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黄金十年的工薪

民国黄金十年的工薪

颜昌海博客

抗战前的10年,通常被称为“民国黄金10年”。中共早期革命家张金保与包惠僧的回忆录里,尽管“是劳苦大众的痛苦呻吟”,但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仍可看出当时的生活状况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 “水深火热”。

他们的回忆录,是对大革命时代工人运动的记述。

张金保曾担任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妇委书记。1920年代中期,她从鄂城乡下来汉口第一纱厂做工,一个月后,“领到半个月的工资——七块大洋,另外半个月的工资被厂里当作押金扣下了。我拿着钱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我每个月可以挣14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 第二年,张金保一人看管两台织布机,月薪30多块钱。“这样,我的生活好些了,开始有了点积蓄。”

张金保说“14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而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中,作者陈存仁则毫无顾忌地说自己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薪资虽只8元,但袋中常有铿锵的银元撞击声,使他气概为之一壮,外表飘飘然,“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剩下五块钱。” 如此同时,新成立的上海市公安局,巡警月薪10至13元,巡长16至18元。有趣的是,这种连纺织女工都不如的工资水平,居然比北洋军阀时期的淞沪警察厅还要高1至2元钱。《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也披露:上海卫生局的一名科长,月薪也不过30元。

难以置信!张金保作为一个纺纱女工的工资,竟然高过巡长和科长!

而在当时,物价低廉:据《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和《上海工人运动史》披露:1927年在上海,二号梗米1石14元,面粉1包3.30元(原文中的“石”为两百斤;1包面粉为44斤),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则提到:1929年,每块银元兑换两三百个铜板,一两个铜板可以换一只鸡蛋。其他城市,大抵如此。

至于地价和住房,除租界和商业区以外都不算昂贵。1928年,上海近郊的高行、陈行、江湾和杨行的每亩地售价分别为100、60、70、300元。1933年,汉口最低地价为84元1亩。上海的石库门一层楼,有电灯、自来水,月租10块钱;住客栈,每一铺位3角5至6角;纱厂宿舍,一层楼月租2到5元不等,两层楼可住10人,自来水由厂方提供,有的还供电,带家眷者,两家分租一层,费用不过1元多;此外,工人也可租地,结庐而住,半亩地年租金200元,21户人家分摊,平均下来每户每月8毛钱,当然,环境极差。

包惠僧是湖北黄冈人,参与领导过二七大罢工。他在回忆录中写到:北洋军阀“用一套福利设施的办法笼络员司、麻痹工人,在交通部内设有铁路员工福利委员会及职工教育委员会,在铁路上也组织了一个员工联谊会,福利机构遍布在各段各厂各站,大的车站,都设有扶轮学校,主办中小学教育,专收员工子弟,一律免费,每年年终发双薪,季节发奖金,这些小恩小惠从局长员司到工匠为限,小工却沾不到边。”

“初提升的工匠,每月工资不过二十多元,工龄长、技术好的每月可得四、五十元……至于小工和临时工,那就苦极了,从八九元到十一二元不等,工作的时间除正规的十小时而外,还要给员司和师傅服役。”

“工匠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与一般政府机关的中下级职员差不多,比人力车工人、码头工人、纺织工人高得多。小工的工作情况与生活情况就比较苦,他们的工作时间长,收入少,工作还没有保障。”

综合张金保和包惠僧的记述来看,1920年代前期和中期,无论是铁路上还是纱厂,工资都不低;不同之处是,张金保没有谈到小工,包惠僧则多次提到。即使按小工最低工资8块钱,也完全吃得饱饭。包惠僧自己也在书中提到,只要3个银元,就可以在旅馆包吃包住1个月。对比当时物价,一个“苦极了”的小工,年薪竟然可以在汉口买1亩地!至于那些“工作时间长”、“要给员司和师傅服役”的问题自古皆有,传统陋习,如今仍未绝迹。

工人的温饱生活,不是个别现象。1920年代初期,开滦煤矿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最后劳资双方达成协议,日工资由原来的0.90元增至1.26元,即月薪从27元涨到37元以上。即使是未涨工资前,矿工的薪水也大大超过警察。

