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一次“成长”的过程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胶州市第四实验小学 段瑞香

第一次翻开《爱如茉莉》,深情朗读这篇课文时,泪水模糊我的双眼。感动于妈妈生病时那一声虚弱的叮嘱;感动于爸爸出差归来时直奔医院的身影;感动于那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依相偎的幸福画面„„这样令人动容的细节星星点点散落在文章的每一个角落!鉴于此,我想:这篇课文的教学不需要太多的讲述,学生独立地个性化阅读应该作为我的主要教学策略。

同时,文本所表现的、自始至终被感动的爱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默默地、无声地、自然地流露。这就是本文的文眼:爱如茉莉。怎样让“爱”和“茉莉”连接起来,这也是我始终在努力思考的地方。于是,我在揭示课题时,播放《好一朵茉莉花》作为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听茉莉,谈茉莉,看茉莉。在读通课文时,我又让孩子们找出文中描写茉莉的句子,体会“平淡无奇”的茉莉。茉莉贯穿于这篇文章的始末,成为文章的一支文脉。因为茉莉花提供了一种美好的意象,花的美好与情感的美好是一致的。最打动人心的是这个句子,“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心中。”茉莉之所以更加洁白纯净,那自然是作者情之所至的创造。再看“钻”的妙处,缕缕幽香应当钻进鼻孔才对,怎地钻入心里?这就是字典意义与文本意义的错位,其实“钻进我们的心里”的是茉莉般的爱啊!所以我在第四个环节“精读细节品味爱”的最后,对这句话进行了如上教学设计。

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这样简单,平凡,却饱含深情,就像茉莉一样,虽“平淡无奇”,却“洁白纯净”、散发出“缕缕幽香”。这样,孩子们在走进文本,感悟语言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间那份简简单单,真切感人,而又博大无私的爱。从而感悟到生活中,这样简单、平凡的一言一行都是爱。

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应该强调对文本的基本解读。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以外的东西,在自主感悟之初,我以“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文章的词句来进行,从一词一句来品味细节,体会感情。

在感悟交流的过程中,为了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一种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我把阅读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你从哪些词句能感受到如茉莉一样的爱?”统领全文的学习,突出重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自己去找细节,写体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找句子的内涵,我让学生带着感悟读句子,让学生在自学阶段就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天地。

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 学生置身于这种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对课文进行了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课堂上,不断闪烁出美丽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追求着创新的价值,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走向创新的人生。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语文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自由”、“言论自由”、“行动自由”,语文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土。

但是这节课上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细节3的学习,学生理解的很好,但是在读的环节上,没有很充分地展开,没有让学生通过读来更好的理解教材感悟语言,没有给足时间让学生将这动人的文字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还有,在“总结全文回味爱”这一环节,本应让学生在回味全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丰富省略号的内容,谈出自己对爱的体会。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竟然将这个环节自行省略了,我感到非常后悔,

每一堂课的学习是孩子一次成长的过程,每一堂课的教学同样也是教师一次成长的过程。我如孩子们一样经历了一次爱的洗礼,更从一堂课中看到了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一次“成长”的过程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胶州市第四实验小学 段瑞香

第一次翻开《爱如茉莉》,深情朗读这篇课文时,泪水模糊我的双眼。感动于妈妈生病时那一声虚弱的叮嘱;感动于爸爸出差归来时直奔医院的身影;感动于那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依相偎的幸福画面„„这样令人动容的细节星星点点散落在文章的每一个角落!鉴于此,我想:这篇课文的教学不需要太多的讲述,学生独立地个性化阅读应该作为我的主要教学策略。

