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感

从比较中感悟《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著作。他通过十多年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然后把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把对农村社会现象的认识提高到理论层面,从而得出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关系和风俗民情等方面具有规律性的认识。

时隔半个多世纪,中国经历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根本变化,还经历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性巨变,并由此引发乡村面貌发生巨变。那么,在中国处于的社会转型期,乡村面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学学者,都应该回答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贺雪峰教授多年来不辞辛劳,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并据调查中所见、所闻、所思,写下了《新乡土中国》一书。本书是以费孝通先生为学术楷模,关于处在转型期乡村社会的调查笔记。透过他朴实的话语,以及建立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的思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当前中国农村转型期的全景图。它让我们知道:中国农村在过去短短的几十年里面发生了什么?

对这两本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下关于中国农村社会的著作进行比较,对于认识新旧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状况,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及观察、认识农村社会的方法,从事社会学学习和研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从书名即可看出,这两本著作具有很大的关联度。从共同点来看,这两本著作都是以“乡土中国”即中国农村社会,特别是镇(乡)、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农民的状况为对象展开研究,

并从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试图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从而为人们认识中国国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多年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社会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再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基础上的。因此,两部著作都使活生生的中国乡村展现在眼前,对农村社会、对农民状况细节的描述详尽而深刻。

从内容和方法论等方面看,这两本著作则各具特点。

从内容来看,《乡土中国》贯穿的主线是对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认识和分析。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主线作了考察和论证。因此,文中在分析这一社会结构时,运用了“团体格局”“差序格局”等概念,并把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概括为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水波向外一圈圈扩张的“富于伸缩性的网络”。

费孝通先生所描绘的中国,是“捆在土地上的中国”,即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大量小农以农作为生,宗法制度及家庭伦理控制社会的中国;而贺雪峰教授笔下的中国,则是与市场紧密联系,城市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人际关系开始理性化的中国。因此,二者在具体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在《新乡土中国》中出现的比如“农村选举”、“计划生育”、“农民上访”、“两委关系”、“招商引资”等概念,在《乡土中国》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在“乡土中国”前冠之以“新”,是有道理的;也可以说,《新乡土中国》是《乡土中国》的续篇、发展和丰富。

两书的方法论不同。虽然调查和研究的都是中国农村社会,但

指导两位学者的方法论有所区别,这影响到他们各自得出的结论和成果的形式。费孝通早期留学英国,师从马林诺斯基教授。马林诺斯基在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功能主义”,喜欢研究社会制度。因此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乡土中国时,深受功能学派影响。他曾说:“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贺雪峰教授的《新乡土中国》正如其本人所言:“是在具体农村调查中形成的一些随感。”是对当下中国乡村所做的调查,全书没铺天盖地的理论,全是一篇篇短小的调查笔记,一点点把关于中国当下农村的各个方面细致地描述出来。六十多篇笔记使活生生的乡村如在目击,呈现实际乡村的处境与复杂性。而不像费孝通先生,是在更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层面上来理解当时的乡土中国。

《新乡土中国》之后, 贺雪峰教授另外写了一本《乡村社会关键词——进入21 世纪的中国乡村素描》,号称《新乡土中国 》的姊妹篇。描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发生的“巨变”的图景。该书自序中一开篇便说“2000年前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变,这是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除了描述当前乡村社会的“巨变”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巨变”是贺雪峰教授视角的巨变。如贺雪峰教授自己所言,在《新乡土中国》这本书中他对当时的乡村中国做了一个静态的素描,以区

别于费老描写的《乡土中国》,从这个角度来说,《新乡土中国》当然也算得上是运用了“动态”的视角。但以理解当下的乡村社会而言,如笔者所说,“《新乡土中国》是我对中国农村首次的学术观察,这个观察可以说是既无时间,又无空间,是一种静态的观察。”⑥而《乡村社会关键词》则弥补了此前的这一缺陷,贺雪峰教授在此书中,既有时间,也有空间,从而将中国乡村社会的素描变成一幅“动态”的素描。

从动态的时间上来说,贺雪峰教授力图在本书中为我们展示当前乡村社会各个领域的变迁,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三大巨变:制度之巨变、流动之巨变与价值之巨变,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丰富的变动的乡村中国画卷。从小的方面来说,则涉及多个题域。正是因为有了区域比较的视角,从而有了空间观念,从而就可以比较可行地展示中国这个巨型社会的众多差异。当然,这些差异背后却同样遵循着相似的演变轨迹,如贺雪峰教授所说的,价值上由本体性价值向社会性价值的转变,村庄的开放度由封闭性向流动性转变,农民行动单位总体而言的超出核心家庭以外的各个单位的迅速解体等等,这些变化对于不同区域的农村而言,几乎均是共性的。借用该书扉页的一句话:“这份真实而沉重的笔记体素描,将引领你重新审视我们的乡村和中国的未来。”

