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方中学 金荷妹
摘要:现今,我们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生活较为封闭,接触新事物机会少。一些家长外出务工或是单亲家庭,这些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很容易形成心理不足,所以,强化初中学生的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心理教育;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现代社会工作学习节奏紧张,人们有了时间紧迫感,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化,缺少交流,而工作学习单调、枯燥、孤独乏味之类的感受,又加剧了人们之间的心理冲突,使之产生浮躁、焦虑、失落、不满等不健康心态。中学生,特别是农村的中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遇到不足后,缺少随机应变的能力,意志薄弱、抵抗挫折的能力差、缺乏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依赖性强、情感不稳定、危机意识不强。因此,对于农村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农村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快速发育的的重要时期,虽然学生的心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有了一定的成长,但与身体的发展速度来说还是较缓慢的,各方面都不成熟,因此,在遇到心理上的不足时,往往缺乏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农村中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较偏僻,教育环境不同,接触的新事物较少等理由,在他们的个性心理上必定存在差异。当他们从小学步入中学后,身体的增长,接受的知识面的扩展,使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校生活不相适应。
具体表现在:
1.自卑心理。在班级中,特别是学困生往往由于成绩差、跟不上老师的授课,不受老师重视,甚至被其他同学歧视,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常表现为不合群、胆小怕事。
2.耐挫能力差。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同学关系不和睦,过多注重自己的外貌,缺乏家人的关爱等都会使农村中学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足,以致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如他们遇到挫折论文格式范文勇于战胜困难,而是逃避困难,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缺少战胜困难的勇力和信心,遇事退缩,甚至失去信心,想不开,尝试,努力。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比小学要紧张许多,而且在学习方式和策略毕业论文上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相当一部分学生还适应升学带来的变化,他们自学能力差,缺少自信心,特别是当学习成绩表现不理想时,无所适从、很少有学生向同学或老师求助。
4.情绪的调控能力差。初中学生身体快速发展,身体带来的变化、
学习内容的增加都会使情绪起伏变化加大,往往容易冲动,而他们又不善于调节和制约自己的情绪,以致造成一些的后果,甚至出现打群架,自杀等现象。
5.人际交往能力差。现在农村初中学生大多都论文格式范文独生子女,从小就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但是由于学业上的竞争,同学间吃穿上的攀比,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偏激、固执,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差。
6.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7.早恋不足的困扰。初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不足”,初中这种现象也较突出。
二、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途径和策略
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和他们的身心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的技能技巧,提高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2.提高个人修养,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并且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3.锻炼坚强意志。讲解有关意志锻炼知识,明确锻炼目标和计划,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老师要注重讲解锻炼意志要从现在做起,从小
事做起,持之以恒,帮助学生提高耐挫能力。多参加体育锻炼也对意志的锻炼有一定作用。学生要明确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明确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以达到改善的目的。
4.提高耐挫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明白遇到挫折是避开的。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挫折,认真浅析硕士论文受挫的理由,找到解决的办法,并为之努力。要让学生知道凡挫折都是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战胜的,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为今后战胜困难做好准备。
5.鼓励冒尖精神。(1)创设机会,营造氛围。(2)开展各种活动,发扬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发扬特长,表现自我。
6.培养竞争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构筑一种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氛围,鼓励学生展现自我,增强其自信心。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各种竞赛,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发挥他们的潜能。(2)实行班干部竞选制。让有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使班级凝聚力增强。(3)创设竞争机会。开办“我之最”、“我的特长”活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只关注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同样重要,只有加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雷声大、雨点小。因此,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特别是农村的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在途径和策略上讲究灵活多样和
针对性,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7.学校要有专职的心理学教师
我们学校就安排我专门从事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学生有什么问题就可以找老师谘询,记得在10月11日,七年级有个女生找到我,她说有一个朋友从小学就喜欢一个男生,可这个男生到初中来就变心了,喜欢令一个女生,她特别属性伤心,情绪非常低落,学习不用心,不知该怎么办。我告诉她不用伤心,这样地男孩早点离开你是值得庆幸,因这样的人不值得爱。现在不能谈恋爱,学生时代应把爱埋在心底,把爱化作学习的动力,只有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学校,有了自己的工作,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我们女孩更应该独立自主,将来才有幸福的生活。她听了后开心的笑了,她说一定把老师的话告诉她的朋友,其实朋友就是她自己。从此后,她显得很开朗,对老师很有礼貌,学习非常刻苦,成绩提高很快。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我们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够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助于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会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是其正常地生活、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青少年心理状态的消极作用主要有以下:从家庭方面来看,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以及父母对独生子女的不恰当的管理方式如高压、溺爱等,已经让青少年心理承受极大的负面压力。从学校方面来看,升学的压力、教育的体制迫使学校不得不频
繁地考试,以及以学业成绩排名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挤压却无法得到宣泄和倾诉。从社会方面来看,信息技术如网络等的不良诱惑不断地侵蚀学生的心灵。他们没有能力辨别真伪,即使有,也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结果,在不良的环境下促成了他们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现实的状况是,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好的,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在城市还是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卫生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已经迫不及待了。今天,是知识竞争的年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使知识的竞争如火焰般愈来愈猛。在如此强烈的竞争和社会现实下,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在中小学阶段得以普及,甚至,中小学的心理教师也寥寥无几。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正一步一步地得到重视。这些年来,很多学校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老师也普遍要接受岗前的心理培训。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愿我们的学生心理健康,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红.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5).
