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
竹岐中心小学航模组
2013、2
“希望号——伞翼”模型飞机竞赛规则
一、分组:
竞赛分组。
二、通则:
1、限用“希望号——伞翼”模型飞机套材装配制作的模型参加比赛。
2、每架模型只能由装配者一人用来参加比赛。每名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最多使用4架飞机。比赛前交栽判组审验。
3、教练员和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竞赛场地;凡教练或领队不听劝阻进入场内的,将对正在进行比赛的该校选手给予成绩上的处罚。有意干扰他人比赛或破坏比赛秩序的运动员,取消比赛资格和比赛成绩。发现参赛选手使用他人飞机的,同时取消两人竞赛资格和成绩。
4、除本次规则明确规定的内容外,其余参照普及级航空模型竞赛规则执行。
5、本次竞赛不设助手。
三、技术要求:
1、翼膜和所有塑料零部件不得取消或用非规定套材零部件更换。
2、允许对模型进行加工。
3、机身长不大于305毫米(桨毂最前端至机尾最大距离)。
4、不允许在模型的头部使用金属或其它坚硬物质作配重。
四、竞赛办法:
1、模型从手上起飞。留空时间从离手开始计时,模型着地停止计时。记时单位为0.1秒。
2、一次飞行时间达到或超过5秒即为正式飞行。不到5秒时,运动员可以认可这个成绩,也可以声明放弃这个成绩再次飞行。已声明放弃的成绩不再追认。
3、模型遇障碍下堕,触地时停止计时。模型空中解体或脱落零件,以最先触地者为计时终点。
4、每名运动员每轮比赛时间为2分钟,运动员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放飞。在比赛时间内每名运动员可放飞3次。
5、运动员须认真听取载判员口令,在裁判员喊“放”的口令时才能放飞,否则算作一
次正式飞行。
五、成绩评定:
1、每轮竞赛成绩取往返飞行成绩之和,两轮竞赛取较好一轮的成绩为最后成绩。
2、如遇二人成绩相同时,以另一轮成绩排列名次。如仍相同,进行附加赛。
六、对裁判工作有异议的可向总裁判长提出。
“中天”橡筋动力伞翼机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掌握橡筋动力伞翼机的性能、结构及飞行原理。
2. 了解橡筋动力伞翼机制作方法,放飞调整技巧。
二、教学准备
1. 橡筋动力伞翼机成品模型一架。
2. 学生每人一套橡筋动力伞翼机套材。
3. 每人一套工具:剪刀、尖嘴钳、直尺、铅笔、透明胶带、双面胶带、砂纸、502胶等。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
1. 伞翼是一种新型的机翼结构,它属于柔性机翼由七根竹丝和尼龙插件组合形成三角形机翼,再配上柔软的薄膜形成两个相对对称的风兜在空气动力的作用下自然张开,形成弧形翼面乘风翱翔。伞翼结构简单,重量非常轻,但空气动力的效率不高,升力较小。
2. 该模型以橡筋缠绕产生的扭力为动力,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拉力,使模型前进风兜张开形成弧形翼面产生升力,模型盘旋上升动力消失后进入滑翔状态缓缓返回地面。
3. 橡筋动力伞翼机的结构主要由机翼、机头(包括螺旋桨)尾钩、翼台、起落架、橡筋、机身等零件组成。
机翼:由7根竹丝和5个尼龙插件1张塑料薄膜组成是产生升力的装置。
机头(包括螺旋桨):产生拉力。
尾钩:挂住橡筋的一端,另一端挂在机头钩上。
翼台:支撑机翼的装置。
起落架:模型起飞、着陆时保护螺旋桨和机腹的零件。
橡筋:产生动力的主要零件
机身:连接各个部分的重要零件。
(二)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1. 将四根185mm长的竹丝挑出按图纸要求放在边梁位置上。一根148mm和一根255mm的竹丝放在中梁位置上。一根230mm长的竹丝放在横梁位置上(在这根竹丝115mm处画上中线做为调整左右风兜大小的参考线)。再将尼龙插件一一对号入座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将每根竹丝插入尼龙件前要把每根竹丝两头用砂纸磨圆,尼龙件为透明色每根竹丝一定要插到位如果过紧请用砂纸轻轻打磨一下。机翼骨架做好后再调整好竹丝不能有弯曲要平直。最后蒙膜,蒙膜时左右要对称,具体方法将膜对折找到中线沾点水平铺在桌面上粘好双面胶先蒙中梁(注意膜的顶端离骨架顶端25mm蒙前先划线)再蒙边梁注意两边风兜要基本一至。机翼做好后再插好翼台支撑架(60mm竹丝)不要过紧或过松。
2. 翼台座插到离机身前端75mm处。再插好尾钩。插入尾钩的竹丝要细一些可以前后移动便于调整模型的重心位置,提高飞行成绩。
3. 下面进入飞行调整阶段首先进行手掷滑翔调整:1模型迎右侧风出手后以小角度下滑且有一点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滑翔距离较远即为正常。2模型出手后先抬头又低头呈波浪飞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失速这时只要将翼台向尾钩的方向适当后移便可解决。3模型出手后便一头栽下去,这时只需要将翼台向机头方向适当前移便可解决。手掷试飞之后可以进行小动力试飞,调整模型动力爬升具体方法,右手捏住机身左手顺时针方向拨转螺旋桨绕50圈模型举过头顶迎右侧风起飞(右盘旋模型右侧风平稳推出,同时机翼右倾45°克服螺旋桨的反作用力)。1模型抬头右盘旋平稳爬升直到橡筋扭力消失模型在最高点改出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即为正常。2模型出手垂直向上出现“拉翻”现象,可以将竹丝向左移动使左半边的竹丝加长薄膜绷紧(以加大左边机翼的升力)模型进入右盘旋爬升。3模型出手后带动力一头栽下去,这时只需要将翼台向机头方向适当前移便可解决。模型调整好之后,就可以进行大动力飞行但橡筋不宜绕的过多(以机身不扭曲变形为好)。
(三)学生制作
1.学生的制作过程应同教师演示的制作过程一致,教师在辅导中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和错误粘贴。
2. 指导学生正确的画线正确使用工具,随时提醒学生工具的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不要对着自己和别的同学,每件工具用完后立即放回桌上。全体同学制作完毕后,教师给予讲评,指出制作、放飞中的错误。
3. 组织学生外场放飞,及时提醒学生放飞安全应尽量在操场中间或上风处放飞模型,避免模型上房、上树或其他危险行为。
(四)提问
1. 橡筋动力伞翼机有什么独特之处?
