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文言文专题训练

专题四 文言文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ìng)④,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ì)⑤,卖得数斛(hú)米,斫(zhuï)⑥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cuî)⑦诸茬⑧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⑨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ï)、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 ①酷贫:非常贫困。 ②范逵:人名。 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④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

⑤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髲:假发。⑥斫:用刀斧砍。⑦剉:同“挫”,割。⑧茬:草垫。⑨其:指代陶侃。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从者皆无所乏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 素: ②悉割半为薪 薪: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4.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3分)

鲁人曹沫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③,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④不变,辞令如故,⑤。桓公怒,欲倍⑥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注 释】①好力:爱好勇武、力气。②败北:战败逃跑。北, 打了败仗往回逃。③鲁城坏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④颜色:脸色。⑤辞令如故: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⑥倍:通“背”。背弃、违背。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以勇力事鲁庄公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 ..

以勇力事鲁庄公( )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 ..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

4.说说“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的目的是什么?(3分)

陶公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咸不解其意 (2)值积雪始晴 ..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4.文中写了哪两件事?(2分)

5.从文章可以看出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崔光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问,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常崇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

(选自《洛阳伽蓝记》)

【注】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廊庑:走廊、廊房。③称力:量力。④过任:力不胜任。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库藏盈溢( ) (2)太后赐百官负绢( ) ..

(3)侍中崔光止取两匹(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4.面对太后的赏赐,百官有哪三种不同的表现?(3分)

周忱断案

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故。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

【注】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册历:记事簿。 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 漫:随便。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自记日行事

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2分)

(1)人初不知其故( ) (2)公诘其失船为何日( ) ..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

4 .从文中看出“民”有诈的语句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5 .谈一谈你对对本文写作意图的理解?(3分)

游白水书付过①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縋(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⑾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复与过饮酒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食余甘煮菜 ②顾影颓然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5.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陈晓咨善射

陈晓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

②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

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

杖之,碎其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通假字,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世以为神( ) ②.及守荆南回( ) ...

③.坐客罔不叹服( ) ④.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 ..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岂汝先人志邪?

4.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打他?(3分)

梁王嗜果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之鄙人,有植枸橼于庭者,其④③①

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也。”

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颦蹙以让使者。使者以诮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惎(jì):教;指点。②御儿: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南。③枸橼(yuán): 又名“香橼”,果实黄色,味苦。④靳:吝惜,不肯给予。⑤诮:责问。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果之所产不惟吴

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有植枸橼于庭者 植: 颦蹙以让使者 让: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

(2)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

4.文章写梁王,突出了他哪一方面的特点,请作简要分析。(3分)

猫号

刘元卿

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墙斯圮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

(选自《应谐录》) 【注释】①刘元卿:明代理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著有《应谐录》,是一部笑话集。②齐奄:人名。③尚:崇高,这里是超过的意思。④圮(pǐ):塌坏,倒塌。⑤东里丈人:丈人,老人家。东里丈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云故不敌风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自奇之 ( ) (2)虎诚猛 ( ) ..

(3)云霭蔽天( ) (4)请更名曰“风”(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

4.东里丈人的话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3分)

孙叔敖之知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

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 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王果以美地封其子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孙叔敖疾 (2)王数封我矣 ..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4.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2分)

5.“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晏子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国国君。 ②霁:天放晴。 ③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停顿。(1分)

其实味不同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晏子避席对曰( ) ..

(3)叶徒相似( ) (4)公被狐白之裘(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3分)

王猛传

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秦王坚自河东还

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3分)

(1)为( ) (2)患( ) (3)市( )

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4.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2分)

5.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2分)

6.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专题四 文言文参考答案

陶侃留客

1、从者/皆无所乏

2①素:向来,一向。 ②薪:柴,柴禾。

3.①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

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

4.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受到难为时,陶母竭尽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

附: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到陶侃家。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头发得的钱换到几斗米。又把支撑屋的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

