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问题的探讨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课 题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探讨

省 校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分 校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分校

专 业 会 计 学

班 级 11秋会计本

学生姓名 周园园

学 号 [1**********]15

指导教师 高荣明

写 作 提 纲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以及突出会计诚信建设的意义„„„„„„„„„„„„„„

3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表

现„„„„„„„„„„„„„„„„„„„„„„„„„„„5

(一)原始凭证失真„„„„„„„„„„„„„„„„„„„„„„„„„„„„„5

(二)会计凭证失真„„„„„„„„„„„„„„„„„„„„„„„„„„„„„.5

(三)财务账务管理混乱„„„„„„„„„„„„„„„„„„„„„„„„„„„6

(四)会计报表虚假„„„„„„„„„„„„„„„„„„„„„„„„„„„„„6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危

害„„„„„„„„„„„„„„„„„„„„„„„„„„„6

(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6

(二)危害会计信息使用者„„„„„„„„„„„„„„„„„„„„„„„„„6

(三)危害会计工作者自身„„„„„„„„„„„„„„„„„„„„„„„„„6

四、产生会计诚信危机的原

因„„„„„„„„„„„„„„„„„„„„„„„„7

(—)经济利益诱惑,相关各方难辞其咎„„„„„„„„„„„„„„„„„„„7

(二)制度安排欠妥,对相关各方难以形成有效约束„„„„„„„„„„„„„8

(三)成本收益失衡,相关各方不惜以身试法„„„„„„„„„„„„„„„„9

(四)诚信道德不彰,相关各方不能洁身自好„„„„„„„„„„„„„„„„9

五、突出会计诚信的意

义„„„„„„„„„„„„„„„„„„„„„„„„„„10

六、会计诚信建设的对

策„„„„„„„„„„„„„„„„„„„„„„„„„„11

(一)推进道德机制建设„„„„„„„„„„„„„„„„„„„„„„„„„„12

(二)推进立法机制建设„„„„„„„„„„„„„„„„„„„„„„„„„„12

(三)推进执法机制建设„„„„„„„„„„„„„„„„„„„„„„„„„„13

(四)推进环境机制建设„„„„„„„„„„„„„„„„„„„„„„„„„„13

参考文

献„„„„„„„„„„„„„„„„„„„„„„„„„„„„„„„„„15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探讨

巢湖电大 严德霞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公司会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全球会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会计造假现象日趋严重,给消费者,投资者,债权人甚至是国家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严峻挑战。文章从会计诚信的含义入手,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和产生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突出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意义,旨在寻求会计诚信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 会计诚信 对策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行业发展的源泉,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将诚信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充分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会计业诚信也被社会广泛关注,在市场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重建会计行业的诚信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当前从会计法等国家法律到部门、行业的准则与规章制度等操作规范上看对会计造假的约束条文越来越多,惩罚措施越来越重,但即使要面对法律法规的重罚,会计造假也屡禁不止,所经仅靠法律法规的严惩而不从根本上加以治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造假只会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泛滥,并可能引发社会道德危机及经济的紊乱,因此,只有追根究源,探究会计失真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维护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一、 会计诚信的内涵以及建设的意义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真实的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的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提高会计的公信力。所以,从整体来看,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和优质的会计服务。

(二)会计诚信的意义

突出会计诚信的意义,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将无法维系,如果市场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与大量失真的会计信息,将会造成各项经济指标的失真及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加剧信用危机,因此,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诚实守信。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离开了诚信,

会计职能也就不可能得到正确发挥,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为此,我们必须切实抓好诚信建设,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

2、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要求。

会计信息是按照一定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标准编制出来的,在国际贸易中已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运行规则,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透明、公允等的要求将更加严格,对会计人员诚信的要求会更高,可见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我们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双赢结果的重要基础条件。

3、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

会计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经济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日益普及,会计人员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如果不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服务技能,就会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要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廉洁自律,还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与管理能力。当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时,就可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反之,就不可能提供良好的服务,甚至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4、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实践“八荣八耻”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保证

会计诚信建设,就是要在会计行业着重开展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内容的诚信教育,培育“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努力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行业诚信文化。 5 、会计诚信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但是伴随“银广厦”事件,“蓝田股份”事件的出现,会计造假、会计失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如果会计诚信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不和谐”因素必然会阻碍和谐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

6、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适应“入世”新形势的现实要求。

会计信息是按照一定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标准编制出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备的运行规则,加入WTO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 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透明、公允等的要求将更加严格,对会计人员的诚信要求会更高。可见,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我们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双赢结果的重要基础条件。

二 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

会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经济工作的基础工作,会计从业人员被誉为资本市场的“经济警察”,证券市场的“看门人”,而当这个“警察”和“看门人”不能尽职尽责时,市场的危险系数就会增加。失真的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工作中主动或被动地违反法律、法规和制度,搞变更、做假账,生成了与真实情况不相符的虚假会计信息并将其提供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虚假原始凭证的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相 “合法”,外来的原始凭证中,既有违法印制的逼真假票据,又有公司、企业、商场为推销商品,迎合特殊报销需要而不得不开出的“头大尾小”、名为购置办公用品实为购买家庭用品之类表里不一的发票等。