2. 橡筋动力伞翼机调整放飞技巧?放飞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五)提高与竞赛
1. 竞赛时使用4g左右进口橡筋,绕3圈。使用手摇钻和八字钩这样能大大增加橡筋的绕数提高模型动力时间能大幅度提高飞行成绩。要最大力度发挥橡筋的性能必须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先用冷水将橡筋上的滑石粉冲洗干净,然后在橡筋上涂抹中性肥皂或中性洗发液揉搓均匀洗净剩余滑石粉,洗净晾干,打好橡筋结涂抹润滑剂(蓖麻油、甘油、中性护发素等均可)。进行润滑处理时揉搓必须均匀润滑剂用量不宜过大。经过处理的橡筋在缠绕和释放过程中能大大的减小摩擦阻力使所绕圈数增加,能量的释放均匀而长久。
2. 可适当增加一些机头处的右拉能更好消除“拉翻”现象,保证模型右盘旋爬升的轨迹,能增加模型的飞行高度提高飞行成绩。
橡筋动力伞翼模型飞机的教学设计
闽侯县竹岐中心小学 郑宽容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掌握伞翼模型飞机的飞行特性。
2、左右机翼的升力差异对模型飞行的重要影响。
3、通过伞翼模型的调试活动,能够举一反三,将技术运用到其他模型飞机。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1、难点:竹丝的加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竹丝直径加工要求掌握得恰到好处。
2、重点:由于机翼的特殊性(软翼),机翼安装角的测定,不能按一般方法仅根据翼根前后缘高度差值来判断。
三、教学过程
(一)在伞翼模型飞机制作过程中我们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用砂纸打磨竹丝的方法,造成竹丝粗细不匀,影响制作的正确性 解决方法:改进制作工具、调整加工方法
1、工具制作:找一块1毫米厚2~4平方厘米大小的铁片或不锈钢片,在上面打1.8毫米直径的孔。
2、把需要加工的竹丝穿进小孔,用钢丝钳夹住抽拉,穿过钢片上1.8毫米的孔即可。 翼面的中心定位和制作流程
1、将翼面在翼弦方向对折,在后缘处剪一个2毫米的三角口(中心定位)。
2、用一块湿抹布在平整的桌面上擦一下,利用湿的桌面将伞翼面平整的贴上去。在紧靠前缘边和翼的中心处分别粘贴双面胶带,撕去保护纸。
3、将制作好的翼面骨架(300毫米两根、165毫米一根的组合件),安放到翼面上。注意:竹丝离前缘边的距离,为双面胶的宽度,然后翻折伞翼前缘,包住竹丝,165毫米的竹丝对准中心三角口粘好。
增加机翼升力面积,改进滑翔性能
具体方法:将机翼上原来的两根84毫米长的横撑杆,换成93毫米长,增加机翼翼展。 由于支撑杆的加长,减小了伞布的松弛程度,降低了后缘在飞行时向上鼓起的高度,使机翼安装角增大。所以,要把原配前支撑杆长度剪去8毫米。
减小螺旋桨的面积,减小螺旋桨的反作用力距
具体方法:减小桨叶宽度,将螺旋桨的前缘,修剪掉1~1.5毫米。
(二)模型的调整试飞
通过对模型的以上改进,接下来进行模型的调整试飞,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
如果发现模型转弯半径太小,将外机翼的前缘竹丝向内卷一些即可。
如果模型直线飞行,不能转弯,可以卷动调整任何一边机翼的前缘,使其达到理想的飞行状态。
(三)几点思考
由于这架飞机在中动力以上飞行时,容易发生左旋,可否考虑:
1、将中间的支撑杆(165毫米)在安装时向右机翼偏一些,左边的横撑杆(原长93毫米)比右边的长一些。
2、给机头轴承加一些润滑油。
“天驰”橡筋动力滑翔机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结构.性能,掌握橡筋动力滑翔机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以及调整放飞技巧。
2. 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3. 教会学生正确. 安全的使用各种常用工具。
二. 教学准备
1. 完成后的橡筋动力滑翔机 教学用图纸供学生制作时参考。
2. 学生每人一套橡筋动力滑翔机套材。
3. 每人一套工具:剪刀. 尖嘴钳. 直尺. 铅笔. 透明胶带. 双面胶带. 砂纸. 502胶等。
三.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
1. 在生活中我们都看到或乘坐过各式各样的飞机下面提出一个问题,飞机为什么会飞?我们的模型和真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 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几大部分组成。机翼是产生升力主要装置,那它是怎样产生升力的呢?原来机翼的剖面是一个前端圆钝.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呈鱼侧形。前端点叫做前橼,后端点叫做后橼,两端点之间的连线叫做翼弦。当气流迎面流过机翼的时候,流线分布是一股气流,由于机翼的插入,被分成上下两股。通过机翼以后,在后橼又重新合成一股。由于上表面拱起,使上方那股气流的通道变窄。根据气流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定理可以得知,机翼上方的压强比机翼下方的压力小,也就是说,机翼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机翼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要大,这个压力差就使机翼产生的升力。光这样还不够,还要靠发动机的拉力尾翼的平衡作用这样飞机才能顺利升空。
2. 天驰橡筋动力滑翔机的飞行原理:由橡筋缠绕产生的扭力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拉力模型盘旋爬升当橡筋释放完毕模型改出转入盘旋滑翔阶段由于地球引力作用返回地面。
3. 天驰橡筋动力滑翔机它的主要特点是性能优异外形美观重量轻强度高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结构:机翼. 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机头(包括螺旋桨)机身. 翼台.机翼压片.上反角定型片.尾钩.尾翼座.橡筋等。
4.下面着重讲解一下橡筋的选择及保养处理方法:1我们平常使用的橡筋主要分国产.进口两种。国产橡筋价格便宜比较容易找到在普及活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而进口橡筋的价格昂贵不太容易找到主要在各类竞赛中才能得到使用。2橡筋主要性能指标是含胶量.柔韧性.拉长倍数和残余变形等指标,这几点进口橡筋的性能都优于国产橡筋。要最大力度发挥橡筋的性能必须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先用冷水将橡筋上的滑石粉冲洗干净,然后在橡筋上涂抹中性肥皂或中性洗发液揉搓均匀洗净剩余滑石粉,打好橡筋结涂抹润滑剂(蓖麻油.甘油.中性护发素等均可)。进行润滑处理时揉搓必须均匀量不宜过大。经过处理的橡筋在缠绕和释放过程中能大大的减小摩擦阻力使所绕圈数增加,能量的释放均匀而长久。
(二)教师演示制作放飞过程
1.首先我们取出两片机翼左右对称放在桌面上看清前橼和后橼(前橼后掠后橼平直)在距前橼百分之三十处有一条平直的压痕,然后向下轻折前橼使机翼形成一个凹凸翼型这种翼型适合在竞时模型飞机上使用,它的特点是升力大下沉速度慢,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留
空时间。翼型折好之后下一步要确定上反角的位置及大小,大家注意在距翼尖85毫米处有一条垂直于后橼的压痕将它向上轻折使翼尖上翘用双面胶将上反角定型片密嵌至机翼前橼的裂口中完成机翼上反角的定型,再将另一边机翼上反角定型。(要注意机翼的左右对称)最后将美化纸沿机翼前橼的折痕处粘贴以加强机翼的强度。
2.接下来我们将翼台插到机身上注意翼台最前端距机头60毫米,翼台有2~3°的迎角(前橼高后橼低)不要装反否则飞机将无法飞行。翼台中间有一条中线将两片机翼分别贴在中线两侧中间尽量不要有缝隙。最后,将.机翼压片用橡筋圈固定在机翼上绑定机翼。
3.接下来在机身末端装上尾钩. 尾翼座(注意尾翼座不要装反)然后装水平尾翼,水平尾翼一定要左右对称,垂直尾翼必须粘贴在左侧较宽的这边。注意尽量避免在泡沫上留下指甲印。
最后装上机头挂上橡筋,橡筋打好结绕4圈挂在机头和尾钩之间(注意橡筋结在尾钩的最末端)。这样一架橡筋动力滑翔机就制作完成了。
4.模型制作好了之后下一步要解决飞行问题,首先要确定好模型的重心位置“天驰”橡筋 动力滑翔机的重心位置大约在距机翼前橼60%处。接下来再检查两边机翼上反角角度是否对称水平尾翼是否水平,垂直尾翼是否垂直。模型粘贴是否牢固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先找一个小风天气在大操场进行试飞。试飞前先确定好上风区的起飞位置(也就是迎风起飞)首先进行手掷试飞,具体要求是将模型举过头顶一般情况下模型调整以右盘旋为多(右盘旋模型右侧风平稳水平掷出),出手后观察模型姿态,1模型出手后以小角度下滑且有一点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滑翔距离较远即为正常。2模型出手后先抬头又低头呈波浪飞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失速这时只要将翼台向尾翼的方向适当后移便可解决。3模型出手后便一头栽下去,这时只需要将翼台向机头方向适当前移便可解决。手掷试飞之后可以进行小动力试飞,调整模型动力爬升具体方法右手捏住机身左手顺时方向针拨转螺旋桨绕50圈模型举过头顶迎风起飞(右盘旋模型右侧风平稳推出,同时机翼右侧45°克服螺旋桨的反作用力)。1模型抬头右盘旋平稳爬升直到橡筋扭力消失模型在最高点改出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即为正常。2模型出手垂直向上出现“拉翻”现象,可以轻折垂直尾翼舵面部分增加一点右方向舵使模型向右盘旋。或者将翼台向尾翼的方向适当后移便可解决。3模型出手后
便带动力一头栽下去,这时只需要将翼台向机头方向适当前移便可解决。模型调整好之后,就可以进行大动力飞行但橡筋不宜绕的过多(以机身不扭曲变形为好)。
(三)学生制作
1. 学生的制作过程应同教师演示的制作过程一致,教师在辅导中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和错误粘贴。
2. 指导学生正确的画线正确使用工具,随时提醒学生工具的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不要对着自己和别的同学,每件工具用完后立即放回桌上。全体同学制作完毕后,教师给予讲评,指出制作.放飞中的错误。
3组织学生外场放飞,及时提醒学生放飞安全应尽量在操场中间放飞模型,避免模型上房.上树或其他危险行为。
(四)提问
1. 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结构?