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鲁人曹沫

1.以勇力事/鲁庄公

2.答应 割让或丢失 凭 在

3.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

4. 迫使桓公归还曹沫与鲁国三次作战中丢失的土地。

陶公

1. 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2(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

3.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人)一点也不受妨碍。

4.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

5.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崔光

1.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2.(1)满,充满 (2)背 (3)只

3.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

4.朝臣“(莫不)称力而去”,王融、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崔光“止取两匹”。

周忱断案

1. 自记/日行事

2.(1)原因 缘故 (2)是

3. 那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4. 其人不能知而妄对

5. 称赞周忱留心公事,做事细密。

游白水书付过

1. 复与过/饮酒

2. ①吃 ②回头看

3.A(A.动词,是;B.语气词,表疑问;C.介词,被;D.介词,跟,同)

4.(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5.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

陈晓咨善射

1.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

2. 以为:把„„当作 及:等到 罔:没有 务:致力、从事

3.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4.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梁王嗜果

1. 果之所产/不惟吴

2.植:种植; 让:责备

3.①过些时,又派使者向吴国寻求别的水果,吴人给了他一些柑子,梁王吃后感到味道更美。 ②(使者又没有询问,却只看香橼的外表漂亮,所得到的和所要求的不相符,是理所应当的。

4.梁王喜欢吃水果,吃了味美的,还想吃味更美的,如不称意可口,就责备水果产地的吴国人,文章突出了他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特点。

猫号

1.云故/不敌风也

2.(1)感到奇特(以„„为奇,认为„„奇特)(2)确实,实在 (3)遮蔽 (4)更改

3.龙本来就比老虎神奇,(但)龙升天必须浮在云上,云比龙更高超吧?

4.事物的本来面貌是怎样就是怎样,要看重其本质,不要失去本真。为人处事亦是如此。

孙叔敖之知

1.王/果以美地封其子

2.(1)疾:生病(或生重病) (2)数:多次(或屡次)

3.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或懂得、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为利益(或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注意两个“知”的准确翻译)(2分)

4.因为“荆人畏鬼,越人信禨”,(1分)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1分)(或: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越人信禨)(2分)

5.“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2分)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 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1分)

晏子

1.其实味/不同(1分)

2.(1)捆绑(2)座位(3)白白地(仅仅、只)(4)通“披”,穿

3.(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4.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选择一个人,回答语言通顺、符合文意、题意、说理清楚即可。示例: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若选择了两个或三个人,或者答成人物的缺点都不给分。)

王猛传

1.秦王坚/自河东还

2.(1)做、担任(2)祸害(3)集市(3分,每小题1分)

3.我到现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2分,答到大意即可)

4.强德恃强横暴,抢夺别人的财物,掳掠他人的子女,成为百姓的祸害。(2分,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5.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2分,答到一处给1分,答到两处即给满分)

6.略(2分,评价要扣住人物性格特点等,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示例:嫉恶如仇,执法如山,雷厉风行等)

专题四 文言文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ìng)④,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ì)⑤,卖得数斛(hú)米,斫(zhuï)⑥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cuî)⑦诸茬⑧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⑨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ï)、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 ①酷贫:非常贫困。 ②范逵:人名。 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④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

⑤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髲:假发。⑥斫:用刀斧砍。⑦剉:同“挫”,割。⑧茬:草垫。⑨其:指代陶侃。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从者皆无所乏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 素: ②悉割半为薪 薪: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4.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3分)

鲁人曹沫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③,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④不变,辞令如故,⑤。桓公怒,欲倍⑥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注 释】①好力:爱好勇武、力气。②败北:战败逃跑。北, 打了败仗往回逃。③鲁城坏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④颜色:脸色。⑤辞令如故: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⑥倍:通“背”。背弃、违背。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以勇力事鲁庄公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 ..

以勇力事鲁庄公( )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 ..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

4.说说“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的目的是什么?(3分)

陶公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咸不解其意 (2)值积雪始晴 ..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4.文中写了哪两件事?(2分)

5.从文章可以看出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崔光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问,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常崇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

(选自《洛阳伽蓝记》)

【注】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廊庑:走廊、廊房。③称力:量力。④过任:力不胜任。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库藏盈溢( ) (2)太后赐百官负绢( ) ..

