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专题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典型试题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专题讲座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A A

C

图1 图2 图3 图

4

A D

B C

B C

B

B

图5 图6 图7 图8

图1中,∠A +∠B =∠C +∠D ,即:对顶三角形两底角的和相等.

图2中,若I 为∠A , ∠B 平分线的交点,则∠BIC =90+0C C D

B D E C B 1∠A . 2

1100图3中,若E 为∆ABC 两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EC =90-∠A =(180-∠A )(即等于第三个22

角的外角的一半). 图4中,若P 为∠B 的平分线和∆ABC 外角平分线的交点, 则∠P =

图5中, ∠BOC =∠A +∠B +∠C . 1∠A . 21图6中, 若E 为∠ABC , ∠ADC 平分线的交点, 则∠E =(∠A +∠C ). 2

1图7中, AD 为∠BAC 的平分线,AE 为BC 上的高, 则∠DAE =∠B -∠C . B 2

1图8中, BE , DE 为∠ABC 和∠ADC 的平分线,则∠E =(∠A +∠BCD ) 图9

2C

例1(2002年江苏省初二数学竞赛第一试试题)在⊿ABC 中,高BD 和CE 所在直线相交于点O ,若⊿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且∠A=600,求∠BOC 的度数. (∠A=n0呢?)

例2 (1998年上海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称为内心。如图9,D 是△ABC 的内心,E 是△ABD 的内心,F 是△BDE 的内心。若∠BFE 的度数为整数,则∠BFE 至少是多少度?

例3(1998年重庆市初三数学竞赛试题)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α, β, γ,且α≥β≥γ,α=2γ,则β的取值范围是(D)

(A) 36≤β≤45 (B) 45≤β≤60 (C) 60≤β≤90 (D) 45≤β≤72 00000000

例4(1981年北京市初三数学竞赛试题)(1987年青岛市初中数学竞赛第二试试题)(1987年苏州市初中数学竞赛模拟试题)

(1998年天津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

已知三角形中两角之和为n ,最大角比最小角大24,求n 的取值范围。(104≤n ≤136)

例5 (十一届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平面上有A 、B 、C 、D 四点,其中任意三点均不共线,求证:在⊿ABC 、

0⊿ABD 、⊿ACD 、⊿BCD 中至少有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不超过45.

00

1.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下列图中字母所示角的和。

F D C

图10 图11 图12 2. (八年级上数学竞赛试题)现已知有两个角,锐角α,钝角β,赵,钱,孙,李四位同学分别计算1(α+β) 4

的结果,分别为68.5º,22º,51.5º, 72º , 四个结果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那么这个正确的答案是( )

(A )68.5º (B )22º (C )51.5º (D )72º

3.(200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深圳赛区第一试试题)

α、β都是钝角,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计算1(α+β)的结果依次为50°、26°、72°和90°,9

其中确有正确的结果,那么算得正确的是( )(A )甲; ( B) 乙; ( C) 丙; (D )丁

4. (2002年江苏省初二数学竞赛试题第一试)

α、β、γ中有两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其数值已经给出,在计算(α+β+γ)的值时,有三个同学分别算出了23°、24°、25°这三个不同的结果,其中确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则α+β+γ=__.

5.(1984年重庆初中竞赛题)

如果α、β、γ是三角形三内角,x=α+β,y=β+γ,z=γ+α,那么x ,y ,z 中锐角个数的错误判断应是( ).

(A )可能没有锐角 (B )可能有一个锐角 (C )可能有两个锐角 (D )最多有一个锐角

6.如果α, β, γ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而x =α+β, y =β+γ, z =γ+α, 那么x , y , z 中的锐角个数的错误

判断是( )(A )可能没有锐角(B )可能有一个锐角 (C )可能有两个锐角 (D )最多有一个锐角 7. (江苏省第十五届初中数学竞赛初二第1试试题)

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为A 、B 、C ,令α=B +C , β=C +A γ=A +B ,则α, β, γ中锐角的个数至多为( )(A )1 (B )2 (C )3 (D )4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 )

(A )至少有一个钝角 (B )至少有两个钝角 (C )至少有三个钝角 (D )可以没有钝角

9. 在∆ABC 中, ∠B , ∠C 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P , 设∠A =x , ∠BPC =y , 如果x 每增加1, 那么y 增加

度.

