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63-1924)

2)停滞萎缩阶段(1924-1949)

3)在发展阶段(1949-1969)

4)高速发展阶段(1970-)

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市空间资源利用不均衡,城市规划与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不协调

2)城市交通系统结构不合理,公交系统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萎缩

3)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之间缺乏协调,安全管理手段的科学性需要提高

第一条地铁的产生(时间-1863、地点-伦敦)

第一条电路机车牵引(1890、伦敦)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

1)按构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的铺设方式分

地下铁路 地面铁路 高架铁路

2)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

高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30000)

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15000-30000)

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5000-15000)

3)以导向方式划分可分为

轮轨导向 导向轨导向

4)以轮轨的材料划分可分为

钢轮钢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胶轮钢筋混凝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5)以运能范围及车辆类型可分为

市郊铁路、地铁、轻轨交通、独轨交通、有轨电车、自动导向交通系统、线性电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模式

1、无竞争条件下的国有国营模式

2、有竞争条件下的国有国营模式

3、国有半民营模式

4、国有民营模式

5、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模式

6、私办私营模式

轨道交通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安全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信息化管理 乘务管理

几种不同值乘方式

值乘方法:轮乘制和包乘制

轮乘制:

1)值乘人员对列车性能不熟悉,不利于列车保养 。

2)司机配置人数可减少。

3)司机值乘时一般一人工作,对司机的要求较高。

4) 在线路某一固定地点进行交接,由班组长或专人负责记录监督。

包乘制:

1)司机对自己包乘列车的车况、性能比较了解,有利于司机对列车的保养及维护。

2)作业人员增加,司机配备比轮乘制多。

3)接班司机预先用电话向运转值班室了解自己包乘列车当日运营车次,并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本列车驾驶工作的交接,不限地点。

车站客运组织

客运组织的目的是保证客流运送的安全,保持客流运送过程的畅通,尽量减少乘客出行的时间,避免拥挤,便于大客流发生时的及时疏散。

车站客运组织是通过合理布置客运有关设备、设施以及对客流采取有效的分流或引导措施来组织客流运送的过程。

客流预测模式

(1)趋势外推客流预测模式。

(2)四阶段客流预测模式。

(3)车站吸引区域客流预测模式。

客流的调查

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轨道交通系统的客流调查种类主要有:

(1)全面客流调查

(2)乘客情况抽样调查

(3)断面客流目测调查

(4)节假日客流调查

客流的特征

1)车站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①均等型

②两端萎缩型

③中间突增型

④逐渐缩小型

2)车站客流时间分布特征

①单向峰型

②双向峰型

③全峰型

④突峰型

⑤无峰型

客运服务流程

进站乘客最基本的流线是:购票→过检票口→通过楼梯上站台→乘车

(一)引导乘客进站

(二)问讯服务

(三)售检票服务

(四)组织乘降:安全线、屏蔽门、广播

(五)出站验票:导向标志、补票

车站客运组织的原则

1)合理安排售、检票位置、出入口、楼梯,行人流动线简单、明确,尽量减少客流交叉、对流。

2)乘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之间顺利连接。人流与车流的行驶路线严格分开,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和车辆行驶不受干扰。

3)完善诱导系统,快速分流,减少客流集聚和过分拥挤现象。

4)满足换乘客流的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一些基本要求。如:适宜的换乘步行距离、恶劣天气下的保护、气候调节,对残疾人而专门设计无障碍通道;又如照明、开阔的视野以及

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等。

票务管理

(1)票制 票价制式的简称,主要采用的票制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单一票价制:一条路线按统一票价核收;

2)分段计程票价制:按乘客乘坐列车距离远近,划分不同的票价等级;

3)综合票价制:综合考虑乘客运距,乘客占用收费区时间,乘坐时间段等因素核算票价。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票价制定应考虑: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成本;

(2)城市交通其他交通方式的票价水平;

(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市民生活水平以及乘客承受力;

(4)政策因素:物价政策、交通费补贴政策等。

自动售检票设备主要有以下三种系统:

