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礼教文化现象
摘要:艺术的发展以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为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封建制度的约束,中国古代的礼教制度与礼教思想是中国封建思想文化的一个主轴,它的存在,虽然限制了艺术的自由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艺术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古代艺术在各个发展阶段都可以找到礼教文化的影子,尤其是在美术文化与音乐艺术方面。本文主要论述了礼教在我国古代艺术中的体现,特别说明了绘画艺术和音乐艺术中的礼教文化。
关键词:美术(绘画和雕塑) 音乐艺术 礼教文化 反映
一、 中国的礼教
礼教,即以礼为教。古代亦称之为名教,即以名为教。它把伦理与政治紧密结合,起了与宗教同样的作用而又不同于宗教的形式。中国礼教凸显的变化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先秦儒家首先以礼教代宗教。第二阶段、汉代礼教的天神化。第三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礼教的天理化。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礼教形成宗教的全过程。
关于礼教,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它是为了规范社会生活制度而产生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它不仅仅要求妇女的贞洁,还要求男子的忠臣孝子。总的来说,忠臣、孝子、节妇、贞本,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即:臣、子、妇,都必须以君、父、夫为“天”。他们的“天”都是至高无上的。中国的封建社会向来都不尊重个人的人格,除了君主以外,都是不同程度地没有自己的生命的。而这种神权专制政治的根源是宗法制度,宗法也是礼教的劣根性所在。
礼教文化是礼教制度的反映,而礼教则起源于宗法制度。宗法制度,它是古代维护男性社会贵族血缘统治的严分等级制度,以嫡庶、长幼、亲疏的关系来决定贵贱、尊卑、高下的地位,使天下国家得以父系家长统治而推广扩大为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在宗法制度下,一切都有等级,人人都必须安分守己。其根本还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者的地位。从秦汉到宋,从宋到清的两个阶段,这种制度在不同方面的表现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它的根深蒂固和各方面的渗透,在不同阶段的艺术发展阶段都可以看到礼教文化的存在。
二、绘画和雕塑艺术中的礼教文化
美术文化分为工艺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它们都与我国的礼教文化有较大的联系,在这里主要说明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中的礼教文化。
通过美术发展史我们可以了解到,礼教文化的历史极为悠久。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的《舞蹈纹盆》,距今约五千年,盆内壁口上画有三组舞蹈人,每组均有五名,他们手拉手,头向一边侧着,两腿稍微叉开,头发上有发辫,身上有尾饰,由发辫和尾饰的运动方向可以看出这些人正在有节奏地舞蹈着。专家结合当时的生活状态和风俗情况分析认为他们应该是在进行某种巫术礼仪,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礼教文化的一种信仰。
如果说新时期时期对礼教文化的信奉只是处于萌芽阶段,那周朝时期已开始有了规范的礼仪制度。根据《周礼》记载:周人把礼分为五类,即“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五礼作为我
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主要内容历代相袭,许多内容延续至今。其中,吉礼指有关祭祀的典礼(主要是祭宗庙、祭社稷、祭天地),是五礼之首。祭祀天地,又称“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一般由帝王亲自在泰山上进行,实际上是为了凸显帝王的至尊地位,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这恰是“礼”的要求。
接着到了先秦时期,青铜器开始体现社会宗教礼法观念,范围十分广泛,从功能上大致可以分为“礼器、乐器、兵器、日用品”四类。其中,主要用于祭祀和典礼上的礼器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如“鼎”开始成为王权的象征。此时出现了“天下第一鼎——司母戊大方鼎”,其制作工艺是整个浇筑;“最美丽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它是拼接而成,还有“青铜时代的绝唱——莲鹤方壶”。到了商周时期,乐器开始在祭祀和典礼中变得不可或缺,所谓“钟鸣鼎食”就反映了当时的情况。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为“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恶兽,以此作为青铜器的纹饰,是为了强调它的王权地位,这也是我国古代美术艺术中的礼教现象。(ps:这段虽然强调了礼教文化,但与美术的关系好像不大,败笔。)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延续了商代礼器的特征,而春秋时期的整体风格则由厚重变得轻灵,制造工艺变细腻,纹饰的内容更接近生活,更加重视装饰性。这与春秋时期的儒教思想不无关系。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帛画》则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死生的一种敬仰。它被埋在尸体的旁边,相当于葬仪中的旌幅,联系崇信巫术的楚国习俗可以知道此画主要是为了祈求天佑或引魂升天的意思,这与当时 “天神化”的礼