10. 将一个四边形的纸片一刀剪去一个角后,所得的多边形的内角之和是0011. 已知∆ABC 中, ∠A =θ-α, ∠B =θ, ∠C =θ+α0

交于点P, 则∠APC = 度.

12. ∆ABC 中, ∠A =θ-α, ∠B =θ, ∠C =θ+α, P 为∆ABC 内一点, 则∠APC 的值( )

(A) 在20与30之间 (B)在30与40之间 (C)在45与60之间 (D)在60与180之间 13. (1985年北京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 00000000

∆ABC 中三边a , b , c 所对的内角分别是∠A , ∠B , ∠C ,以A 为顶点的∆ABC 的外角记为α,以B 为顶点的∆ABC 的外角记为β. 则下面四个判断中正确的一个是( )

(A) a =b +c (B) ∠B =α (C) α>1200, β≥1200, ∠C

在锐角△ABC 中,三个内角的度数都是质数,则这样的三角形( )

A .只有一个且为等腰三角形; B. 至少有两个且都为等腰三角形;

C. 只有一个但不是等腰三角形; D. 至少有两个,其中有非等腰三角形.

16.(200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深圳赛区第一试试题)(1997年埃德蒙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ABC 的每个角都具有正整数的度数,∠A 不小于其余的两个角,∠C 不大于其余的两个角,已知∠C=300,那么( )

(A) ∠A 的度数的最大值是750 (B) ∠A 的度数的最大值是1190

(C) ∠A 的度数的最大值是1200 (D) ∠A 的度数的最大值是1490

17. (1999年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三条高之积等于三边乘积的一半,则该三角形的最小角的大小是 度.

18. (第十六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第2试)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的比是m :(m+1):(m+2),其中m 是大于1的正整数,那么△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19. (1984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1987年青岛市初中数学竞赛一试)(1987年湖北奥校初中数学竞赛)

∆ABC 的三条外角平分线相交成一个∆LMN ,则∆LMN ( )

(A)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B)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C)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D)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E)一定不是锐角三角形 .

20.(2001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试题)

∆ABC 中, ∠B =600, ∠C >∠A , 且(∠C )=(∠A )+(∠B ), 则∆ABC 的形状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21. (1999年重庆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ABC 内有三个点D 、E 、F ,分别以A 、B 、C 、D 、E 、F 这六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 如果每个三角形的顶点都不在另一个三角形的内部,那么,这些三角形的所有内角之和为( )(A )360°(B )900°(C )1260° (D )1440°

22. (1997年“希望杯”全国初中数学邀请赛试题)

如图13,在△ABC 中,A D平分∠BAC ,EG ⊥AD, 分别交AB 、AD 、AC 、BC 的延长线于E 、H 、F 、G . 已知下列四个等式:①∠1=22211(∠2+∠3);②∠1=2(∠3-∠2);③∠4=(∠3-∠2);④22

∠4=1∠1,其中有2个等式是成立的,它们是2

23. (200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山东赛区预赛暨2003年山东省“KLT 快灵通杯”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如图14,在Rt ∆ABC 中,∠C=90°∠A=30°∠C 的平分线与∠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E 点,连结AE ,则∠BCE 是( ) (A )50° (B )45° (C )40° (D )35°

24. (1995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试题)如图15,已知△ABC 中,∠B 的平分线与∠C 的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D ,∠D=400,则∠A=( ) (A )50° (B )60° (C )70° (D )80°

G A B C E C B

图13 图14 图15

25. (万松学校七年级数学(下)竞赛试题) 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角是_____

26. (汉城国际数学邀请赛试题)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用度数来表示时,所有角的度数为正整数,最小角的度B D C 数是最大角的度数的1,求满足此条件的所有锐角三角形的度数. 4

27. (1998北京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ABC 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均为整数,且∠A

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 , B , C 关系满足A >3B , C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但不等边 (D)等边三角形

29. (1996年四川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ABC 的三个内角A , B , C 满足:3A >5B ,3C ≤2B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形状不能确定.

