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新闻"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

【摘要】本文从概念出发,探讨了“伪新闻”与“假新闻”两者的区别,盘点了当今“伪新闻”存在的各种形式,进而从受众的成熟度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最终提出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成熟受众等解决之道。

【关键词】伪新闻;现象;原因;防治

“伪新闻”的定义

何谓“伪”?常言道“难辨真伪”,即“伪”与“真”相对而生,反义之词也,由此便常有人将之取“假”之同义,把“伪新闻”和“假新闻”混为一谈。在通常情况下,“假”与“伪”确有互通之处,但与“新闻”配成词组,并放在新闻实际业务中,内涵便迥异了。“假新闻”是指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之伪,即内容不真实。“伪新闻”则是指媒体所报道的事实其新闻性之伪。所谓的新闻性之伪,就是事实没有成为新闻的特质,即事实是事实,但不能谓之新闻。那么要成为新闻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性呢?新闻前辈梁衡曾说“新闻是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由此可知,新闻除了“新近发生”之外,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为广大受众所关心”――具备满足人们新闻消费需求的素质,而“伪新闻”不具备这种素质。归结起来,所谓“伪新闻”,即报道的内容不是新闻话题,或所言事情缺乏新闻要素,对满足读者的新闻需求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伪装成“新闻”的模样出炉而已。

“伪新闻”现象盘点

“伪新闻”因其伪装性,使其具有一定的隐秘性,所以其很难被受众察觉,也很少会像“假新闻”般受到受众的群起而攻,于是,在这种间接的纵容之下,乔装的“伪新闻”便充斥各大荧屏、横扫各大版面。

套用模式报道节日新闻,缺乏新意。美国著名专栏评论员沃尔特? 李普曼曾经说过:“新闻并非一面社会的镜子,而是对不合常规的事情的报道。”简言之,突破正常轨道或出乎意料的事件才有资格入选为新闻。但是,综观现在的许多新闻却“年年岁岁花相似”,比如植树节,某领导和群众一起植树;高考了,家长们在学校外等候;十一长假人们外出旅行,吃好了、喝好了、玩好了、乐晕了等诸如此类的新闻,将时间一改,便旧木偶换新装了,此类新闻已完全沦为一种套路、一种模式,无任何新颖之处,很难引起读者的关注。再者,反过来想,十一长假百姓外出旅游,欢乐和谐本是最常见的景象,如果将之作为新闻、当做不同寻常的新闻事实来报道,那么是不是说明过节时其他的正常情况或局面都很糟糕很混乱?

以新闻形式撰写商业软文,实现盈利目的。大公报曾经提出办报的“四不”方针,即“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这其中就包括“不卖”,即“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也就是说,绝不会拿言论作为交易的筹码,换取金钱。可是时至今日,商业入侵新闻的现象却日益严重。比如,一些房地产商开盘、公司开张营业等活动前,为了预热造势、宣传自己,常常邀请记者以新闻稿的形式广而告之,借新闻之体,行广告之实;也有媒体收取人家好处费后,帮助企业作宣传、树立形象,以专访企业领导人、专题报道等形式,介绍该企业的文化、业绩„„诸如此类的伪新闻在各大媒体屡见不鲜。于是,许多整版的新闻报道,看似是深度专题,实为利益关系,在为企业作宣传、打广告,这些鱼目混珠的新闻让受众难辨真伪。

帮助领导吹嘘政绩,误导群众。为配合政治宣传而产生的“伪新闻”在国家直接掌管的媒体中出现较多。媒体纯粹为了配合政府宣传最近出台的新精神和新政策,常常报道并无实际新闻价值的事件。如,若某地方政府刚开完会,提倡人们贯彻实施某种生活理念,随之而来,必定有很多媒体开始选取典型,报道某平民百姓以自己的方式践行这种理念,以示这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事实上,新闻里所报道的行为并不是社会的一种主流做法,并不具有

代表性,其报道的其实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新闻。更为严重的现象是,一些媒体趋炎附势,放弃自身所承担的监督职责,帮助领导大肆宣传当地的“形象工程”,吹嘘政绩,最终劳民伤财,误导群众。

