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珍爱生命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路,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思想素质的提高对学校工作和社会发展有良性的影响。   【关键词】珍爱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思想教育素质教育   正文: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素质教育后,通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完善,素质教育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展,并且取得成效,素质教育深入人心。   素质教育的对象是人,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生命的载体。没了生命,就没了教育的对象;没有好的身体,自身素质的提高会变成雾里看花。所以我认为珍爱生命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应当在素质教育中全面展开。只要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就会有无穷尽的生命力,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体现。只要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安全教育将会是事半功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素质教育的开展将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空间。为此我认为做好学生珍爱生命教育是件刻不容缓的事。   现在的校园内外,学生存在一些奇怪现象:轻生、自残、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这些现象是学校安全隐患的滋生体,安全问题也因此而时有发生,引起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强烈反应,安全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也为此想了许多方法:就学生安全问题采取很多措施,在上课、吃、行、住等方面也做了周密的安排,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可是工作做了,效果却不尽人意,特别是留守儿童远离父母,隔代教育,老人精力不足等问题导致许多学生的行为怪异。第一线的教师都知道,现在的学生在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很难教育,问题少年为数不少,安全隐患难以控制,各种安全措施治标而治不了本。   为此,本人认为现在的教育当改变一下切入点和方式:从珍爱生命教育入手,联系安全教育内容,结合素质教育的开展,从上到下落实珍爱生命教育。从学生步入校园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将珍爱生命的内容编写成教科书,安排课时上课,并且每个学期像语文、数学、英语一样进行考核,让学生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深刻的认识,从本质上去影响学生的思想向健康方向发展。珍爱生命教育的内容本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结合我国古代精神文化精髓,进行对生命的认识教育   让学生对生命有清楚的认识,知道自己的生命与父母的关系,知道自己的生命来自父母;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它不仅仅是自己的,更属于所有关心、呵护、爱着他的人。融中国古代孝道于珍爱生命教育之中,让学生从小就有长大了该怎么孝敬父母、孝敬老人的思想,理解尊老爱幼的意义。我认为长期为学生灌输这些思想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会有良性的影响。   2、结合现实现象,教育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例证阐述生命的脆弱,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它不能像落叶那样重获生机,是不能周而复始的,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珍爱生命重要性,培养学生不仅要为自己坚强地活,更应该为爱他的人努力地活着。让学生明白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地成长是一种责任,那是对自己、对爱自己的人负责。明白当一个人不爱惜自己时,将会束缚了多少人的快乐,牵动了多少人的心。   同时,将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通问题、自然灾害问题、人祸问题与珍爱生命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道德贯穿于珍爱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理解,借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3、杜绝危害生命健康的因素:在这里主要指学生抽烟、喝酒和打架斗殴的现象   一些在校学生喜欢抽烟,校外学习喝酒,不仅是中学生,小学五六年级已经出现个别现象。抽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烟瘾。而是好奇而导致,是社会的影响。如果从小就对学生进行抽烟、喝酒与生命健康关系的教育,让学生从心底里认识到抽烟与喝酒对自己健康的危害,我相信抽烟、喝酒现象在校园内将得到控制。   打架斗殴是青少年常犯的事,学校、社会都为此而伤神。我认为控制这种行为也可以通过珍爱生命教育来完成:在教育中融合古代德育知识,让学生知道打架斗殴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及对家人和社会的危害,知道打架斗殴有可能失去生命,不是解决同学间矛盾的最好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遏制青少年暴力思想的形成。   4、将珍爱生命与体育锻炼结合起来   现在由于安全问题,体育运动在校园不再像过去那样活跃,体育课的开展也是因为安全问题而受阻碍。从平时体育考试信息可以看出现在学生身体素质成下滑趋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学生缺少锻炼是主要原因。社会、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溺爱也是一个原因。许多学生家长宁愿自己的小孩整天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上网,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出去玩。学生体力劳动没有了,体育活动也失去了,身体素质因此难以得到提高。为此学校教育当从学生心理入手,让学生知道“生命在于运动!”“想要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活力,体育锻炼是一条捷径”。因而只有从提高学生的热爱生命意识出发,从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并且提供学生早锻炼的时间与环境,让学生自行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持之以恒、吃苦耐劳和迎难而上的精神。这样,全方位锻炼学生,学生身体素质好了,思想素质也提高了,相信学生的其他素质也会很快提高。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现在的素质教育当结合社会实际,改变教育思路从学生的思想入手,将开展珍爱生命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政策来落实,全国上下齐抓共管,以珍爱生命教育为基础,狠抓思想教育。这样,在确保学生思想素质提高的前提下进行素质教育将会有更好的效果。珍爱生命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安全教育的效果,珍爱生命教育也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成效。

