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写作分工
报告写作进度
一、1月8日晚,部分组员分工手写初稿1。
二、1月9日下午合并了主要写稿者的各自段落,形成了初稿1,同时生成了全校学生总数据和教师数据doc,以及各院系数据spv(在spss中打开复后制到doc文档中即可)。 三、1月9日晚部分组员在1306阅读全校学生总数据和教师数据,讨论和修改初稿1。 四、1月10日到13日,每个组员,也即每个写作者(1主要写稿者+2协助写作者+3其他协助写作者)各自下载10篇CAJ文档并认真阅读,(湖师首页图书馆内中国期刊网找,先主题后篇名,点高级搜索,建议选取核心期刊和CSSCI,因为核心和CSSCI上的文章比较权威,如果核心和CSSCI中实在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所有期刊。关键词为“高校、大学、心理、网络、机构、体系、模式、制度、院系”等)。
五、1月10日到13日,主要写作者根据1月9日对初稿1的意见,以及全校学生总数据和教师数据,修改初稿1自己部分,修改后即为初稿2自己部分。
在自己部分的初稿2中,每个主要写作者在“一、现状”部分加入2个表格(根据需要,从全校学生总数据或教师数据doc中选取典型数据和问题),以及5个核心或者CSSCI参考文献(句子用下划线,后面加括号写明“作者、文章名、杂志名、年、月”或“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页码”),1个参考文献原则上使用1次。
在此期间,为了提高每部分的内容质量,所以必须2协助写作者+3其他协助写作者帮助主要写作者完成分工的部分。
六、1月13日晚之前,主要写作者将自己分工部分的初稿2上交。
七、1月14-15日左右,向所有组员发布合并后的初稿2(即我们的院调报告1)。
八、1月16到17日,主要写作者在离校前到1306再来讨论自己的部分如何再修改,其他写作者择机来1306讨论如何写自己的报告。 九、1月18-2月14日,根据合并后的初稿2、全校学生总数据和教师数据doc、各院系数据,每个组员寒假期间要自己写一篇报告(以自己选取的角度),参考13日合并后的初稿2(即我们的院调报告1)。写自己报告时要加入5个表格,6个文献。
在此期间,各组员要在讨论组里加强沟通交流,不仅对合并后的初稿2进行修改,还要提各高自己的报告质量。
十、2月15到20日,回校后,每个组员再提交和讨论各自的报告,所有组员集中再修改初稿2,看文字和参考文献哪里需要再修改。修改后即为定稿(即我们的院调报告2)。 十一、2月20日之后,上交我们的院调报告定稿到学校,在全校进行评选。 十二、2月20日之后,每个组员将自己的报告定稿上交,在教科院进行评选。
另外说明,凡是寒假不写自己的报告以及2月15日自己上交的报告跟合并后的初稿2(即我们的院调报告1)相似度太多的,报告作废,不视为本组院调成员,综合测评不加分。
报告写作分工
报告写作进度
一、1月8日晚,部分组员分工手写初稿1。
二、1月9日下午合并了主要写稿者的各自段落,形成了初稿1,同时生成了全校学生总数据和教师数据doc,以及各院系数据spv(在spss中打开复后制到doc文档中即可)。 三、1月9日晚部分组员在1306阅读全校学生总数据和教师数据,讨论和修改初稿1。 四、1月10日到13日,每个组员,也即每个写作者(1主要写稿者+2协助写作者+3其他协助写作者)各自下载10篇CAJ文档并认真阅读,(湖师首页图书馆内中国期刊网找,先主题后篇名,点高级搜索,建议选取核心期刊和CSSCI,因为核心和CSSCI上的文章比较权威,如果核心和CSSCI中实在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所有期刊。关键词为“高校、大学、心理、网络、机构、体系、模式、制度、院系”等)。
五、1月10日到13日,主要写作者根据1月9日对初稿1的意见,以及全校学生总数据和教师数据,修改初稿1自己部分,修改后即为初稿2自己部分。
在自己部分的初稿2中,每个主要写作者在“一、现状”部分加入2个表格(根据需要,从全校学生总数据或教师数据doc中选取典型数据和问题),以及5个核心或者CSSCI参考文献(句子用下划线,后面加括号写明“作者、文章名、杂志名、年、月”或“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页码”),1个参考文献原则上使用1次。
在此期间,为了提高每部分的内容质量,所以必须2协助写作者+3其他协助写作者帮助主要写作者完成分工的部分。
六、1月13日晚之前,主要写作者将自己分工部分的初稿2上交。
七、1月14-15日左右,向所有组员发布合并后的初稿2(即我们的院调报告1)。
八、1月16到17日,主要写作者在离校前到1306再来讨论自己的部分如何再修改,其他写作者择机来1306讨论如何写自己的报告。 九、1月18-2月14日,根据合并后的初稿2、全校学生总数据和教师数据doc、各院系数据,每个组员寒假期间要自己写一篇报告(以自己选取的角度),参考13日合并后的初稿2(即我们的院调报告1)。写自己报告时要加入5个表格,6个文献。
在此期间,各组员要在讨论组里加强沟通交流,不仅对合并后的初稿2进行修改,还要提各高自己的报告质量。
十、2月15到20日,回校后,每个组员再提交和讨论各自的报告,所有组员集中再修改初稿2,看文字和参考文献哪里需要再修改。修改后即为定稿(即我们的院调报告2)。 十一、2月20日之后,上交我们的院调报告定稿到学校,在全校进行评选。 十二、2月20日之后,每个组员将自己的报告定稿上交,在教科院进行评选。
另外说明,凡是寒假不写自己的报告以及2月15日自己上交的报告跟合并后的初稿2(即我们的院调报告1)相似度太多的,报告作废,不视为本组院调成员,综合测评不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