(2)记账凭证失真。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从业人员被动地使用失真的原始凭证,在记账、算账、报账过程中因未发现而导致的无意失真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利益的驱动,单位领导指使会计人员或因会计人员自行造假而导致的人为因素失真也是较为普遍的。由于会计凭证失真而导致账务处理失真导致最后编制的会计报表不能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披露不准确、不真实。

(3)账务管理混乱。在会计账薄的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相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实严重不符。

(4)会计报表虚假。会计报表虚假表现在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故意失真

与非故意失真,故意失真是指在单位管理人员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的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作假账,这是危害大、后果严重、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从业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 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1、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维系。如果市场经济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导致大量的会计资料不真实,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家利益,而且会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与实际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产生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加剧信用危机。

2、危害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资料的质量,不是单纯的单位内部事务,也影响会计资料的使用者及时知悉、充分了解、有效利用的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是依据经评审后公布的会计资料,而失真的会计资料,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使他们失去对会计信息的采信度。在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一系列的会计造假事件(如蓝田股份、郑百文、银广厦等),使得许多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其中的教训是深刻的。

3、危害会计工作者自身

会计人员的诚信缺失,轻者违背职业道德,吊销从业资格证,重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为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和巨额的利润,尤其是出具了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评审报告,从而导致其执业资格证及证券、期货等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依法严惩。为安然公司掩盖造假事实的安达信会计事务所东窗事发后,被禁止向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并被美国各洲吊销营业执照,有的会计人员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虚开增值税发票,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企业

利益,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四 产生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

1、经济利益诱惑,相关各方难辞其咎

“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之一,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精彩的阐述:我们桌上的牛奶和面包并非来自于农场主和面包商的恩惠,而是他们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毫无疑问,政府、企业管理者、会计从业人员以及注册会计师等也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他们往往会因一己之私而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中添加种种不真实的信息。

在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的西方国家,政府往往是作为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其主要职责在于制定相关各方参与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很少具体的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而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政企不分的情况普遍性的存在,地方政府的业绩与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为了争取企业上市、获得外来投资或出于某种需要,地方政府指令、参与或者默许企业会计造假的事件屡见不鲜。如果说政府仅仅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参与者之一,那么企业管理者就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力军”。从实证会计理论的三大假设出发,企业管理者出于增加个人收入、把持现有职位、减少企业纳税、包装上市等多种因素的需要,偏离允当的会计政策与程序,倾向于选择自利性的会计政策与程序,进而选择错误的会计政策与程序,而得到自己理想中的会计信息,这样的会计信息当然是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

相对于以上两者而言,会计从业人员(包括财务经理)既是会计信息生产的直接经办人,又是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或许会在会计造假过程中分一杯羹,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仅仅是因为生计的需要而保持现有职位来获得既定的收入,因而从目前会计信息生产的博弈各方来看,仅仅从会计从业人员入手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注册会计师本应该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从目前实践的情况来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已成了“迷途的羔羊”。市场的份额、收入的来源、客户的审计收费、未来的审计收费预期以及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的相冲突等因素都使得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大打折

扣,而目前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更强化了这一趋势,在注册会计师与企业管理者的博弈过程中,占优势的往往是企业管理者,“购买会计原则”便成了企业管理者的家常便饭。

(2)制度安排欠妥,对相关各方难以形成有效约束

由于我国仍处于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各种制度尚未理顺,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仍就比较普遍,这对会计信息生产形成了制度上的约束,产权不清抑制了产权对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规范作用。企业本身就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其基本权利(所有权、使用权、让渡权和收益索取权)实际被分割给了不同的利益团体,产权的不清导致了权利让渡的不足,从而相关各方可以运用自由裁量权对会计信息生产进行干预,以获得潜在的收益,从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

众所周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导致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是会计造假的诱因之一,并可能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诉诸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者股票期权安排,迫使管理者释放信息,均衡信息分布,而在我国,公司治理规范姗姗来迟,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才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原则与标准》和《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设立独立的董事和审计委员会,但在独立董事的聘任问题、薪酬问题、赔偿问题以及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关系等问题上仍旧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独立董事制度及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效果发挥。实证研究表明,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及审计委员会制度前后,上市公司业绩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至于管理者股票期权制度,则仍在学术界的探讨之中,尚未被提上议事日程,理想的制度安排要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成为博弈双方自愿执行的有约束力的规则,任何人若想通过违反制度来获得制度外的收益,那么一个完善的制度必将让他付出更大的代价。而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无论从空间上还是时间上来看,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新的经济情况、经济业务不断涌现,旧的会计规范亟待更新,新的会计规范尚未建立,会计制度中难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处,如果说公司治理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内部会计制度安排,那么民间审计则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外部制度

