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梦想是拿到一块北京残奥会的金牌。”说这话时,中国残奥代表团女子游泳运动员、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07级本科生谢青脸上带着坚定而自信的微笑。
谢青瘦弱中透着一股秀气,开朗而乐观,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女孩。但就是这个从未见过色彩的女孩,却用汗水与泪水在游泳池里编织出了属于自己的七彩世界。在去年的全国残疾人第七届运动会上,谢青在女子S11级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等5项比赛中一人独得5枚金牌和1枚银牌,打破1项世界纪录和3项全国纪录。
能取得这些成绩,用谢青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她把一辈子的苦都吃了。谢青是先天视网膜萎缩,出生时视力还有些光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光感越来越弱,直至完全失明。但命运的磨难并没有打垮这个坚强的女孩。9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谢青接触到了水,并对这个从来没有用眼睛看到过的神奇物体产生了感情。从此,她的七彩梦想从水中生根发芽。
“在训练中她很刻苦”,这是谢青的教练对她的评价。2005年8月到10月,由于视力从S12级半盲变成S11级全盲,这期间的训练是谢青最艰难的一段。训练中她不停地撞到水线和池壁,连到终点撞线都要教练提示,腿碰青了,头撞破了,甚至泳帽都不知划破多少个。但她从没有想过放弃训练,她始终坚信,坚持就是胜利。
不光对待训练是这样,在学习上,谢青超人的毅力也同样让人惊叹不已!每次训练后,她都坚持回学校上晚自习,找老师补习落下的功课,有时胳膊酸疼得拿不住课本,就用手支着。最终,谢青不仅考进了北京联合大学,2007年还获得了校长特别奖。
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梦想,获得一枚2008年北京残奥会金牌,谢青训练得更刻苦了。因为她深知,每一枚金牌都是由汗水浇灌而成,自己在训练中每多划一次水,就离金牌更近一步。
残奥之星:王燕红
王燕红,女,1969年生,新疆自治区肢残运动员。 15岁时王燕红因病致残,1994年被选中参加第六届
“我最大的梦想是拿到一块北京残奥会的金牌。”说这话时,中国残奥代表团女子游泳运动员、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07级本科生谢青脸上带着坚定而自信的微笑。
谢青瘦弱中透着一股秀气,开朗而乐观,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女孩。但就是这个从未见过色彩的女孩,却用汗水与泪水在游泳池里编织出了属于自己的七彩世界。在去年的全国残疾人第七届运动会上,谢青在女子S11级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等5项比赛中一人独得5枚金牌和1枚银牌,打破1项世界纪录和3项全国纪录。
能取得这些成绩,用谢青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她把一辈子的苦都吃了。谢青是先天视网膜萎缩,出生时视力还有些光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光感越来越弱,直至完全失明。但命运的磨难并没有打垮这个坚强的女孩。9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谢青接触到了水,并对这个从来没有用眼睛看到过的神奇物体产生了感情。从此,她的七彩梦想从水中生根发芽。
“在训练中她很刻苦”,这是谢青的教练对她的评价。2005年8月到10月,由于视力从S12级半盲变成S11级全盲,这期间的训练是谢青最艰难的一段。训练中她不停地撞到水线和池壁,连到终点撞线都要教练提示,腿碰青了,头撞破了,甚至泳帽都不知划破多少个。但她从没有想过放弃训练,她始终坚信,坚持就是胜利。
不光对待训练是这样,在学习上,谢青超人的毅力也同样让人惊叹不已!每次训练后,她都坚持回学校上晚自习,找老师补习落下的功课,有时胳膊酸疼得拿不住课本,就用手支着。最终,谢青不仅考进了北京联合大学,2007年还获得了校长特别奖。
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梦想,获得一枚2008年北京残奥会金牌,谢青训练得更刻苦了。因为她深知,每一枚金牌都是由汗水浇灌而成,自己在训练中每多划一次水,就离金牌更近一步。
残奥之星:王燕红
王燕红,女,1969年生,新疆自治区肢残运动员。 15岁时王燕红因病致残,1994年被选中参加第六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