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总结

《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3.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二、词类活用:

1.生生:瓶无储粟,生生所资(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2.怡:眄庭柯以怡颜(愉快,使愉快) 3.傲:倚南窗以寄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4.容膝:审容膝之易安(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5.日: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日) 6.琴,书:乐琴书以消忧(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7.棹:或棹孤舟(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三、一词多义:

1.心——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2.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3.故——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4.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5.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6.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四、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9.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滕王阁序》

一、通假字

1.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 2.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3.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 二、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三、一词多义

1、故——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即——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

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

5、引——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恭疏短引(名词,序)

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6、穷——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7、数——shù——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shǔ——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shuò——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8、趋——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9、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10、矣——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四、古今异义 1.时维九月 古义:在

今义: 常作“维护”、“维持” 2.俨骖騑于上路 古义:高高的道路 今义: 走上路程 3.穷且益坚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 没有钱,穷困 4.所赖君子见机

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 今义: 看机会,看形式 5.盛筵难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 又一次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物(有)华天(有)宝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 (4)所赖君子安(于)贫 2.被动句

(1)怀帝阍而不见 (2)纤歌凝而白云遏 3.倒装句

(1)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3)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逍遥游》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 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二、词类活用

1.水:水击三千里(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南: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作动词,南飞)

3.非: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4.致: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 5.大:鲲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6.怪:志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 三、一词多义

以——去以六月息者也(凭、乘)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用)

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是„„还是„„”)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代词,代第一人称)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代词,代第三人称)其真无马邪(难道)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其中) 吾其还也(还是)

且——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再说) 吾死且不惧,彘酒安足辞(尚且) 且尔言过矣(况且)

以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而且) 县官且顺群臣言(暂且)

且战且退(一边„„一边„„) 且适南冥也(将要;到、往;海)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乃——而后乃今培风(才)

臣非知君,知君者乃苏君(是,表判断)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只,仅仅)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 家祭勿忘告乃翁(你,你的)

无乃尔是过与(与“无”连用,表示推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于是)

时——时则不至(有时)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季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隔一段时间,有时候)

别君去兮何时还(时候,时间) 时不利兮骓不逝(时运,时机) 学而时习之(按时)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当时,那时) 时与出游猎(时常,经常) 知——小知不及大知(同“智”,智慧) 朝菌不知晦朔(知道)

孰为汝多知乎(知识,见解) 知我者,鲍子也(了解)

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知己)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 修——未有知其修者(长) 修守战之具(整治,治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研究、学习) 邹忌修八尺有余(高) 比——行比一乡(联合)

比至陈,车六七白乘(等到) 天涯若比邻(挨着) 比比皆是也(处处) 朋比为奸(勾结)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认为和„„一样)

与天地兮比寿(等同)。

数——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拼命追求) 数罟不入夸池(细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多次,屡次)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几) 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数不胜数(计算)

树——虽然,犹有未树也(树立,动词) 种植(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木(中有杂树)

善——泠然善也(高远) 好,表答应(王曰:“善。”) 擅长(京中善口技者)

善良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之——鹏之徙于南冥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则芥为之舟(助词,不译)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 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这,指两只小动物)

四、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泛指动物 今义:虫子 5.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6.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古义:春天山林沼泽间游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的马

7.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古义:旋风 今义:羊的犄角 8.神人无功 古义:无功利 今义:没有功劳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 (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2.倒装句

(1)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2)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 (3)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4)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

《陈情表》

一、通假字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患)

2、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蓐,通“褥”,草褥子,草席)

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4、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二、词类活用

1.仕: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2.闻: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3.终:无以终余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

4.卒:保卒余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了)

5.日:则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6.内: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名词作状语,在家里。)

7.躬亲:躬亲抚养(名词作状语,亲自) 8.犬马: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9.外: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作状语,在外面。)

10.闵凶: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11.微贱: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12.故老: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13.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14.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名词,远的地方)

15.秀才: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16.孝廉:举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三、一词多义

1.行——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以——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4.至——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5.见——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 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6.亲——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7.日——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8.拜——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9.当——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10.薄——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11.夙——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四、古今异义

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报告,申诉 今义:使人知道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3.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 4.至于成立 古义:到

