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

怀仁一中云东校区高一Ⅰ级部化学学案(41)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课题:氯气的性质

主备:马海兵 制时编间2010、12、15

学习目标:

1、识记氯气的物理性质,体会科学家的研究探索过程,从中得到学习的启示。

2、分析氯原子的结构特点,推测氯气的化学性质;学会分析结构推测性质的化学学习方法。

3、学习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学会借助实验现象分析研究化学反应的思维方法。

导学过程:

目标一:氯气的发现和物理性质

1、阅读课本P 82内容和《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筛选信息,并结合课本P 83~P84页内容,总结氯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和氯气的物理性质。

2、首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回答课本P 83页《思考与交流》中第一个问题。

导练1: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较大③有毒④较易液化⑤能溶解于水

目标二:氯原子的结构

3、请你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推测氯元素可能表现什么性?氯气可能表现什么性质?为什么?(从结构上分析解释)

目标三:氯气的化学性质

4、实验铜丝与氯气的反应:用坩埚钳把一缕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红热,乘热迅速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内。反应结束后,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的水注入集气瓶里,盖住瓶口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分析析现象,解决问题。 现象: 反应方程式: 结论:

① 从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角度分类,你认为该反应属于什么反应?

② 生成的氯化铜固体是什么颜色?溶液呢?

③ 氯气氧化性的强弱如何?请找出你判断的依据说明为什么?

④ 通过上述的分析,试想,如果把金属铜换成是钠或铁,情况又何呢?

⑤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你还能得出哪些结论,请你写在下面。

思考与交流:通过上述学习,你认为生活中能用什么质的容器运输或储存液氯?为什么?

导练2:下列氯化物既可由金属单质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也可由金属单质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FeCl 3 B 、AlCl 3 C 、CuCl 2 D 、FeCl 2

5、实验4-3: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缓缓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分析现象,解决问题。

现象:

反应方程式: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请你逐一写下来,并加以分析。(仿照上面所学氯气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分析方法)

思考与交流:

① 通过上述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请你给燃烧下个定义。

② 在工业上如何制备盐酸?为什么?

导练3:某同学用盛有P 单质的燃烧匙把P 点燃,然后迅速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发现P 继续燃烧,看到有白色的烟雾生成。(已知PCl 3是液态,PCl 5是固态)请你分析实验现象,写出上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产物的颜色。

目标检测

1、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较大③有毒④较易液化⑤能溶解于水

2、下列氯化物既可由金属单质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也可由金属单质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FeCl 3 B 、AlCl 3 C 、CuCl 2 D 、FeCl 2

3、某同学用盛有P 单质的燃烧匙把P 点燃,然后迅速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发现P 继续燃烧,看到有白色的烟雾生成。(已知PCl 3是液态,PCl 5是固态)请你分析实验现象,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产物的颜色。

配餐作业

1、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Cl 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B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生成蓝色固体

C 、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D 、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2、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红棕色烟的是( )

A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B 、铁在氯气中燃烧

B 、C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 、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

3、氯气是有毒气体,曾被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选用的防御办法是( )

A 、人躲在低洼的地方去 B 、人躲在较高的地方去

C 、多饮豆浆和牛奶 D 、用沾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软布蒙面

4、有X 、Y 、Z 三种元素,①X 、Y 、Z 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②X 的单质可以在Z 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XZ ,火焰呈苍白色;③XZ 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

-出X +和Z ,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④每2个X 2分子能与1个Y 分子化合生成2个X 2Y 分子,X 2Y 常温下为液体;⑤Z 单质溶于X 2Y 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1) 试写出其元素符号:

2) 写出化合物的分子式:2

3) 写出Z 单质与X 2Y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室温下,单质A 、B 、C 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图进行反应,又知E 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

1) A 是是C 是(填化学式)

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6、由氢气和氯气组成的混合气体200ml ,以光照发生爆炸,恢复到原状况。试回答。

1) 发应后气体体积体积是多少?

2) 原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是否一定相等?如果不相等,请用简易的方法验证

剩余的是哪种气体?

3) 若剩余的气体是氢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定剩余氢气的体积是多少?

怀仁一中云东校区高一Ⅰ级部化学学案(41)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课题:氯气的性质

主备:马海兵 制时编间2010、12、15

学习目标:

1、识记氯气的物理性质,体会科学家的研究探索过程,从中得到学习的启示。

2、分析氯原子的结构特点,推测氯气的化学性质;学会分析结构推测性质的化学学习方法。

3、学习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学会借助实验现象分析研究化学反应的思维方法。

导学过程:

目标一:氯气的发现和物理性质

1、阅读课本P 82内容和《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筛选信息,并结合课本P 83~P84页内容,总结氯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和氯气的物理性质。

2、首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回答课本P 83页《思考与交流》中第一个问题。

导练1: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较大③有毒④较易液化⑤能溶解于水

目标二:氯原子的结构

3、请你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推测氯元素可能表现什么性?氯气可能表现什么性质?为什么?(从结构上分析解释)

目标三:氯气的化学性质

4、实验铜丝与氯气的反应:用坩埚钳把一缕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红热,乘热迅速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内。反应结束后,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的水注入集气瓶里,盖住瓶口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分析析现象,解决问题。 现象: 反应方程式: 结论:

① 从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角度分类,你认为该反应属于什么反应?

