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震次生灾害对现代城市的影响

第22卷第3期2003年9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T.Xi’anUniv

Vol22

Sep

No32003

of船ch.&Tech.(‰alScienceEdition)

【西部大开发】

浅谈地震次生灾害对现代城市的影响

党卫东

(河北省邯郸马头发电总厂,河北邯郸056044)

摘要: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是极为严重的,有时甚至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灾害损失。因此,充分认识和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的冲击和影响,对防御和减轻城市灾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次生炙害;地震;城市中图分类号:C

91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92(2003)03—019—02

TheCityandtheSecondaryDisasterofEarthquake

DANGWei-dong

(SectionofConstructionofMatonPowerStation,Handana056044,China)

 

Abstr∞'t:Thesecondary

Sopaying

disaster∞删by

tO

earthquakedoes

greatvery

d口Tlage

to

thecity,whichis

to

even

beyondthedirectdamage

thecitydanlage.

nx№attentiontheeffectofsecondarydisasterisimportantthe

defmseandeliminationof

Keywords:secondarydisaster;earthquake;c/ty

现代化城市是由各个系统工程组成的网络化、中枢化城市。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各类自然灾害已经对城市构成了很大威胁,尤其是地震灾害以其突发性、广泛性、强破坏性位于自然灾害之首。地震对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网络系统产生的毁灭性破坏,使城市机能消失,城市生活濒于瘫痪。伴随着地震的发生,常引发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瘟疫、冻灾、毒气、细菌、放射性污染、地震谣言等。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是极为严重的,有时甚至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灾害损失。因此,充分认识和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的冲击和影响,对防御和减轻城市灾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地震的时空分布

我国地处世界最强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有记载以来至1990年,我国已发生破坏性地震1009次。

牧稿日期:2003

06

本世纪以来我国已发生大于和等于6级破坏性地震65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98次,8级以上地震9次;1949年以来,发生7级以上地震49次,死亡于地震的人数达28万,倒房700余万间,每年平均经济损失约为10亿元。

全国地震基本烈度VII度及ⅥI度以上地区

占国土面积32.5%,有46%的城市和许多重大工程设施、矿区位于受地震严重危害的地区。

2.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此外由于地震所造成的社会秩序混乱、生产停滞、家庭破坏、生活困苦和人们心理的损害,往往会造成比地震直接损失更大的灾难,这些灾害统称为地震的次生灾害。

3.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的威胁

在世界地震史上,有关次生灾害的破坏可以

28

作者简介:党卫东(1968).男,邯郸马头发电总厂,r程师,二级建筑师,主要从事建筑物设计工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第22卷

追溯到远古。而产生深远影响的以20世纪以来城市灾害最为突出。如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8.3级地震,震中位于东京和横滨两座大城市之间。震后市区400多处同时起火,引发大面积火灾,横滨市几乎全部被烧光,东京的2/3城区化为灰烬,在地震死亡的10万人中90%死于火灾;在毁坏的70万栋房屋中,有近50万栋是被大火烧毁的,地震次生灾害损失大大高于地震直接造成灾害的本身。

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其中地震次生灾害加大了灾害程度。最为典型的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的78级地震,24万余人死亡,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顷刻间夷为废墟,同时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次生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强烈地震使唐山市区共发生大型火灾5起,震后防震棚火灾452起,毒气污染事件7起,工业废渣堆滑坡事件1起,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逾百万元。唐山大地震还给人们的心理上、精神上造成重创,一时间人们“谈震色变”恐震心理极为严重。1999年9月21日凌晨l时47分发生在北纬23.40、东径12130的台湾省南投市发生了7.6级地震,该地震距上海约900公里,据了解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和上海等地区有震感,当日凌晨5点46分和9月26日7点52分又相继发生了7.0级以上的强余震,破坏严重,不少建筑物倒塌,2千多人死亡。地震发生后,上海居住在十层以上的居民多数有震感,震后有十几个居住在地震局附近的居民到局门口打听,一些居住在高层建筑上的居民纷纷来电话询问地震情况,一时间地震局的电话连续不断,这说明地震给人的心理上造成了强烈的紧张情绪。

