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l_3型季铵盐离子液体的微波法合成

·74·广州化工2009年37卷第2期

AlCl3型季铵盐离子液体的微波法合成*

贺建勋1,杜宏德1,张

(1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陕西

西安

超1,杨彩茸1,李文娟2

庆阳

745113)

710069;2长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庆阳分公司,甘肃

在微波辅助条件下,研究了氯铝酸三乙胺盐酸盐离子液体(TECIL)、氯铝酸三甲胺盐酸盐离子液体(TMCIL)的要:

此法与文献报道中离子液体合成的常规法相比,具有加热均匀、反应速度快、操作方便、产率高等特点。实验中探讨了合成合成。

这两种离子液体的反应时间、微波功率以及原料加料方式对收率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得出微波法合成此两种离子液体的最佳工艺条件。TECIL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D方式加料,320W的微波功率,加热时间为10s+10s+10s×4=60s。TMCIL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D方式加料,320W的微波功率,反应时间为10s+10s+10s×4=60s。

离子液体;季铵盐;氯铝酸;微波法合成关键词:

Microwave-AssistedPreparationofQuaternaryAmmoniumSalt

AlCl3IonicLiquids*

HEJian-xun1,DUHong-de1,ZHANGChao1,YANGCai-rong1,LIWen-juan2(1NorthwestUniversity,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ShaanxiXi'an710069;2QingyangSubsidiary,ChangqingChemicalCO.,LTD,GansuQingyang745113,China)

Abstract:Thepreparationof[Et3NH]Cl-2AlCl3ionicliquid(TECIL),[Me3NH]Cl-2AlCl3ionicliquid(TMCIL)werestudiedwiththeassistedofmicrowave.Thissynthesizingmethodcouldheatfairly,improvetherateandtheyieldofreaction,andbeeasyoperatedwhichcomparedwiththenormalpreparationmethodsreportedinliteratures.Thereactiontime,thepowerofmicrowaveovenandthestyleoffeedingwhichinfluenceontheyieldofionicliquidsandsoonwerediscussed.Aftertheexperimentsanddiscussionoftheresults,theoptimumconditionsweredeterminedforpreparationofthosetwokindofionicliquids.

Keywords:ionicliquid;quaternaryammoniumsalt;aluminiumchlorate;microwavesynthesis

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室温附近温度下呈液体状态的盐类[1]。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离子液体由于具有非挥发性、宽液程、高热稳定性、选择性溶解力与可设计性等特点,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工业化制备面临着原料成本和制造成本严重偏高的问题,因此探索新型离子液体及优化其合成方法,可以促进

随着合成技术的发展,利用微波所具有快离子液体的发展[2]。

速、高产率、高反应选择性等特点,将有可能制备出纯度高、性能更加优良的产物[3]。因此,若在离子液体的制备中利用微波辅助技术,这样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大大缩短时间,减少溶剂使用,产率高,纯度好等独特特性。

在众多的离子液体中,氯铝酸型离子液体是研究最早的离子液体[4],其酸性可以根据阴阳离子的摩尔比改变而发生变化,主要应用于电化学和化学反应中,它既可以作溶剂同时又作催化剂。目前研究的酸性氯铝酸离子液体主要采用咪唑、吡啶等原料与卤化铝来制得,成本偏高,且合成时间较长,不利于工业化发展[5]。因此,选择成本廉价的季铵盐与三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基金(07JK384)。*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贺建勋(1956-),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学士,主要从事化工工艺,有机合成研究;

氯化铝为原料,并结合微波辐射技术制备离子液体,会更好

[6,7]

地展现出离子液体的广阔应用前景。

1离子液体的制备

反应方程式如下:C2H5│

2AlCl3+C2H5—N—HCl

│C2H5CH3│

2AlCl3+H3C—N—HCl

│CH3

[][]

Al2Cl7+

Al2Cl7+

[][]

C2H5+│

C2H5—N—H(1)

│C2H5CH3+│

H3C—N—H(2)

