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我有个增产粮食"中国梦"

  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袁隆平捧回一个鼓舞全体农业科技者、全体湖南人的荣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袁隆平第二次登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   下午3时左右,这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带着他的杂交水稻研究团队载誉回湘。面对鲜花、镜头和祝福的人群,83岁的袁隆平院士说:?这个奖属于杂交水稻中心,属于全体农业科技人,国家给了我们最大的鼓励!?当记者问他接下来希望攻克的目标时,袁隆平说:?我希望在2015年前杂交水稻大面积突破亩产1000公斤!这是我90岁前的心愿!?   把荣誉锁进书橱   袁隆平说:?我们在荣誉面前急流勇退,在事业面前要勇往直前。?他获得的一大堆重量级国际勋章、奖杯,都被一一锁进书橱。   ?在中国科学家群体,袁隆平无疑是受关注最高的‘明星’之一。?一位常年跑科技线的记者说。一方面因为袁隆平的研究领域服务于每个人的第一要务:吃饭;另一方面则因为他率性不懂掩饰的个性:坦诚亲切。   31年前,在马尼拉召开的一个重大国际会议上,时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的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会场大屏幕上用英文打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几个字,同时说道:?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会场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完成了对这位中国科学家走上世界舞台的?加冕?。   他有着鲜明的价值观:?我们在荣誉面前急流勇退,在事业面前要勇往直前。?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电脑里种不出水稻,荣誉不能当饭吃。?   热衷工作、?冷落?荣誉,在他的秘书看来已见怪不怪。多年来,秘书不得不把颁给袁隆平的大堆重量级国际勋章、奖杯,譬如:美国Feinstein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亚太种子协会?杰出研究成就奖?、法国政府?法兰西共和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等,一一锁进书橱。   田间健步如飞的“80后”   2001年到2013年,从古稀走进耄耋,袁隆平的大多数时间是在田间。在稻田里的袁隆平是最幸福和快乐的,虽然年过八旬,但说他健步如飞,一点不夸张。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袁隆平增产粮食的?中国梦?,变成这样一组数据:   2013年,湖南实际推广杂交水稻1496.32万亩,其中早稻推广456.26万亩,平均亩产490.5公斤,每亩增产72.1公斤;中稻(含一季晚稻)推广530.82万亩,平均亩产578.3公斤,每亩增产102.8公斤;晚稻推广面积509.24万亩,平均亩产532公斤,每亩增产67.7公斤。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产量533.25公斤,比全省水稻平均亩产增产79.5公斤。   这只是一笔小账。这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历经2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关键技术上得到了突破,确保了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悉,截止到2012年,全国累计推广两系杂交稻4.99亿亩,增产稻谷110.99亿公斤,增收271.93亿元,推广区域遍及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为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在众多描述老年人的词汇里,颐养天年与袁隆平最是缘浅。2001年到2013年,从古稀走进耄耋,他的大多数时间是在田间,或者去田间的路上。因为工作劲头不输年轻人,原湖南省委书记周强称他?80后?。袁隆平的弟子、育种专家邓启云博士则告诉记者,在稻田里的袁老师是最幸福和快乐的,虽然他已年过八旬,但说他健步如飞,一点都不夸张。   超级“富翁”的另类人生   早在1999年,?袁隆平?这个品牌市值就达1008.9亿元。但他的衣柜里,多数是大众品牌的普通衣服。他用个人获得的各类奖金设立的科技奖励基金,颁给他人从不吝啬。   在习惯以金钱来丈量一个人能力与价值的商品经济社会,袁隆平是不是很有钱?据记者了解,至少在理论上,他早已是中国名义?首富?。   为什么说是名义?因为这位特殊?富翁?的价值,主要是靠公式计算出来的。早在1999年,经专业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仅?袁隆平?这个品牌,市值就达1008.9亿元。   袁隆平说:?人的身上,最值钱的,是装在脑袋里的知识和一颗责任心。我一个老头子,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花不了,也没多少时间花。?他这次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时的领奖服,以及历次在领取各大国际荣誉和勋章时的衣着,都是比较便宜的大众品牌。知情人告诉记者,袁隆平衣柜里多数是价格一般的普通衣服。但是,他用个人获得的各类奖金设立的袁隆平科技奖励基金,颁给他人从不吝啬——多则十几人,少则近十人,每人获颁奖金数万元。?等资金更充足时,我想把单人奖金额度提高到不少于30万元,这样就可以鼓励世界上更多有能力的人,投身到解决人类温饱的事业中来。?袁隆平曾向身边工作人员吐露心思。   他告诉记者,尽管目前我国超级杂交稻研究已经跑到了世界的最前沿,这只看做是大家过去努力的结果,倘若有所分心、放松,别的国家可能就迅速赶上并超过你了。更何况,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分子生物技术,远远跑在我们前面。袁隆平深知增加水稻产量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减少贫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深知水稻承担着单产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60%的艰巨任务,更深知夺取水稻高产,必须要有良种、良法和良田的配套。其中,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三者缺一不可。因为有这样的紧迫感,他在赴京领奖前夕,还一直扎在三亚南繁基地试验田里。领奖回来,他又将回到那个致力于走向丰衣足食的绿色世界,继续他温饱世界的事业,从?80后?走向?90后?的新的征程。

