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与现代的外交政策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姓名:赵卫卫 学号:0808324018

自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与政权之后,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 政策和策略是它的生命。因此, 积极在理论、实践和历史中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外交政策, 具有重要意义。在上溯夏商周秦, 下迄清末民初的中国历史长河中, 曾有不少帝王、贤臣和有识之士, 适应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制定和产生过很多较好的外交政策。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目的:(1)主要目的:①传播中国文化。②发展对外贸易。③学习外国文化。(2)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2、基本条件:(1)中国古代先进的经济(物质基础)、科技文化(吸引)是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2)国家统一或政局的稳定。(3)思想开放,政府开明的对外政策。(4)交通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等。(5)民族关系融洽,周边环境良好。

3、途径:一是官方和民间贸易;二是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是宗教和文化传播;四是战争。

4、内容:主要有:①政治上,互派使节.互通友好。②经济上,发展贸易,互通有无。③文化上,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④军事上,有战争、有和平,有侵略与反侵略。

中国古代与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⑴秦汉: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虽然甘英出使大秦没有成功,但以后的交流提供了条件。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开创了中欧友好交往的记录。东汉日本倭努国王遣使来函,受到光武帝的赠赐。

⑵隋唐:我国东与朝鲜、日本,西与印度、伊朗、阿拉伯诸国有了比较频繁的商业交流和文化往来。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华;唐太宗时就与天竺见互派使者;651年(唐高宗时)大食遣使来华,此后百余年间来华使者多达30余次。

⑶宋元:我国的对外交往进入最频繁时期,那时的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至非洲一些国家。元朝时来大都得亚洲和东欧、非洲海岸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居住十几年,并流传有《马可•波罗游记》。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前往西亚和欧洲,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走各国的旅行家。

⑷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明成祖开始派遣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

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5、总体特点:

(1)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先开放后闭关。从汉代到明朝前期,基本上推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了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和地位。

(2)明朝后期至清朝,由于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也由于倭寇的危害及清前期海上抗清力量的活动,转而实行闭关,限制了对外贸易,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日益落后于西方。历史告诉后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中外之间的交往,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二、中国现代的对外交往

1955年,于万隆会议,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中国的外交政策变迁

一. 第一阶段 建国初期到中苏交恶.

当时世界上存在两个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存在两条道路, 苏联主导的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美国主导的自由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是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 并坚持有所区别的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因此, 这时中国的外交政策必然要服从社会主义阵营的需要, 也要服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坚决反对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和自由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民族利益甚至国家利益要服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需要。

二. 第二阶段 中苏交恶到改革开放

这时虽然中苏交恶, 但还是存在两个阵营和两条道路, 中国坚决反对苏联的改革斯大林主义的行动和理论,也就是所谓苏联修正主义, 为了防止孤立无援, 保护国家免于苏联的攻击, 向美国伸出和解友好的手。

国内推行空想的社会主义运动,大跃进, 人民公社, 导致饥荒,经济困难,提出一系列错误的理论, 1。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2。以阶级斗争为纲。3。

世界大战迟早要打起来,早打比晚打好。4。毛的反修防修理论,资产阶级司令部理论, 发动悲剧闹剧的文化大革命。

虽然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分裂,但是在毛的坚持下,继续做着支援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事,不惜牺牲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无偿的援助越南、朝鲜等,还有远在天边的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等。

三.改革开放到冷战结束

实际上彻底推翻了文化革命的谬论, 逐步实现改革开放阶段, 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绝不出头,一心一意搞建设。中国的外交政策才进入务实阶段,逐步进入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出发点的正确道路。中国人民再也不用为了虚无缥缈的国际共产主义、所谓的世界革命和所谓的第三世界的朋友作无谓的牺牲和奉献。彻底结束了对阿尔巴尼亚、越南等毫无道理的无偿援助。

四.冷战结束到现在

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寿终正寝和冷战结束,也标志着斯大林式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层发展阶段,经济进入起飞阶段。我们的外交政策真正回归到正确的位置,就是以我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中心。 外交原则

一、维护和平、反对武力。二、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 四、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姓名:赵卫卫 学号:0808324018

自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与政权之后,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 政策和策略是它的生命。因此, 积极在理论、实践和历史中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外交政策, 具有重要意义。在上溯夏商周秦, 下迄清末民初的中国历史长河中, 曾有不少帝王、贤臣和有识之士, 适应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制定和产生过很多较好的外交政策。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目的:(1)主要目的:①传播中国文化。②发展对外贸易。③学习外国文化。(2)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2、基本条件:(1)中国古代先进的经济(物质基础)、科技文化(吸引)是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2)国家统一或政局的稳定。(3)思想开放,政府开明的对外政策。(4)交通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等。(5)民族关系融洽,周边环境良好。

3、途径:一是官方和民间贸易;二是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是宗教和文化传播;四是战争。

