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媚丑之欲]的印象主义

  摘要 《媚丑之欲》是美国作家门肯创作的著名文章之一。本文通过对其印象主义描写手法的讨论,分析了门肯如何运用颜色、意象、修辞等手段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情绪,突出“丑陋”这一主导性印象。   关键词:亨利・门肯 印象主义 丑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一词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最早出现在绘画中。印象主义画家主张以自然中的光和色作为对象,通过直接对景写生来传达客观事物的光色变化,进而捕捉到个人瞬间的视觉感受。印象派画家们除了使用极大丰富的色彩表现力的同时,他们更注重画面中线条、笔触等表现因素的作用,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真实地来表达自身的所感所悟。作品散发着极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19世纪70年代以后印象主义开始慢慢进入到文学领域,很多文学家尝试采用类似于印象派绘画的创作方式,通过形象的语言来刻画和呈现外部的实际情况,极力渲染某一景物的环境气氛,倾向于对作者的自我感觉的描述,这种感觉模糊不清,转瞬即逝,并以此来刺激读者的感官,突出某一主导性的印象。然而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文学流派,它只是作为一种描述技巧运用在文章中来诠释印象和情感。作者的目的并不于描写客体和事件本身,而在于通过对它们的描写所能显现给读者想象中的样态,强调的是主观的感受和理解,主要目的是使读者读完文章之后也能同样获得某种单一的、居支配地位的印象。   二 作品简介   《媚丑之欲》的作者亨利・门肯(Henry Mencken)是美国著名作家和编辑,是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的美国作家和散文家之一,被称为“巴尔的摩的智者”。门肯以其夸大其词、讽刺刻薄的写作风格而著称,有着十分广泛的读者群。他的作品广受美国人阅读并非因为他的抨击责难,而是他的著作富有活力及艺术风格。他的文风愉快喧闹,且由于他的语言基础稳固,以至于他的挖苦嘲讽都令人感到愉快。门肯直言不讳且一针见血,但他所说的每句话都充满智慧。为了达到令人称奇的讽刺效果,他经常颠覆正常的句子,运用古怪或出人意料的字词或是意象,让人难以理解。《媚丑之欲》就是这样一篇让人觉得晦涩深奥的文章,它描写了一个位于美国东部的被称为威斯特摩兰的一个小镇,它被称为煤都和钢都。工业的发展使这里称为美国的工业中心,产生了巨大的财富。但与此同时,这个地方却会让人产生丑陋恐怖、荒凉可怕的感觉。之所以会让人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这里的人们居住的房子十分的“丑陋”,条件之糟糕,连街头流浪的野猫都视其为辱,不屑一顾。在文中,门肯表达了自己对所看到的景色的内心感受,客观化的描述逐步让位于主观情绪的表达。读者在震惊于他的语言力度所传达的信息时,慢慢地被一种以丑陋为主调的主导印象占据了内心。在文中,门肯不仅指出了威斯特摩兰镇的丑陋,更是讽刺了整个美国,一个仇视美如同仇视真理一样的民族,一个强烈希望世界变得丑陋、变得乱七八糟的民族,为了突出“丑陋”这一主观强烈的印象,门肯在作品中加入了“印象主义的”绘画技巧,通过运用夸张的颜色、奇异的意象以及丰富的修辞手段,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和自我感受。   三 印象主义技巧在《媚丑之欲》中的应用   1 色彩特征   印象主义最注重的首先是视觉效果,颜色是影响视觉的要素之一。色彩的不同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暗示,从而影响人的感受。像印象派画家一样,门肯通过使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作者选取的描写对象是威斯特摩兰小镇,这里工厂林立,遍地弥漫着烟尘,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并不差。就地理位置而言,这儿还是相当不错的,有一条窄窄的河谷,一条条发源自山间的深溪从中流淌而过。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宁静安逸的画面,为下文颜色的强烈对比做好铺垫。首先门肯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建房子时要选用什么颜色的砖才能配得上这样一幅使人悦目的图画,作者写道房子的砖应该才用红色,才能产生的好的效果。红砖建造的房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古老越是气派;就算是在钢铁小镇被熏得漆黑,但一经雨水的冲刷,红黑相映,煞是美观。但是当地却使用了另一种颜色的砖来建造房子,新建的时候,它的颜色就像油煎鸡蛋的颜色,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由于沾染了工厂排放出来的烟尘,它的颜色便开始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种让人厌恶的颜色,那颜色就好像是早已无人问津的臭鸡蛋的颜色。“臭鸡蛋”让读者不仅从视觉上,更可以从嗅觉上来感受这里房子颜色之丑,令人作呕。如果吃饭时发现自己的桌上放着这样的一个鸡蛋,不要说入口,就是看上一眼就让人倒胃口,有一种想吐的感觉。但更让人倒胃口且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威斯特摩兰县的人们却偏偏喜欢用这种“尿黄色”。