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生性格优势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

  摘 要 针对目前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将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方案可以应用于高职课堂教学中,以实验法验证其干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在自我概念、自我信心及目标制定上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显著优于控制组,说明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心,提升职业规划能力效果显著。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基础学科专业在就业方面与其他专业技能型学科相差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积极性。这其中有市场需求和专业设置局限的因素,更与高职生在就业中缺乏客观的目标以及有效的心理承受能力等自身原因有关。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基础专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1理论简介及研究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要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认知过程、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它一反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致力于从建设性的层面来研究和探讨心理健康及其教育问题,拓宽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视野。   2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2.1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现状   (1)高职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主动性不强,行为滞后。一项由北森测评网、新浪网和《中国高职生就业》杂志共同开展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显示: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没有规划的高职生有62%;规划不够明确的有33%;极少的高职生有明确的规划设计,约占5%。这显示高职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主体性不强、行为滞后,其结果是在校学习期间不能全面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无法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意识。   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高职生提高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更好地认识自我,进而规划自我,实现理想。   (2)高职生的职业选择与职业价值越来越趋向功利化。当前高职生对职业的价值判断趋于务实主义,追求实惠,功利化倾向在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当中存在。基础专业的高职生工作面窄,且大多数工作内容属于非创造性盈利工种,但是在职业的去向上,他们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单位、待遇好的地方。在职业的选择、就业的选择中,没有从自身专业特点、个人能力条件和社会需要出发。   2.2积极心理学可以调适基础专业高职生就业产生的心理问题   从目前来看,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由于专业的缘故可以从事的工作种类相对较少,受到的青睐度较低。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基础学科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也是所有专业中排名最为靠后的。   这种就业市场的差异使得基础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调查发现,和应用型专业学生相比,基础学科的学生在进入学校时,就从高年级学生那里了解到本专业的就业难度,感受到了就业的负面压力。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碰到很多以前从未有过的遭遇,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时,往往就很容易产生焦虑、郁闷、放弃的心理。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基础专业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帮助他们客观进行自我生涯规划,在精神上、心理上成人、独立,从而具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同时,帮助高职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及早了解社会,降低基础专业高职生就业压力。   3积极心理学对基础专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示   3.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树立“积极心态”   对就业较难的基础专业高职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其科学就业观,树立正确积极的心态对待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基础专业高职生认识到职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自身专业与职业需求的关系,树立二次甚至多次就业的观念,积极就业;其次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增强就业信心。这需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加入积极心理学因素,让基础专业高职生调整自己对待就业压力的心态,形成就业压力是相对的意识。   3.2营造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氛围与育人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良好的、积极的组织氛围可以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重要的促进作用。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时的工作,应着眼于学生成长,贯穿整个大学期间,为高职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提供全程化、立体化的指导与服务。   3.3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都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和可能,所以要重视人的积极性,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引导个体健康成长。在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主体是高职生自己,高职院校的角色只是提供一种方法、工具,帮助高职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因此,基础专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以人为本”,贴进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特点、市场需求等方面从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今后职业与人生发展紧密相关的角度,激发学生关注自身成长、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总结,最终把个人的成长需求转化为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梁挺,邓怡平,郑浩轩.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08).   [2] 薛香.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J].琼州学院学报, 2010(06).   [3] 何瑾,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03).   [4] 常万里.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