罗列百姓琐碎生活,消解受众的注意力。现在的“民生新闻”里充斥着夫妻感情纠纷、家庭财产争夺、邻里关系紧张等题材,内容既不离奇,也不新颖,故事讲完之后,既没有提供解决之道,也没有留下发人深省的启示,只纯粹满足了人们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无一点现实的新闻意义。还有一些所谓的“社会新闻”,今天抓了一个毛贼、明天处理了一场纠纷,其实,社会中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自己的工作职责,警察抓小偷就好比腊月翻完转正月一样正常,根本没必要长篇累牍地去渲染,但一些媒体却乐此不疲。

跟风网络事件,被“网络推手”利用。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一种叫“网络推手”的新职业应运而生,他们擅长抓住受众心理,策划出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网络事件,比如,犀利哥事件、小月月事件、“兽兽门”事件„„这些事件常常吊足了受众的胃口,却往往扑朔迷离、真假难辨。许多媒体为了抢占先机,瓜分受众注意力,不探求事情真伪,盲目跟风报道,更有甚者还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为事情作系列追踪报道,成为幕后策划高手如意算盘中的棋子,为其成就一桩天下“美谈”做了垫脚石。

“伪新闻”产生的原因

伪新闻,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特定事物,是新闻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衍生物,具体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传播渠道增加,新闻质量下降。当今世界,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导致传播渠道也相对过剩,传播成本相对降低,这种特征之于许多新媒体体现得尤为突出,这便导致很多新闻不再过多地被媒体的版面大小所束缚,编辑对于新闻的题材、内容等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精挑细选、再三斟酌了。而且,新闻时效性成了媒体追逐的首要目标,现在的传媒人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传媒人都更加追求信息的时效性和丰富性,于是,在对新闻进行编写和审核时,也就很难像传统媒体时代那样再三斟酌、反复酝酿,这便使得“伪新闻”无孔不入,从而渗透到各媒体中。

“伪新闻”具有隐蔽性,难被受众察觉。“伪新闻”相对于“假新闻”更具有隐蔽性,具有不被一般受众所察觉的特点,因为报道的事情真实性无可挑剔,似乎也就无追究的把柄了,当人们发现其食而无味时,最多一扫而过,弃之,不会像对待“假新闻”一样不停地追问,产生反感、愤恨的情绪,所以“伪新闻”很难像“假新闻”一样得到受众有效的监督,这便纵容了一些记者在没有获得有价值的新闻时,就拿一些无关痛痒的报道充数,最终致使“伪新闻”有恃无恐、到处横行。

采编者采访不深入,未察觉新闻的价值。一些新闻采编者敬业精神不强、采访作风不实,也导致了“伪新闻”的产生。有的记者因为懒于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深入百姓去挖掘鲜活的新闻素材,寻找新闻看点,每逢一年一度的节假日便找来历年的素材,套用一贯的报道模式,敷衍了事。如2009年《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则高考新闻,背景用的竟然是2008年的视频素材,这就说明一些记者采访作风不深入、不扎实。也有的记者在面对重大新闻事件时,仅仅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肯深入新闻现场去捕捉信息,深入采访事发各方的当事人,挖掘新闻的真正价值所在,致使写出来的新闻食之无味,缺乏看点。

采编者缺乏新闻敏感,使新闻价值流失。一些新闻报道缺乏应有的新闻价值,和部分新闻采写者的业务素质不高有直接关系。部分新闻采写者因为在政治水平、思想水平、业务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方面都比较欠缺,缺乏必要的新闻敏感,不能切中要害,正确把握住新闻价值,以致在报道重要的新闻事件时,人为地将事件本身最具新闻价值的要素流失,更有甚者,将重要的新闻当成一般的新闻报道或丢弃,而对毫无新闻价值的东西却以新闻的形式出炉,最终生产出一些毫无价值的“伪新闻”。

