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三试题_5

2009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三试题 命题人:马其凤

姓名 班级 得分

本试卷共分2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答题时间为90分钟,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

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马恩河战役后,西线交战双方陷入持久的阵地战,对此,德国参谋总长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英、法、比军队战斗力强 B、德国的海上优势被削弱 C 、俄国在东线发动了进攻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2、一战中率先使用右图中的新式武器的国家是( ) A 、德国 B、法国 C .、意大利 D、英国

3、1917年, 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

并派也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

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

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 )

A 、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 、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4、一战后,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这种“独立的意识”具体表现为战后(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B、美国、日本的迅速崛起 C 、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5、某列强代表人物说:“在外交上,我们既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列事件,能体现这句话的含意的有 ( )

① 英法协约的签订 ②英俄协约的签订 ③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参战 ④萨拉热窝事件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大战过程中或战后,召开了重要的国际会议,对世界的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回答6—15题

6、

“各缔约国保证不取得、不建造和不定造在主力舰和航空母舰以外、标准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

战斗舰。”这一条款最有可能出自 ( )

A 、《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五国条约》 D、《四国条约》

7、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求日本归还其在山东攫取的权益给中国。英、美的真实意图是( )

A 、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利用中国牵制日本,以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C 、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8、把历史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如你作为一名当时的中国外交官出席巴黎和会,你应该不会看到的情景是( )

A 、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C 、斯大林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9、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

① 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② 由少数国家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 暂时调整了列强间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的种子 ④ 涉及中国问题,并损害中国的主权 A、①③ B、 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九国公约》的下列规定中最能反映出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的是( ) A 、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谋取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力 C 、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以发展并维持一个有力巩固之政府 D 、使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会均等之原则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其中对台湾归属提供国际法律依据的会议地址有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图一)实业机

(图一)

1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召开多次会议,协调彼此的军事行动。图一中,哪次会议之后

的盟军军事行动,使德军开始面临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A 、① B、② C、③ D、④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杜鲁门指的是( ) A 、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4、德国法西斯头子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 、吞并奥地利 B 、割占苏台德地区 C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 、进攻波兰

15、读右图。图中这些在红场上接受了大元帅斯大林检阅的坦克将直接开上前线作战,它们的对手将是( )

A .协约国干涉军 B.叛乱的白匪军 C .德国法西斯军队 D.日本关东军

16、“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说明

A 、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17、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介入朝鲜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 、把朝鲜变为其殖民地 B、抗击苏联发动的“全球性战争” C 、防止朝鲜内战的扩大 D、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

18、阿以冲突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造成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因素是( ) A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

B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对同一块土地提出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C 、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在该地区十分猖獗 D 、美、苏两国在中东地区的激烈角逐

19、针对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国首相艾登向内阁成员喊道:“如果我们帝国注定要离开世界舞台,就让它发生在苏伊士河河畔。”这说明英国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 、阻止埃及收顺苏伊士运河 B、恢复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C 、维持英国的殖民霸权地位 D、阻止苏联向中东地区渗透

20、1967年6月,“六日战争”爆发,约旦最初没有参战,但埃及总统纳赛尔设计将约旦拖入战争,最终约旦失去了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约旦国王侯赛因为此后悔了一辈子。下列对这一事件的评价,确切的说( )

A 、在对抗以色列的战略上,阿拉伯国家缺乏团结与协作 B 、阿拉伯军队缺乏武器

C 、侯赛因国王主张以土地换和平 D、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21、“以色列与埃及将在三个月内签订和平条约,以色列将分阶段撤出西奈半岛,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个规定应该出自( )

A 、英国“贝尔福宣言” B、阿以“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C 、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D、埃以“戴维营协议” 22、下列属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有( )

年美国投道的;德以上史实

① 人权至上 ② 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③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④ 尊重会员国主权平等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南非记者凯文·卡特于1993年在战乱的苏丹拍摄的一张照片:一位即将饿死的苏丹女童跑倒在地,一只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从这幅图片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 、和平关系着人类的生存 B、人口过多而粮食紧缺 C 、兀鹰过多而影响人类生存 D、苏丹重男轻女观念严重