│CH3

在一个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0.0625mol季铵盐(三乙胺盐酸盐或三甲胺盐酸盐)和0.125mol无水三氯化铝,

2009年37卷第2期广州化工·75·

其中季铵盐与无水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2;将烧瓶放入微波炉中,间歇式加热促进反应进行。加料方式可选择两种原

采用可调功率的家用微料同时全部加或分批加等几种方式。

波炉(未改装),在不同微波功率、加热时间下进行反应。每次停止加热后,振荡摇匀。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产品。

升华,产率较A、B、C要高,故认为D加料方式更为理想。

表1加料方式对离子液体产率的影响

加料方式产率(TECIL)/%(160W*)产率(TMCIL)/%(320W*)

A90.0387.78

B90.5586.41

C88.9888.58

D94.3790.30

2结果与讨论

2.1原料预处理

由于无水三氯化铝易结块,颗粒大小不均匀,从而导致混合不充分,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无水三氯化铝本身具有强吸水性,遇水分解产生HCl,失去活性;盐酸三甲胺盐和盐酸三乙胺盐也有一定的吸潮性。为得到较纯的离子液体,实验前需对原料进行处理,无水三氯化铝得要精制数次,且保持三氯化铝和季铵盐干燥。

无水三氯化铝的水解式:

AlCl3+H2O→AlCl2OH+HCl

2.2加料方式对离子液体产率的影响

通过试验观察与比较,发现两种原料的不同加料方式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合成此两种离子液体原料的特

AlCl3在高温下也会分解),且整点(季铵盐在200℃时升华,

个反应为放热过程,会释放大量的热,故需控制反应的速度。为了避免产生高温和过热现象,实验中对两种原料的加料方式进行了考察,选择一定的微波功率,反应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加热时间为20s+20s+20s/次×4=120s。该反应几种加料方式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反应产率都较高,可见两种原料在微波辅助下反应进行非常充分。但反应产率仍有损失,是因为微波的加热效应使该反应升温过快,过高而产生:微波有极强的传透作用,可以在反应物内外同时均匀迅速地加热,致使温度快速升高,反应立即进行,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升温,集

为了热,就会导致部分原料季铵盐的升华分解,产率的下降。

避免反应集热使原料季铵盐升华损失,实验中分别采用A、B、C、D四种不同的加料方式进行比较。采用D方式加料,可以使反应热不会过于集中,反应较温和,从而避免季铵盐的

注:A-季铵盐与无水三氯化铝一次加;B-季铵盐与无

水三氯化铝分三次加;C-无水三氯化铝分三次加,季铵盐一次加;D-季铵盐分三次加,无水三氯化铝一次加。*号为微波功率;表中数据为质量分数,下同。2.3微波功率的影响

微波辅助合成离子液体过程中,其功率变化对反应结果

在此实验过程中,选的影响,可通过改变微波辐射功率得知。

择D方式加料,加热时间为20s+20s+20s/次×4=120s,变化微波功率,考察结果如表2。

据表2中的结果分析可知,在相同的加料方式和反应时间下,功率过高会导致产率的降低。这是因为,合成离子液体的过程是放热的,易发生;离子液体且极性较大,经过大量微波照射后能迅速升温,造成明显过热现象。这样就会导致原料的损失,从而降低产率。故选择低的微波辐射功率160W时更利于两种离子液体生成。

表2微波功率变化对离子液体产率的影响

功率/WTECIL/%TMCIL/%

16094.3795.09

32086.8194.12

48097.2176.87

2.4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下面是在不同微波辐射功率下,用多种加热时间进行考察。选择不同功率,是因为实验过程中发现功率与时间不同搭配对产物的收率会产生影响。

实验方案1:微波功率160W,加热时间:Ns+Ns+Ns/次×4(N=10、20、30、40),D方式加料,具体结果如表3。

表3微波功率160W时,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时间/sTECIL/%TMCIL/%