30. 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之比为1∶4,则第三个角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1. 锐角∆ABC 中, ∠C =2∠B ,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

32. (1994年安徽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已知在∆ABC 中,∠A ≤∠C ≤∠B , 且2∠B =5∠C ,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33.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外角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三倍,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锐角或钝角三角形

035. (1997年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初二试题)在∆ABC 中,∠A=96,延长BC 到D ,∠ABC 与∠ACD 的平分

线相交于点A 1,∠A 1BC 与∠A 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2,依此类推,∠A 4BC 与∠A 4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0000 A 5,则∠A 5的大小是( ) (A) 3 (B) 5 (C) 8 (D) 19.2

36. 已知,点D 是∆ABC 的∠C 的外角平分线与BA 的延长线的交点,求证:∠BAC >∠B . 37. (200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如图16,四边形ABCD 的对角∠BAD 与∠BCD 的角平分线AE 、CF 互相平行,则∠B 与∠D 的关系为( )

(A) ∠B=∠D (B) ∠B 与∠D 互补 (C) ∠B >∠D (D) ∠B <∠D

38. (1998年山东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如图17, CD 平分为∠A D B ,EC 平分为∠AEB ,若00000000

∠DA E =α, ∠DB E =β,则∠DCE =(用α, β表示)。

39. (1990年北京市初二数学竞赛初赛试题)(2002年河南省初二数学竞赛试题)

如图18,在∆ABC 中,∠A =42,∠B 和∠C 的三等分线分别交于点D , E ,则∠B D C 的度数是( )

(A) 670 (B) 840 (C) 880 (D) 1100 0

D

B E C

D B C C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40. (1994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试题)

如图19,BE 是∠ABD 的平分线,CF 是∠ACD 的平分线,BE 与CF 交于G . 若∠BDC=1400, ∠BGC=1100,则∠A 的大小是( ) (A )70° (B )75° (C )80° (D )85°

41. 如图20所示的七角星形中,已知∠B=140, ∠C=150, ∠F=160,并且∠A+∠D+∠E+∠G=k·450,则k 等

于 。

42. 如图21,∠A+∠B+∠C+∠D+∠E+∠F+∠G+∠H 的度数为 度。

43. (山东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如图22,∠CGE =α,则∠A +∠B +∠C +∠D +∠E +∠F =( )

000(A) 360-α (B) 270-α (C) 180+α (D) 2α

G C

C D

图20 图21 图22 E

44. (1996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试题)

已知:如图23,DO 平分∠ADC ,BO 平分∠ABC ,且∠A=270,∠O=330,则∠C 的大小是 . 45. (1994年四川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如图24,已知∠xoy=900,点A 、B 分别在射线ox 、oy 上移动,∠OAB 的内角平分线与∠OBA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C . 试问∠ACB 的大小是否变动?证明你的结论.

46. (江苏省第十五届初中数学竞赛初二第1试试题)

0如图25,XK ,ZF 是△XYZ 的高且交于一点H ,∠XHF =40,那么∠XYZ = 度.

A B

X F Y

图23 图24 图25

48.在△ABC中,∠A=70°,∠B=50°,过A 、B 两点分别作BC 和AC 的垂线,这两条垂线相交于O ,则∠AOB

等于( ) A.120° B.60° C.70°或50° D.60°或120°

49. (江苏省第十八届初中数学竞赛初一年级第1试)

如图26,在一个正方体的两个面上画了两条对角线AB ,AC ,那么这两条对角线的夹角等于( )

0000A 、60 B、75 C 、90 D 、135

50. (2004年富阳市初一数学竞赛试卷)

000如图27,已知AB ∥ED ,∠C =90,∠ABC =∠DEF ,∠D =130,∠F =100,求∠E 的大小。

51. (1988年上海市初二数学竞赛)

0一个六边形的六个内角都是120, 连续四边的长依次是1,3,3,2, 则该六边形的周长是____.