这里作者用了许多不同的颜色,红色的奔放,黑色的沉稳,黄色的亮丽,臭鸡蛋色的恶心,尿黄色的怪异,作者通过将这些颜色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主观情感,相比与其他地方,这里是世界常最丑陋不堪、最令人恶心的地方。   2 意象特征   文中,作者还通过大量奇异意象的描写,来凸显威斯特摩兰县的丑陋、荒凉、凄惨。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文中写到,当人们看着这些歪歪扭扭、破破烂烂的房子时,甚是惊愕。就好像看见一个人的脸,已经被子弹打得血肉模糊了。在没有比这样的一张脸能带给人更具体、更恐怖的视觉效果了。门肯通过这样的一张脸产生的意象,瞬间让读者产生一种恐怖的感觉;小镇上的那个小教堂如同一扇老虎窗贴在山坡上,山光秃秃的,黄一块白一块的,就像得了麻风病的病人;每幢房子尘垢印痕的间隙中,还隐隐约约地露出一些干油漆的斑痕,这一块那一块,就好像人皮肤上长了湿疹。作者在这里用了leprous(患麻风病的)、eczematous(湿疹一样的)这两个与疾病有关的名字,采用的都是形容词的形式,借此来赋予它们描述性的功能,而不单单是做名词时仅仅表示的一种医学诊断。从而获得了很好的文学意象的艺术效果,来唤起读者对丑陋的厌恶之情。门肯指出这里的房子无论在色彩上还是在样式上都丑得无与伦比,这样的房子绝不是出自人类之手,而是一群与人类有仇的鬼才,费尽了心机才造出这些丑陋无比的房屋来。作者通过这种魔鬼的意象表明房屋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单纯的丑了,已经达到了让人恐怖的地步,这些房屋不仅丑陋而且个个奇形怪状,让人回头一看,顿觉它们变成了青面獠牙的恶魔,甚是可怕。煞费苦心地把退伍军人的总部建好后,他们又硬是在屋顶加盖了一个阁楼,并给它刷上了亮黄色。这种房子产生的效果就像人们的面前站着一个妇女,体态臃肿,单眼乌青;又像是教会的长老突然咧嘴而笑。这两个意象让人看了或是难受,或是毛骨悚然。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文中的意象大多以疾病或恐怖的意象为主,目的是为了使读者产生这样的印象,对丑陋的狂热已不是正常人的癖好,而是病人的怪癖,是一种病态的怪癖。   3 语言特征   门肯以其夸张的文风和犀利的讽刺著称,在《媚丑之欲》这篇文章中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阅读文章时,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标题了。为什么要用the libido,而不用the love(desire)等词语?为什么是for the ugly而不是for the beautiful?libido一词是心理学上的术语,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中的精神动力,作者没有使用desire或love,相反,在这里使用了libido一词来表达小镇乃至整个美国对丑陋的欲望、向往和追求。作者的目的是一方面让这种欲望及其对这种欲望的分析和解释看起来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从而让读者感到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说明这里的人对丑陋的趋之若鹜纯粹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对于正常人来说,这简直是耸人听闻。门肯将这种对丑陋的追求上升为一种无意识的本能,不仅是对这种现象的讽刺,更是以批判的态度将其深刻地展示给读者,在开篇就给读者留下了“不可思议”的印象。   文学印象主义作家为了让读者读完文章之后能获得某种单一的、居支配地位的印象。他们会把某个词语或某类词语刻意地不断重复以便来突出某个感觉或印象。在《媚丑之欲》中,门肯为了让读者对威斯特摩兰的“丑陋”有深刻的印象,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如hideous(极其丑陋的),abominable(令人憎恶的),monstrousness(奇怪恐怖),macabre(骇人的),grotesquery(怪诞)等来描写这里房子的丑陋和畸形。这些与丑陋有关的词,通过作者的反复加强,让读者从开始震惊再到恐惧,丑陋已经由视觉景象延伸到了内心感受,由一种外部场景,变成了铭心刻骨、挥之不去的感官印象沉淀在心里,进而成为一种主导性的印象。   另外,门肯还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讽刺等来描写自己的所见、所感,引起读者的共鸣与联想。威斯特摩兰是工业美国的心脏(比喻),是美国最赚钱的中心。这里的财富不计其数,无法想象(夸张),但也是在这儿,人们的居住条件又是如此之糟,连那些流浪街头的野猫都不屑一顾。这里,作者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富有、挣钱和荒凉、凄惨进行对比,让读者一开始就印象深刻,这里是一个丑陋可怕、荒凉凄惨的地方;“我是在经过一番苦心探究和不断向上帝祈祷询问之后,才将这顶丑陋之最的‘桂冠’赠予威斯特摩兰(讽刺)”。作者指出桂冠给威斯特摩兰是上帝的旨意,通过这种幽默诙谐的方式,指出这里的丑陋有上帝指点,自然是无人能及;在威斯特摩兰,人们对丑的追求已达到狂热的程度,但是如果单凭愚昧无知就能造就这样令人毛骨悚人的“杰作”(讽刺),那是无法令人信服的。作者运用讽刺的修辞手法,说明这一地区的房子丑陋,并不是因为贫穷、物质匮乏,而是因为美国的阶层中,的确存在着一种“媚丑之欲”。正如文中所说,美国中下层阶级家庭中所用的墙纸破坏了房子的美感,如果把它归咎于选购者的疏忽大意,或是归咎于制造商粗俗的幽默感,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墙纸上可怕的图案很显然取悦了某种心态的人;另外,退伍军人的总部建好后,他们又硬是在屋顶加盖了一个阁楼,并给它刷上了亮黄色。这样他们觉得才够完美(讽刺)。这些丑陋的房子遍布光秃秃的山坡,犹如墓碑一般立在荒凉的坟场中(比喻),这些房子高的一侧有三四层,甚至五层楼那么高,矮的一侧让人感到似乎掉进了又脏又臭的猪圈。