同等强度的地震,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同,其造成的危害程度特别是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程度会产生明显的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越复杂这种差异也越大。如1995年阪神7.2级地震,引发火灾137起,火神肆虐吞噬着神户、大阪这些现代化大都市,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远非古代或近代同种灾害所能比拟。

4.城市易产生地震灾害的原因

城市作为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地上地下各类管网密布,各类次生灾害源密集,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都无一例外地引发了不同程度的次生灾害。城市的现代化、文明化程度越高,其对城市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支持系统的依赖程度就越大,人的原生能力、生理及心理适应能力则愈低。在正常情况下发生的火灾、水灾、瘟疫等自然灾害,由于城市的防灾实力强,可以较为迅速有序地得以控制,而由地震引发的这些次生灾害,救灾是在震后城市机能濒于消失的极其混乱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城市的防灾能力便显得脆弱、不堪一击。又因为灾情不断升级并迅速向周边地区辐射,因此城市是地震次生灾害的重灾区和释放地,其对城市的影响远远超出非城镇和不发达地区。5.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弊端与新型次生灾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和社会财富更加集中,人们充分享受着高科技产业的种种成果,与此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性熊参差不齐。地上地下各类管网年久失修,建筑物过于高大密集,缺乏灾害疏散避难场地。一些大型化工厂、发电厂、液化气站、核电站等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重大工程、设施未安装或缺乏紧急状况下的安全切断处理装置等,势必造成一种潜在的危机。人们对次生灾害知识缺乏常识性了廨,防御及应急能力差,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城市的抗震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和滋生了地震次生灾害的

 

蔓延。遍布全球因特网的迅速普及,局域阿、个人

电脑已广泛应用,然而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造成存储信息丢失,网络系统瘫痪,将制约全球经济的进程,其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也是非常巨大的。

6.结柬语

目前城市地震次生灾害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强化城市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合理规划、对重大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除进行必要的抗震设防外,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研究工作也势在必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次生灾害源,将城市灾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齐霄斋新世纪地震工程与防震减灾[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2]李荷城市和企业地震影响灾害预测及减灾对策,[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3]林泉地球的震撼[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

[4]尹集刚防震与减灾[M]天津:天滓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5]唐山地震始末编写组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6

浅谈地震次生灾害对现代城市的影响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党卫东

河北省邯郸马头发电总厂,河北,邯郸,05604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EDITION)2003,22(3)3次

参考文献(5条)

1.《唐山地震始末》编写组 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 19862.尹集刚 防震与减灾 19963.林泉 地球的震撼 1982

4.李荷 城市和企业地震影响灾害预测及减灾对策 19975.齐霄斋 新世纪地震工程与防震减灾 2002

引证文献(3条)

1.许炳芬.陈锦春 地震灾害期间灾区的传染病管理探讨[期刊论文]-口岸卫生控制 2008(4)

2.苗会强.刘会平.范九生.郑芷青 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成灾与治理[期刊论文]-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4)

3.李贞.周栩 地震次生灾害区划初探[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5(2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ajzkjdxxb-shkx200303006.aspx

第22卷第3期2003年9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T.Xi’anUniv

Vol22

Sep

No32003

of船ch.&Tech.(‰alScienceEdition)

【西部大开发】

浅谈地震次生灾害对现代城市的影响

党卫东

(河北省邯郸马头发电总厂,河北邯郸056044)

摘要: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是极为严重的,有时甚至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灾害损失。因此,充分认识和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的冲击和影响,对防御和减轻城市灾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次生炙害;地震;城市中图分类号:C

91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92(2003)03—019—02

TheCityandtheSecondaryDisasterofEarthquake

DANGWei-dong

(SectionofConstructionofMatonPowerStation,Handana056044,China)

 

Abstr∞'t:Thesecondary

Sopaying

disaster∞删by

tO

earthquakedoes

greatvery

d口Tlage

to

thecity,whichis

to

even

beyondthedirectdamage

thecitydanlage.

nx№attentiontheeffectofsecondarydisasterisimportantthe

defmseandeliminationof

Keywords:secondarydisaster;earthquake;c/ty

现代化城市是由各个系统工程组成的网络化、中枢化城市。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各类自然灾害已经对城市构成了很大威胁,尤其是地震灾害以其突发性、广泛性、强破坏性位于自然灾害之首。地震对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网络系统产生的毁灭性破坏,使城市机能消失,城市生活濒于瘫痪。伴随着地震的发生,常引发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瘟疫、冻灾、毒气、细菌、放射性污染、地震谣言等。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是极为严重的,有时甚至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灾害损失。因此,充分认识和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的冲击和影响,对防御和减轻城市灾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地震的时空分布

