑发生的因素。

2. 现场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和职业病防治机构人员到达事发现场后,应先了解高温中暑事件的概况,对现场进行勘察,包括现场环境、工作流程、气象条件、隔热及防护措施等。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向现场指挥人员提出建议。

2.1调查准备

(1)学习资料收集,结合接到的报告内容,收集有关高温中暑的文献,包括专业数据库、杂志、书籍和网上资料等,必要时可向有关专家请教:

(2)检查应急调查包是否配备完好(快速检测仪器、采样装备、现场调查表、现场记录表、照相机、录音机等):

(3)个体防护装备和通讯工具:

(4)拟订调查计划和调查方式,确定调查组成员及负责人,安排现场调查工作中的组织分工,根据不同的调查方式制定相应的调查措施和相关的表格。

2.2调查内容

2.1.2调查范围、对象及数量

包括事件发生地点所有接触高温人群,并对数量进行统计。现场调查时,要对所有个案进行调查,包括接触、发病、治疗等情况。

2.1.2一般情况调查

调查高温中暑事件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和中暑人数,中暑病人工作时间、地点、工作流程(包括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作业和休息区域划分以及隔热设施,热源分布,每年或工期内最热月份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幅度和规律等气象条件。了解工作现场是否存在其它生产性毒物及其防护措施,排除其它毒物引起高热的可能。

2.1.3本地调查

(1)高温暴露水平的监测情况

对高温进行现场检测和评价,包括各作业点暴露的特

征,剂量——反应关系等的监测。

现场采样时要严格按照《现场采样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标准进行采样和评价,

回顾性调查:调查人员进入现场后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对高温接触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收集历年来高温现场检测和评价结果的资料。

(2)高温暴露人群健康状况

对通过询问方式了解每个个体的接触史,过去史,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对上述所获得的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检查结果。

(3)中暑发病、患病、死亡、分布特征等情况回顾性调查

人员进入现场后,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对高温发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收集有关中暑发病时间,地区,人群、行业、工种分布,变动等方面资料。特别是首例病人出现的时间等方面的资料。

(4)高温防治情况

高温防治开始时间,每个阶段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现场调查应做好记录,看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2.3现场气象检测设备和方法

使用WBGT 指数测定仪,或采用干球温度计、自然

湿球温度计、黑球温度计,测量高温中暑事件发生现场的气象条件,具体测量方法参见GBZ/T189.7—2007(附件1) 。

(3)医疗救援

对高温中暑事件中接触高温的受影响人群(包括参加事故抢救人员)给予必要的医疗救援,包括应急健康体检,及时发现中暑或可疑中暑患者,实施现场急救和医院内治疗等内容。

当中暑病人较多,且医疗救援资源相对不足时,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将病员检伤分类,给予相应的标志,优先处理红标病人。

3.1应急体检

3.1.1体检对象

通过现场调查和环境气象条件监测,明确导致异常高温的原因并界定接触和需要进行应急健康检查的人群。

3.1.2检查内容

(1)症状询问 询问高温作业情况及中暑的相应症状,如头晕、胸闷、心悸、多汗、高热、少尿或无尿,观察意识状况等。

(2)体格检查

a 内科常规检查 重点检查皮肤体温、血压、脉搏 b 神经系统常规检查

(3)处理及实验室检查 发现可疑惑中暑患者应立即

进行现场急救,重症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根据当时病情随时检查。

3.2现场急救

3.2.1现场检伤分类

(1)蓝标 中暑先兆表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 黄标 轻症中暑表现:除中暑先兆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 以上。

(3)红标 重症中暑表现: 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 以上,早期大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如嗜睡谵妄、昏迷、抽搐等肌痉挛伴有收缩痛,时而发作,时而缓解; 头昏、头痛、口渴、多汗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率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3.2.2现场急救措施

对症支持治疗

1、中暑先兆 将患者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2、轻症中暑 迅速将患者脱离高温现场,至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3、重症中暑 迅速将患者脱离高温现场并医院抢救。现场可使用冰帽、降温毯等给予患者物理降温。对重症患者给予吸氧,脉搏细弱者立即注射中枢兴奋剂,并给予生压药物。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在转送途中,继续实施心肺复苏,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2.3 病人转运

重症中暑病人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迅速转送至医院治疗。

3.3 医院内治疗

治疗原则是降低过高的体温,纠正电解质紊乱和促使酸碱平衡,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