教思想是密切相关的。
不仅如此,瑞玉也是中国远古礼教和巫术的重要载体,是君权神授的标志和天人沟通的法器,玉器被称为是“通天之礼”。如:“守卫女将军的秘密——圆雕玉虎”是妇好墓中的陪葬品,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巫术的信奉和对天人沟通的向往,即使在被埋葬后也想要祈求庇护。
除此之外,陵墓雕塑也是礼教文化的重要体现。我国自古以来就以“死者为大”,想要在死后也能像生在世上一样,受这种礼教文化的影响而衍生了墓葬雕塑。例如:一、俑:是用于丧葬的雕塑人像、动物、神怪等,是人殉制度的副产品,同时也是人的长生欲和占有欲的表现。比较著名的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同一时期的俑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南木北陶、南瘦北肥”。二、象声:是树立在陵墓周围的石雕人像、坐骑和禽兽,造型以形象如生为标准,又叫“石像生”。像“骁勇善战的象生——马踏匈奴(霍去病墓)”,“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的(窦婉墓)”,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逝者的尊重或者是想要延续在世时的生活状态,实则是对礼教文化的一种信奉。
五代十国和唐宋时期,礼教文化对绘画艺术的影响也很深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主要讲解了宫中妇女的一些封建道德规范,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以贞观十五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它们在当时都是极受推崇的,特别是《步辇图》,它是中国十大传世
名画之一,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的焦点,阎立本以宫女,典礼官和禄东赞为衬托,通过宫女们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反映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借用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表现唐太宗的端素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整幅画在人物画像的比例上都不尽相同,唐太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物,这主要还是为了突出表现唐太宗的风范与威仪,这与当时“君主至上”的礼教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到了宋代,受当时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其实是和当政皇帝的统治思想相关的),绘画艺术得以蓬勃发展。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李嵩的《货郎图》。尤其是教主皇帝赵佶在位时期,花鸟画发展迅猛,主要代表有:赵昌的《瑞鹤图》、《写生蛱蝶图》和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君主的喜好直接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方向,礼教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深入骨髓。
三、音乐艺术中的礼教文化
我国的音乐文化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可考历史(河南贾湖骨笛的出土是音乐艺术起源的重要凭证),经历了古代乐舞、中古乐舞和宋元以后的历史三个时期,每一时期的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都体现着当时的礼教文化。
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制度始于周代。周初建立了宫廷音乐机构——大司乐,单从音乐教育方面来看,大司乐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但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封建统治。其职能是承担宫廷宴饮和祭祀等场合的表演任务。在西周时期出现的礼乐制,更是把上层社会的人分成许多等级,再按照等级制度的不同,规
定所实施的礼用音乐。归根到底,音乐制度的实施还是为了服务于礼教。
在夏商时期出现的古乐舞,开始由颂天颂神转向颂人,其“王室的礼仪重器——编铙”,反映了当时由以天为大到君主至上的礼教文化的变化。春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专业歌舞艺人,而他们却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到了战国时期,有了我国目前同类出土乐器中已知的规模最大,音域最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乐器——曾侯乙墓编钟。它是我国十二乐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调乐器,表明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编钟音乐文化就已取得惊人成就,这与当时音乐艺术对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同时,结合青铜器在当时的特殊意义,能以此套编钟作为陪葬品,说明墓主人也是具有尊贵身份和至高地位的。
