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心灵的灰尘

有谁不喜欢美呢?我想没有。陶渊明厌弃仁途,隐居乡村,却不忘面对青山,植菊东篱,育金色满目之景,孕暗香盈袖之意,在无垠陶醉中,以悠然之心态,读取南山之秀色。杜工部怀抱诗圣之才,不幸身居乱世之中,颠沛流离,凄惨哀怨,壮志难酬,忧心如焚,却依旧执意把栖息心灵的草堂搭建于美丽的浣花溪畔。唐代天才诗人卢照邻身染沉疴,卧床数年,已是心如死水,而使内心顿起波澜,重振生命雄风的却是唯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之时。还是毛泽东主席说得透彻:“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其实古人早就有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此言深窥天地之理,意透三尺之石,穿越历史风烟,浩浩几千年,依旧活在我们生活之中,且鲜灵如初。不论其当初涵盖范围之广狭,现在想来都无疑是人世间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唐宗宋祖金弋铁马,驰骋沙场,统天下之地,谋一姓江山,是为美所驱;成吉思汉弯弓射雕,南征北讨,掠关夺地,开拓无穷疆土,似是雄心壮志所使然,实为秀丽河山所惑。当我们再三品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反复吟咏“渔舟唱晚,响穷澎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时,与其说是被王勃的磅礴才气所折服,倒不如说是被其神来之笔所构画的诗情画意所震憾。 其实,人就是生活在美所幻化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活底色和其诱发的希望之中,就是生活在美所折射的奇光异彩当中。综观古今,细细想来,有谁不是被其制约,循其轨道在漫漫人生征途上顺顺从从为追求它而把血肉情感交付光阴最终幻化为尘土的呢?

可是,美是什么?是如玉容颜?是堂皇之屋?当然不仅仅如此,这只不过是人自视甚高的短浅偏面之见,充其量不过是小美。真正的美是属于自然的,自然之美才是大美。美是蓝色的晴空,是清新的空气,是甘甜的流水,是缤纷的色彩,是山川草木,是虫鱼鸟兽,是红花、是绿叶、是云、是雨„„跟自然之美的博大浩瀚相比,人类私有的这点美太微不足道了,况且没有自然做背景,人类之美不仅如荒芜的沙漠撑不起半个春天,而且也会如失去水分的花朵,迅速枯萎,黯然失色。

那么,美在哪里?

美在黄河吗?黄河是自然赐给人类的一大景观,,九曲十八弯极尽人间壮美,蜿蜒曲折之势正暗合龙的传人之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诗句定是吮吸了黄河之灵气,吐纳了波涛之壮阔,才脱口而出,遂成绝唱。然而,时至今日,远望的眼里,黄牛车从干涸的河道蹒跚而过,断流的阴影已无情的笼罩在我们心头。

美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块末曾开垦的处女地:邈远广阔,空灵自由,无数的野生动物繁衍生息于此,“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恰是真实写照。而如今,千古寂静被盗猎的枪声打破,幸福自由被小人的贪欲扼杀,这里已远非美丽的净土!

不能不说到居延海。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这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字眼,读出它,眼前应是一幅图画,一片无边际的水域,然而,谁能想到,它曾几近死海呢?

不能不说到塔里木河,这条母亲河,千百年来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无数生命,创造了灿烂的西域文明,而今,却是细流无声,老态龙钟,步覆蹒跚,英姿难觅了„„

