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摘要:办好学校的关键在于校长,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的治校策略”做了相关阐述:主要包括:① 掌握教育改革的趋势,引领学校同步提升;②推行民主管理方式,凝聚教育团队共识;③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质量;④建立专业发展机制,建构学习型校园文化;⑤确立学校发展远景,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民主管理 专业发展 校园文化 办学特色

校长是一种荣誉、责任、服务、挑战的职务。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某种意义上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此,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校长应该探究怎样的治校策略呢?

1 掌握教育改革的趋势,引领学校同步提升

当今时代,在“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国际教育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四个学会”、“创新教育”等众多概念早就唱响了世纪之交的主旋律。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因此,如何洞察教育改革的脉动,厘清学校教育的方向,是一校之长责无旁贷的职责。综观世界教育改革,都是以课程改革为主体,以教学的改革为手段,藉以达成教育改革的目的。

2 推行民主管理方式,凝聚教育团队共识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更应凸显其管理者的身份和主人翁的角色。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才能全面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体制的积极性。这实际是“一种民主管理的观念”,教师与管理者的合作,是对学校管理最大的支持,而只有校长树立了这样一种教师观,才能真正把管理的主动权交给教师,教师也才会把全部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学校。

3 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新课程呼唤“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它是引导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走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成为具有自学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必须在不断的反思与创新,交流与合作,切磋与共享中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校长作为落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积极倡导建立校本教研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4 建立专业发展机制,建构学习型校园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构建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对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来自教育体制内的课程改革压力,以及来自教育体制外的科技发展的冲击,都对教师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校长要考虑如何不断提升教师教育专业技能,以及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科技,就成为有效响应外在挑战,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校长要树立现代化的学习理念,营造学习型校园文化,在学校建立起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

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专业性的提高,但教师个体的发展与成长需要教师群体组织的影响和推动,倡导构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团队,创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这必将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1 提倡教师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素质。“思想是行动的指挥官。”而只有学习,才能保证理念的先导作用。首先,重视加强教师理论和业务的学习。其次,学校要尽可能订种类丰富的教学杂志,促使教师在阅读杂志的过程中,接触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开阔自己的教育教学视角。再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开阔教师的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其授课的艺术。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有效地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学习也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身需求。

4.2 让教师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面向过程控制的流程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可是教师对个人经验的反思,需要自我批判的勇气和习惯,也需要支撑反思过程的教育理论。自我反思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基础,校本研究只有转化为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以真正的落实和实施。教师结合日常教学活动进行自我反思,都是总结经验和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

5 确立学校发展? 景。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创办学校特色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一种钢板空气隙缺陷的巴克豪森检测方法学校只有长远的发展远景,才能有更明确的办学方向,校长要确立适合自身的办学理念,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培育自身的教育品牌,促进学校适度超前、可持续、内涵式发展,创办人们满意的精品学校。

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实践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5.1 选择突破,凸显特色。在这个过程中,校长要对各种办学环境、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做全面的分析,并从中寻找出带有决定意义的突破口,凸显出学校特色的雏型,通过广泛宣传,使师生员工人人参与特色建设,使学校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样式。

5.2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学校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必须摒弃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既有长远规划,又有短期安排。学校领导要制定创建办学特色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要确立不同阶段创建特色工作的重点,分步推进,层层落实,尽可能为特色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摘要:办好学校的关键在于校长,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的治校策略”做了相关阐述:主要包括:① 掌握教育改革的趋势,引领学校同步提升;②推行民主管理方式,凝聚教育团队共识;③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质量;④建立专业发展机制,建构学习型校园文化;⑤确立学校发展远景,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民主管理 专业发展 校园文化 办学特色

校长是一种荣誉、责任、服务、挑战的职务。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某种意义上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此,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校长应该探究怎样的治校策略呢?

1 掌握教育改革的趋势,引领学校同步提升

当今时代,在“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国际教育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四个学会”、“创新教育”等众多概念早就唱响了世纪之交的主旋律。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因此,如何洞察教育改革的脉动,厘清学校教育的方向,是一校之长责无旁贷的职责。综观世界教育改革,都是以课程改革为主体,以教学的改革为手段,藉以达成教育改革的目的。

2 推行民主管理方式,凝聚教育团队共识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更应凸显其管理者的身份和主人翁的角色。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才能全面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体制的积极性。这实际是“一种民主管理的观念”,教师与管理者的合作,是对学校管理最大的支持,而只有校长树立了这样一种教师观,才能真正把管理的主动权交给教师,教师也才会把全部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学校。