无论是费孝通先生还是贺雪峰先生,他们的研究,真正体现了对中国、对农民的关心。两人都跑了中国的许多地方,追求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和把握,注意那些人们通常不大注意的却具有学术意味的细

节。因此,两位学者虽然以中国农村为研究对象,学术视野却是开阔的。费孝通先生当年研究时, 中国确实是一个“乡土中国”。那时的农村基本上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农村;就整个中国来说,也基本上是乡土的。费老的一本英文版著作的书名中译可能更准确地注释了他的乡土中国的准确含义——“捆在土地上的中国”。而今天的中国尽管农民还占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略多于60%,中国最广大的地区仍然是农村,但是中国的农民和农村现在其实更多是捆在市场上,而不是捆在土地上。

这里,前后两代学者呈现给你的是有心人的思考,真正体现出了学者一脉相承的良心,他们对中国乡村所做的调查,以及简朴平实、深入浅出的著述,冲出你原有的对乡村的经验与想像,让你去思考,甚至想有所行动。

从比较中感悟《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著作。他通过十多年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然后把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把对农村社会现象的认识提高到理论层面,从而得出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关系和风俗民情等方面具有规律性的认识。

时隔半个多世纪,中国经历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根本变化,还经历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性巨变,并由此引发乡村面貌发生巨变。那么,在中国处于的社会转型期,乡村面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学学者,都应该回答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贺雪峰教授多年来不辞辛劳,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并据调查中所见、所闻、所思,写下了《新乡土中国》一书。本书是以费孝通先生为学术楷模,关于处在转型期乡村社会的调查笔记。透过他朴实的话语,以及建立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的思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当前中国农村转型期的全景图。它让我们知道:中国农村在过去短短的几十年里面发生了什么?

对这两本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下关于中国农村社会的著作进行比较,对于认识新旧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状况,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及观察、认识农村社会的方法,从事社会学学习和研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从书名即可看出,这两本著作具有很大的关联度。从共同点来看,这两本著作都是以“乡土中国”即中国农村社会,特别是镇(乡)、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农民的状况为对象展开研究,

并从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试图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从而为人们认识中国国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多年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社会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再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基础上的。因此,两部著作都使活生生的中国乡村展现在眼前,对农村社会、对农民状况细节的描述详尽而深刻。

从内容和方法论等方面看,这两本著作则各具特点。

从内容来看,《乡土中国》贯穿的主线是对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认识和分析。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主线作了考察和论证。因此,文中在分析这一社会结构时,运用了“团体格局”“差序格局”等概念,并把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概括为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水波向外一圈圈扩张的“富于伸缩性的网络”。

费孝通先生所描绘的中国,是“捆在土地上的中国”,即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大量小农以农作为生,宗法制度及家庭伦理控制社会的中国;而贺雪峰教授笔下的中国,则是与市场紧密联系,城市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人际关系开始理性化的中国。因此,二者在具体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在《新乡土中国》中出现的比如“农村选举”、“计划生育”、“农民上访”、“两委关系”、“招商引资”等概念,在《乡土中国》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在“乡土中国”前冠之以“新”,是有道理的;也可以说,《新乡土中国》是《乡土中国》的续篇、发展和丰富。

两书的方法论不同。虽然调查和研究的都是中国农村社会,但

指导两位学者的方法论有所区别,这影响到他们各自得出的结论和成果的形式。费孝通早期留学英国,师从马林诺斯基教授。马林诺斯基在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功能主义”,喜欢研究社会制度。因此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乡土中国时,深受功能学派影响。他曾说:“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贺雪峰教授的《新乡土中国》正如其本人所言:“是在具体农村调查中形成的一些随感。”是对当下中国乡村所做的调查,全书没铺天盖地的理论,全是一篇篇短小的调查笔记,一点点把关于中国当下农村的各个方面细致地描述出来。六十多篇笔记使活生生的乡村如在目击,呈现实际乡村的处境与复杂性。而不像费孝通先生,是在更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层面上来理解当时的乡土中国。

《新乡土中国》之后, 贺雪峰教授另外写了一本《乡村社会关键词——进入21 世纪的中国乡村素描》,号称《新乡土中国 》的姊妹篇。描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发生的“巨变”的图景。该书自序中一开篇便说“2000年前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变,这是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除了描述当前乡村社会的“巨变”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巨变”是贺雪峰教授视角的巨变。如贺雪峰教授自己所言,在《新乡土中国》这本书中他对当时的乡村中国做了一个静态的素描,以区

别于费老描写的《乡土中国》,从这个角度来说,《新乡土中国》当然也算得上是运用了“动态”的视角。但以理解当下的乡村社会而言,如笔者所说,“《新乡土中国》是我对中国农村首次的学术观察,这个观察可以说是既无时间,又无空间,是一种静态的观察。”⑥而《乡村社会关键词》则弥补了此前的这一缺陷,贺雪峰教授在此书中,既有时间,也有空间,从而将中国乡村社会的素描变成一幅“动态”的素描。