我国地处世界最强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有记载以来至1990年,我国已发生破坏性地震1009次。

牧稿日期:2003

06

本世纪以来我国已发生大于和等于6级破坏性地震65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98次,8级以上地震9次;1949年以来,发生7级以上地震49次,死亡于地震的人数达28万,倒房700余万间,每年平均经济损失约为10亿元。

全国地震基本烈度VII度及ⅥI度以上地区

占国土面积32.5%,有46%的城市和许多重大工程设施、矿区位于受地震严重危害的地区。

2.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此外由于地震所造成的社会秩序混乱、生产停滞、家庭破坏、生活困苦和人们心理的损害,往往会造成比地震直接损失更大的灾难,这些灾害统称为地震的次生灾害。

3.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的威胁

在世界地震史上,有关次生灾害的破坏可以

28

作者简介:党卫东(1968).男,邯郸马头发电总厂,r程师,二级建筑师,主要从事建筑物设计工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第22卷

追溯到远古。而产生深远影响的以20世纪以来城市灾害最为突出。如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8.3级地震,震中位于东京和横滨两座大城市之间。震后市区400多处同时起火,引发大面积火灾,横滨市几乎全部被烧光,东京的2/3城区化为灰烬,在地震死亡的10万人中90%死于火灾;在毁坏的70万栋房屋中,有近50万栋是被大火烧毁的,地震次生灾害损失大大高于地震直接造成灾害的本身。

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其中地震次生灾害加大了灾害程度。最为典型的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的78级地震,24万余人死亡,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顷刻间夷为废墟,同时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次生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强烈地震使唐山市区共发生大型火灾5起,震后防震棚火灾452起,毒气污染事件7起,工业废渣堆滑坡事件1起,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逾百万元。唐山大地震还给人们的心理上、精神上造成重创,一时间人们“谈震色变”恐震心理极为严重。1999年9月21日凌晨l时47分发生在北纬23.40、东径12130的台湾省南投市发生了7.6级地震,该地震距上海约900公里,据了解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和上海等地区有震感,当日凌晨5点46分和9月26日7点52分又相继发生了7.0级以上的强余震,破坏严重,不少建筑物倒塌,2千多人死亡。地震发生后,上海居住在十层以上的居民多数有震感,震后有十几个居住在地震局附近的居民到局门口打听,一些居住在高层建筑上的居民纷纷来电话询问地震情况,一时间地震局的电话连续不断,这说明地震给人的心理上造成了强烈的紧张情绪。

同等强度的地震,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同,其造成的危害程度特别是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程度会产生明显的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越复杂这种差异也越大。如1995年阪神7.2级地震,引发火灾137起,火神肆虐吞噬着神户、大阪这些现代化大都市,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远非古代或近代同种灾害所能比拟。

4.城市易产生地震灾害的原因

城市作为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地上地下各类管网密布,各类次生灾害源密集,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都无一例外地引发了不同程度的次生灾害。城市的现代化、文明化程度越高,其对城市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支持系统的依赖程度就越大,人的原生能力、生理及心理适应能力则愈低。在正常情况下发生的火灾、水灾、瘟疫等自然灾害,由于城市的防灾实力强,可以较为迅速有序地得以控制,而由地震引发的这些次生灾害,救灾是在震后城市机能濒于消失的极其混乱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城市的防灾能力便显得脆弱、不堪一击。又因为灾情不断升级并迅速向周边地区辐射,因此城市是地震次生灾害的重灾区和释放地,其对城市的影响远远超出非城镇和不发达地区。5.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弊端与新型次生灾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和社会财富更加集中,人们充分享受着高科技产业的种种成果,与此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震性熊参差不齐。地上地下各类管网年久失修,建筑物过于高大密集,缺乏灾害疏散避难场地。一些大型化工厂、发电厂、液化气站、核电站等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重大工程、设施未安装或缺乏紧急状况下的安全切断处理装置等,势必造成一种潜在的危机。人们对次生灾害知识缺乏常识性了廨,防御及应急能力差,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城市的抗震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和滋生了地震次生灾害的