3 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新课程呼唤“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它是引导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走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成为具有自学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必须在不断的反思与创新,交流与合作,切磋与共享中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校长作为落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积极倡导建立校本教研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4 建立专业发展机制,建构学习型校园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构建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对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来自教育体制内的课程改革压力,以及来自教育体制外的科技发展的冲击,都对教师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校长要考虑如何不断提升教师教育专业技能,以及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科技,就成为有效响应外在挑战,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校长要树立现代化的学习理念,营造学习型校园文化,在学校建立起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

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专业性的提高,但教师个体的发展与成长需要教师群体组织的影响和推动,倡导构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团队,创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这必将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1 提倡教师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素质。“思想是行动的指挥官。”而只有学习,才能保证理念的先导作用。首先,重视加强教师理论和业务的学习。其次,学校要尽可能订种类丰富的教学杂志,促使教师在阅读杂志的过程中,接触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开阔自己的教育教学视角。再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开阔教师的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其授课的艺术。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有效地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学习也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身需求。

4.2 让教师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面向过程控制的流程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可是教师对个人经验的反思,需要自我批判的勇气和习惯,也需要支撑反思过程的教育理论。自我反思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基础,校本研究只有转化为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以真正的落实和实施。教师结合日常教学活动进行自我反思,都是总结经验和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

5 确立学校发展? 景。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创办学校特色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一种钢板空气隙缺陷的巴克豪森检测方法学校只有长远的发展远景,才能有更明确的办学方向,校长要确立适合自身的办学理念,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培育自身的教育品牌,促进学校适度超前、可持续、内涵式发展,创办人们满意的精品学校。

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实践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5.1 选择突破,凸显特色。在这个过程中,校长要对各种办学环境、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做全面的分析,并从中寻找出带有决定意义的突破口,凸显出学校特色的雏型,通过广泛宣传,使师生员工人人参与特色建设,使学校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样式。

5.2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学校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必须摒弃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既有长远规划,又有短期安排。学校领导要制定创建办学特色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要确立不同阶段创建特色工作的重点,分步推进,层层落实,尽可能为特色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相关内容

  • 开发校本教材,彰显学校特色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13 13:14:24 查看( 175 ) / 评论( 19 ) / 评分( 80 / 0 ) [原创参赛]开发校本教材,彰显学校特色 长春市双阳区城中小学 我们城中小学从2003年进入新课程改革,现已历时7年的时间,多年来,我校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面 ...

  • 校本课程总结2
  • 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三道沟中心学校 校本课程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新兴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观,更是一种学习观,这种观念对各门学科课改的推进,对素质教育的促动有着深远影响.我校的校本课程在不断的调整中日趋完善,以便能更好的展示"爱心建构民主教育,和谐促进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

  • 对当前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思考
  • [摘要] 目前,在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忽视过程性和功利主义的严重倾向.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开发过程中清除功利主义倾向.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的"独立性",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使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需要,有利于学习 ...

  • 培广博之才 育雅正之人
  • 广州外国语学校是教育部1962年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作为广州市唯一一所市属公办外语特色完全中学,学校始终站在教育国际化的视角,潜心传承"博学.雅正.融和"的校训,带领师生一起学习与理解"博雅"之内涵,清晰要培养和要成为"什么人&qu ...

  • 20130713田家炳初中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汇报
  • 目 录 引 言 --------------------------- 2 1. 语文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汇报材料------------- 3 2. 指导思想----------------------- 3 3. 组织机构----------------------- 3 4. 背景基础------ ...

  •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看法
  • 摘 要: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理念中关于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盐城中学自2005年新课改伊始就着手开设校本课程,不断探索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2012年,我校以盐城当地"海盐文化"为主题,组织不同学科创造性地开设"海盐文化课程基地"校本课程,有力推动了我校校 ...

  • 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 老师们,同学们: 新学期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行政和党总支向跨入我校学习的750名高一新同学和加盟我们教师团队的22名新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祝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在新的学年里身心健康,事业有成,学业进步! 老师们,同学们,当我们跨入临江高中校园时,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大大的"实"字,& ...

  • 课改工作三年规划及管理方案
  •   根据《唐河县基础教研室--课改导航》,按照县教育局要求,加快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总要求,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全面发展,为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并结合我校课改革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以及学 ...

  • 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问题_李臣之
  • 第32卷第5期2012年5 月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AND METHOD Vol.32,No.5 ,2012May 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问题 李臣之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十年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出现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