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栽平菇不发菌.发菌慢等原因及解决办法

袋栽平菇不发菌、发菌慢等原因及解决办法

问:近日丰南蔚秀毛建明等农户前来咨询,袋栽平菇不发菌、发菌慢等原因及解决办法? 答:平菇袋栽由于成功率高、质量好、操作容易、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生产上仍是菇农采用的一种主要栽培方式,现就提出的问题作一简要答复: 一、播种后菌丝不吃料、不发菌。 1、原因:①培养料含水量过多,已变质,产生了大量杂菌,抑制了平菇菌丝生长;②菌种已老化,生活力差;③菌种用量过少;④培养料PH 值不适宜(PH 值为酸碱度)。 2、防治对策:①选用新鲜未霉变的棉子壳,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②选择健壮、种性纯、菌龄适宜的菌种;③适当加大播种量以12%-15%为宜;④在配制培养料时,严格掌握控制石灰或过磷酸钙的用量,以保证料的PH 值7.5-8.0(弱碱性)为宜。 二、 培养料酸败发臭、杂菌污染严重。 1、原因:①培养料陈旧,带有大量杂菌;②培养料含水量过多,料发生厌气发酵,产生大量有害气体;③拌料时加入了过多的尿素产生了游离氨气。 2、防治对策:①陈旧的棉子壳或代料在配料前应在太阳下暴晒2-3天,并在拌料时加入0.1-0.2%多菌灵;②拌料时应控制用水;③已污染的料应及时挖除,用2%明矾水拌匀除臭;④应把已经发黑腐烂的菌袋拣出。 三、发菌后期吃料慢、迟迟不满袋。 1、原因:①装料过紧或菌袋两端扎口过紧,料中氧气不足或料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积累过多,抑制了菌丝生长;②遇低温天气,积温不够。 2、防治对策:①装袋应松紧适宜,扎口不宜过紧,或用针在接种部位扎些通气孔;②遇低温,应采取保温措施,

减少通风换气次数。 四、烧菌。 1、原因:①菌袋堆叠过高过密,未及时翻堆;②培养场所温度过高或通气不良。 2、防治对策: ①高温天气,应松散直立放置,待袋温稳定后再堆叠;②培养场所应注意通风换气、降温。 五、菌丝未发满就出菇。 1、原因:①菌种用量过大;②菌种太老,老菌块提前进入生殖生长,未等菌丝完全发满就出菇;③袋口松开过早。 2、防治对策:①控制菌种用量在12%-15%;②选用菌龄适宜菌种;③待菌丝发满后再打开袋口。 六、菌丝发满后却不出菇。 1、原因:①菌种选择不当;②昼夜温差过小,缺少温差刺激或通风不良;③培养料C/N比不当,不利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④料面气生菌丝生长过旺,形成菌皮;⑤光线不足。 2、防治对策:①根据栽培季节,选用适宜品种;②注意通风换气,加大温差刺激;③合理C/N比;④用干净刀片在袋两端对料进行搔菌;⑤发满菌后增加一定散射光。

袋栽平菇不发菌、发菌慢等原因及解决办法

问:近日丰南蔚秀毛建明等农户前来咨询,袋栽平菇不发菌、发菌慢等原因及解决办法? 答:平菇袋栽由于成功率高、质量好、操作容易、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生产上仍是菇农采用的一种主要栽培方式,现就提出的问题作一简要答复: 一、播种后菌丝不吃料、不发菌。 1、原因:①培养料含水量过多,已变质,产生了大量杂菌,抑制了平菇菌丝生长;②菌种已老化,生活力差;③菌种用量过少;④培养料PH 值不适宜(PH 值为酸碱度)。 2、防治对策:①选用新鲜未霉变的棉子壳,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②选择健壮、种性纯、菌龄适宜的菌种;③适当加大播种量以12%-15%为宜;④在配制培养料时,严格掌握控制石灰或过磷酸钙的用量,以保证料的PH 值7.5-8.0(弱碱性)为宜。 二、 培养料酸败发臭、杂菌污染严重。 1、原因:①培养料陈旧,带有大量杂菌;②培养料含水量过多,料发生厌气发酵,产生大量有害气体;③拌料时加入了过多的尿素产生了游离氨气。 2、防治对策:①陈旧的棉子壳或代料在配料前应在太阳下暴晒2-3天,并在拌料时加入0.1-0.2%多菌灵;②拌料时应控制用水;③已污染的料应及时挖除,用2%明矾水拌匀除臭;④应把已经发黑腐烂的菌袋拣出。 三、发菌后期吃料慢、迟迟不满袋。 1、原因:①装料过紧或菌袋两端扎口过紧,料中氧气不足或料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积累过多,抑制了菌丝生长;②遇低温天气,积温不够。 2、防治对策:①装袋应松紧适宜,扎口不宜过紧,或用针在接种部位扎些通气孔;②遇低温,应采取保温措施,