今义:连词,提及,另外 5.至于成立 古义:长大成人 今义:建立,形成

6.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古义:授予官职或名号 今义:除去、消除

7.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古义:两难处境 今义:前进、后退。 8.臣之辛苦 古义:辛酸苦楚 今义:身心劳苦 9.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10.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向前,奔走效力 今义:很快的跑 11.拜臣郎中

古义:上书部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1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今义:数量少 13.岂敢盘桓

古义:犹疑不决的样子;今义:在一个地方来回走;逗留

14.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古义:幸运

今义: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今臣亡国贱俘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2.介词结构后置:

(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2)急于星火 3.省略句:

(1)谨拜表以闻(陛下)

(2)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 (3)则告诉(陛下)不许 (4)少仕(于)伪朝 4.被动句:

(1)告诉不许(我申诉苦衷,请求暂 缓赴任,而没有被允许。)

(2)而刘夙婴疾病(被疾病纠缠)

《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3.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二、词类活用:

1.生生:瓶无储粟,生生所资(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2.怡:眄庭柯以怡颜(愉快,使愉快) 3.傲:倚南窗以寄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4.容膝:审容膝之易安(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5.日: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日) 6.琴,书:乐琴书以消忧(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7.棹:或棹孤舟(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三、一词多义:

1.心——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2.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3.故——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4.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5.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6.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四、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9.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滕王阁序》

一、通假字

1.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 2.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3.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 二、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三、一词多义

1、故——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即——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

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

5、引——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恭疏短引(名词,序)

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6、穷——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7、数——shù——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shǔ——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shuò——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8、趋——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9、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10、矣——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四、古今异义 1.时维九月 古义:在

今义: 常作“维护”、“维持” 2.俨骖騑于上路 古义:高高的道路 今义: 走上路程 3.穷且益坚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 没有钱,穷困 4.所赖君子见机

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 今义: 看机会,看形式 5.盛筵难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 又一次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物(有)华天(有)宝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 (4)所赖君子安(于)贫 2.被动句

(1)怀帝阍而不见 (2)纤歌凝而白云遏 3.倒装句

(1)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3)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逍遥游》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 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二、词类活用

1.水:水击三千里(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南: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作动词,南飞)

3.非: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4.致: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 5.大:鲲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6.怪:志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 三、一词多义

以——去以六月息者也(凭、乘)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用)

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是„„还是„„”)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代词,代第一人称)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代词,代第三人称)其真无马邪(难道)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其中) 吾其还也(还是)

且——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再说) 吾死且不惧,彘酒安足辞(尚且) 且尔言过矣(况且)

以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而且) 县官且顺群臣言(暂且)

且战且退(一边„„一边„„) 且适南冥也(将要;到、往;海)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乃——而后乃今培风(才)

臣非知君,知君者乃苏君(是,表判断)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只,仅仅)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 家祭勿忘告乃翁(你,你的)

无乃尔是过与(与“无”连用,表示推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于是)

时——时则不至(有时)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季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隔一段时间,有时候)

别君去兮何时还(时候,时间) 时不利兮骓不逝(时运,时机) 学而时习之(按时)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当时,那时) 时与出游猎(时常,经常) 知——小知不及大知(同“智”,智慧) 朝菌不知晦朔(知道)

孰为汝多知乎(知识,见解) 知我者,鲍子也(了解)

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知己)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 修——未有知其修者(长) 修守战之具(整治,治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研究、学习) 邹忌修八尺有余(高) 比——行比一乡(联合)

比至陈,车六七白乘(等到) 天涯若比邻(挨着) 比比皆是也(处处) 朋比为奸(勾结)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认为和„„一样)

与天地兮比寿(等同)。

数——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拼命追求) 数罟不入夸池(细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多次,屡次)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几) 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数不胜数(计算)

树——虽然,犹有未树也(树立,动词) 种植(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木(中有杂树)

善——泠然善也(高远) 好,表答应(王曰:“善。”) 擅长(京中善口技者)

善良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之——鹏之徙于南冥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则芥为之舟(助词,不译)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 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这,指两只小动物)

四、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泛指动物 今义:虫子 5.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6.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古义:春天山林沼泽间游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的马

7.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古义:旋风 今义:羊的犄角 8.神人无功 古义:无功利 今义:没有功劳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 (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2.倒装句

(1)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2)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 (3)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4)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

《陈情表》

一、通假字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患)

2、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蓐,通“褥”,草褥子,草席)

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4、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二、词类活用

1.仕: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2.闻: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3.终:无以终余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

