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诗歌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探讨屈原诗歌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摘要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情感丰富、寓意深刻,无一不传达着他的政治理想和人生哲学,透露着他爱国爱民的思想和追求自我的意识,可以说是其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化和外显化。本文以屈原诗歌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为中心,结合具体诗句,分别从民本意识、爱国意识、自我意识和死亡意识等四个方面入手,透彻地分析了深植于屈原内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关键词:屈原 人文精神 民本意识 爱国意识 自我意识 死亡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家庭,自幼饱读诗书、博学多才,踏上仕途以后,主张重民生、举贤能、明法度,推崇“美政”,但由于后来受到排挤,不仅其政策没有施行,他本人也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楚国首都被秦国攻陷,屈原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在满腹忧愤之中投江自尽。屈原仕途失意,便寄情感于文字之中,一生中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最著名的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楚辞”这一体裁,与《诗经》之体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又有“中国诗歌之父”的美誉。屈原的诗歌集中体现了他的爱国忠君之情、忧国忧民之苦、自我独立意识和他对生命、对死亡之价值的思考,饱含着浓厚而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 民本意识:以人为本,以德为政

民本思想在春秋时代就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从不同层面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论述,其中,儒家的探讨最为深刻也最具影响力。屈原作为一位倾心于文学、钟情于文字的诗人,自幼便受到民本思想的熏陶,因而他的诗歌总是散发着爱民、忧民的气息。

屈原关注民生、心系百姓,面对百姓受到的疾苦和灾难,他的内心更是痛苦万分,并为自己无法力挽狂澜而感到无奈和悲伤。他本想一走了之,但对百姓的热爱、同情和怜惜使他镇静下来,让他为了减少百姓的疾苦而继续忍受着不公的一切:“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当国土被他国所侵吞、民众亦随之遭殃之时,他则满腔悲愤地写道:“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首都郢都陷落以后,整个楚国出现的尽是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的景象,此时的诗人正遭放逐,便与四处流浪的难民一道,此时的他更能体会到楚国人民的艰辛与悲痛,他心如刀割、极为自责,恨自己不能为百姓排忧解难,整日在泪水与伤感之中度过。当他发现国君昏庸,毫不关心民众、体察民情之时,则又慨叹道:“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在政治方面,屈原提倡“美政”二字。所谓“美政”,是指一种美好而和谐的政治现实,执政者敬德爱民、关注民生,修明法度、稳定秩序,举贤授能、任人唯贤,而百姓则在这种德政的统治之下安居乐业。由于屈原曾不止一次地目睹了昏庸残暴的统治对民众的深

深伤害,又多次看到了不重视民生对百姓、对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因此,在他眼中,“美政”的核心便是以德为政,而德政的关键则在于以民为本。在《离骚》中,屈原列举了包括尧、舜、汤、禹在内的贤能之君通过体察民心、关注民生、施行德政而赢得民誉并最终赢得天下的事迹,同时也叙述了桀、纣等残酷暴力、昏庸无道的国君因施行暴政而国破人亡的故事,从而突出了以德为政的重要性。不过,在推行德政的同时,屈原还提倡修明法度。修明法度的思想所针对的不仅仅是下层的民众,其实更是对上层统治者而定的。屈原反对一切徇私枉法的行为,认为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阶层应当以史为鉴,修明法度,能够“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以此来巩固德政的根基。

二 爱国意识:佐君兴国,忠心相劝

屈原为振兴楚国而尽心尽力,为国土沦丧而心痛如绞,其爱国热情自不必多言。出于这种强烈的爱国意识,他坚持着自己的“美政”理想,对君主忠心耿耿,盼望着楚王能够接纳自己诚恳的建议,使楚国走向富国强军的道路。然而,楚王却昏庸无能、是非不分,听信佞臣之言而一再贬谪屈原,这又使他的内心多出一分无奈和愤懑。忠君爱国的他,始终希望君主有朝一日能够体察自己,看到自己的忠心,感知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在《九章·惜诵》中,屈原写道:“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疣。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也!”“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思君其莫