从动态的时间上来说,贺雪峰教授力图在本书中为我们展示当前乡村社会各个领域的变迁,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三大巨变:制度之巨变、流动之巨变与价值之巨变,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丰富的变动的乡村中国画卷。从小的方面来说,则涉及多个题域。正是因为有了区域比较的视角,从而有了空间观念,从而就可以比较可行地展示中国这个巨型社会的众多差异。当然,这些差异背后却同样遵循着相似的演变轨迹,如贺雪峰教授所说的,价值上由本体性价值向社会性价值的转变,村庄的开放度由封闭性向流动性转变,农民行动单位总体而言的超出核心家庭以外的各个单位的迅速解体等等,这些变化对于不同区域的农村而言,几乎均是共性的。借用该书扉页的一句话:“这份真实而沉重的笔记体素描,将引领你重新审视我们的乡村和中国的未来。”

无论是费孝通先生还是贺雪峰先生,他们的研究,真正体现了对中国、对农民的关心。两人都跑了中国的许多地方,追求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和把握,注意那些人们通常不大注意的却具有学术意味的细

节。因此,两位学者虽然以中国农村为研究对象,学术视野却是开阔的。费孝通先生当年研究时, 中国确实是一个“乡土中国”。那时的农村基本上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农村;就整个中国来说,也基本上是乡土的。费老的一本英文版著作的书名中译可能更准确地注释了他的乡土中国的准确含义——“捆在土地上的中国”。而今天的中国尽管农民还占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略多于60%,中国最广大的地区仍然是农村,但是中国的农民和农村现在其实更多是捆在市场上,而不是捆在土地上。

这里,前后两代学者呈现给你的是有心人的思考,真正体现出了学者一脉相承的良心,他们对中国乡村所做的调查,以及简朴平实、深入浅出的著述,冲出你原有的对乡村的经验与想像,让你去思考,甚至想有所行动。


相关内容

  • 台湾乡土文学论战的历史真相
  • 作者:樊洛平 <文艺报> 2001年09期 乡土文学论战之今昔 从历史上看,发生于1977至1978年的乡土文学论战,是台湾光复以来未曾有过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论战.它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其影响又远远超出了文坛论战的范围.面对70年代台湾遭逢外交变局.钓鱼岛事件等严峻现实,面对台湾 ...

  • 乡土文化何以复兴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两位青年作家脚踩坚实大地,深入乡土生活,以各自的切身观察 ...

  • 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脉络_问题及展望
  • 第14卷第1期2014年2月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14,No. 1Feb. 2014 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脉络.问题及展望 吴志宏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云南 ...

  • 从[乡土中国]到乡土文化,乡土建筑
  • 乡土建筑 ●云南建筑 20 - 6 05 0 从< 乡土中国> 到乡土文化. 乡土建筑 白 杰 范 雷峰 ( 明理 工大 学 建筑工 程学 院 , 昆 云南 昆明 6 05 ) 50 1 摘 要: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 去是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 目的是 在配合人们 的 塑造 了人们" ...

  • 论述现代知识分子的乡土姿态
  • 第35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1月 Vol.35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13 现代知识分子的乡土姿态论述 汪 晴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3300) 摘 要:现代知识分子的乡土姿态大致分为三种类 ...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对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在大学的时候有过短暂的接触,当时只是随手地翻了几页,在脑海里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在研究生阶段,看过导师给的一些重要的阅读书目之后,又又一次地发现了这本书,从图书馆借来,看完之后,对于这本书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本书跟平常的社会调查 ...

  • 乡土中国书评
  • <乡土中国>--当代中国社会现象的根源 <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先生在1947年写成的,对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语言通俗易懂.虽然距离当代社会已有六十多年,在阅读和领悟的过程中却可以看到许多当代社会的影子.若是按照政治上时代的划分,1947年的中国是 ...

  • 从[秦腔]看陕西乡土文化的没落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年 月 从<秦腔>看陕西乡土文化的没落 内容提要 贾平凹是当代深受关注的地域性作家,从小生活在农村.现蛰居现代都市,但是对于故乡的深厚感情却没有因时间.空间的变化有所消退.在<秦腔> ...

  • 新感觉派小说的乡土想象
  • 作者:张鸿声 学术论坛 2008年04期 早期海派,特别是新感觉派表达上海的全部基础,是力图突出上海在物质与消费意义上趋近欧美的最新动态.由于其叙事策略取决于对上海巨大的物质与消费生活的想象力,它抛弃了传统/现代的时间线索,而在共时性的空间结构中架构起西方/中国图影,把上海城市中的中国式成分,如乡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