  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袁隆平捧回一个鼓舞全体农业科技者、全体湖南人的荣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袁隆平第二次登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   下午3时左右,这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带着他的杂交水稻研究团队载誉回湘。面对鲜花、镜头和祝福的人群,83岁的袁隆平院士说:?这个奖属于杂交水稻中心,属于全体农业科技人,国家给了我们最大的鼓励!?当记者问他接下来希望攻克的目标时,袁隆平说:?我希望在2015年前杂交水稻大面积突破亩产1000公斤!这是我90岁前的心愿!?   把荣誉锁进书橱   袁隆平说:?我们在荣誉面前急流勇退,在事业面前要勇往直前。?他获得的一大堆重量级国际勋章、奖杯,都被一一锁进书橱。   ?在中国科学家群体,袁隆平无疑是受关注最高的‘明星’之一。?一位常年跑科技线的记者说。一方面因为袁隆平的研究领域服务于每个人的第一要务:吃饭;另一方面则因为他率性不懂掩饰的个性:坦诚亲切。   31年前,在马尼拉召开的一个重大国际会议上,时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的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会场大屏幕上用英文打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几个字,同时说道:?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会场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完成了对这位中国科学家走上世界舞台的?加冕?。   他有着鲜明的价值观:?我们在荣誉面前急流勇退,在事业面前要勇往直前。?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电脑里种不出水稻,荣誉不能当饭吃。?   热衷工作、?冷落?荣誉,在他的秘书看来已见怪不怪。多年来,秘书不得不把颁给袁隆平的大堆重量级国际勋章、奖杯,譬如:美国Feinstein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亚太种子协会?杰出研究成就奖?、法国政府?法兰西共和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等,一一锁进书橱。   田间健步如飞的“80后”   2001年到2013年,从古稀走进耄耋,袁隆平的大多数时间是在田间。在稻田里的袁隆平是最幸福和快乐的,虽然年过八旬,但说他健步如飞,一点不夸张。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袁隆平增产粮食的?中国梦?,变成这样一组数据:   2013年,湖南实际推广杂交水稻1496.32万亩,其中早稻推广456.26万亩,平均亩产490.5公斤,每亩增产72.1公斤;中稻(含一季晚稻)推广530.82万亩,平均亩产578.3公斤,每亩增产102.8公斤;晚稻推广面积509.24万亩,平均亩产532公斤,每亩增产67.7公斤。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产量533.25公斤,比全省水稻平均亩产增产79.5公斤。   这只是一笔小账。这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历经2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关键技术上得到了突破,确保了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悉,截止到2012年,全国累计推广两系杂交稻4.99亿亩,增产稻谷110.99亿公斤,增收271.93亿元,推广区域遍及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为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在众多描述老年人的词汇里,颐养天年与袁隆平最是缘浅。2001年到2013年,从古稀走进耄耋,他的大多数时间是在田间,或者去田间的路上。因为工作劲头不输年轻人,原湖南省委书记周强称他?80后?。袁隆平的弟子、育种专家邓启云博士则告诉记者,在稻田里的袁老师是最幸福和快乐的,虽然他已年过八旬,但说他健步如飞,一点都不夸张。   超级“富翁”的另类人生   早在1999年,?袁隆平?这个品牌市值就达1008.9亿元。但他的衣柜里,多数是大众品牌的普通衣服。他用个人获得的各类奖金设立的科技奖励基金,颁给他人从不吝啬。   在习惯以金钱来丈量一个人能力与价值的商品经济社会,袁隆平是不是很有钱?据记者了解,至少在理论上,他早已是中国名义?首富?。   为什么说是名义?因为这位特殊?富翁?的价值,主要是靠公式计算出来的。早在1999年,经专业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仅?袁隆平?这个品牌,市值就达1008.9亿元。   袁隆平说:?人的身上,最值钱的,是装在脑袋里的知识和一颗责任心。我一个老头子,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花不了,也没多少时间花。?他这次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时的领奖服,以及历次在领取各大国际荣誉和勋章时的衣着,都是比较便宜的大众品牌。知情人告诉记者,袁隆平衣柜里多数是价格一般的普通衣服。但是,他用个人获得的各类奖金设立的袁隆平科技奖励基金,颁给他人从不吝啬——多则十几人,少则近十人,每人获颁奖金数万元。?等资金更充足时,我想把单人奖金额度提高到不少于30万元,这样就可以鼓励世界上更多有能力的人,投身到解决人类温饱的事业中来。?袁隆平曾向身边工作人员吐露心思。   他告诉记者,尽管目前我国超级杂交稻研究已经跑到了世界的最前沿,这只看做是大家过去努力的结果,倘若有所分心、放松,别的国家可能就迅速赶上并超过你了。更何况,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分子生物技术,远远跑在我们前面。袁隆平深知增加水稻产量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减少贫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深知水稻承担着单产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60%的艰巨任务,更深知夺取水稻高产,必须要有良种、良法和良田的配套。其中,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三者缺一不可。因为有这样的紧迫感,他在赴京领奖前夕,还一直扎在三亚南繁基地试验田里。领奖回来,他又将回到那个致力于走向丰衣足食的绿色世界,继续他温饱世界的事业,从?80后?走向?90后?的新的征程。


