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加坡人的中国出家传奇

一个新加坡人的中国出家传奇

中国东南沿海崇山峻岭中的佛教名山天台山,隶属于浙江省天台县,其因诞生了后来在东南亚国家影响深远的中国佛教天台宗,而自隋代始即闻名海内外。2007年5月31日上午8时,位于大山深处的天台山佛学院所在地万年寺举行了一场特殊而庄重的佛教仪式:英国艾克斯特大学硕士、新加坡籍人士陈永宏作为一名正式在华出家的外国人,按照中国佛教的仪式,经天台山佛学院教务长允观法师剃度,正式出家为僧,法名华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佛教僧人。终于了却一个新加坡人数年来在中国出家的宿愿。

此事的起因要追溯至四年前。2003年12月25日,中国摄影师张望收到一份英文电子邮件,经翻译后得知:有一位外国人看了他在国际互联网上展示的中国佛教摄影作品后,托他介绍要来中国出家做“和尚”!难以置信的张望通过数次与其电子邮件及电话沟通后了解到:对方中文名叫陈永宏,新加坡籍男士,时年五十三岁,毕业于英国艾克斯特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先后就职于英国全国学术评定委员会、英联邦议会、英国国会大厦等机构。作为英联邦财政部的财政官员,曾参与管理五十一个英联邦国的财政,其后成立私人企业公司。二次周游世界,是一位自小受西方文化教育、见多识广的高级知识男性。经历体验过人世间各种事后的陈先生对现实逐渐看淡,内心一直在寻找着一种能寄托心灵的生活方式,最终为佛教所吸引。后通过国际互联网寻找相关的信息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其搜索并观阅了中国摄影师张望历时数年拍摄撰写的纪实图文系列作品《走近中国天台山佛学院》英文版。张望运用纪实摄影手法与报告文学体裁,在作品中描绘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佛教天台宗及佛教圣地天台山悠久而传奇的历史。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令陈永宏深受感动,而作品意境与其心灵追求的圆满契合,使陈永宏认定已在其中寻找到了他人生与灵魂的最终归宿。在其后充分研究中国佛教并从其它方面获得佛教天台宗各种信息后,遂使其萌生并坚定了前往中国天台山出家,终身成为中国佛教僧侣的决心。

通过受其真诚感动的摄影师张望的咨询联络与沟通,在浙江省佛协名誉会长、天台国清讲寺住持、天台山佛学院院长可明大和尚慈悲恩准与关照下,新加坡人陈永宏获准以居士的身份,近年来先后数次、每次数月前往中国天台山佛学

院,与其它僧侣一样按严格的佛教戒律生活与修行,从而使其能亲身真正体验了解中国佛教天台宗。经过数年来反复而持续的努力,陈永宏终于迎来了剃度这一庄严的时刻,荣幸地成为一名在华出家的外国人。

2004年5月31日,新加坡籍人士陈永宏在中国摄影师张望的陪同下,来到中国佛教名山天台山国清寺,希望实现在天台山出家为僧的愿望。

2005年4月5日凌晨四时,新加坡籍人士陈永宏在中国天台山佛学院所在地万年寺与该寺的僧人一起上早课,体验僧侣的生活。在以后的三年中,陈永宏先后数次、每

次数月前往万年寺,按中国僧侣的要求生活与修行,为今后的出家做准备。

2005年6月23日上午,陈永宏在天台山国清寺向僧人学习中国佛教僧侣特殊的健身养生功夫。

2005年6月24日上午,在天台山国清寺附近佛教僧侣隐修的山谷中,隐修僧人向陈永宏传授中国佛教天台宗的打坐修练方式。

2007年5月30日晚上,陈永宏在天台山万年寺给天台山佛学院学僧义务教授英文。毕业于英国艾克斯特大学并曾任职于英联邦政府的陈永宏有着纯粹而娴熟的英文技能,学僧十分喜欢听他的课。

2007年5月20日早晨,陈永宏在早课结束后与万年寺的僧人一起按佛教教规要求进素食早餐。

2007年5月31日早晨,天台山万年寺的僧人为陈永宏做正式举行剃度仪式前的削发预剃。按照佛教常规,预剃时通常将出家者头部其它部位头发剃净,预留额顶一部分头发待正式举行剃度仪式后以三刀剃尽。

2007年5月31日早晨,削发预剃后的陈永宏已初步实现在中国天台山出家为僧的愿望,心情异常激动与兴奋。

2007年5月31日上午,已削发预剃后的陈永宏在等待正式举行剃度仪式前沉思着。

2007年5月31日上午8时正,正式举行剃度仪式时,陈永宏与另二名将同时剃度出家者在万年寺大雄宝殿静候正式剃度时刻的到来。

2007年5月31日上午8时30分,在中国天台山万年寺大雄宝殿举行佛教出家剃度仪式后,天台山佛学院教务长允观法师为陈永宏及另二名出家者正式剃度,按佛教仪规以三刀剃尽每人所留头发。