变化太大了!可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难道自然的美丽也是这样的短暂,自然的容颜也是这般的容易改变?不!天地不老,日星永辉,秦时明月照古今。其实自然之美是永恒的,一切变化的根源都在于人。人无疑是苍穹之下,大地之上最智慧的物种。人吸纳了天之灵气,地之精髓,而越来越强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无坚不摧的力量。可是人毕竟不是完美无缺的,只是一个物种,而不是神。人自私的天性,贪婪的劣性,短视的目光,遮蔽了人的眼睛、灵魂,消蚀了人的善良、友好,也给自然带来了灭顶之灾。多少清澈的河流泛着肮脏的泡沫,散发着熏人的臭气;多少葱郁的青山失去了绿色的衣衫,在烈日的暴晒下呻吟;古楼兰文明因此消失了,孔雀河文化成为谜,绵延五千平方公里的罗布泊成为历史,三千年生命之说的胡杨林濒临绝境,塔里木马鹿难觅踪影,大头鱼悄悄走进书籍,白鳍豚、中华鲟、华南虎„„人越来越多,物种越来越少。人类创造了一个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也开创了物种灭绝的时代。无法计数有多少异类兄弟已经或正远离我们而去,或许在我们自以为品味生活甘甜的时候,无数流泪的灵魂正匆匆奔赴天国。在现代文明之下,灭绝没有停止,死亡仍在继续。可是没有了虎啸狮吼,森林就衰老了;没有了鱼跃虾戏,河流就死亡了;没有了鹰飞燕翔,天空就停滞了,没有了鲜花绿叶,大地就憔悴了„„如果有一天,树木没有了,河流没有了,空气不再清新,流水不再清澈,只剩下满世界的人,该是一幅多么单调又伤心欲绝的图景。

人无疑是自然的最大破坏者。人不但创造了美,也创造了丑;不但化丑为美,同时也化美为丑。良田因人而失,沙漠因人而来,流水因人而腐,青天因人而破„„其实,我们原本可以做得很好,因为人是地球上最智慧的物种,也是唯一会劳动的物种,我们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凡为非凡,化死为生,化无为有。但我们在做这些的时候,要顾及自然的情感,不伤及自然的根须,保护自然的枝叶,我们所要做得就是在自然的巨幅画卷中锦上添花。只要我们心存一份爱怜、仁慈,怀抱一份大公、无私,多一些远见卓识,少一些

短视愚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像爱护小家一样爱护地球这个大村,相信世界将变得更美好。须知自然不是无情物,而是爱憎分明,若投之以桃,必抱之以李。然而要做到这些,人的心灵是不能有灰尘的。

有谁不喜欢美呢?我想没有。陶渊明厌弃仁途,隐居乡村,却不忘面对青山,植菊东篱,育金色满目之景,孕暗香盈袖之意,在无垠陶醉中,以悠然之心态,读取南山之秀色。杜工部怀抱诗圣之才,不幸身居乱世之中,颠沛流离,凄惨哀怨,壮志难酬,忧心如焚,却依旧执意把栖息心灵的草堂搭建于美丽的浣花溪畔。唐代天才诗人卢照邻身染沉疴,卧床数年,已是心如死水,而使内心顿起波澜,重振生命雄风的却是唯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之时。还是毛泽东主席说得透彻:“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其实古人早就有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此言深窥天地之理,意透三尺之石,穿越历史风烟,浩浩几千年,依旧活在我们生活之中,且鲜灵如初。不论其当初涵盖范围之广狭,现在想来都无疑是人世间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唐宗宋祖金弋铁马,驰骋沙场,统天下之地,谋一姓江山,是为美所驱;成吉思汉弯弓射雕,南征北讨,掠关夺地,开拓无穷疆土,似是雄心壮志所使然,实为秀丽河山所惑。当我们再三品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反复吟咏“渔舟唱晚,响穷澎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时,与其说是被王勃的磅礴才气所折服,倒不如说是被其神来之笔所构画的诗情画意所震憾。 其实,人就是生活在美所幻化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活底色和其诱发的希望之中,就是生活在美所折射的奇光异彩当中。综观古今,细细想来,有谁不是被其制约,循其轨道在漫漫人生征途上顺顺从从为追求它而把血肉情感交付光阴最终幻化为尘土的呢?

可是,美是什么?是如玉容颜?是堂皇之屋?当然不仅仅如此,这只不过是人自视甚高的短浅偏面之见,充其量不过是小美。真正的美是属于自然的,自然之美才是大美。美是蓝色的晴空,是清新的空气,是甘甜的流水,是缤纷的色彩,是山川草木,是虫鱼鸟兽,是红花、是绿叶、是云、是雨„„跟自然之美的博大浩瀚相比,人类私有的这点美太微不足道了,况且没有自然做背景,人类之美不仅如荒芜的沙漠撑不起半个春天,而且也会如失去水分的花朵,迅速枯萎,黯然失色。

那么,美在哪里?