采编者思想作风不正,被各种利益左右。有些新闻采编者在新闻采写和编发的过程中,明知有些事件根本不值得报道,但是受到社会各种利益的驱使和关系的左右,故意将事件以新闻的形式刊发。比如,迫于当地政府官员的压力,做一些宣传当地“面子工程”的专题报道,对领导歌功颂德;有时因为商业利益的驱使,帮助前来投资广告的企业以新闻的形式做一些免费的宣传和报道,以表馈赠;也有一些记者碍于朋友的面子,将媒介公器私用,做一些不得已的新闻报道„„于是,通过多方利益的博弈,许多“伪新闻”便大摇大摆、冠冕堂皇地登上了大雅之堂。

“伪新闻”的杜绝和防治

“伪新闻”泛滥成灾,常让受众出现“审美疲劳”。厚厚一沓报纸,几分钟就翻完了,一档新闻节目听了半个小时觉得收获甚少,这不仅消解了受众对媒体的注意力,而且也荒废了媒介自身的资源。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采写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遵循新闻规律、有价值含量的新闻,最终使我国整体的新闻事业真正强大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培养成熟的受众,抵制“伪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产品。如果受众都成熟到一看到“伪新闻”就如见到上街的老鼠,人人喊打、拒绝阅读、马上换台,那么“伪新闻”就也很难找到生存的土壤,便会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所以,培养成熟的受众是抵制“伪新闻”之根本。笔者认为,提高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方面,从小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者们有必要考虑在教科书中编入适当的媒介知识,以提高孩子们的媒介素养,提高其对信息的辨别力,增强应对信息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知识讲座、社区宣传栏、电视节目普及等不同的形式,培养人们鉴别新闻真伪、提取有用信息,甚至独自采编新闻、发布新闻等能力。

采编者要加强业务素质,提高新闻敏感。加强新闻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提高采编人员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与知识水平,从整体上提升新闻采编者的理论水平。采编者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在采写新闻的时候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洞察到新闻事件背后所蕴藏的重大意义,挖掘出新闻之于受众的真正价值。另一方面,加强新闻采编者实际业务能力,让他们通过实践锻炼积累从业经验,提高新闻敏感。戈公振曾说:“空气中充满了新闻,就看你能否抓得住。”所以,对于新闻采编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拥有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价值新闻的能力。

采编者要提高职业道德,坚持新闻理想。由于媒体巨大的影响力,社会各种利益都会相互博弈抢占对公众的话语权,媒体早已成了众人争抢占领的阵地,与此同时,新闻从业者也开始受到社会各方势力的影响和诱惑,甚至还有威胁。于是,一些新闻理想不坚定的新闻从业者便抵制不住诱惑,或者屈从于外界的压力,打着新闻的幌子为他人作宣传。因此,要加强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教育,坚决抵制以稿谋私的不正之风。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奖励采发优质稿件的记者和编辑,在媒体内部形成一种“用好稿光荣、发差稿羞愧”的舆论氛围。对收取他人“红包”就替人说话的记者、编辑,要坚决给予惩处。

【摘要】本文从概念出发,探讨了“伪新闻”与“假新闻”两者的区别,盘点了当今“伪新闻”存在的各种形式,进而从受众的成熟度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最终提出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成熟受众等解决之道。

【关键词】伪新闻;现象;原因;防治

“伪新闻”的定义

何谓“伪”?常言道“难辨真伪”,即“伪”与“真”相对而生,反义之词也,由此便常有人将之取“假”之同义,把“伪新闻”和“假新闻”混为一谈。在通常情况下,“假”与“伪”确有互通之处,但与“新闻”配成词组,并放在新闻实际业务中,内涵便迥异了。“假新闻”是指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之伪,即内容不真实。“伪新闻”则是指媒体所报道的事实其新闻性之伪。所谓的新闻性之伪,就是事实没有成为新闻的特质,即事实是事实,但不能谓之新闻。那么要成为新闻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性呢?新闻前辈梁衡曾说“新闻是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由此可知,新闻除了“新近发生”之外,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为广大受众所关心”――具备满足人们新闻消费需求的素质,而“伪新闻”不具备这种素质。归结起来,所谓“伪新闻”,即报道的内容不是新闻话题,或所言事情缺乏新闻要素,对满足读者的新闻需求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伪装成“新闻”的模样出炉而已。

