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护理健康教育论文

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健康教育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有关护理。方法 针对老年高血压病患的具体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高血压病;护理

高血压病是世界高发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患病也呈直线上升趋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很高,此疾病长期以往还会引起患者出现其他脏器的疾病,其是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关键因素。高龄患者易于发生此疾病。有研究发现此疾病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还和患者的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现今我国的高龄人口已经占人口的很大比重,故预防高血压疾病降低此疾病的发病几率是现今我国医疗人员应重视的问题。笔者根据老年高血压病患的具体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肯定地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病人135例,男性87例,女性48例;年龄46—90岁,平均年龄为(64.23±10.15)岁;其中有家族史30例,38例患者是因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等原因引起,29例患者是因为个人急躁、性情激动等原因引起。家族史加工作环境、进食肉多偏咸24例,其它14例。

2 心理护理

患者如出现不良心理,其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刺激,会导致患者的血压出现上升的表现。心理原因和此疾病有很大的关系。故应对患者的心理情况有所了解。在给予患者治疗期间应注重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对患者进行宣教,让其了解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应保持平和的心态,消除自身的不良心理表现。让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积极地配合。另外,应教导患者如何进行心态的调整,如多听听轻松的音乐,进行深呼吸来调整心态。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促进患者疾病得到早期康复。

3 健康宣教与基础护理

3.1 开导病人常常自我调整心态、开朗些,创造轻松的工作氛围;减轻精神压力,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足够睡眠,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及时释放心理压力,对于血压的平稳有很好的作用。科学用脑,在繁忙的生活中,适当休息放松,午饭后休息20—60min,有利于身体疲劳的修复。在生活中发生突发事件,要及时做好心理准备,调节心情,防止血压剧变的各种因素,如参加容易引起精神高度兴奋的活动。指导高血压患者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养花、钓鱼等平和有趣的活动,调整好心态,保持血压平稳。

3.2 做到饮食均衡 良好地控制自身体重可预防高血压疾病,故患者应进行饮食的控制,少食用动物脂肪及盐,经常进行身体方面的锻炼。必须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如黄油、肥肉、动

物内脏等,控制糖、饮料和甜点的摄入;高血压病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是低盐饮食,单纯限盐有可能使血压轻度或早期高血压病人恢复正常;可进食柑橘、马铃薯、玉米等富含钾的食物。并多饮用虾米、海带、蔬菜、豆类、乳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品。

3.3 我们在病人入院时应热情接待并给予关心和帮助,与病人在接触时应有礼貌,关切慰问,病人诉说时要耐心倾听,从而了解病史等资料,有益于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这种交谈本身就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住院后的环境变化,老年人本身适应能力弱。自尊心强,就会引起心理不安和精神紧张导致失眠促使血压升高。因此,帮助病人熟悉环境和病人创造舒适、安静、清洁、整齐的环境,保证病人的情绪稳定与精神愉快,建立恢复身心健康的信心。

3.4 病人很关注身体变化、安全用药和各项检查,所以须让病人了解药物的名称、效应、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使病人消除其顾虑配合治疗。

3.5 住院病人因离开家庭和工作岗位难以适应的心理,加之见效慢,易反复常合并多种疾病,住院时间长病人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根据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耐心细致叙述高血压的病因及规律,使病人能静心休养正确对待病情。并嘱病人在病情许可条件下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及体育锻炼,以改善病人情绪,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3.6 出院时应告知病人坚持终生服控制血压药,教会病人自测血压和观察血压波动,发现血压偏高时到医院就诊。日常生活中保

持乐观,能控制情绪,学会自我放松,保证每天休息和睡眠质量,控制饮食,自我保健,避免脑中风、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4 院外护理指导

4.1 指导患者养成有利于高血压病治疗的良好生活习惯、合理的休息,让患者保持规律作息节奏,保证病人的充分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也要鼓励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散步、太极拳、气功、体操等有利于大脑皮质功能恢复的轻度体力活动。 4.2 坚持饮食结构的合理性,低盐、清淡、低动物脂肪和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g/d。新鲜的瓜果蔬菜,山芋、毛芋、土豆和降压作用的药芹、枸杞子等既可保证营养需要,又能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4.3 适当控制体重 体重超重者需要适当控制摄入进食量和总热量,每餐能过饱,避免暴饮、暴食,禁止吸烟和饮酒,睡觉前饮适当牛奶可以防止因饥饿影响睡眠。

4.4 坚持长期选择性合理用药 ①若清晨血压较高时,可以使用常备的降压药卧床休息30min左右。如不能缓解,自觉有头痛等症状时,应适当增服降压药。②在天气变化、饱餐和情绪激动等因素导致的胸闷、心前区疼痛时,应舌下含服消心痛、心痛定等药物。③血压增高已多年者以逐渐降压为宜。④患者有高血压危象发生时,要采取半卧位,选用速效降压药物、镇定药,如安定、巴比妥类等药物,并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定时进行自我检查家中应备有血压计,学会自己测量血压,及时适当增减降压药,必要时及时就医。