同时,文本所表现的、自始至终被感动的爱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默默地、无声地、自然地流露。这就是本文的文眼:爱如茉莉。怎样让“爱”和“茉莉”连接起来,这也是我始终在努力思考的地方。于是,我在揭示课题时,播放《好一朵茉莉花》作为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听茉莉,谈茉莉,看茉莉。在读通课文时,我又让孩子们找出文中描写茉莉的句子,体会“平淡无奇”的茉莉。茉莉贯穿于这篇文章的始末,成为文章的一支文脉。因为茉莉花提供了一种美好的意象,花的美好与情感的美好是一致的。最打动人心的是这个句子,“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心中。”茉莉之所以更加洁白纯净,那自然是作者情之所至的创造。再看“钻”的妙处,缕缕幽香应当钻进鼻孔才对,怎地钻入心里?这就是字典意义与文本意义的错位,其实“钻进我们的心里”的是茉莉般的爱啊!所以我在第四个环节“精读细节品味爱”的最后,对这句话进行了如上教学设计。

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这样简单,平凡,却饱含深情,就像茉莉一样,虽“平淡无奇”,却“洁白纯净”、散发出“缕缕幽香”。这样,孩子们在走进文本,感悟语言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间那份简简单单,真切感人,而又博大无私的爱。从而感悟到生活中,这样简单、平凡的一言一行都是爱。

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应该强调对文本的基本解读。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以外的东西,在自主感悟之初,我以“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文章的词句来进行,从一词一句来品味细节,体会感情。

在感悟交流的过程中,为了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一种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我把阅读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你从哪些词句能感受到如茉莉一样的爱?”统领全文的学习,突出重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自己去找细节,写体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找句子的内涵,我让学生带着感悟读句子,让学生在自学阶段就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天地。

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 学生置身于这种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对课文进行了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课堂上,不断闪烁出美丽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追求着创新的价值,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走向创新的人生。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语文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自由”、“言论自由”、“行动自由”,语文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土。

但是这节课上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细节3的学习,学生理解的很好,但是在读的环节上,没有很充分地展开,没有让学生通过读来更好的理解教材感悟语言,没有给足时间让学生将这动人的文字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还有,在“总结全文回味爱”这一环节,本应让学生在回味全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丰富省略号的内容,谈出自己对爱的体会。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竟然将这个环节自行省略了,我感到非常后悔,

每一堂课的学习是孩子一次成长的过程,每一堂课的教学同样也是教师一次成长的过程。我如孩子们一样经历了一次爱的洗礼,更从一堂课中看到了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相关内容

  •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这是苏教版国标五年级的一篇课文,"生活有真爱,细节有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本课中父母之间的爱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作者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了父母间温柔.细腻的感情,如一脉涓涓细流,在你心里流动:如一缕淡淡花香,驻足 ...

  • 爱如茉莉反思
  •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陇头小学 何灵华 <爱如茉莉>是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妈妈这件小事,其中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它告诉我们:真爱 ...

  •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同一首歌> 一.教 学 目 标 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2.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演唱时能够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 ...

  •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音乐(学科) 上册 教学计划 一 .基本情况分析 1.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材重点.难点在于教会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并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并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让学生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 ...

  • [茉莉花]教案
  • <茉莉花> 江苏民歌 教学内容:<茉莉花> 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音乐 年级:小学四年级下册.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 设计理念: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融入欣赏.表演于一体的音乐综合课.教学过程中以演唱茉莉花--欣赏茉莉花--舞动茉莉花为主要环节,将整个课堂带入生动,活跃 ...

  • [爱如茉莉]教学案例
  • 平平淡淡才是真 -小学语文第十册<爱如茉莉>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爱如茉莉>是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的第16课,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住院生病,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父母之间的那份平淡又真切的爱,融在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

  • [爱如茉莉]教案设计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爱如茉莉>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小学 2, 学科:语文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搜索茉莉花的图片, 闻一闻茉莉花的香味, 搜索茉莉花的习性. 二.教学课题 爱如茉莉 三.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新 ...

  • 汉族民歌教案
  • 欣赏课<汉族民歌>教案设计 --执教人:陈华 [教学内容] <音乐鉴赏> [教学模块] 第三单元 音乐与民族 [教材版本] 湖南文艺出版社(必修)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 [主备人]陈华 [设计时段] 一课时 [设计思想] 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

  • 学海无涯"乐"作舟
  • 如何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是在音乐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教师要把握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果,从结构入手,做模式研究,让音乐课堂变成学生的精神家园,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中. 转变教学观念:从"片面性&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