2. 橡筋动力滑翔机的重心位置与模型飞行的关系及调整放飞技巧?放飞过程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雷鸟”橡筋动力滑翔机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结构.性能,掌握橡筋动力滑翔机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以及调整放飞技巧。
2. 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3. 教会学生正确. 安全的使用各种常用工具。
二. 教学准备
1. 完成后的橡筋动力滑翔机 教学用图纸供学生制作时参考。
2. 学生每人一套橡筋动力滑翔机套材。
3. 每人一套工具:剪刀. 尖嘴钳. 直尺. 铅笔. 透明胶带. 双面胶带. 砂纸. 502胶等。
三.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
1. 在生活中我们都看到或乘坐过各式各样的飞机下面提出一个问题,飞机为什么会飞?我们的模型和真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 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几大部分组成。机翼是产生升力主要装置,那它是怎样产生升力的呢?原来机翼的剖面是一个前端圆钝.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呈鱼侧形。前端点叫做前橼,后端点叫做后橼,两端点之间的连线叫做翼弦。当气流迎面流过机翼的时候,流线分布是一股气流,由于机翼的插入,被分成上下两股。通过机翼以后,在后橼又重新合成一股。由于上表面拱起,使上方那股气流的通道变窄。根据气流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定理可以得知,机翼上方的压强比机翼下方的压力小,也就是说,机翼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机翼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要大,这个压力差就使机翼产生的升力。光这样还不够,还要靠发动机的拉力尾翼的平衡作用这样飞机才能顺利升空。
2.雷鸟橡筋动力滑翔机的飞行原理:由橡筋缠绕产生的扭力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拉力模型盘旋爬升当橡筋释放完毕模型改出转入盘旋滑翔阶段由于地球引力作用返回地面。
3. 雷鸟橡筋动力滑翔机它的主要特点是性能优异外形美观重量轻强度高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结构:机翼. 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机头(包括螺旋桨)机身. 翼台.机翼压片.上反角定型片.尾钩.尾翼座.橡筋等。
4.下面着重讲解一下橡筋的选择及保养处理方法:1我们平常使用的橡筋主要分国产.进口两种。国产橡筋价格便宜比较容易找到在普及活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而进口橡筋的价格昂贵不太容易找到主要在各类竞赛中才能得到使用。2橡筋主要性能指标是含胶量.柔韧性.拉长倍数和残余变形等指标,这几点进口橡筋的性能都优于国产橡筋。要最大力度发挥橡筋的性能必须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先用冷水将橡筋上的滑石粉冲洗干净,然后在橡筋上涂抹中性肥皂或中性洗发液揉搓均匀洗净剩余滑石粉,打好橡筋结涂抹润滑剂(蓖麻油.甘油.中性护发素等均可)。进行润滑处理时揉搓必须均匀量不宜过大。经过处理的橡筋在缠绕和释放过程中能大大的减小摩擦阻力使所绕圈数增加,能量的释放均匀而长久。
(二)教师演示制作放飞过程
1.首先我们取出两片机翼左右对称放在桌面上看清前橼和后橼(前橼呈弧形后掠后橼呈锯齿波浪形)在距前橼百分之三十处有一条平直的压痕,然后向下轻折前橼使机翼形成一
个凹凸翼型这种翼型适合在竞时模型飞机上使用,它的特点是升力大下沉速度慢,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留空时间。翼型折好之后下一步要确定上反角的位置及大小,大家注意在距翼尖85毫米处有一条垂直于后橼的压痕将它向上轻折使翼尖上翘用双面胶将上反角定型片密嵌至机翼前橼的裂口中完成机翼上反角的定型,再将另一边机翼上反角定型。(要注意机翼的左右对称)最后将美化纸沿机翼前橼的折痕处粘贴以加强机翼的强度。
2.接下来我们将翼台插到机身上注意翼台最前端距机头60毫米,翼台有2~3°的迎角(前橼高后橼低)不要装反否则飞机将无法飞行。翼台中间有一条中线将两片机翼分别贴在中线两侧,中间尽量不要有缝隙。最后,将.机翼压片用橡筋圈固定在机翼上绑定机翼。 3.接下来在机身末端装上尾钩. 尾翼座(注意尾翼座不要装反)然后装水平尾翼,水平尾翼一定要左右对称,垂直尾翼必须粘贴在左侧较宽的这边。注意尽量避免在泡沫上留下指甲印。最后装上机头挂上橡筋,橡筋打好结绕4圈挂在机头和尾钩之间(注意橡筋结在尾钩的最末端)。这样一架橡筋动力滑翔机就制作完成了。
4.模型制作好了之后下一步要解决飞行问题,首先要确定好模型的重心位置“天驰”橡筋 动力滑翔机的重心位置大约在距机翼前橼60%处。接下来再检查两边机翼上反角角度是否对称水平尾翼是否水平,垂直尾翼是否垂直。模型粘贴是否牢固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先找一个小风天气在大操场进行试飞。试飞前先确定好上风区的起飞位置(也就是迎风起飞)首先进行手掷试飞,具体要求是将模型举过头顶一般情况下模型调整以右盘旋为多(右盘旋模型右侧风平稳水平掷出),出手后观察模型姿态,1模型出手后以小角度下滑且有一点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滑翔距离较远即为正常。2模型出手后先抬头又低头呈波浪飞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失速这时只要将翼台向尾翼的方向适当后移便可解决。3模型出手后便一头栽下去,这时只需要将翼台向机头方向适当前移便可解决。手掷试飞之后可以进行小动力试飞,调整模型动力爬升具体方法右手捏住机身左手顺时方向针拨转螺旋桨绕50圈模型举过头顶迎风起飞(右盘旋模型右侧风平稳推出,同时机翼右侧45°克服螺旋桨的反作用力)。1模型抬头右盘旋平稳爬升直到橡筋扭力消失模型在最高点改出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即为正常。2模型出手垂直向上出现“拉翻”现象,可以轻折垂直尾翼舵面部分增加一点右方向舵使模型向右盘旋。或者将翼台向尾翼的方向适当后移便可解决。3模型出手后
便带动力一头栽下去,这时只需要将翼台向机头方向适当前移便可解决。模型调整好之后,就可以进行大动力飞行但橡筋不宜绕的过多(以机身不扭曲变形为好)。
(三)学生制作
1. 学生的制作过程应同教师演示的制作过程一致,教师在辅导中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和错误粘贴。
2. 指导学生正确的画线正确使用工具,随时提醒学生工具的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不要对着自己和别的同学,每件工具用完后立即放回桌上。全体同学制作完毕后,教师给予讲评,指出制作.放飞中的错误。
3组织学生外场放飞,及时提醒学生放飞安全应尽量在操场中间放飞模型,避免模型上房.上树或其他危险行为。
(四)提问
1. 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结构?
