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演讲稿: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读经典的书 做有根的人

刘方谦

老师们,我曾读过的一篇文章介绍说:大陆学者和台湾学者在一起交流时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人家对《论语》《孟子》等国学名著能倒背如流,发表见解引经据典、观点新颖,很有品位。 我们平时不敢与有学问者对话,正因为读书较少,底气不足、根基不稳。所以我们要倡导读书,我提出了要“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学习成为习惯”,这不是一件小事。说它小,有人说不就是读书吗?学生到校不是来读书的吗?试问:一学期读一本教科书也叫读书吗?我们小时候对于读书那简直就是闹饥荒,仅仅有的就是几本连环画罢了。现在书多了,但孩子们基本不读书了,我们学校的孩子除外,据我了解,你们是读了很多书的。但还有很多孩子上网、看电视、做作业已经占用他们几乎是全部的时间。现在的大人也很少读书,社会的浮躁,功利主义思想泛滥,谁还有闲情逸致去品茶读书呢?要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潜力、没有希望的。大家知道犹太这个民族吧?犹太人是世界上智力成就最高的民族。如: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到2001年已达129人,其获奖总量占15.47%,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依德他们都是犹太人。这与他们这个民族重视教育和读书有关,他们年人均阅读64本书。据说,犹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蜂蜜涂在书本上,然后让小孩子翻书,孩子闻到书是香的,一不小心把手指放到嘴里,还知道书是甜的,从此就知道了读书也是很美好的。2002年的有关统计表明,在美国前400名富豪里,犹太人占了25名,在前40人中,占了34%。酷爱读书,使犹太人成为一个优质的民族。

俄罗斯更是世界上公认的“读书民族”。在俄罗斯地铁车厢里,大部分乘客都捧着书,车厢简直就是一个公共阅览室。据说走进俄罗斯农家与教授之家,你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因为他们的书架上都摆放着《托尔斯泰全集》、《普希金全集》,甚至还有《莎士比亚全集》,他们没有人没读过《叶甫盖尼〃奥涅金》,也没有人没读过《战争与和平》。扪心自问,我们国人又读过哪些经典,哪些名著呢?年人均购买几本书,又读过几本书呢?记得克林顿早在1998年10月就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规定“美国儿童每天必须有1个小时在阅览室里度过”。现在,美国社会的阅读风气也令人刮目相看了。

记得台湾学者王财贵说过,人在13岁以前是记忆力的黄金阶段,这个时候你让你们来读背“四书五经”,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就像记广告词一样,长大后,他会结合自身经历解读这些经典,终生受用。同样,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7—11岁要教孩子能管理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若这个阶段没学会,以后再教育就难了。

从小让孩子爱读书,读他们喜欢的书,读现代儿童文学名著,读《草房子》、《城南旧事》、读《芝麻开门》、《青铜葵花》、读《我要做好孩子》、《山羊不吃天堂草》,他们一定爱不释手、乐此不疲。还要让他们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读到人生中最经典的书,读到比你们同龄人多几倍、十几倍的书,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品质、有智慧的人,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读书吧!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到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书是教育最本质的活动,也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不仅学校要读书,家庭也要读书,社区更要读书,人人都要读书,读经典的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有根的人。

1

读经典的书 做有根的人

刘方谦

老师们,我曾读过的一篇文章介绍说:大陆学者和台湾学者在一起交流时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人家对《论语》《孟子》等国学名著能倒背如流,发表见解引经据典、观点新颖,很有品位。 我们平时不敢与有学问者对话,正因为读书较少,底气不足、根基不稳。所以我们要倡导读书,我提出了要“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学习成为习惯”,这不是一件小事。说它小,有人说不就是读书吗?学生到校不是来读书的吗?试问:一学期读一本教科书也叫读书吗?我们小时候对于读书那简直就是闹饥荒,仅仅有的就是几本连环画罢了。现在书多了,但孩子们基本不读书了,我们学校的孩子除外,据我了解,你们是读了很多书的。但还有很多孩子上网、看电视、做作业已经占用他们几乎是全部的时间。现在的大人也很少读书,社会的浮躁,功利主义思想泛滥,谁还有闲情逸致去品茶读书呢?要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潜力、没有希望的。大家知道犹太这个民族吧?犹太人是世界上智力成就最高的民族。如: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到2001年已达129人,其获奖总量占15.47%,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依德他们都是犹太人。这与他们这个民族重视教育和读书有关,他们年人均阅读64本书。据说,犹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蜂蜜涂在书本上,然后让小孩子翻书,孩子闻到书是香的,一不小心把手指放到嘴里,还知道书是甜的,从此就知道了读书也是很美好的。2002年的有关统计表明,在美国前400名富豪里,犹太人占了25名,在前40人中,占了34%。酷爱读书,使犹太人成为一个优质的民族。