52. 已知空间中有8个点,其中任四点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在这8点中间连结21条线段,则这些线段最多能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 (A)56 (B)35 (C)21 (D)以上都不对

53. 平面上有n 个点,其中每三个点都是某个正三角形的顶点,则n 的最大值是 .

54. (1988年上海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 ∆ABC 中,∠A 是最小角,∠B 是最大角, 且2∠B =5∠A , 若∠B 的最

00大的值是m 最小值是n , 则m +n = .

55. 如图28所示, 四边形ABCD 中,AB=AC=AD,

(1) 若∠DAC=2∠BAC, 则∠DBC=2∠BDC, 说明理由;

(2) 试猜想当∠DAC=3∠BAC, ∠DAC=4∠BAC, …, ∠DAC=n∠BAC 时, ∠DBC 与∠BDC 有何关系? 并说明你的理由

A

D

O B C

图26 图27 图28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专题讲座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A A

C

图1 图2 图3 图

4

A D

B C

B C

B

B

图5 图6 图7 图8

图1中,∠A +∠B =∠C +∠D ,即:对顶三角形两底角的和相等.

图2中,若I 为∠A , ∠B 平分线的交点,则∠BIC =90+0C C D

B D E C B 1∠A . 2

1100图3中,若E 为∆ABC 两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EC =90-∠A =(180-∠A )(即等于第三个22

角的外角的一半). 图4中,若P 为∠B 的平分线和∆ABC 外角平分线的交点, 则∠P =

图5中, ∠BOC =∠A +∠B +∠C . 1∠A . 21图6中, 若E 为∠ABC , ∠ADC 平分线的交点, 则∠E =(∠A +∠C ). 2

1图7中, AD 为∠BAC 的平分线,AE 为BC 上的高, 则∠DAE =∠B -∠C . B 2

1图8中, BE , DE 为∠ABC 和∠ADC 的平分线,则∠E =(∠A +∠BCD ) 图9

2C

例1(2002年江苏省初二数学竞赛第一试试题)在⊿ABC 中,高BD 和CE 所在直线相交于点O ,若⊿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且∠A=600,求∠BOC 的度数. (∠A=n0呢?)

例2 (1998年上海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称为内心。如图9,D 是△ABC 的内心,E 是△ABD 的内心,F 是△BDE 的内心。若∠BFE 的度数为整数,则∠BFE 至少是多少度?

例3(1998年重庆市初三数学竞赛试题)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α, β, γ,且α≥β≥γ,α=2γ,则β的取值范围是(D)

(A) 36≤β≤45 (B) 45≤β≤60 (C) 60≤β≤90 (D) 45≤β≤72 00000000

例4(1981年北京市初三数学竞赛试题)(1987年青岛市初中数学竞赛第二试试题)(1987年苏州市初中数学竞赛模拟试题)

(1998年天津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

已知三角形中两角之和为n ,最大角比最小角大24,求n 的取值范围。(104≤n ≤136)

例5 (十一届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平面上有A 、B 、C 、D 四点,其中任意三点均不共线,求证:在⊿ABC 、

0⊿ABD 、⊿ACD 、⊿BCD 中至少有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不超过45.

00

1.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下列图中字母所示角的和。

F D C

图10 图11 图12 2. (八年级上数学竞赛试题)现已知有两个角,锐角α,钝角β,赵,钱,孙,李四位同学分别计算1(α+β) 4

的结果,分别为68.5º,22º,51.5º, 72º , 四个结果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那么这个正确的答案是( )

(A )68.5º (B )22º (C )51.5º (D )72º

3.(200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深圳赛区第一试试题)

α、β都是钝角,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计算1(α+β)的结果依次为50°、26°、72°和90°,9

其中确有正确的结果,那么算得正确的是( )(A )甲; ( B) 乙; ( C) 丙; (D )丁

4. (2002年江苏省初二数学竞赛试题第一试)

α、β、γ中有两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其数值已经给出,在计算(α+β+γ)的值时,有三个同学分别算出了23°、24°、25°这三个不同的结果,其中确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则α+β+γ=__.