“伪新闻”现象盘点

“伪新闻”因其伪装性,使其具有一定的隐秘性,所以其很难被受众察觉,也很少会像“假新闻”般受到受众的群起而攻,于是,在这种间接的纵容之下,乔装的“伪新闻”便充斥各大荧屏、横扫各大版面。

套用模式报道节日新闻,缺乏新意。美国著名专栏评论员沃尔特? 李普曼曾经说过:“新闻并非一面社会的镜子,而是对不合常规的事情的报道。”简言之,突破正常轨道或出乎意料的事件才有资格入选为新闻。但是,综观现在的许多新闻却“年年岁岁花相似”,比如植树节,某领导和群众一起植树;高考了,家长们在学校外等候;十一长假人们外出旅行,吃好了、喝好了、玩好了、乐晕了等诸如此类的新闻,将时间一改,便旧木偶换新装了,此类新闻已完全沦为一种套路、一种模式,无任何新颖之处,很难引起读者的关注。再者,反过来想,十一长假百姓外出旅游,欢乐和谐本是最常见的景象,如果将之作为新闻、当做不同寻常的新闻事实来报道,那么是不是说明过节时其他的正常情况或局面都很糟糕很混乱?

以新闻形式撰写商业软文,实现盈利目的。大公报曾经提出办报的“四不”方针,即“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这其中就包括“不卖”,即“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也就是说,绝不会拿言论作为交易的筹码,换取金钱。可是时至今日,商业入侵新闻的现象却日益严重。比如,一些房地产商开盘、公司开张营业等活动前,为了预热造势、宣传自己,常常邀请记者以新闻稿的形式广而告之,借新闻之体,行广告之实;也有媒体收取人家好处费后,帮助企业作宣传、树立形象,以专访企业领导人、专题报道等形式,介绍该企业的文化、业绩„„诸如此类的伪新闻在各大媒体屡见不鲜。于是,许多整版的新闻报道,看似是深度专题,实为利益关系,在为企业作宣传、打广告,这些鱼目混珠的新闻让受众难辨真伪。

帮助领导吹嘘政绩,误导群众。为配合政治宣传而产生的“伪新闻”在国家直接掌管的媒体中出现较多。媒体纯粹为了配合政府宣传最近出台的新精神和新政策,常常报道并无实际新闻价值的事件。如,若某地方政府刚开完会,提倡人们贯彻实施某种生活理念,随之而来,必定有很多媒体开始选取典型,报道某平民百姓以自己的方式践行这种理念,以示这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事实上,新闻里所报道的行为并不是社会的一种主流做法,并不具有

代表性,其报道的其实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新闻。更为严重的现象是,一些媒体趋炎附势,放弃自身所承担的监督职责,帮助领导大肆宣传当地的“形象工程”,吹嘘政绩,最终劳民伤财,误导群众。

罗列百姓琐碎生活,消解受众的注意力。现在的“民生新闻”里充斥着夫妻感情纠纷、家庭财产争夺、邻里关系紧张等题材,内容既不离奇,也不新颖,故事讲完之后,既没有提供解决之道,也没有留下发人深省的启示,只纯粹满足了人们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无一点现实的新闻意义。还有一些所谓的“社会新闻”,今天抓了一个毛贼、明天处理了一场纠纷,其实,社会中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自己的工作职责,警察抓小偷就好比腊月翻完转正月一样正常,根本没必要长篇累牍地去渲染,但一些媒体却乐此不疲。

跟风网络事件,被“网络推手”利用。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一种叫“网络推手”的新职业应运而生,他们擅长抓住受众心理,策划出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网络事件,比如,犀利哥事件、小月月事件、“兽兽门”事件„„这些事件常常吊足了受众的胃口,却往往扑朔迷离、真假难辨。许多媒体为了抢占先机,瓜分受众注意力,不探求事情真伪,盲目跟风报道,更有甚者还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为事情作系列追踪报道,成为幕后策划高手如意算盘中的棋子,为其成就一桩天下“美谈”做了垫脚石。