安排,由注册会计师对公司报表进行独立审计,可以缓解管理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制度也存在严重缺陷,损害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聘请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需经股东大会批准,但在目前内部人控制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聘用与否的权力仍掌握在管理者手中,这样,管理者既是委托人又是被审计对象,民间审计的双向独立荡然无存,这不仅降低了一些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敏锐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其对社会公众的责任心。

(3)成本收益失衡,相关各方不惜以身试法

与普通商品一样,虚假的会计信息也存在供给与需求,对于造假者而言,只要造假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造假者就有“博弈”的理由与冲动。造假的预期成本是造假被发现的概率乘以被处罚的金额,而预期收益是少缴税金、增加分红、上市或配股以及募集的资金等多种收益之和。以上市公司为例,过去10年被中国证监会发现并处罚的公司不足100例,其概率远低于1%,迄今为止,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应对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少之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与可以忽略不计的造假成本相比,造假收益可谓大得惊人,如银广夏1999年和2000年通过虚构7.45亿元利润创造了“中国第一蓝筹股”的神话,其停牌时的流通市值比1998年末增加了至少70亿元,对一般上市公司而言,这一成本收益失衡原则同样存在。中国证监会原先规定的配股线为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净资产利润率为10%以上,实证研究表明,自此项规定实施后,具有配股权的上市公司净资产利润率在10% ~11%和9%~ 10%的区间内出现非均衡分布,如按某家公司虚构利润1000万元计算,那么因此导致的配股和增发收益一般都会在数千万到数亿元之间不等,由于造假的收益明显大于成本,所以有些上市公司乐此不疲,长此以往,不但上市公司的造假之风会愈演愈烈,而且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效应,遵守会计诚信的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或被造假之风同化,或被市场淘汰。

(4)诚信道德不彰,相关各方不能洁身自好

从严格意义上讲,道德属于非正式约束的制度范畴。笔者之所以将其单列,目的在于突出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如果说利益以及前述制度等因素为会计诚信

问题形成的外在因素,那么相关各方的诚信道德缺失则是该问题形成的内在因素,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仍有待提高。

道德既有传统的沿袭,又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极重的分量,孔子就曾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这些圣贤哲人的论述,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但诚信是植根于现实经济土壤的树木,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极大。我国产权不清、国有股“一股独大”、政府不当干预等外在因素促成了潜在利润的形成,而道德观念的变化可以使先行者攫取这部分潜在利润,这是目前诚信道德不彰的根本原因。 资料显示,现在做假账的单位实在很多,有的还很“专业”,单位负责人大胆决策做假账,中介机构帮助策划做假账,会计人员具体做假账,地方政府官员默许保护做假账,做假账已大有法不责众之势。舆论一般也不谴责做假账的行为,有的地方政府反而认为为了搞活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搞一些“包装”也无可厚非。即使在对一些严重的做假行为进行批评时,也往往是避实就虚,泛泛而谈的多,谴责具体的单位和人并追究其责

任的少,于是,作假者就不会感到有良心的谴责和道德的约束。

五 突出会计诚信的意义

1、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市场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将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加剧信用危机。因此,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诚实守信。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离开了诚信,会计职能也就不可能得到正确发挥,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为此,我们必须切实抓紧抓好诚信建设,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2、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要求。

会计信息是按照一定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标准编制出来的,在国际贸易中已形成了一套完备成熟的运行规则,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真实、客观、透明、公允等的

要求更加严格,对会计人员诚信的要求会更高。可见,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我们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双赢结果的重要基础条件。[1]

3、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需要。

会计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经济建设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日益普及,会计人员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如果不努力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服务技能,就会落后于经济形势的发展。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和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廉洁自律,还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管理能力。当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时,就可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反之,就不可能提供良好的服务,甚至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4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保证。

诚信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切实体现。会计诚信建设,就是要在会计行业着重开展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内容的诚信教育,培育“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行业诚信文化[2].

5 、会计诚信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但是伴随“银广厦”事件,“蓝田股份”事件的出现 会计造假,会计失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如果会计诚信问题得不到解决 其“不和谐”因素必然会阻碍和谐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6、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适应“入世”新形势的现实要求。

会计信息是按照一定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标准编制出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完备成熟的运行规则,加入WTO后,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 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真实、客观、透明、公允等的要求更加严格,对会计人员诚信的要求会

更高。可见,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我们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双赢结果的重要基础条件。

六 会计诚信建设的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手段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但是,会计舞弊、信息失真却屡禁不止,这又使得会计工作面临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以致于前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说,中国加入WTO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诚信以及建立和完善诚信体系的机制。因此,加强会计诚信机制的建设也随之提上了日程。

