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单元测试(3)

第四课时

(继续进行试卷分析)

1、第4题:比较大小

学生在订正的基础上同桌交流,分析错误原因。

请学生分别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2、第5题:计算

(1)先自己独立订正,找出做错的理由。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注意:最后的结果一定要约成最简分数。

3、第6题:解决问题

(1)请学生汇报错误原因,师生交流评价。

然后列式计算,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正确找出单位“1”。

(2)学生读题,集体分析题意。

列式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并说说两个3/5的区别。

(3)请学生汇报,师生交流错误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并订正。

引导:让学生应先求出第二天的,在求两天一共的。

(4)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列式计算,交流订正,教师总结评价。

(5)列式计算,交流订正,教师总结评价。

(6)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7)先指名说说“余下”怎么理解,求第二天应该将谁看作单位“1”。

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三、单元小结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它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分数乘法学好了,分数除法自然水到渠成!

回顾分数乘法这一单元教学的备课时一直被如何处理分数乘法意义所困惑。后来一想,如果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看,学生只要能从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判断两个数据之间存在相乘的关系就可以了,而这个相乘的关系在本单元有了新的拓展,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时,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整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另外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中,通过操作、演示、观察、比较等活动,即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数形结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抽象变为直观的过程,而是抽象变为直观之后,再从直观变为抽象,也就是要讲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完整的是学生经历数与形之间的“互动”,才能使他们感知“数形结合”,才能使他们能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操作,直观感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帮助学生分析题意时,学生如果会画线段图,对于理解题意会有很大的帮助。这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也是极其有益的。但可能是由于在五年级时,比较少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理解题意。因此当六年级明确要求要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时,学生刚开始时很不习惯,画出的线段图也不能很好的反应题意,对于这一方面,教学时需要再进行加强,因为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

第四课时

(继续进行试卷分析)

1、第4题:比较大小

学生在订正的基础上同桌交流,分析错误原因。

请学生分别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2、第5题:计算

(1)先自己独立订正,找出做错的理由。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注意:最后的结果一定要约成最简分数。

3、第6题:解决问题

(1)请学生汇报错误原因,师生交流评价。

然后列式计算,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正确找出单位“1”。

(2)学生读题,集体分析题意。

列式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并说说两个3/5的区别。

(3)请学生汇报,师生交流错误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并订正。

引导:让学生应先求出第二天的,在求两天一共的。

(4)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列式计算,交流订正,教师总结评价。

(5)列式计算,交流订正,教师总结评价。

(6)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7)先指名说说“余下”怎么理解,求第二天应该将谁看作单位“1”。

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三、单元小结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它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分数乘法学好了,分数除法自然水到渠成!

回顾分数乘法这一单元教学的备课时一直被如何处理分数乘法意义所困惑。后来一想,如果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看,学生只要能从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判断两个数据之间存在相乘的关系就可以了,而这个相乘的关系在本单元有了新的拓展,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时,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整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另外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中,通过操作、演示、观察、比较等活动,即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数形结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抽象变为直观的过程,而是抽象变为直观之后,再从直观变为抽象,也就是要讲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完整的是学生经历数与形之间的“互动”,才能使他们感知“数形结合”,才能使他们能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操作,直观感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帮助学生分析题意时,学生如果会画线段图,对于理解题意会有很大的帮助。这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也是极其有益的。但可能是由于在五年级时,比较少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理解题意。因此当六年级明确要求要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时,学生刚开始时很不习惯,画出的线段图也不能很好的反应题意,对于这一方面,教学时需要再进行加强,因为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数学目录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 一年级上册 一 数一数 二 比一比:1.比多少 2.比长短 3.比高矮 三 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5的认识 2.比大小 3.几和第几 4.2-5的分与合 5.加法 6.减法 7.0的认识和加减法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长方体.正方形 ...

  • 小学数学目录-人教版
  • 人教版小学数学 目录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1. 比多少 2. 比长短 3. 比高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 1-5的认识 2. 比大小 3. 几和第几 4. 2-5的分与合 5. 加法 6. 减法 7. 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1. ...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的课后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分数乘法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以及分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等等. 2.解决问题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步和两步应用题. 单元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

  •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测试
  •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认真读题,用心填写.(每空1分共30分) 1.311+311+311=( )×( )=( ). 2.235×4表示的意义是( ), 4×35 表示的意义是( ) 3.40分=( )时 25 分=( )秒 3 8 吨=( )千克250 克=( )千克34公顷=( )平方米 1 4 ...

  • 分数乘除法单元测试题
  • 分数乘除法单元测试 姓名: 得分: 一.填空:1分×20=20分 1.把一根4米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5 ( ) 15=( )∶15 ( ) ( ) 2.( )÷5=6∶10= 3.35分=( )时 4.7吨=( )千克 200( ) 22171米的是( )米:千 ...

  • 六上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 六上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知识归纳: 1.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比如3× 表示3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3的 是多少? 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 2.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 ...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测试题
  •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1125733 3 ×0= 4× 5 = 6×12= 12 × 14 = 45× 5 = 72941411= × = ×100= = × [1**********] = 2.能简算的要简算. 9355351 17× 16 ...

  • 小学数学立项小课题
  • 2010 年小学数学立项小课题一览表 2010 年小学数学立项小课题一览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区编号 17 45 51 71 72 73 75 76 82 88 89 90 94 98 107 10 ...

  • 分数乘除法测试题
  • 新方法教育分数乘除法单元测试卷 一.计算:38% 1.口算:10% 532141 = 0.5+= ⨯21= 1÷= 1-+= 873553 11121312 1÷4×= (+) ×8= 1.25×⨯0. 8= 1÷÷5= 2-(-) = 424355254- 2.计算.15% (1)+3÷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