“伪新闻”产生的原因

伪新闻,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特定事物,是新闻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衍生物,具体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传播渠道增加,新闻质量下降。当今世界,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导致传播渠道也相对过剩,传播成本相对降低,这种特征之于许多新媒体体现得尤为突出,这便导致很多新闻不再过多地被媒体的版面大小所束缚,编辑对于新闻的题材、内容等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精挑细选、再三斟酌了。而且,新闻时效性成了媒体追逐的首要目标,现在的传媒人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传媒人都更加追求信息的时效性和丰富性,于是,在对新闻进行编写和审核时,也就很难像传统媒体时代那样再三斟酌、反复酝酿,这便使得“伪新闻”无孔不入,从而渗透到各媒体中。

“伪新闻”具有隐蔽性,难被受众察觉。“伪新闻”相对于“假新闻”更具有隐蔽性,具有不被一般受众所察觉的特点,因为报道的事情真实性无可挑剔,似乎也就无追究的把柄了,当人们发现其食而无味时,最多一扫而过,弃之,不会像对待“假新闻”一样不停地追问,产生反感、愤恨的情绪,所以“伪新闻”很难像“假新闻”一样得到受众有效的监督,这便纵容了一些记者在没有获得有价值的新闻时,就拿一些无关痛痒的报道充数,最终致使“伪新闻”有恃无恐、到处横行。

采编者采访不深入,未察觉新闻的价值。一些新闻采编者敬业精神不强、采访作风不实,也导致了“伪新闻”的产生。有的记者因为懒于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深入百姓去挖掘鲜活的新闻素材,寻找新闻看点,每逢一年一度的节假日便找来历年的素材,套用一贯的报道模式,敷衍了事。如2009年《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则高考新闻,背景用的竟然是2008年的视频素材,这就说明一些记者采访作风不深入、不扎实。也有的记者在面对重大新闻事件时,仅仅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肯深入新闻现场去捕捉信息,深入采访事发各方的当事人,挖掘新闻的真正价值所在,致使写出来的新闻食之无味,缺乏看点。

采编者缺乏新闻敏感,使新闻价值流失。一些新闻报道缺乏应有的新闻价值,和部分新闻采写者的业务素质不高有直接关系。部分新闻采写者因为在政治水平、思想水平、业务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方面都比较欠缺,缺乏必要的新闻敏感,不能切中要害,正确把握住新闻价值,以致在报道重要的新闻事件时,人为地将事件本身最具新闻价值的要素流失,更有甚者,将重要的新闻当成一般的新闻报道或丢弃,而对毫无新闻价值的东西却以新闻的形式出炉,最终生产出一些毫无价值的“伪新闻”。

采编者思想作风不正,被各种利益左右。有些新闻采编者在新闻采写和编发的过程中,明知有些事件根本不值得报道,但是受到社会各种利益的驱使和关系的左右,故意将事件以新闻的形式刊发。比如,迫于当地政府官员的压力,做一些宣传当地“面子工程”的专题报道,对领导歌功颂德;有时因为商业利益的驱使,帮助前来投资广告的企业以新闻的形式做一些免费的宣传和报道,以表馈赠;也有一些记者碍于朋友的面子,将媒介公器私用,做一些不得已的新闻报道„„于是,通过多方利益的博弈,许多“伪新闻”便大摇大摆、冠冕堂皇地登上了大雅之堂。

“伪新闻”的杜绝和防治

“伪新闻”泛滥成灾,常让受众出现“审美疲劳”。厚厚一沓报纸,几分钟就翻完了,一档新闻节目听了半个小时觉得收获甚少,这不仅消解了受众对媒体的注意力,而且也荒废了媒介自身的资源。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采写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遵循新闻规律、有价值含量的新闻,最终使我国整体的新闻事业真正强大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培养成熟的受众,抵制“伪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产品。如果受众都成熟到一看到“伪新闻”就如见到上街的老鼠,人人喊打、拒绝阅读、马上换台,那么“伪新闻”就也很难找到生存的土壤,便会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所以,培养成熟的受众是抵制“伪新闻”之根本。笔者认为,提高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方面,从小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者们有必要考虑在教科书中编入适当的媒介知识,以提高孩子们的媒介素养,提高其对信息的辨别力,增强应对信息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知识讲座、社区宣传栏、电视节目普及等不同的形式,培养人们鉴别新闻真伪、提取有用信息,甚至独自采编新闻、发布新闻等能力。