我忠兮,勿忘身之贱贫。”“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离骚》中也有类似的诗句:“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在屈原的诗歌之中,他曾多次表达了自己对“美人”的爱慕与追求。其实,这日思夜想的“美人”便暗指了楚国的君王,而对美女的无限追求,则象征着他对楚国和楚王忠心不二的决心。这一点从《九章·思美人》的诗句中便可看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屈原曾敏锐地觉察到楚国即将面临的危险和潜伏许久的危机,并希望自己可以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他多次向以楚王为首的统治阶层诚恳进谏,而他们对此却毫不在意,甚至采取了一种恶劣排斥的态度,将屈原贬谪、放逐。眼看着国土日渐沦陷,世间民不聊生,自己却无法挽救,他心中的惆怅与悲愤是显而易见的,他对楚王不分青红皂白的做法也进行了批判,希望楚王能够认清现实、早日回头。例如,在《九章·惜往日》中有这样几句:“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佛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在《离骚》中,他则慨叹:“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由此可见,屈原对楚怀王听信谗言、不查真相而疏远自己的做法表示不满,但他并未因此而痛恨楚王,反而一再抒发对

自己的建议有朝一日能够被楚王接纳、楚国能够重新振兴的期盼之情,其爱国忠君的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三 自我意识:肯定自我,洁身自好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个性和理想等多种内在因素的认知和肯定,表现在具体行动之中就是自信、自爱、自尊、自立,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对自己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屈原是一位拥有强烈自我意识的诗人,他深信自己拥有天地灵气所赋予的内在之美,故而“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足以见得他对自我内在品质和才干能力的高度肯定与自信。为了保持这份纯净而高洁的内在,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他不断地加强修养、提升自我,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爱好和习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在诗人遭到贬谪与放逐之后,他仍然没有放弃对其政治理想的热烈追求,而是将这种追求扩大化、深度化,将自我价值融入到社会之中,转而成为一种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一种对历史、对现实的使命感。屈原深知其“美政”的道路将充满艰难,也明白自己不与奸臣同流合污的“特立独行”的做法会使自己的处境更加危险,更知道自己的尝试很可能会失败。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决定要坚持到底,甚至以死明志。这一点从以下诗句中便可以看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可以看出,在这种高尚人格和圣洁灵魂的支撑下,遭受了万般苦楚和非难的屈原并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始终对楚国一片赤诚,对

君王忠心耿耿,身陷逆境而志气不屈,仍然坚持为国为民出谋划策,力求为救国救民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离骚》中有很多美好的意象,但出现次数最多的不外乎“美人”和“香草”这两种。按通常的解释来说,“美人”暗指君王,但有时也含自喻之意,是美好与纯洁的象征。而诗篇中种类繁多的“香草”意象则指代诗人自身高洁的人格和纯净的心灵。诗人在诗篇中反复吟诵着美好的“香草”,其实是对自己人格和品质的高度肯定,也传达着自己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信念:“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诗人以各种美丽芳香的“香草”为饰,意在说明他要不断地深化自己崇高而贞洁的人格,即便与世俗格格不入,即便受到佞臣的攻击,他也无惧无畏、无怨无悔。由此便可以看出诗人对自我人格的充分肯定、信任和坚持,也从侧面反映出屈原强烈的自我意识。

四 死亡意识:德之至高,生之至久

“死亡”是文学艺术领域一个崇高、不朽的历史命题,而来源于对这一命题深度思考的“死亡意识”,则是文学艺术家们思想之深刻性的象征。屈原在创作中对“死亡”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探索,不仅以一种崭新的美学视角去描述死亡,还以创造性的思维对该命题进行了升华和超越,把道德作为唯一的尺度来衡量死亡的价值,认为以死殉节其实是对道德的诠释和对生命的延续。在屈原的意识

中,死亡只是对肉体生命的暂时性否定,而人的灵魂在死亡之后则可以离开肉体而自由地漫游在人世之中,以新的方式继续存在,从而让生命超越时空的限制,达到一种永恒的境界。

面对死亡,屈原抱有一种勇敢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人应当死得其所,每一种合理的死亡都应当富有某种价值。对他而言,为了传播道义而选择死亡,其实是对道德境界的一种拓展,是进入了传播道义的崭新境界。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他在死亡面前丝毫不畏惧,因为他坚信那绝不是对生命的诀别,而是拥抱了另外一种生命,在那种生命形式之中,他那纯净、美丽而高洁的灵魂终于可以摆脱肉体的束缚,自由地传播和延续自己的理想。