1、推进道德机制建设

诚信是道德的具体化,诚信以道德为基本前提,讲诚信首先要讲道德。为此,就需要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机制。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遵纪守法、明理诚信等教育,使会计人员实现自身的全方位觉醒,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要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坚持人本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点,把道德教育深入每个会计从业人员的内心,使其能够深刻的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理解、诠释道德的内涵,以增强履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树立热爱会计行业,献身会计事业的职业理想。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以单位的负责人为切入点,使其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典范行为来带动他人,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要提高道德修养,使会计人员正确领会和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及标准的基本内容,从而在职业生活中对自己的思想品质进行自我改造,以实现从观念的变化与创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道德观、价值观。要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为准绳,对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褒贬,以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只有强化职业道德的反复教育,使会计人员深刻领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才能在会计人员的内心引发诚信的共鸣,做诚信的会计工作者。

[3]

2、推进立法机制建设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事业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法制建设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先后出台了《会计法》、《税法》等规范会计工作、

强化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为核心,以财政部的行政规章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为两翼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对加强会计工作,推进财务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纵观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它们出台的背景大致是在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就有思想和计划痕迹严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法律的制定者大都是长期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人员,缺乏会计工作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具体的细节规定上留下了不少的漏洞。很显然,没有诚信的法制,就不会有诚信的会计机制。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规章这些强制手段来作保证,会计工作是很难讲诚信的。[4]因此,大力加强会计法制建设,是推进会计诚信机制建设的必要前提。只有尽快修订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使会计法制不断健全、完善起来,拧住会计诚信毒气泄露的阀门,诚信才能在法律的规范下转化到每一个会计工作者的具体行动中。

3、推进执法机制建设

如果说有法可依是会计诚信机制建设大厦的根基,那么,执法必严就是夯实这个根基的钢架结构。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很短,执法的环境还不是很好,对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打击力度还不够,甚至对带头违法、明知故犯等现象也缺乏狠狠地打击。对指令下属恶意制造假帐的领导干部也缺乏相应的惩处,“唱功好”、“做功差”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直接导致了会计舞弊、信息失真等会计失信的现象自然产生,也使会计工作的诚信形象大打了折扣。对此,必须加强对会计工作者(特别是会计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意识和观念,在思想上筑起牢固的诚信防线。同时,还要依法严惩违法行为和违法人员,使违法者真正承担起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让法律成为会计人员不敢触摸的“高压线”;要重拳打击财务造假现象,公开披露违法、违规的行为和人员,使会计人员养成“人人恨造假、人人怕造假、人人不造假’的良好道德习惯,从而促使会计人员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人人诚实、个个守信,把会计建设成为“阳光下的职业”,获得全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4、推进环境机制建设

没有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会计的诚信是难以形成的,更难让社会相信会计的诚信和诚信的会计。为此,还必须极力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端正价值导向,与时俱进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使诚信成为社会方方面面共同认同并奋斗的价值取向,诚信成为每个人的精神追求,创造好会计诚信的精神环境;要优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环境的自洁和抗污能力,造就一种安定和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营造产生良好道德氛围的广阔空间,创造出会计诚信的生存环境;要坚持正确的强化舆论导向,提高诚信氛围的影响力,在揭露会计信息造假的同时,要大力讴歌广大会计人员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感人事迹,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引导会计人员,让他们懂得爱什么、恨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加速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积淀和现代伦理精神的价值转换,确立会计人员诚实守信行为的样板;要不断进行会计制度的改革,深化会计委派制度,推进会计工作的独立工作制度等,使会计人员能够在不受或少受企业领导人的制约下,大胆开展工作,大胆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创造会计诚信的工作环境。[5]只有这样,会计人员才能在诚信的社会中提倡诚信、实践诚信,并同全社会一同诚信。

所以会计信息真实客观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经营管理及广大投资者的决策,势必影响市场经济有效健康的发展。会计信息面临一场职业性的危机。从根本上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文化等手段,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严肃财经纪律,才能真正确保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有效的发展。而整个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计诚信也成了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道德规范,各执业阶层的人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应该负有的诚信义务,以使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的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6]

参考文献:

[1] 黄世忠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第1期

[2]龚杰、方时雄,企业内部控制 [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1

[3]《审计月刊》2009年11月

[4]《财会月刊》2009年1月

[5] 李江涛.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5月.

[6] 刘春,周杭. 会计信息交易与监管[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9年5月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课 题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探讨

省 校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分 校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分校

专 业 会 计 学

班 级 11秋会计本

学生姓名 周园园

学 号 [1**********]15

指导教师 高荣明

写 作 提 纲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以及突出会计诚信建设的意义„„„„„„„„„„„„„„

3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表

现„„„„„„„„„„„„„„„„„„„„„„„„„„„5

(一)原始凭证失真„„„„„„„„„„„„„„„„„„„„„„„„„„„„„5

(二)会计凭证失真„„„„„„„„„„„„„„„„„„„„„„„„„„„„„.5

(三)财务账务管理混乱„„„„„„„„„„„„„„„„„„„„„„„„„„„6

(四)会计报表虚假„„„„„„„„„„„„„„„„„„„„„„„„„„„„„6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危