(3)侍中崔光止取两匹(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4.面对太后的赏赐,百官有哪三种不同的表现?(3分)

周忱断案

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故。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

【注】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册历:记事簿。 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 漫:随便。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自记日行事

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2分)

(1)人初不知其故( ) (2)公诘其失船为何日( ) ..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

4 .从文中看出“民”有诈的语句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5 .谈一谈你对对本文写作意图的理解?(3分)

游白水书付过①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縋(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⑾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复与过饮酒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食余甘煮菜 ②顾影颓然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5.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陈晓咨善射

陈晓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

②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

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

杖之,碎其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通假字,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世以为神( ) ②.及守荆南回( ) ...

③.坐客罔不叹服( ) ④.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 ..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岂汝先人志邪?

4.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打他?(3分)

梁王嗜果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之鄙人,有植枸橼于庭者,其④③①

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也。”

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颦蹙以让使者。使者以诮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惎(jì):教;指点。②御儿: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南。③枸橼(yuán): 又名“香橼”,果实黄色,味苦。④靳:吝惜,不肯给予。⑤诮:责问。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果之所产不惟吴

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有植枸橼于庭者 植: 颦蹙以让使者 让: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

(2)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

4.文章写梁王,突出了他哪一方面的特点,请作简要分析。(3分)

猫号

刘元卿

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墙斯圮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

(选自《应谐录》) 【注释】①刘元卿:明代理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著有《应谐录》,是一部笑话集。②齐奄:人名。③尚:崇高,这里是超过的意思。④圮(pǐ):塌坏,倒塌。⑤东里丈人:丈人,老人家。东里丈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

1.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云故不敌风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自奇之 ( ) (2)虎诚猛 ( ) ..

(3)云霭蔽天( ) (4)请更名曰“风”(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

4.东里丈人的话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3分)

孙叔敖之知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

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 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1分)

王果以美地封其子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孙叔敖疾 (2)王数封我矣 ..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4.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2分)

5.“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晏子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国国君。 ②霁:天放晴。 ③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停顿。(1分)

其实味不同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晏子避席对曰( ) ..

(3)叶徒相似( ) (4)公被狐白之裘(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3分)

王猛传

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秦王坚自河东还

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3分)

(1)为( ) (2)患( ) (3)市( )

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4.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2分)

5.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2分)

6.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专题四 文言文参考答案

陶侃留客

1、从者/皆无所乏

2①素:向来,一向。 ②薪:柴,柴禾。

3.①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

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

4.陶母是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受到难为时,陶母竭尽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

附: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到陶侃家。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头发得的钱换到几斗米。又把支撑屋的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

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鲁人曹沫

1.以勇力事/鲁庄公

2.答应 割让或丢失 凭 在

3.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

4. 迫使桓公归还曹沫与鲁国三次作战中丢失的土地。

陶公

1. 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2(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

3.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人)一点也不受妨碍。

4.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

5.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崔光

1.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2.(1)满,充满 (2)背 (3)只

3.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

4.朝臣“(莫不)称力而去”,王融、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崔光“止取两匹”。

周忱断案

1. 自记/日行事

2.(1)原因 缘故 (2)是

3. 那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4. 其人不能知而妄对

5. 称赞周忱留心公事,做事细密。

游白水书付过

1. 复与过/饮酒

2. ①吃 ②回头看

3.A(A.动词,是;B.语气词,表疑问;C.介词,被;D.介词,跟,同)

4.(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5.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

陈晓咨善射

1.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

2. 以为:把„„当作 及:等到 罔:没有 务:致力、从事

3.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4.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梁王嗜果

1. 果之所产/不惟吴

2.植:种植; 让:责备

3.①过些时,又派使者向吴国寻求别的水果,吴人给了他一些柑子,梁王吃后感到味道更美。 ②(使者又没有询问,却只看香橼的外表漂亮,所得到的和所要求的不相符,是理所应当的。

4.梁王喜欢吃水果,吃了味美的,还想吃味更美的,如不称意可口,就责备水果产地的吴国人,文章突出了他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特点。

猫号

1.云故/不敌风也

2.(1)感到奇特(以„„为奇,认为„„奇特)(2)确实,实在 (3)遮蔽 (4)更改

3.龙本来就比老虎神奇,(但)龙升天必须浮在云上,云比龙更高超吧?