 

蔓延。遍布全球因特网的迅速普及,局域阿、个人

电脑已广泛应用,然而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造成存储信息丢失,网络系统瘫痪,将制约全球经济的进程,其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也是非常巨大的。

6.结柬语

目前城市地震次生灾害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强化城市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合理规划、对重大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除进行必要的抗震设防外,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研究工作也势在必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次生灾害源,将城市灾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齐霄斋新世纪地震工程与防震减灾[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2]李荷城市和企业地震影响灾害预测及减灾对策,[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3]林泉地球的震撼[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

[4]尹集刚防震与减灾[M]天津:天滓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5]唐山地震始末编写组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6

浅谈地震次生灾害对现代城市的影响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党卫东

河北省邯郸马头发电总厂,河北,邯郸,05604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EDITION)2003,22(3)3次

参考文献(5条)

1.《唐山地震始末》编写组 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 19862.尹集刚 防震与减灾 19963.林泉 地球的震撼 1982

4.李荷 城市和企业地震影响灾害预测及减灾对策 19975.齐霄斋 新世纪地震工程与防震减灾 2002

引证文献(3条)

1.许炳芬.陈锦春 地震灾害期间灾区的传染病管理探讨[期刊论文]-口岸卫生控制 2008(4)

2.苗会强.刘会平.范九生.郑芷青 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成灾与治理[期刊论文]-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4)

3.李贞.周栩 地震次生灾害区划初探[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5(2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ajzkjdxxb-shkx200303006.aspx


相关内容

  • 如何防范地震引发次生环境灾害
  • 如何防范地震引发次生环境灾害?--有关专家结合 建立系统应急机制,抓住动态监管做出详解 卢耀如 中国工程院院士,岩溶学家及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学家.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并主持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 ...

  • 滁州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研究
  • 滁州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研究 杨成斌,崔可锐,查甫生 (1.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肥,230009:2.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摘要:通过对滁州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研究实践的总结,系统介绍了滁州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主要成果,122指出了滁州市城市抗震防灾现 ...

  • 城市地震灾害及防御对策浅析_张晓梅
  • 第13卷 第4期 2001年12月 高原地震 EARTHQUAKE RESE ARC H I N PLATEAU Vol. 13 No. 4 Dec. 2001 城市地震灾害及防御对策浅析 张晓梅, 王小平 (青海省地震局, 青海西宁 810001) 摘要:从全球地震灾害的回顾及主要特点着手分析, ...

  • 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 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地震灾害的大小及其特点不仅取决于地震的大小及其特点,而且受制于震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建筑物与各种工程,尤其是生命线工程的分布以及人口密度与分布等. 1.瞬间突发性 发生大地震,顷刻之间,不过是几秒.十几秒.最多几十秒而已,已经房倒屋塌,一座城市变成一片废墟. 地震灾害的瞬间突发 ...

  • 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
  • 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确保地震(含火山灾害,下同)应急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

  • 嘉兴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v1.3
  • 说明对应的图纸需要体现,包括正式图纸和文字插图 1.现状概况 1.1.城市概况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形属浙北平原区,北部为太湖湖积平原,南部为钱塘江冲积平原.地形平坦,略呈南高北低状,平均海拔2.7米.境内基本无山峰丘陵.水网密布,河道纵横,田连阡陌,村落相望,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全市年平均水位 ...

  •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
  • 13卷1期 2004年2月自 然 灾 害 学 报JOURNALOFNATURALDISASTERSVol.13,No.1Feb.,2004文章编号:100424574(2004)0120126206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 杨文斌,韩世文,张敬军,宋伟 (北京市地震局,北京100080 ...

  • 次生灾害及其防护
  • 消防教案 次生灾害及其防护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次生灾害的危害性,掌握遭遇地震灾害的救护方法, 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救护他人. 教学重点:避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什么叫次生灾害 由于战争或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突发事件等造成的建筑物倒塌.引发的火灾.毒气外 泄.煤气爆炸.环境恶性污染等 ...

  • 防震减灾知识
  • 防震减灾知识 前 言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它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被列为群灾之首.今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给当地和周边市县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害.严重的地震灾害,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使本地区的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卓有成效地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并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