通过这些形象的修辞手法,作者有力地讽刺了当地建筑的丑陋,缺乏美感。其中坟场、猪圈的比喻跟之前疾病的意象相得益彰,更让读者深深意识到这里的丑陋已非正常的范畴,而是一种心里的扭曲,一种变态的癖好。   四 结语   文章最后作者指出美国是媚丑之欲的滋生地,这遵循了生物学的规律,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似乎天生就存在,不可悖逆。恐怕只有研究病理社会学的专家才能找出治愈此病的良方。进一步说明了这些媚丑之人对丑的追求已成病态,加强了作者的主观情感。通观全文,在《媚丑之欲》中,作者门肯借用印象主义的手法,描写了威斯特摩兰县建筑,其中运用了颜色、意象、修辞等手段,把讽刺刻薄的文风发挥得淋漓尽致,突显这一地方的丑陋,对整个美国物质财富极为丰富而审美品位却极为低下的状况进行了批判,对美国社会的媚丑病态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的态度在文章中以一种印象式的主观描述表现出来,在读者的心目中留下了“丑陋”这一主导性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程永生:《病态怪癖话跟源》,《淮北煤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   [2] 王菊丽:《〈爱丑之欲〉文体特征中词汇的语义突出》,《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 张竟碧、鲁修红:《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统一体》,《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2期。   [4] 张汉熙:《高级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5] 郑桃云:《门肯〈媚丑之欲〉的印象主义描写手法探析》,《作家》(下半月),2010年第3期。   作者简介:秦晓梅,女,1980―,山东招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与文化及其翻译,工作单位: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 《媚丑之欲》是美国作家门肯创作的著名文章之一。本文通过对其印象主义描写手法的讨论,分析了门肯如何运用颜色、意象、修辞等手段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情绪,突出“丑陋”这一主导性印象。   关键词:亨利・门肯 印象主义 丑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一词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最早出现在绘画中。印象主义画家主张以自然中的光和色作为对象,通过直接对景写生来传达客观事物的光色变化,进而捕捉到个人瞬间的视觉感受。印象派画家们除了使用极大丰富的色彩表现力的同时,他们更注重画面中线条、笔触等表现因素的作用,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真实地来表达自身的所感所悟。作品散发着极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19世纪70年代以后印象主义开始慢慢进入到文学领域,很多文学家尝试采用类似于印象派绘画的创作方式,通过形象的语言来刻画和呈现外部的实际情况,极力渲染某一景物的环境气氛,倾向于对作者的自我感觉的描述,这种感觉模糊不清,转瞬即逝,并以此来刺激读者的感官,突出某一主导性的印象。然而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文学流派,它只是作为一种描述技巧运用在文章中来诠释印象和情感。作者的目的并不于描写客体和事件本身,而在于通过对它们的描写所能显现给读者想象中的样态,强调的是主观的感受和理解,主要目的是使读者读完文章之后也能同样获得某种单一的、居支配地位的印象。   二 作品简介   《媚丑之欲》的作者亨利・门肯(Henry Mencken)是美国著名作家和编辑,是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的美国作家和散文家之一,被称为“巴尔的摩的智者”。门肯以其夸大其词、讽刺刻薄的写作风格而著称,有着十分广泛的读者群。他的作品广受美国人阅读并非因为他的抨击责难,而是他的著作富有活力及艺术风格。他的文风愉快喧闹,且由于他的语言基础稳固,以至于他的挖苦嘲讽都令人感到愉快。门肯直言不讳且一针见血,但他所说的每句话都充满智慧。为了达到令人称奇的讽刺效果,他经常颠覆正常的句子,运用古怪或出人意料的字词或是意象,让人难以理解。《媚丑之欲》就是这样一篇让人觉得晦涩深奥的文章,它描写了一个位于美国东部的被称为威斯特摩兰的一个小镇,它被称为煤都和钢都。工业的发展使这里称为美国的工业中心,产生了巨大的财富。但与此同时,这个地方却会让人产生丑陋恐怖、荒凉可怕的感觉。之所以会让人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这里的人们居住的房子十分的“丑陋”,条件之糟糕,连街头流浪的野猫都视其为辱,不屑一顾。在文中,门肯表达了自己对所看到的景色的内心感受,客观化的描述逐步让位于主观情绪的表达。读者在震惊于他的语言力度所传达的信息时,慢慢地被一种以丑陋为主调的主导印象占据了内心。在文中,门肯不仅指出了威斯特摩兰镇的丑陋,更是讽刺了整个美国,一个仇视美如同仇视真理一样的民族,一个强烈希望世界变得丑陋、变得乱七八糟的民族,为了突出“丑陋”这一主观强烈的印象,门肯在作品中加入了“印象主义的”绘画技巧,通过运用夸张的颜色、奇异的意象以及丰富的修辞手段,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和自我感受。   三 印象主义技巧在《媚丑之欲》中的应用   1 色彩特征   印象主义最注重的首先是视觉效果,颜色是影响视觉的要素之一。