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市工作总结参考模板范文
篇一
按照成都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对照《成都市2014年全国质量强市行动计划》(成质强领〔2014〕4号) 及《2014年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专项工作目标》(成府目督发〔2014〕10号) 等文件精神,现对我区质量强区工作进行梳理与总结: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成华质量强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质量强市工作会议精神,把质量强市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积极想办法、拿方案,出台配套文件,采取有力措施,使我区质量强区工作深入有力的推进。
(一) 领导重视、组织领导到位
一是及时成立了组织。成华质量强区领导小组根据人员变动、职务调整,及时调整了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街道均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为推进质量强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制定了各类计划方案。及时制定了《2014年成华区质量强区工作意见》、《2014年成华区质量强区工作实施方案》和《2014年成华区质量强区工作计划》等文件,做到了活动有计划、有方案,为推进质量强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三是加大了资金投入。为全力推进成华区质量强区工作,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下拔专项资金80多万元,制作下发各类登统计本1300余本,印制各类规章制度及宣传资料10000余册。为推进质量强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 提前筹划,工作措施到位
2014年成华质量强区工作确立了以政府质量奖励为牵引,以目标任务为抓手的工作方针。
一是高调实施政府质量奖励,调动企业质量创优积极性。为加快推进“质量强区”战略, 扶持名优产品发展, 进一步激发企业争创更高层次名牌品牌产品的积极性,鼓励企业提升质量,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根据成华府〔2013〕28号) 文件精神,区政府历史性地拿出经费30.9万元,对获得“四川省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等称号的企业实施奖励,在企业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以目标任务为抓手,对成员单位进行目标考核。根据《成华区质量强区实施方案》,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四大质量提升工作分别由质监、发改、环保和城建等四个部门主抓,将今年我区重点开展的“三大计量民生工程”列入目标内容,年底将对成员单位进行全面目标考核。
三是建立了质量强区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形成协调配合、整体推
进的工作合力,努力培育一批特色比较明显、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质量强示范点,有力地带动了我区经济的发展。
(三) 方法灵活,活动措施到位
根据《2014年成华区质量强区工作计划》,成华区质量强区领导小组采取多种措施,全方位开展工作,使我区质量强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一是抓基础,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建档工作。因成华区处于成都市北改重要区域,区内很多企业近年都进入关、停、转、迁状态,导致区内企业基数变化较大,为便于加强管理与监督,2月份组织召开了成华区2014年质量工作会,总结了2013年质量强区工作,安排部署2014年质量工作目标任务,特别要求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对辖区内企业进行重新排查统计,并以成都信用网、总局3C 取证名单、生产许可证取证名单为依托进行比对,摸清了底数,取得了成华区最新规模以上企业名单,完善了基础台账,达到了重点企业“一企一档”。
二是深入现场,开展监管与服务。今年上半年,共出动监管人员146人次,车辆84台次,开展了重要产品生产企业、机动车检测机构等单位的巡查和服务指导工作。工作中,根据成华企业实际与特点,设计印制了《成华区质监局服务企业征询表》、《成华区生产企业质量诚信承诺书》等4000余份,并在企业积极宣传采标工作、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向质量管理人员宣传质量工程师制度、首席质量官制度等,通过深入企业现场的看、问、查、讲,带动了标准、
计量、质量、认证等各项工作,提升了企业的质量意识和责任主体意识。
(四) 突出重点,狠抓民生工程
根据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今年将“食品相关产品整治”、“集贸市场计量工作”、“基层医疗卫生计量工作”作为民生工程。为落实上级精神,成华区委、区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及早筹措,提前开展工作。
一是制定了方案。制定了《成华区2014年计量惠民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成华区2014年食品相关产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成华区2014年食品相关产品整治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明确了责任分工,确立了工作标准和目标。
二是及时组织了业务培训。为确保区内36家集贸市场和43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计量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5月份及时组织计量负责人业务培训会,提高了对民生计量工作的认识,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是开展了全方位打造。按照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在食品相关产品的整治过程中,指导企业建立满足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控制和可追溯要求的管理制度,实现可追溯管理,督促企业全面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帮助企业争创四川省名牌,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发挥标杆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民生计量工程开展工作中,重点抓