10s+10s+10s×4

87.9990.27

20s+20s+20s×4

94.3795.09

30s+30s+30s×4

96.0697.59

40s+40s+40s×4

93.7498.53

表3结果显示,在同样的微波加热功率下,随着加热时

间的延长,TECIL的产率先是增加后降低。当每次加热时间为40s时,反应体系过热就会使三乙胺盐酸盐受热升华损失,导致TECIL的产率下降;而TMCIL却有所增加,其原因是原料三甲胺盐升华温度略高于前者,每次加热时间为40s时,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更利于TMCIL的生成。

实验方案2:微波功率320W,加热时间:Ns+Ns+Ns/次×4(N=10、20、30、40),D方式加料,间歇加热。

根据表4中结果可以看出,与160W条件相比,同在10s+10s+10s×4时间下,320W的产率高于前者,在短时间(10

s+10s+10s×4)内,功率提高对反应产率更是有利。但反应时

间在20s时,产率下降到86.81%和94.12%,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产物的收率变化不是很大。可见在高功率320W条件下,时间为10s+10s+10s×4更适合这两种离子液体的合成。

实验方案3:微波功率480W,加热时间:Ns+Ns+Ns/次×4(N=5、10、15、20),D方式加料。此方案中选择更短的反应时间主要考虑到避免高功率下集热过高,破坏产品性质,过大的影响离子液体的产率。

·76·广州化工

表4微波功率320W时,时间对产率影响

时间/sTECIL/%

10s+10s+10s×4

94.7699.04

20s+20s+20s×4

86.8194.12

30s+30s+30s×4

86.2291.07

2009年37卷第2期

40s+40s+40s×4

83.8689.65

TMCIL/%

表5微波功率480W时,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时间/sTECIL/%TMCIL/%

5s+5s+5s×4

95.5196.68

10s+10s+10s×4

86.2691.27

的。

15s+15s+15s×4

84.7284.46

20s+20s+20s×4

79.2176.87

由表5中数据可知,结果正如上述的规律,高功率480

W时,更短的反应时间5s+5s+5s×4=30s时,产率较高;但时间延长后,反应产率大大下降。

经以上三个实验方案数据的统计,可知在低功率下反应,加热时间适当延长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收率。而当微波功率提高时,反应时间不宜过久,否则会使离子液体的收率大大降低。比较三个实验方案的结果,如图1。

3结论

在此两种离子液体合成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季铵盐受高

温影响易升华损失的缺点,为了提高离子液体收率,应避开两种物料大量集中存在,反应体系过热出现,减少原料的损

故选用D方式加料—季铵失。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

盐分三批,而无水三氯化铝一次全部加入更为合适。故在制备氯铝酸三乙胺盐离子液体时,选择微波功率160W,反应时间为30s+30s+30s×4=180s时虽然产率最高,但考虑到效率,选择微波功率320W,反应时间为10s+10s+10s×4=60s更为合适,因此,合成氯铝酸三乙胺盐离子液体最佳工艺条件是:D方式加料,320W的微波功率,加热时间为10s+10s+10s×4=60s。而合成氯铝酸三甲胺盐离子液体的最佳工艺条件是:D方式加料,320W的微波功率,反应时间为10s+10s+10s×4=60s。通过实验,改进了AlCl3型季铵盐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可以大大降低AlCl3型离子液体的成本,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和常规法合成过程中的氮气保护,且反应速度快,从几小时缩短为几分钟,减少空气和水分的影响,产率高,产品纯度好。

参考文献

[1][2]

SeddonKR.Ionicliquidsforcleantechnology[J].Chem.Biotechnol.,1997,2:351-356.

张锁江,吕兴梅,等.离子液体-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金钦汉,戴树珊,黄卡玛.微波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图1不同功率下,时间对氯铝酸季铵型离子液体产率的影响

[4]WilkesJS,Ashorthistoryofionicliquids-frommoltensaltstoneotericsolvents[J].GreenChemistry,2002,4:73-80.

