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执政党建设科学化

2014-06-16 09:18 来源:文汇报  我有话说有8人参与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齐卫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正式将“治理”确立为国家建设的理念,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目标,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国家需要治理,政党需要建设,深刻认识两者关系的生成逻辑,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治理与执政党建设相契合

党中央确立治理的理念,本身就是现代价值取向植入国家建设的体现。与“统治”、“管理”等传统概念相比,“治理”所包含的民主含量更为丰富,反映的时代价值更为鲜亮。党执政历史实践中先后形成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提法,确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是对现代化理论创造性的贡献,是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含义认识的标志性成果。

治理作为国家功能,主要含义是指通过权力的制度安排、职能履行和实践运作,有效处置各种冲突与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利益,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治理模式,不同的治理模式有特定的治理体系作支撑,同时又反映着相应的治理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治理与执政党建设具有高度契合性的关联。

从制度规定看,契合性表现在国家利益与执政党利益相一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构成表明,我国政治制度中,国家制度与政党制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除了人民利益没有其自身利益。国家以发展生产力和福祉人民为宗旨,国家意志服从人民意志。执政党与国家在利益目标上都以实现人民利益为落脚点。执政党、国家利益的同质性,使国家治理与执政党建设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治国与治党不可分开。党中央反复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国家才有安全,人民才能幸福,社会才会和谐。

从国体规定看,契合性表现在国家性质与执政党属性相一致。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国体定位,规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组织属性,决定了它的执政使命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必须反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发扬党内民主和促进人民民主相统一,既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又是推进国家建设的要求。国家治理与执政党建设的契合建立于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先进属性与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匹配关系。

从角色规定看,契合性表现在国家架构与执政党地位相一致。国家架构表示的是社会各种结构元素的组成,包括中央与地方、人民与权力、政党与政权、国家力量与社会组织等关系等。当代中国的国家架构中,中国共产党居于长期执政的地位,它不仅是执政党,而且是领导党。执政地位反映国家政权中的政党角色。领导地位反映社会关系中的政党功能。这样的双重角色决定了它既在国家架构中上起着决定作用,又在社会层面上占据主导地位。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看,执掌权力的干部主体出自于中国共产党,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弱。由此而论,治党与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是粘连在一起的逻辑命题,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执政党建设水平决定着国家治理水平。

[责任编辑:蒋正翔]

0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_理论热点

唐皇凤:中国特色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1)_主编推荐

俞可平:沿着民主法治的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1)_理论热点

许耀桐、刘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4)_理论讲坛

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治理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 _理论热点

2014-06-16 09:18 来源:文汇报  我有话说有8人参与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齐卫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正式将“治理”确立为国家建设的理念,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目标,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国家需要治理,政党需要建设,深刻认识两者关系的生成逻辑,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治理与执政党建设相契合

党中央确立治理的理念,本身就是现代价值取向植入国家建设的体现。与“统治”、“管理”等传统概念相比,“治理”所包含的民主含量更为丰富,反映的时代价值更为鲜亮。党执政历史实践中先后形成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提法,确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是对现代化理论创造性的贡献,是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含义认识的标志性成果。

治理作为国家功能,主要含义是指通过权力的制度安排、职能履行和实践运作,有效处置各种冲突与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利益,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治理模式,不同的治理模式有特定的治理体系作支撑,同时又反映着相应的治理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治理与执政党建设具有高度契合性的关联。

从制度规定看,契合性表现在国家利益与执政党利益相一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构成表明,我国政治制度中,国家制度与政党制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除了人民利益没有其自身利益。国家以发展生产力和福祉人民为宗旨,国家意志服从人民意志。执政党与国家在利益目标上都以实现人民利益为落脚点。执政党、国家利益的同质性,使国家治理与执政党建设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治国与治党不可分开。党中央反复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国家才有安全,人民才能幸福,社会才会和谐。

从国体规定看,契合性表现在国家性质与执政党属性相一致。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国体定位,规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组织属性,决定了它的执政使命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必须反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发扬党内民主和促进人民民主相统一,既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又是推进国家建设的要求。国家治理与执政党建设的契合建立于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先进属性与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匹配关系。

从角色规定看,契合性表现在国家架构与执政党地位相一致。国家架构表示的是社会各种结构元素的组成,包括中央与地方、人民与权力、政党与政权、国家力量与社会组织等关系等。当代中国的国家架构中,中国共产党居于长期执政的地位,它不仅是执政党,而且是领导党。执政地位反映国家政权中的政党角色。领导地位反映社会关系中的政党功能。这样的双重角色决定了它既在国家架构中上起着决定作用,又在社会层面上占据主导地位。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看,执掌权力的干部主体出自于中国共产党,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弱。由此而论,治党与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是粘连在一起的逻辑命题,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执政党建设水平决定着国家治理水平。

[责任编辑:蒋正翔]

0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_理论热点

唐皇凤:中国特色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1)_主编推荐

俞可平:沿着民主法治的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1)_理论热点

许耀桐、刘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4)_理论讲坛

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治理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 _理论热点


相关内容

  • 加快法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加快法治建设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课题主持人DOI:10.14111/j.cnki.zgfx.2014.06.003应松年* 内容提要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加快法治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内部结构及 ...

  • 制度自信与依法治国理政_肖巍
  • 04 本刊特稿 思想理论教育 2014.12 制度自信与依法治国理政 肖 巍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要通过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来实现,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因此必须有强大的法治保障.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 ...

  •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摘 要: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政权属于人民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代表和领导人民执掌政权.运行治权的体系和过程,是指在坚持.巩固和完善中国政治经济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科学民主依法有效地进行国家和社会管理,是指坚持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统筹各方的格局下的治国理政.习近平十分重视国家治理问题,在他亲任起 ...

  • 金民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金民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坚持人民主体地 位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

  • 依法治国方略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 依法治国方略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2014-10-31 09:19 | 求是网 |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 分享 缩小放大 作者:王利明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重维度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重维度 岳海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被誉为是我国自"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现代化之后所提出来的第五个现 ...

  •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来源:中国法学会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11月03日 浏览:357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

  •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方面
  • [摘 要]顺利推进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即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方向必须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的内容要更加注重具体化.程序化:改革的难点是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的程序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改革的成果要有落实评估机制. [关键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 ...

  • 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进展与发展进路_从十八大以来的治党实践谈起_赵小青
  • 第31卷第2期 2016年4月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ichuanUniversityofScience&Engineering(SocialSciencesEdition)Vol.31No.2Apr.2016DOl:10.11965/xbew20160208 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