5.(1984年重庆初中竞赛题)

如果α、β、γ是三角形三内角,x=α+β,y=β+γ,z=γ+α,那么x ,y ,z 中锐角个数的错误判断应是( ).

(A )可能没有锐角 (B )可能有一个锐角 (C )可能有两个锐角 (D )最多有一个锐角

6.如果α, β, γ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而x =α+β, y =β+γ, z =γ+α, 那么x , y , z 中的锐角个数的错误

判断是( )(A )可能没有锐角(B )可能有一个锐角 (C )可能有两个锐角 (D )最多有一个锐角 7. (江苏省第十五届初中数学竞赛初二第1试试题)

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为A 、B 、C ,令α=B +C , β=C +A γ=A +B ,则α, β, γ中锐角的个数至多为( )(A )1 (B )2 (C )3 (D )4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 )

(A )至少有一个钝角 (B )至少有两个钝角 (C )至少有三个钝角 (D )可以没有钝角

9. 在∆ABC 中, ∠B , ∠C 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P , 设∠A =x , ∠BPC =y , 如果x 每增加1, 那么y 增加

度.

10. 将一个四边形的纸片一刀剪去一个角后,所得的多边形的内角之和是0011. 已知∆ABC 中, ∠A =θ-α, ∠B =θ, ∠C =θ+α0

交于点P, 则∠APC = 度.

12. ∆ABC 中, ∠A =θ-α, ∠B =θ, ∠C =θ+α, P 为∆ABC 内一点, 则∠APC 的值( )

(A) 在20与30之间 (B)在30与40之间 (C)在45与60之间 (D)在60与180之间 13. (1985年北京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 00000000

∆ABC 中三边a , b , c 所对的内角分别是∠A , ∠B , ∠C ,以A 为顶点的∆ABC 的外角记为α,以B 为顶点的∆ABC 的外角记为β. 则下面四个判断中正确的一个是( )

(A) a =b +c (B) ∠B =α (C) α>1200, β≥1200, ∠C

在锐角△ABC 中,三个内角的度数都是质数,则这样的三角形( )

A .只有一个且为等腰三角形; B. 至少有两个且都为等腰三角形;

C. 只有一个但不是等腰三角形; D. 至少有两个,其中有非等腰三角形.

16.(200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深圳赛区第一试试题)(1997年埃德蒙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ABC 的每个角都具有正整数的度数,∠A 不小于其余的两个角,∠C 不大于其余的两个角,已知∠C=300,那么( )

(A) ∠A 的度数的最大值是750 (B) ∠A 的度数的最大值是1190

(C) ∠A 的度数的最大值是1200 (D) ∠A 的度数的最大值是1490

17. (1999年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三条高之积等于三边乘积的一半,则该三角形的最小角的大小是 度.

18. (第十六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第2试)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的比是m :(m+1):(m+2),其中m 是大于1的正整数,那么△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19. (1984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1987年青岛市初中数学竞赛一试)(1987年湖北奥校初中数学竞赛)

∆ABC 的三条外角平分线相交成一个∆LMN ,则∆LMN ( )

(A)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B)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C)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D)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E)一定不是锐角三角形 .

20.(2001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试题)

∆ABC 中, ∠B =600, ∠C >∠A , 且(∠C )=(∠A )+(∠B ), 则∆ABC 的形状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21. (1999年重庆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ABC 内有三个点D 、E 、F ,分别以A 、B 、C 、D 、E 、F 这六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 如果每个三角形的顶点都不在另一个三角形的内部,那么,这些三角形的所有内角之和为( )(A )360°(B )900°(C )1260° (D )1440°

22. (1997年“希望杯”全国初中数学邀请赛试题)

如图13,在△ABC 中,A D平分∠BAC ,EG ⊥AD, 分别交AB 、AD 、AC 、BC 的延长线于E 、H 、F 、G . 已知下列四个等式:①∠1=22211(∠2+∠3);②∠1=2(∠3-∠2);③∠4=(∠3-∠2);④22