在世俗的羁绊中,屈原明白自己的理想、抱负终将付诸东流,所以,他希望通过死亡让自己的理想得以永存。在《离骚》中,诗人以死殉节的愿望出现了七次,在《九章》中则出现了十三次之多。例如:“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屈原轻视生命、缺乏生命意识。恰恰相反,他的生命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他也是极其渴望拥有永恒生命的。在《九歌·礼魂》中他曾写道:“春兰兮秋菊,常无绝兮终古。”正是由于他对生命的渴望和珍爱,他才如此热切地盼望着自己的“美政”理想得以实现。但是,由于现实的束缚和羁绊,他无法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只得选择死亡这条“生”的道路、“德”的道路,让灵魂延续自己的梦想,让道义永存于这世界。

结语

屈原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情感丰富、行文优美,同时又营造出一种高雅的境界,传达着深刻而极富哲理的寓意。他坚持着以民为本的思想,不懈追求以德为政、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以死明志。他忠君爱国,不畏佞臣谗言而一再进谏,只为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实现富国安民的梦想。他肯定自我、洁身自好,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至死不渝。他无惧死亡,用道德来衡量死亡的价值,最终以死殉节,来实现生之永恒、德之至高。无论时空怎样变幻,屈原的诗歌中所传达的崇高的人文精神,将永远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参考文献:

[1] 褚斌杰:《楚辞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洪兴祖:《楚辞章句补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 王夫之:《楚辞通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4] 颜翔林:《楚辞美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5] 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作者简介:

孙健,男,1980—,山东淄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工作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胡师,男,1983—,河北南宫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工作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郑传超,男,1983—,河北昌黎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探讨屈原诗歌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摘要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情感丰富、寓意深刻,无一不传达着他的政治理想和人生哲学,透露着他爱国爱民的思想和追求自我的意识,可以说是其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化和外显化。本文以屈原诗歌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为中心,结合具体诗句,分别从民本意识、爱国意识、自我意识和死亡意识等四个方面入手,透彻地分析了深植于屈原内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关键词:屈原 人文精神 民本意识 爱国意识 自我意识 死亡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家庭,自幼饱读诗书、博学多才,踏上仕途以后,主张重民生、举贤能、明法度,推崇“美政”,但由于后来受到排挤,不仅其政策没有施行,他本人也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楚国首都被秦国攻陷,屈原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在满腹忧愤之中投江自尽。屈原仕途失意,便寄情感于文字之中,一生中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最著名的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楚辞”这一体裁,与《诗经》之体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又有“中国诗歌之父”的美誉。屈原的诗歌集中体现了他的爱国忠君之情、忧国忧民之苦、自我独立意识和他对生命、对死亡之价值的思考,饱含着浓厚而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 民本意识:以人为本,以德为政

民本思想在春秋时代就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从不同层面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论述,其中,儒家的探讨最为深刻也最具影响力。屈原作为一位倾心于文学、钟情于文字的诗人,自幼便受到民本思想的熏陶,因而他的诗歌总是散发着爱民、忧民的气息。

屈原关注民生、心系百姓,面对百姓受到的疾苦和灾难,他的内心更是痛苦万分,并为自己无法力挽狂澜而感到无奈和悲伤。他本想一走了之,但对百姓的热爱、同情和怜惜使他镇静下来,让他为了减少百姓的疾苦而继续忍受着不公的一切:“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当国土被他国所侵吞、民众亦随之遭殃之时,他则满腔悲愤地写道:“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首都郢都陷落以后,整个楚国出现的尽是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的景象,此时的诗人正遭放逐,便与四处流浪的难民一道,此时的他更能体会到楚国人民的艰辛与悲痛,他心如刀割、极为自责,恨自己不能为百姓排忧解难,整日在泪水与伤感之中度过。当他发现国君昏庸,毫不关心民众、体察民情之时,则又慨叹道:“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在政治方面,屈原提倡“美政”二字。所谓“美政”,是指一种美好而和谐的政治现实,执政者敬德爱民、关注民生,修明法度、稳定秩序,举贤授能、任人唯贤,而百姓则在这种德政的统治之下安居乐业。由于屈原曾不止一次地目睹了昏庸残暴的统治对民众的深

深伤害,又多次看到了不重视民生对百姓、对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因此,在他眼中,“美政”的核心便是以德为政,而德政的关键则在于以民为本。在《离骚》中,屈原列举了包括尧、舜、汤、禹在内的贤能之君通过体察民心、关注民生、施行德政而赢得民誉并最终赢得天下的事迹,同时也叙述了桀、纣等残酷暴力、昏庸无道的国君因施行暴政而国破人亡的故事,从而突出了以德为政的重要性。不过,在推行德政的同时,屈原还提倡修明法度。修明法度的思想所针对的不仅仅是下层的民众,其实更是对上层统治者而定的。屈原反对一切徇私枉法的行为,认为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阶层应当以史为鉴,修明法度,能够“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以此来巩固德政的根基。