4.5 要认真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和出院后的门诊随访,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的情况,出院时给予不同的指导,嘱咐患者回家后按自我护理要求去做,并留下电话号码,便于联系,定期门诊随访,进行详细的询问和指导。通过观察13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及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均取得满意护理效果,未见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认为,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只要能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而采取合理的有针对性和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

5 加强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

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诱发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的诱因。据统计,高血压病人群较正常人相比,平均寿命均少于15—20年,因此,降压治疗非常重要,当然,离不开的是,高血压患者应该建立起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6 结 论

高血压是全球性的慢性疾病,目前,对其病因及病机理并未明确,但是经过大量研究表明:主要是遗传因素、社会的压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护理中,老年人的高血压占慢性疾病的很大一部分,是健康的隐形杀手,老年高血压通过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科学、方便、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有利于老年高血压病的长期有效的防治。通过对高血压的健康宣教,是每位患者意识到疾病的危险性,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对高血压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减少了并发症,从而提高了长期的生活质量,使

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晚年。

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健康教育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有关护理。方法 针对老年高血压病患的具体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高血压病;护理

高血压病是世界高发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患病也呈直线上升趋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很高,此疾病长期以往还会引起患者出现其他脏器的疾病,其是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关键因素。高龄患者易于发生此疾病。有研究发现此疾病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还和患者的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现今我国的高龄人口已经占人口的很大比重,故预防高血压疾病降低此疾病的发病几率是现今我国医疗人员应重视的问题。笔者根据老年高血压病患的具体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肯定地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病人135例,男性87例,女性48例;年龄46—90岁,平均年龄为(64.23±10.15)岁;其中有家族史30例,38例患者是因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等原因引起,29例患者是因为个人急躁、性情激动等原因引起。家族史加工作环境、进食肉多偏咸24例,其它14例。

2 心理护理

患者如出现不良心理,其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刺激,会导致患者的血压出现上升的表现。心理原因和此疾病有很大的关系。故应对患者的心理情况有所了解。在给予患者治疗期间应注重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对患者进行宣教,让其了解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应保持平和的心态,消除自身的不良心理表现。让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积极地配合。另外,应教导患者如何进行心态的调整,如多听听轻松的音乐,进行深呼吸来调整心态。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促进患者疾病得到早期康复。

3 健康宣教与基础护理

3.1 开导病人常常自我调整心态、开朗些,创造轻松的工作氛围;减轻精神压力,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足够睡眠,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及时释放心理压力,对于血压的平稳有很好的作用。科学用脑,在繁忙的生活中,适当休息放松,午饭后休息20—60min,有利于身体疲劳的修复。在生活中发生突发事件,要及时做好心理准备,调节心情,防止血压剧变的各种因素,如参加容易引起精神高度兴奋的活动。指导高血压患者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养花、钓鱼等平和有趣的活动,调整好心态,保持血压平稳。

3.2 做到饮食均衡 良好地控制自身体重可预防高血压疾病,故患者应进行饮食的控制,少食用动物脂肪及盐,经常进行身体方面的锻炼。必须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如黄油、肥肉、动

物内脏等,控制糖、饮料和甜点的摄入;高血压病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是低盐饮食,单纯限盐有可能使血压轻度或早期高血压病人恢复正常;可进食柑橘、马铃薯、玉米等富含钾的食物。并多饮用虾米、海带、蔬菜、豆类、乳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品。

3.3 我们在病人入院时应热情接待并给予关心和帮助,与病人在接触时应有礼貌,关切慰问,病人诉说时要耐心倾听,从而了解病史等资料,有益于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这种交谈本身就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住院后的环境变化,老年人本身适应能力弱。自尊心强,就会引起心理不安和精神紧张导致失眠促使血压升高。因此,帮助病人熟悉环境和病人创造舒适、安静、清洁、整齐的环境,保证病人的情绪稳定与精神愉快,建立恢复身心健康的信心。

3.4 病人很关注身体变化、安全用药和各项检查,所以须让病人了解药物的名称、效应、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使病人消除其顾虑配合治疗。

3.5 住院病人因离开家庭和工作岗位难以适应的心理,加之见效慢,易反复常合并多种疾病,住院时间长病人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根据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耐心细致叙述高血压的病因及规律,使病人能静心休养正确对待病情。并嘱病人在病情许可条件下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及体育锻炼,以改善病人情绪,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3.6 出院时应告知病人坚持终生服控制血压药,教会病人自测血压和观察血压波动,发现血压偏高时到医院就诊。日常生活中保

持乐观,能控制情绪,学会自我放松,保证每天休息和睡眠质量,控制饮食,自我保健,避免脑中风、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4 院外护理指导