害„„„„„„„„„„„„„„„„„„„„„„„„„„„6

(一)危害市场经济秩序„„„„„„„„„„„„„„„„„„„„„„„„„„6

(二)危害会计信息使用者„„„„„„„„„„„„„„„„„„„„„„„„„6

(三)危害会计工作者自身„„„„„„„„„„„„„„„„„„„„„„„„„6

四、产生会计诚信危机的原

因„„„„„„„„„„„„„„„„„„„„„„„„7

(—)经济利益诱惑,相关各方难辞其咎„„„„„„„„„„„„„„„„„„„7

(二)制度安排欠妥,对相关各方难以形成有效约束„„„„„„„„„„„„„8

(三)成本收益失衡,相关各方不惜以身试法„„„„„„„„„„„„„„„„9

(四)诚信道德不彰,相关各方不能洁身自好„„„„„„„„„„„„„„„„9

五、突出会计诚信的意

义„„„„„„„„„„„„„„„„„„„„„„„„„„10

六、会计诚信建设的对

策„„„„„„„„„„„„„„„„„„„„„„„„„„11

(一)推进道德机制建设„„„„„„„„„„„„„„„„„„„„„„„„„„12

(二)推进立法机制建设„„„„„„„„„„„„„„„„„„„„„„„„„„12

(三)推进执法机制建设„„„„„„„„„„„„„„„„„„„„„„„„„„13

(四)推进环境机制建设„„„„„„„„„„„„„„„„„„„„„„„„„„13

参考文

献„„„„„„„„„„„„„„„„„„„„„„„„„„„„„„„„„15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探讨

巢湖电大 严德霞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公司会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全球会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会计造假现象日趋严重,给消费者,投资者,债权人甚至是国家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严峻挑战。文章从会计诚信的含义入手,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和产生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突出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意义,旨在寻求会计诚信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 会计诚信 对策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行业发展的源泉,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将诚信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充分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会计业诚信也被社会广泛关注,在市场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重建会计行业的诚信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当前从会计法等国家法律到部门、行业的准则与规章制度等操作规范上看对会计造假的约束条文越来越多,惩罚措施越来越重,但即使要面对法律法规的重罚,会计造假也屡禁不止,所经仅靠法律法规的严惩而不从根本上加以治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造假只会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泛滥,并可能引发社会道德危机及经济的紊乱,因此,只有追根究源,探究会计失真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维护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一、 会计诚信的内涵以及建设的意义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真实的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的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提高会计的公信力。所以,从整体来看,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和优质的会计服务。

(二)会计诚信的意义

突出会计诚信的意义,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将无法维系,如果市场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与大量失真的会计信息,将会造成各项经济指标的失真及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加剧信用危机,因此,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诚实守信。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离开了诚信,

会计职能也就不可能得到正确发挥,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为此,我们必须切实抓好诚信建设,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

2、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要求。

会计信息是按照一定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标准编制出来的,在国际贸易中已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运行规则,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透明、公允等的要求将更加严格,对会计人员诚信的要求会更高,可见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我们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双赢结果的重要基础条件。

3、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

会计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经济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日益普及,会计人员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如果不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服务技能,就会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要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廉洁自律,还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与管理能力。当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时,就可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反之,就不可能提供良好的服务,甚至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4、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实践“八荣八耻”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保证

会计诚信建设,就是要在会计行业着重开展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内容的诚信教育,培育“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努力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行业诚信文化。 5 、会计诚信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但是伴随“银广厦”事件,“蓝田股份”事件的出现,会计造假、会计失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如果会计诚信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不和谐”因素必然会阻碍和谐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

6、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适应“入世”新形势的现实要求。

会计信息是按照一定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标准编制出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备的运行规则,加入WTO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 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透明、公允等的要求将更加严格,对会计人员的诚信要求会更高。可见,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我们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双赢结果的重要基础条件。

二 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

会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经济工作的基础工作,会计从业人员被誉为资本市场的“经济警察”,证券市场的“看门人”,而当这个“警察”和“看门人”不能尽职尽责时,市场的危险系数就会增加。失真的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工作中主动或被动地违反法律、法规和制度,搞变更、做假账,生成了与真实情况不相符的虚假会计信息并将其提供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虚假原始凭证的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相 “合法”,外来的原始凭证中,既有违法印制的逼真假票据,又有公司、企业、商场为推销商品,迎合特殊报销需要而不得不开出的“头大尾小”、名为购置办公用品实为购买家庭用品之类表里不一的发票等。

(2)记账凭证失真。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从业人员被动地使用失真的原始凭证,在记账、算账、报账过程中因未发现而导致的无意失真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利益的驱动,单位领导指使会计人员或因会计人员自行造假而导致的人为因素失真也是较为普遍的。由于会计凭证失真而导致账务处理失真导致最后编制的会计报表不能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披露不准确、不真实。

(3)账务管理混乱。在会计账薄的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相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实严重不符。