二 爱国意识:佐君兴国,忠心相劝

屈原为振兴楚国而尽心尽力,为国土沦丧而心痛如绞,其爱国热情自不必多言。出于这种强烈的爱国意识,他坚持着自己的“美政”理想,对君主忠心耿耿,盼望着楚王能够接纳自己诚恳的建议,使楚国走向富国强军的道路。然而,楚王却昏庸无能、是非不分,听信佞臣之言而一再贬谪屈原,这又使他的内心多出一分无奈和愤懑。忠君爱国的他,始终希望君主有朝一日能够体察自己,看到自己的忠心,感知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在《九章·惜诵》中,屈原写道:“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疣。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也!”“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思君其莫

我忠兮,勿忘身之贱贫。”“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离骚》中也有类似的诗句:“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在屈原的诗歌之中,他曾多次表达了自己对“美人”的爱慕与追求。其实,这日思夜想的“美人”便暗指了楚国的君王,而对美女的无限追求,则象征着他对楚国和楚王忠心不二的决心。这一点从《九章·思美人》的诗句中便可看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屈原曾敏锐地觉察到楚国即将面临的危险和潜伏许久的危机,并希望自己可以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他多次向以楚王为首的统治阶层诚恳进谏,而他们对此却毫不在意,甚至采取了一种恶劣排斥的态度,将屈原贬谪、放逐。眼看着国土日渐沦陷,世间民不聊生,自己却无法挽救,他心中的惆怅与悲愤是显而易见的,他对楚王不分青红皂白的做法也进行了批判,希望楚王能够认清现实、早日回头。例如,在《九章·惜往日》中有这样几句:“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佛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在《离骚》中,他则慨叹:“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由此可见,屈原对楚怀王听信谗言、不查真相而疏远自己的做法表示不满,但他并未因此而痛恨楚王,反而一再抒发对

自己的建议有朝一日能够被楚王接纳、楚国能够重新振兴的期盼之情,其爱国忠君的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三 自我意识:肯定自我,洁身自好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个性和理想等多种内在因素的认知和肯定,表现在具体行动之中就是自信、自爱、自尊、自立,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对自己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屈原是一位拥有强烈自我意识的诗人,他深信自己拥有天地灵气所赋予的内在之美,故而“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足以见得他对自我内在品质和才干能力的高度肯定与自信。为了保持这份纯净而高洁的内在,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他不断地加强修养、提升自我,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爱好和习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在诗人遭到贬谪与放逐之后,他仍然没有放弃对其政治理想的热烈追求,而是将这种追求扩大化、深度化,将自我价值融入到社会之中,转而成为一种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一种对历史、对现实的使命感。屈原深知其“美政”的道路将充满艰难,也明白自己不与奸臣同流合污的“特立独行”的做法会使自己的处境更加危险,更知道自己的尝试很可能会失败。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决定要坚持到底,甚至以死明志。这一点从以下诗句中便可以看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可以看出,在这种高尚人格和圣洁灵魂的支撑下,遭受了万般苦楚和非难的屈原并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始终对楚国一片赤诚,对

君王忠心耿耿,身陷逆境而志气不屈,仍然坚持为国为民出谋划策,力求为救国救民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离骚》中有很多美好的意象,但出现次数最多的不外乎“美人”和“香草”这两种。按通常的解释来说,“美人”暗指君王,但有时也含自喻之意,是美好与纯洁的象征。而诗篇中种类繁多的“香草”意象则指代诗人自身高洁的人格和纯净的心灵。诗人在诗篇中反复吟诵着美好的“香草”,其实是对自己人格和品质的高度肯定,也传达着自己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信念:“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诗人以各种美丽芳香的“香草”为饰,意在说明他要不断地深化自己崇高而贞洁的人格,即便与世俗格格不入,即便受到佞臣的攻击,他也无惧无畏、无怨无悔。由此便可以看出诗人对自我人格的充分肯定、信任和坚持,也从侧面反映出屈原强烈的自我意识。

四 死亡意识:德之至高,生之至久

“死亡”是文学艺术领域一个崇高、不朽的历史命题,而来源于对这一命题深度思考的“死亡意识”,则是文学艺术家们思想之深刻性的象征。屈原在创作中对“死亡”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探索,不仅以一种崭新的美学视角去描述死亡,还以创造性的思维对该命题进行了升华和超越,把道德作为唯一的尺度来衡量死亡的价值,认为以死殉节其实是对道德的诠释和对生命的延续。在屈原的意识

