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安岳县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7.1 负数和初步认识(一)

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例1、例2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二的的第1~4题。

课 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学习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

回顾旧知

1.我们学过的像0、1、2、3……这样的数叫( );像0.2、

1.56、87.2……这样的数叫( );像

( )。

2.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 )。

新课先知

1.阅读课本第87页例1,思考并回答

下面问题: (1)图中是中央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

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北京( )到( )摄氏度。”这句

话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播音员阿姨说的是零下4摄氏度,而屏幕上怎么显示的是-4。呢?

温馨提示: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摄氏度,水沸腾是100摄氏度。比0摄氏度( )的温度,我们用带( )的数来表示。这个符号“-”叫做负号。-4。就读作:负4摄氏度。表示( )4摄氏度。(填零上或零下)而零上3摄氏度可记作+3。或3。读作:正3摄氏度或3摄氏度。这里的+3、3都叫做正数。这个符号“+”叫做正号,它可以省略不写。如0.9、7、+21都叫做( )数。 (3)根据以上内容填空。3摄氏度表示( ),记作( ),零下4摄氏度记作( ),读作(

)。 (4)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并读一读。

本节编写:冉启琴 —1—

319、、……这样的数叫3284

2.观察89页例2情境图。

你从图中看懂了些什么? (1)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 )

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

米。 (2)我们把海平面的高度记作( )米。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记作( )米,表示它比海平面( )8844.43米;吐鲁番盆地的高度记作( )米,表示它比海平面( )155米。

3.通过以上学习,你知道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怎样来读、写正、负数?

4.完成88页中“试一试“题目。

初步构建

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搭建本节课要将学习的知识体系。 负数的初步认识

自主检测

1.

填空。 负数的产生: 负数的应用:用正负数记录温度和高读、写正、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1)以0。C 为界限,温度分为( )和( )温度。

(2)0摄氏度记作( )。C ,零上8摄氏度记作( )。C ,零下2摄氏度记作( )。C 。

48(3)在1.2,25,-3.6,0,+, 中,( )是正数,( )是负数。 311

(4)+25读作( );-7.5读作( );负十分之七写作( );正9摄氏度写作—2— 本节编写:冉启琴

安岳县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 )。

2.在地形图上,峨眉山和台湾海峡最深处都标有表明它们高度的数(单位:米),这个数通常称为海拔高度,它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请说出3099和-2311表示的实际意义。海平面的高度用什么数表示?

交流探究

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及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

1.什么叫作负数?什么叫做正数?。(结合新课先知的第1题、自主检测的第1题(3)小题交流探究)

2.正数、负数的读、写方法是怎样的(结合结合新课先知的第1题、自主检测第1题(4)小题交流探究) ①写正数时,写出“+”或省略“+”两种形式都可以,但是读正数时,写出“+”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的,这个“正”字就不需要读出来。 ②写负数时,一写要写出负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

3.怎样读温度计上的温度?(结合新课先知的第1题交流探究) 4.0是正数还是负数?(结合自主检测第1题的(1)、(3)小题交流探究) 分层训练 (一)课堂达标

1.完成课本第88页的课堂活动和课本练习二十二的的第1~4题。

2.填空。 (1)一棵大树的位置高出海平面8米,那么它的海拔高度是( )米,潜水员作业位置低于海平面18米,那么他处于海拔高度( )米。 (2)天气预报2003年11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C ,它的确切含义是( ),这一天北京的温差( )。C 。

3.判断。 (1)负数没有实际意义。( )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3)小数4.080可化简为4.08,它是一个正数。 ( ) (4)因为+12,+8前面带有“+”是正数,9前面没有带有“+”,所以9不是正数。( ) (5)数分为正数和负数。 ( ) (6)-15。C 表示零下15摄氏度。 ( ) (7)负数都小于 0,正数都大于0。 ( ) (8)0摄氏度就是没有温度;海拔0米就是没有高度。( )

(二)拓展延伸

1.最新的科学探测表明:火星表面最高温度约为5。C ,最低温度约为-15。C 。火星表面的温差约为( )。C 。

2.某品牌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18。C ,冷藏室的温度比冷冻室的温度高22。C ,冷藏温度是( )。C 。

本节编写:冉启琴 —3—

总结提炼

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完善初步构建中的知识体系。

1.正数:

2.负数:

3.正数读、写法:

4.负数的读、写法:

5.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7.1 负数的初步认识(二)

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例页3、例4、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二的的第5~8题。

课 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理解负数和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会解释生活的一些负数的实际意义。

3.体验数学与生活用品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会用正、负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回顾旧知

1.模仿例子,写出相反意义的量:零上15摄氏度(零下15摄氏度)