4.1 指导患者养成有利于高血压病治疗的良好生活习惯、合理的休息,让患者保持规律作息节奏,保证病人的充分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也要鼓励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散步、太极拳、气功、体操等有利于大脑皮质功能恢复的轻度体力活动。 4.2 坚持饮食结构的合理性,低盐、清淡、低动物脂肪和低胆固醇的食物为主,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g/d。新鲜的瓜果蔬菜,山芋、毛芋、土豆和降压作用的药芹、枸杞子等既可保证营养需要,又能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4.3 适当控制体重 体重超重者需要适当控制摄入进食量和总热量,每餐能过饱,避免暴饮、暴食,禁止吸烟和饮酒,睡觉前饮适当牛奶可以防止因饥饿影响睡眠。

4.4 坚持长期选择性合理用药 ①若清晨血压较高时,可以使用常备的降压药卧床休息30min左右。如不能缓解,自觉有头痛等症状时,应适当增服降压药。②在天气变化、饱餐和情绪激动等因素导致的胸闷、心前区疼痛时,应舌下含服消心痛、心痛定等药物。③血压增高已多年者以逐渐降压为宜。④患者有高血压危象发生时,要采取半卧位,选用速效降压药物、镇定药,如安定、巴比妥类等药物,并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定时进行自我检查家中应备有血压计,学会自己测量血压,及时适当增减降压药,必要时及时就医。

4.5 要认真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和出院后的门诊随访,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的情况,出院时给予不同的指导,嘱咐患者回家后按自我护理要求去做,并留下电话号码,便于联系,定期门诊随访,进行详细的询问和指导。通过观察13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及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均取得满意护理效果,未见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认为,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只要能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而采取合理的有针对性和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

5 加强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

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诱发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等疾病的诱因。据统计,高血压病人群较正常人相比,平均寿命均少于15—20年,因此,降压治疗非常重要,当然,离不开的是,高血压患者应该建立起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6 结 论

高血压是全球性的慢性疾病,目前,对其病因及病机理并未明确,但是经过大量研究表明:主要是遗传因素、社会的压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护理中,老年人的高血压占慢性疾病的很大一部分,是健康的隐形杀手,老年高血压通过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科学、方便、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有利于老年高血压病的长期有效的防治。通过对高血压的健康宣教,是每位患者意识到疾病的危险性,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对高血压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减少了并发症,从而提高了长期的生活质量,使

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晚年。


相关内容

  • 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指导及护理论文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及护理,并针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与健康指导.方法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进行特殊护理,首先将血压控制在再控制血糖,采用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密切监测血糖.准确服用药物控制血糖.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及部分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 ...

  • 浅谈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 浅谈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2013级长江大学护理学 刘凡 创建良好环境,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使患者早日恢复.发病诱因:过饱饮食.便秘.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大喜大悲.焦虑.忧郁.偏执.孤独.情绪消沉等,会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病情加重.患者要保持情绪平静, ...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整体护理策略
  • 临床护理 进食不足时,大便色绿量少.次数多:肠道感染时,大便次数多.稀便.水样便或带粘液.脓性,有腥臭. 新生儿多在生后24小时内排尿,一日约十余次,如48小时仍不排尿,应考虑泌尿系统是否畸形. 1.5脐带 生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脐带有无渗血或出血,以后每日必须检查,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一般生后3 ...

  • 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 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摘要]高血压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量的减少,饮食中脂肪含量和热量增多,饮酒.吸烟无节制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呈上升趋势.李为民等认为[1]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多种心. ...

  • 社区高血压护理问题分析
  • 社区高血压护理问题分析 李霞 (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新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安徽安庆 246000) 摘要:在我国,社区居民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中国高血压防治工作仍处于较低水平,"三高"和"三低"的存在,"三&qu ...

  •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社区和家庭个体化护理
  •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社区和家庭个体化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作为一种慢性病和多发病,它已经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而高血压的病程较长,发展缓慢,合并症多,除了住院治疗,更多时候需要个体化的社区和家庭的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于上世纪70年代被 ...

  • 老年高血压的家庭护理
  • 摘要:目的:观察家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辅助治疗.方法:用心理,运动,休息,饮食,用药等家庭护理来控制高血压.结果:46例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后血压稳定,头痛头昏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高血压家庭护理,包括心理,运动,休息饮食用药等,认为有效的家庭护理可控制病情,促进健康,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高血压 家庭护 ...

  • 健康教育工作规范
  • 工作规范 一.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 康复各项技术服务工作规范 第一条 社区诊断 开展社区诊断,明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和相应的实施措施. 第二条 传染病的防治 1.开展急性传染病.结核病.寄生虫病的防治. 2.执行传染病登记与报告制度. 3.配合有关部门对 ...

  • 1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衰的护理
  • ・49・ 腕围增粗.局部出血应及时压迫穿刺部位并就医.对于没有达到PICA+支架治疗程度而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指导其合理口服用药和健康生活方式. 至坏死.由于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术后6h回家,没有医护人员观察.护理.我们强调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指导,术后注意事项逐一讲清楚,使患者回家后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