4.事物的本来面貌是怎样就是怎样,要看重其本质,不要失去本真。为人处事亦是如此。

孙叔敖之知

1.王/果以美地封其子

2.(1)疾:生病(或生重病) (2)数:多次(或屡次)

3.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或懂得、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为利益(或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注意两个“知”的准确翻译)(2分)

4.因为“荆人畏鬼,越人信禨”,(1分)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1分)(或: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越人信禨)(2分)

5.“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2分)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 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1分)

晏子

1.其实味/不同(1分)

2.(1)捆绑(2)座位(3)白白地(仅仅、只)(4)通“披”,穿

3.(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4.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选择一个人,回答语言通顺、符合文意、题意、说理清楚即可。示例: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若选择了两个或三个人,或者答成人物的缺点都不给分。)

王猛传

1.秦王坚/自河东还

2.(1)做、担任(2)祸害(3)集市(3分,每小题1分)

3.我到现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2分,答到大意即可)

4.强德恃强横暴,抢夺别人的财物,掳掠他人的子女,成为百姓的祸害。(2分,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5.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2分,答到一处给1分,答到两处即给满分)

6.略(2分,评价要扣住人物性格特点等,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示例:嫉恶如仇,执法如山,雷厉风行等)


相关内容

  • 初中三年级备考会议发言稿
  •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初三备战中考的时候了,很荣幸和大家一起面对2011年的中考。近几年我们学校在中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我谈谈我们迎考复习策略的制定与落实中的一些做法,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互补,迎战中考。   复习是每一届初三的必修课。扎实有效的复习是取得中考胜利的 ...

  • 高中语文课程纲要
  •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课程纲要 授课教师:李快乐 吴强 张烨 谷怡然 课题名称:文言文阅读专题 课程类型:专题复习 教学材料:高考专题复习材料整理 授课时间:16课时 授课对象:高三学生 一.模块总目标 1. 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 ...

  • 2013-2014年九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 2013-2014年九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腾冲县曲石中学 康立芬 2014年3月2日 2014-2015年七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本学年我担任182.185两个班的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现在九年级上下两册教材的内容已经结束,进而将专入复习阶段.决胜在即,中考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求学生涯的转折,作为老 ...

  •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共7篇)
  • 篇一: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普安县青山民族中学 朱政 一学期的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点简单的小结. 首先,由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来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 ...

  • 九年级复习计划
  •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暨中考备考计划 清水初中 李军平 本学期是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学期,学生即将面临着严峻的中考,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选拔考试,也是学生人生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迎接好这次中考就成为本学期教学的一个中心工作.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吃透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内化 ...

  •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高一年级教学指导意见 学生刚上高中,对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方法等都不熟悉,老师必须要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基础知识:落实课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 ...

  • 2010年高考备考的思考与建议
  • 2010年高考备考的思考与建议 一.思考 2010年是广东进入新课程的第六年,新课程高考已经考过了三届,全国步入新课程高考的省.市也已经增加到了十个.广东新课程高考的"导向性原则"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 ...

  • 2012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考纲、新课标、新高考模式、新命题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三语文备考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高考改革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充分调研各校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 ...

  • 2012年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 2012年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现将复习计划拟定如下: 一.新课结束和开始复习时间 三月中旬结束新课开始复习. 二.指导 ...

  • 高三语文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
  • 高三语文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介绍 本届高三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从期末考试看来,学生对考纲规定的高考考点知识掌握得还不够牢靠。许多学生对高考考什么,怎么考,仅有一点模糊印象。另外,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也为今年的高三语文复习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共有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