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心是一种以自尊心为基础的道德情感,也是一个人品德行为的内在因素。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只有出自衷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是的,有羞耻心才会自爱自重,做错了事才会自责愧疚。羞耻心能促进人改正错误,进而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监督。孩子有了羞耻心,才能对错误事情有认识能力和抵抗能力,才能矫正和预防不良的品德行为。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有没有羞耻心呢?我们来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据《山西晚报》报道:14岁的中学生张红、刘芳、马丽和13岁的王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同学骗到歌厅被迫卖淫,3天接客50余人。第4天晚上,歌厅老板拦了辆出租车,让司机送4人到熟客家过夜。行至半路,趁出租车等红灯时,4人趁机下车逃跑。然而,逃脱“魔爪”的她们并没有回家。当家长报警后,警方找到她们了解案情时,她们竟然没有半点羞耻心,对自己的遭遇表现得满不在乎……逃跑后的少女,除马丽外,其余3人还用卖淫所得住宾馆、美容、买衣服,却不愿意回家。王婷甚至评价与她发生关系的每一个男人,说话的口气酷似“小姐”。她们每接一个客人,能挣50元。“来钱真快!”4个少女被带回刑警队时,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话。(案例中的人物均为化名)
案例二:很多老师和家长也在为一些孩子没有羞耻心而头痛。“很多学生学习不动脑,作业向别人抄,受到老师批评不以为然;有的学生贪求享乐,挑吃挑穿,逃避集体劳动丝毫不以为耻;有的学生做了损害别人或集体的事却毫不在乎。”一个老师提到学生羞耻心培养时说道。一个老师去上课的时候,因为班级秩序太乱,就说“看我们班学生……”,话没说完,就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不要说了,反正我们都不要脸了。”常常听到很多家长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啦,怎么不知道害羞?你批评他,他笑眯眯的;同学笑他,他也发乐,不知道丢人,更别说认识错误了,唉!
以上两个案例只反映了一部分孩子没有羞耻心的情况,绝不能代表全部。但我们却从这一部分孩子身上看到如果孩子没有了羞耻心,那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可以说,抄作业、逃避劳动、笑面批评等行为在学生中已经见怪不怪。很多家长可能会感到惊讶,也会感到诧异:自己小时候稍微犯点小错,就觉得没脸见人,为何现在的孩子却能够“坦然”面对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备呢?其实,孩子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关键是他们不知耻、不懂耻。在他们的观念中,对什么样的行为、做法是耻辱,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所以,面对一些道德情境,他们内心没有标准、没有约束,随性而动,犯错而不知,丢人而不自觉。谈到这里,很多家长都会问:为什么羞耻心竟然会成为稀缺品行?为什么孩子们就不知道羞耻呢?实际上,我们不应该责怪孩子,这并不是孩子们的错,他们也不应该为此负责,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应该是我们的教育。正因为我们道德教育和羞耻心教育上的缺失,才导致了孩子们道德感和羞耻心的丧失。
一是学校的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了道德教育。虽然这几年教育在逐渐改进,但实质上偏重的仍然是应试技能的培养,而在孩子们心灵的需求和心智的成长方面,还很不够。学校开了很多门课,社会办了不少的班,但和孩子真正有心灵沟通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千多年前,教育家韩愈就把“传道”摆在了教育的首位。然而今天,在中考、高考压力下的教师们,却不得不把考试、排名、分数摆到教育的首位。这就使得孩子的品德教育有所缺失,面对自己做的错事没有羞耻感,也不知改正。
二是家庭教育的疏忽和父母的“反面教材” 影响了孩子的道德培养。反叛、寻求刺激是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恰恰在这个敏感时期,在骤然加重的课程压力下,在一些正值中年在单位是工作主力的父母的疏忽中,孩子们的身心需要没有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足够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没有得到完善和培养。在这种情况下,脆弱、敏感的孩子往往会在做事、做人方面无所顾忌,出现各种不道德行为。自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很多孩子做了错事,做了不道德的事情,还不知羞耻、不懂羞耻,对事情没有认识,也不改正,更不知道如何改正。当然,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很多家长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观念上起了很大的变化,以追逐物质享受为目标,未达目的不折手段,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样的一些“榜样”成功造就了一批不讲道德、不懂羞耻的孩子。