相关内容

  • 惟愿苍生俱饱暖
  • 他一门心思研究水稻,研究杂交稻.超级杂交水稻,动机和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饱饭:他不仅为解决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更为世界和平与进步树立了丰碑: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成就等身.荣誉光环无数,但他淡泊名利, ...

  • 解读超级杂交水稻
  • 解读超级杂交水稻 从2010年开始,袁隆平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联合长江大学.湖南省水稻所等单位,在湖南浏阳.醴陵.隆回等地广泛开展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攻关试验田.2011年9月18日杂交稻攻关试验田收割并测重,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我们试图通过几个关于超级杂交水稻的基 ...

  • 珍惜粮食的作文:勤俭节约,爱惜粮食
  • 今天,老师给了我一本<我的祖国>,这本书讲述了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强大,直至实现东方巨人的超越--圆梦奥运的历程.我们的祖国拥有壮丽的山河,历史悠久的名城,发奋图强的人民,读完这本书,我为我是一名中国小学生而感到骄傲.书中第三课<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让我印象最深 ...

  • 中国_再出袁隆平式人物_卫君翔
  • 运城日报/2013年/12月/21日/第001版 中国,再出袁隆平式人物 --记冯树英和他的"F型杂交小麦" 本报记者 卫君翔 曹创威 周娅琴 这是一场世界范围的科研攻关长跑竞赛. "三系杂交小麦"困扰世界60年,全球无数顶尖级科研机构久攻不克,最终也都黯然放 ...

  • 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全国粮食产量还能「十连丰」? 
  • 图片:chia ying Yang / CC BY 相关新闻夏粮十连丰 农民有赚头(来源:网易新闻客户端) 作者:周晓农, 关于全国粮食产量的统计,国家统计局有过一个解释,见:国家统计局详解粮食产量统计方法--财经--人民网.如严格按照这一方法采样.口径进行,粮食产量在样本和口径范围内应当是真实的可 ...

  • 袁隆平的故事(见[百度])
  • 2009-12-26 19:38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 ...

  • 袁隆平:转基因粮食需慎重对待
  • 袁隆平 转基因 粮食 3月3日,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已经八十高龄的"农民代言人"--带着呼吁政府进一步提高粮食收购价.维护中国农民利益的心声进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他也就日前争议较大的转基因粮食坦陈自己的看法:转基因粮食既需慎重对待 ...

  • 1972年中国这一伟大发明,被称为人类救星,美国人不得不拜服
  •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美国犹太人外交家亨利·基辛格曾如此说.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粮食问题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 美国学者曾说到下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 ...

  • 87岁袁隆平飚英语刷屏 他有位特别的英语老师
  • 2017-07-14 09:12 来源:政知圈 2017-07-14 09:12:33来源:政知圈作者:责任编辑:宋雅娟 原标题:87岁飚英语,"杂交水稻之父"有一位特别的英语老师 这两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流利英语完成20分钟演讲的视频在网上刷屏. 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