  【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路,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思想素质的提高对学校工作和社会发展有良性的影响。   【关键词】珍爱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思想教育素质教育   正文: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素质教育后,通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完善,素质教育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展,并且取得成效,素质教育深入人心。   素质教育的对象是人,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生命的载体。没了生命,就没了教育的对象;没有好的身体,自身素质的提高会变成雾里看花。所以我认为珍爱生命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应当在素质教育中全面展开。只要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就会有无穷尽的生命力,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体现。只要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安全教育将会是事半功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素质教育的开展将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空间。为此我认为做好学生珍爱生命教育是件刻不容缓的事。   现在的校园内外,学生存在一些奇怪现象:轻生、自残、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这些现象是学校安全隐患的滋生体,安全问题也因此而时有发生,引起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强烈反应,安全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也为此想了许多方法:就学生安全问题采取很多措施,在上课、吃、行、住等方面也做了周密的安排,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可是工作做了,效果却不尽人意,特别是留守儿童远离父母,隔代教育,老人精力不足等问题导致许多学生的行为怪异。第一线的教师都知道,现在的学生在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很难教育,问题少年为数不少,安全隐患难以控制,各种安全措施治标而治不了本。   为此,本人认为现在的教育当改变一下切入点和方式:从珍爱生命教育入手,联系安全教育内容,结合素质教育的开展,从上到下落实珍爱生命教育。从学生步入校园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将珍爱生命的内容编写成教科书,安排课时上课,并且每个学期像语文、数学、英语一样进行考核,让学生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深刻的认识,从本质上去影响学生的思想向健康方向发展。珍爱生命教育的内容本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结合我国古代精神文化精髓,进行对生命的认识教育   让学生对生命有清楚的认识,知道自己的生命与父母的关系,知道自己的生命来自父母;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它不仅仅是自己的,更属于所有关心、呵护、爱着他的人。融中国古代孝道于珍爱生命教育之中,让学生从小就有长大了该怎么孝敬父母、孝敬老人的思想,理解尊老爱幼的意义。我认为长期为学生灌输这些思想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会有良性的影响。   2、结合现实现象,教育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例证阐述生命的脆弱,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它不能像落叶那样重获生机,是不能周而复始的,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珍爱生命重要性,培养学生不仅要为自己坚强地活,更应该为爱他的人努力地活着。让学生明白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地成长是一种责任,那是对自己、对爱自己的人负责。明白当一个人不爱惜自己时,将会束缚了多少人的快乐,牵动了多少人的心。   同时,将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通问题、自然灾害问题、人祸问题与珍爱生命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道德贯穿于珍爱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理解,借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3、杜绝危害生命健康的因素:在这里主要指学生抽烟、喝酒和打架斗殴的现象   一些在校学生喜欢抽烟,校外学习喝酒,不仅是中学生,小学五六年级已经出现个别现象。抽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烟瘾。而是好奇而导致,是社会的影响。如果从小就对学生进行抽烟、喝酒与生命健康关系的教育,让学生从心底里认识到抽烟与喝酒对自己健康的危害,我相信抽烟、喝酒现象在校园内将得到控制。   打架斗殴是青少年常犯的事,学校、社会都为此而伤神。我认为控制这种行为也可以通过珍爱生命教育来完成:在教育中融合古代德育知识,让学生知道打架斗殴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及对家人和社会的危害,知道打架斗殴有可能失去生命,不是解决同学间矛盾的最好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遏制青少年暴力思想的形成。   4、将珍爱生命与体育锻炼结合起来   现在由于安全问题,体育运动在校园不再像过去那样活跃,体育课的开展也是因为安全问题而受阻碍。从平时体育考试信息可以看出现在学生身体素质成下滑趋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学生缺少锻炼是主要原因。社会、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溺爱也是一个原因。许多学生家长宁愿自己的小孩整天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上网,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出去玩。学生体力劳动没有了,体育活动也失去了,身体素质因此难以得到提高。为此学校教育当从学生心理入手,让学生知道“生命在于运动!”“想要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活力,体育锻炼是一条捷径”。因而只有从提高学生的热爱生命意识出发,从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并且提供学生早锻炼的时间与环境,让学生自行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持之以恒、吃苦耐劳和迎难而上的精神。这样,全方位锻炼学生,学生身体素质好了,思想素质也提高了,相信学生的其他素质也会很快提高。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现在的素质教育当结合社会实际,改变教育思路从学生的思想入手,将开展珍爱生命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政策来落实,全国上下齐抓共管,以珍爱生命教育为基础,狠抓思想教育。这样,在确保学生思想素质提高的前提下进行素质教育将会有更好的效果。珍爱生命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安全教育的效果,珍爱生命教育也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成效。