由图中结果可以看出,选择低功率160W,反应时间30

s+30s+30s×4=180s的这种方案,TECIL产率最高;对TMCIL来讲,320W的微波辐射功率,反应时间为10s+10

合成条件最为理想。在反应时间上与常规法相s+10s×4时,

比,整个操作及反应过程所需时间已大大缩短,这样为氯铝酸型离子液体的产品纯度提供了有利条件,因空气中水敏感

[5]黄崇品,刘植昌,史权,等.改性离子液体异丁烷与丁烯的烷基化

反应[J].燃料化学世界,2000,31(5):462-465.[6]

制备与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邓友全.离子液体-性质、社,第一版,2006.

[7]HM.Kingston,sj.Haswell(Eds.),Microwave-EnhancedChemistry.

Fundamentals,SamplePreparationandApplications,AmericanChemicalSociety,WashingtonDC,1997.

·74·广州化工2009年37卷第2期

AlCl3型季铵盐离子液体的微波法合成*

贺建勋1,杜宏德1,张

(1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陕西

西安

超1,杨彩茸1,李文娟2

庆阳

745113)

710069;2长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庆阳分公司,甘肃

在微波辅助条件下,研究了氯铝酸三乙胺盐酸盐离子液体(TECIL)、氯铝酸三甲胺盐酸盐离子液体(TMCIL)的要:

此法与文献报道中离子液体合成的常规法相比,具有加热均匀、反应速度快、操作方便、产率高等特点。实验中探讨了合成合成。

这两种离子液体的反应时间、微波功率以及原料加料方式对收率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得出微波法合成此两种离子液体的最佳工艺条件。TECIL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D方式加料,320W的微波功率,加热时间为10s+10s+10s×4=60s。TMCIL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D方式加料,320W的微波功率,反应时间为10s+10s+10s×4=60s。

离子液体;季铵盐;氯铝酸;微波法合成关键词:

Microwave-AssistedPreparationofQuaternaryAmmoniumSalt

AlCl3IonicLiquids*

HEJian-xun1,DUHong-de1,ZHANGChao1,YANGCai-rong1,LIWen-juan2(1NorthwestUniversity,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ShaanxiXi'an710069;2QingyangSubsidiary,ChangqingChemicalCO.,LTD,GansuQingyang745113,China)

Abstract:Thepreparationof[Et3NH]Cl-2AlCl3ionicliquid(TECIL),[Me3NH]Cl-2AlCl3ionicliquid(TMCIL)werestudiedwiththeassistedofmicrowave.Thissynthesizingmethodcouldheatfairly,improvetherateandtheyieldofreaction,andbeeasyoperatedwhichcomparedwiththenormalpreparationmethodsreportedinliteratures.Thereactiontime,thepowerofmicrowaveovenandthestyleoffeedingwhichinfluenceontheyieldofionicliquidsandsoonwerediscussed.Aftertheexperimentsanddiscussionoftheresults,theoptimumconditionsweredeterminedforpreparationofthosetwokindofionicliquids.

Keywords:ionicliquid;quaternaryammoniumsalt;aluminiumchlorate;microwavesynthesis

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室温附近温度下呈液体状态的盐类[1]。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离子液体由于具有非挥发性、宽液程、高热稳定性、选择性溶解力与可设计性等特点,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工业化制备面临着原料成本和制造成本严重偏高的问题,因此探索新型离子液体及优化其合成方法,可以促进

随着合成技术的发展,利用微波所具有快离子液体的发展[2]。

速、高产率、高反应选择性等特点,将有可能制备出纯度高、性能更加优良的产物[3]。因此,若在离子液体的制备中利用微波辅助技术,这样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大大缩短时间,减少溶剂使用,产率高,纯度好等独特特性。

在众多的离子液体中,氯铝酸型离子液体是研究最早的离子液体[4],其酸性可以根据阴阳离子的摩尔比改变而发生变化,主要应用于电化学和化学反应中,它既可以作溶剂同时又作催化剂。目前研究的酸性氯铝酸离子液体主要采用咪唑、吡啶等原料与卤化铝来制得,成本偏高,且合成时间较长,不利于工业化发展[5]。因此,选择成本廉价的季铵盐与三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基金(07JK384)。*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贺建勋(1956-),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学士,主要从事化工工艺,有机合成研究;