2. 橡筋动力滑翔机的重心位置与模型飞行的关系及调整放飞技巧?放飞过程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手掷特技模型飞机教学设计
一. 活动设计的提出
1. 在农村开展科技航模活动,要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材料和器材,这篇教学所涉及的材料为易找的铅画纸,和木片,所以解决了材料问题,易于开展活动。
2. 本节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认识了飞机的原理及各舵面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开展航模活动打下基础。
二、活动对象
小学高年级学生
三.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固定翼飞机的飞行原理。
2.通过试飞环节让学生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以及各舵面的作用。
3.通过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自己动手后成功的乐趣。
4.让梦想热爱飞翔的孩子们,通过此活动,在他们的心中播下飞翔的种子,让他们从小立志学习航空知识,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做出贡献;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模型制作过程及了解飞机各舵面的作用。
难点 模型做各种特技动作前,机翼及尾翼调整片(舵面)的调整方法。 关键 模型平飞的调整方法及过程。
五.工具与材料
美工刀、百得胶(桨糊也可)、飞机1∶1图纸一张
1mm×17mm×165mm桐木片、120×200mm铅画纸、橡皮泥少许、沙纸一小块
六.教具准备
两张大白纸或报纸、一架制作好的模型飞机、两张自制挂图。
七.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双手各拿一张白纸,稍靠拢。
问:小朋友们,这儿有两张白纸,谁能把它们吹开。
分组实验。
小朋友一般在中间吹,想把它们吹开,可发现反而越吹越靠紧,从而产生疑问,激发兴趣。 这是为什么呢?
结合图解释实验现象的形成原因,因为在纸的中间吹气时,空气流速加速,压力减小,外面产生压力,把纸向中间压。
(教学活动分析: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结果与他们设想的不同,从而产生疑问和认知冲突,引发思考,激发兴趣。)
说:飞机的飞行也是这个道理。出示飞机的翼型图:
说:机翼一般设计成上面为拱形,下面为平直.空气从上面走时,走的路要比下面长一些,要同时从前部到达后部,机翼上面的气流速度就要大于机翼下面的气流速度,飞机便得到了向上的升力。
(二) 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架模型飞机好不好?好!同时提示课题(手掷特技模型飞机)。 问:飞机可以做出各种飞行动作呢,谁能说说看飞机可以做哪些飞行动作?
按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制作好的模型飞机演示飞行动作,不必投掷。
这儿只介绍一般动作如左右盘旋、正反筋斗、左右横滚等。
(教学活动分析:先让学生明确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再通过演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飞行特技动作,为后面的特技飞行打下基础。)
(三)边做边讲解制作方法和注意点完成制作过程。
现在让我们拿出材料,自己制作一架模型飞机好不好?
1. 因是旧铅画纸,上面有一些颜色,用复写纸复写刻出不太美观,所以用贴图纸的方法。(如用白铅画纸,印的方法比较好。)贴时,胶水要涂到铅画纸上,并要求涂到位,这样贴好后才平整、几乎没有气泡。
2. 贴好后稍干,即可将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机身用美工刀刻出备用。
3. 附有翼台的两张机身纸片粘贴在桐木片机身的机首两侧面,并按铅画纸的机身样子把多余部分的桐木片削去,用沙纸打磨平滑。,
4. 垂直尾翼粘贴在机身侧面。
5. 水平尾翼要粘贴在机身尾端的下表面。
6. 机翼是制作的难点,为了增强纸质机翼的强度和增大机翼的升力,机翼的剖面是呈人字形的。先将机翼前部沿线向下折。折线要求平整、挺括。再将左右机翼沿中心线对折一下放开。这样,使机翼具有一定的翼型和上反角。将机翼粘到翼台上时,在机翼前中端剪开,开口处要留有约1毫米的间隙,同时,粘出15°的上反角。注意机翼表面的平整,不能扭曲。
(教学活动分析:先呈现学习材料,然后指导和制作相互并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功率。如学生较大,可将步骤写在纸上,自行看图制作,还可提高他们的识图能力。)
(四)试飞前的校正和平飞。
1. 这儿的校正包括两个方面:①检查模型各部分是否扭曲变形②调整模型的重心,一般将重心调整在离机翼前缘约三分之一弦长位置,这儿是距前级27毫米处。调整方法为在机头部分加适当的橡皮泥。
2. 讲解演示模型飞机的投掷方法。
说:投掷进,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机翼下部的机身,使模型飞机呈水平状态,机首不要抬起,也不要向下;左右机翼也不要倾斜。
各学生摹仿,并做投掷练习。
3. 平飞。这是做特技飞行的基础,非常重要。调整片都照原样不动,模型飞机轨迹一般都呈水平直线状滑翔。在水平尾翼不平、垂直尾翼扭曲或不垂直、机翼的左右上反角度数不相等情况下,模型会偏向左(右)面滑翔,这时指导学生把垂直尾翼的调整片稍向右或左面扳动一点点,就可把模型调整到平飞姿态。
(教学活动分析:在校正和试飞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同时,让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得到提高。)
(五)讲解特技飞行的方法及飞行。
1. 左(右)盘旋。在模型平飞的状态下,将方向舵稍稍弯向一边,其余各舵面保持直线平飞时的状态。这样,方向舵偏左,模型飞机就作左盘旋,反之,则作右盘旋。
2. 左(右)横滚。在模型平飞的状态下,机翼与水平尾翼的左调整片都向下扳动少许,机翼与水平尾翼的右调整片都向上扳动少许,垂直尾翼维持原样不动。模型就会做一连串的以前进方向为轴的左滚转动作了。右横滚的调整与之相反。
3. 正筋斗。作近似圆形轨迹的飞行。调整时,把机翼的二块调整片都向上扳,水平尾翼的二块调整片都向下扳,垂直尾翼维持原样不动。手掷时的力量要比前两个飞行动作都大些。
(教学活动分析:通过飞行,让他们了解感知各舵面的作用,沟通各舵面间的关系及与飞行动作的联系,加强思维。)
(六)表演与比赛。
说:现在我报动作,哪位小朋友能为大家表演?
根据小朋友们的表演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于错误了的动作,指导他们纠正即可,不要批评。
(教学活动分析:通过教学评定过程,让他们体会成功感。)
(六)总结与升华。
今天,我们制作并放飞了一架特技模型滑翔机,大家都有很大的兴趣,长大了想当飞行员的请举手。
这么多啊,老师感到十分高兴。
可近视的人能开飞机吗?
让小朋友了解注意要少看电视等用眼卫生问题。
嗯?已经近视了的学生怎么办???
可以当飞机设计师啊!