宴乐经历了秦汉时期的相和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清商乐和隋唐时期的歌舞大曲。秦朝时的音乐主要体现了世俗化的特点,到汉代出现的乐府,则表现为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如:“表演滑稽戏的俳优——击鼓说唱俑”就反映了当时的各种民间艺术。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体现了民族音乐的大融合,这主要是为了实现当时儒释道互补的新音乐主张。当时歌舞戏的主要代表有:《大面》、《钵头》、《踏谣娘》、《碣石调·幽兰》。每一时期的音乐形式都独具特色,这是受其背后的礼教文化的影响。除此之外,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音乐上还出现了西域文化与华夏文化的交流:龟兹乐、天竺乐、中原歌舞相互交融形成了西凉乐,开始出现曲项琵琶。受玄学兴起与清谈家的影响,
出现了“鼓面上的踢踏——踏鼓舞”,同一时期,嵇康作了《声无哀乐论》。
到了宋元时期,我国音乐最具代表性的形式由歌舞转向戏曲,元曲开始成为继唐诗宋词后的时代艺术的代表,出现了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的《汉宫秋》、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这得益于当时统治者思想的进步。
四、其他艺术形式中的礼教文化
除了绘画、雕塑和音乐,其他艺术形式中的礼教文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受农耕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彩陶艺术的主要代表:“特殊的申奥大使——陶鹰尊”,“中华第一龙——红山碧玉龙”。以及工艺美术中的唐三彩,它由低温色釉二次烧制而成,主要用于殉葬,其色彩是唐以后各类低温色釉和彩色釉的鼻祖,造型则是瓷塑的先驱。殉葬这一主要用途表明了它是受当时封建礼教文化的影响而出现的,主要代表是:“流光溢彩的奇葩——唐三彩动物俑”。除此之外,还有宋朝以天青色为主的,单色釉高度发展瓷器,它的产生主要是受道教以淡雅为标准的审美观点的影响,如:“瓷枕通灵气——定窑孩儿枕”。
总之,我国古代的艺术发展在各阶段无不体现着当时的礼教文化,这与我国古代始终存在的封建思想和宗教制度是分不开的,礼教决定着艺术的发展,艺术形式则表现着不同时期礼教文化的差异,我国古代的艺术中总有礼教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徐改 《中国古代绘画》 [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1
论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礼教文化现象
摘要:艺术的发展以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为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封建制度的约束,中国古代的礼教制度与礼教思想是中国封建思想文化的一个主轴,它的存在,虽然限制了艺术的自由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艺术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古代艺术在各个发展阶段都可以找到礼教文化的影子,尤其是在美术文化与音乐艺术方面。本文主要论述了礼教在我国古代艺术中的体现,特别说明了绘画艺术和音乐艺术中的礼教文化。
关键词:美术(绘画和雕塑) 音乐艺术 礼教文化 反映
一、 中国的礼教
礼教,即以礼为教。古代亦称之为名教,即以名为教。它把伦理与政治紧密结合,起了与宗教同样的作用而又不同于宗教的形式。中国礼教凸显的变化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先秦儒家首先以礼教代宗教。第二阶段、汉代礼教的天神化。第三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礼教的天理化。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礼教形成宗教的全过程。
关于礼教,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它是为了规范社会生活制度而产生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它不仅仅要求妇女的贞洁,还要求男子的忠臣孝子。总的来说,忠臣、孝子、节妇、贞本,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即:臣、子、妇,都必须以君、父、夫为“天”。他们的“天”都是至高无上的。中国的封建社会向来都不尊重个人的人格,除了君主以外,都是不同程度地没有自己的生命的。而这种神权专制政治的根源是宗法制度,宗法也是礼教的劣根性所在。
礼教文化是礼教制度的反映,而礼教则起源于宗法制度。宗法制度,它是古代维护男性社会贵族血缘统治的严分等级制度,以嫡庶、长幼、亲疏的关系来决定贵贱、尊卑、高下的地位,使天下国家得以父系家长统治而推广扩大为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在宗法制度下,一切都有等级,人人都必须安分守己。其根本还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者的地位。从秦汉到宋,从宋到清的两个阶段,这种制度在不同方面的表现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它的根深蒂固和各方面的渗透,在不同阶段的艺术发展阶段都可以看到礼教文化的存在。