丁志强.教育管理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2012年10月18日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方中学 金荷妹
摘要:现今,我们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生活较为封闭,接触新事物机会少。一些家长外出务工或是单亲家庭,这些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很容易形成心理不足,所以,强化初中学生的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心理教育;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现代社会工作学习节奏紧张,人们有了时间紧迫感,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化,缺少交流,而工作学习单调、枯燥、孤独乏味之类的感受,又加剧了人们之间的心理冲突,使之产生浮躁、焦虑、失落、不满等不健康心态。中学生,特别是农村的中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遇到不足后,缺少随机应变的能力,意志薄弱、抵抗挫折的能力差、缺乏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依赖性强、情感不稳定、危机意识不强。因此,对于农村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农村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快速发育的的重要时期,虽然学生的心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有了一定的成长,但与身体的发展速度来说还是较缓慢的,各方面都不成熟,因此,在遇到心理上的不足时,往往缺乏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农村中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较偏僻,教育环境不同,接触的新事物较少等理由,在他们的个性心理上必定存在差异。当他们从小学步入中学后,身体的增长,接受的知识面的扩展,使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校生活不相适应。
具体表现在:
1.自卑心理。在班级中,特别是学困生往往由于成绩差、跟不上老师的授课,不受老师重视,甚至被其他同学歧视,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常表现为不合群、胆小怕事。
2.耐挫能力差。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同学关系不和睦,过多注重自己的外貌,缺乏家人的关爱等都会使农村中学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足,以致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如他们遇到挫折论文格式范文勇于战胜困难,而是逃避困难,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缺少战胜困难的勇力和信心,遇事退缩,甚至失去信心,想不开,尝试,努力。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比小学要紧张许多,而且在学习方式和策略毕业论文上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相当一部分学生还适应升学带来的变化,他们自学能力差,缺少自信心,特别是当学习成绩表现不理想时,无所适从、很少有学生向同学或老师求助。
4.情绪的调控能力差。初中学生身体快速发展,身体带来的变化、
学习内容的增加都会使情绪起伏变化加大,往往容易冲动,而他们又不善于调节和制约自己的情绪,以致造成一些的后果,甚至出现打群架,自杀等现象。
5.人际交往能力差。现在农村初中学生大多都论文格式范文独生子女,从小就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但是由于学业上的竞争,同学间吃穿上的攀比,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偏激、固执,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差。
6.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7.早恋不足的困扰。初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不足”,初中这种现象也较突出。
二、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途径和策略
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和他们的身心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的技能技巧,提高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2.提高个人修养,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并且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3.锻炼坚强意志。讲解有关意志锻炼知识,明确锻炼目标和计划,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老师要注重讲解锻炼意志要从现在做起,从小
事做起,持之以恒,帮助学生提高耐挫能力。多参加体育锻炼也对意志的锻炼有一定作用。学生要明确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明确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以达到改善的目的。
4.提高耐挫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明白遇到挫折是避开的。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挫折,认真浅析硕士论文受挫的理由,找到解决的办法,并为之努力。要让学生知道凡挫折都是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战胜的,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为今后战胜困难做好准备。
5.鼓励冒尖精神。(1)创设机会,营造氛围。(2)开展各种活动,发扬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发扬特长,表现自我。
6.培养竞争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构筑一种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氛围,鼓励学生展现自我,增强其自信心。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各种竞赛,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发挥他们的潜能。(2)实行班干部竞选制。让有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使班级凝聚力增强。(3)创设竞争机会。开办“我之最”、“我的特长”活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只关注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同样重要,只有加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雷声大、雨点小。因此,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特别是农村的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在途径和策略上讲究灵活多样和
针对性,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7.学校要有专职的心理学教师
我们学校就安排我专门从事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学生有什么问题就可以找老师谘询,记得在10月11日,七年级有个女生找到我,她说有一个朋友从小学就喜欢一个男生,可这个男生到初中来就变心了,喜欢令一个女生,她特别属性伤心,情绪非常低落,学习不用心,不知该怎么办。我告诉她不用伤心,这样地男孩早点离开你是值得庆幸,因这样的人不值得爱。现在不能谈恋爱,学生时代应把爱埋在心底,把爱化作学习的动力,只有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学校,有了自己的工作,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我们女孩更应该独立自主,将来才有幸福的生活。她听了后开心的笑了,她说一定把老师的话告诉她的朋友,其实朋友就是她自己。从此后,她显得很开朗,对老师很有礼貌,学习非常刻苦,成绩提高很快。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我们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够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助于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会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是其正常地生活、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青少年心理状态的消极作用主要有以下:从家庭方面来看,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以及父母对独生子女的不恰当的管理方式如高压、溺爱等,已经让青少年心理承受极大的负面压力。从学校方面来看,升学的压力、教育的体制迫使学校不得不频
繁地考试,以及以学业成绩排名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挤压却无法得到宣泄和倾诉。从社会方面来看,信息技术如网络等的不良诱惑不断地侵蚀学生的心灵。他们没有能力辨别真伪,即使有,也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结果,在不良的环境下促成了他们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现实的状况是,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好的,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在城市还是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卫生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已经迫不及待了。今天,是知识竞争的年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使知识的竞争如火焰般愈来愈猛。在如此强烈的竞争和社会现实下,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在中小学阶段得以普及,甚至,中小学的心理教师也寥寥无几。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正一步一步地得到重视。这些年来,很多学校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老师也普遍要接受岗前的心理培训。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愿我们的学生心理健康,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红.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5).
丁志强.教育管理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2012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