(教学活动分析:因小孩子的近视率居高不下,爱眼护眼教育不得不提。还有学生中也有近视的学生,应兼顾到他们;最后用幽默的语调既增加了老师的亲切感,缩短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也让已经近视的学生不会有失望情绪,同样可以为航空做贡献啊!) 附图纸:
(航模)
竹岐中心小学航模组
2013、2
“希望号——伞翼”模型飞机竞赛规则
一、分组:
竞赛分组。
二、通则:
1、限用“希望号——伞翼”模型飞机套材装配制作的模型参加比赛。
2、每架模型只能由装配者一人用来参加比赛。每名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最多使用4架飞机。比赛前交栽判组审验。
3、教练员和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竞赛场地;凡教练或领队不听劝阻进入场内的,将对正在进行比赛的该校选手给予成绩上的处罚。有意干扰他人比赛或破坏比赛秩序的运动员,取消比赛资格和比赛成绩。发现参赛选手使用他人飞机的,同时取消两人竞赛资格和成绩。
4、除本次规则明确规定的内容外,其余参照普及级航空模型竞赛规则执行。
5、本次竞赛不设助手。
三、技术要求:
1、翼膜和所有塑料零部件不得取消或用非规定套材零部件更换。
2、允许对模型进行加工。
3、机身长不大于305毫米(桨毂最前端至机尾最大距离)。
4、不允许在模型的头部使用金属或其它坚硬物质作配重。
四、竞赛办法:
1、模型从手上起飞。留空时间从离手开始计时,模型着地停止计时。记时单位为0.1秒。
2、一次飞行时间达到或超过5秒即为正式飞行。不到5秒时,运动员可以认可这个成绩,也可以声明放弃这个成绩再次飞行。已声明放弃的成绩不再追认。
3、模型遇障碍下堕,触地时停止计时。模型空中解体或脱落零件,以最先触地者为计时终点。
4、每名运动员每轮比赛时间为2分钟,运动员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放飞。在比赛时间内每名运动员可放飞3次。
5、运动员须认真听取载判员口令,在裁判员喊“放”的口令时才能放飞,否则算作一
次正式飞行。
五、成绩评定:
1、每轮竞赛成绩取往返飞行成绩之和,两轮竞赛取较好一轮的成绩为最后成绩。
2、如遇二人成绩相同时,以另一轮成绩排列名次。如仍相同,进行附加赛。
六、对裁判工作有异议的可向总裁判长提出。
“中天”橡筋动力伞翼机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掌握橡筋动力伞翼机的性能、结构及飞行原理。
2. 了解橡筋动力伞翼机制作方法,放飞调整技巧。
二、教学准备
1. 橡筋动力伞翼机成品模型一架。
2. 学生每人一套橡筋动力伞翼机套材。
3. 每人一套工具:剪刀、尖嘴钳、直尺、铅笔、透明胶带、双面胶带、砂纸、502胶等。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
1. 伞翼是一种新型的机翼结构,它属于柔性机翼由七根竹丝和尼龙插件组合形成三角形机翼,再配上柔软的薄膜形成两个相对对称的风兜在空气动力的作用下自然张开,形成弧形翼面乘风翱翔。伞翼结构简单,重量非常轻,但空气动力的效率不高,升力较小。
2. 该模型以橡筋缠绕产生的扭力为动力,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拉力,使模型前进风兜张开形成弧形翼面产生升力,模型盘旋上升动力消失后进入滑翔状态缓缓返回地面。
3. 橡筋动力伞翼机的结构主要由机翼、机头(包括螺旋桨)尾钩、翼台、起落架、橡筋、机身等零件组成。
机翼:由7根竹丝和5个尼龙插件1张塑料薄膜组成是产生升力的装置。
机头(包括螺旋桨):产生拉力。
尾钩:挂住橡筋的一端,另一端挂在机头钩上。
翼台:支撑机翼的装置。
起落架:模型起飞、着陆时保护螺旋桨和机腹的零件。
橡筋:产生动力的主要零件
机身:连接各个部分的重要零件。
(二)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1. 将四根185mm长的竹丝挑出按图纸要求放在边梁位置上。一根148mm和一根255mm的竹丝放在中梁位置上。一根230mm长的竹丝放在横梁位置上(在这根竹丝115mm处画上中线做为调整左右风兜大小的参考线)。再将尼龙插件一一对号入座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将每根竹丝插入尼龙件前要把每根竹丝两头用砂纸磨圆,尼龙件为透明色每根竹丝一定要插到位如果过紧请用砂纸轻轻打磨一下。机翼骨架做好后再调整好竹丝不能有弯曲要平直。最后蒙膜,蒙膜时左右要对称,具体方法将膜对折找到中线沾点水平铺在桌面上粘好双面胶先蒙中梁(注意膜的顶端离骨架顶端25mm蒙前先划线)再蒙边梁注意两边风兜要基本一至。机翼做好后再插好翼台支撑架(60mm竹丝)不要过紧或过松。
2. 翼台座插到离机身前端75mm处。再插好尾钩。插入尾钩的竹丝要细一些可以前后移动便于调整模型的重心位置,提高飞行成绩。
3. 下面进入飞行调整阶段首先进行手掷滑翔调整:1模型迎右侧风出手后以小角度下滑且有一点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滑翔距离较远即为正常。2模型出手后先抬头又低头呈波浪飞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失速这时只要将翼台向尾钩的方向适当后移便可解决。3模型出手后便一头栽下去,这时只需要将翼台向机头方向适当前移便可解决。手掷试飞之后可以进行小动力试飞,调整模型动力爬升具体方法,右手捏住机身左手顺时针方向拨转螺旋桨绕50圈模型举过头顶迎右侧风起飞(右盘旋模型右侧风平稳推出,同时机翼右倾45°克服螺旋桨的反作用力)。1模型抬头右盘旋平稳爬升直到橡筋扭力消失模型在最高点改出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即为正常。2模型出手垂直向上出现“拉翻”现象,可以将竹丝向左移动使左半边的竹丝加长薄膜绷紧(以加大左边机翼的升力)模型进入右盘旋爬升。3模型出手后带动力一头栽下去,这时只需要将翼台向机头方向适当前移便可解决。模型调整好之后,就可以进行大动力飞行但橡筋不宜绕的过多(以机身不扭曲变形为好)。
(三)学生制作
1.学生的制作过程应同教师演示的制作过程一致,教师在辅导中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和错误粘贴。
2. 指导学生正确的画线正确使用工具,随时提醒学生工具的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不要对着自己和别的同学,每件工具用完后立即放回桌上。全体同学制作完毕后,教师给予讲评,指出制作、放飞中的错误。
3. 组织学生外场放飞,及时提醒学生放飞安全应尽量在操场中间或上风处放飞模型,避免模型上房、上树或其他危险行为。
(四)提问
1. 橡筋动力伞翼机有什么独特之处?