二、绘画和雕塑艺术中的礼教文化
美术文化分为工艺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它们都与我国的礼教文化有较大的联系,在这里主要说明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中的礼教文化。
通过美术发展史我们可以了解到,礼教文化的历史极为悠久。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的《舞蹈纹盆》,距今约五千年,盆内壁口上画有三组舞蹈人,每组均有五名,他们手拉手,头向一边侧着,两腿稍微叉开,头发上有发辫,身上有尾饰,由发辫和尾饰的运动方向可以看出这些人正在有节奏地舞蹈着。专家结合当时的生活状态和风俗情况分析认为他们应该是在进行某种巫术礼仪,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礼教文化的一种信仰。
如果说新时期时期对礼教文化的信奉只是处于萌芽阶段,那周朝时期已开始有了规范的礼仪制度。根据《周礼》记载:周人把礼分为五类,即“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五礼作为我
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主要内容历代相袭,许多内容延续至今。其中,吉礼指有关祭祀的典礼(主要是祭宗庙、祭社稷、祭天地),是五礼之首。祭祀天地,又称“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一般由帝王亲自在泰山上进行,实际上是为了凸显帝王的至尊地位,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这恰是“礼”的要求。
接着到了先秦时期,青铜器开始体现社会宗教礼法观念,范围十分广泛,从功能上大致可以分为“礼器、乐器、兵器、日用品”四类。其中,主要用于祭祀和典礼上的礼器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如“鼎”开始成为王权的象征。此时出现了“天下第一鼎——司母戊大方鼎”,其制作工艺是整个浇筑;“最美丽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它是拼接而成,还有“青铜时代的绝唱——莲鹤方壶”。到了商周时期,乐器开始在祭祀和典礼中变得不可或缺,所谓“钟鸣鼎食”就反映了当时的情况。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为“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恶兽,以此作为青铜器的纹饰,是为了强调它的王权地位,这也是我国古代美术艺术中的礼教现象。(ps:这段虽然强调了礼教文化,但与美术的关系好像不大,败笔。)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延续了商代礼器的特征,而春秋时期的整体风格则由厚重变得轻灵,制造工艺变细腻,纹饰的内容更接近生活,更加重视装饰性。这与春秋时期的儒教思想不无关系。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帛画》则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死生的一种敬仰。它被埋在尸体的旁边,相当于葬仪中的旌幅,联系崇信巫术的楚国习俗可以知道此画主要是为了祈求天佑或引魂升天的意思,这与当时 “天神化”的礼
教思想是密切相关的。
不仅如此,瑞玉也是中国远古礼教和巫术的重要载体,是君权神授的标志和天人沟通的法器,玉器被称为是“通天之礼”。如:“守卫女将军的秘密——圆雕玉虎”是妇好墓中的陪葬品,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巫术的信奉和对天人沟通的向往,即使在被埋葬后也想要祈求庇护。
除此之外,陵墓雕塑也是礼教文化的重要体现。我国自古以来就以“死者为大”,想要在死后也能像生在世上一样,受这种礼教文化的影响而衍生了墓葬雕塑。例如:一、俑:是用于丧葬的雕塑人像、动物、神怪等,是人殉制度的副产品,同时也是人的长生欲和占有欲的表现。比较著名的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同一时期的俑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南木北陶、南瘦北肥”。二、象声:是树立在陵墓周围的石雕人像、坐骑和禽兽,造型以形象如生为标准,又叫“石像生”。像“骁勇善战的象生——马踏匈奴(霍去病墓)”,“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的(窦婉墓)”,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逝者的尊重或者是想要延续在世时的生活状态,实则是对礼教文化的一种信奉。
五代十国和唐宋时期,礼教文化对绘画艺术的影响也很深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主要讲解了宫中妇女的一些封建道德规范,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以贞观十五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它们在当时都是极受推崇的,特别是《步辇图》,它是中国十大传世