∠4=1∠1,其中有2个等式是成立的,它们是2

23. (200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山东赛区预赛暨2003年山东省“KLT 快灵通杯”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如图14,在Rt ∆ABC 中,∠C=90°∠A=30°∠C 的平分线与∠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E 点,连结AE ,则∠BCE 是( ) (A )50° (B )45° (C )40° (D )35°

24. (1995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试题)如图15,已知△ABC 中,∠B 的平分线与∠C 的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D ,∠D=400,则∠A=( ) (A )50° (B )60° (C )70° (D )80°

G A B C E C B

图13 图14 图15

25. (万松学校七年级数学(下)竞赛试题) 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平分线所夹的角是_____

26. (汉城国际数学邀请赛试题)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用度数来表示时,所有角的度数为正整数,最小角的度B D C 数是最大角的度数的1,求满足此条件的所有锐角三角形的度数. 4

27. (1998北京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ABC 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均为整数,且∠A

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 , B , C 关系满足A >3B , C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但不等边 (D)等边三角形

29. (1996年四川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ABC 的三个内角A , B , C 满足:3A >5B ,3C ≤2B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形状不能确定.

30. 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之比为1∶4,则第三个角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1. 锐角∆ABC 中, ∠C =2∠B ,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

32. (1994年安徽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已知在∆ABC 中,∠A ≤∠C ≤∠B , 且2∠B =5∠C ,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33.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外角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三倍,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锐角或钝角三角形

035. (1997年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初二试题)在∆ABC 中,∠A=96,延长BC 到D ,∠ABC 与∠ACD 的平分

线相交于点A 1,∠A 1BC 与∠A 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2,依此类推,∠A 4BC 与∠A 4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0000 A 5,则∠A 5的大小是( ) (A) 3 (B) 5 (C) 8 (D) 19.2

36. 已知,点D 是∆ABC 的∠C 的外角平分线与BA 的延长线的交点,求证:∠BAC >∠B . 37. (200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如图16,四边形ABCD 的对角∠BAD 与∠BCD 的角平分线AE 、CF 互相平行,则∠B 与∠D 的关系为( )

(A) ∠B=∠D (B) ∠B 与∠D 互补 (C) ∠B >∠D (D) ∠B <∠D

38. (1998年山东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如图17, CD 平分为∠A D B ,EC 平分为∠AEB ,若00000000

∠DA E =α, ∠DB E =β,则∠DCE =(用α, β表示)。

39. (1990年北京市初二数学竞赛初赛试题)(2002年河南省初二数学竞赛试题)

如图18,在∆ABC 中,∠A =42,∠B 和∠C 的三等分线分别交于点D , E ,则∠B D C 的度数是( )

(A) 670 (B) 840 (C) 880 (D) 1100 0

D

B E C

D B C C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40. (1994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试题)

如图19,BE 是∠ABD 的平分线,CF 是∠ACD 的平分线,BE 与CF 交于G . 若∠BDC=1400, ∠BGC=1100,则∠A 的大小是( ) (A )70° (B )75° (C )80° (D )85°

41. 如图20所示的七角星形中,已知∠B=140, ∠C=150, ∠F=160,并且∠A+∠D+∠E+∠G=k·450,则k 等

于 。

42. 如图21,∠A+∠B+∠C+∠D+∠E+∠F+∠G+∠H 的度数为 度。

43. (山东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如图22,∠CGE =α,则∠A +∠B +∠C +∠D +∠E +∠F =( )

000(A) 360-α (B) 270-α (C) 180+α (D) 2α

G C

C D

图20 图21 图22 E

44. (1996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试题)

已知:如图23,DO 平分∠ADC ,BO 平分∠ABC ,且∠A=270,∠O=330,则∠C 的大小是 . 45. (1994年四川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如图24,已知∠xoy=900,点A 、B 分别在射线ox 、oy 上移动,∠OAB 的内角平分线与∠OBA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C . 试问∠ACB 的大小是否变动?证明你的结论.

46. (江苏省第十五届初中数学竞赛初二第1试试题)

0如图25,XK ,ZF 是△XYZ 的高且交于一点H ,∠XHF =40,那么∠XYZ = 度.