4.卒:保卒余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了)

5.日:则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6.内: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名词作状语,在家里。)

7.躬亲:躬亲抚养(名词作状语,亲自) 8.犬马: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9.外: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作状语,在外面。)

10.闵凶: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11.微贱: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12.故老: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13.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14.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名词,远的地方)

15.秀才: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16.孝廉:举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三、一词多义

1.行——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以——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4.至——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5.见——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 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6.亲——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7.日——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8.拜——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9.当——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10.薄——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11.夙——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四、古今异义

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报告,申诉 今义:使人知道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3.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 4.至于成立 古义:到

今义:连词,提及,另外 5.至于成立 古义:长大成人 今义:建立,形成

6.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古义:授予官职或名号 今义:除去、消除

7.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古义:两难处境 今义:前进、后退。 8.臣之辛苦 古义:辛酸苦楚 今义:身心劳苦 9.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10.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向前,奔走效力 今义:很快的跑 11.拜臣郎中

古义:上书部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1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今义:数量少 13.岂敢盘桓

古义:犹疑不决的样子;今义:在一个地方来回走;逗留

14.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古义:幸运

今义: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今臣亡国贱俘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2.介词结构后置:

(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2)急于星火 3.省略句:

(1)谨拜表以闻(陛下)

(2)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 (3)则告诉(陛下)不许 (4)少仕(于)伪朝 4.被动句:

(1)告诉不许(我申诉苦衷,请求暂 缓赴任,而没有被允许。)

(2)而刘夙婴疾病(被疾病纠缠)


相关内容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名句默写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句默写讲义 1.盈盈荷瓣风前落, . 2.长安回望绣成堆, . ,无人知是荔枝来. 3.旋沉荔花蜂酿蜜, . 4. ,禁御新栽荔枝丹. 5. ,卢橘杨梅次第新. ,不妨长作岭南人. 6. ,从此江乡亦萌蘖.(<南州六月荔枝丹>) 7.臣少多疾病, , ,至于成立 ...

  •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测试
  • 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3)单元测试 班级 座号 姓名 分数 一.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33分) 1.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独立,. 3.臣欲 ...

  •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分类大全
  • 一.文言实词与虚词 1. 以 (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连词,因为) (2)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介词,凭借) (3) 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4) 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 (5)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6) 娘以指叩门扉曰(介词,用) (7)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连词, ...

  • 高三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学案归去来兮
  • <滕王阁序> 学习目标: 1.<滕王阁序>常识识记 2.课本诵读及文言知识梳理 3.课本素材挖掘与使用 具体教学步骤: [一]<滕王阁序>常识识记 1.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初唐四 杰"是指中国唐代 ...

  • 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词荟萃
  • 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词整理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背弃我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少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儿子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慰问 而刘夙婴疾病 缠绕 <陈情表> 但以刘日薄西山 迫近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更替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明察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举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举荐 逮 ...

  • 2011年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教案:[项脊轩志](苏教版必修5)
  • 必修五文言文复习 ----<项脊轩志>复习教案 [学习目标] 1.重点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并运用相关的特殊文言句式. 3.积累课内写作素材. 一.知识回顾 (一)文学常识 作者归有光,________(朝代)散文家,著有< (一)实词含义 1.顾视无可置者 2 ...

  • 安阳县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三轮复习计划与策略
  • 2014届高三语文三轮复习计划与策略 安阳县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高三备课组 2013-9 为迎接2014年高考,实现高考既定目标,结合本届高三年级具体情况,力求做到复习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打整体战,特拟定以下计划. 第一部分 复习指导思想 本年度的高三语文教学将继续注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

  • 苏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整理
  •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整理 陈情表 一.字音 门衰祚(zu î)薄 拔擢(zhu ï) 逋(b ū)慢 宠命优渥(w î) 盘桓(hu án ) .....陨(y ǔn )首 愍(m ǐn )臣孤弱 床蓐(r ù) ...二.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同"悯",忧 ...

  •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
  • 必修至一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 文言一文 (一)劝 学 一. 词实 1.学 不可已以 ( 止) 2.金停砺则就利 ( 靠近,接近) 草创 未就 ( 完) 诸侯成就国 各 ( 回封地到) 侯 嬴谢客乃车就 (上)登 极就刑而无色 愠 遭受) 3(声非加.疾,也闻而者彰( 快,申引为洪) 亮 4.致千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