再看看其他劳动阶层的收入水平:1926年底,武汉国民政府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筹措教育经费,将小学教师的月薪增至20个银元以上。1933年,湖北省立第一小学的月薪为39至56元;省立第一、二、三中学的月薪多在60—80元之间,可买1两黄金。1935年,汉口的金价最高90元、最低76元,上海最高96元、最低77元。安徽大学校史(现安庆师范学院)记载,1949年之前的安徽大学,即使在内战时期,每名大学生可获得教育部助学金20元。不仅是免费教育,而且是国家补贴教育。学生每月伙食11元,高于教师标准2元,菜肴也多于教师菜肴。除了吃饭和购买用具外,困难学生还可补贴家用。

闻一多当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时就居住在此,每月薪资400多银元。据史实,闻一多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时受到地下党领导的左派学生极端痛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市委书记王林、宣传委员俞启威),部分学生罢课赴宁请愿。有感于正常的校园不再宁静,闻一多在校务会上慷慨陈词建议“挥泪斩马谡”。结果,一些为首的学生被开除了,包括物理系学生俞启威(江青前夫)。于是,部分学生将斗争矛头对准闻一多等教授。在一块山石旁边,赫然写着标语: “闻一多是准法西斯蒂”“驱逐不学无术的闻一多!”学生们还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标题是“闻一多与梁实秋”,旁边还配打油诗一首:“闻一多,闻一多,你一个月拿四百多,一堂课五十分钟,禁得住你呵几呵?”原来闻一多上课时总是不自觉地发出“呵呵”的声音,没想到这也成了学生们讽刺挖苦的目标。还有几件类似的事情,同样极大地伤害了闻一多的自尊心,国立青大学潮风波使得闻一多颇感苦涩和酸楚,他决定辞职离开这里。1932年夏闻一多应聘前往母校清华任教,黯然告别了美丽岛城。

说完教师和学生,再说店员。汉口过去有家悦昌新绸缎局,营业员工资最低10元,最高40元,一日三餐的伙食由店方提供,早上馒头、稀饭、油条,中午和晚上四菜一汤,八人一桌,节假日加菜,每年还有两个月例假,下江籍的回家,报销车费。穿衣有津贴,每年多发一个月的本人工资。年终如有盈余,则按16股分红,店东12股,经理1股,全体职工3股。

老武汉的叶开泰,待遇也不错:学徒三年期满后,月薪10个银元,第二年15个,第三年20个,全体店员每月发“月费钱”,作为剃头、洗澡、洗衣的费用。每年带薪休假72天,如果没请假,则多发72天的薪水。端午、中秋有奖金,到年终再以各人薪水为基数进行分红。药店还有基金会,分期存入4个月薪水,切药老师傅吴硕卿告老回乡时,取回本息500多元。当时,并没有现在这么健

全的各种法律,老板对工人的各种补贴,都出自传统的伦理、道德、次序上的价值观。而当今法律虽然健全,却是有法不依,缘于传统价值观全被摧毁。

如果大家对这些资料心存疑虑,那么就请看看毛泽东1930年 5月所作的江西省寻乌县的农村经济调查报告《寻乌调查》:杂货店“学徒三年出师后,照规矩要帮老板做一年。他在这一年的开头,就把他在学徒时期穿的那些破旧衣服不要了,通通换过新的,因为他现在有了些钱用„„如果回家去讨老婆呢,那老板除送他十多块的盘费外(他家在远乡的),还要送他十元以上的礼物,像京果呀,海味呀等等,使他回家好做酒席。他不讨老婆而只是回家去看看父母呢,如果他是远乡人,就以‘盘费’的名义送给他一些钱,盘费数目少也要拿十多元,多的到二十四五元。如果是近边人,那末径直送他十几块到二十几块钱。帮做一年之后,正式有了薪俸,头一年四五十元,第二年五十多元至六十元。„„忠实可靠而又精明能干的先生,老板把生意完全交给他做„„赚了钱分红利给先生,赚得多分三成,赚得少两成,再少也要分一成。”

当然,对于这种和谐的劳资关系,一向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毛泽东抨击道:“他们阶级关系原来是那样的模糊”。

抗战前10年内,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上海工人实际收入年均增长0.9%。作为中国工业最发达、产业工人最集中、商品经济最繁荣的大都市,这一指标具有典型意义。不幸的是,1937年7月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无情地打断了中华民国的现代化进程。

