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预防感染病

春季预防感染病

作者:马晓宇

春季预防感染病

春季预防感染病

•1.鼻炎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2-3d后变稠。可伴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2.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3.性咽峡炎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4.膜热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4-6d,常发生于夏季,5.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

•发热

•促进疾病的痊愈。而且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不必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可以选用适量解热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但如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应用退热药。如出现抽搐等症状应遵照医嘱服用镇静药(特别是小儿)。

手足口病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手足口病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请同学们能说说感冒是怎么传递给人的?

•说话————咳嗽————空气—————呼吸人的喷嚏————带来细菌的飞沫———

—健康人————吐痰

如何预防感染病?

•一、传染病种类1、呼吸道传染病:指病源体侵入呼吸道粘膜以后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源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2、消化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粘膜后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和烧虫病等。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3、血液传染病:是指以节肢动物(如蚊、虱、蚤、蜱等)为媒介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虫媒传染病,包括疟疾、流行性乙性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病源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主要是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4、体表传染病: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过皮肤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接触传染病,包括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和癣等,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皮肤和体表粘膜,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

•二、春季常见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3、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天,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期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关疱疹病毒引起。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痘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5、流行性腮腺炎: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6、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1到2天后出现皮疹,疹的症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1天时间,发热及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本病常见的体征。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没发病的人和先天性风疹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儿童及成人都可能得此病,发病前5天至7天和发病后3天至5天都有传染性,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感染后基本上能得到永久保护。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风疹无需特殊治疗,诊断明确后,在家观察,做好皮肤、口腔的清理护理,给以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安静休息。

•7、猩红热:主要是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较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加强锻炼,讲究卫生,远离疾病。

春季预防感染病

作者:马晓宇

春季预防感染病

春季预防感染病

•1.鼻炎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2-3d后变稠。可伴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2.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3.性咽峡炎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4.膜热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4-6d,常发生于夏季,5.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

•发热

•促进疾病的痊愈。而且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不必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可以选用适量解热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但如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应用退热药。如出现抽搐等症状应遵照医嘱服用镇静药(特别是小儿)。

手足口病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手足口病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请同学们能说说感冒是怎么传递给人的?

•说话————咳嗽————空气—————呼吸人的喷嚏————带来细菌的飞沫———

—健康人————吐痰

如何预防感染病?

•一、传染病种类1、呼吸道传染病:指病源体侵入呼吸道粘膜以后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源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2、消化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粘膜后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和烧虫病等。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3、血液传染病:是指以节肢动物(如蚊、虱、蚤、蜱等)为媒介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虫媒传染病,包括疟疾、流行性乙性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病源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主要是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4、体表传染病: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过皮肤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接触传染病,包括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和癣等,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皮肤和体表粘膜,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

•二、春季常见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是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3、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天,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期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关疱疹病毒引起。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痘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5、流行性腮腺炎: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6、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开始一般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多在发病1到2天后出现皮疹,疹的症状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迅速由面部开始发展到全身只需1天时间,发热及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枕后、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也是本病常见的体征。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没发病的人和先天性风疹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儿童及成人都可能得此病,发病前5天至7天和发病后3天至5天都有传染性,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感染后基本上能得到永久保护。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风疹无需特殊治疗,诊断明确后,在家观察,做好皮肤、口腔的清理护理,给以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安静休息。

•7、猩红热:主要是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较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加强锻炼,讲究卫生,远离疾病。


相关内容

  • 健康教育咨询活动模板
  • 老观嘴村卫生所 健康教育咨询活动 第 1 期 老观嘴村卫生所 2013年1月 通 知 老观嘴村村民: 你们好! 春季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其中春季传染病的危害最大最强,必须要做好预防措施.春季传染病最常见的有:麻疹.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 ...

  •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
  • 同学们: 随着春季的来临,传染病也如鱼得水地伴随而来,我们只要了解或掌握传染病的一些预防知识,就可以远离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的一些相关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特点 1.具有传染性.大多数传染病由 ...

  • 春季流行疾病预防
  • 春季流行疾病预防 各大医院的门诊部内往往人满为患,鼻炎.流感.肺炎.麻疹.精神疾病„„一时之间众症齐发,有人因此把春季戏称为"多病之春".医学专家指出,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忙碌的人们在计划自己一年的工作之余,也要抓 ...

  • 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材料
  • 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材料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 ...

  • 春季十大传染病预防知识
  • 春季十大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 ...

  • 儿童春季常见病预防知识2
  • 儿童春季常见病预防知识 医学专家指出,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卫生保健,很容易患上流行性疾病.儿童抵抗力弱,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攻击.其实这些常见病是可以预防的,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春季常见病及其自我预防的方法. ◆手足口病 提起手足口病,可说是当下家长和幼儿园关注的 ...

  • 广播稿素材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 广播稿素材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 ...

  •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ppt资料
  • •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ppt资料 • --2014年3月24日 主讲人:苗月娥 •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伤寒.甲型肝炎.食物中毒等.这些疾病尤其 ...

  • 春季常见流行性疾病.传染病防控知识
  • 2014年资阳市雁江区第三中学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 同学们: 随着春季的来临,传染病也如鱼得水地伴随而来,我们只要了解或掌握传染病的一些预防知识,就可以远离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的一些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 ...

  • 女性春季养生
  • 春季养生小常识之看喜剧 春天肝气生发,肝在情绪主怒,所以很多女性会在春季出现火气渐长,爆发指数增加,应注意调控情绪,多听笑话,多看喜剧,保持情绪通畅,让今年有一个好的开头,并顺势保持下去. 春季养生小常识之梳头顶 每天早起以手指甲从前发际梳到后发际一百遍,坚持下去,自会发质光亮.还有助黑发生发.神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