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膜反射率的计算

多层膜反射率的计算

摘要:

随着光学器件的结构不断复杂化,如何计算带有多层膜结构的

透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以菲涅尔公式为基础, 用递推法推导了多层膜反射率。

1. 引言

近年来光学薄膜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要设计具有所需特性的光学薄膜,首先必须了解光通过薄膜后的性能, 薄膜的光学特性主要以其反射率和透射率表征。本文首先用菲涅尔系数得到单层膜的反射率, 然后用递推法求得多层膜的反射率。

2. 单层膜反射率的计算

如图 1,假定在折射率为 n2 的光学基板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薄膜,膜折射率为 n1,膜的几何厚度为d 1,入射介质的折射率为n 0,当光束照射到薄膜上表面时,束在薄膜两表面上要多次反射,因而产生一组反射光束 1、2、3、……,和一组透射光1'、2'、3'、……。

如果入射光的振幅为 E0, 则各反射光束的振幅为:

++++−−−−这里的r1,r1,t1,t1,r2,r2,t2,t2分别表示在两个界面上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图2) 。由斯托克斯定律可知,r+=−r−,r+2+t+t−=1。 2π式(1)中的δ1=λn1d1cosθ1为膜的位相厚度, 即两相邻光束间的位相差为2δ1。

反射光的合振幅E R 为:

于是我们得到单层膜的反射系数为:

从公式(3)可见,单层膜的反射系数是一个复数,故式(3)可写成:

n1d1cosθ1为膜的位相厚度。表示反射光波++式(4)中r1和r2可通过菲涅尔公式求得。δ1=2πλ的位相落后于入射光波的值:

单层膜的反射率 R为:

从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单层膜的两个界面可以用一个等效界面来代替。如图3所示,膜的折射率为nk,入射介质的折射率为nk−1,出射介质(或基板玻璃) 的折射率为nk+1,膜的位相厚度是δk,设单层膜上界面的反射系数为rk,下界面的反射系数为rk+b, 于是这个单层膜的等效界面的反射系数为pkejφk,可由上述式(4)求得:

3. 多层膜反射率的计算

经过这样处理和理解以后,我们可以将单层膜的反射率计算推广应用到多层膜场合。首先从与基片相邻的底层膜开始,将底层膜的两个界面等效成一个界面,然后再将这个等效界面与上一个界面等效为一个界面,依次往上递推到膜系的顶层的第一个界面,如图 4 所示。

由式(7)可知:

其计算过程是一个逐次迭代的过程, 其中各层膜的折射率为n1,n2,n3,…,nk,入射介质的折射率为n0,基底的折射率为nk+1,各层膜的厚度为d1,d2,d3,…,dk,入射角为θ0。根据折射定律:n0sin θ0=n1sin θ1=⋯=njsin θj,因此可以得到各层膜中光的入 射和折射角ij,对各层膜有:δj=

的菲涅尔系数rj=ηηj−1−ηj+1j−1+ηj+12πλnjdjcosθj(j =0,1,…,k) 。根据菲涅尔公式计算出各层,对p 分量ηj=nj/cosθj(j =0,1,…,k+1),对s 分量:ηj=njcosθj(j =0,1,…,k+1),最后求出反射率R=r∙r∗=p1。

多层膜反射率的计算

摘要:

随着光学器件的结构不断复杂化,如何计算带有多层膜结构的

透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以菲涅尔公式为基础, 用递推法推导了多层膜反射率。

1. 引言

近年来光学薄膜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要设计具有所需特性的光学薄膜,首先必须了解光通过薄膜后的性能, 薄膜的光学特性主要以其反射率和透射率表征。本文首先用菲涅尔系数得到单层膜的反射率, 然后用递推法求得多层膜的反射率。

2. 单层膜反射率的计算

如图 1,假定在折射率为 n2 的光学基板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薄膜,膜折射率为 n1,膜的几何厚度为d 1,入射介质的折射率为n 0,当光束照射到薄膜上表面时,束在薄膜两表面上要多次反射,因而产生一组反射光束 1、2、3、……,和一组透射光1'、2'、3'、……。

如果入射光的振幅为 E0, 则各反射光束的振幅为:

++++−−−−这里的r1,r1,t1,t1,r2,r2,t2,t2分别表示在两个界面上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图2) 。由斯托克斯定律可知,r+=−r−,r+2+t+t−=1。 2π式(1)中的δ1=λn1d1cosθ1为膜的位相厚度, 即两相邻光束间的位相差为2δ1。

反射光的合振幅E R 为:

于是我们得到单层膜的反射系数为:

从公式(3)可见,单层膜的反射系数是一个复数,故式(3)可写成:

n1d1cosθ1为膜的位相厚度。表示反射光波++式(4)中r1和r2可通过菲涅尔公式求得。δ1=2πλ的位相落后于入射光波的值:

单层膜的反射率 R为:

从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单层膜的两个界面可以用一个等效界面来代替。如图3所示,膜的折射率为nk,入射介质的折射率为nk−1,出射介质(或基板玻璃) 的折射率为nk+1,膜的位相厚度是δk,设单层膜上界面的反射系数为rk,下界面的反射系数为rk+b, 于是这个单层膜的等效界面的反射系数为pkejφk,可由上述式(4)求得:

3. 多层膜反射率的计算

经过这样处理和理解以后,我们可以将单层膜的反射率计算推广应用到多层膜场合。首先从与基片相邻的底层膜开始,将底层膜的两个界面等效成一个界面,然后再将这个等效界面与上一个界面等效为一个界面,依次往上递推到膜系的顶层的第一个界面,如图 4 所示。

由式(7)可知:

其计算过程是一个逐次迭代的过程, 其中各层膜的折射率为n1,n2,n3,…,nk,入射介质的折射率为n0,基底的折射率为nk+1,各层膜的厚度为d1,d2,d3,…,dk,入射角为θ0。根据折射定律:n0sin θ0=n1sin θ1=⋯=njsin θj,因此可以得到各层膜中光的入 射和折射角ij,对各层膜有:δj=

的菲涅尔系数rj=ηηj−1−ηj+1j−1+ηj+12πλnjdjcosθj(j =0,1,…,k) 。根据菲涅尔公式计算出各层,对p 分量ηj=nj/cosθj(j =0,1,…,k+1),对s 分量:ηj=njcosθj(j =0,1,…,k+1),最后求出反射率R=r∙r∗=p1。


相关内容

  • 多层增透膜的理论解释
  • 多层增透膜的理论解释 4.1 λ/4增透膜 λ/4的光学增透膜(下面讨论时光学元件用玻璃来代替, 初始入射介质用空气来代替), 一般为在玻璃上镀一层光学厚度为λ/4的薄膜, 且薄膜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 小于玻璃的折射率由菲涅耳公式知, 光线垂直人射时, 反射光在空气一薄膜界面和薄膜一玻璃界面都 ...

  • 弱吸收多层薄膜消光系数的反演_顾培夫
  • 第54卷第8期2005年8月1000-3290 2005 54(08) 3722-04 物 理 学 报 ACTA PHYSIC A SINICA Vol . 54, No . 8, August , 2005 c 2005Chin . Phys . Soc . 弱吸收多层薄膜消光系数的反演 顾培夫 ...

  • 平面电磁波在多分层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研究
  • 平面电磁波在多分层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研究 [摘 要]本文在电磁波斜入射,各区域均由双轴介质组成条件下,用数学分析方法对多分层介质中平面电磁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并用波阻抗法以及电磁场中的等效传输原理给出了多分层介质中各层介质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本研究对平面电磁波在多分层介质中的传播和散射中具有 ...

  • 常用晶体及光学玻璃折射率表
  • 注:no.ne分别是晶体双折射现象中的"寻常光"的折射率和"非常光"的折射率. 资料来源:华东师大<光学教程> 一般情况下,基础玻璃的折射率为1.5-1.7,而斜锆石的折射率为2.2,锆英石的折射率为1.94:SnO2可以降低釉熔体的表面张力,且具 ...

  • %9e%8b正负交替一维光子晶体超窄带滤波器
  • 第38卷 第10期 激光与红外V01.38.No.102008年10月 L瞄ER & INFRARED October,2008 文章编号:1001-5078(2008)10-1015-04・竞毫糟辩与嚣停・ 对称型正负交替一维光子晶体超窄带滤波器 罗仁华,粱瑞垒,韦中超,扬广,刘颂豪 (华 ...

  • 光学镀膜分类
  • 一. 耐磨损膜(硬膜) 无论是无机材料还是有机材料制成的眼镜片,在日常的使用中,由于与灰尘或砂砾(氧化硅)的摩擦都会造成镜片磨损,在镜片表面产生划痕.与玻璃片相比, 有机材料制成的硬性度比较低,更易产生划痕.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镜片表面的划痕主要分为二种,一是由于砂砾产生的划痕,浅而细小,戴镜 ...

  • 一种宽带高增益微带阵列天线
  • 科技信息 高校理科研究 一和赛带高增益微带阵列天线 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赵春喜 郭维巍 张秋实许瑞旭陈顺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WLAN的宽频带微带阵列天线.该天线在回损小于一lSdB时带宽为900MHz.在5.15GHz时上述 天线的在E面的增益为2350dBi,在5.60GHz时H面 ...

  • 光学镀膜设计
  • 为了减少表面反射光.最简单的途径是在玻璃表面上镀一层低折射率的薄膜. 如图2-1所示,在界面1和2上的振幅反射系数为r 1和r 2: 从矢量图上可以看到,舍振幅矢量r 随着r 1和r 2之间的夹角而变化.合矢量端点的轨迹为一圆周.当膜层的光学厚度为某一波长的四分之一时,则两个矢量的方向完全相反,合矢 ...

  • 层状介质中电磁波传输特性分析
  • 题 目 层状介质中电磁波传输特性分析 学生姓名 岳曼 学号 1210064058 所在学院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信1202班 指导教师 黄朝军 完成地点 博远楼1012室 2016 年 6月 5 日 目 录 1引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