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阴阳系日月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41阴阳系日月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

【翻译】黄帝说:我听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这些阴阳的说法与人体相对应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原文】歧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

【翻译】岐伯回答说;人体的腰以上称为天,腰以下称为地,所以天属于阳,地属于阴。足的十二经脉(足三阳和足三阴左右合计十二条经脉)在下,可与地支的十二个月份相对应,月生水,属阴,所以在下的部属阴。手的十指在上,可与天干的十日相对应,日生于火,属阳,所以在上的都属阳。

【原文】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

【翻译】黄帝问:上面说的十二月和十日与足部十二条经脉配合起来是怎样的呢?

【原文】歧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翻译】岐伯回答说:正月建寅,是阳气发生的时候,阳气又是按先左后右的顺序发展的,所以正月主左足的少阳经;六月建未,主右足的少阳经。二月建卯,主左足的太阳经;五月建午,主右足的太阳经。三月建辰,主左足的阳明经;四月建巳,主右足的阳明经。三、四月间,是自然界阳气旺盛的阶段,它介于主少阳、太阳的正月二月和主太阳、少阳的五月六月之间,而为两阳合明,所以叫做阳明。七月建申,自然阴气渐生,主右足的少阴经;十二月建丑,主左足的少阴经。八月建酉,主右足的太阴经;十一月建子,主左足的太阴经;九月建戌,主右足的厥阴经;十月建亥,主左足的厥阴经。因为七、八月与十一、十二月分主少阴、太阴经,九、十月介于中间为阴气交会的时候,所以称为厥阴。

【原文】甲主左手之少阳,已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翻译】甲日主左手的少阳经,己日主右手的少阳经。乙日主左手的太阳经,戊日主右手的太阳经。丙日主左手的阳明经,丁日主右手的阳明经。十天干按五行归类,丙丁都属火,所以丙日和丁日是两火合明,称为阳明。庚日主右手的少阴经,癸日主左手的少阴经。辛日主右手的太阴经,壬日主左手的太阴经。

【原文】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其于五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翻译】足在下,所以两足的阳经,是阴中的少阳;两足的阴经,是阴中的太阴。两手的阳经,是阳中的太阳;两手的阴经,是阳中的少阴。总的说来,腰部以上的就称为阳,腰部以下的就称为阴。把这个划分阴阳的方法用于五脏,心、肺位于隔膜以上,所以心是阳中的太阳,肺是阳中的少阴。肝、脾、肾位于隔膜以下,所以肝是阴中的少阳,脾是阴中的至阴,肾是阴中的太阴。

【原文】黄帝曰:以治奈何?

【翻译】黄帝问:把经脉与十二个月的阴阳配属关系用于治疗上是怎样的呢?

【原文】歧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翻译】岐伯回答说:正月、二月、三月,分主左足的少阳、太阳、阳明经,说明此时人的阳气偏重在左,所以不宜针刺左足的三阳经;四月、五月、六月,分主右足的阳明、太阳、少阳经,说明此时人的阳气偏重在右,所以不宜针刺右足的三阳经。七月、八月、九月,分主右足的少阴、太阴、厥阴经,说明此时人的阴气偏重在右,所以不宜针刺右足的三阴经;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分主左足的厥阴、太阴、少阴经,说明此时人的阴气偏重在左,所以不宜针刺左足的三阴经。

【原文】黄帝曰:五行以东方、甲乙、木、主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令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

【翻译】黄帝说:从五行归类来说,方位上的东方和天干中的甲、乙,同属于木,木气旺于春季,为青色,主肝脏。而肝的经脉是足厥阴经。现在你却以甲日作为左手的少阳经,与五行配天干的规律不符,这是怎么回事?

【原文】歧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这是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不是按照四时五行的次序排列的。而且,阴阳是抽象的概念,有名无形,用它可以概括一切事物的对立的属性,所以把阴阳的道理推演开来,数之可十,分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不可以局限于某事物而论,也就是这个意思。

41阴阳系日月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

【翻译】黄帝说:我听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这些阴阳的说法与人体相对应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原文】歧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

【翻译】岐伯回答说;人体的腰以上称为天,腰以下称为地,所以天属于阳,地属于阴。足的十二经脉(足三阳和足三阴左右合计十二条经脉)在下,可与地支的十二个月份相对应,月生水,属阴,所以在下的部属阴。手的十指在上,可与天干的十日相对应,日生于火,属阳,所以在上的都属阳。

【原文】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

【翻译】黄帝问:上面说的十二月和十日与足部十二条经脉配合起来是怎样的呢?