了宣传引导、机制建设; 坚持法制宣贯与机制建设相结合,监督管理与诚信自律相结合,免费检定与执法检查相结合,重点整治与常态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计量监管长效机制。目前全区共检定各类计量器具4847台(件) ,计量民生工程达到了在用计量器具统一登记造册编号、统一组织周期检定和维修、统一粘贴检定合格标志、统一喷印或粘贴市场标识、统一编号后使用的“五统一”标准。计量器具强检率达96%,集贸市场“公平秤”配备率100%。实现了“日常监管到位,各类台帐登记到位,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到位,培训、宣传到位,受(处) 理计量举报、投诉处理到位的“五到位”。
(五) 以全覆盖抽检试点为抓手,加强质量监管
今年成华质监局担任成都市质监局开展的“区级单位监督抽检试点”工作,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和市委“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进一步完善成华区工业产品质量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质量,防范风险,成华质监局依据上级将“国抽、省抽、市抽”三级模式,变成“国抽、省抽、市抽、区抽”四级模式的精神,积极筹划。一是认真学习、研究了上级的文件精神,理清了工作思路。制定了《2014年成都市成华区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方案》,计划对本辖区内涉及安全,影响民生的消防产品、危险化学品、车用压缩天然气、钢材等重要产品实施监督抽查。二是组织相关人员对工业产品抽查知识、抽检产品作业指导文件、抽检工作文书等内容进行了学习,提高了作业人员的理论知识能力和工作能力。三是行动快速,积
极作为。在成都市质监局抽检经费没下拔到位的情况下,成华区委区政府先行下拔经费25万元,作为试点工作的启动经费。成华质监督局及时与检测机构联系,签订检测协议,组织人员按计划开展抽检工作。目前已按计划完成抽检工作。四是加强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处理。督促企业及时整改、按时提交整改情况报告和复查申请; 及时对企业质量负责人进行约谈,帮助企业分析查找原因、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强化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意识; 并将不合格企业纳入下一年监管重点,加强监督检查频次,预防不合格情况重复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拆迁企业帮扶力度不够。北改工程的实施,成华区部分企业面临拆迁、停产,部分企业面临搬迁,由于我们对企业帮扶力度不够,没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加之工业用地的紧张,没能将部分企业留在成华区域内,使成华区流失了部分优秀企业。
二是体现成华特色的亮点不明显。成华区质量强区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产品合格率提升明显,但还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特点,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 继续抓好“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推广工作,抓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 ”的学习与宣贯,全面完成今年确定的“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推广工作目标任务。
质量强市工作总结参考模板范文
篇一
按照成都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对照《成都市2014年全国质量强市行动计划》(成质强领〔2014〕4号) 及《2014年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专项工作目标》(成府目督发〔2014〕10号) 等文件精神,现对我区质量强区工作进行梳理与总结: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成华质量强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质量强市工作会议精神,把质量强市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积极想办法、拿方案,出台配套文件,采取有力措施,使我区质量强区工作深入有力的推进。
(一) 领导重视、组织领导到位
一是及时成立了组织。成华质量强区领导小组根据人员变动、职务调整,及时调整了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街道均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为推进质量强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制定了各类计划方案。及时制定了《2014年成华区质量强区工作意见》、《2014年成华区质量强区工作实施方案》和《2014年成华区质量强区工作计划》等文件,做到了活动有计划、有方案,为推进质量强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三是加大了资金投入。为全力推进成华区质量强区工作,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下拔专项资金80多万元,制作下发各类登统计本1300余本,印制各类规章制度及宣传资料10000余册。为推进质量强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 提前筹划,工作措施到位
2014年成华质量强区工作确立了以政府质量奖励为牵引,以目标任务为抓手的工作方针。
一是高调实施政府质量奖励,调动企业质量创优积极性。为加快推进“质量强区”战略, 扶持名优产品发展, 进一步激发企业争创更高层次名牌品牌产品的积极性,鼓励企业提升质量,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根据成华府〔2013〕28号) 文件精神,区政府历史性地拿出经费30.9万元,对获得“四川省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等称号的企业实施奖励,在企业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以目标任务为抓手,对成员单位进行目标考核。根据《成华区质量强区实施方案》,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四大质量提升工作分别由质监、发改、环保和城建等四个部门主抓,将今年我区重点开展的“三大计量民生工程”列入目标内容,年底将对成员单位进行全面目标考核。
三是建立了质量强区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形成协调配合、整体推
进的工作合力,努力培育一批特色比较明显、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质量强示范点,有力地带动了我区经济的发展。
(三) 方法灵活,活动措施到位
