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语文 必修三 课时达标训练 十五

课时达标训练 十五

(时间:45分钟 分值:65分)

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福祉

B. 夫在殷.忧 殷:深

C.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冲:前进,进取

D. 简.能而任之 简:挑选,选拔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善.始者实繁 择善.而从之

B. 居域中之大. 怨不在大.

C. 臣闻求木之长.者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D. 不念.居安思危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3. 下列对加点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②择善而

.从之

⎧⎪⎨③必竭诚以.待下

⎪⎩④震之以

.威怒

A. 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B. 两个“而”不同,两个“以”相同

C. 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不同

D. 两个“而”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②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③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④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⑤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⑤⑥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B.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C.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D.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6. 下列句子中,与所给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 ( ) (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

A. 何厌之有 B. 震之以威怒

C. 为巡船所物色 D. 终苟免而不怀仁

7. 下列对本篇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本文开篇以尽人皆知的常识“固本”“浚源”设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B. 本文第2段从历代人君不能善终的历史现象入手,进而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

反面强调了“居安思危”的必要性。

C. 文中的“十思”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戒骄

傲;“乐盘游”“忧懈怠”戒纵欲;“虑壅蔽”“想谗邪”戒轻信人言;“恩所加”“罚所及”戒赏罚不

公。

D. 本文语言委婉,情真意切,文采斐然,让君主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了

劝谏。可见,要把道理说得能够让人信服,就必须讲究表达技巧。

8. 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4分)

译文: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

忠。(5分)

译文:

二、类文阅读(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贞观十一年,太宗谓魏徵曰:“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曰:“若恩威所加,.

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于贞观之初,相去又

甚远。‛太宗曰:‚远夷来服,应由德义所加。往前功业,何因益大?”徵曰:“昔者四方未定,.

常以德义为心。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太宗又曰:“所..

行比往前何为异?”徵曰:“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

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太宗曰:“于何事如此?”对.

曰:“即位之初,处元律师死罪,孙伏伽谏曰:„法不致死,无容滥加酷罚。‟遂赐以兰陵公

主园,直钱百万。人或曰:„所言乃常事,而所赏太厚。’答曰:‘我即位来,未有谏者,所

[注]以赏之。’此导之使言也。徐州司户柳雄于隋资妄加阶级。人有告之者,陛下令其自首,.

不首与罪。遂固言是实,竟不肯首。大理推得其伪,将处雄死罪,少卿戴胄奏法止合徒。陛

下曰:„我已与其断当讫,但当与死罪。‟胄曰:„陛下既不然,即付臣法司。罪不合死,不可.

酷滥。‟陛下作色遣杀,胄执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乃谓法司曰:„但能为我如此守

法,岂畏滥杀诛夷。‟此则悦以从谏也。往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大忤圣旨,陛下以为讪

谤。臣奏称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似讪谤。于时虽从臣言,赏物二十段,意甚

不平,难于受谏也。‛太宗曰:‚诚如公言,非公无能道此者。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

(选自《贞观政要·论纳谏第五》)

【注】 阶级:古时官位俸禄的等级。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比来所行得失政化 比:近来,最近 .

B. 应由德义所加 加:施与 .

C. 旋以海内无虞 虞:忧患 .

D. 我已与其断当讫 断:推断 .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海内无虞⎪旋以.A. ⎨ ⎪勿以善小而不为⎩.

⎧从之⎪见人谏,悦而.⎨B.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于何事如此⎪.C. ⎨ ⎪业精于勤,荒于嬉⎩.

⎧使言也⎪此导之.⎨D. ⎪吾欲之南海,何如⎩.

11. 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唐太宗喜纳谏言的一组是 ( )

①遂赐以兰陵公主园,直钱百万

②我即位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

③胄执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

④但能为我如此守法,岂畏滥杀诛夷

⑤从臣言,赏物二十段,意甚不平

⑥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魏徵认为当时的唐王朝功业比贞观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义方面却不如贞观初年,

唐太宗对此很不理解。

B. 孙伏伽进谏,唐太宗虚心听取,并给予他丰厚的奖赏,有人认为赏赐太重,但唐太宗

认为事出有因,奖赏恰当。

C. 戴胄为柳雄求情,在唐太宗大怒变了脸色要杀自己的时候,也仍然坚持主见,可以看

出戴胄是一个敢于直谏的人。

D. 魏徵分析了唐太宗即位以来对待谏言的态度,由极力倡导、闻谏言则喜到表面采纳实

际上内心不满的变化,受到了太宗的赞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4分)

译文:

(2)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4分)

译文:

三、语言运用(15分)

14.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改成一个长单句。(5分)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卓越的领袖。他是影响中华乃至

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

答:

15. 在下文标号的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文衔接自然,

文意贯通;①②处的句式要与它前面画线的句式相同;③句要从正反两面对整段文字作总结。

(6分,每句2分)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

身火海的下场呢?①

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

果呢?②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③

16. 请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雕匠所说的话的深刻寓意。(15字以内)(4分)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

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

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

‚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缓缓说道:‚其实,从土里出来的时候,

你们一个长得像神,一个长得像猴,我只是按你们的形状略加雕刻而已。‛

深刻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解析:C 项,冲:谦虚。

答案:C

2. 解析:A 项,‚善”,做得好;好的意见。B 项,‚大”,重大的地位;大小。C 项,‚长”,高;长远。D 项,‚念”,考虑,想到。

答案:D

3. 解析:①转折连词,却;②顺承连词,就;③连词,用来;④介词,用。

答案:D

4. 解析:①根本,古义指“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④以为,古义为两个词,即“以之为”,意[HJ]为“把它当作”;今义为一个词,认为。⑤纵情,古义为‚放纵情怀‛;今义为‚尽情‛。

答案:C

5. 解析:A 项,使动用法,‚使……安定”。B 项,使动用法,‚使……端正”。C 项,意动用法,‚以……为乐”。D 项,使动用法,‚使……光大”。

答案:C

6. 解析:B 项和例句都是状语后臵。A 项,宾语前臵,‚何厌之有”即“有何厌”。C 项,被动句,‚为……所”表被动。D 项,省略句,省略“免”的宾语“刑罚”。

答案:B

7. 解析:D 项,本文说理直接明了,语言并不委婉。

答案:D

8. 答案:(1)我听说想要求得树木长得高,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

(2)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贡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广施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

9. 解析:D 项,断:判决。

答案:D

10. 解析:A 项,‚以”,都是“因为”的意思;B 项,‚而”,前者表承接,后者表并列;C 项,‚于”,前者为介词“在”,后者为介词“由于”;D 项,‚之”,前者是代词,代“大家”,后者是动词,到,往。

答案:A

11. 解析:③是说太宗不听劝谏,滥用刑罚时,戴胄苦苦相劝;④是太宗对戴胄的评价;⑤从‚意甚不平‛可知,太宗并非从心里接受劝谏。

答案:A

12. 解析:C 项,唐太宗是想杀柳雄,不是杀戴胄。

答案:C

13. 答案:(1)如果就恩泽声威所能达到的,远处的外族前来朝贡的情况来说,与贞观初年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论的。(2)人都苦于不能自己察觉毛病,你刚才未讲时,我自认为所做的事没有变化,等到听见你的分析(才知道)我的过失已足以令人吃惊。

参考译文:

贞观十一年,太宗对魏徵说:“近来我所做的事的得失及政治教化,比以前如何?”魏徵回答说:“如果就恩泽声威所能达到的,远处的外族前来朝贡的情况来说,与贞观初年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从德义与百姓暗中相通,民心高兴诚服来说,比贞观初年又相差很远。”太宗说:“远方外族来归服,应当是由于施与德义。过去的功业为什么反而更大呢?‛魏徵说:‚过去天下未安定,常把德义铭记在心。不久,因国内平安无事,逐渐增加骄奢自

满的情绪。所以功业虽然盛大,德义始终赶不上贞观初年。‛太宗又说:‚所做的事比以前有哪些不同?‛魏徵说:‚贞观初年,担心别人不进言,引导大家规谏。三年以后,见有人进谏,能高兴采纳听从。最近一两年来,不喜欢别人进谏,虽然努力听取和接受,而内心始终不高兴,确实有为难的样子。‛太宗说:‚在哪些事情上是这样的?‛魏徵回答说:‚即位的初期,判处元律师死刑,孙伏伽劝谏说:‘按照法律,不至于判死罪,不能容许无节制地处以严酷的刑罚。’陛下就把兰陵公主园赏赐给他,价值百万钱。有人说:‘孙伏伽所说的是一般的道理,而所赏赐的太优厚了。’陛下当时说:‘自我即位以来,没有进谏的人,所以赏赐他。’这就是引导大家进谏。徐州司户柳雄对隋朝留下的人,妄自给予俸禄等级。有人控告他,陛下就命令柳雄自己坦白,不坦白就给他定罪。柳雄始终坚持说是照实办理,竟然不肯坦白。大理寺查究得知柳雄的欺诈,将要对柳雄处以死罪,少卿戴胄禀奏说,按照法律,只应处以徒刑。陛下说:‘我已对柳雄裁断完毕,只应处以死罪。’戴胄说:‘陛下既然不认为我的话对,请立即把我交到司法部门去。罪不该死,不能乱用酷刑。’陛下很生气地派人去杀柳雄,戴胄拉住不放,反复达四五次,然后赦免了柳雄。于是(您)对司法部门的人说:‘只要能为我这样坚守法制,难道还怕滥用刑罚杀人夷族的事?’这就是以喜悦的心情来接受劝谏。往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触犯圣上旨意,陛下认为是诽谤。我上奏说,上书不激烈迫切,不能激励国君的意志,激烈迫切就相似于诽谤。当时虽然听从我的话,赏赐了物品二十种,思想上却很不舒服,这是难于接受劝谏。‛太宗说:‚的确如你说的,除了你是没有人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都苦于不能自己察觉毛病,你刚才未讲时,我自认为所做的事没有变化,等到听见你的分析(才知道)我的过失已足以令人吃惊。你只要保持这样的忠心,我是终究不会违背你的话的。‛