24、中国开展穿梭外交,积极斡旋协调,为最终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奠定了基础。中国的这一外交努力( )

① 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 表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③ 说明中国实行外交实行结盟政策 ④ 表现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宣言中说:“„„我们一致决定紧急地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并且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有可能消除,并保证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和平与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段宣言发表,主要是针对( ) A 、美国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其作为称霸世界的工具的现象。 B 、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日益加剧,造成世界紧张的局势。 C 、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贸易的手段剥削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D 、少数发达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造成其政局混乱的情况。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通过决议,基本上接受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的意见和建议,并声明对“满洲国”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决议„„要求日本退出中国东北,恢复中国对日占区的主权,要求在该地成立具有广泛自治权的新政府机构,并承认日本在该地的“特殊利益”。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联合国之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 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际问题。

——《联合国宪章》

材料四 请回答:

(1)建立国际联盟的构想是哪位政治家在哪份文件中提出的? 依据材料一,指出国际联盟的建立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怎样的愿望?(4分)

(2)材料二中的哪些内容反映了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妥协纵容?国际联盟对日本妥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对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毫不费力地就获得了大片富饶的新领地,这对意大利和德国的领导人并不是不起作用的。”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5分)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联合国宗旨与国际联盟的异同。(6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

——霍布斯鲍姆

(1) 简析“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表现和原因。(6分)

材料二 „„然而1914~1918年大战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次战争消耗如此众多参战者的总资源,覆盖地球上如此广阔的土地。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被卷入战争。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不分青经皂白的大屠杀。参战国从来没有为如此渺小的利益投下如此巨大的赌注。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与以前战争相比,一战有何特点?(4分)

材料二 一战后经过了短暂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的深渊。

(3)有人认为,二战之所以爆发,完全是由下列图中三个战争狂人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7分)

材料三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反思,并努力做了许多尝试。这些反思和努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弥足珍贵。

(4)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的反思。试分别举出一战后、二战后国际社会有关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举措。(6分)

(5)人类渴望和平,国际社会不断探索防止战争和消除战争的方法。二战后,没有爆发新的世

界大战的因素有哪些? (6分)

2009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三答题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0分) 26、(1)答:

(2)答:

(3)答:

(4)答:

27、(1)答:

(2)答:

(3)答:

(4)答:

(5)答:

参考答案:

27(1)表现: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了世界大战。原因: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斗争;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成果被用于军事领域。

(3)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二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背景:一战后确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隐含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新的矛盾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各国的内部矛盾,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弱小国家无力阻止,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最终促成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只是其本国法西斯势力的主要代表,他们只是起了加速二战爆发的作用。

(4)一战后:建立了国际联盟,维护和平,实行集体安全。二战后:成立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推动非殖民化;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各国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等。 (5)因素:联合国在维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不断高涨;美苏在冷战和争霸中相互牵制;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新科技革命遏止世界大战发生等。

2009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三试题 命题人:马其凤

姓名 班级 得分

本试卷共分2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答题时间为90分钟,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

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马恩河战役后,西线交战双方陷入持久的阵地战,对此,德国参谋总长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英、法、比军队战斗力强 B、德国的海上优势被削弱 C 、俄国在东线发动了进攻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2、一战中率先使用右图中的新式武器的国家是( ) A 、德国 B、法国 C .、意大利 D、英国

3、1917年, 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

并派也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

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

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 )

A 、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 、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4、一战后,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这种“独立的意识”具体表现为战后(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B、美国、日本的迅速崛起 C 、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5、某列强代表人物说:“在外交上,我们既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列事件,能体现这句话的含意的有 ( )

① 英法协约的签订 ②英俄协约的签订 ③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参战 ④萨拉热窝事件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大战过程中或战后,召开了重要的国际会议,对世界的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回答6—15题

6、

“各缔约国保证不取得、不建造和不定造在主力舰和航空母舰以外、标准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

