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师读后感(一)
最近读了一本书《钢琴教师》,在此与各位家长及老师分享一点心得。
《钢琴教师》是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作品,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书中描写了如同共生体一样不正常的母女关系。有着典型小市民心理的母亲把女儿当成实现进入上流社会的愿望的工具。女主角埃里卡从小生活在母亲的卵翼下,生活中只有钢琴,虽年龄已经进入而立之年,仍然时刻处于母亲的监视之下,不能越雷池一步。小市民一心往上爬、挤入上流社会的卑琐心理,与外界隔绝、令人窒息的狭小空间严重摧残了人的个性成长与发展。埃里卡的人生悲剧无可避免了。
作为一个母亲,读完这部文学作品,首先反省自己有没有有意无意对孩子犯了这种错误。我相信大部分家长都不至于这样迫逼孩子。但是要警惕的是,别让孩子来替你完成梦想。别以爱之名伤害孩子。孩子首先是一个个体,我们作为家长起的作用是引导、鼓励。任何人都不能侵占别人的人生,否则就如埃里卡母女那样,都没有幸福的人生。作为家长,我们的人生也是需要不断进步的,这样才能与孩子教学相长。
埃里卡时时处于监视的痛苦人生令我再次反省,自己应该在孩子的童年起什么作用,起多大作用。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讲到要给孩子“留白”,让他有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表达出愉快正面的感情。孩子写日记时,我常常教他写“我很开心”之类的句子。孩子有时就会脱口而出:“我其实一点都不开心啊!”后来我顿悟了,要尊重孩子的感情,让他从小学会表达真情实感,而不是为了讨好老师或是家长写一些假大空的话。
只有拥有自己人生的人才配拥有幸福。这是《钢琴教师》这部文学巨着给我的一点启迪。
钢琴教师读后感(二)
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埃里卡?科胡特是个快到40岁的中年未婚女子,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小市民的家庭,父亲因患精神病,被母亲和女儿送进精神病院,并在那里死去。家里就只剩下母女2人,睡在1张床上,成为1个共生体。她从小就受到母亲严格的管束,一直生活在母亲的羽翼下,与外界几乎隔绝。本来埃里卡完全可以成为一位淑女(小家碧玉),但她那具有很强虚荣心的母亲则一心盼望女儿成为一流钢琴家,进而能跻身上流社会。从小就让她学习各种乐器,她的全部童年时光都是在母亲的监督下练习弹钢琴。埃里卡被“囚禁”在母亲身边,不能和外界接触,只能一心练琴。年龄上已经进入成人期的埃里卡仍然时时处在母亲的严密监视下,青春期成了“禁猎期”,不能穿漂亮的服装,想要1双高跟鞋都不行。
埃里卡在母亲的折磨之下,35岁的埃里卡就成了一位钢琴教授,她用母亲折磨她的方式折磨学钢琴的学生,试图让他们成为莫扎特。(m.lz13.cn)实际上她已经成了一个丧失爱的能力,无法跟人相处,自以为是的人。她只认可高尚的音乐,她鄙视肉体生活。她痛恨自己的肉体,别人的肉体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一离开钢琴和音乐,她就成了一个充满复仇心理的人。她疯狂地折磨自己、报复他人。于是她采用了一种“受虐狂”的独特形式来应对,就像她用刀片割自己一样。不同的是,现在的“刀片”变成了外物,或者外物被她想象成了刀片。她在疼痛中获得快感。她已经完全没有能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更美有爱的能力。她的内心因长期的压抑经受了极大的扭曲。但埃里卡的学生克雷默尔的出现打破了母女之间死一般沉寂刻板的幽闭生活。克雷默尔热烈地追求自己的女钢琴教师,但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情爱陷阱:母亲固执而变态地从他手中抢夺埃里卡,埃里卡在对待情欲上表现出受虐狂的疯狂举动。最终克雷默尔选择了逃离。
我们从书中看到了她是怎样地被压抑、怎样地被扭曲、又怎样地走向变态、病态、最终成为令人惊惧的角色。当然造成这一切结果的,除了社会强权压制、摧残的原因之外,还有她自身的原因。“爱”、“爱的能力”、“行动能力”,就这样在音乐教育和“爱”的教育中被毁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表现的却是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小说的作者将她的主人公埃里卡塑造成了一个极其复杂暧昧的形象:时而是淑女,时而是荡妇;时而理性,时而疯狂;时而温柔,时而残暴;不但折磨别人,更折磨自己;在奉献自己的同时要将自己和别人毁掉。埃里卡的性格就是属于人格变态的范畴。产生这种变态人格的根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压抑,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身份和性别等级的错乱和对抗。
* 钢琴教师影评
* 青铜葵花读后感
* 呐喊读后感