但那些曾经真实的工薪阶层,就这样残留在历史的碎片之中。

民国黄金十年的工薪

颜昌海博客

抗战前的10年,通常被称为“民国黄金10年”。中共早期革命家张金保与包惠僧的回忆录里,尽管“是劳苦大众的痛苦呻吟”,但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仍可看出当时的生活状况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 “水深火热”。

他们的回忆录,是对大革命时代工人运动的记述。

张金保曾担任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妇委书记。1920年代中期,她从鄂城乡下来汉口第一纱厂做工,一个月后,“领到半个月的工资——七块大洋,另外半个月的工资被厂里当作押金扣下了。我拿着钱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我每个月可以挣14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 第二年,张金保一人看管两台织布机,月薪30多块钱。“这样,我的生活好些了,开始有了点积蓄。”

张金保说“14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而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中,作者陈存仁则毫无顾忌地说自己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薪资虽只8元,但袋中常有铿锵的银元撞击声,使他气概为之一壮,外表飘飘然,“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剩下五块钱。” 如此同时,新成立的上海市公安局,巡警月薪10至13元,巡长16至18元。有趣的是,这种连纺织女工都不如的工资水平,居然比北洋军阀时期的淞沪警察厅还要高1至2元钱。《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也披露:上海卫生局的一名科长,月薪也不过30元。

难以置信!张金保作为一个纺纱女工的工资,竟然高过巡长和科长!

而在当时,物价低廉:据《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和《上海工人运动史》披露:1927年在上海,二号梗米1石14元,面粉1包3.30元(原文中的“石”为两百斤;1包面粉为44斤),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则提到:1929年,每块银元兑换两三百个铜板,一两个铜板可以换一只鸡蛋。其他城市,大抵如此。

至于地价和住房,除租界和商业区以外都不算昂贵。1928年,上海近郊的高行、陈行、江湾和杨行的每亩地售价分别为100、60、70、300元。1933年,汉口最低地价为84元1亩。上海的石库门一层楼,有电灯、自来水,月租10块钱;住客栈,每一铺位3角5至6角;纱厂宿舍,一层楼月租2到5元不等,两层楼可住10人,自来水由厂方提供,有的还供电,带家眷者,两家分租一层,费用不过1元多;此外,工人也可租地,结庐而住,半亩地年租金200元,21户人家分摊,平均下来每户每月8毛钱,当然,环境极差。

包惠僧是湖北黄冈人,参与领导过二七大罢工。他在回忆录中写到:北洋军阀“用一套福利设施的办法笼络员司、麻痹工人,在交通部内设有铁路员工福利委员会及职工教育委员会,在铁路上也组织了一个员工联谊会,福利机构遍布在各段各厂各站,大的车站,都设有扶轮学校,主办中小学教育,专收员工子弟,一律免费,每年年终发双薪,季节发奖金,这些小恩小惠从局长员司到工匠为限,小工却沾不到边。”

“初提升的工匠,每月工资不过二十多元,工龄长、技术好的每月可得四、五十元……至于小工和临时工,那就苦极了,从八九元到十一二元不等,工作的时间除正规的十小时而外,还要给员司和师傅服役。”

“工匠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与一般政府机关的中下级职员差不多,比人力车工人、码头工人、纺织工人高得多。小工的工作情况与生活情况就比较苦,他们的工作时间长,收入少,工作还没有保障。”

综合张金保和包惠僧的记述来看,1920年代前期和中期,无论是铁路上还是纱厂,工资都不低;不同之处是,张金保没有谈到小工,包惠僧则多次提到。即使按小工最低工资8块钱,也完全吃得饱饭。包惠僧自己也在书中提到,只要3个银元,就可以在旅馆包吃包住1个月。对比当时物价,一个“苦极了”的小工,年薪竟然可以在汉口买1亩地!至于那些“工作时间长”、“要给员司和师傅服役”的问题自古皆有,传统陋习,如今仍未绝迹。

工人的温饱生活,不是个别现象。1920年代初期,开滦煤矿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最后劳资双方达成协议,日工资由原来的0.90元增至1.26元,即月薪从27元涨到37元以上。即使是未涨工资前,矿工的薪水也大大超过警察。

