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白
石
精
品
集
粹
本次中国嘉德春拍推出多幅白石老人扛鼎之精品,有山水,有人物,有秋荷,有梅雀。《篆书四言联》线条质拙厚重,如铁杵圆抡,有裹铁直指之气概;《荷花青蛙》,通过凌乱的荷花、荷茎、莲蓬营造出一个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空间,别有韵致;《梅雀图》老笔铁杆,枝桠铮铮中有一树的春意;《文天祥像》是白石老人58岁所作,粗笔转折加细笔描纹,文丞相在正气凛然中有文人儒雅之态。白石老人博观约取,融合多脉,而能自出天机,无论书法、绘画还是刻印,都能有自由奔放之精神,天马行空,艺胆才高。此组白石老人的艺术,当属近几年市场不多见之精品,心仪之藏家切不可错过。
齐白石 篆书四言联
立轴 纸本
丁丑(1937年)作
钤印:白石
题识:晓泉先生清属,丁丑,白石齐璜。
92×27.5 cm×2
释文:阳春有脚,天马无羁。
杨善深(1913-2004)题签条?齐白石书联。善深题千。?钤印:杨氏善深
著录:《齐白石双谱》,第589页,集古斋有限公司,1999年版。
出版:《齐白石全集》第九卷,图版94,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来源:中国嘉德1995年秋拍《杨永德藏齐白石书画》,第219号。
齐白石书法受清末潮流影响,以碑派为根基,于《天发神谶碑》、《祀三公山碑》、李邕《麓山寺碑》、《云摩将军碑》用功最深。其篆书独树一帜,介于篆隶之间,充分显示出内在能力与大气磅礴,老辣厚重与稚气天真。
篆书四言联 局部
观此四言联,单字多作方形,横平竖直,端正稳重,整体平正而不呆板,富有变化。从墨色的变化上看笔墨的轻重变化有规律,即线条总体粗细均匀。白石老人作篆书笔画喜简,不喜繁复,其耐人品味之处在于用笔线条本身的老笨厚重,如铁杵圆抡,有裹铁直指之气概。1926至1936年,齐白石应聘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1937年自加两岁,是年起自称七十七岁。本年丁丑军兴,战事纷乱,齐白石辞去艺术学院和京华艺专教职,闭门家居。此联也用意在于内心对于自由平和生活的向往。
中国嘉德1996年秋拍《杨永德藏齐白石书画》专场封面
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内立着一块石头,上刻四个字“天马无羁”,字体即拓自齐白石1937年74岁时所作“阳春有脚,天马无羁”,并被选入《清华大学碑碣匾额拓片集》。“无羁”出自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惟性所宅,直取弗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天马”在古文献中则是星辰的名字。意谡才高艺大,天马行空。
齐白石 荷花青蛙
立轴?设色纸本
钤印:白石
题识:九十四岁白石。
135×51 cm
齐白石画荷在吸取朱耷以及吴昌硕笔墨精神的基础上,自创了写红荷墨叶于一纸的画荷法。用饱满的洋红直接泼写荷花,衬以浓墨叶和用焦墨写就的荷梗,在红黑、浓淡、干湿的对比变化中形成鲜明奔放的视觉效果。但进入九十岁后,齐白石更变其法,从早先的红花墨叶画法一变而为红花色叶,从早先的疏阔简淡一变而为缜密繁复。在此一时期荷花题材作品中,不仅荷叶的设色多有变化,忽而花青,忽而淡红,而且荷干、莲蓬亦一反常态地繁多起来,一如此幅《荷花青蛙》中所见。
在这幅《荷花青蛙》中,有一种架构之美,画面上满下空,一方面通过凌乱的荷花、荷茎、莲蓬营造出一个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空间,将青蛙、浮萍所处的空间氛围交代出来;一方面又在画面下部留出适当的空隙,使三只青蛙停游在清澈的水面上,仿佛在对语轻言,这一情态惹得一枝莲蓬也低头来听,低垂下来的那朵荷花刻画得十分有趣,仿佛是有灵性有情感的,这也是此画中的动人之处。白石老人对于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万物生灵皆有爱怜之心,故才觉得草木生灵亦有情。
齐白石 梅雀图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白石、寻思百计不如闲
题识:蛇形老树绕红云,墙角山腰香有痕。数尽花须复寻句,人生几日作闲人。旧句。白石璜。
136.5×39.5 cm
齐白石 扁舟林桃图
镜心 设色纸本
钤印:老白
题识:白石。
68×42 cm
签条:扁舟林桃图。Ch'i Pai Shih-Seelandschaft.