3.3.1对症处理

冰水浸浴并不断摩擦四肢皮肤,以保持皮肤血管扩张,促进散热。也可采用全身冷敷加电扇吹风。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氯丙嗪25—50mg 加入500ml 静脉溶液中静脉滴注,在1—2h 内滴注完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一旦肛温降至38 左右时即停止降温措施,以免发生虚脱。对热痉挛患者,给予补充氯化钠,口服含盐饮料,必要时亦开缓慢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ml 。对热衰竭患者,采取在阴凉处平卧,补充水盐等措施即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40ml 亦有助于患者恢复。

除大量出汗,有明显脱水现象的给予大量补液外,其他患

者应适当补充水盐量,静脉滴注不可过快。

3.3.2并发症的治疗

积极防止休克发生,脉细弱者立即注射中枢剂,并给予升压药物,维持收缩压在12kpa (90mmHg )以上。对重症患者应及时给予吸氧,并给予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积极防治脑水肿,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根据病情及时使用甘露醇、利尿脱水等。

4高温中暑的预防

为防止高温中暑事件再次发生,注意以下措施:

4.1改革生产工艺过程

改进操作方法,防止工人与热源接触,包括:(1)隔热措施:采用隔热材料、水箱或循环水门以及空气夹层墙等:

(2)通风降温措施:如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或在隔热密闭的基础上安装空调设备。

4.2加强个人防护

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应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防热服装(头罩、面罩、衣裤和鞋袜等)以及特殊防护眼镜等。

4.3加强卫生保健

包括:(1)就业者体检及热适应训练,逐步建立健全高温作业工人健康档案,对发现有高温禁忌症者,应给予适当的防治处理和做出能否继续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能力鉴定:(2)注意补充营养及合理的膳食制度:(3)供应高

温饮料,口渴饮水,少量多次为宜。

4.4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

根据生产特点及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保证高温作业工人夏季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

5. 事件评估和善后工作

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响应终止之后,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各有关方面的专家,根据现场调查报告、相关资料及应急处理工作情况,对高温中暑事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高温中暑事件涉及的性质,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等各个环节的经验和教训,中暑事件对社会、经济及公众心理的影响等。

现场指挥部要按上级有关指示,统一口径,指定专人向媒体发布信息,减少社会恐慌,维持社会稳定。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与宣传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公众有针对性的进行中暑事件的安全、自救、互救以及卫生防病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要进行高温防护等方面的知识的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相关内容

  • 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中暑晕倒应急预案
  • 中暑晕倒现场处置方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引发的中暑事件,为了使中暑人员尽快地摆脱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心悸.虚脱等病情的折磨,尽早康复身体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保障我厂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止法& ...

  • 高温应急预案1
  • 湖北鑫力井巷有限公司 铜山口项目部 高温期间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1编制目的 为了保证铜山口矿周家园尾砂矿闭库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在夏季高温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时,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为达到控 ...

  •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
  •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 2 - 第二章 职业病危害情况的危险性分析 ................... - 3 - 第一节 单位概况 ................................... - ...

  • 高温中暑应急演练方案
  • 张家港市东横河西泵站工程 防暑降温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1.防止作业过程发生高温中暑事故,给公司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保障公司安全生产: 2.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 ,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避免和减轻因高温中暑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 ...

  • 群体中暑应急演练预备方案
  • 高温中暑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编制:________ 审核:________ 批准:________ 宝冶检修首钢京唐项目部 球团料场车间 2012年6月14日 高温中暑演练应急演练专项方案 一.目的: 1.防止作业过程发生高温中暑事故,给公司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保障分公司安全生产: 2.为及时有效 ...

  •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汇编
  • 职 业 卫 生 管 理 制 度 汇 编 目 录 一. 职业病警示与告知制度 二. 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三. 职业病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四.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五.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六. 职业病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七.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八. 从业人员职业 ...

  • 关于做好生产经营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紧急通知
  • 关于做好生产经营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乡镇.工业园区.县直属单位: 近期我县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已发生多例中暑病例发生.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上旬高温天气仍将持续,还可能出现极端高温天气,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维护劳动者健 ...

  • 客运站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汽车客运站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故特征 1.车站消防火灾事故直接原因: (1)站内车辆自燃或违章操作: (2)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站: (3)违章用电.违规用火: (4)周边建筑或设施设备起火. 2. 由于客运站内人流车流量大,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同时还有出租物业,大量停放.进出站的客车,一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