14. 答案: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受到人们崇敬的伟大的政治家、卓越的领袖。

15. 答案:①假若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

②如果当初唐太宗不听取魏徵的逆耳忠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 ③善听人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或:纳谏者,昌;拒谏者,亡)

16. 答案:示例:命运取决于自身,而非别人。

课时达标训练 十五

(时间:45分钟 分值:65分)

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福祉

B. 夫在殷.忧 殷:深

C.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冲:前进,进取

D. 简.能而任之 简:挑选,选拔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善.始者实繁 择善.而从之

B. 居域中之大. 怨不在大.

C. 臣闻求木之长.者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D. 不念.居安思危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3. 下列对加点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②择善而

.从之

⎧⎪⎨③必竭诚以.待下

⎪⎩④震之以

.威怒

A. 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B. 两个“而”不同,两个“以”相同

C. 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不同

D. 两个“而”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②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③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④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⑤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⑤⑥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B.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C.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D.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6. 下列句子中,与所给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 ( ) (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

A. 何厌之有 B. 震之以威怒

C. 为巡船所物色 D. 终苟免而不怀仁

7. 下列对本篇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本文开篇以尽人皆知的常识“固本”“浚源”设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B. 本文第2段从历代人君不能善终的历史现象入手,进而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

反面强调了“居安思危”的必要性。

C. 文中的“十思”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戒骄

傲;“乐盘游”“忧懈怠”戒纵欲;“虑壅蔽”“想谗邪”戒轻信人言;“恩所加”“罚所及”戒赏罚不

公。

D. 本文语言委婉,情真意切,文采斐然,让君主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了

劝谏。可见,要把道理说得能够让人信服,就必须讲究表达技巧。

8. 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4分)

译文: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

忠。(5分)

译文:

二、类文阅读(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贞观十一年,太宗谓魏徵曰:“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曰:“若恩威所加,.

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于贞观之初,相去又

甚远。‛太宗曰:‚远夷来服,应由德义所加。往前功业,何因益大?”徵曰:“昔者四方未定,.

常以德义为心。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太宗又曰:“所..

行比往前何为异?”徵曰:“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

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太宗曰:“于何事如此?”对.

曰:“即位之初,处元律师死罪,孙伏伽谏曰:„法不致死,无容滥加酷罚。‟遂赐以兰陵公

主园,直钱百万。人或曰:„所言乃常事,而所赏太厚。’答曰:‘我即位来,未有谏者,所

[注]以赏之。’此导之使言也。徐州司户柳雄于隋资妄加阶级。人有告之者,陛下令其自首,.

不首与罪。遂固言是实,竟不肯首。大理推得其伪,将处雄死罪,少卿戴胄奏法止合徒。陛

下曰:„我已与其断当讫,但当与死罪。‟胄曰:„陛下既不然,即付臣法司。罪不合死,不可.

酷滥。‟陛下作色遣杀,胄执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乃谓法司曰:„但能为我如此守

法,岂畏滥杀诛夷。‟此则悦以从谏也。往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大忤圣旨,陛下以为讪

谤。臣奏称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似讪谤。于时虽从臣言,赏物二十段,意甚

不平,难于受谏也。‛太宗曰:‚诚如公言,非公无能道此者。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

(选自《贞观政要·论纳谏第五》)

【注】 阶级:古时官位俸禄的等级。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比来所行得失政化 比:近来,最近 .

