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梯详案
一、教具构成:
由十个长为20cm,宽与高都是10cm依次递减至1cm且等差为1cm的棕色梯长方体组成。
二、学习准备:
1.幼儿前经验:带插座圆柱体第一组、粉红塔的经验。
2.操作地点:工作毯上进行。
3.教学方式:小组示范。
三、教育目的:
1.通过视觉辨别,感知长方体在高和宽上的差异,培养辨别粗细(高低、厚薄、宽窄)的视觉能力。
2.发展用视觉及肌肉感觉辨认二度空间差异能力。
四、适宜年龄:
3~4岁。
五、教学过程:
1.走线:走线完毕后对孩子们说:“好,请小朋友们坐在x色的点点上”,然后老师坐下 2点名律动游戏《小手拍拍》
师:“首先,我们来玩一个点名小游戏,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跟着我一起做。” 师:“好,下面是我的工作时间,我的工作名称是棕色梯,它在我们的感官区,我先去取工作毯,然后再去取工作,请注意观察。”
3.操作方法:
(1)双手握住长方体的两边,将棕色梯从最细的一根依次拿到工作毯上散放;
(2)找最粗的一根长方体,由最粗的到最窄的排成一个梯子。每放一个长方体都要用手对它各个面依次触摸,直到全部按顺序摆放完成。
(3)用最细的一个长方体做检验。
(4)三阶段教学
a.将棕色梯中最粗的和最细的取出来。
命名:“这是粗的棕色梯,这是细的棕色梯。”
寻找:“请你告诉我哪个是细的棕色梯?哪个是粗的棕色梯?”
确认:“这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六、变化延伸:
1.自由造型,创意拼搭
2.与闪卡进行配对
3.认识字卡“粗的”、“细的”并对应棕色梯及实物进行粗细分类。
七、错误控制:
最细的一个长方体是十个长方体的等差。
八、兴趣点:
粗细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搭建成棕色梯。
九、注意事项:
1.当幼儿自由搭建时,注意不要搭太高,以免受伤。
2.从最细的开始取,从最粗的开始放回,一次只能拿一个。
棕色梯详案
一、教具构成:
由十个长为20cm,宽与高都是10cm依次递减至1cm且等差为1cm的棕色梯长方体组成。
二、学习准备:
1.幼儿前经验:带插座圆柱体第一组、粉红塔的经验。
2.操作地点:工作毯上进行。
3.教学方式:小组示范。
三、教育目的:
1.通过视觉辨别,感知长方体在高和宽上的差异,培养辨别粗细(高低、厚薄、宽窄)的视觉能力。
2.发展用视觉及肌肉感觉辨认二度空间差异能力。
四、适宜年龄:
3~4岁。
五、教学过程:
1.走线:走线完毕后对孩子们说:“好,请小朋友们坐在x色的点点上”,然后老师坐下 2点名律动游戏《小手拍拍》
师:“首先,我们来玩一个点名小游戏,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跟着我一起做。” 师:“好,下面是我的工作时间,我的工作名称是棕色梯,它在我们的感官区,我先去取工作毯,然后再去取工作,请注意观察。”
3.操作方法:
(1)双手握住长方体的两边,将棕色梯从最细的一根依次拿到工作毯上散放;
(2)找最粗的一根长方体,由最粗的到最窄的排成一个梯子。每放一个长方体都要用手对它各个面依次触摸,直到全部按顺序摆放完成。
(3)用最细的一个长方体做检验。
(4)三阶段教学
a.将棕色梯中最粗的和最细的取出来。
命名:“这是粗的棕色梯,这是细的棕色梯。”
寻找:“请你告诉我哪个是细的棕色梯?哪个是粗的棕色梯?”
确认:“这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六、变化延伸:
1.自由造型,创意拼搭
2.与闪卡进行配对
3.认识字卡“粗的”、“细的”并对应棕色梯及实物进行粗细分类。
七、错误控制:
最细的一个长方体是十个长方体的等差。
八、兴趣点:
粗细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搭建成棕色梯。
九、注意事项:
1.当幼儿自由搭建时,注意不要搭太高,以免受伤。
2.从最细的开始取,从最粗的开始放回,一次只能拿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