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介绍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素有“山水甲天

下”之美誉。桂林市现有总人口476万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壮、

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5%左右,共有少

数民族68万人。它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109'45'-104'40',

北纬24'18'-25'41',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

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

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65平

方公里。1982年国务院公布桂林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桂林市区宝积山和甑皮岩洞穴发现多种距今约一万年前的人类遗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两千多年来,桂林先后成为郡、州、府、县治的所在地。1940年始设桂林市,曾长期为广西省府。解放后,桂林为省辖市。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

桂林是一座以山水秀丽和文物古迹众多为主要特征的风景游览城市。桂林岩溶地貌最为发育,最为典型,辖区内洞穴、石峰数以千计,大小湖塘数百个,其间河谷开阔平缓,山多平地拔起,孤峰、流泉、峰丛、峰林环布,漓江依山势流转,江中为洲,间有险滩、流泉、飞瀑,是桂林山水精华之所在,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百里漓江

桂林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纳文物古迹、民族风情、村寨风光于一体,并与山水景观有机结合、相互交辉。甑皮岩洞穴遗址、兴安灵渠、明靖江王府和靖江王墓群、桂海碑林、花桥、八路军办事处、李宗仁故居等文物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全市聚居的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保持着古朴、奇特、多彩的民俗风情,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达努节,苗族芦笙节、拉鼓节,侗族花炮节、冬节对中外旅游者具有极大吸引力。

桂林旅游资源数量多、景区广、地域组合好,整个桂林旅游区以桂林市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呈圈层分布,方圆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根据景区特色,大致可划分为六大景区:即桂林——漓江——阳朔山水景区、兴安灵渠景区、猫儿山高山景区、龙胜花坪原始森林景区、海洋——高尚银杏林景区、青狮潭水库景区。1979年桂林被国务院定为社会主义风景游览城市,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七·五”期间全国七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桂林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说。每年4月至10月是最佳旅游季节。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素有“山水甲天

下”之美誉。桂林市现有总人口476万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壮、

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5%左右,共有少

数民族68万人。它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109'45'-104'40',

北纬24'18'-25'41',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

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

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65平

方公里。1982年国务院公布桂林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桂林市区宝积山和甑皮岩洞穴发现多种距今约一万年前的人类遗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两千多年来,桂林先后成为郡、州、府、县治的所在地。1940年始设桂林市,曾长期为广西省府。解放后,桂林为省辖市。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

桂林是一座以山水秀丽和文物古迹众多为主要特征的风景游览城市。桂林岩溶地貌最为发育,最为典型,辖区内洞穴、石峰数以千计,大小湖塘数百个,其间河谷开阔平缓,山多平地拔起,孤峰、流泉、峰丛、峰林环布,漓江依山势流转,江中为洲,间有险滩、流泉、飞瀑,是桂林山水精华之所在,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百里漓江

桂林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纳文物古迹、民族风情、村寨风光于一体,并与山水景观有机结合、相互交辉。甑皮岩洞穴遗址、兴安灵渠、明靖江王府和靖江王墓群、桂海碑林、花桥、八路军办事处、李宗仁故居等文物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全市聚居的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保持着古朴、奇特、多彩的民俗风情,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达努节,苗族芦笙节、拉鼓节,侗族花炮节、冬节对中外旅游者具有极大吸引力。

桂林旅游资源数量多、景区广、地域组合好,整个桂林旅游区以桂林市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呈圈层分布,方圆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根据景区特色,大致可划分为六大景区:即桂林——漓江——阳朔山水景区、兴安灵渠景区、猫儿山高山景区、龙胜花坪原始森林景区、海洋——高尚银杏林景区、青狮潭水库景区。1979年桂林被国务院定为社会主义风景游览城市,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七·五”期间全国七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桂林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说。每年4月至10月是最佳旅游季节。


相关内容

  • 桂林山水教案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趣 分 喜 ( 21 怪( 屏石 3( .) 导 欢 波翡 哪二1.澜翠拔 障嶙壮:地:峋) :小4揭入 一.指阔绿而像奇组)示语 一 部检读:色 指的起屏形交风怪 状流学课: (.分查课大硬: 那的预生题复 习 海玉内预文波,从样石习. 旧 整容习.浪 翻半地遮头 ...

  • [桂林山水]课件.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课件.教学设计 大庆市澳龙学校 刘烁 课件采用分支式结构,通向每个分支的按钮及"退出"按钮始终都显示在画面上,不会消失.这样使使用者随时可以进行跳转,非常方便.每个按钮的名称就是该教学环节的名称,能够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由于所有分支使用背景相同,本课件使 ...

  • 记桂林山水
  • 记桂林山水(散文) 戴广美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上中学时就读过贺敬之先生的这首<桂林山水歌>,觉得太美至今还能背诵几段,从那时起心中就十分向往这仙境一般的桂林山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直到前年单位组 ...

  •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学设计1
  • 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欣赏美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 篇精读课文.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情寓景中,景中显情,全文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

  • 桂林接机导游词
  •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欢迎远到而来的**朋友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游览.我代表桂林市**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各位朋友在桂林的*天旅游中玩得开心,玩得愉快!都说唱歌跟着感觉走,旅游跟着谁走啊?(导游)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叫**,是大家在桂林游玩期间的地陪导游,负责为各位讲解桂林的地 ...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2011-06-09 09:23:50| 分类: 教育教学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材分析: 本组课本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包括三篇讲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篇略读 ...

  • 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
  • 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人教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四年级学生: 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 3.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杭州桂林山水的风景,搜集有关桂林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 ...

  • 桂林山水的说课稿
  • <桂林山水>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桂林山水>,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七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 ...

  • 第一单元走遍千山万水
  • 第一单元 走遍千山万水·第一课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 能读懂三首古诗,并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展开联想,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能正确书写"亭&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