A B

X F Y

图23 图24 图25

48.在△ABC中,∠A=70°,∠B=50°,过A 、B 两点分别作BC 和AC 的垂线,这两条垂线相交于O ,则∠AOB

等于( ) A.120° B.60° C.70°或50° D.60°或120°

49. (江苏省第十八届初中数学竞赛初一年级第1试)

如图26,在一个正方体的两个面上画了两条对角线AB ,AC ,那么这两条对角线的夹角等于( )

0000A 、60 B、75 C 、90 D 、135

50. (2004年富阳市初一数学竞赛试卷)

000如图27,已知AB ∥ED ,∠C =90,∠ABC =∠DEF ,∠D =130,∠F =100,求∠E 的大小。

51. (1988年上海市初二数学竞赛)

0一个六边形的六个内角都是120, 连续四边的长依次是1,3,3,2, 则该六边形的周长是____.

52. 已知空间中有8个点,其中任四点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在这8点中间连结21条线段,则这些线段最多能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 (A)56 (B)35 (C)21 (D)以上都不对

53. 平面上有n 个点,其中每三个点都是某个正三角形的顶点,则n 的最大值是 .

54. (1988年上海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 ∆ABC 中,∠A 是最小角,∠B 是最大角, 且2∠B =5∠A , 若∠B 的最

00大的值是m 最小值是n , 则m +n = .

55. 如图28所示, 四边形ABCD 中,AB=AC=AD,

(1) 若∠DAC=2∠BAC, 则∠DBC=2∠BDC, 说明理由;

(2) 试猜想当∠DAC=3∠BAC, ∠DAC=4∠BAC, …, ∠DAC=n∠BAC 时, ∠DBC 与∠BDC 有何关系? 并说明你的理由

A

D

O B C

图26 图27 图28


相关内容

  • 小学奥数的书大全
  • 学奥数 这里总有一本适合你 奥数图书出版大事记 2000年 <奥数教程>(10种)第一版问世 2001年 <奥数教程>获优秀畅销书奖 2002年 <奥数教程>在香港出版繁体字版和网络版 2002年 <奥数测试>(第一版)出版 2003年 <奥数教 ...

  • 九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4篇
  • 篇一:九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3094字)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努力, 我班多数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浓, 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 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 但是由于我班一些学生数学基础太差, 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显着改观, 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设法关注每一个学生, 重 ...

  • 中考数学总复习研讨会交流发言稿111
  • 九年级数学中考研讨会 抓纲务本 夯实基础 提升技能 轻松迎考 藉口中学 赵彦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抓纲务本 夯实基础 提升技能 轻松迎考>.初中数学总复习意义无须我赘述. 近几年中考试题都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 体现了 "立足基础 ...

  • 九年级数学目标承诺书
  • 九年级数学目标承诺书 高庄一中 胡发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树立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成才的教育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我们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在初三进入全面复习之际,就如何提高数学复习效率,搞好复习.应对中考等措施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如下: ...

  • 初三毕业班2011届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2月中旬~一模)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 ...

  • 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
  • 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 数与代数知识点是初中学习数学时期的主要知识点之一,主要包括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分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以下是各具体知识点总结的理解和分析. 初中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有理数 ...

  • 教育培训机构信息收集整理
  • 奥斯特教育 一.简介 成都澳斯特教育集团(成都澳斯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都澳斯特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都澳斯特培训学校.小桔灯作文)是专业化.正规化.科学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机构. 履行"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的理念: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学生的学习习 ...

  • 教研室初中学段迎接泰安市教育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 (初中学段)一年来,特别是新学期以来,肥城市教学研究室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泰安市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教育局提出的工作重点,不断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争先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围绕"教学质量的全面发展.办学水平的均衡发展.教育体系的协调发展.教育管理的内涵发展.教 ...

  • 初中数学各种课型教学模式
  • 初中数学各种课型教学模式 1.新授课 (1)知识链接提出课题 数学知识的引入,通常应以复习或预习相关知识做铺垫,结合实际问题引入课题.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简要复习已有知识,抓住数学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境.新矛盾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的热情. (2)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数学新知的形成,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