注:本作为日本藏家须磨弥吉郎旧藏。须磨弥吉郎(1892-1970),号升龙山人,室号梅花草堂,是日本昭和时期的外交官。收藏齐白石作品始于1928年4月出席在日本人俱乐部举办的齐白石个展,且选购了价格最高且无人赏识的山水《松堂旭日图》,显示出其独到的眼光。而后,其与白石老人定交,开始搜求并建立起齐白石收藏专题,规模终达100余件。1960年,须磨在美国举办齐白石作品展览并出版专辑《须磨收藏齐白石作品展》,所藏作品题材广泛,风格特异,体现了这位东瀛藏家对白石艺术的追捧和热爱。
齐白石 文天祥像
立轴 设色纸本
壬戌(1922年)作
钤印:齐大
题识:华民先生雅鉴。齐璜,壬戌五月制。
132.5×57.5 cm
本幅王襄(1876-1965)题:文信国公像。此白石老人六十岁笔,未题图为何氏。观其衮冕执笏,岂弟慈祥,纯然古大臣风度。或疑为唐之颜平原,或疑为明之张江陵,讫无定说。询诸原索画人告曰:此文文山像也。敬其人,故乞图之。始悟俯首凝思,若有重忧,正写其忠义峻洁之概。白石老人可谓体会入微矣。公历一九五五年十月,后学王襄题其首并记其详。?钤印:王襄
上款:“华民先生”即齐白石好友黎丹(1873-1938),原名泽润,字雨民、华民,又字萧山。湖南湘潭人。清末副贡,曾官甘肃宁州知州。民国初,谭延闿主湘期间曾任都督府秘书,1928年任青海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工书、擅刻印。他的篆刻,崇尚秦汉,师法黄牧甫,尤精于缪篆。辽宁博物馆所藏齐白石《黎夫人肖像》,其主人公黎夫人就是齐白石之师胡沁园的胞妹,而胡沁园则是黎丹的舅舅。
注:白石老人作此像时,年值58岁,黎丹49岁,正是黎丹官运亨通之际。由于谭延闿是齐白石的老师,对黎丹特别照顾,而齐白石与黎丹又情同兄弟,故有此画以祝黎氏官运亨通。本作王襄题为“文信公像”,为寄托之意,祈此像怀文天祥忠忱之望。王襄(1876-1965),祖籍浙江绍兴,世居天津。中国现代金石学家、甲骨学家。长期从事金石学、甲骨学研究,为中国的金石、甲骨学研究,特别是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与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编辑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政协委员。
今天传世的齐白石“神像”题材作品仅存数件,大多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市场之上鲜见流传,特显本幅难得之处。
齐白石 菊花
镜心 设色纸本
钤印:白石、寄萍堂
题识:九十四岁白石。
105.5×35 cm
出版:《雪莲堂藏画·卷一》,第256-257页,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
齐白石 红荷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白石
题识:白石。
67.5×33 cm
签条:齐白石荷花。荣宝斋。
注:本幅白石老人晚年佳作《红荷图》似简实繁,为其通神之作。其数片荷叶有正、侧、俯、仰之分,通过水墨晕散、浓淡变化表现,故而灵动有致,韵味十足。阔笔湿墨表现出翠盖欲滴的形貌,干笔中锋一蹴而就书写荷茎,重墨点缀的数支慈姑饶有风趣的摇曳,一朵盛开之红莲瓣蕊分明、傲然绽放。如此多之物象拥挤于一处,可谓“密不透风”;留白处荷塘清波,荡漾开去,又有“欲说还休”之意,让人无限流连。
齐
白
石
精
品
集
粹
本次中国嘉德春拍推出多幅白石老人扛鼎之精品,有山水,有人物,有秋荷,有梅雀。《篆书四言联》线条质拙厚重,如铁杵圆抡,有裹铁直指之气概;《荷花青蛙》,通过凌乱的荷花、荷茎、莲蓬营造出一个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空间,别有韵致;《梅雀图》老笔铁杆,枝桠铮铮中有一树的春意;《文天祥像》是白石老人58岁所作,粗笔转折加细笔描纹,文丞相在正气凛然中有文人儒雅之态。白石老人博观约取,融合多脉,而能自出天机,无论书法、绘画还是刻印,都能有自由奔放之精神,天马行空,艺胆才高。此组白石老人的艺术,当属近几年市场不多见之精品,心仪之藏家切不可错过。