三是一些不健康传媒的宣传,干扰了孩子的道德判断。多数传媒尤其是网络传媒,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眼球,常常对个别社会不道德现象或社会阴暗面进行大肆报道。这就会导致很多孩子丧失对道德感、羞耻心、良心等的正确定义,曲解其内涵。同时,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刚刚开始发展和成熟,自我判断能力还不够理性。网络上千奇百怪的巨量信息和观念、观点,往往会让价值观尚未确定的孩子迷失自我,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自然就可能导致我们认为丢脸、羞耻的事情他们不以为然,我们认为该做的事情,他们却觉得那样做太丢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孩子羞耻心的缺失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呢?坦白地说,作为家长,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改变学校教育的现状,更不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的现状。家长最方便也最可能做到的就是从家庭教育出发,培养孩子的道德感,进而让孩子懂耻、知耻,在孩子心中铸就一道道德防火墙。
一是家长要做有心人,分析孩子羞耻心的产生与发展,并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在孩子做错事时,要善于运用他们的羞耻心,去激发他们歉然、反悔的情绪体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培养和爱护孩子的人格及自尊心。有的孩子做了错事,要求父母“保密”,家长应理解和保护这种正常而脆弱的羞耻心,切忌挖苦、讽刺、羞辱,甚至体罚,因为那样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久而久之,会使他们的羞耻心逐渐淡化,或者走向极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习以为常;或在极度羞辱的情况下,成为胆小自卑、拘谨的人。
二是家长要爱护孩子羞耻心的幼芽。常言道,羞耻之心,人皆有之。每个幼儿都有羞耻心,其羞耻心往往在别人知道其过错时表现出来,特别是在受尊敬的、亲近的人面前。幼儿有了过错以及因过错而受到批评或处罚,总是希望家长、老师和同伴帮他“保密”,不要宣扬出去。比如女生赵梦雪,平时妈妈来学校接她时,总喜欢在教室里玩一会儿再走。可是那天,因为犯错我批评了她,她妈妈来接时,我正和她妈妈说着话,赵梦雪就在一旁拉着她妈妈一个劲地要走。可见赵梦雪意识到自己做错事,怕我告她的状,这正是羞耻心的表现。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当理解孩子的心情,该讲的要讲,该“保密”的要“保密”,一定要珍惜和爱护孩子羞耻心的幼芽。
三是使孩子的羞耻心在同伴舆论中深化。3岁左右的幼儿有了过错,一般只在成人面前才有羞愧感。5岁以上的孩子开始懂得同伴舆论的压力,会在同伴面前自觉地产生羞耻感,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并力图避免再发生类似令人不愉快的羞耻体验。因此,让孩子多同小伙伴交往,可使幼儿的羞耻心在同伴舆论中得到深化。
四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利用身边的事例教育孩子。不论是作为知耻而后勇的正面事例,还是恬不知耻、不以为然的反面教材,都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材料。电视上的社会性节目、报纸上的相关社会评论、网络上流行的各种案例等,家长们都可以利用,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道德感和羞耻心的教育。如:邀请孩子观看电视节目并参与相关事件的辩论;陪孩子遨游网络,了解网络中形形色色的观点和想法……这些都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事情的正反面,了解到人们对事情的不同认识。在此过程中,家长只要注意引导,自然会让孩子在众多观念的碰撞中选择合情合理、有道德的观念和做法,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羞耻心是一种以自尊心为基础的道德情感,也是一个人品德行为的内在因素。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只有出自衷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是的,有羞耻心才会自爱自重,做错了事才会自责愧疚。羞耻心能促进人改正错误,进而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监督。孩子有了羞耻心,才能对错误事情有认识能力和抵抗能力,才能矫正和预防不良的品德行为。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有没有羞耻心呢?我们来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据《山西晚报》报道:14岁的中学生张红、刘芳、马丽和13岁的王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同学骗到歌厅被迫卖淫,3天接客50余人。第4天晚上,歌厅老板拦了辆出租车,让司机送4人到熟客家过夜。行至半路,趁出租车等红灯时,4人趁机下车逃跑。然而,逃脱“魔爪”的她们并没有回家。当家长报警后,警方找到她们了解案情时,她们竟然没有半点羞耻心,对自己的遭遇表现得满不在乎……逃跑后的少女,除马丽外,其余3人还用卖淫所得住宾馆、美容、买衣服,却不愿意回家。王婷甚至评价与她发生关系的每一个男人,说话的口气酷似“小姐”。她们每接一个客人,能挣50元。“来钱真快!”4个少女被带回刑警队时,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话。(案例中的人物均为化名)
案例二:很多老师和家长也在为一些孩子没有羞耻心而头痛。“很多学生学习不动脑,作业向别人抄,受到老师批评不以为然;有的学生贪求享乐,挑吃挑穿,逃避集体劳动丝毫不以为耻;有的学生做了损害别人或集体的事却毫不在乎。”一个老师提到学生羞耻心培养时说道。一个老师去上课的时候,因为班级秩序太乱,就说“看我们班学生……”,话没说完,就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不要说了,反正我们都不要脸了。”常常听到很多家长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啦,怎么不知道害羞?你批评他,他笑眯眯的;同学笑他,他也发乐,不知道丢人,更别说认识错误了,唉!