俄罗斯更是世界上公认的“读书民族”。在俄罗斯地铁车厢里,大部分乘客都捧着书,车厢简直就是一个公共阅览室。据说走进俄罗斯农家与教授之家,你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因为他们的书架上都摆放着《托尔斯泰全集》、《普希金全集》,甚至还有《莎士比亚全集》,他们没有人没读过《叶甫盖尼〃奥涅金》,也没有人没读过《战争与和平》。扪心自问,我们国人又读过哪些经典,哪些名著呢?年人均购买几本书,又读过几本书呢?记得克林顿早在1998年10月就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规定“美国儿童每天必须有1个小时在阅览室里度过”。现在,美国社会的阅读风气也令人刮目相看了。

记得台湾学者王财贵说过,人在13岁以前是记忆力的黄金阶段,这个时候你让你们来读背“四书五经”,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就像记广告词一样,长大后,他会结合自身经历解读这些经典,终生受用。同样,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7—11岁要教孩子能管理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若这个阶段没学会,以后再教育就难了。

从小让孩子爱读书,读他们喜欢的书,读现代儿童文学名著,读《草房子》、《城南旧事》、读《芝麻开门》、《青铜葵花》、读《我要做好孩子》、《山羊不吃天堂草》,他们一定爱不释手、乐此不疲。还要让他们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读到人生中最经典的书,读到比你们同龄人多几倍、十几倍的书,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品质、有智慧的人,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读书吧!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到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书是教育最本质的活动,也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不仅学校要读书,家庭也要读书,社区更要读书,人人都要读书,读经典的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有根的人。

1


相关内容

  • "读经教主"王财贵背后的产业链条
  • 文礼书院门前,王财贵的巨幅广告牌立在丁字路口.新京报记者 罗婷 摄 又到开学季.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暑假过后,将有9000多万小学生.4000多万初中生回到校园,继续学业. 但还有上千适龄学生,不会再回到学校了.他们选择了一条独立于应试教育的"成才之路"--读经. 近二十年来, ...

  • 读好书演讲稿
  • 读经典书,做好教师 赵丽琴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经典书,做好教师>,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文化底蕴的传承者,人格力量的塑造者,自身素质很重要, ...

  • 累积式教育法为读经教育插上翅膀发言稿
  • 我虽然当老师已经近40年了,但做读经教育还是个新兵。因此今天就只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开始做读经教育后的体会,同时也向大家汇报一下用累积法读经以来的收获。至于我的一些做法,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帮助。 一、搭建道德平台,初识读经教育 说起来都不好意思,我比在座的许多朋友都要晚了解读 ...

  • 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之三岁到十三岁
  • 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 之 三岁到十三岁:读经十年 选择教材最重大的原则 我们教他念书,让他读书,念什么书.读什么书呢?现在体制是让他念白话文.读白话文.什么白话文?就是他懂的文章,这也是受杜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论的影响.现在,我们想一想,是不是一定要念.读这种文章呢?我们可以不可以改变另 ...

  • 最新读书节活动方案
  •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第五届"xx新韵读书节"活动方案 主办:教导处 协办:各级部 一. 活动意义: 为深化我校书香校园特色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我校决定于2015年4月份举办第三届龙城新韵读书节. 二. 活动口号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读书是最美的姿势 开启阅读之门,点燃心 ...

  • 儿童中西文化导读演讲稿
  • 儿童中西文化导读演讲稿 演讲者 王财贵 --据王财贵教授深圳沙井镇报告会录音整理 日本,有一个小提琴教育家叫做铃木镇一,他发明铃木小提琴教学法,有人都听过,学音乐的人都知道.铃木小提琴教学法很特别,这个教育家特别去注意人类听力的问题,音乐的素养问题.他发现日本有很多成年人很喜欢唱卡拉OK ,但是听起 ...

  • 贺卫方: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 贺卫方:特别的荣幸,谢谢文道,也谢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能够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机会,在一个夏天的下午,在798跟各位交流一下.其实文道先生所做的这个节目,我到现在还没有看,所以冷不丁地把我提上来,我一点发言权都没有.但是,谈起经典来,对我们这一行来说,其实是非常重大的事情. 因为我是一名高校的老 ...

  • 叶圣陶教育文集
  • 基本资料 叶圣陶教育文集 作者: 杜草甬 出版社: 出版年: 1989年01月第1版 页数: 定价: 7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编入叶老1919年至1984年间论述教育问题的论文.短评.散文书信和诗共124篇. 书  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目 录 1919年 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 &l ...

  • 好读书活动
  • <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专题训练 1.综合性学习. (1)在讨论"中学生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这一话题时,有的老师认为"需要",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 作为一名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的?根据你的认识写一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