4、内容:主要有:①政治上,互派使节.互通友好。②经济上,发展贸易,互通有无。③文化上,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④军事上,有战争、有和平,有侵略与反侵略。

中国古代与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⑴秦汉: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虽然甘英出使大秦没有成功,但以后的交流提供了条件。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开创了中欧友好交往的记录。东汉日本倭努国王遣使来函,受到光武帝的赠赐。

⑵隋唐:我国东与朝鲜、日本,西与印度、伊朗、阿拉伯诸国有了比较频繁的商业交流和文化往来。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华;唐太宗时就与天竺见互派使者;651年(唐高宗时)大食遣使来华,此后百余年间来华使者多达30余次。

⑶宋元:我国的对外交往进入最频繁时期,那时的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至非洲一些国家。元朝时来大都得亚洲和东欧、非洲海岸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居住十几年,并流传有《马可•波罗游记》。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前往西亚和欧洲,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走各国的旅行家。

⑷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明成祖开始派遣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

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5、总体特点:

(1)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先开放后闭关。从汉代到明朝前期,基本上推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了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和地位。

(2)明朝后期至清朝,由于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也由于倭寇的危害及清前期海上抗清力量的活动,转而实行闭关,限制了对外贸易,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日益落后于西方。历史告诉后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中外之间的交往,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二、中国现代的对外交往

1955年,于万隆会议,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中国的外交政策变迁

一. 第一阶段 建国初期到中苏交恶.

当时世界上存在两个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存在两条道路, 苏联主导的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美国主导的自由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是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 并坚持有所区别的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因此, 这时中国的外交政策必然要服从社会主义阵营的需要, 也要服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坚决反对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和自由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民族利益甚至国家利益要服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需要。

二. 第二阶段 中苏交恶到改革开放

这时虽然中苏交恶, 但还是存在两个阵营和两条道路, 中国坚决反对苏联的改革斯大林主义的行动和理论,也就是所谓苏联修正主义, 为了防止孤立无援, 保护国家免于苏联的攻击, 向美国伸出和解友好的手。

国内推行空想的社会主义运动,大跃进, 人民公社, 导致饥荒,经济困难,提出一系列错误的理论, 1。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2。以阶级斗争为纲。3。

世界大战迟早要打起来,早打比晚打好。4。毛的反修防修理论,资产阶级司令部理论, 发动悲剧闹剧的文化大革命。

虽然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分裂,但是在毛的坚持下,继续做着支援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事,不惜牺牲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无偿的援助越南、朝鲜等,还有远在天边的阿尔巴尼亚,坦桑尼亚等。

三.改革开放到冷战结束

实际上彻底推翻了文化革命的谬论, 逐步实现改革开放阶段, 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绝不出头,一心一意搞建设。中国的外交政策才进入务实阶段,逐步进入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出发点的正确道路。中国人民再也不用为了虚无缥缈的国际共产主义、所谓的世界革命和所谓的第三世界的朋友作无谓的牺牲和奉献。彻底结束了对阿尔巴尼亚、越南等毫无道理的无偿援助。

四.冷战结束到现在

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寿终正寝和冷战结束,也标志着斯大林式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层发展阶段,经济进入起飞阶段。我们的外交政策真正回归到正确的位置,就是以我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中心。 外交原则

一、维护和平、反对武力。二、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 四、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关内容

  • 第三章知识点
  • 第三章.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其时代特征 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的发展及其时代特征 世界旅游历史可以分为3个时期: 1. 古代:1840年以前 2. 近代:18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 3. 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一.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 1.人类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 ...

  • 历史高考知识体系总结
  • 高考历史知识体系总结 一.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史 1.古代政治制度史:①夏商周政治有三制: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②秦代政治制度:一大包三小.一大: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三小: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③从汉至明清围绕两矛盾:君相矛盾.中央与地方矛盾.(汉代:中央:内外朝制,为加强中央集权 ...

  • 2015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历史
  • 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选修科目)说明 说明:红字部分是新增考点内容,蓝字部分是已删除考点内容.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 ...

  • 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看对外开放政策
  • 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看对外开放政策 摘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时代脉搏,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对外开放理论,从而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对外开放 ...

  •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辅导材料
  •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辅导材料 本册教材立意面向世界,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追寻人类古老的文明遗产:环视当今社会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痛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表达人们对未来世界和平的向往.共设计了三个单元:<灿烂辉煌的东西方文明>.<面向世界>和<我们热爱和平> ...

  • 2017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 2017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 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的必 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 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 ...

  • 2017年高考新考试大纲新课标历史
  •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历史 I .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 ...

  •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实施意见>等文件的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提 ...

  • 专题6对外开放闭关锁国
  • 专题六 对外开放 闭关锁国 中国人民素以友好交往.和平共处著称于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条件,是对外开放的保障.近代中国的落后与闭关政策,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主题一 古代中国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