(4)会计报表虚假。会计报表虚假表现在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故意失真

与非故意失真,故意失真是指在单位管理人员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的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作假账,这是危害大、后果严重、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从业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 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1、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维系。如果市场经济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导致大量的会计资料不真实,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家利益,而且会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与实际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产生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加剧信用危机。

2、危害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资料的质量,不是单纯的单位内部事务,也影响会计资料的使用者及时知悉、充分了解、有效利用的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是依据经评审后公布的会计资料,而失真的会计资料,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使他们失去对会计信息的采信度。在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一系列的会计造假事件(如蓝田股份、郑百文、银广厦等),使得许多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其中的教训是深刻的。

3、危害会计工作者自身

会计人员的诚信缺失,轻者违背职业道德,吊销从业资格证,重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为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和巨额的利润,尤其是出具了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评审报告,从而导致其执业资格证及证券、期货等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依法严惩。为安然公司掩盖造假事实的安达信会计事务所东窗事发后,被禁止向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并被美国各洲吊销营业执照,有的会计人员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虚开增值税发票,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企业

利益,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四 产生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

1、经济利益诱惑,相关各方难辞其咎

“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之一,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精彩的阐述:我们桌上的牛奶和面包并非来自于农场主和面包商的恩惠,而是他们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毫无疑问,政府、企业管理者、会计从业人员以及注册会计师等也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他们往往会因一己之私而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中添加种种不真实的信息。

在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的西方国家,政府往往是作为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其主要职责在于制定相关各方参与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很少具体的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而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政企不分的情况普遍性的存在,地方政府的业绩与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为了争取企业上市、获得外来投资或出于某种需要,地方政府指令、参与或者默许企业会计造假的事件屡见不鲜。如果说政府仅仅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参与者之一,那么企业管理者就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力军”。从实证会计理论的三大假设出发,企业管理者出于增加个人收入、把持现有职位、减少企业纳税、包装上市等多种因素的需要,偏离允当的会计政策与程序,倾向于选择自利性的会计政策与程序,进而选择错误的会计政策与程序,而得到自己理想中的会计信息,这样的会计信息当然是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

相对于以上两者而言,会计从业人员(包括财务经理)既是会计信息生产的直接经办人,又是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或许会在会计造假过程中分一杯羹,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仅仅是因为生计的需要而保持现有职位来获得既定的收入,因而从目前会计信息生产的博弈各方来看,仅仅从会计从业人员入手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注册会计师本应该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从目前实践的情况来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已成了“迷途的羔羊”。市场的份额、收入的来源、客户的审计收费、未来的审计收费预期以及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的相冲突等因素都使得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大打折

扣,而目前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更强化了这一趋势,在注册会计师与企业管理者的博弈过程中,占优势的往往是企业管理者,“购买会计原则”便成了企业管理者的家常便饭。

(2)制度安排欠妥,对相关各方难以形成有效约束

由于我国仍处于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各种制度尚未理顺,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仍就比较普遍,这对会计信息生产形成了制度上的约束,产权不清抑制了产权对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规范作用。企业本身就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其基本权利(所有权、使用权、让渡权和收益索取权)实际被分割给了不同的利益团体,产权的不清导致了权利让渡的不足,从而相关各方可以运用自由裁量权对会计信息生产进行干预,以获得潜在的收益,从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

众所周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导致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是会计造假的诱因之一,并可能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诉诸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者股票期权安排,迫使管理者释放信息,均衡信息分布,而在我国,公司治理规范姗姗来迟,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才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原则与标准》和《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设立独立的董事和审计委员会,但在独立董事的聘任问题、薪酬问题、赔偿问题以及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关系等问题上仍旧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独立董事制度及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效果发挥。实证研究表明,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及审计委员会制度前后,上市公司业绩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至于管理者股票期权制度,则仍在学术界的探讨之中,尚未被提上议事日程,理想的制度安排要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成为博弈双方自愿执行的有约束力的规则,任何人若想通过违反制度来获得制度外的收益,那么一个完善的制度必将让他付出更大的代价。而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无论从空间上还是时间上来看,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新的经济情况、经济业务不断涌现,旧的会计规范亟待更新,新的会计规范尚未建立,会计制度中难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处,如果说公司治理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内部会计制度安排,那么民间审计则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外部制度

安排,由注册会计师对公司报表进行独立审计,可以缓解管理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制度也存在严重缺陷,损害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聘请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需经股东大会批准,但在目前内部人控制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聘用与否的权力仍掌握在管理者手中,这样,管理者既是委托人又是被审计对象,民间审计的双向独立荡然无存,这不仅降低了一些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敏锐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其对社会公众的责任心。