  摘 要 针对目前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将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方案可以应用于高职课堂教学中,以实验法验证其干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在自我概念、自我信心及目标制定上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学生的生涯决策能力显著优于控制组,说明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心,提升职业规划能力效果显著。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基础学科专业在就业方面与其他专业技能型学科相差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积极性。这其中有市场需求和专业设置局限的因素,更与高职生在就业中缺乏客观的目标以及有效的心理承受能力等自身原因有关。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基础专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1理论简介及研究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要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认知过程、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它一反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致力于从建设性的层面来研究和探讨心理健康及其教育问题,拓宽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视野。   2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2.1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现状   (1)高职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主动性不强,行为滞后。一项由北森测评网、新浪网和《中国高职生就业》杂志共同开展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显示: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没有规划的高职生有62%;规划不够明确的有33%;极少的高职生有明确的规划设计,约占5%。这显示高职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主体性不强、行为滞后,其结果是在校学习期间不能全面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无法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意识。   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高职生提高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更好地认识自我,进而规划自我,实现理想。   (2)高职生的职业选择与职业价值越来越趋向功利化。当前高职生对职业的价值判断趋于务实主义,追求实惠,功利化倾向在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当中存在。基础专业的高职生工作面窄,且大多数工作内容属于非创造性盈利工种,但是在职业的去向上,他们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单位、待遇好的地方。在职业的选择、就业的选择中,没有从自身专业特点、个人能力条件和社会需要出发。   2.2积极心理学可以调适基础专业高职生就业产生的心理问题   从目前来看,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由于专业的缘故可以从事的工作种类相对较少,受到的青睐度较低。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基础学科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也是所有专业中排名最为靠后的。   这种就业市场的差异使得基础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调查发现,和应用型专业学生相比,基础学科的学生在进入学校时,就从高年级学生那里了解到本专业的就业难度,感受到了就业的负面压力。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碰到很多以前从未有过的遭遇,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时,往往就很容易产生焦虑、郁闷、放弃的心理。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基础专业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帮助他们客观进行自我生涯规划,在精神上、心理上成人、独立,从而具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同时,帮助高职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及早了解社会,降低基础专业高职生就业压力。   3积极心理学对基础专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示   3.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树立“积极心态”   对就业较难的基础专业高职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其科学就业观,树立正确积极的心态对待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基础专业高职生认识到职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自身专业与职业需求的关系,树立二次甚至多次就业的观念,积极就业;其次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增强就业信心。这需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加入积极心理学因素,让基础专业高职生调整自己对待就业压力的心态,形成就业压力是相对的意识。   3.2营造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氛围与育人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良好的、积极的组织氛围可以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重要的促进作用。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时的工作,应着眼于学生成长,贯穿整个大学期间,为高职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提供全程化、立体化的指导与服务。   3.3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都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和可能,所以要重视人的积极性,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引导个体健康成长。在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主体是高职生自己,高职院校的角色只是提供一种方法、工具,帮助高职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因此,基础专业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以人为本”,贴进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特点、市场需求等方面从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今后职业与人生发展紧密相关的角度,激发学生关注自身成长、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总结,最终把个人的成长需求转化为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梁挺,邓怡平,郑浩轩.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08).   [2] 薛香.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J].琼州学院学报, 2010(06).   [3] 何瑾,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03).   [4] 常万里.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


相关内容

  • 基于专业负责人视角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规划
  • 蠲鋈晨燃 基于专业负责人视角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规划 徐茂华鲁聪达 [摘要]专业负责人是高职院校制定具体专业建设规划的主要负责人和执行者.文章提炼了专业建设规划的基本知识,建议专业负责人利用WBS.PDCA等项目管理方法管理团队,利用SWOT.PEST战略规划技术出发分析专业所处的环境,扬长避短设定专 ...

  • 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书
  • 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书 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书 很匆忙的踏入大学校园的我,即将走过迷茫的大一,进入大二了.在夏季最充满离愁别绪要数即将离开母校的大四人,他们有的忙着聚会,有的忙着在母校拍照留念,有的还在为工作不停的奔波.当你停下来时,仍可以听到时有时无的哀叹.或许因为他们找的工作不如意,或许因为 ...

  • "男性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的文献整理
  • 题目:"男性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的文献整理 一.历史背景 (一)时代动因 1.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及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逐步加强,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已成为幼儿教师的重要后备力量,并以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出勃勃生机!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 ...

  • 基于_胜任力_视角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_李强
  • 2010年11月 第28卷第4期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aanxi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Nov.2010Vol.28 No.4 基于/胜任力0视角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李 强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陕西汉中72 ...

  • 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 摘 要:职业心理教育一直是高职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强的内容,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内容.把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是当前高职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从职业心理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心理:人才培养:目标实 ...

  • 职业技术教育学[316套]
  • 21世纪初欧盟VET政策研究 ICT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基于现代职教路径 STC:21世纪美国职业技术教育走向 WebLog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WY学习法中等职业学校学法指导的实验研究 "卫星式"校企合作中职办学模式研究--温州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办学经验的启示 &quo ...

  • 人力资源个人规划
  • 志存高远的我屹立于20岁的小山坡,目睹电子网络铺天盖地,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不禁感叹,这天下日新月异.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机遇与挑战粉墨登场的未来社会中,我又该扮演哪种角色呢? 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 ...

  • 农检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农检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当我每天面对洋溢着笑容的人们时,我也会情不自禁的对自己微笑.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开始享受生活,努力地使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而快乐.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很多人不注重食品的营养需求和合理搭配,肥胖症.糖尿病等营养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 ...

  • 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747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