采编者要加强业务素质,提高新闻敏感。加强新闻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提高采编人员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与知识水平,从整体上提升新闻采编者的理论水平。采编者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在采写新闻的时候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洞察到新闻事件背后所蕴藏的重大意义,挖掘出新闻之于受众的真正价值。另一方面,加强新闻采编者实际业务能力,让他们通过实践锻炼积累从业经验,提高新闻敏感。戈公振曾说:“空气中充满了新闻,就看你能否抓得住。”所以,对于新闻采编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拥有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价值新闻的能力。

采编者要提高职业道德,坚持新闻理想。由于媒体巨大的影响力,社会各种利益都会相互博弈抢占对公众的话语权,媒体早已成了众人争抢占领的阵地,与此同时,新闻从业者也开始受到社会各方势力的影响和诱惑,甚至还有威胁。于是,一些新闻理想不坚定的新闻从业者便抵制不住诱惑,或者屈从于外界的压力,打着新闻的幌子为他人作宣传。因此,要加强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教育,坚决抵制以稿谋私的不正之风。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奖励采发优质稿件的记者和编辑,在媒体内部形成一种“用好稿光荣、发差稿羞愧”的舆论氛围。对收取他人“红包”就替人说话的记者、编辑,要坚决给予惩处。


相关内容

  • 法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题 目: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问题探讨 分 院: 土建分院 专 业: 交通工程 班 级: 3班 学 号: [1**********]311 姓 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日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所谓隐私权,就是指公民享有的不愿 ...

  • 阁夜 赏析
  • 压缩语段------拟写一句话新闻 [教学目标] 应对高考考点,让学生掌握"拟一句话新闻"的解题技法.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分别用"要素提取法.去枝取干法.要点概括法"解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综合运用"要素提取法,去枝取干法,要点概括法&quo ...

  •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考研)超全版笔记
  • 本文由ldr271314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新闻学概论>笔记 绪 论 ◎ 1 新闻学:定义.中心议题.研究内容 ◎ 2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极其相关涉及内容 ◎ 3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 ...

  • 新闻定义新解
  • 第16卷第2期Vol.16No.2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2009年6月June 2009 新闻定义新解 黄伟成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一直以来关于新闻的定义可谓异彩纷 ...

  • 暨南大学当代新闻写作笔记
  • 消息篇 广义的新闻道.预测性报道等. 使用最多的一种新闻体裁. 第一章消息概论 1.1消息在新闻报道中地位 1.1.1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角 1.从信息需求来看,消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2.从报道数量来看,消息在众多新闻报道体裁中应用最多 1.2 优秀记者首先要学会写消息 1.从新闻报道的发展来 ...

  • 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
  • 当代新闻采访笔记 第一章 绪论 1. 新闻采访的定义: "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比"新闻"一词早约三百年.当今对"新闻采访"的定义有百余种,其中比较科学.相对准确是:新闻采访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 ...

  •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3版
  • ※绪论※ ◎ 1新闻学:定义.中心议题.研究内容 ◎ 2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极其相关涉及内容 ◎ 3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 4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 ...

  • 上海大学[传播学通论]考研辅导笔记
  • 04年上海大学<传播学通论>考研辅导笔记 教材:<传播学通论> 第一章 第一节:传播与生俱来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 1.共享说:传播信息的过程就是分享信息的过程. 2.劝服说: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突出了传播的功能性. 3.反应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

  • 自考新闻学概论真题整理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方式. 37.简述舆论行为的基本要素. 38.简述1956年以<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工作改革的主要内容. 39.陆定一的新闻定义具有哪些优点? 40.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