再看看其他劳动阶层的收入水平:1926年底,武汉国民政府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筹措教育经费,将小学教师的月薪增至20个银元以上。1933年,湖北省立第一小学的月薪为39至56元;省立第一、二、三中学的月薪多在60—80元之间,可买1两黄金。1935年,汉口的金价最高90元、最低76元,上海最高96元、最低77元。安徽大学校史(现安庆师范学院)记载,1949年之前的安徽大学,即使在内战时期,每名大学生可获得教育部助学金20元。不仅是免费教育,而且是国家补贴教育。学生每月伙食11元,高于教师标准2元,菜肴也多于教师菜肴。除了吃饭和购买用具外,困难学生还可补贴家用。

闻一多当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时就居住在此,每月薪资400多银元。据史实,闻一多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时受到地下党领导的左派学生极端痛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市委书记王林、宣传委员俞启威),部分学生罢课赴宁请愿。有感于正常的校园不再宁静,闻一多在校务会上慷慨陈词建议“挥泪斩马谡”。结果,一些为首的学生被开除了,包括物理系学生俞启威(江青前夫)。于是,部分学生将斗争矛头对准闻一多等教授。在一块山石旁边,赫然写着标语: “闻一多是准法西斯蒂”“驱逐不学无术的闻一多!”学生们还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标题是“闻一多与梁实秋”,旁边还配打油诗一首:“闻一多,闻一多,你一个月拿四百多,一堂课五十分钟,禁得住你呵几呵?”原来闻一多上课时总是不自觉地发出“呵呵”的声音,没想到这也成了学生们讽刺挖苦的目标。还有几件类似的事情,同样极大地伤害了闻一多的自尊心,国立青大学潮风波使得闻一多颇感苦涩和酸楚,他决定辞职离开这里。1932年夏闻一多应聘前往母校清华任教,黯然告别了美丽岛城。

说完教师和学生,再说店员。汉口过去有家悦昌新绸缎局,营业员工资最低10元,最高40元,一日三餐的伙食由店方提供,早上馒头、稀饭、油条,中午和晚上四菜一汤,八人一桌,节假日加菜,每年还有两个月例假,下江籍的回家,报销车费。穿衣有津贴,每年多发一个月的本人工资。年终如有盈余,则按16股分红,店东12股,经理1股,全体职工3股。

老武汉的叶开泰,待遇也不错:学徒三年期满后,月薪10个银元,第二年15个,第三年20个,全体店员每月发“月费钱”,作为剃头、洗澡、洗衣的费用。每年带薪休假72天,如果没请假,则多发72天的薪水。端午、中秋有奖金,到年终再以各人薪水为基数进行分红。药店还有基金会,分期存入4个月薪水,切药老师傅吴硕卿告老回乡时,取回本息500多元。当时,并没有现在这么健

全的各种法律,老板对工人的各种补贴,都出自传统的伦理、道德、次序上的价值观。而当今法律虽然健全,却是有法不依,缘于传统价值观全被摧毁。

如果大家对这些资料心存疑虑,那么就请看看毛泽东1930年 5月所作的江西省寻乌县的农村经济调查报告《寻乌调查》:杂货店“学徒三年出师后,照规矩要帮老板做一年。他在这一年的开头,就把他在学徒时期穿的那些破旧衣服不要了,通通换过新的,因为他现在有了些钱用„„如果回家去讨老婆呢,那老板除送他十多块的盘费外(他家在远乡的),还要送他十元以上的礼物,像京果呀,海味呀等等,使他回家好做酒席。他不讨老婆而只是回家去看看父母呢,如果他是远乡人,就以‘盘费’的名义送给他一些钱,盘费数目少也要拿十多元,多的到二十四五元。如果是近边人,那末径直送他十几块到二十几块钱。帮做一年之后,正式有了薪俸,头一年四五十元,第二年五十多元至六十元。„„忠实可靠而又精明能干的先生,老板把生意完全交给他做„„赚了钱分红利给先生,赚得多分三成,赚得少两成,再少也要分一成。”

当然,对于这种和谐的劳资关系,一向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毛泽东抨击道:“他们阶级关系原来是那样的模糊”。

抗战前10年内,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上海工人实际收入年均增长0.9%。作为中国工业最发达、产业工人最集中、商品经济最繁荣的大都市,这一指标具有典型意义。不幸的是,1937年7月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无情地打断了中华民国的现代化进程。

但那些曾经真实的工薪阶层,就这样残留在历史的碎片之中。


相关内容

  • 历次工薪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
  • 历次工薪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 我国在中华民国时期,曾开征薪给报酬所得税.证券存款利息所得税.1950年7月,政务院公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就曾列举有对个人所得课税的税种,当时定名为"薪给报酬所得税".但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实行低工资制,虽然设立了税种,却 ...