氯化铝为原料,并结合微波辐射技术制备离子液体,会更好

[6,7]

地展现出离子液体的广阔应用前景。

1离子液体的制备

反应方程式如下:C2H5│

2AlCl3+C2H5—N—HCl

│C2H5CH3│

2AlCl3+H3C—N—HCl

│CH3

[][]

Al2Cl7+

Al2Cl7+

[][]

C2H5+│

C2H5—N—H(1)

│C2H5CH3+│

H3C—N—H(2)

│CH3

在一个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0.0625mol季铵盐(三乙胺盐酸盐或三甲胺盐酸盐)和0.125mol无水三氯化铝,

2009年37卷第2期广州化工·75·

其中季铵盐与无水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2;将烧瓶放入微波炉中,间歇式加热促进反应进行。加料方式可选择两种原

采用可调功率的家用微料同时全部加或分批加等几种方式。

波炉(未改装),在不同微波功率、加热时间下进行反应。每次停止加热后,振荡摇匀。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产品。

升华,产率较A、B、C要高,故认为D加料方式更为理想。

表1加料方式对离子液体产率的影响

加料方式产率(TECIL)/%(160W*)产率(TMCIL)/%(320W*)

A90.0387.78

B90.5586.41

C88.9888.58

D94.3790.30

2结果与讨论

2.1原料预处理

由于无水三氯化铝易结块,颗粒大小不均匀,从而导致混合不充分,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无水三氯化铝本身具有强吸水性,遇水分解产生HCl,失去活性;盐酸三甲胺盐和盐酸三乙胺盐也有一定的吸潮性。为得到较纯的离子液体,实验前需对原料进行处理,无水三氯化铝得要精制数次,且保持三氯化铝和季铵盐干燥。

无水三氯化铝的水解式:

AlCl3+H2O→AlCl2OH+HCl

2.2加料方式对离子液体产率的影响

通过试验观察与比较,发现两种原料的不同加料方式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合成此两种离子液体原料的特

AlCl3在高温下也会分解),且整点(季铵盐在200℃时升华,

个反应为放热过程,会释放大量的热,故需控制反应的速度。为了避免产生高温和过热现象,实验中对两种原料的加料方式进行了考察,选择一定的微波功率,反应采用间歇加热方式,加热时间为20s+20s+20s/次×4=120s。该反应几种加料方式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反应产率都较高,可见两种原料在微波辅助下反应进行非常充分。但反应产率仍有损失,是因为微波的加热效应使该反应升温过快,过高而产生:微波有极强的传透作用,可以在反应物内外同时均匀迅速地加热,致使温度快速升高,反应立即进行,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升温,集

为了热,就会导致部分原料季铵盐的升华分解,产率的下降。

避免反应集热使原料季铵盐升华损失,实验中分别采用A、B、C、D四种不同的加料方式进行比较。采用D方式加料,可以使反应热不会过于集中,反应较温和,从而避免季铵盐的

注:A-季铵盐与无水三氯化铝一次加;B-季铵盐与无

水三氯化铝分三次加;C-无水三氯化铝分三次加,季铵盐一次加;D-季铵盐分三次加,无水三氯化铝一次加。*号为微波功率;表中数据为质量分数,下同。2.3微波功率的影响

微波辅助合成离子液体过程中,其功率变化对反应结果

在此实验过程中,选的影响,可通过改变微波辐射功率得知。

择D方式加料,加热时间为20s+20s+20s/次×4=120s,变化微波功率,考察结果如表2。

据表2中的结果分析可知,在相同的加料方式和反应时间下,功率过高会导致产率的降低。这是因为,合成离子液体的过程是放热的,易发生;离子液体且极性较大,经过大量微波照射后能迅速升温,造成明显过热现象。这样就会导致原料的损失,从而降低产率。故选择低的微波辐射功率160W时更利于两种离子液体生成。

表2微波功率变化对离子液体产率的影响

功率/WTECIL/%TMCIL/%

16094.3795.09

32086.8194.12

48097.2176.87

2.4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下面是在不同微波辐射功率下,用多种加热时间进行考察。选择不同功率,是因为实验过程中发现功率与时间不同搭配对产物的收率会产生影响。