(3)成本收益失衡,相关各方不惜以身试法

与普通商品一样,虚假的会计信息也存在供给与需求,对于造假者而言,只要造假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造假者就有“博弈”的理由与冲动。造假的预期成本是造假被发现的概率乘以被处罚的金额,而预期收益是少缴税金、增加分红、上市或配股以及募集的资金等多种收益之和。以上市公司为例,过去10年被中国证监会发现并处罚的公司不足100例,其概率远低于1%,迄今为止,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应对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少之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与可以忽略不计的造假成本相比,造假收益可谓大得惊人,如银广夏1999年和2000年通过虚构7.45亿元利润创造了“中国第一蓝筹股”的神话,其停牌时的流通市值比1998年末增加了至少70亿元,对一般上市公司而言,这一成本收益失衡原则同样存在。中国证监会原先规定的配股线为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净资产利润率为10%以上,实证研究表明,自此项规定实施后,具有配股权的上市公司净资产利润率在10% ~11%和9%~ 10%的区间内出现非均衡分布,如按某家公司虚构利润1000万元计算,那么因此导致的配股和增发收益一般都会在数千万到数亿元之间不等,由于造假的收益明显大于成本,所以有些上市公司乐此不疲,长此以往,不但上市公司的造假之风会愈演愈烈,而且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效应,遵守会计诚信的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或被造假之风同化,或被市场淘汰。

(4)诚信道德不彰,相关各方不能洁身自好

从严格意义上讲,道德属于非正式约束的制度范畴。笔者之所以将其单列,目的在于突出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如果说利益以及前述制度等因素为会计诚信

问题形成的外在因素,那么相关各方的诚信道德缺失则是该问题形成的内在因素,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仍有待提高。

道德既有传统的沿袭,又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极重的分量,孔子就曾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这些圣贤哲人的论述,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但诚信是植根于现实经济土壤的树木,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极大。我国产权不清、国有股“一股独大”、政府不当干预等外在因素促成了潜在利润的形成,而道德观念的变化可以使先行者攫取这部分潜在利润,这是目前诚信道德不彰的根本原因。 资料显示,现在做假账的单位实在很多,有的还很“专业”,单位负责人大胆决策做假账,中介机构帮助策划做假账,会计人员具体做假账,地方政府官员默许保护做假账,做假账已大有法不责众之势。舆论一般也不谴责做假账的行为,有的地方政府反而认为为了搞活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搞一些“包装”也无可厚非。即使在对一些严重的做假行为进行批评时,也往往是避实就虚,泛泛而谈的多,谴责具体的单位和人并追究其责

任的少,于是,作假者就不会感到有良心的谴责和道德的约束。

五 突出会计诚信的意义

1、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市场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将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加剧信用危机。因此,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诚实守信。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离开了诚信,会计职能也就不可能得到正确发挥,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为此,我们必须切实抓紧抓好诚信建设,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2、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要求。

会计信息是按照一定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标准编制出来的,在国际贸易中已形成了一套完备成熟的运行规则,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真实、客观、透明、公允等的

要求更加严格,对会计人员诚信的要求会更高。可见,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我们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双赢结果的重要基础条件。[1]

3、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需要。

会计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经济建设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日益普及,会计人员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如果不努力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服务技能,就会落后于经济形势的发展。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和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廉洁自律,还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管理能力。当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时,就可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反之,就不可能提供良好的服务,甚至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4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保证。

诚信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切实体现。会计诚信建设,就是要在会计行业着重开展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内容的诚信教育,培育“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行业诚信文化[2].

5 、会计诚信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但是伴随“银广厦”事件,“蓝田股份”事件的出现 会计造假,会计失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如果会计诚信问题得不到解决 其“不和谐”因素必然会阻碍和谐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6、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适应“入世”新形势的现实要求。

会计信息是按照一定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标准编制出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完备成熟的运行规则,加入WTO后,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 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真实、客观、透明、公允等的要求更加严格,对会计人员诚信的要求会

更高。可见,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我们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取得双赢结果的重要基础条件。

六 会计诚信建设的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手段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但是,会计舞弊、信息失真却屡禁不止,这又使得会计工作面临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以致于前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说,中国加入WTO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诚信以及建立和完善诚信体系的机制。因此,加强会计诚信机制的建设也随之提上了日程。

1、推进道德机制建设

诚信是道德的具体化,诚信以道德为基本前提,讲诚信首先要讲道德。为此,就需要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机制。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遵纪守法、明理诚信等教育,使会计人员实现自身的全方位觉醒,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要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坚持人本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点,把道德教育深入每个会计从业人员的内心,使其能够深刻的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理解、诠释道德的内涵,以增强履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树立热爱会计行业,献身会计事业的职业理想。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以单位的负责人为切入点,使其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典范行为来带动他人,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要提高道德修养,使会计人员正确领会和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及标准的基本内容,从而在职业生活中对自己的思想品质进行自我改造,以实现从观念的变化与创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道德观、价值观。要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为准绳,对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褒贬,以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只有强化职业道德的反复教育,使会计人员深刻领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才能在会计人员的内心引发诚信的共鸣,做诚信的会计工作者。

[3]

2、推进立法机制建设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事业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法制建设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先后出台了《会计法》、《税法》等规范会计工作、

