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动机恶性转化

有关犯罪动机的恶性转化

犯罪动机是指在故意犯罪中,激发和维持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实现犯罪目的的心理动因。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动机可能会发生转化。犯罪动机的转化是指在准备犯罪、实施犯罪行为及犯罪后的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引起犯罪动机的发展变化。从发展方面来看,犯罪动机转化可分为良性转化和恶性转化。犯罪动机恶化既不是犯罪动机的自然变化过程,也不是犯罪动机发展的必然结果。

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条件:

1,影响动机变化的主客观因素

邱国梁认为,犯罪动机的转化是犯罪人在犯罪动机形成后,主体因素的变化和客观因素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犯罪动机变化的主体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状况的变化;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疾病突发,精力不济,就可能放弃犯罪动机,停止作案;

(2)个性的影响;犯罪人的认识、情绪情感、意志等,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会影响动机的转化,如犯罪过程中的恐惧情绪具有双向性的作用,既可能促使犯罪动机恶性转化,又可能促使犯罪动机良性转化,犯罪人的意志是坚强还是软弱,决定其对犯罪过程中过的障碍有不同的态度;(3)犯罪经验的影响;犯罪经验使犯罪人面临作案现场的情境变化,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惯犯富有犯罪经验,大胆残忍,通常不会轻易停止犯罪,犯罪动机不会发生两性转化,初犯缺少犯罪经验,遇到犯罪人异常恐惧或痛苦时,会产生恻隐之心,可能会使犯罪动机发生良性转化;(4)犯罪工具、手段的变化;许多预谋犯罪,在犯罪准备时发现犯罪工具出问题,原计划的犯罪手段难以实施,会暂时弱化犯罪动机或产生新的犯罪动机;

(5)共同体的变化;犯罪人与同伙一起预谋犯罪,但到达作案现场时,发现同伙未到,一个人作案会冒更大的风险,犯罪人可能感到胆怯而暂时放弃犯罪动机,也可能更加激发冒险的冲动,在原有犯罪动机的驱使下完成犯罪行为。

影响犯罪动机变化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1)环境的变化;犯罪人作案总是选择有利于犯罪的具体环境,但环境是会变化的,当实施犯罪时,变化了的环境使犯罪人感到难以下手,会暂时放弃犯罪动机或发生犯罪动机的转移;(2)

目标的变化;犯罪人总是选择了犯罪目标后,再去实施犯罪,在实施犯罪的现场,犯罪人发现目标变化了,犯罪动机可能发生变化,或放弃犯罪动机,或产生新的犯罪动机;(3)被害人态度的变化;被害人的反抗,会使犯罪人产生反对动机,引起动机冲突,相反,被害人懦弱胆怯,忍气吞声,对犯罪人起到助长犯罪动机的作用;(4)突发的障碍因素;指不能预见的客观情况的变化。

2,动机冲突

何为民认为,犯罪动机的变化除主体内外因素的作用外,最主要的是由动机冲突引起的。所谓动机冲突是指在动机形成过程中或动机形成后,主体面临的矛盾斗争和选择。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同时存在着许多动机,这些动机既有相互联系和推动的一面,也有彼此发生矛盾、互相制约的一面,从而构成个体多层次、复杂而多样的动机体系。犯罪人动机冲突的主要形式是: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这三种形式都推动着犯罪动机的发展变化。至于犯罪人究竟做出何种选择,还要受到存在于主体自身的内在因素与存在于主体周围的外部因素的影响。

以上分析了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条件,既包括犯罪动机的恶性转化,也包括良性转化。以下将具体介绍犯罪动机的恶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犯罪动机恶化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犯罪动机叠加,即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中,内外因素的影响,产生了第二、第三甚至是更多的犯罪动机,并将其予以转化,实施了多个犯罪行为;二是犯罪动机代替,即犯罪恩在实施犯罪活动中,内外因素的影响,产生了更为恶劣的心的犯罪动机,并代替原有的犯罪动机,犯罪人实施了一种更为恶性的犯罪行为。如一盗窃犯潜入事主室内,正打算行窃,忽见到年轻女性事主正在熟睡,该犯顿时产生了新的犯罪动机,对事主进行强奸,当被害人强烈反抗时,又产生了杀人动机。