相关内容

  • 珍爱生命感恩生活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 珍爱生命 感恩生活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珍爱生命.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为宗旨,以"珍爱生命,感恩生活"为主题,通 ...

  • 珍爱生命安全出行
  • < 珍爱生命安全出行>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每年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死于非命,同时,非致命意外伤害也在折磨着更多的少年儿童及其父母亲友.这些安全事故以血和生命的代价一次次敲响了安全教育的警钟.小学生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然而,当今生活环境的千变万化 ...

  • 珍爱生命活动方案
  • 五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专题活动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徐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徐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活动的通知>(徐教基[2013]13号)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浅谈中职学生珍爱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与途径
  •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珍爱生命意识普遍较为淡薄的现象,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与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珍爱生命教育:内容:途径 (湖南省十二五教科研规划课题论文) [中图分类号]G422.6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 ...

  • 2017年全国中小学生预防溺水专题教育
  • 返回首页登录 学习时间:2017年4月24日-6月30日 学校版(由学校组织统一观看) 家庭版(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 查看完成情况 × 第一步: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第二步:进入公众号,点击底部的"安全活动--2017防溺水专题"进 ...

  • 珍爱生命保护自我
  • 珍爱生命 保护自我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卫生知识和急救技术,学会保护自己. 2.用活动.知识竞答.讲故事.即兴表演等形式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自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形成学习.宣讲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 ...

  • 珍爱生命(教案)
  • "珍爱生命"教学设计 执教学校:九龙镇黄泥完小 授课教师: 唐 碧 珍爱生命 教学设想: 主要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即通过交通事故视频和汶川.玉树地震的相关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再利用伤感的音乐来渲染氛围,犹如亲临现场的情境让学生们感同身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到了一种此处 ...

  • 珍爱生命教育活动方案
  • 珍爱生命教育活动方案 八(4)班 一.指导思想 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为宗旨,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认 ...

  • [珍爱生命,祝你平安-交通安全教育]教学案例
  •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调查.交流.分析研究交通事故的事例及原因,初步懂得交通法规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运用观察.调查等各种办法搜集.整理关于交通法规.交通事故的信息:使学生初步具有归纳能力和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