强化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为核心,以财政部的行政规章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为两翼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对加强会计工作,推进财务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纵观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它们出台的背景大致是在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就有思想和计划痕迹严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法律的制定者大都是长期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人员,缺乏会计工作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具体的细节规定上留下了不少的漏洞。很显然,没有诚信的法制,就不会有诚信的会计机制。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规章这些强制手段来作保证,会计工作是很难讲诚信的。[4]因此,大力加强会计法制建设,是推进会计诚信机制建设的必要前提。只有尽快修订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使会计法制不断健全、完善起来,拧住会计诚信毒气泄露的阀门,诚信才能在法律的规范下转化到每一个会计工作者的具体行动中。

3、推进执法机制建设

如果说有法可依是会计诚信机制建设大厦的根基,那么,执法必严就是夯实这个根基的钢架结构。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很短,执法的环境还不是很好,对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打击力度还不够,甚至对带头违法、明知故犯等现象也缺乏狠狠地打击。对指令下属恶意制造假帐的领导干部也缺乏相应的惩处,“唱功好”、“做功差”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直接导致了会计舞弊、信息失真等会计失信的现象自然产生,也使会计工作的诚信形象大打了折扣。对此,必须加强对会计工作者(特别是会计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意识和观念,在思想上筑起牢固的诚信防线。同时,还要依法严惩违法行为和违法人员,使违法者真正承担起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让法律成为会计人员不敢触摸的“高压线”;要重拳打击财务造假现象,公开披露违法、违规的行为和人员,使会计人员养成“人人恨造假、人人怕造假、人人不造假’的良好道德习惯,从而促使会计人员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人人诚实、个个守信,把会计建设成为“阳光下的职业”,获得全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4、推进环境机制建设

没有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会计的诚信是难以形成的,更难让社会相信会计的诚信和诚信的会计。为此,还必须极力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端正价值导向,与时俱进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使诚信成为社会方方面面共同认同并奋斗的价值取向,诚信成为每个人的精神追求,创造好会计诚信的精神环境;要优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环境的自洁和抗污能力,造就一种安定和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营造产生良好道德氛围的广阔空间,创造出会计诚信的生存环境;要坚持正确的强化舆论导向,提高诚信氛围的影响力,在揭露会计信息造假的同时,要大力讴歌广大会计人员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感人事迹,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引导会计人员,让他们懂得爱什么、恨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加速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积淀和现代伦理精神的价值转换,确立会计人员诚实守信行为的样板;要不断进行会计制度的改革,深化会计委派制度,推进会计工作的独立工作制度等,使会计人员能够在不受或少受企业领导人的制约下,大胆开展工作,大胆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创造会计诚信的工作环境。[5]只有这样,会计人员才能在诚信的社会中提倡诚信、实践诚信,并同全社会一同诚信。

所以会计信息真实客观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经营管理及广大投资者的决策,势必影响市场经济有效健康的发展。会计信息面临一场职业性的危机。从根本上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文化等手段,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严肃财经纪律,才能真正确保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有效的发展。而整个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计诚信也成了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道德规范,各执业阶层的人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应该负有的诚信义务,以使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的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6]

参考文献:

[1] 黄世忠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第1期

[2]龚杰、方时雄,企业内部控制 [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1

[3]《审计月刊》2009年11月

[4]《财会月刊》2009年1月

[5] 李江涛.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5月.

[6] 刘春,周杭. 会计信息交易与监管[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9年5月


相关内容

  • 财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探讨
  • 摘要:近年来,因财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为企业和个人带来大量损失的案例屡禁不绝,本文分析了当前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强化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财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队 ...

  • 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探讨
  • 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我国逐渐融入到WTO体系中去,需要会计人员提供会计服务的领域更加广泛,专业化.国际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工作的职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已将会计职业道德放在首要位置,1999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 会计职 ...

  • 11届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 经济管理系会计电算化方向毕业论文题目及方向 论文题目 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2.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3.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4.会计信息的披露及有效性的探讨 5.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探讨 6.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 7.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及对策探讨 8.会计要素的比较研究 9 ...

  • 会计谨慎性原则探讨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探讨
  • [摘 要]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法律评价体系.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B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209-01 1 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表 ...

  • 会计诚信与失信
  •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学校代码:10327 学 号:2320120132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中文题目: 会计失信与会计诚信的重塑 英文题目: Remodeling Accounting Fraud and Accounting Integrity 所在院系: 红山学院 专业班级: 会计107 ...

  • 会计计量的现值研究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毕业论文选题
  •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毕业论文选题(2010-10-28) 一.会计学相关参考选题 1. 非营利组织会计问题研究 2. EVA在我国的应用价值研究 3. 财务报告体系的构建与信息披露要求相关问题研究 4.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 产权会计研究(结合公司案例) 6. 长期股权投资会 ...

  • 2014年会计系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选题 2013年会计系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一. 会计理论与财务会计类(会计.注会) 1. 试论现代企业的会计目标 2. 试论会计的管理职能 3.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目标 4. 试论资产的计量属性 5.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6. 试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7. 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价值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