1)磁卡型自动售检票系统

2)接触式IC卡型自动售检票系统

3)非接触式IC卡型自动售检票系统

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组成

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组成

1)中心AFC系统

2)车站AFC系统

3)终端设备

4)车票

5)“一卡通”系统接口

客运设备布置原则

1、合理安排售检票、出入口、楼梯位置,行人流动线简单、明确,尽量减少客流交叉、对流。

2、完善诱导系统,快速分流,减少客流集聚和过分拥挤现象。

3、乘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之间顺利连接。人流与车流的行驶路线严格分开,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和车辆行驶不受干扰。

4、满足换乘客流的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一些基本要求。

换乘方式

1)站台直接换乘

2)站厅换乘

3)通道换乘

4)组合式换乘

大客流组织的主要措施:

1)增加列车运能

2)增加售、检票能力

3)采取临时疏导措施

4)关闭出入口或进行进出分流

换乘站客流疏导原则

针对换乘枢纽地区的客流接续和疏散,应特别考虑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则。

1)行人流动线简单、明确;

2)行人流动线尽量与车辆流动线分离,保证行人安全;

3)交通工具之间相互顺利连接;

4)不同换乘工具之间的冲突最低;

5)完善诱导系统,快速分流;

6)周边道路与内部道路相协调。

运营计划

客流计划是指计划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客流的规划,它也是其他计划的基础和编制依据。

客流计划的主要那内容包括沿线各站到发客流数量、各站分方向分别发送人数、全日分时段断面客流分布、全日分时段最大断面客流图等。

全日行车计划指全日分时段开行的列车对数计划。

全日行车计划编制的依据包括

1)营业时间计划

2)全日分时最大客流断面分布

3)列车运载能力

4)设计实际满载率

满载率:指实际载客量与设计载客容量之比。

全日行车计划编制程序

(1)计算营业时间内各小时开行列车数;

(2)计算行车间隔时间

(3)对各行车间隔进行微调;

(4)最终确定全日行车计划。

车辆配备计划

车辆配备计划指为完成全线全日行车计划所需要的车辆保有数量计划。

车辆配备计划包括推算运用车辆数、在修车辆数和备用车辆数三部分。

车辆运用

列车运转流程指的是列车运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即列车出车、列车正线运行、列车回库收车及列车场内检修及整备作业。

运用车辆数是指为完成日常运输任务所必须配备的技术状态良好的可用车辆数量。

列车周转时间是指列车在线路上往返一次所消耗的全部时间。它包括列车在区间运行时间、列车在中间站停留时间以及列车在折返站作业停留时间。

在修车辆则是指处于定期检修状态的那部分车辆。

备用车辆是为轨道交通系统适应可能的临时或紧急的运输任务、预防车辆故障的发生而准备的技术状态良好的车辆数。

当轨道交通线路较长,客流分布不均衡时,通过合理、可行的交路组合来安排列车输送能力是一种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降低运输成本的常见方法,这种规定列车交路的方法与过程就是编制列车交路计划。

列车交路计划规定了列车的运行区段、折返车站以及按不同交路运行的列车对数。 列车交路可分为长交路、短交路及混合交路三种类型。

列车折返方式:

站前折返方式:指列车在中间站或终点站经由站前渡线进行折返作业。

站后折返方式:由站后尽端折返线折返

日常运输计划调整

正常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法有:

(1)始发站提前或者推迟发出列车;

(2)组织列车加速运行;

(3)加速车站作业过程,压缩站停时间;

(4)组织列车不停车通过某些车站;

(5)变更列车交路,组织列车在具备条件的中间站

折返;

(6)停运部分车次列车。

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是利用坐标原理来表示列车运行时空关系的图解形式。

列车运行图的两种形式:时刻表和图解表

运行图分类

1)按时间轴的刻度。一般可根据其刻度大小分为:

一分格运行图

二分格运行图

十分格运行图

小时格运行图(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

2)按区间正线数目的不同分为单线运行

图、双线运行图和单双线运行图

3)按运行速度分为非平行运行图和平行运行图

4)按上下行列车数目不同分为成对运行图和不成对运行图

5)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的不同分为连

发运行图和追踪运行图

6)按使用范围分

日常运行图

节假日运行图

其他特殊运行图

区间运行时分:列车在两个相邻车站中心线之间的运行时间标准

列车运行图要素

车站间隔时间

1、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2)形式 :

①前一列停车、后一列通过(原则上)

②两列均停车(有作业时)

车站间隔时间

2、相对方向列车会车间隔时间

(1)含义:见表

(2)形式:

①前一列通过、后一列出发

②前一列停车、后一列出发

追踪运行:

在自动闭塞区段或线路,同一区间、同一方向,2列车以固定或非固定闭塞分区为间隔运行。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追踪运行的2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互不干扰的最小间隔时间I(Interval) 。

行车闭塞方式可分为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

编制运行图需要考虑的问题:

(1)提高速度,缩小列车的运行时间

(2)方便旅客

(3)充分利用线路和车辆能力

(4)尽量降低运营车数

(2)技术速度:指不包含停站时间在内(包括起停车附加时分)的列车在站间平均运行速度。

(3)旅行速度:指包含停站时间在内的列车在站间平均运行速度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63-1924)

2)停滞萎缩阶段(1924-1949)

3)在发展阶段(1949-1969)

4)高速发展阶段(1970-)

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市空间资源利用不均衡,城市规划与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不协调

2)城市交通系统结构不合理,公交系统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萎缩

3)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之间缺乏协调,安全管理手段的科学性需要提高

第一条地铁的产生(时间-1863、地点-伦敦)

第一条电路机车牵引(1890、伦敦)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

1)按构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的铺设方式分

地下铁路 地面铁路 高架铁路

2)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

高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30000)

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15000-30000)

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5000-15000)

3)以导向方式划分可分为

轮轨导向 导向轨导向

4)以轮轨的材料划分可分为

钢轮钢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胶轮钢筋混凝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5)以运能范围及车辆类型可分为

市郊铁路、地铁、轻轨交通、独轨交通、有轨电车、自动导向交通系统、线性电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模式

1、无竞争条件下的国有国营模式

2、有竞争条件下的国有国营模式

3、国有半民营模式

4、国有民营模式

5、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模式

6、私办私营模式

轨道交通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安全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信息化管理 乘务管理

几种不同值乘方式

值乘方法:轮乘制和包乘制

轮乘制:

1)值乘人员对列车性能不熟悉,不利于列车保养 。

2)司机配置人数可减少。

3)司机值乘时一般一人工作,对司机的要求较高。

4) 在线路某一固定地点进行交接,由班组长或专人负责记录监督。

包乘制:

1)司机对自己包乘列车的车况、性能比较了解,有利于司机对列车的保养及维护。

2)作业人员增加,司机配备比轮乘制多。

3)接班司机预先用电话向运转值班室了解自己包乘列车当日运营车次,并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本列车驾驶工作的交接,不限地点。

车站客运组织

客运组织的目的是保证客流运送的安全,保持客流运送过程的畅通,尽量减少乘客出行的时间,避免拥挤,便于大客流发生时的及时疏散。

车站客运组织是通过合理布置客运有关设备、设施以及对客流采取有效的分流或引导措施来组织客流运送的过程。

客流预测模式

(1)趋势外推客流预测模式。

(2)四阶段客流预测模式。

(3)车站吸引区域客流预测模式。

客流的调查

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轨道交通系统的客流调查种类主要有:

(1)全面客流调查

(2)乘客情况抽样调查

(3)断面客流目测调查

(4)节假日客流调查

客流的特征

1)车站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①均等型

②两端萎缩型

③中间突增型

④逐渐缩小型

2)车站客流时间分布特征

①单向峰型

②双向峰型

③全峰型

④突峰型

⑤无峰型

客运服务流程

进站乘客最基本的流线是:购票→过检票口→通过楼梯上站台→乘车

(一)引导乘客进站

(二)问讯服务

(三)售检票服务

(四)组织乘降:安全线、屏蔽门、广播

(五)出站验票:导向标志、补票

车站客运组织的原则

1)合理安排售、检票位置、出入口、楼梯,行人流动线简单、明确,尽量减少客流交叉、对流。

2)乘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之间顺利连接。人流与车流的行驶路线严格分开,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和车辆行驶不受干扰。

3)完善诱导系统,快速分流,减少客流集聚和过分拥挤现象。

4)满足换乘客流的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一些基本要求。如:适宜的换乘步行距离、恶劣天气下的保护、气候调节,对残疾人而专门设计无障碍通道;又如照明、开阔的视野以及

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等。

票务管理

(1)票制 票价制式的简称,主要采用的票制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单一票价制:一条路线按统一票价核收;

2)分段计程票价制:按乘客乘坐列车距离远近,划分不同的票价等级;

3)综合票价制:综合考虑乘客运距,乘客占用收费区时间,乘坐时间段等因素核算票价。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票价制定应考虑: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成本;

(2)城市交通其他交通方式的票价水平;

(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市民生活水平以及乘客承受力;

(4)政策因素:物价政策、交通费补贴政策等。

自动售检票设备主要有以下三种系统:

1)磁卡型自动售检票系统

2)接触式IC卡型自动售检票系统

3)非接触式IC卡型自动售检票系统

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组成

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组成

1)中心AFC系统

2)车站AFC系统

3)终端设备

4)车票

5)“一卡通”系统接口

客运设备布置原则

1、合理安排售检票、出入口、楼梯位置,行人流动线简单、明确,尽量减少客流交叉、对流。

2、完善诱导系统,快速分流,减少客流集聚和过分拥挤现象。

3、乘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之间顺利连接。人流与车流的行驶路线严格分开,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和车辆行驶不受干扰。

4、满足换乘客流的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一些基本要求。

换乘方式

1)站台直接换乘

2)站厅换乘

3)通道换乘

4)组合式换乘

大客流组织的主要措施:

1)增加列车运能

2)增加售、检票能力

3)采取临时疏导措施

4)关闭出入口或进行进出分流

换乘站客流疏导原则

针对换乘枢纽地区的客流接续和疏散,应特别考虑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则。

1)行人流动线简单、明确;

2)行人流动线尽量与车辆流动线分离,保证行人安全;

3)交通工具之间相互顺利连接;

4)不同换乘工具之间的冲突最低;

5)完善诱导系统,快速分流;

6)周边道路与内部道路相协调。

运营计划

客流计划是指计划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客流的规划,它也是其他计划的基础和编制依据。

客流计划的主要那内容包括沿线各站到发客流数量、各站分方向分别发送人数、全日分时段断面客流分布、全日分时段最大断面客流图等。

全日行车计划指全日分时段开行的列车对数计划。

全日行车计划编制的依据包括

1)营业时间计划

2)全日分时最大客流断面分布

3)列车运载能力

4)设计实际满载率

满载率:指实际载客量与设计载客容量之比。

全日行车计划编制程序

(1)计算营业时间内各小时开行列车数;

(2)计算行车间隔时间

(3)对各行车间隔进行微调;

(4)最终确定全日行车计划。

车辆配备计划

车辆配备计划指为完成全线全日行车计划所需要的车辆保有数量计划。

车辆配备计划包括推算运用车辆数、在修车辆数和备用车辆数三部分。

车辆运用

列车运转流程指的是列车运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即列车出车、列车正线运行、列车回库收车及列车场内检修及整备作业。

运用车辆数是指为完成日常运输任务所必须配备的技术状态良好的可用车辆数量。

列车周转时间是指列车在线路上往返一次所消耗的全部时间。它包括列车在区间运行时间、列车在中间站停留时间以及列车在折返站作业停留时间。

在修车辆则是指处于定期检修状态的那部分车辆。

备用车辆是为轨道交通系统适应可能的临时或紧急的运输任务、预防车辆故障的发生而准备的技术状态良好的车辆数。

当轨道交通线路较长,客流分布不均衡时,通过合理、可行的交路组合来安排列车输送能力是一种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降低运输成本的常见方法,这种规定列车交路的方法与过程就是编制列车交路计划。