中,死亡只是对肉体生命的暂时性否定,而人的灵魂在死亡之后则可以离开肉体而自由地漫游在人世之中,以新的方式继续存在,从而让生命超越时空的限制,达到一种永恒的境界。

面对死亡,屈原抱有一种勇敢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人应当死得其所,每一种合理的死亡都应当富有某种价值。对他而言,为了传播道义而选择死亡,其实是对道德境界的一种拓展,是进入了传播道义的崭新境界。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他在死亡面前丝毫不畏惧,因为他坚信那绝不是对生命的诀别,而是拥抱了另外一种生命,在那种生命形式之中,他那纯净、美丽而高洁的灵魂终于可以摆脱肉体的束缚,自由地传播和延续自己的理想。

在世俗的羁绊中,屈原明白自己的理想、抱负终将付诸东流,所以,他希望通过死亡让自己的理想得以永存。在《离骚》中,诗人以死殉节的愿望出现了七次,在《九章》中则出现了十三次之多。例如:“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屈原轻视生命、缺乏生命意识。恰恰相反,他的生命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他也是极其渴望拥有永恒生命的。在《九歌·礼魂》中他曾写道:“春兰兮秋菊,常无绝兮终古。”正是由于他对生命的渴望和珍爱,他才如此热切地盼望着自己的“美政”理想得以实现。但是,由于现实的束缚和羁绊,他无法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只得选择死亡这条“生”的道路、“德”的道路,让灵魂延续自己的梦想,让道义永存于这世界。

结语

屈原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情感丰富、行文优美,同时又营造出一种高雅的境界,传达着深刻而极富哲理的寓意。他坚持着以民为本的思想,不懈追求以德为政、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以死明志。他忠君爱国,不畏佞臣谗言而一再进谏,只为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实现富国安民的梦想。他肯定自我、洁身自好,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至死不渝。他无惧死亡,用道德来衡量死亡的价值,最终以死殉节,来实现生之永恒、德之至高。无论时空怎样变幻,屈原的诗歌中所传达的崇高的人文精神,将永远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参考文献:

[1] 褚斌杰:《楚辞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洪兴祖:《楚辞章句补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 王夫之:《楚辞通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4] 颜翔林:《楚辞美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5] 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作者简介:

孙健,男,1980—,山东淄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工作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胡师,男,1983—,河北南宫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工作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郑传超,男,1983—,河北昌黎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内容

  • "庄子与屈原"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外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中国的战国时代,庄骚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庄子是一位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哲人,他的人本体论哲学,让人们追思"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 ...

  • 汉民族文化对楚辞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分析
  • 汉民族文化对楚辞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分析 D工商082班 施静 510832201 摘要:楚地西源东流.南下北承,接受四方百族文化洗礼和恩惠,楚辞便以博大的胸襟,开放的精神,兼容并蓄的态度,展现了中原四方.华夏蛮夷异彩纷呈的文化.因此,楚辞吸收汉民族文化的精髓,对其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 ...

  •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周萍)
  • 大学语文教案 周萍 2007年7月 修订 目 录 教学大纲 讲 义 绪 论 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周萍) 一.蒹葭(<诗经>) 二.涉江(屈原) 三.短歌行(其一)(曹操) 四.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五.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六.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七.长恨歌(白居易) 八 ...

  • 2012年至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 语文科 一.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

  •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
  •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 第一专题:科学之光 一.探索与发现 内容目标 1.从人类在科学领域的探究及对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把握的角度,引导学生享受发现与探索的乐趣. 2.感悟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对人类负责的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对科学的价值进行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3.能够 ...

  • 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浪漫主义精神
  • 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精神,并鼓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持高昂的正气与民族气节,积淀为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弘扬其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为国家为民族利益 ...

  • 八年级语文橘颂
  • <橘颂>教案 河南省安阳县二中 董婷 教学目标 1. 了解屈原和<楚辞>鉴赏的有关知识. 2. 掌握课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 理解诗文大意,并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4. 了解咏物诗的基本特点. 5. 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咏物诗寓情于物的 ...

  • 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
  • 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李白<江上吟> 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意:或者如胡适所说,是一个大"箭垛",让我们人人都可以在他那里射中心中 ...

  • 名词解释(先秦文学)
  • 上古歌谣 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