影响犯罪动机恶化的因素:

(1)犯罪主体在犯罪现场所面临的危险程度和由此所产生的恐怖感

犯罪主体受畏罪心理的驱使,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紧张和

恐惧。犯罪主体为了逃避现场被抓的危险,获得暂时的安全感,原有的犯罪主导动机就会转化为应变突然出现的危险上来。为了不被抓获,不被当场痛打,犯罪主体常常不考虑任何后果,不择手段,犯罪动机由此而恶化。犯罪主体在犯罪现场被抓的危险越大,其产生的恐怖感就越强;恐怖感越强,犯罪主体摆脱这种恐怖感和获得安全感的欲望就越强烈,犯罪动机恶化的可能性就越大。

(2)现行犯罪的罪恶程度和犯罪主体对自我处境的认知

当犯罪主体自我评价被抓会受重惩时,其犯罪动机恶化的可能性就大。当自我评价其犯罪行为不严重,犯罪动机恶化的可能性就小。有时候,犯罪主体的现行犯罪并不严重,但犯罪主体积案在身,罪恶累累,对自我处境的危险性评价甚高,恐怖体验亦很强烈,其犯罪动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恶化。因此,罪大恶极者、惯犯、累犯、逃犯、流窜犯罪嫌疑人,其犯罪动机恶化的可能性较大。

(3)犯罪主体的人格因素

具有严重反社会倾向的人,尤其是一些惯犯、累犯,潜意识的攻击性和破坏性很强,犯罪动机恶化倾向明显。严重自卑,悲观绝望,挫折感强烈的人,自我评价低,人格压抑,非常容易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犯罪动机易恶化。胆汁质气质类型的犯罪主体,对外界刺激反应强烈, 易怒易暴,冲动性强,行为不顾后果,常伴有粗暴、残忍、野蛮的性格倾向,犯罪动机易恶化。

应对犯罪动机恶化的对策:

(1)充分认识犯罪主体动机恶化的规律,高度警惕,以“强”抑“恶”。 警务人员的执法活动,必然引起犯罪主体最大的恐怖体验,激起他们的反抗情绪,加上犯罪行为本身的冒险性特点,极易导致其犯罪动机恶化发展。。在抓捕、盘查和查缉的具体活动中,警力分布、身体姿态、持械动作等,一定要按战术和规范操作,这样对犯罪人来讲就是一种心理上的震撼,使他们感到无机可乘。这就是所谓的以“强”抑“恶”。在公共场所,现场群众对犯罪人群起而攻之,迫使犯罪人放弃犯罪动机,同样能起到以“强”抑“恶”的效果。

(2)稳定犯罪主体的情绪,减少对抗刺激,抑制其冲动行为,以“弱”抑“恶”。

在强攻刺激下,犯罪嫌疑人很容易产生激情和应激心理,易冲动盲目和失去理智,从而导致我们对犯罪现场无法控制,并引起始料不及的犯罪后果。以缓和

的方式稳定犯罪人的情绪, 尽可能地减少对抗刺激,抑制犯罪主体的冲动行为,以示“弱”来抑“恶”,防止犯罪行为向更严重的方面发展。在实战中,常采用对话、谈判、亲情动摇和满足某些方面的要求等战术来弱化刺激。

一般情况下,犯罪的主导动机实现后,犯罪行为的动力减小,犯罪的行为力量就会变小, 这将为我们有效地控制犯罪主体提供条件。当然,让犯罪嫌疑人的主导动机有条件地得到满足要讲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妥协退让所导致的犯罪后果比对抗斗争所引起的犯罪后果要小,而且妥协退让应是最终战胜犯罪的条件。以“弱”抑“恶”,讲究用智。

(3)沉着冷静,巧妙周旋,及时报警,请求支援。

国内外警方并不提倡一般受害人和犯罪主体正面对抗,因为正面对抗有时候不但不利于减少受害,反而会刺激犯罪主体产生更严重的犯罪行为。所以,正面对抗并不是一般受害人的首要选择。一般受害人最需要的是沉着冷静,并设法保护自我。或者让犯罪主体看到犯罪目的实现的可能性,寻求报警的机会。

实践表明,只要选择适当的对策,犯罪动机恶化是可以避免的。

陆伦章指出,事实上犯罪动机的良性转化比恶性转化要多得多,但由犯罪动机恶化所导致的更为严重的犯罪后果,媒体的报道也较多,所以会更多引起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吴宗宪. 中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综述[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8

[2]林少菊. 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9

[3]刘邦惠. 犯罪心理学[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武振营. 犯罪动机恶化的规律和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2.10(5):36-37.