美在黄河吗?黄河是自然赐给人类的一大景观,,九曲十八弯极尽人间壮美,蜿蜒曲折之势正暗合龙的传人之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诗句定是吮吸了黄河之灵气,吐纳了波涛之壮阔,才脱口而出,遂成绝唱。然而,时至今日,远望的眼里,黄牛车从干涸的河道蹒跚而过,断流的阴影已无情的笼罩在我们心头。

美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块末曾开垦的处女地:邈远广阔,空灵自由,无数的野生动物繁衍生息于此,“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恰是真实写照。而如今,千古寂静被盗猎的枪声打破,幸福自由被小人的贪欲扼杀,这里已远非美丽的净土!

不能不说到居延海。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这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字眼,读出它,眼前应是一幅图画,一片无边际的水域,然而,谁能想到,它曾几近死海呢?

不能不说到塔里木河,这条母亲河,千百年来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无数生命,创造了灿烂的西域文明,而今,却是细流无声,老态龙钟,步覆蹒跚,英姿难觅了„„

变化太大了!可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难道自然的美丽也是这样的短暂,自然的容颜也是这般的容易改变?不!天地不老,日星永辉,秦时明月照古今。其实自然之美是永恒的,一切变化的根源都在于人。人无疑是苍穹之下,大地之上最智慧的物种。人吸纳了天之灵气,地之精髓,而越来越强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无坚不摧的力量。可是人毕竟不是完美无缺的,只是一个物种,而不是神。人自私的天性,贪婪的劣性,短视的目光,遮蔽了人的眼睛、灵魂,消蚀了人的善良、友好,也给自然带来了灭顶之灾。多少清澈的河流泛着肮脏的泡沫,散发着熏人的臭气;多少葱郁的青山失去了绿色的衣衫,在烈日的暴晒下呻吟;古楼兰文明因此消失了,孔雀河文化成为谜,绵延五千平方公里的罗布泊成为历史,三千年生命之说的胡杨林濒临绝境,塔里木马鹿难觅踪影,大头鱼悄悄走进书籍,白鳍豚、中华鲟、华南虎„„人越来越多,物种越来越少。人类创造了一个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也开创了物种灭绝的时代。无法计数有多少异类兄弟已经或正远离我们而去,或许在我们自以为品味生活甘甜的时候,无数流泪的灵魂正匆匆奔赴天国。在现代文明之下,灭绝没有停止,死亡仍在继续。可是没有了虎啸狮吼,森林就衰老了;没有了鱼跃虾戏,河流就死亡了;没有了鹰飞燕翔,天空就停滞了,没有了鲜花绿叶,大地就憔悴了„„如果有一天,树木没有了,河流没有了,空气不再清新,流水不再清澈,只剩下满世界的人,该是一幅多么单调又伤心欲绝的图景。

人无疑是自然的最大破坏者。人不但创造了美,也创造了丑;不但化丑为美,同时也化美为丑。良田因人而失,沙漠因人而来,流水因人而腐,青天因人而破„„其实,我们原本可以做得很好,因为人是地球上最智慧的物种,也是唯一会劳动的物种,我们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凡为非凡,化死为生,化无为有。但我们在做这些的时候,要顾及自然的情感,不伤及自然的根须,保护自然的枝叶,我们所要做得就是在自然的巨幅画卷中锦上添花。只要我们心存一份爱怜、仁慈,怀抱一份大公、无私,多一些远见卓识,少一些

短视愚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像爱护小家一样爱护地球这个大村,相信世界将变得更美好。须知自然不是无情物,而是爱憎分明,若投之以桃,必抱之以李。然而要做到这些,人的心灵是不能有灰尘的。


相关内容

  • 不要让心灵落满灰尘
  • 不要让心灵落满灰尘 为自己的心灵坚守一片净土,岁月匆匆流逝,也不让尘埃在心灵的上空飘落! ---题记 我们落生在这个汾繁.拥挤.千变万化的人世间.生命在变化,朝代在更迭,在奔波与忙碌中,人生之路充满坎坷与挫折,情绪在离别中,在失意与落寞中跌宕起伏,而心灵也在苦痛中,在杂乱与无奈中布满伤痕.梦在远方, ...