钢琴教师读后感(一)
最近读了一本书《钢琴教师》,在此与各位家长及老师分享一点心得。
《钢琴教师》是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作品,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书中描写了如同共生体一样不正常的母女关系。有着典型小市民心理的母亲把女儿当成实现进入上流社会的愿望的工具。女主角埃里卡从小生活在母亲的卵翼下,生活中只有钢琴,虽年龄已经进入而立之年,仍然时刻处于母亲的监视之下,不能越雷池一步。小市民一心往上爬、挤入上流社会的卑琐心理,与外界隔绝、令人窒息的狭小空间严重摧残了人的个性成长与发展。埃里卡的人生悲剧无可避免了。
作为一个母亲,读完这部文学作品,首先反省自己有没有有意无意对孩子犯了这种错误。我相信大部分家长都不至于这样迫逼孩子。但是要警惕的是,别让孩子来替你完成梦想。别以爱之名伤害孩子。孩子首先是一个个体,我们作为家长起的作用是引导、鼓励。任何人都不能侵占别人的人生,否则就如埃里卡母女那样,都没有幸福的人生。作为家长,我们的人生也是需要不断进步的,这样才能与孩子教学相长。
埃里卡时时处于监视的痛苦人生令我再次反省,自己应该在孩子的童年起什么作用,起多大作用。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讲到要给孩子“留白”,让他有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表达出愉快正面的感情。孩子写日记时,我常常教他写“我很开心”之类的句子。孩子有时就会脱口而出:“我其实一点都不开心啊!”后来我顿悟了,要尊重孩子的感情,让他从小学会表达真情实感,而不是为了讨好老师或是家长写一些假大空的话。
只有拥有自己人生的人才配拥有幸福。这是《钢琴教师》这部文学巨着给我的一点启迪。
钢琴教师读后感(二)
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埃里卡?科胡特是个快到40岁的中年未婚女子,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小市民的家庭,父亲因患精神病,被母亲和女儿送进精神病院,并在那里死去。家里就只剩下母女2人,睡在1张床上,成为1个共生体。她从小就受到母亲严格的管束,一直生活在母亲的羽翼下,与外界几乎隔绝。本来埃里卡完全可以成为一位淑女(小家碧玉),但她那具有很强虚荣心的母亲则一心盼望女儿成为一流钢琴家,进而能跻身上流社会。从小就让她学习各种乐器,她的全部童年时光都是在母亲的监督下练习弹钢琴。埃里卡被“囚禁”在母亲身边,不能和外界接触,只能一心练琴。年龄上已经进入成人期的埃里卡仍然时时处在母亲的严密监视下,青春期成了“禁猎期”,不能穿漂亮的服装,想要1双高跟鞋都不行。
埃里卡在母亲的折磨之下,35岁的埃里卡就成了一位钢琴教授,她用母亲折磨她的方式折磨学钢琴的学生,试图让他们成为莫扎特。(m.lz13.cn)实际上她已经成了一个丧失爱的能力,无法跟人相处,自以为是的人。她只认可高尚的音乐,她鄙视肉体生活。她痛恨自己的肉体,别人的肉体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一离开钢琴和音乐,她就成了一个充满复仇心理的人。她疯狂地折磨自己、报复他人。于是她采用了一种“受虐狂”的独特形式来应对,就像她用刀片割自己一样。不同的是,现在的“刀片”变成了外物,或者外物被她想象成了刀片。她在疼痛中获得快感。她已经完全没有能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更美有爱的能力。她的内心因长期的压抑经受了极大的扭曲。但埃里卡的学生克雷默尔的出现打破了母女之间死一般沉寂刻板的幽闭生活。克雷默尔热烈地追求自己的女钢琴教师,但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情爱陷阱:母亲固执而变态地从他手中抢夺埃里卡,埃里卡在对待情欲上表现出受虐狂的疯狂举动。最终克雷默尔选择了逃离。
我们从书中看到了她是怎样地被压抑、怎样地被扭曲、又怎样地走向变态、病态、最终成为令人惊惧的角色。当然造成这一切结果的,除了社会强权压制、摧残的原因之外,还有她自身的原因。“爱”、“爱的能力”、“行动能力”,就这样在音乐教育和“爱”的教育中被毁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表现的却是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小说的作者将她的主人公埃里卡塑造成了一个极其复杂暧昧的形象:时而是淑女,时而是荡妇;时而理性,时而疯狂;时而温柔,时而残暴;不但折磨别人,更折磨自己;在奉献自己的同时要将自己和别人毁掉。埃里卡的性格就是属于人格变态的范畴。产生这种变态人格的根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压抑,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身份和性别等级的错乱和对抗。
* 钢琴教师影评
* 青铜葵花读后感
* 呐喊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