2007年5月31日上午近九时,正式剃度后的陈永宏及另二名出家者在万年寺大雄宝殿聆听佛教寺庙对正式出家者需遵守的戒律与告诫的宣读。

2007年5月31日上午九时后,已举行佛教出家剃度仪式后的新加坡籍人士陈永宏正式成为中国天台山万年寺的一名出家人,终于了却数年来在中国出家的宿愿。

(图/文 张望)

一个新加坡人的中国出家传奇

中国东南沿海崇山峻岭中的佛教名山天台山,隶属于浙江省天台县,其因诞生了后来在东南亚国家影响深远的中国佛教天台宗,而自隋代始即闻名海内外。2007年5月31日上午8时,位于大山深处的天台山佛学院所在地万年寺举行了一场特殊而庄重的佛教仪式:英国艾克斯特大学硕士、新加坡籍人士陈永宏作为一名正式在华出家的外国人,按照中国佛教的仪式,经天台山佛学院教务长允观法师剃度,正式出家为僧,法名华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佛教僧人。终于了却一个新加坡人数年来在中国出家的宿愿。

此事的起因要追溯至四年前。2003年12月25日,中国摄影师张望收到一份英文电子邮件,经翻译后得知:有一位外国人看了他在国际互联网上展示的中国佛教摄影作品后,托他介绍要来中国出家做“和尚”!难以置信的张望通过数次与其电子邮件及电话沟通后了解到:对方中文名叫陈永宏,新加坡籍男士,时年五十三岁,毕业于英国艾克斯特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先后就职于英国全国学术评定委员会、英联邦议会、英国国会大厦等机构。作为英联邦财政部的财政官员,曾参与管理五十一个英联邦国的财政,其后成立私人企业公司。二次周游世界,是一位自小受西方文化教育、见多识广的高级知识男性。经历体验过人世间各种事后的陈先生对现实逐渐看淡,内心一直在寻找着一种能寄托心灵的生活方式,最终为佛教所吸引。后通过国际互联网寻找相关的信息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其搜索并观阅了中国摄影师张望历时数年拍摄撰写的纪实图文系列作品《走近中国天台山佛学院》英文版。张望运用纪实摄影手法与报告文学体裁,在作品中描绘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佛教天台宗及佛教圣地天台山悠久而传奇的历史。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令陈永宏深受感动,而作品意境与其心灵追求的圆满契合,使陈永宏认定已在其中寻找到了他人生与灵魂的最终归宿。在其后充分研究中国佛教并从其它方面获得佛教天台宗各种信息后,遂使其萌生并坚定了前往中国天台山出家,终身成为中国佛教僧侣的决心。

通过受其真诚感动的摄影师张望的咨询联络与沟通,在浙江省佛协名誉会长、天台国清讲寺住持、天台山佛学院院长可明大和尚慈悲恩准与关照下,新加坡人陈永宏获准以居士的身份,近年来先后数次、每次数月前往中国天台山佛学

院,与其它僧侣一样按严格的佛教戒律生活与修行,从而使其能亲身真正体验了解中国佛教天台宗。经过数年来反复而持续的努力,陈永宏终于迎来了剃度这一庄严的时刻,荣幸地成为一名在华出家的外国人。

2004年5月31日,新加坡籍人士陈永宏在中国摄影师张望的陪同下,来到中国佛教名山天台山国清寺,希望实现在天台山出家为僧的愿望。

2005年4月5日凌晨四时,新加坡籍人士陈永宏在中国天台山佛学院所在地万年寺与该寺的僧人一起上早课,体验僧侣的生活。在以后的三年中,陈永宏先后数次、每

次数月前往万年寺,按中国僧侣的要求生活与修行,为今后的出家做准备。

2005年6月23日上午,陈永宏在天台山国清寺向僧人学习中国佛教僧侣特殊的健身养生功夫。

2005年6月24日上午,在天台山国清寺附近佛教僧侣隐修的山谷中,隐修僧人向陈永宏传授中国佛教天台宗的打坐修练方式。

2007年5月30日晚上,陈永宏在天台山万年寺给天台山佛学院学僧义务教授英文。毕业于英国艾克斯特大学并曾任职于英联邦政府的陈永宏有着纯粹而娴熟的英文技能,学僧十分喜欢听他的课。

2007年5月20日早晨,陈永宏在早课结束后与万年寺的僧人一起按佛教教规要求进素食早餐。

2007年5月31日早晨,天台山万年寺的僧人为陈永宏做正式举行剃度仪式前的削发预剃。按照佛教常规,预剃时通常将出家者头部其它部位头发剃净,预留额顶一部分头发待正式举行剃度仪式后以三刀剃尽。