齐白石 篆书四言联
立轴 纸本
丁丑(1937年)作
钤印:白石
题识:晓泉先生清属,丁丑,白石齐璜。
92×27.5 cm×2
释文:阳春有脚,天马无羁。
杨善深(1913-2004)题签条?齐白石书联。善深题千。?钤印:杨氏善深
著录:《齐白石双谱》,第589页,集古斋有限公司,1999年版。
出版:《齐白石全集》第九卷,图版94,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来源:中国嘉德1995年秋拍《杨永德藏齐白石书画》,第219号。
齐白石书法受清末潮流影响,以碑派为根基,于《天发神谶碑》、《祀三公山碑》、李邕《麓山寺碑》、《云摩将军碑》用功最深。其篆书独树一帜,介于篆隶之间,充分显示出内在能力与大气磅礴,老辣厚重与稚气天真。
篆书四言联 局部
观此四言联,单字多作方形,横平竖直,端正稳重,整体平正而不呆板,富有变化。从墨色的变化上看笔墨的轻重变化有规律,即线条总体粗细均匀。白石老人作篆书笔画喜简,不喜繁复,其耐人品味之处在于用笔线条本身的老笨厚重,如铁杵圆抡,有裹铁直指之气概。1926至1936年,齐白石应聘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1937年自加两岁,是年起自称七十七岁。本年丁丑军兴,战事纷乱,齐白石辞去艺术学院和京华艺专教职,闭门家居。此联也用意在于内心对于自由平和生活的向往。
中国嘉德1996年秋拍《杨永德藏齐白石书画》专场封面
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内立着一块石头,上刻四个字“天马无羁”,字体即拓自齐白石1937年74岁时所作“阳春有脚,天马无羁”,并被选入《清华大学碑碣匾额拓片集》。“无羁”出自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惟性所宅,直取弗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天马”在古文献中则是星辰的名字。意谡才高艺大,天马行空。
齐白石 荷花青蛙
立轴?设色纸本
钤印:白石
题识:九十四岁白石。
135×51 cm
齐白石画荷在吸取朱耷以及吴昌硕笔墨精神的基础上,自创了写红荷墨叶于一纸的画荷法。用饱满的洋红直接泼写荷花,衬以浓墨叶和用焦墨写就的荷梗,在红黑、浓淡、干湿的对比变化中形成鲜明奔放的视觉效果。但进入九十岁后,齐白石更变其法,从早先的红花墨叶画法一变而为红花色叶,从早先的疏阔简淡一变而为缜密繁复。在此一时期荷花题材作品中,不仅荷叶的设色多有变化,忽而花青,忽而淡红,而且荷干、莲蓬亦一反常态地繁多起来,一如此幅《荷花青蛙》中所见。
在这幅《荷花青蛙》中,有一种架构之美,画面上满下空,一方面通过凌乱的荷花、荷茎、莲蓬营造出一个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空间,将青蛙、浮萍所处的空间氛围交代出来;一方面又在画面下部留出适当的空隙,使三只青蛙停游在清澈的水面上,仿佛在对语轻言,这一情态惹得一枝莲蓬也低头来听,低垂下来的那朵荷花刻画得十分有趣,仿佛是有灵性有情感的,这也是此画中的动人之处。白石老人对于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万物生灵皆有爱怜之心,故才觉得草木生灵亦有情。
齐白石 梅雀图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白石、寻思百计不如闲
题识:蛇形老树绕红云,墙角山腰香有痕。数尽花须复寻句,人生几日作闲人。旧句。白石璜。
136.5×39.5 cm
齐白石 扁舟林桃图
镜心 设色纸本
钤印:老白
题识:白石。
68×42 cm
签条:扁舟林桃图。Ch'i Pai Shih-Seelandschaft.