减少通风换气次数。 四、烧菌。 1、原因:①菌袋堆叠过高过密,未及时翻堆;②培养场所温度过高或通气不良。 2、防治对策: ①高温天气,应松散直立放置,待袋温稳定后再堆叠;②培养场所应注意通风换气、降温。 五、菌丝未发满就出菇。 1、原因:①菌种用量过大;②菌种太老,老菌块提前进入生殖生长,未等菌丝完全发满就出菇;③袋口松开过早。 2、防治对策:①控制菌种用量在12%-15%;②选用菌龄适宜菌种;③待菌丝发满后再打开袋口。 六、菌丝发满后却不出菇。 1、原因:①菌种选择不当;②昼夜温差过小,缺少温差刺激或通风不良;③培养料C/N比不当,不利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④料面气生菌丝生长过旺,形成菌皮;⑤光线不足。 2、防治对策:①根据栽培季节,选用适宜品种;②注意通风换气,加大温差刺激;③合理C/N比;④用干净刀片在袋两端对料进行搔菌;⑤发满菌后增加一定散射光。


相关内容

  • 大蒜,平菇种植技术
  • 大蒜,平菇种植技术 一.整地施基肥.将土地翻耕,深度13~16厘米,整成厢面,包沟宽度1.3~1.7米,沟深26厘米,然后撒入基肥,每亩用腐熟人畜粪50~60担,菜籽饼35~4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与土拌匀后,将厢面整平,然后播种. 二.播种.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播种,品 ...

  • 平菇栽培技术流程
  •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中,菌种生产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且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用品,适宜于专业菌种厂生产.平菇属木腐菌,凡是适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养基,也都适合平菇菌丝的生长.本节仅对平菇的菌种分离和一些平菇专用的培养基作简单的介绍. 1.母种的生产 平菇是用孢子分离和组织分离法获得菌丝体后扩大转式管制作母种.特 ...

  • 食用菌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技术 --生态因子对平菇子实体的影响 行知学院 生物技术专业 陈晶(06266102) 指导老师:蒋冬花(教授) 摘要:营养素.矿质元素.温度.水分与湿度.PH.空气.光线等因素都能影响到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因而,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满足平菇在不同阶段对各种因素的要求 ...

  • 平菇母种配方及栽培技术
  • 平菇母种的制作 1 .平菇母种配方:土豆 200 克.白糖 20 克.琼脂 20 克.水 1000 毫升.硫酸镁 3 克.维生素 2 克.按配方精确称取,先将土豆去皮切片放入 1000 毫升水中,用文火煮沸 20 分钟左右.然后过滤,加水再加热,先将琼脂.白糖.硫酸镁.维生素煮至全部溶化,用量杯量一 ...

  • 平菇浇水不当
  • 平菇珊瑚期不能往上面直接浇水.否则就会造成菇蕾萎缩死亡.应该以加强空气湿度为宜. 平菇催菇有办法 在平菇栽培中,有的菌袋发满菌后不出菇或头茬摘完后,迟迟见不到二茬原基.以上这两种情况,只要菇袋发菌正常,菌种温型合适,采取如下措施是可以顺利出菇的. 一.温差刺激:白天升高菇棚温度,夜间通风降温,人为拉 ...

  • 平菇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方法
  • 武夷学院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 题 目姓 名 林珊珊 学号 [1**********] 院 . 系 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2011 级生物工程 指导教师 辛伟 2014 年 6 月 平菇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方法 摘要:平菇(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又名侧 ...

  • [食用菌生产技术]练习题
  • <食用菌生产技术>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关于食用菌营养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 ) A. 含有 7--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B. 食用菌与肉类一样富含人体极易缺乏的 VB 1.VB 12 等 C. 香菇中富含V D ...

  •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制作食用菌母种: 2. 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3. 通过平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二.实验原理 (一)食用菌母种的制作 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 ...

  • 平菇栽培新技术培训讲座
  • 平菇栽培新技术 第一章 认识平菇 第一节 平菇的分类及种植分布 第二节 平菇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 平菇的生长过程 第四节 平菇的生长发育条件 第五节 平菇的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 第二章 平菇的制种技术 第一节 菌种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制种设备和设施 第三节 菌种的分离与培养 第四节 平菇母种.原种和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