2. 橡筋动力伞翼机调整放飞技巧?放飞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五)提高与竞赛
1. 竞赛时使用4g左右进口橡筋,绕3圈。使用手摇钻和八字钩这样能大大增加橡筋的绕数提高模型动力时间能大幅度提高飞行成绩。要最大力度发挥橡筋的性能必须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先用冷水将橡筋上的滑石粉冲洗干净,然后在橡筋上涂抹中性肥皂或中性洗发液揉搓均匀洗净剩余滑石粉,洗净晾干,打好橡筋结涂抹润滑剂(蓖麻油、甘油、中性护发素等均可)。进行润滑处理时揉搓必须均匀润滑剂用量不宜过大。经过处理的橡筋在缠绕和释放过程中能大大的减小摩擦阻力使所绕圈数增加,能量的释放均匀而长久。
2. 可适当增加一些机头处的右拉能更好消除“拉翻”现象,保证模型右盘旋爬升的轨迹,能增加模型的飞行高度提高飞行成绩。
橡筋动力伞翼模型飞机的教学设计
闽侯县竹岐中心小学 郑宽容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掌握伞翼模型飞机的飞行特性。
2、左右机翼的升力差异对模型飞行的重要影响。
3、通过伞翼模型的调试活动,能够举一反三,将技术运用到其他模型飞机。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1、难点:竹丝的加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竹丝直径加工要求掌握得恰到好处。
2、重点:由于机翼的特殊性(软翼),机翼安装角的测定,不能按一般方法仅根据翼根前后缘高度差值来判断。
三、教学过程
(一)在伞翼模型飞机制作过程中我们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用砂纸打磨竹丝的方法,造成竹丝粗细不匀,影响制作的正确性 解决方法:改进制作工具、调整加工方法
1、工具制作:找一块1毫米厚2~4平方厘米大小的铁片或不锈钢片,在上面打1.8毫米直径的孔。
2、把需要加工的竹丝穿进小孔,用钢丝钳夹住抽拉,穿过钢片上1.8毫米的孔即可。 翼面的中心定位和制作流程
1、将翼面在翼弦方向对折,在后缘处剪一个2毫米的三角口(中心定位)。
2、用一块湿抹布在平整的桌面上擦一下,利用湿的桌面将伞翼面平整的贴上去。在紧靠前缘边和翼的中心处分别粘贴双面胶带,撕去保护纸。
3、将制作好的翼面骨架(300毫米两根、165毫米一根的组合件),安放到翼面上。注意:竹丝离前缘边的距离,为双面胶的宽度,然后翻折伞翼前缘,包住竹丝,165毫米的竹丝对准中心三角口粘好。
增加机翼升力面积,改进滑翔性能
具体方法:将机翼上原来的两根84毫米长的横撑杆,换成93毫米长,增加机翼翼展。 由于支撑杆的加长,减小了伞布的松弛程度,降低了后缘在飞行时向上鼓起的高度,使机翼安装角增大。所以,要把原配前支撑杆长度剪去8毫米。
减小螺旋桨的面积,减小螺旋桨的反作用力距
具体方法:减小桨叶宽度,将螺旋桨的前缘,修剪掉1~1.5毫米。
(二)模型的调整试飞
通过对模型的以上改进,接下来进行模型的调整试飞,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
如果发现模型转弯半径太小,将外机翼的前缘竹丝向内卷一些即可。
如果模型直线飞行,不能转弯,可以卷动调整任何一边机翼的前缘,使其达到理想的飞行状态。
(三)几点思考
由于这架飞机在中动力以上飞行时,容易发生左旋,可否考虑:
1、将中间的支撑杆(165毫米)在安装时向右机翼偏一些,左边的横撑杆(原长93毫米)比右边的长一些。
2、给机头轴承加一些润滑油。
“天驰”橡筋动力滑翔机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结构.性能,掌握橡筋动力滑翔机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以及调整放飞技巧。
2. 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3. 教会学生正确. 安全的使用各种常用工具。
二. 教学准备
1. 完成后的橡筋动力滑翔机 教学用图纸供学生制作时参考。
2. 学生每人一套橡筋动力滑翔机套材。
3. 每人一套工具:剪刀. 尖嘴钳. 直尺. 铅笔. 透明胶带. 双面胶带. 砂纸. 502胶等。
三.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
1. 在生活中我们都看到或乘坐过各式各样的飞机下面提出一个问题,飞机为什么会飞?我们的模型和真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 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几大部分组成。机翼是产生升力主要装置,那它是怎样产生升力的呢?原来机翼的剖面是一个前端圆钝.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呈鱼侧形。前端点叫做前橼,后端点叫做后橼,两端点之间的连线叫做翼弦。当气流迎面流过机翼的时候,流线分布是一股气流,由于机翼的插入,被分成上下两股。通过机翼以后,在后橼又重新合成一股。由于上表面拱起,使上方那股气流的通道变窄。根据气流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定理可以得知,机翼上方的压强比机翼下方的压力小,也就是说,机翼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机翼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要大,这个压力差就使机翼产生的升力。光这样还不够,还要靠发动机的拉力尾翼的平衡作用这样飞机才能顺利升空。
2. 天驰橡筋动力滑翔机的飞行原理:由橡筋缠绕产生的扭力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拉力模型盘旋爬升当橡筋释放完毕模型改出转入盘旋滑翔阶段由于地球引力作用返回地面。
3. 天驰橡筋动力滑翔机它的主要特点是性能优异外形美观重量轻强度高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结构:机翼. 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机头(包括螺旋桨)机身. 翼台.机翼压片.上反角定型片.尾钩.尾翼座.橡筋等。
4.下面着重讲解一下橡筋的选择及保养处理方法:1我们平常使用的橡筋主要分国产.进口两种。国产橡筋价格便宜比较容易找到在普及活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而进口橡筋的价格昂贵不太容易找到主要在各类竞赛中才能得到使用。2橡筋主要性能指标是含胶量.柔韧性.拉长倍数和残余变形等指标,这几点进口橡筋的性能都优于国产橡筋。要最大力度发挥橡筋的性能必须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先用冷水将橡筋上的滑石粉冲洗干净,然后在橡筋上涂抹中性肥皂或中性洗发液揉搓均匀洗净剩余滑石粉,打好橡筋结涂抹润滑剂(蓖麻油.甘油.中性护发素等均可)。进行润滑处理时揉搓必须均匀量不宜过大。经过处理的橡筋在缠绕和释放过程中能大大的减小摩擦阻力使所绕圈数增加,能量的释放均匀而长久。
(二)教师演示制作放飞过程
1.首先我们取出两片机翼左右对称放在桌面上看清前橼和后橼(前橼后掠后橼平直)在距前橼百分之三十处有一条平直的压痕,然后向下轻折前橼使机翼形成一个凹凸翼型这种翼型适合在竞时模型飞机上使用,它的特点是升力大下沉速度慢,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留
空时间。翼型折好之后下一步要确定上反角的位置及大小,大家注意在距翼尖85毫米处有一条垂直于后橼的压痕将它向上轻折使翼尖上翘用双面胶将上反角定型片密嵌至机翼前橼的裂口中完成机翼上反角的定型,再将另一边机翼上反角定型。(要注意机翼的左右对称)最后将美化纸沿机翼前橼的折痕处粘贴以加强机翼的强度。
2.接下来我们将翼台插到机身上注意翼台最前端距机头60毫米,翼台有2~3°的迎角(前橼高后橼低)不要装反否则飞机将无法飞行。翼台中间有一条中线将两片机翼分别贴在中线两侧中间尽量不要有缝隙。最后,将.机翼压片用橡筋圈固定在机翼上绑定机翼。
3.接下来在机身末端装上尾钩. 尾翼座(注意尾翼座不要装反)然后装水平尾翼,水平尾翼一定要左右对称,垂直尾翼必须粘贴在左侧较宽的这边。注意尽量避免在泡沫上留下指甲印。
最后装上机头挂上橡筋,橡筋打好结绕4圈挂在机头和尾钩之间(注意橡筋结在尾钩的最末端)。这样一架橡筋动力滑翔机就制作完成了。
4.模型制作好了之后下一步要解决飞行问题,首先要确定好模型的重心位置“天驰”橡筋 动力滑翔机的重心位置大约在距机翼前橼60%处。接下来再检查两边机翼上反角角度是否对称水平尾翼是否水平,垂直尾翼是否垂直。模型粘贴是否牢固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先找一个小风天气在大操场进行试飞。试飞前先确定好上风区的起飞位置(也就是迎风起飞)首先进行手掷试飞,具体要求是将模型举过头顶一般情况下模型调整以右盘旋为多(右盘旋模型右侧风平稳水平掷出),出手后观察模型姿态,1模型出手后以小角度下滑且有一点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滑翔距离较远即为正常。2模型出手后先抬头又低头呈波浪飞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失速这时只要将翼台向尾翼的方向适当后移便可解决。3模型出手后便一头栽下去,这时只需要将翼台向机头方向适当前移便可解决。手掷试飞之后可以进行小动力试飞,调整模型动力爬升具体方法右手捏住机身左手顺时方向针拨转螺旋桨绕50圈模型举过头顶迎风起飞(右盘旋模型右侧风平稳推出,同时机翼右侧45°克服螺旋桨的反作用力)。1模型抬头右盘旋平稳爬升直到橡筋扭力消失模型在最高点改出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即为正常。2模型出手垂直向上出现“拉翻”现象,可以轻折垂直尾翼舵面部分增加一点右方向舵使模型向右盘旋。或者将翼台向尾翼的方向适当后移便可解决。3模型出手后
便带动力一头栽下去,这时只需要将翼台向机头方向适当前移便可解决。模型调整好之后,就可以进行大动力飞行但橡筋不宜绕的过多(以机身不扭曲变形为好)。
(三)学生制作
1. 学生的制作过程应同教师演示的制作过程一致,教师在辅导中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和错误粘贴。
2. 指导学生正确的画线正确使用工具,随时提醒学生工具的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不要对着自己和别的同学,每件工具用完后立即放回桌上。全体同学制作完毕后,教师给予讲评,指出制作.放飞中的错误。
3组织学生外场放飞,及时提醒学生放飞安全应尽量在操场中间放飞模型,避免模型上房.上树或其他危险行为。
(四)提问
1. 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结构?