名画之一,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的焦点,阎立本以宫女,典礼官和禄东赞为衬托,通过宫女们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反映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借用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表现唐太宗的端素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整幅画在人物画像的比例上都不尽相同,唐太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物,这主要还是为了突出表现唐太宗的风范与威仪,这与当时“君主至上”的礼教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到了宋代,受当时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其实是和当政皇帝的统治思想相关的),绘画艺术得以蓬勃发展。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李嵩的《货郎图》。尤其是教主皇帝赵佶在位时期,花鸟画发展迅猛,主要代表有:赵昌的《瑞鹤图》、《写生蛱蝶图》和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君主的喜好直接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方向,礼教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深入骨髓。
三、音乐艺术中的礼教文化
我国的音乐文化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可考历史(河南贾湖骨笛的出土是音乐艺术起源的重要凭证),经历了古代乐舞、中古乐舞和宋元以后的历史三个时期,每一时期的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都体现着当时的礼教文化。
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制度始于周代。周初建立了宫廷音乐机构——大司乐,单从音乐教育方面来看,大司乐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但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封建统治。其职能是承担宫廷宴饮和祭祀等场合的表演任务。在西周时期出现的礼乐制,更是把上层社会的人分成许多等级,再按照等级制度的不同,规
定所实施的礼用音乐。归根到底,音乐制度的实施还是为了服务于礼教。
在夏商时期出现的古乐舞,开始由颂天颂神转向颂人,其“王室的礼仪重器——编铙”,反映了当时由以天为大到君主至上的礼教文化的变化。春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专业歌舞艺人,而他们却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到了战国时期,有了我国目前同类出土乐器中已知的规模最大,音域最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乐器——曾侯乙墓编钟。它是我国十二乐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调乐器,表明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编钟音乐文化就已取得惊人成就,这与当时音乐艺术对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同时,结合青铜器在当时的特殊意义,能以此套编钟作为陪葬品,说明墓主人也是具有尊贵身份和至高地位的。
宴乐经历了秦汉时期的相和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清商乐和隋唐时期的歌舞大曲。秦朝时的音乐主要体现了世俗化的特点,到汉代出现的乐府,则表现为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如:“表演滑稽戏的俳优——击鼓说唱俑”就反映了当时的各种民间艺术。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体现了民族音乐的大融合,这主要是为了实现当时儒释道互补的新音乐主张。当时歌舞戏的主要代表有:《大面》、《钵头》、《踏谣娘》、《碣石调·幽兰》。每一时期的音乐形式都独具特色,这是受其背后的礼教文化的影响。除此之外,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音乐上还出现了西域文化与华夏文化的交流:龟兹乐、天竺乐、中原歌舞相互交融形成了西凉乐,开始出现曲项琵琶。受玄学兴起与清谈家的影响,
出现了“鼓面上的踢踏——踏鼓舞”,同一时期,嵇康作了《声无哀乐论》。
到了宋元时期,我国音乐最具代表性的形式由歌舞转向戏曲,元曲开始成为继唐诗宋词后的时代艺术的代表,出现了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的《汉宫秋》、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这得益于当时统治者思想的进步。
四、其他艺术形式中的礼教文化
除了绘画、雕塑和音乐,其他艺术形式中的礼教文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受农耕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彩陶艺术的主要代表:“特殊的申奥大使——陶鹰尊”,“中华第一龙——红山碧玉龙”。以及工艺美术中的唐三彩,它由低温色釉二次烧制而成,主要用于殉葬,其色彩是唐以后各类低温色釉和彩色釉的鼻祖,造型则是瓷塑的先驱。殉葬这一主要用途表明了它是受当时封建礼教文化的影响而出现的,主要代表是:“流光溢彩的奇葩——唐三彩动物俑”。除此之外,还有宋朝以天青色为主的,单色釉高度发展瓷器,它的产生主要是受道教以淡雅为标准的审美观点的影响,如:“瓷枕通灵气——定窑孩儿枕”。
总之,我国古代的艺术发展在各阶段无不体现着当时的礼教文化,这与我国古代始终存在的封建思想和宗教制度是分不开的,礼教决定着艺术的发展,艺术形式则表现着不同时期礼教文化的差异,我国古代的艺术中总有礼教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徐改 《中国古代绘画》 [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