实验方案1:微波功率160W,加热时间:Ns+Ns+Ns/次×4(N=10、20、30、40),D方式加料,具体结果如表3。

表3微波功率160W时,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时间/sTECIL/%TMCIL/%

10s+10s+10s×4

87.9990.27

20s+20s+20s×4

94.3795.09

30s+30s+30s×4

96.0697.59

40s+40s+40s×4

93.7498.53

表3结果显示,在同样的微波加热功率下,随着加热时

间的延长,TECIL的产率先是增加后降低。当每次加热时间为40s时,反应体系过热就会使三乙胺盐酸盐受热升华损失,导致TECIL的产率下降;而TMCIL却有所增加,其原因是原料三甲胺盐升华温度略高于前者,每次加热时间为40s时,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更利于TMCIL的生成。

实验方案2:微波功率320W,加热时间:Ns+Ns+Ns/次×4(N=10、20、30、40),D方式加料,间歇加热。

根据表4中结果可以看出,与160W条件相比,同在10s+10s+10s×4时间下,320W的产率高于前者,在短时间(10

s+10s+10s×4)内,功率提高对反应产率更是有利。但反应时

间在20s时,产率下降到86.81%和94.12%,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产物的收率变化不是很大。可见在高功率320W条件下,时间为10s+10s+10s×4更适合这两种离子液体的合成。

实验方案3:微波功率480W,加热时间:Ns+Ns+Ns/次×4(N=5、10、15、20),D方式加料。此方案中选择更短的反应时间主要考虑到避免高功率下集热过高,破坏产品性质,过大的影响离子液体的产率。

·76·广州化工

表4微波功率320W时,时间对产率影响

时间/sTECIL/%

10s+10s+10s×4

94.7699.04

20s+20s+20s×4

86.8194.12

30s+30s+30s×4

86.2291.07

2009年37卷第2期

40s+40s+40s×4

83.8689.65

TMCIL/%

表5微波功率480W时,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时间/sTECIL/%TMCIL/%

5s+5s+5s×4

95.5196.68

10s+10s+10s×4

86.2691.27

的。

15s+15s+15s×4

84.7284.46

20s+20s+20s×4

79.2176.87

由表5中数据可知,结果正如上述的规律,高功率480

W时,更短的反应时间5s+5s+5s×4=30s时,产率较高;但时间延长后,反应产率大大下降。

经以上三个实验方案数据的统计,可知在低功率下反应,加热时间适当延长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收率。而当微波功率提高时,反应时间不宜过久,否则会使离子液体的收率大大降低。比较三个实验方案的结果,如图1。

3结论

在此两种离子液体合成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季铵盐受高

温影响易升华损失的缺点,为了提高离子液体收率,应避开两种物料大量集中存在,反应体系过热出现,减少原料的损

故选用D方式加料—季铵失。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

盐分三批,而无水三氯化铝一次全部加入更为合适。故在制备氯铝酸三乙胺盐离子液体时,选择微波功率160W,反应时间为30s+30s+30s×4=180s时虽然产率最高,但考虑到效率,选择微波功率320W,反应时间为10s+10s+10s×4=60s更为合适,因此,合成氯铝酸三乙胺盐离子液体最佳工艺条件是:D方式加料,320W的微波功率,加热时间为10s+10s+10s×4=60s。而合成氯铝酸三甲胺盐离子液体的最佳工艺条件是:D方式加料,320W的微波功率,反应时间为10s+10s+10s×4=60s。通过实验,改进了AlCl3型季铵盐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可以大大降低AlCl3型离子液体的成本,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和常规法合成过程中的氮气保护,且反应速度快,从几小时缩短为几分钟,减少空气和水分的影响,产率高,产品纯度好。

参考文献

[1][2]

SeddonKR.Ionicliquidsforcleantechnology[J].Chem.Biotechnol.,1997,2:351-356.