2. 橡筋动力滑翔机的重心位置与模型飞行的关系及调整放飞技巧?放飞过程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雷鸟”橡筋动力滑翔机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结构.性能,掌握橡筋动力滑翔机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以及调整放飞技巧。
2. 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3. 教会学生正确. 安全的使用各种常用工具。
二. 教学准备
1. 完成后的橡筋动力滑翔机 教学用图纸供学生制作时参考。
2. 学生每人一套橡筋动力滑翔机套材。
3. 每人一套工具:剪刀. 尖嘴钳. 直尺. 铅笔. 透明胶带. 双面胶带. 砂纸. 502胶等。
三.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
1. 在生活中我们都看到或乘坐过各式各样的飞机下面提出一个问题,飞机为什么会飞?我们的模型和真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 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几大部分组成。机翼是产生升力主要装置,那它是怎样产生升力的呢?原来机翼的剖面是一个前端圆钝.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呈鱼侧形。前端点叫做前橼,后端点叫做后橼,两端点之间的连线叫做翼弦。当气流迎面流过机翼的时候,流线分布是一股气流,由于机翼的插入,被分成上下两股。通过机翼以后,在后橼又重新合成一股。由于上表面拱起,使上方那股气流的通道变窄。根据气流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定理可以得知,机翼上方的压强比机翼下方的压力小,也就是说,机翼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机翼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要大,这个压力差就使机翼产生的升力。光这样还不够,还要靠发动机的拉力尾翼的平衡作用这样飞机才能顺利升空。
2.雷鸟橡筋动力滑翔机的飞行原理:由橡筋缠绕产生的扭力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拉力模型盘旋爬升当橡筋释放完毕模型改出转入盘旋滑翔阶段由于地球引力作用返回地面。
3. 雷鸟橡筋动力滑翔机它的主要特点是性能优异外形美观重量轻强度高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结构:机翼. 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机头(包括螺旋桨)机身. 翼台.机翼压片.上反角定型片.尾钩.尾翼座.橡筋等。
4.下面着重讲解一下橡筋的选择及保养处理方法:1我们平常使用的橡筋主要分国产.进口两种。国产橡筋价格便宜比较容易找到在普及活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而进口橡筋的价格昂贵不太容易找到主要在各类竞赛中才能得到使用。2橡筋主要性能指标是含胶量.柔韧性.拉长倍数和残余变形等指标,这几点进口橡筋的性能都优于国产橡筋。要最大力度发挥橡筋的性能必须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先用冷水将橡筋上的滑石粉冲洗干净,然后在橡筋上涂抹中性肥皂或中性洗发液揉搓均匀洗净剩余滑石粉,打好橡筋结涂抹润滑剂(蓖麻油.甘油.中性护发素等均可)。进行润滑处理时揉搓必须均匀量不宜过大。经过处理的橡筋在缠绕和释放过程中能大大的减小摩擦阻力使所绕圈数增加,能量的释放均匀而长久。
(二)教师演示制作放飞过程
1.首先我们取出两片机翼左右对称放在桌面上看清前橼和后橼(前橼呈弧形后掠后橼呈锯齿波浪形)在距前橼百分之三十处有一条平直的压痕,然后向下轻折前橼使机翼形成一
个凹凸翼型这种翼型适合在竞时模型飞机上使用,它的特点是升力大下沉速度慢,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留空时间。翼型折好之后下一步要确定上反角的位置及大小,大家注意在距翼尖85毫米处有一条垂直于后橼的压痕将它向上轻折使翼尖上翘用双面胶将上反角定型片密嵌至机翼前橼的裂口中完成机翼上反角的定型,再将另一边机翼上反角定型。(要注意机翼的左右对称)最后将美化纸沿机翼前橼的折痕处粘贴以加强机翼的强度。
2.接下来我们将翼台插到机身上注意翼台最前端距机头60毫米,翼台有2~3°的迎角(前橼高后橼低)不要装反否则飞机将无法飞行。翼台中间有一条中线将两片机翼分别贴在中线两侧,中间尽量不要有缝隙。最后,将.机翼压片用橡筋圈固定在机翼上绑定机翼。 3.接下来在机身末端装上尾钩. 尾翼座(注意尾翼座不要装反)然后装水平尾翼,水平尾翼一定要左右对称,垂直尾翼必须粘贴在左侧较宽的这边。注意尽量避免在泡沫上留下指甲印。最后装上机头挂上橡筋,橡筋打好结绕4圈挂在机头和尾钩之间(注意橡筋结在尾钩的最末端)。这样一架橡筋动力滑翔机就制作完成了。
4.模型制作好了之后下一步要解决飞行问题,首先要确定好模型的重心位置“天驰”橡筋 动力滑翔机的重心位置大约在距机翼前橼60%处。接下来再检查两边机翼上反角角度是否对称水平尾翼是否水平,垂直尾翼是否垂直。模型粘贴是否牢固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先找一个小风天气在大操场进行试飞。试飞前先确定好上风区的起飞位置(也就是迎风起飞)首先进行手掷试飞,具体要求是将模型举过头顶一般情况下模型调整以右盘旋为多(右盘旋模型右侧风平稳水平掷出),出手后观察模型姿态,1模型出手后以小角度下滑且有一点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滑翔距离较远即为正常。2模型出手后先抬头又低头呈波浪飞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失速这时只要将翼台向尾翼的方向适当后移便可解决。3模型出手后便一头栽下去,这时只需要将翼台向机头方向适当前移便可解决。手掷试飞之后可以进行小动力试飞,调整模型动力爬升具体方法右手捏住机身左手顺时方向针拨转螺旋桨绕50圈模型举过头顶迎风起飞(右盘旋模型右侧风平稳推出,同时机翼右侧45°克服螺旋桨的反作用力)。1模型抬头右盘旋平稳爬升直到橡筋扭力消失模型在最高点改出右盘旋滑翔平稳着陆即为正常。2模型出手垂直向上出现“拉翻”现象,可以轻折垂直尾翼舵面部分增加一点右方向舵使模型向右盘旋。或者将翼台向尾翼的方向适当后移便可解决。3模型出手后
便带动力一头栽下去,这时只需要将翼台向机头方向适当前移便可解决。模型调整好之后,就可以进行大动力飞行但橡筋不宜绕的过多(以机身不扭曲变形为好)。
(三)学生制作
1. 学生的制作过程应同教师演示的制作过程一致,教师在辅导中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和错误粘贴。
2. 指导学生正确的画线正确使用工具,随时提醒学生工具的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不要对着自己和别的同学,每件工具用完后立即放回桌上。全体同学制作完毕后,教师给予讲评,指出制作.放飞中的错误。
3组织学生外场放飞,及时提醒学生放飞安全应尽量在操场中间放飞模型,避免模型上房.上树或其他危险行为。
(四)提问
1. 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结构?