注:本作为日本藏家须磨弥吉郎旧藏。须磨弥吉郎(1892-1970),号升龙山人,室号梅花草堂,是日本昭和时期的外交官。收藏齐白石作品始于1928年4月出席在日本人俱乐部举办的齐白石个展,且选购了价格最高且无人赏识的山水《松堂旭日图》,显示出其独到的眼光。而后,其与白石老人定交,开始搜求并建立起齐白石收藏专题,规模终达100余件。1960年,须磨在美国举办齐白石作品展览并出版专辑《须磨收藏齐白石作品展》,所藏作品题材广泛,风格特异,体现了这位东瀛藏家对白石艺术的追捧和热爱。
齐白石 文天祥像
立轴 设色纸本
壬戌(1922年)作
钤印:齐大
题识:华民先生雅鉴。齐璜,壬戌五月制。
132.5×57.5 cm
本幅王襄(1876-1965)题:文信国公像。此白石老人六十岁笔,未题图为何氏。观其衮冕执笏,岂弟慈祥,纯然古大臣风度。或疑为唐之颜平原,或疑为明之张江陵,讫无定说。询诸原索画人告曰:此文文山像也。敬其人,故乞图之。始悟俯首凝思,若有重忧,正写其忠义峻洁之概。白石老人可谓体会入微矣。公历一九五五年十月,后学王襄题其首并记其详。?钤印:王襄
上款:“华民先生”即齐白石好友黎丹(1873-1938),原名泽润,字雨民、华民,又字萧山。湖南湘潭人。清末副贡,曾官甘肃宁州知州。民国初,谭延闿主湘期间曾任都督府秘书,1928年任青海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工书、擅刻印。他的篆刻,崇尚秦汉,师法黄牧甫,尤精于缪篆。辽宁博物馆所藏齐白石《黎夫人肖像》,其主人公黎夫人就是齐白石之师胡沁园的胞妹,而胡沁园则是黎丹的舅舅。
注:白石老人作此像时,年值58岁,黎丹49岁,正是黎丹官运亨通之际。由于谭延闿是齐白石的老师,对黎丹特别照顾,而齐白石与黎丹又情同兄弟,故有此画以祝黎氏官运亨通。本作王襄题为“文信公像”,为寄托之意,祈此像怀文天祥忠忱之望。王襄(1876-1965),祖籍浙江绍兴,世居天津。中国现代金石学家、甲骨学家。长期从事金石学、甲骨学研究,为中国的金石、甲骨学研究,特别是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与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编辑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政协委员。
今天传世的齐白石“神像”题材作品仅存数件,大多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市场之上鲜见流传,特显本幅难得之处。
齐白石 菊花
镜心 设色纸本
钤印:白石、寄萍堂
题识:九十四岁白石。
105.5×35 cm
出版:《雪莲堂藏画·卷一》,第256-257页,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
齐白石 红荷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白石
题识:白石。
67.5×33 cm
签条:齐白石荷花。荣宝斋。
注:本幅白石老人晚年佳作《红荷图》似简实繁,为其通神之作。其数片荷叶有正、侧、俯、仰之分,通过水墨晕散、浓淡变化表现,故而灵动有致,韵味十足。阔笔湿墨表现出翠盖欲滴的形貌,干笔中锋一蹴而就书写荷茎,重墨点缀的数支慈姑饶有风趣的摇曳,一朵盛开之红莲瓣蕊分明、傲然绽放。如此多之物象拥挤于一处,可谓“密不透风”;留白处荷塘清波,荡漾开去,又有“欲说还休”之意,让人无限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