2007年5月31日早晨,削发预剃后的陈永宏已初步实现在中国天台山出家为僧的愿望,心情异常激动与兴奋。

2007年5月31日上午,已削发预剃后的陈永宏在等待正式举行剃度仪式前沉思着。

2007年5月31日上午8时正,正式举行剃度仪式时,陈永宏与另二名将同时剃度出家者在万年寺大雄宝殿静候正式剃度时刻的到来。

2007年5月31日上午8时30分,在中国天台山万年寺大雄宝殿举行佛教出家剃度仪式后,天台山佛学院教务长允观法师为陈永宏及另二名出家者正式剃度,按佛教仪规以三刀剃尽每人所留头发。

2007年5月31日上午近九时,正式剃度后的陈永宏及另二名出家者在万年寺大雄宝殿聆听佛教寺庙对正式出家者需遵守的戒律与告诫的宣读。

2007年5月31日上午九时后,已举行佛教出家剃度仪式后的新加坡籍人士陈永宏正式成为中国天台山万年寺的一名出家人,终于了却数年来在中国出家的宿愿。

(图/文 张望)


相关内容

  • [十年一梦犹未觉]
  • <十年一梦犹未觉>----一位留美博士的学佛感应 (2012-12-03 13:28:24) 标签: 知识分子与佛法 分类: 知识分子.名人与佛法.教育 作者:常愧 掐指一算,学佛竟已有十年之久了.这十年之中,有多少人事变迁,沧海桑田.我从一个稚气少年长成青年,从中学生成为博士生,从国内 ...

  • 鸠摩罗什弘扬佛学的一段传奇 曾引发两国交战
  • 姚秦时代印度名僧鸠摩罗什经西域来中国,大事翻译佛经,弘扬佛学,这是沟通中印文化思想,开展佛教文化的最大关键.他的出家弟子中,如僧睿.僧肇辈,都是当时中国的博学才子,他们师弟之间的学问和风度,影响于南北朝的学术界至深,最为当世所仰慕.尤其是僧肇著<肇论>,融合老庄的思想,倡"般若 ...

  • 香格里拉品牌故事
  • 香格里拉:找寻心中的日月 对于香格里拉来说,最美妙的传说是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对它的描述,一片存在却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可让这四个字成为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的不朽传奇,却是得源于一个伟大的商人--香格里拉国际酒店集团的创始人郭鹤年先生. 你心中的香格里拉在哪里? ...

  • 自律精神: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 自律精神: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父母逐渐改变着孩子对于规则的适应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任性随意的行为时,不要再抱怨老师和学校没有培养出孩子良好的习惯,因为在他们之前,父母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孩子对于自律精神的理解. 一.小时候没规矩,长大后不成器 孩子出生时,他的一切活动都是由 ...

  • 佛教电影大全--转载功德无量!
  • 百年虚云(综合系列)[全集] 学佛人的好榜样-刘素 江浙佛教电影网http://www.jzfjw.cn/move/ 佛教电影 更多>> 现世报应 华语版..出家..冤魂索命..一轮明月..逆缘..达摩祖师传(高清DV..栖霞寺1937..了凡四训..地藏王..解怨..念佛灭罪..观世音 ...

  • 武媚娘传奇
  • <武媚娘传奇> 随着<武媚娘传奇>的热播,让不少人对这位女皇产生了极大兴趣.武则天到底是怎样的女人?她与唐太宗唐高宗之间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她如何能够从一名尼姑成为皇后再君临天下?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孟宪实教授走上金沙讲坛,为蓉城市民解读历史背后真正的武则天. 本期 ...

  • 大宅门观后感
  • <大宅门>讲的就是主人公白景琦的一生,他的感情和坎坷经历.而白景琦的原型就是作家郭宝昌的养父.白景琦自幼顽劣,个性张扬,无依无傍,横行世上,属于那种不闹出事来就活着不自在的人.他闹私塾,不服管教,打兄弟,毁老师,无恶不做.具体一点就得用他自己在遗嘱里说的话了:长大成人更肆无忌惮,与私家女 ...

  • 国庆·福州-崇武-泉州-厦门:崇武古城.西沙湾的解放军庙.泉州开元寺
  • 2. 崇武古城.西沙湾的解放军庙.泉州开元寺 古城南面靠海,城中都是居民,满是鳞次栉比的石屋,在不少石屋旁边有古井.在东门.西门附近和南门都有售票处,门票是通往半月沉湾景区和看沙滩上的石雕展.进古城和上古城墙不需要门票.如果要上古城墙可以从东门上,沿城墙往南门走.城墙上有一条土路,看得出经常有人走, ...

  • 邵逸夫传奇
  • 返回娱乐频道首页 生平及主要功绩 邵氏电影王国 邵逸夫与TVB 慈善大家邵逸夫 婚姻与家庭 邵逸夫长寿之道 网友评论 导读:据无线新闻报道,2014年1月7日凌晨,邵逸夫爵士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最新][网友评论] 邵逸夫7日凌晨在家中安详离世 享年107岁 08:56602 [江湖特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