向左行20米( ); 电梯升10层( ); 今天收入8000元( ) 向银行存入500元( ); 比海平面高49米( ); 小丽比平均分低2.5分( )。

2.零下20摄氏度可简单记作( )。C ;+7。C 表示( );-390米表示( )。

新课先知

1.阅读课本第89页例3,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的两个小朋友从同一地点出发,一个向

—4— 本节编写:冉启琴

安岳县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 )走,另一个向( )方走,他们俩行走的路程都是( )米,但他们行走的方向是( )(填“相同”或“相反”)。为了区分这两个量,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如果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向西走200米可记作( )。所以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来表示( )(填“相同”或“相反”)意义的量。 (2)南、北方向也正好相反,也是( )意义的量,也可以用正数和( )来表示。除了方向以外,还有收入与( )、增加与( )、上升与( )、前进与( )也都是相反意义的量。这些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数和( )数来表示。 (3)完成例3下面的“试一试”。(做在书上)

2.观察91页例4的统计表:(如右图) (1)从题中可以知道,此表是农用物资

商场下半年盈利和亏损情况,正数是表示

什么?负数表示什么?

(2)下半年中,有几个月是盈利的?哪几个月?有几个月是亏损的?是哪几个月?

3.完成92页课堂活动第2题。

初步构建

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 ,搭建本节课要将学习的知识体系。 用正数、负数表示 东方、西方 南方、北方

减少、增加

盈利、亏损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自主检测

1.填空。 (1)如果将小巧家月收入5500元记作+5500元,那么她家这个月水、电、天然气的支出250元应记作( )元;小巧买文具的支出25.5元应记作( )元。 (2)如果把小熊向前跳3米记作+3米,那么小熊向后跳3米应记作( )米;它站在原地不动应记作( )米;它向前跳5米应记作( )米;它向后跳2米应记作( )米。 (3)某商店去年盈余-1.2万元,表示( )1.2万元。 (4)如果-30元表示支出30元, 那么+200元表示( ) 。 (5)如果说20分表示比平均分低20分,那+3分表示( )。

本节编写:冉启琴 —5—

2.判断。 (1)上升一定用正数表示,下降一定用负数表示。( ) (2)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2千克,记作+2千克;小华比小明轻5千克,记作用5千克。( ) (3)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3.完成90页课堂活动第1题和第3题。

交流探究

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及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

1.正数、负数可以表示什么意义的两个量?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结合新课先知的第1题、第2题交流探究)

2.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结合课堂活动第3题和自主检测交流探究) ①正和负是相对而言的,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若规定其中一种为正,则另一种为负;若规定其中一种为负,则另一种就为正。 ②用正数和负数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先明确标准量,再与标准量进行比较定数据。

分层训练 (一)课堂达标

1.完成课本第90页课堂活动和课本练习二十二的的第5~8题。

2.填空。 (1)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 4米表示一个物体向西运动4米,那么+2米表示( ),物体原地不动记为( )。 (2)淘气的数学作业,做对4道,记作+4道, 做错2道。记作( )道。

3.A 地海拔高度是70m ,B 地海拔高度是30m ,C 地海拔高度是-10m ,D 地海拔高度是-30m .哪个地方最高?哪个地方最低?

4.在1分钟跳绳比赛中,小刚、小月、小龙、小雪、小红、小艳跳的次数分别是75次,77次,81次,83次,85次,79次。 (1)算出他们跳的平均次数。

(2)与平均次数相比,小刚少跳了5次,小月( ),小龙( ),小雪( ),小红( ),小艳( )。 (3)如果把平均次数记作0次,那么把这6名学生跳的次数用正、负数表示出来。

5.“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些什么?

—6— 本节编写:冉启琴

安岳县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二)拓展延伸

1.石英钟的产品说明书上写着“一昼夜的误差小于±0.5秒”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小王的数学成绩比小丁高-8分,表示( )比( )高8分。

3.( )数的相反数大于原数,( )数的相反数小于原数,( )的相反数等于原数。

总结提炼

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完善初步构建中的知识体系。

1.正数、负数可以表示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负;若规定其中一种为负,则另一种就为正。

2.正数、负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本节编写:冉启琴 —7—

规定其中种为正,则另一种为,一

安岳县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7.1 负数和初步认识(一)

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例1、例2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二的的第1~4题。

课 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学习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

回顾旧知

1.我们学过的像0、1、2、3……这样的数叫( );像0.2、

1.56、87.2……这样的数叫( );像

( )。

2.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 )。

新课先知

1.阅读课本第87页例1,思考并回答

下面问题: (1)图中是中央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

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北京( )到( )摄氏度。”这句

话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播音员阿姨说的是零下4摄氏度,而屏幕上怎么显示的是-4。呢?