有关犯罪动机的恶性转化

犯罪动机是指在故意犯罪中,激发和维持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实现犯罪目的的心理动因。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动机可能会发生转化。犯罪动机的转化是指在准备犯罪、实施犯罪行为及犯罪后的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引起犯罪动机的发展变化。从发展方面来看,犯罪动机转化可分为良性转化和恶性转化。犯罪动机恶化既不是犯罪动机的自然变化过程,也不是犯罪动机发展的必然结果。

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条件:

1,影响动机变化的主客观因素

邱国梁认为,犯罪动机的转化是犯罪人在犯罪动机形成后,主体因素的变化和客观因素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犯罪动机变化的主体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状况的变化;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疾病突发,精力不济,就可能放弃犯罪动机,停止作案;

(2)个性的影响;犯罪人的认识、情绪情感、意志等,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会影响动机的转化,如犯罪过程中的恐惧情绪具有双向性的作用,既可能促使犯罪动机恶性转化,又可能促使犯罪动机良性转化,犯罪人的意志是坚强还是软弱,决定其对犯罪过程中过的障碍有不同的态度;(3)犯罪经验的影响;犯罪经验使犯罪人面临作案现场的情境变化,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惯犯富有犯罪经验,大胆残忍,通常不会轻易停止犯罪,犯罪动机不会发生两性转化,初犯缺少犯罪经验,遇到犯罪人异常恐惧或痛苦时,会产生恻隐之心,可能会使犯罪动机发生良性转化;(4)犯罪工具、手段的变化;许多预谋犯罪,在犯罪准备时发现犯罪工具出问题,原计划的犯罪手段难以实施,会暂时弱化犯罪动机或产生新的犯罪动机;

(5)共同体的变化;犯罪人与同伙一起预谋犯罪,但到达作案现场时,发现同伙未到,一个人作案会冒更大的风险,犯罪人可能感到胆怯而暂时放弃犯罪动机,也可能更加激发冒险的冲动,在原有犯罪动机的驱使下完成犯罪行为。

影响犯罪动机变化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1)环境的变化;犯罪人作案总是选择有利于犯罪的具体环境,但环境是会变化的,当实施犯罪时,变化了的环境使犯罪人感到难以下手,会暂时放弃犯罪动机或发生犯罪动机的转移;(2)

目标的变化;犯罪人总是选择了犯罪目标后,再去实施犯罪,在实施犯罪的现场,犯罪人发现目标变化了,犯罪动机可能发生变化,或放弃犯罪动机,或产生新的犯罪动机;(3)被害人态度的变化;被害人的反抗,会使犯罪人产生反对动机,引起动机冲突,相反,被害人懦弱胆怯,忍气吞声,对犯罪人起到助长犯罪动机的作用;(4)突发的障碍因素;指不能预见的客观情况的变化。

2,动机冲突

何为民认为,犯罪动机的变化除主体内外因素的作用外,最主要的是由动机冲突引起的。所谓动机冲突是指在动机形成过程中或动机形成后,主体面临的矛盾斗争和选择。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同时存在着许多动机,这些动机既有相互联系和推动的一面,也有彼此发生矛盾、互相制约的一面,从而构成个体多层次、复杂而多样的动机体系。犯罪人动机冲突的主要形式是: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这三种形式都推动着犯罪动机的发展变化。至于犯罪人究竟做出何种选择,还要受到存在于主体自身的内在因素与存在于主体周围的外部因素的影响。