2. 橡筋动力滑翔机的重心位置与模型飞行的关系及调整放飞技巧?放飞过程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手掷特技模型飞机教学设计
一. 活动设计的提出
1. 在农村开展科技航模活动,要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材料和器材,这篇教学所涉及的材料为易找的铅画纸,和木片,所以解决了材料问题,易于开展活动。
2. 本节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认识了飞机的原理及各舵面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开展航模活动打下基础。
二、活动对象
小学高年级学生
三.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固定翼飞机的飞行原理。
2.通过试飞环节让学生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以及各舵面的作用。
3.通过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自己动手后成功的乐趣。
4.让梦想热爱飞翔的孩子们,通过此活动,在他们的心中播下飞翔的种子,让他们从小立志学习航空知识,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做出贡献;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模型制作过程及了解飞机各舵面的作用。
难点 模型做各种特技动作前,机翼及尾翼调整片(舵面)的调整方法。 关键 模型平飞的调整方法及过程。
五.工具与材料
美工刀、百得胶(桨糊也可)、飞机1∶1图纸一张
1mm×17mm×165mm桐木片、120×200mm铅画纸、橡皮泥少许、沙纸一小块
六.教具准备
两张大白纸或报纸、一架制作好的模型飞机、两张自制挂图。
七.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双手各拿一张白纸,稍靠拢。
问:小朋友们,这儿有两张白纸,谁能把它们吹开。
分组实验。
小朋友一般在中间吹,想把它们吹开,可发现反而越吹越靠紧,从而产生疑问,激发兴趣。 这是为什么呢?
结合图解释实验现象的形成原因,因为在纸的中间吹气时,空气流速加速,压力减小,外面产生压力,把纸向中间压。
(教学活动分析: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结果与他们设想的不同,从而产生疑问和认知冲突,引发思考,激发兴趣。)
说:飞机的飞行也是这个道理。出示飞机的翼型图:
说:机翼一般设计成上面为拱形,下面为平直.空气从上面走时,走的路要比下面长一些,要同时从前部到达后部,机翼上面的气流速度就要大于机翼下面的气流速度,飞机便得到了向上的升力。
(二) 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架模型飞机好不好?好!同时提示课题(手掷特技模型飞机)。 问:飞机可以做出各种飞行动作呢,谁能说说看飞机可以做哪些飞行动作?
按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制作好的模型飞机演示飞行动作,不必投掷。
这儿只介绍一般动作如左右盘旋、正反筋斗、左右横滚等。
(教学活动分析:先让学生明确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再通过演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飞行特技动作,为后面的特技飞行打下基础。)
(三)边做边讲解制作方法和注意点完成制作过程。
现在让我们拿出材料,自己制作一架模型飞机好不好?
1. 因是旧铅画纸,上面有一些颜色,用复写纸复写刻出不太美观,所以用贴图纸的方法。(如用白铅画纸,印的方法比较好。)贴时,胶水要涂到铅画纸上,并要求涂到位,这样贴好后才平整、几乎没有气泡。
2. 贴好后稍干,即可将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机身用美工刀刻出备用。
3. 附有翼台的两张机身纸片粘贴在桐木片机身的机首两侧面,并按铅画纸的机身样子把多余部分的桐木片削去,用沙纸打磨平滑。,
4. 垂直尾翼粘贴在机身侧面。
5. 水平尾翼要粘贴在机身尾端的下表面。
6. 机翼是制作的难点,为了增强纸质机翼的强度和增大机翼的升力,机翼的剖面是呈人字形的。先将机翼前部沿线向下折。折线要求平整、挺括。再将左右机翼沿中心线对折一下放开。这样,使机翼具有一定的翼型和上反角。将机翼粘到翼台上时,在机翼前中端剪开,开口处要留有约1毫米的间隙,同时,粘出15°的上反角。注意机翼表面的平整,不能扭曲。
(教学活动分析:先呈现学习材料,然后指导和制作相互并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功率。如学生较大,可将步骤写在纸上,自行看图制作,还可提高他们的识图能力。)
(四)试飞前的校正和平飞。
1. 这儿的校正包括两个方面:①检查模型各部分是否扭曲变形②调整模型的重心,一般将重心调整在离机翼前缘约三分之一弦长位置,这儿是距前级27毫米处。调整方法为在机头部分加适当的橡皮泥。
2. 讲解演示模型飞机的投掷方法。
说:投掷进,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机翼下部的机身,使模型飞机呈水平状态,机首不要抬起,也不要向下;左右机翼也不要倾斜。
各学生摹仿,并做投掷练习。
3. 平飞。这是做特技飞行的基础,非常重要。调整片都照原样不动,模型飞机轨迹一般都呈水平直线状滑翔。在水平尾翼不平、垂直尾翼扭曲或不垂直、机翼的左右上反角度数不相等情况下,模型会偏向左(右)面滑翔,这时指导学生把垂直尾翼的调整片稍向右或左面扳动一点点,就可把模型调整到平飞姿态。
(教学活动分析:在校正和试飞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同时,让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得到提高。)
(五)讲解特技飞行的方法及飞行。
1. 左(右)盘旋。在模型平飞的状态下,将方向舵稍稍弯向一边,其余各舵面保持直线平飞时的状态。这样,方向舵偏左,模型飞机就作左盘旋,反之,则作右盘旋。
2. 左(右)横滚。在模型平飞的状态下,机翼与水平尾翼的左调整片都向下扳动少许,机翼与水平尾翼的右调整片都向上扳动少许,垂直尾翼维持原样不动。模型就会做一连串的以前进方向为轴的左滚转动作了。右横滚的调整与之相反。
3. 正筋斗。作近似圆形轨迹的飞行。调整时,把机翼的二块调整片都向上扳,水平尾翼的二块调整片都向下扳,垂直尾翼维持原样不动。手掷时的力量要比前两个飞行动作都大些。
(教学活动分析:通过飞行,让他们了解感知各舵面的作用,沟通各舵面间的关系及与飞行动作的联系,加强思维。)
(六)表演与比赛。
说:现在我报动作,哪位小朋友能为大家表演?
根据小朋友们的表演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于错误了的动作,指导他们纠正即可,不要批评。
(教学活动分析:通过教学评定过程,让他们体会成功感。)
(六)总结与升华。
今天,我们制作并放飞了一架特技模型滑翔机,大家都有很大的兴趣,长大了想当飞行员的请举手。
这么多啊,老师感到十分高兴。
可近视的人能开飞机吗?
让小朋友了解注意要少看电视等用眼卫生问题。
嗯?已经近视了的学生怎么办???
可以当飞机设计师啊!
(教学活动分析:因小孩子的近视率居高不下,爱眼护眼教育不得不提。还有学生中也有近视的学生,应兼顾到他们;最后用幽默的语调既增加了老师的亲切感,缩短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也让已经近视的学生不会有失望情绪,同样可以为航空做贡献啊!) 附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