温馨提示: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摄氏度,水沸腾是100摄氏度。比0摄氏度( )的温度,我们用带( )的数来表示。这个符号“-”叫做负号。-4。就读作:负4摄氏度。表示( )4摄氏度。(填零上或零下)而零上3摄氏度可记作+3。或3。读作:正3摄氏度或3摄氏度。这里的+3、3都叫做正数。这个符号“+”叫做正号,它可以省略不写。如0.9、7、+21都叫做( )数。 (3)根据以上内容填空。3摄氏度表示( ),记作( ),零下4摄氏度记作( ),读作(

)。 (4)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并读一读。

本节编写:冉启琴 —1—

319、、……这样的数叫3284

2.观察89页例2情境图。

你从图中看懂了些什么? (1)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 )

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

米。 (2)我们把海平面的高度记作( )米。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记作( )米,表示它比海平面( )8844.43米;吐鲁番盆地的高度记作( )米,表示它比海平面( )155米。

3.通过以上学习,你知道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怎样来读、写正、负数?

4.完成88页中“试一试“题目。

初步构建

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搭建本节课要将学习的知识体系。 负数的初步认识

自主检测

1.

填空。 负数的产生: 负数的应用:用正负数记录温度和高读、写正、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1)以0。C 为界限,温度分为( )和( )温度。

(2)0摄氏度记作( )。C ,零上8摄氏度记作( )。C ,零下2摄氏度记作( )。C 。

48(3)在1.2,25,-3.6,0,+, 中,( )是正数,( )是负数。 311

(4)+25读作( );-7.5读作( );负十分之七写作( );正9摄氏度写作—2— 本节编写:冉启琴

安岳县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 )。

2.在地形图上,峨眉山和台湾海峡最深处都标有表明它们高度的数(单位:米),这个数通常称为海拔高度,它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请说出3099和-2311表示的实际意义。海平面的高度用什么数表示?

交流探究

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及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

1.什么叫作负数?什么叫做正数?。(结合新课先知的第1题、自主检测的第1题(3)小题交流探究)

2.正数、负数的读、写方法是怎样的(结合结合新课先知的第1题、自主检测第1题(4)小题交流探究) ①写正数时,写出“+”或省略“+”两种形式都可以,但是读正数时,写出“+”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的,这个“正”字就不需要读出来。 ②写负数时,一写要写出负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

3.怎样读温度计上的温度?(结合新课先知的第1题交流探究) 4.0是正数还是负数?(结合自主检测第1题的(1)、(3)小题交流探究) 分层训练 (一)课堂达标

1.完成课本第88页的课堂活动和课本练习二十二的的第1~4题。

2.填空。 (1)一棵大树的位置高出海平面8米,那么它的海拔高度是( )米,潜水员作业位置低于海平面18米,那么他处于海拔高度( )米。 (2)天气预报2003年11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C ,它的确切含义是( ),这一天北京的温差( )。C 。

3.判断。 (1)负数没有实际意义。( )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3)小数4.080可化简为4.08,它是一个正数。 ( ) (4)因为+12,+8前面带有“+”是正数,9前面没有带有“+”,所以9不是正数。( ) (5)数分为正数和负数。 ( ) (6)-15。C 表示零下15摄氏度。 ( ) (7)负数都小于 0,正数都大于0。 ( ) (8)0摄氏度就是没有温度;海拔0米就是没有高度。( )

(二)拓展延伸

1.最新的科学探测表明:火星表面最高温度约为5。C ,最低温度约为-15。C 。火星表面的温差约为( )。C 。

2.某品牌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18。C ,冷藏室的温度比冷冻室的温度高22。C ,冷藏温度是( )。C 。

本节编写:冉启琴 —3—

总结提炼

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完善初步构建中的知识体系。

1.正数:

2.负数:

3.正数读、写法:

4.负数的读、写法:

5.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7.1 负数的初步认识(二)

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例页3、例4、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二的的第5~8题。

课 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理解负数和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会解释生活的一些负数的实际意义。

3.体验数学与生活用品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会用正、负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回顾旧知

1.模仿例子,写出相反意义的量:零上15摄氏度(零下15摄氏度)

向左行20米( ); 电梯升10层( ); 今天收入8000元( ) 向银行存入500元( ); 比海平面高49米( ); 小丽比平均分低2.5分( )。

2.零下20摄氏度可简单记作( )。C ;+7。C 表示( );-390米表示( )。

新课先知

1.阅读课本第89页例3,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的两个小朋友从同一地点出发,一个向

—4— 本节编写:冉启琴

安岳县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 )走,另一个向( )方走,他们俩行走的路程都是( )米,但他们行走的方向是( )(填“相同”或“相反”)。为了区分这两个量,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如果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向西走200米可记作( )。所以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来表示( )(填“相同”或“相反”)意义的量。 (2)南、北方向也正好相反,也是( )意义的量,也可以用正数和( )来表示。除了方向以外,还有收入与( )、增加与( )、上升与( )、前进与( )也都是相反意义的量。这些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数和( )数来表示。 (3)完成例3下面的“试一试”。(做在书上)

2.观察91页例4的统计表:(如右图) (1)从题中可以知道,此表是农用物资

商场下半年盈利和亏损情况,正数是表示

什么?负数表示什么?