色彩的不同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暗示,从而影响人的感受。像印象派画家一样,门肯通过使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作者选取的描写对象是威斯特摩兰小镇,这里工厂林立,遍地弥漫着烟尘,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并不差。就地理位置而言,这儿还是相当不错的,有一条窄窄的河谷,一条条发源自山间的深溪从中流淌而过。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宁静安逸的画面,为下文颜色的强烈对比做好铺垫。首先门肯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建房子时要选用什么颜色的砖才能配得上这样一幅使人悦目的图画,作者写道房子的砖应该才用红色,才能产生的好的效果。红砖建造的房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古老越是气派;就算是在钢铁小镇被熏得漆黑,但一经雨水的冲刷,红黑相映,煞是美观。但是当地却使用了另一种颜色的砖来建造房子,新建的时候,它的颜色就像油煎鸡蛋的颜色,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由于沾染了工厂排放出来的烟尘,它的颜色便开始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种让人厌恶的颜色,那颜色就好像是早已无人问津的臭鸡蛋的颜色。“臭鸡蛋”让读者不仅从视觉上,更可以从嗅觉上来感受这里房子颜色之丑,令人作呕。如果吃饭时发现自己的桌上放着这样的一个鸡蛋,不要说入口,就是看上一眼就让人倒胃口,有一种想吐的感觉。但更让人倒胃口且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威斯特摩兰县的人们却偏偏喜欢用这种“尿黄色”。这里作者用了许多不同的颜色,红色的奔放,黑色的沉稳,黄色的亮丽,臭鸡蛋色的恶心,尿黄色的怪异,作者通过将这些颜色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主观情感,相比与其他地方,这里是世界常最丑陋不堪、最令人恶心的地方。   2 意象特征   文中,作者还通过大量奇异意象的描写,来凸显威斯特摩兰县的丑陋、荒凉、凄惨。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文中写到,当人们看着这些歪歪扭扭、破破烂烂的房子时,甚是惊愕。就好像看见一个人的脸,已经被子弹打得血肉模糊了。在没有比这样的一张脸能带给人更具体、更恐怖的视觉效果了。门肯通过这样的一张脸产生的意象,瞬间让读者产生一种恐怖的感觉;小镇上的那个小教堂如同一扇老虎窗贴在山坡上,山光秃秃的,黄一块白一块的,就像得了麻风病的病人;每幢房子尘垢印痕的间隙中,还隐隐约约地露出一些干油漆的斑痕,这一块那一块,就好像人皮肤上长了湿疹。作者在这里用了leprous(患麻风病的)、eczematous(湿疹一样的)这两个与疾病有关的名字,采用的都是形容词的形式,借此来赋予它们描述性的功能,而不单单是做名词时仅仅表示的一种医学诊断。从而获得了很好的文学意象的艺术效果,来唤起读者对丑陋的厌恶之情。门肯指出这里的房子无论在色彩上还是在样式上都丑得无与伦比,这样的房子绝不是出自人类之手,而是一群与人类有仇的鬼才,费尽了心机才造出这些丑陋无比的房屋来。作者通过这种魔鬼的意象表明房屋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单纯的丑了,已经达到了让人恐怖的地步,这些房屋不仅丑陋而且个个奇形怪状,让人回头一看,顿觉它们变成了青面獠牙的恶魔,甚是可怕。煞费苦心地把退伍军人的总部建好后,他们又硬是在屋顶加盖了一个阁楼,并给它刷上了亮黄色。这种房子产生的效果就像人们的面前站着一个妇女,体态臃肿,单眼乌青;又像是教会的长老突然咧嘴而笑。这两个意象让人看了或是难受,或是毛骨悚然。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文中的意象大多以疾病或恐怖的意象为主,目的是为了使读者产生这样的印象,对丑陋的狂热已不是正常人的癖好,而是病人的怪癖,是一种病态的怪癖。   3 语言特征   门肯以其夸张的文风和犀利的讽刺著称,在《媚丑之欲》这篇文章中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阅读文章时,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标题了。为什么要用the libido,而不用the love(desire)等词语?为什么是for the ugly而不是for the beautiful?libido一词是心理学上的术语,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中的精神动力,作者没有使用desire或love,相反,在这里使用了libido一词来表达小镇乃至整个美国对丑陋的欲望、向往和追求。作者的目的是一方面让这种欲望及其对这种欲望的分析和解释看起来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从而让读者感到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说明这里的人对丑陋的趋之若鹜纯粹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对于正常人来说,这简直是耸人听闻。门肯将这种对丑陋的追求上升为一种无意识的本能,不仅是对这种现象的讽刺,更是以批判的态度将其深刻地展示给读者,在开篇就给读者留下了“不可思议”的印象。   文学印象主义作家为了让读者读完文章之后能获得某种单一的、居支配地位的印象。他们会把某个词语或某类词语刻意地不断重复以便来突出某个感觉或印象。