以上两个案例只反映了一部分孩子没有羞耻心的情况,绝不能代表全部。但我们却从这一部分孩子身上看到如果孩子没有了羞耻心,那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可以说,抄作业、逃避劳动、笑面批评等行为在学生中已经见怪不怪。很多家长可能会感到惊讶,也会感到诧异:自己小时候稍微犯点小错,就觉得没脸见人,为何现在的孩子却能够“坦然”面对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备呢?其实,孩子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关键是他们不知耻、不懂耻。在他们的观念中,对什么样的行为、做法是耻辱,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所以,面对一些道德情境,他们内心没有标准、没有约束,随性而动,犯错而不知,丢人而不自觉。谈到这里,很多家长都会问:为什么羞耻心竟然会成为稀缺品行?为什么孩子们就不知道羞耻呢?实际上,我们不应该责怪孩子,这并不是孩子们的错,他们也不应该为此负责,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应该是我们的教育。正因为我们道德教育和羞耻心教育上的缺失,才导致了孩子们道德感和羞耻心的丧失。
一是学校的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了道德教育。虽然这几年教育在逐渐改进,但实质上偏重的仍然是应试技能的培养,而在孩子们心灵的需求和心智的成长方面,还很不够。学校开了很多门课,社会办了不少的班,但和孩子真正有心灵沟通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千多年前,教育家韩愈就把“传道”摆在了教育的首位。然而今天,在中考、高考压力下的教师们,却不得不把考试、排名、分数摆到教育的首位。这就使得孩子的品德教育有所缺失,面对自己做的错事没有羞耻感,也不知改正。
二是家庭教育的疏忽和父母的“反面教材” 影响了孩子的道德培养。反叛、寻求刺激是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恰恰在这个敏感时期,在骤然加重的课程压力下,在一些正值中年在单位是工作主力的父母的疏忽中,孩子们的身心需要没有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足够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没有得到完善和培养。在这种情况下,脆弱、敏感的孩子往往会在做事、做人方面无所顾忌,出现各种不道德行为。自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很多孩子做了错事,做了不道德的事情,还不知羞耻、不懂羞耻,对事情没有认识,也不改正,更不知道如何改正。当然,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很多家长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观念上起了很大的变化,以追逐物质享受为目标,未达目的不折手段,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样的一些“榜样”成功造就了一批不讲道德、不懂羞耻的孩子。
三是一些不健康传媒的宣传,干扰了孩子的道德判断。多数传媒尤其是网络传媒,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眼球,常常对个别社会不道德现象或社会阴暗面进行大肆报道。这就会导致很多孩子丧失对道德感、羞耻心、良心等的正确定义,曲解其内涵。同时,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刚刚开始发展和成熟,自我判断能力还不够理性。网络上千奇百怪的巨量信息和观念、观点,往往会让价值观尚未确定的孩子迷失自我,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自然就可能导致我们认为丢脸、羞耻的事情他们不以为然,我们认为该做的事情,他们却觉得那样做太丢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孩子羞耻心的缺失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呢?坦白地说,作为家长,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改变学校教育的现状,更不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的现状。家长最方便也最可能做到的就是从家庭教育出发,培养孩子的道德感,进而让孩子懂耻、知耻,在孩子心中铸就一道道德防火墙。
一是家长要做有心人,分析孩子羞耻心的产生与发展,并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在孩子做错事时,要善于运用他们的羞耻心,去激发他们歉然、反悔的情绪体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培养和爱护孩子的人格及自尊心。有的孩子做了错事,要求父母“保密”,家长应理解和保护这种正常而脆弱的羞耻心,切忌挖苦、讽刺、羞辱,甚至体罚,因为那样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久而久之,会使他们的羞耻心逐渐淡化,或者走向极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习以为常;或在极度羞辱的情况下,成为胆小自卑、拘谨的人。
二是家长要爱护孩子羞耻心的幼芽。常言道,羞耻之心,人皆有之。每个幼儿都有羞耻心,其羞耻心往往在别人知道其过错时表现出来,特别是在受尊敬的、亲近的人面前。幼儿有了过错以及因过错而受到批评或处罚,总是希望家长、老师和同伴帮他“保密”,不要宣扬出去。比如女生赵梦雪,平时妈妈来学校接她时,总喜欢在教室里玩一会儿再走。可是那天,因为犯错我批评了她,她妈妈来接时,我正和她妈妈说着话,赵梦雪就在一旁拉着她妈妈一个劲地要走。可见赵梦雪意识到自己做错事,怕我告她的状,这正是羞耻心的表现。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当理解孩子的心情,该讲的要讲,该“保密”的要“保密”,一定要珍惜和爱护孩子羞耻心的幼芽。
三是使孩子的羞耻心在同伴舆论中深化。3岁左右的幼儿有了过错,一般只在成人面前才有羞愧感。5岁以上的孩子开始懂得同伴舆论的压力,会在同伴面前自觉地产生羞耻感,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并力图避免再发生类似令人不愉快的羞耻体验。因此,让孩子多同小伙伴交往,可使幼儿的羞耻心在同伴舆论中得到深化。
四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利用身边的事例教育孩子。不论是作为知耻而后勇的正面事例,还是恬不知耻、不以为然的反面教材,都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材料。电视上的社会性节目、报纸上的相关社会评论、网络上流行的各种案例等,家长们都可以利用,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道德感和羞耻心的教育。如:邀请孩子观看电视节目并参与相关事件的辩论;陪孩子遨游网络,了解网络中形形色色的观点和想法……这些都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事情的正反面,了解到人们对事情的不同认识。在此过程中,家长只要注意引导,自然会让孩子在众多观念的碰撞中选择合情合理、有道德的观念和做法,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