② 生成的氯化铜固体是什么颜色?溶液呢?

③ 氯气氧化性的强弱如何?请找出你判断的依据说明为什么?

④ 通过上述的分析,试想,如果把金属铜换成是钠或铁,情况又何呢?

⑤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你还能得出哪些结论,请你写在下面。

思考与交流:通过上述学习,你认为生活中能用什么质的容器运输或储存液氯?为什么?

导练2:下列氯化物既可由金属单质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也可由金属单质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FeCl 3 B 、AlCl 3 C 、CuCl 2 D 、FeCl 2

5、实验4-3: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缓缓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分析现象,解决问题。

现象:

反应方程式: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请你逐一写下来,并加以分析。(仿照上面所学氯气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分析方法)

思考与交流:

① 通过上述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请你给燃烧下个定义。

② 在工业上如何制备盐酸?为什么?

导练3:某同学用盛有P 单质的燃烧匙把P 点燃,然后迅速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发现P 继续燃烧,看到有白色的烟雾生成。(已知PCl 3是液态,PCl 5是固态)请你分析实验现象,写出上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产物的颜色。

目标检测

1、氯气可以用来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较大③有毒④较易液化⑤能溶解于水

2、下列氯化物既可由金属单质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也可由金属单质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FeCl 3 B 、AlCl 3 C 、CuCl 2 D 、FeCl 2

3、某同学用盛有P 单质的燃烧匙把P 点燃,然后迅速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发现P 继续燃烧,看到有白色的烟雾生成。(已知PCl 3是液态,PCl 5是固态)请你分析实验现象,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产物的颜色。

配餐作业

1、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Cl 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B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生成蓝色固体

C 、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D 、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2、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红棕色烟的是( )

A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B 、铁在氯气中燃烧

B 、C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 、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

3、氯气是有毒气体,曾被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选用的防御办法是( )

A 、人躲在低洼的地方去 B 、人躲在较高的地方去

C 、多饮豆浆和牛奶 D 、用沾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软布蒙面

4、有X 、Y 、Z 三种元素,①X 、Y 、Z 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②X 的单质可以在Z 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XZ ,火焰呈苍白色;③XZ 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

-出X +和Z ,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④每2个X 2分子能与1个Y 分子化合生成2个X 2Y 分子,X 2Y 常温下为液体;⑤Z 单质溶于X 2Y 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1) 试写出其元素符号:

2) 写出化合物的分子式:2

3) 写出Z 单质与X 2Y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室温下,单质A 、B 、C 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图进行反应,又知E 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

1) A 是是C 是(填化学式)

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6、由氢气和氯气组成的混合气体200ml ,以光照发生爆炸,恢复到原状况。试回答。

1) 发应后气体体积体积是多少?

2) 原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是否一定相等?如果不相等,请用简易的方法验证

剩余的是哪种气体?

3) 若剩余的气体是氢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定剩余氢气的体积是多少?


相关内容

  • 氯气说课稿
  • 氯气 ◆ 教学目标 1. 2. 3. 4. 5. 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 教学重点 1.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 ...

  •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课程目标] 1. 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2.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来掌握钠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金属钠的保存以及用途: 3.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来掌握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知道氯气的毒性以及应用漂白.杀菌消毒的原理: 4.熟悉金属钠.氯的相关化合物. ...

  •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作者:徐锐 导师:陈文 "氯气的性质"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是学生在掌握"研究物质的试验方法"."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氯碱工业"等知识点后,第一次进行的元素性质的学习. 一. ...

  • 氯气的性质说课稿
  • 氯气的性质说课案 桂林19中 刘 兵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氯气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第二次系统学习的元素化合物,本节内容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为后面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基础.氯气不仅是卤素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与之相关联的还有常见气体发生装置与原理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 二. ...

  • 高二化学氯气的化学性质
  • <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 石狮三中 李镜才 一.背景 1.教材:在前面学习了离子检验和氯气的部分性质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本案例的内容采用实验探究的形式.进行课堂内分组实验.边学边操作的教学方式,在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2.学 ...

  • 氯气的化学性质
  •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第一课时) 信丰二中 化学 胡成 2015年1月 [学习目标] 1. 知道氯原子的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 知道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掌握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及碱的反应,并能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 通过对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思考,进一步了解广义燃烧的概念. ...

  • 氯气的性质教学案
  • 学期 化学 学科 总第 14 课时教案 课题氯气的性质 高 一 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 学科 总第 14 课时导学案 使用时间: 主备人: 周长青 课题 氯气的性质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学会氯气的嗅闻方法. 2. 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二 知识构成 1. 氯气与强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

  • 第一课时 氯气的性质
  • 第四章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一课时 氯气的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氯气化学性质: 3.掌握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方法 [学习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一.氯的原子结构及存在 ⑴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氯原子很 ...

  •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宏文中学 马俊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放在了氯气生产原理后面,先让学生清楚氯气是如何从大自然中提取的,然后才来研究氯气的性质,这种编排思路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之前学生只学过氧气这个具体的气体单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清楚研究一种单质应从哪方面下手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