列车交路计划规定了列车的运行区段、折返车站以及按不同交路运行的列车对数。 列车交路可分为长交路、短交路及混合交路三种类型。

列车折返方式:

站前折返方式:指列车在中间站或终点站经由站前渡线进行折返作业。

站后折返方式:由站后尽端折返线折返

日常运输计划调整

正常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法有:

(1)始发站提前或者推迟发出列车;

(2)组织列车加速运行;

(3)加速车站作业过程,压缩站停时间;

(4)组织列车不停车通过某些车站;

(5)变更列车交路,组织列车在具备条件的中间站

折返;

(6)停运部分车次列车。

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是利用坐标原理来表示列车运行时空关系的图解形式。

列车运行图的两种形式:时刻表和图解表

运行图分类

1)按时间轴的刻度。一般可根据其刻度大小分为:

一分格运行图

二分格运行图

十分格运行图

小时格运行图(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

2)按区间正线数目的不同分为单线运行

图、双线运行图和单双线运行图

3)按运行速度分为非平行运行图和平行运行图

4)按上下行列车数目不同分为成对运行图和不成对运行图

5)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的不同分为连

发运行图和追踪运行图

6)按使用范围分

日常运行图

节假日运行图

其他特殊运行图

区间运行时分:列车在两个相邻车站中心线之间的运行时间标准

列车运行图要素

车站间隔时间

1、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2)形式 :

①前一列停车、后一列通过(原则上)

②两列均停车(有作业时)

车站间隔时间

2、相对方向列车会车间隔时间

(1)含义:见表

(2)形式:

①前一列通过、后一列出发

②前一列停车、后一列出发

追踪运行:

在自动闭塞区段或线路,同一区间、同一方向,2列车以固定或非固定闭塞分区为间隔运行。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追踪运行的2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互不干扰的最小间隔时间I(Interval) 。

行车闭塞方式可分为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

编制运行图需要考虑的问题:

(1)提高速度,缩小列车的运行时间

(2)方便旅客

(3)充分利用线路和车辆能力

(4)尽量降低运营车数

(2)技术速度:指不包含停站时间在内(包括起停车附加时分)的列车在站间平均运行速度。

(3)旅行速度:指包含停站时间在内的列车在站间平均运行速度


相关内容

  •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2011年
  •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 (2011年5月25日西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11年7月22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维护乘客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 ...

  • 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 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2011年8月31日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1年9月30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 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号) <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于2011年8月31日昆明 ...

  • 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 南京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20081007(颁布时间)20090101(实施时间)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号(文号)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008年7月31日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制定 2008年9月28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第 ...

  • 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最终版)
  • 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2008年7月31日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制定 2008年9月28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轨道交通管理,保障轨道交通建设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营,维护乘客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研究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我国轨道交通从无到有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我国城市轨道的发展缺乏一定的稳定性,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己有轨道交通建设的历史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影响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遗留了 ...

  • 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 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令 2004年第176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维护乘客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 ...

  • 轨道交通与城镇化
  • 第一章综述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1. 给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参考 轨道交通的发展投资额达,建设周期长,从世界上的轨道交通发展开看,它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体现的是社会的公共效益而非经济效益,而且,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公共产品,不能任由其在市场上,必须由政府加以建设与公职,然而, ...

  •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 国向外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发展的"瓶颈".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要有前瞻性,要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各大城市自身特点来确定大城市交通的发展 ...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细则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的程序.内容等基本要求,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编制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验收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 ...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发展和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发展和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摘要:论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粗浅的分析,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应该坚持工程建设统筹化.区域化.国产化.信息智能化和环保节能化的发展方向,并应积极推进技术与管理创新.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的发展要求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手段的综合运用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