根据《2014年成华区质量强区工作计划》,成华区质量强区领导小组采取多种措施,全方位开展工作,使我区质量强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一是抓基础,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建档工作。因成华区处于成都市北改重要区域,区内很多企业近年都进入关、停、转、迁状态,导致区内企业基数变化较大,为便于加强管理与监督,2月份组织召开了成华区2014年质量工作会,总结了2013年质量强区工作,安排部署2014年质量工作目标任务,特别要求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对辖区内企业进行重新排查统计,并以成都信用网、总局3C 取证名单、生产许可证取证名单为依托进行比对,摸清了底数,取得了成华区最新规模以上企业名单,完善了基础台账,达到了重点企业“一企一档”。
二是深入现场,开展监管与服务。今年上半年,共出动监管人员146人次,车辆84台次,开展了重要产品生产企业、机动车检测机构等单位的巡查和服务指导工作。工作中,根据成华企业实际与特点,设计印制了《成华区质监局服务企业征询表》、《成华区生产企业质量诚信承诺书》等4000余份,并在企业积极宣传采标工作、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向质量管理人员宣传质量工程师制度、首席质量官制度等,通过深入企业现场的看、问、查、讲,带动了标准、
计量、质量、认证等各项工作,提升了企业的质量意识和责任主体意识。
(四) 突出重点,狠抓民生工程
根据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今年将“食品相关产品整治”、“集贸市场计量工作”、“基层医疗卫生计量工作”作为民生工程。为落实上级精神,成华区委、区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及早筹措,提前开展工作。
一是制定了方案。制定了《成华区2014年计量惠民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成华区2014年食品相关产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成华区2014年食品相关产品整治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明确了责任分工,确立了工作标准和目标。
二是及时组织了业务培训。为确保区内36家集贸市场和43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计量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5月份及时组织计量负责人业务培训会,提高了对民生计量工作的认识,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是开展了全方位打造。按照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在食品相关产品的整治过程中,指导企业建立满足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控制和可追溯要求的管理制度,实现可追溯管理,督促企业全面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帮助企业争创四川省名牌,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发挥标杆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民生计量工程开展工作中,重点抓
了宣传引导、机制建设; 坚持法制宣贯与机制建设相结合,监督管理与诚信自律相结合,免费检定与执法检查相结合,重点整治与常态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计量监管长效机制。目前全区共检定各类计量器具4847台(件) ,计量民生工程达到了在用计量器具统一登记造册编号、统一组织周期检定和维修、统一粘贴检定合格标志、统一喷印或粘贴市场标识、统一编号后使用的“五统一”标准。计量器具强检率达96%,集贸市场“公平秤”配备率100%。实现了“日常监管到位,各类台帐登记到位,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到位,培训、宣传到位,受(处) 理计量举报、投诉处理到位的“五到位”。
(五) 以全覆盖抽检试点为抓手,加强质量监管
今年成华质监局担任成都市质监局开展的“区级单位监督抽检试点”工作,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和市委“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进一步完善成华区工业产品质量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质量,防范风险,成华质监局依据上级将“国抽、省抽、市抽”三级模式,变成“国抽、省抽、市抽、区抽”四级模式的精神,积极筹划。一是认真学习、研究了上级的文件精神,理清了工作思路。制定了《2014年成都市成华区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方案》,计划对本辖区内涉及安全,影响民生的消防产品、危险化学品、车用压缩天然气、钢材等重要产品实施监督抽查。二是组织相关人员对工业产品抽查知识、抽检产品作业指导文件、抽检工作文书等内容进行了学习,提高了作业人员的理论知识能力和工作能力。三是行动快速,积
极作为。在成都市质监局抽检经费没下拔到位的情况下,成华区委区政府先行下拔经费25万元,作为试点工作的启动经费。成华质监督局及时与检测机构联系,签订检测协议,组织人员按计划开展抽检工作。目前已按计划完成抽检工作。四是加强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处理。督促企业及时整改、按时提交整改情况报告和复查申请; 及时对企业质量负责人进行约谈,帮助企业分析查找原因、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强化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意识; 并将不合格企业纳入下一年监管重点,加强监督检查频次,预防不合格情况重复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拆迁企业帮扶力度不够。北改工程的实施,成华区部分企业面临拆迁、停产,部分企业面临搬迁,由于我们对企业帮扶力度不够,没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加之工业用地的紧张,没能将部分企业留在成华区域内,使成华区流失了部分优秀企业。
二是体现成华特色的亮点不明显。成华区质量强区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产品合格率提升明显,但还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特点,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 继续抓好“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推广工作,抓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 ”的学习与宣贯,全面完成今年确定的“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推广工作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