B. 应由德义所加 加:施与 .

C. 旋以海内无虞 虞:忧患 .

D. 我已与其断当讫 断:推断 .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海内无虞⎪旋以.A. ⎨ ⎪勿以善小而不为⎩.

⎧从之⎪见人谏,悦而.⎨B.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于何事如此⎪.C. ⎨ ⎪业精于勤,荒于嬉⎩.

⎧使言也⎪此导之.⎨D. ⎪吾欲之南海,何如⎩.

11. 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唐太宗喜纳谏言的一组是 ( )

①遂赐以兰陵公主园,直钱百万

②我即位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

③胄执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赦之

④但能为我如此守法,岂畏滥杀诛夷

⑤从臣言,赏物二十段,意甚不平

⑥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魏徵认为当时的唐王朝功业比贞观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义方面却不如贞观初年,

唐太宗对此很不理解。

B. 孙伏伽进谏,唐太宗虚心听取,并给予他丰厚的奖赏,有人认为赏赐太重,但唐太宗

认为事出有因,奖赏恰当。

C. 戴胄为柳雄求情,在唐太宗大怒变了脸色要杀自己的时候,也仍然坚持主见,可以看

出戴胄是一个敢于直谏的人。

D. 魏徵分析了唐太宗即位以来对待谏言的态度,由极力倡导、闻谏言则喜到表面采纳实

际上内心不满的变化,受到了太宗的赞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4分)

译文:

(2)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4分)

译文:

三、语言运用(15分)

14.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改成一个长单句。(5分)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卓越的领袖。他是影响中华乃至

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

答:

15. 在下文标号的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文衔接自然,

文意贯通;①②处的句式要与它前面画线的句式相同;③句要从正反两面对整段文字作总结。

(6分,每句2分)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

身火海的下场呢?①

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

果呢?②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③

16. 请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雕匠所说的话的深刻寓意。(15字以内)(4分)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

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

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

‚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缓缓说道:‚其实,从土里出来的时候,

你们一个长得像神,一个长得像猴,我只是按你们的形状略加雕刻而已。‛

深刻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解析:C 项,冲:谦虚。

答案:C

2. 解析:A 项,‚善”,做得好;好的意见。B 项,‚大”,重大的地位;大小。C 项,‚长”,高;长远。D 项,‚念”,考虑,想到。

答案:D

3. 解析:①转折连词,却;②顺承连词,就;③连词,用来;④介词,用。

答案:D

4. 解析:①根本,古义指“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④以为,古义为两个词,即“以之为”,意[HJ]为“把它当作”;今义为一个词,认为。⑤纵情,古义为‚放纵情怀‛;今义为‚尽情‛。

答案:C

5. 解析:A 项,使动用法,‚使……安定”。B 项,使动用法,‚使……端正”。C 项,意动用法,‚以……为乐”。D 项,使动用法,‚使……光大”。

答案:C

6. 解析:B 项和例句都是状语后臵。A 项,宾语前臵,‚何厌之有”即“有何厌”。C 项,被动句,‚为……所”表被动。D 项,省略句,省略“免”的宾语“刑罚”。

答案:B

7. 解析:D 项,本文说理直接明了,语言并不委婉。

答案:D

8. 答案:(1)我听说想要求得树木长得高,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

(2)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贡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广施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

9. 解析:D 项,断:判决。

答案:D

10. 解析:A 项,‚以”,都是“因为”的意思;B 项,‚而”,前者表承接,后者表并列;C 项,‚于”,前者为介词“在”,后者为介词“由于”;D 项,‚之”,前者是代词,代“大家”,后者是动词,到,往。

答案:A

11. 解析:③是说太宗不听劝谏,滥用刑罚时,戴胄苦苦相劝;④是太宗对戴胄的评价;⑤从‚意甚不平‛可知,太宗并非从心里接受劝谏。

答案:A

12. 解析:C 项,唐太宗是想杀柳雄,不是杀戴胄。

答案:C

13. 答案:(1)如果就恩泽声威所能达到的,远处的外族前来朝贡的情况来说,与贞观初年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论的。(2)人都苦于不能自己察觉毛病,你刚才未讲时,我自认为所做的事没有变化,等到听见你的分析(才知道)我的过失已足以令人吃惊。

参考译文:

贞观十一年,太宗对魏徵说:“近来我所做的事的得失及政治教化,比以前如何?”魏徵回答说:“如果就恩泽声威所能达到的,远处的外族前来朝贡的情况来说,与贞观初年相比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从德义与百姓暗中相通,民心高兴诚服来说,比贞观初年又相差很远。”太宗说:“远方外族来归服,应当是由于施与德义。过去的功业为什么反而更大呢?‛魏徵说:‚过去天下未安定,常把德义铭记在心。不久,因国内平安无事,逐渐增加骄奢自