在《媚丑之欲》中,门肯为了让读者对威斯特摩兰的“丑陋”有深刻的印象,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如hideous(极其丑陋的),abominable(令人憎恶的),monstrousness(奇怪恐怖),macabre(骇人的),grotesquery(怪诞)等来描写这里房子的丑陋和畸形。这些与丑陋有关的词,通过作者的反复加强,让读者从开始震惊再到恐惧,丑陋已经由视觉景象延伸到了内心感受,由一种外部场景,变成了铭心刻骨、挥之不去的感官印象沉淀在心里,进而成为一种主导性的印象。   另外,门肯还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讽刺等来描写自己的所见、所感,引起读者的共鸣与联想。威斯特摩兰是工业美国的心脏(比喻),是美国最赚钱的中心。这里的财富不计其数,无法想象(夸张),但也是在这儿,人们的居住条件又是如此之糟,连那些流浪街头的野猫都不屑一顾。这里,作者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富有、挣钱和荒凉、凄惨进行对比,让读者一开始就印象深刻,这里是一个丑陋可怕、荒凉凄惨的地方;“我是在经过一番苦心探究和不断向上帝祈祷询问之后,才将这顶丑陋之最的‘桂冠’赠予威斯特摩兰(讽刺)”。作者指出桂冠给威斯特摩兰是上帝的旨意,通过这种幽默诙谐的方式,指出这里的丑陋有上帝指点,自然是无人能及;在威斯特摩兰,人们对丑的追求已达到狂热的程度,但是如果单凭愚昧无知就能造就这样令人毛骨悚人的“杰作”(讽刺),那是无法令人信服的。作者运用讽刺的修辞手法,说明这一地区的房子丑陋,并不是因为贫穷、物质匮乏,而是因为美国的阶层中,的确存在着一种“媚丑之欲”。正如文中所说,美国中下层阶级家庭中所用的墙纸破坏了房子的美感,如果把它归咎于选购者的疏忽大意,或是归咎于制造商粗俗的幽默感,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墙纸上可怕的图案很显然取悦了某种心态的人;另外,退伍军人的总部建好后,他们又硬是在屋顶加盖了一个阁楼,并给它刷上了亮黄色。这样他们觉得才够完美(讽刺)。这些丑陋的房子遍布光秃秃的山坡,犹如墓碑一般立在荒凉的坟场中(比喻),这些房子高的一侧有三四层,甚至五层楼那么高,矮的一侧让人感到似乎掉进了又脏又臭的猪圈。通过这些形象的修辞手法,作者有力地讽刺了当地建筑的丑陋,缺乏美感。其中坟场、猪圈的比喻跟之前疾病的意象相得益彰,更让读者深深意识到这里的丑陋已非正常的范畴,而是一种心里的扭曲,一种变态的癖好。   四 结语   文章最后作者指出美国是媚丑之欲的滋生地,这遵循了生物学的规律,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似乎天生就存在,不可悖逆。恐怕只有研究病理社会学的专家才能找出治愈此病的良方。进一步说明了这些媚丑之人对丑的追求已成病态,加强了作者的主观情感。通观全文,在《媚丑之欲》中,作者门肯借用印象主义的手法,描写了威斯特摩兰县建筑,其中运用了颜色、意象、修辞等手段,把讽刺刻薄的文风发挥得淋漓尽致,突显这一地方的丑陋,对整个美国物质财富极为丰富而审美品位却极为低下的状况进行了批判,对美国社会的媚丑病态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的态度在文章中以一种印象式的主观描述表现出来,在读者的心目中留下了“丑陋”这一主导性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程永生:《病态怪癖话跟源》,《淮北煤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   [2] 王菊丽:《〈爱丑之欲〉文体特征中词汇的语义突出》,《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 张竟碧、鲁修红:《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统一体》,《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2期。   [4] 张汉熙:《高级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5] 郑桃云:《门肯〈媚丑之欲〉的印象主义描写手法探析》,《作家》(下半月),2010年第3期。   作者简介:秦晓梅,女,1980―,山东招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与文化及其翻译,工作单位: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


相关内容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理论行程
  • 作者:汪介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2年07期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12)01-143-15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和定义的出现,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现当代中国文学 ...

  • 任洁: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地位
  •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走过了160多年的发展历程.漫长的一个半多世纪,马克思主义经历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验.种种理论思潮和派别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互相激荡.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历经高潮与低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磨砺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呈现为 ...