  • 累了,就停下来,拍拍灰尘,让心灵重归洁净
  • 一. 怀助人的心,做舒心的事,做单纯的人,走幸福的路. 二. 什么叫多余,心冷之后,你的殷勤. 三. 生命中有三件事情会一去不返:时间,机会,还有说出的话. 四. 如果放不下那个错的人,你永远也遇不上那个对的人. 五. 有些人有些事,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六. 累了,就停下来,拍拍灰尘,让心 ...

  • 曾国藩治家格言
  • 猪蔬鱼书,早扫考宝 猪(栏中有猪);蔬(园中有蔬);鱼(塘中有鱼);书(后辈好好读书);早(事事赶早,勤于劳动,勤于读书);扫(天天打扫环境,扫除心灵灰尘);考(诚修祭祀,诚心祭祀缅怀先人);宝(善待亲族邻里,友善对待一起生活的世人)。 这是为人的根本所在,是一种纯朴的民风。八字家训循循善诱,简单易 ...

  • 孩子,我为你拂去身上的"灰尘"(孙晓莉)
  • 孩子,请让我为你拂去身上的"灰尘" -记优秀生心理疏导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 孩子,请让我为你拂去身上的"灰尘">提起优秀生,我的眼前总会出现两张熟悉的面孔,一个笑颜如花,那笑中透着一股久远的甜香,可那笑只是在& ...

  • 擦拭心灵就是释放灵魂
  • 作者:化身孤岛的鲸   编辑:喜好喜好 远处,一个小孩正在哭泣.一个像是孩子姐姐的人伸手递给孩子一根棒棒糖,并疼爱地拍了拍孩子的头.那个孩子一见到糖,变笑逐颜开. 看到这一幕,我不自觉笑了起来. 孩子的心灵是最纯真无邪的:或许,他们上一秒还在哭泣着,下一秒却可以为一粒糖而笑:孩子的眼睛是最真实的:他 ...

  • 心理社宣传广播稿
  • 甲:漫漫星河, 四处宁静, 只有一种声音, 超越时空的隧道. 乙:淡淡人生, 品则无味, 只有一种感觉, 突破五感的局限. 甲:花花世界, 灯迷酒绿, 只有一种视线, 穿透心灵的迷茫. 乙: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中午,让我们用一颗善感的心,开始心灵之旅. 大家好,这里是※※栏目,我是播音员※※,接下来让我 ...

  • 心灵美好的人
  • 心灵美好的人 罗丹曾说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很美,若你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便能发现美的所在."生命是一杯无色的酒,美好的心灵就是它饱满的杯:生命是一艘破浪的船,美好的心灵就是它领航的帆:生命是一片无限的海,美好的心灵就是它澎湃的浪:生命是一幢美丽的房,美好的心灵就是它光明的窗. ...

  • 作文:触发心灵的交流
  • 触发心灵的交流 有次双休日我和妈妈还有小弟一起回老家农忙爸爸把我和妈妈送到了姥姥家说什么农活重他们二老干不动,叫妈妈去帮着他们. 到了姥姥家我还在纳闷农忙不有收割机吗?就算稻包重不是还有车吗?怎么会佷重呢?姥姥见我们来了笑盈盈的跑出来抱住我说:"长高了!又长高了看!俺的外孙女多惹人疼.&q ...

  •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
  • 小中大 改变字体 作 者: 来 源: 紫光阁网 时 间: 2011年08月02日 中国出版网讯  7月30日上午,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今年第七讲(总第二十七讲)在新闻出版总署多功能厅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葛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