  • 民国四大公子之一卢筱嘉,绑架过黄金荣,失势后逃亡日本
  • 中国的民国史是一段折腾的历史,它既悲痛,却又精彩.悲痛在于当时整个社会动荡,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精彩在于涌现了不少的人物,有枭雄杜月笙,有军阀张作霖,其中的不少故事可成人茶余之谈. 民国期间,有这么四位有名的世家弟子,张学良,袁克文,张伯驹,卢筱嘉,人称民国四公子.(民国四公子有几个版本,这是其中一 ...

  • 如何让"钱生钱" 寻找最合适的赚钱方法
  • 如何让"钱生钱" 寻找最合适的赚钱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要求一定的方式方法,创业赚钱更是如此.创业过程中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赚钱方法?创业者明确财富的意义并要全方位考虑. 创业刚开始,钱比较紧张,所以每个支出收入都必须非常谨慎,所以这个所带来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很多人失败就是因为心里无法 ...

  • 民国时期帮会的蜕变与黑社会的形成
  • 作者:移元 社会科学 1996年12期 黑社会问题,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一个困扰人类的严重问题.民国时期的中国黑社会,就其主体来说,是由明末清初形成的帮会蜕变而来.民国时期,在中国这个历史舞台上活动的各个阶级.阶层都程度不同地与帮会进行过接触,因此,研究这一时期中国黑社会的形成.特点 ...

  • [大视野看民国]连载五十八:"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6)中
  • 作者:亦言 四.恶性通货膨胀 蒋家王朝在大陆的复没,经济崩溃的重要性,绝不下于军事失败.其根本原因是如同蒋介石后来自省所言,执政20余年,他从未在民生问题上用过心. 无论是共区还是国统区,内战都给人民造成巨大的负担与损害.然而共区经济虽一度十分困难,却终于挺了过来,进而强有力地支持了中共的解放战争. ...

  • 民国奇男子的爱情往事:点点梅花为我愁
  • hpa738 的确,总得需要借助一些什么,来证明自己活着,更使后来人知道,有一个人曾来过这世界.对于这世界,我们又欢喜又惆怅. 第一章 遇见你,就是我最好的时光 第二章 梁启超:爱的柔软和倔强(1) 第二章 梁启超:爱的柔软和倔强(2) 第二章 梁启超:爱的柔软和倔强(3) 第二章 梁启超:爱的柔软 ...

  • 转载民国九大才女之二:盛爱颐
  • 民国十大才女之二:盛爱颐 盛爱颐(1900年--1983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是民国十大才女中唯一的实业家,是中国第一个涉足娱乐业的女企业家,上海百乐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上海交通大学(原南洋公学)校董,是上海最大的资本家--常州人盛宣怀的七女儿. 盛爱颐从小聪明伶俐.见多识广,是盛宣怀最为宠爱的 ...

  • 马英九元旦讲话
  • 马英九:2011年元旦贺词 编者按:马英九今天在台湾总统府大礼堂主持中华民国100年开国纪念典礼暨元旦团拜,并以「壮大台湾 振兴中华」为题发表元旦祝词.全文如下: 今天是中华民国一百年元旦,这是一个值得庆祝和感恩的时刻. 一百年前,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几乎亡国,国父领导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亚洲第一个民 ...

  • 中国传统旗袍历史 为你简述旗袍发展演变过程
  • 旗袍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不仅深受国内女性的喜爱,更是因其独特的魅力闻名于全世界,说它享誉全球一点也不为过.大家不仅对于其精美的外观和精致的手工制作津津乐道,对旗袍的历史也是兴致盎然.下面就随小编一起追溯中国旗袍历史,学习学习中国二三十年代旗袍发展演变过程吧! 旗袍的发展,从清末到今天,已经走过了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