以上分析了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条件,既包括犯罪动机的恶性转化,也包括良性转化。以下将具体介绍犯罪动机的恶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犯罪动机恶化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犯罪动机叠加,即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中,内外因素的影响,产生了第二、第三甚至是更多的犯罪动机,并将其予以转化,实施了多个犯罪行为;二是犯罪动机代替,即犯罪恩在实施犯罪活动中,内外因素的影响,产生了更为恶劣的心的犯罪动机,并代替原有的犯罪动机,犯罪人实施了一种更为恶性的犯罪行为。如一盗窃犯潜入事主室内,正打算行窃,忽见到年轻女性事主正在熟睡,该犯顿时产生了新的犯罪动机,对事主进行强奸,当被害人强烈反抗时,又产生了杀人动机。

影响犯罪动机恶化的因素:

(1)犯罪主体在犯罪现场所面临的危险程度和由此所产生的恐怖感

犯罪主体受畏罪心理的驱使,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紧张和

恐惧。犯罪主体为了逃避现场被抓的危险,获得暂时的安全感,原有的犯罪主导动机就会转化为应变突然出现的危险上来。为了不被抓获,不被当场痛打,犯罪主体常常不考虑任何后果,不择手段,犯罪动机由此而恶化。犯罪主体在犯罪现场被抓的危险越大,其产生的恐怖感就越强;恐怖感越强,犯罪主体摆脱这种恐怖感和获得安全感的欲望就越强烈,犯罪动机恶化的可能性就越大。

(2)现行犯罪的罪恶程度和犯罪主体对自我处境的认知

当犯罪主体自我评价被抓会受重惩时,其犯罪动机恶化的可能性就大。当自我评价其犯罪行为不严重,犯罪动机恶化的可能性就小。有时候,犯罪主体的现行犯罪并不严重,但犯罪主体积案在身,罪恶累累,对自我处境的危险性评价甚高,恐怖体验亦很强烈,其犯罪动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恶化。因此,罪大恶极者、惯犯、累犯、逃犯、流窜犯罪嫌疑人,其犯罪动机恶化的可能性较大。

(3)犯罪主体的人格因素

具有严重反社会倾向的人,尤其是一些惯犯、累犯,潜意识的攻击性和破坏性很强,犯罪动机恶化倾向明显。严重自卑,悲观绝望,挫折感强烈的人,自我评价低,人格压抑,非常容易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犯罪动机易恶化。胆汁质气质类型的犯罪主体,对外界刺激反应强烈, 易怒易暴,冲动性强,行为不顾后果,常伴有粗暴、残忍、野蛮的性格倾向,犯罪动机易恶化。

应对犯罪动机恶化的对策:

(1)充分认识犯罪主体动机恶化的规律,高度警惕,以“强”抑“恶”。 警务人员的执法活动,必然引起犯罪主体最大的恐怖体验,激起他们的反抗情绪,加上犯罪行为本身的冒险性特点,极易导致其犯罪动机恶化发展。。在抓捕、盘查和查缉的具体活动中,警力分布、身体姿态、持械动作等,一定要按战术和规范操作,这样对犯罪人来讲就是一种心理上的震撼,使他们感到无机可乘。这就是所谓的以“强”抑“恶”。在公共场所,现场群众对犯罪人群起而攻之,迫使犯罪人放弃犯罪动机,同样能起到以“强”抑“恶”的效果。

(2)稳定犯罪主体的情绪,减少对抗刺激,抑制其冲动行为,以“弱”抑“恶”。

在强攻刺激下,犯罪嫌疑人很容易产生激情和应激心理,易冲动盲目和失去理智,从而导致我们对犯罪现场无法控制,并引起始料不及的犯罪后果。以缓和

的方式稳定犯罪人的情绪, 尽可能地减少对抗刺激,抑制犯罪主体的冲动行为,以示“弱”来抑“恶”,防止犯罪行为向更严重的方面发展。在实战中,常采用对话、谈判、亲情动摇和满足某些方面的要求等战术来弱化刺激。

一般情况下,犯罪的主导动机实现后,犯罪行为的动力减小,犯罪的行为力量就会变小, 这将为我们有效地控制犯罪主体提供条件。当然,让犯罪嫌疑人的主导动机有条件地得到满足要讲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妥协退让所导致的犯罪后果比对抗斗争所引起的犯罪后果要小,而且妥协退让应是最终战胜犯罪的条件。以“弱”抑“恶”,讲究用智。