满的情绪。所以功业虽然盛大,德义始终赶不上贞观初年。‛太宗又说:‚所做的事比以前有哪些不同?‛魏徵说:‚贞观初年,担心别人不进言,引导大家规谏。三年以后,见有人进谏,能高兴采纳听从。最近一两年来,不喜欢别人进谏,虽然努力听取和接受,而内心始终不高兴,确实有为难的样子。‛太宗说:‚在哪些事情上是这样的?‛魏徵回答说:‚即位的初期,判处元律师死刑,孙伏伽劝谏说:‘按照法律,不至于判死罪,不能容许无节制地处以严酷的刑罚。’陛下就把兰陵公主园赏赐给他,价值百万钱。有人说:‘孙伏伽所说的是一般的道理,而所赏赐的太优厚了。’陛下当时说:‘自我即位以来,没有进谏的人,所以赏赐他。’这就是引导大家进谏。徐州司户柳雄对隋朝留下的人,妄自给予俸禄等级。有人控告他,陛下就命令柳雄自己坦白,不坦白就给他定罪。柳雄始终坚持说是照实办理,竟然不肯坦白。大理寺查究得知柳雄的欺诈,将要对柳雄处以死罪,少卿戴胄禀奏说,按照法律,只应处以徒刑。陛下说:‘我已对柳雄裁断完毕,只应处以死罪。’戴胄说:‘陛下既然不认为我的话对,请立即把我交到司法部门去。罪不该死,不能乱用酷刑。’陛下很生气地派人去杀柳雄,戴胄拉住不放,反复达四五次,然后赦免了柳雄。于是(您)对司法部门的人说:‘只要能为我这样坚守法制,难道还怕滥用刑罚杀人夷族的事?’这就是以喜悦的心情来接受劝谏。往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触犯圣上旨意,陛下认为是诽谤。我上奏说,上书不激烈迫切,不能激励国君的意志,激烈迫切就相似于诽谤。当时虽然听从我的话,赏赐了物品二十种,思想上却很不舒服,这是难于接受劝谏。‛太宗说:‚的确如你说的,除了你是没有人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都苦于不能自己察觉毛病,你刚才未讲时,我自认为所做的事没有变化,等到听见你的分析(才知道)我的过失已足以令人吃惊。你只要保持这样的忠心,我是终究不会违背你的话的。‛

14. 答案: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受到人们崇敬的伟大的政治家、卓越的领袖。

15. 答案:①假若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

②如果当初唐太宗不听取魏徵的逆耳忠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 ③善听人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或:纳谏者,昌;拒谏者,亡)

16. 答案:示例:命运取决于自身,而非别人。


相关内容

  • 苏教语文 必修三 课时达标训练 四
  • 课时达标训练 四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罡风(ɡānɡ) 呕吐(ōu) 擂鼓(léi ) 塞外(sài ) .... B. 颓垣(huán ) 荒冢(zhǒnɡ) 惶乱(huán ɡ) 无垠(yí ...

  • 高二上学期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进度
  • 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语文组:李春霞 2013年8月25日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教学时要以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 ...

  •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语文组:梁雪莲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 德修养.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 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 力和 ...

  • [劝学]教学设计
  • <劝学>教学设计 肖文锋 一.教案背景: <劝学>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聆听其中济世忠告,借鉴古人的议论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 鉴于文言文读的训练重点是读准字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严抓学生读准字音的训练和文 ...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2007年6月30日 第一个问题:学制和教学时间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1周. 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分两学段安排课程.一般情况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一)周教学时间 1 ...

  • 教辅图书市场调研报告
  • 2011年10月23日,有幸参加我社对新华书店和图书城的调研活动.通过一天的调研,本人感受到当前我社图书既有传统优势,又面临激烈的竞争.由于本人对于我社大中专教材及商品类图书种类繁多,难以一一总结,所以本次的调研有选择性和有针对性地对教辅图书市场中的部分图书,进行了重点调研与分析,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 ...

  • 北京景山学校编制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目标之刍议
  • 北京景山学校编制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目标之刍议 北京景山学校  周群 一.            依然尴尬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2003年,我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的<中华少年写作精选>(现已休刊)主持了一年的"作文阶梯"栏目.当时,我和首师大文学院刘占泉先生共同策划了一场 ...

  • 新课程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一、总教学要求和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4、 ...

  •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高一年级教学指导意见 学生刚上高中,对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方法等都不熟悉,老师必须要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基础知识:落实课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