张锁江,吕兴梅,等.离子液体-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金钦汉,戴树珊,黄卡玛.微波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图1不同功率下,时间对氯铝酸季铵型离子液体产率的影响

[4]WilkesJS,Ashorthistoryofionicliquids-frommoltensaltstoneotericsolvents[J].GreenChemistry,2002,4:73-80.

由图中结果可以看出,选择低功率160W,反应时间30

s+30s+30s×4=180s的这种方案,TECIL产率最高;对TMCIL来讲,320W的微波辐射功率,反应时间为10s+10

合成条件最为理想。在反应时间上与常规法相s+10s×4时,

比,整个操作及反应过程所需时间已大大缩短,这样为氯铝酸型离子液体的产品纯度提供了有利条件,因空气中水敏感

[5]黄崇品,刘植昌,史权,等.改性离子液体异丁烷与丁烯的烷基化

反应[J].燃料化学世界,2000,31(5):462-465.[6]

制备与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邓友全.离子液体-性质、社,第一版,2006.

[7]HM.Kingston,sj.Haswell(Eds.),Microwave-EnhancedChemistry.

Fundamentals,SamplePreparationandApplications,AmericanChemicalSociety,WashingtonDC,1997.


相关内容

  • 离子液体的分类_合成与应用
  • 2005年第2期 化 学 教 育・7・ 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与应用 张英锋1李长江1包富山1张永安2 (1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066000 2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摘要 离子液体易于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作为绿色溶剂可用于分离过程.化学反 应,特别是催化反应.以及电化学等方面,并已取得许 ...

  • 纤维素的新型溶剂
  • 第35卷第10期2007 10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Vol.35No.10 Oct.2007 纤维素的新型溶剂 1) 卢 嫚 胡 萍 余少文 邢 苗 (深圳大学,深圳,518060) (华南农业大学) 摘 要 主要介绍 ...

  • 离子液体的分类.应用
  • 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与应用 当前研究的离子液体的正离子有4类:烷基季铵离子 .烷基季瞵离子.1, 3-二烷基取代的咪唑离子 .N-烷基取代的吡啶离子记为.根据负离子的不同可将离子液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卤化盐.其制备方法是将固体的卤化盐与AlCl3混合即可得液态的离子液体,但因放热量大,通常可交替将2 ...

  • 微波促进下苯并噻吩的傅-克酰基化反应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1):90-95,2011JournalofShanxiUniversity(Nat.Sei.Ed.) 文章编号:0253・2395(2011)01-0090-06 微波促进下苯并噻吩的傅一克酰基化反应 张变香,石高升,王琼,杨祺,康婧玲 (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 ...

  • 高中会考必背化学方程式
  • 高中会考必背化学方程式 1.钠在空气中氧化:4Na+O2=2Na 2O 2.钠的燃烧:2Na+O2 △ 2O 2 3.钠与水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红):2Na+2H2O =2NaOH+H2↑ 4.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 2CO 3+2HCl=2NaCl + H2O+CO2↑ 5.碳酸氢钠的受热 ...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
  • 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1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1.2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 ...

  •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基础知识汇总
  • 化学纲要 1 ( 1)四种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 (2)两类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至 少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生成沉淀(包括微溶物):生成气体: 生成水(严格地说是生成难电离的物 质). ②在水溶液中,一种金属与另一种可 溶性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具备 的条件是:金属活动性强的 ...

  • 液体阳离子醚化剂合成工艺的优化_姜翠玉
  • 2006年 第30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 ol. 30 No. 4 第4期 Jour nal of China U niversity of Petroleum A ug. 2006 文章编号:1673-5005(2006) 04-0114-04 液体阳离子醚化剂合成工艺的优化 姜翠 ...

  •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探针法检测植酸和植酸酶
  • ·1150·化学通报2015年第78卷第12期http ://www.hxtb.org 檾檾殧 檾檾檾檾檾檾殧 檾檾殧 研究简报 分子植酸(Phytic acid )又称为肌醇六磷酸, 结构中含有6个磷酸根负离子.植酸是在谷物和种子成熟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植物性食物中约有超过70%的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