(2)下半年中,有几个月是盈利的?哪几个月?有几个月是亏损的?是哪几个月?

3.完成92页课堂活动第2题。

初步构建

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 ,搭建本节课要将学习的知识体系。 用正数、负数表示 东方、西方 南方、北方

减少、增加

盈利、亏损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自主检测

1.填空。 (1)如果将小巧家月收入5500元记作+5500元,那么她家这个月水、电、天然气的支出250元应记作( )元;小巧买文具的支出25.5元应记作( )元。 (2)如果把小熊向前跳3米记作+3米,那么小熊向后跳3米应记作( )米;它站在原地不动应记作( )米;它向前跳5米应记作( )米;它向后跳2米应记作( )米。 (3)某商店去年盈余-1.2万元,表示( )1.2万元。 (4)如果-30元表示支出30元, 那么+200元表示( ) 。 (5)如果说20分表示比平均分低20分,那+3分表示( )。

本节编写:冉启琴 —5—

2.判断。 (1)上升一定用正数表示,下降一定用负数表示。( ) (2)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2千克,记作+2千克;小华比小明轻5千克,记作用5千克。( ) (3)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3.完成90页课堂活动第1题和第3题。

交流探究

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及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

1.正数、负数可以表示什么意义的两个量?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结合新课先知的第1题、第2题交流探究)

2.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结合课堂活动第3题和自主检测交流探究) ①正和负是相对而言的,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若规定其中一种为正,则另一种为负;若规定其中一种为负,则另一种就为正。 ②用正数和负数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先明确标准量,再与标准量进行比较定数据。

分层训练 (一)课堂达标

1.完成课本第90页课堂活动和课本练习二十二的的第5~8题。

2.填空。 (1)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 4米表示一个物体向西运动4米,那么+2米表示( ),物体原地不动记为( )。 (2)淘气的数学作业,做对4道,记作+4道, 做错2道。记作( )道。

3.A 地海拔高度是70m ,B 地海拔高度是30m ,C 地海拔高度是-10m ,D 地海拔高度是-30m .哪个地方最高?哪个地方最低?

4.在1分钟跳绳比赛中,小刚、小月、小龙、小雪、小红、小艳跳的次数分别是75次,77次,81次,83次,85次,79次。 (1)算出他们跳的平均次数。

(2)与平均次数相比,小刚少跳了5次,小月( ),小龙( ),小雪( ),小红( ),小艳( )。 (3)如果把平均次数记作0次,那么把这6名学生跳的次数用正、负数表示出来。

5.“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些什么?

—6— 本节编写:冉启琴

安岳县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二)拓展延伸

1.石英钟的产品说明书上写着“一昼夜的误差小于±0.5秒”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小王的数学成绩比小丁高-8分,表示( )比( )高8分。

3.( )数的相反数大于原数,( )数的相反数小于原数,( )的相反数等于原数。

总结提炼

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完善初步构建中的知识体系。

1.正数、负数可以表示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负;若规定其中一种为负,则另一种就为正。

2.正数、负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本节编写:冉启琴 —7—

规定其中种为正,则另一种为,一


相关内容

  • (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对比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 2. 比较 3. 加减法(一) 4. 整理与复习(一) 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 7. 位置与顺序 8. 认识物体 9. 加减法(二)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钟表 12. 统计 13. 迎新年 14.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一、整体感知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和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

  • 2014年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认识负数(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 ...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状元学校2016年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 70班授课老师 陈拥军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精神,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全面执行数学新课程标准.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班共37名同学,其中男生有18人,女生有19人,人数比较多,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教学改进措施 本学期改进如下:( ...

  • 负数的初步认识
  •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生活情境中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 ...

  • [正负数]说课稿
  • <正负数>说课稿 一.说新的课程理念 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 ...

  •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接触与交流,对所带班四年级三班、四年级四班的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两个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个体差异有很大的差别。但总体来讲,有70%的学生基础好、能力强,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大,有强烈的求知欲、自觉性高。有和20%的学生处于中等,学习比较被动,其中 ...

  • 人教版小学数学各册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
  • [一年级上册] 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