  • 印象派特点作业
  •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以下是我对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总结和我的认识,进行它的特点.代表作人物与影响等描述. (1).印象主义特点: 印象派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和印象,在创作技法上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绘画技巧方面,印象派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 ...

  • 社会主义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 作者:卫兴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1年02期 [中图分类号]F04: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0)04-0060-09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其性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的实际社会经济状况出发,实 ...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 理论课教学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秦 刚 (中共中央党校 科社教研部,北京 100091)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 ...

  • 第三讲 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流派
  • 第三章 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流派 广义的社会主义,是指所有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潮和运动,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流派.狭义的社会主义,专指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认识.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与其它社会主义的关系,在理论上,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的理解:在实践上,对于推动世界社会主义 ...

  • 时空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研究的切入点
  • 时空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研究的切入点 作者:潘西华 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02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和"本土化"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研究的两个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自身是时代的产物,与时俱进是其理论本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 ...

  • 列宁_帝国主义论_历史争论与当代评价_姜安
  • :列宁"帝国主义论" 历史争论与当代评价 姜 安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同时期古典帝国主义理论积极借鉴和辩证批判相结合的基础上,列宁帝国主义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逻辑和运动规律进行实证分析,从批判逻辑.解释逻辑和建构逻辑层面,实现了理论与思想的升华,具有独具特色的理论原创性. ...

  • 社会主义社会
  • 社会主义社会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

  • 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历程
  • 蒲国良: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历程 寸目人对社会主义的弧和历程 蒲国良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00872) 摘要:从认识史的视角考察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历程,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迄今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上,主要是从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认识中界定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