战斗舰。”这一条款最有可能出自 ( )

A 、《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五国条约》 D、《四国条约》

7、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求日本归还其在山东攫取的权益给中国。英、美的真实意图是( )

A 、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利用中国牵制日本,以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C 、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8、把历史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如你作为一名当时的中国外交官出席巴黎和会,你应该不会看到的情景是( )

A 、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C 、斯大林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9、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

① 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② 由少数国家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 暂时调整了列强间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的种子 ④ 涉及中国问题,并损害中国的主权 A、①③ B、 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九国公约》的下列规定中最能反映出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的是( ) A 、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谋取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力 C 、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以发展并维持一个有力巩固之政府 D 、使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会均等之原则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其中对台湾归属提供国际法律依据的会议地址有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图一)实业机

(图一)

1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召开多次会议,协调彼此的军事行动。图一中,哪次会议之后

的盟军军事行动,使德军开始面临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A 、① B、② C、③ D、④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杜鲁门指的是( ) A 、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4、德国法西斯头子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 、吞并奥地利 B 、割占苏台德地区 C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 、进攻波兰

15、读右图。图中这些在红场上接受了大元帅斯大林检阅的坦克将直接开上前线作战,它们的对手将是( )

A .协约国干涉军 B.叛乱的白匪军 C .德国法西斯军队 D.日本关东军

16、“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说明

A 、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17、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介入朝鲜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 、把朝鲜变为其殖民地 B、抗击苏联发动的“全球性战争” C 、防止朝鲜内战的扩大 D、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

18、阿以冲突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造成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因素是( ) A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

B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对同一块土地提出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C 、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在该地区十分猖獗 D 、美、苏两国在中东地区的激烈角逐

19、针对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国首相艾登向内阁成员喊道:“如果我们帝国注定要离开世界舞台,就让它发生在苏伊士河河畔。”这说明英国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 、阻止埃及收顺苏伊士运河 B、恢复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C 、维持英国的殖民霸权地位 D、阻止苏联向中东地区渗透

20、1967年6月,“六日战争”爆发,约旦最初没有参战,但埃及总统纳赛尔设计将约旦拖入战争,最终约旦失去了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约旦国王侯赛因为此后悔了一辈子。下列对这一事件的评价,确切的说( )

A 、在对抗以色列的战略上,阿拉伯国家缺乏团结与协作 B 、阿拉伯军队缺乏武器

C 、侯赛因国王主张以土地换和平 D、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21、“以色列与埃及将在三个月内签订和平条约,以色列将分阶段撤出西奈半岛,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个规定应该出自( )

A 、英国“贝尔福宣言” B、阿以“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C 、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D、埃以“戴维营协议” 22、下列属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有( )

年美国投道的;德以上史实

① 人权至上 ② 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③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④ 尊重会员国主权平等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南非记者凯文·卡特于1993年在战乱的苏丹拍摄的一张照片:一位即将饿死的苏丹女童跑倒在地,一只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从这幅图片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 、和平关系着人类的生存 B、人口过多而粮食紧缺 C 、兀鹰过多而影响人类生存 D、苏丹重男轻女观念严重

24、中国开展穿梭外交,积极斡旋协调,为最终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奠定了基础。中国的这一外交努力( )

① 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 表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③ 说明中国实行外交实行结盟政策 ④ 表现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宣言中说:“„„我们一致决定紧急地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并且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有可能消除,并保证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和平与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段宣言发表,主要是针对( ) A 、美国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其作为称霸世界的工具的现象。 B 、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日益加剧,造成世界紧张的局势。 C 、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贸易的手段剥削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D 、少数发达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造成其政局混乱的情况。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通过决议,基本上接受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的意见和建议,并声明对“满洲国”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决议„„要求日本退出中国东北,恢复中国对日占区的主权,要求在该地成立具有广泛自治权的新政府机构,并承认日本在该地的“特殊利益”。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联合国之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 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际问题。

——《联合国宪章》

材料四 请回答:

(1)建立国际联盟的构想是哪位政治家在哪份文件中提出的? 依据材料一,指出国际联盟的建立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怎样的愿望?(4分)

(2)材料二中的哪些内容反映了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妥协纵容?国际联盟对日本妥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对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毫不费力地就获得了大片富饶的新领地,这对意大利和德国的领导人并不是不起作用的。”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5分)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联合国宗旨与国际联盟的异同。(6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

——霍布斯鲍姆

(1) 简析“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表现和原因。(6分)

材料二 „„然而1914~1918年大战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次战争消耗如此众多参战者的总资源,覆盖地球上如此广阔的土地。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被卷入战争。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不分青经皂白的大屠杀。参战国从来没有为如此渺小的利益投下如此巨大的赌注。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与以前战争相比,一战有何特点?(4分)

材料二 一战后经过了短暂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的深渊。

(3)有人认为,二战之所以爆发,完全是由下列图中三个战争狂人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7分)

材料三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反思,并努力做了许多尝试。这些反思和努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弥足珍贵。

(4)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的反思。试分别举出一战后、二战后国际社会有关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举措。(6分)

(5)人类渴望和平,国际社会不断探索防止战争和消除战争的方法。二战后,没有爆发新的世

界大战的因素有哪些? (6分)

2009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三答题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0分) 26、(1)答:

(2)答:

(3)答:

(4)答:

27、(1)答:

(2)答:

(3)答:

(4)答:

(5)答:

参考答案:

27(1)表现: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了世界大战。原因: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斗争;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成果被用于军事领域。

(3)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二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背景:一战后确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隐含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新的矛盾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各国的内部矛盾,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弱小国家无力阻止,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最终促成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只是其本国法西斯势力的主要代表,他们只是起了加速二战爆发的作用。

(4)一战后:建立了国际联盟,维护和平,实行集体安全。二战后:成立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推动非殖民化;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各国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等。 (5)因素:联合国在维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不断高涨;美苏在冷战和争霸中相互牵制;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新科技革命遏止世界大战发生等。


相关内容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2007年6月30日 第一个问题:学制和教学时间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1周. 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分两学段安排课程.一般情况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一)周教学时间 1 ...

  • 中高考政策
  • 二○一一年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方案 2010年我市中考将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落实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9 ...

  • 课程计划表
  • 培训课程安排表 篇二:课程计划表 课程计划安排 第一章:立体几何(计划课时4次) 主要知识点:直线与平面的关系,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直线与直线的夹角,二面角的求 法, 三视图. 第二章:数列(计划课时3次) 主要知识点:数列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等比数列和球 和公式.数列综合 ...

  • 高二生物试卷分析
  • HB2010-2011学年下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二生物试卷分析 浚 县 一 中 张 秀 凤 2011-7-11 HB2010-2011学年下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二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情况 1.题型及分值:总分100分,选择题35分,非选择题65分. 2.考试范围:选修一.三全册. 3.内容 ...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 泰安长城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1-02-20 11:10:10, 灵河绛珠, 1665, 0/21, 原创 , (0)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年级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学&l ...

  •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上) 一.学生分析 本期本人担任高二理科12班和文科8班的语文教学. 本人面临的这两个班属于普通班,学生由高一升入高二,刚刚经历分班,情绪欠稳定,人数超多,中等生少,后进生多,学习兴趣欠佳,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学习习惯较差,课堂沉闷,思维不活跃,思考问题不积极. 二.工作重点 1 ...

  • 高中语文科组工作计划
  • 篇一:2012年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新 2012 年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在新的学年里,我 们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将参照2012年上半年市教研市高中语文教研活动工作计划,以教育 的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新的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习新理念,探 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 ...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学地理学科教研活动计划
  •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市教育局的有关要求,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思路 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 ...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地理教研活动计划
  • 为了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特制定本教研活动计划. 1.探索学科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化,并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本学期由王辛勤老师和顾轶群老师开展校本培训:韦军老师开设蚌埠市高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