(3)沉着冷静,巧妙周旋,及时报警,请求支援。

国内外警方并不提倡一般受害人和犯罪主体正面对抗,因为正面对抗有时候不但不利于减少受害,反而会刺激犯罪主体产生更严重的犯罪行为。所以,正面对抗并不是一般受害人的首要选择。一般受害人最需要的是沉着冷静,并设法保护自我。或者让犯罪主体看到犯罪目的实现的可能性,寻求报警的机会。

实践表明,只要选择适当的对策,犯罪动机恶化是可以避免的。

陆伦章指出,事实上犯罪动机的良性转化比恶性转化要多得多,但由犯罪动机恶化所导致的更为严重的犯罪后果,媒体的报道也较多,所以会更多引起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吴宗宪. 中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综述[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8

[2]林少菊. 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9

[3]刘邦惠. 犯罪心理学[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武振营. 犯罪动机恶化的规律和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2.10(5):36-37.


相关内容

  • 试论我国缓刑的适用及执行
  • 论文提要:本文在论述缓刑的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阐述了在司法实践中缓刑的具体适用的情形,并对我国缓刑执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且对缓刑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事制度.它的特点是在判刑的同时宣告暂不执行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保 ...

  • 犯罪心理学1
  • 犯罪心理学 ①犯罪心理学可诞生的标志是1897年出版的<犯罪心理学>②犯罪: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以及应受刑法惩罚性.③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理论联系实际,伦理性原则.④犯罪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形成,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⑤犯罪心理学上的犯罪 ...

  • 浅析入户抢劫犯罪中的入户目的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入户抢劫犯罪中的入户目的 作者:刘迪 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3年第12期 一.理论争议 关于入户抢劫的入户目的,学界有以下三种观点:(1)肯定说认为行为人合法性入户后临时产生抢劫犯意的,为在户抢劫.(2)不论入户前 ...

  • 犯罪的主观方面
  • +刑法规定的犯罪所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犯罪主观方面包括罪过(犯罪的故意或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这几个因素 +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拐卖妇女儿童罪 +犯罪动机不是成立犯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主观方面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 +犯罪主观方面是说明行为人 ...

  • (最新)[关于审理抢劫案件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的理解与适用
  • 2016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发[2016]2号印发<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该<指导意见>的解读,最高法陆建红.杨华.潘洁发表于近期的<人民司法(应用)> 2016年第10期上. <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

  • 犯罪的严重性_概念与评价
  • 第18卷 第1期 2001年2月政法学刊 Journal of P 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V ol. 18 N o. 1Feb. 2001 犯罪的严重性:概念与评价 邱兴隆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400031) [摘 要]犯罪的严重性是犯罪的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的统一, 它 ...

  • 论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 摘 要: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乃刑法中定罪量刑重要的依据,我国刑法对某些具体犯罪规定的特定犯罪目的实质上就是犯罪动机.目的犯之"目的"通常超出了犯罪犯罪故意的范围,与构成要件性故意具有不同的性质,认识的对象超出了作为犯罪事实的构成要件的主观性要素的范围,属于更深层次的心理状态.因此 ...

  • 浅析防卫过当
  • 摘 要 防卫过当不同于一般的犯罪行为,虽然防卫过当主观上存在罪过,客观上造成了不法侵害人的重大损害,构成了犯罪,但其出发点是制止犯罪.防卫过当由于其制止犯罪的初衷,决定了其主客观恶性要远远小于其他犯罪.但社会危害性决定了其刑事违法性.因此笔者以客观.理性的立场分析社会对犯罪防卫的态度和性质,从防卫过 ...

  • 职务犯罪心理测试题
  • 职务犯罪心理测试题 一.职务犯罪心理的动力因素评估 ①你认同"人无外财不富"吗? ②你认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吗? ③你认同"不腐败就会被边缘化"吗? ④你对金钱和珠宝字画等财务的渴望? ⑤你对当官或者升官的渴望? ⑥你对婚外情或者婚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