【原文】歧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翻译】岐伯回答说:正月建寅,是阳气发生的时候,阳气又是按先左后右的顺序发展的,所以正月主左足的少阳经;六月建未,主右足的少阳经。二月建卯,主左足的太阳经;五月建午,主右足的太阳经。三月建辰,主左足的阳明经;四月建巳,主右足的阳明经。三、四月间,是自然界阳气旺盛的阶段,它介于主少阳、太阳的正月二月和主太阳、少阳的五月六月之间,而为两阳合明,所以叫做阳明。七月建申,自然阴气渐生,主右足的少阴经;十二月建丑,主左足的少阴经。八月建酉,主右足的太阴经;十一月建子,主左足的太阴经;九月建戌,主右足的厥阴经;十月建亥,主左足的厥阴经。因为七、八月与十一、十二月分主少阴、太阴经,九、十月介于中间为阴气交会的时候,所以称为厥阴。

【原文】甲主左手之少阳,已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翻译】甲日主左手的少阳经,己日主右手的少阳经。乙日主左手的太阳经,戊日主右手的太阳经。丙日主左手的阳明经,丁日主右手的阳明经。十天干按五行归类,丙丁都属火,所以丙日和丁日是两火合明,称为阳明。庚日主右手的少阴经,癸日主左手的少阴经。辛日主右手的太阴经,壬日主左手的太阴经。

【原文】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其于五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翻译】足在下,所以两足的阳经,是阴中的少阳;两足的阴经,是阴中的太阴。两手的阳经,是阳中的太阳;两手的阴经,是阳中的少阴。总的说来,腰部以上的就称为阳,腰部以下的就称为阴。把这个划分阴阳的方法用于五脏,心、肺位于隔膜以上,所以心是阳中的太阳,肺是阳中的少阴。肝、脾、肾位于隔膜以下,所以肝是阴中的少阳,脾是阴中的至阴,肾是阴中的太阴。

【原文】黄帝曰:以治奈何?

【翻译】黄帝问:把经脉与十二个月的阴阳配属关系用于治疗上是怎样的呢?

【原文】歧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翻译】岐伯回答说:正月、二月、三月,分主左足的少阳、太阳、阳明经,说明此时人的阳气偏重在左,所以不宜针刺左足的三阳经;四月、五月、六月,分主右足的阳明、太阳、少阳经,说明此时人的阳气偏重在右,所以不宜针刺右足的三阳经。七月、八月、九月,分主右足的少阴、太阴、厥阴经,说明此时人的阴气偏重在右,所以不宜针刺右足的三阴经;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分主左足的厥阴、太阴、少阴经,说明此时人的阴气偏重在左,所以不宜针刺左足的三阴经。

【原文】黄帝曰:五行以东方、甲乙、木、主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令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

【翻译】黄帝说:从五行归类来说,方位上的东方和天干中的甲、乙,同属于木,木气旺于春季,为青色,主肝脏。而肝的经脉是足厥阴经。现在你却以甲日作为左手的少阳经,与五行配天干的规律不符,这是怎么回事?

【原文】歧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这是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不是按照四时五行的次序排列的。而且,阴阳是抽象的概念,有名无形,用它可以概括一切事物的对立的属性,所以把阴阳的道理推演开来,数之可十,分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不可以局限于某事物而论,也就是这个意思。


相关内容

  • 黄帝阴符经译文
  • 手抄<黄帝阴符经>白话译文(上) 前言 冲虚子曰:考察古今,解<阴符经>者可谓多矣!而能明其三昧者稀矣!何哉?不知"人道合一"之妙也.世有以"兵"解者,有以"丹道"解者,有以"佛理"解者,有以&q ...

  • 三十六计全文及白话文
  • 三十六计全文及白话文 孔子曰:会用兵者,军中无粮,仅用三日,但可用十日 .不会用兵者,军中有粮, 仅用十日,最用2日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 ...

  • 太乙金华宗旨 与[内经图]解-王力平
  • 王力平,道号王永生,1949年六月初六出生,龙门派十八代传人. 简介 王力平居士师承于隐居中国山东崂山的龙门派十六代传人张合道和十七代传人贾教义.王力平现居中国大陆.近些年,他作为现代道家渐渐为人们了解.王力平先生向人们讲述他亲身修炼的经历,<大道行>一书是记述他修炼的过程.王力平先生用 ...

  •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与翻译
  • 编者按:原文据中华书局<史记>标点本(1982年11月第二版),白话翻译参照林语堂<孔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原文标点和白话翻译均有改动. [原文]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 ...

  • [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
  • 营卫生会第十八 [题解]本文主要论述营气和卫气的生成和会合的情况,并介绍了三焦的功能与特点,故篇名"营卫生会". [原文] 帝问于岐伯日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日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 ...

  • 尊经阁记阅读答案明文
  • 篇一:尊经阁记阅读答案明文 篇二:尊经阁记阅读答案明文 [明]王守仁 经①,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 ...

  • [阴符经]全文释义
  • 阴符经>全文释义 按:<阴符经>,是与<老子>.<庄子>齐名的中华道教圣典.全篇仅有四百余字,言深旨远.全部经文从天.地.物.人.我五个方面,论述天人之道.尤为中华道教修炼所宗述,奉为丹学祖经之首.仙宗祖师张紫阳诗赞曰:"阴符宝经逾三百,道德灵文满 ...

  • 晋书 列传第十三山涛传.王戎传等(白话文翻译+原文)
  • 山遐传,山遐字彦林,任余姚令.当时江左刚奠定基业,法律禁令宽松,豪族大多隐藏户口,作为私家的奴仆.山遐用严峻的法律约束他们.到县里八十天,查出被隐藏人户一万多.县里人虞喜因为该叛户与市的罪,山遐想要对虞喜绳之以法.诸豪强没有不对山遐咬牙切齿的,对管事的人说,因为虞喜有高尚的节操,不应受屈辱.又因为山 ...

  • 拼音版[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32)
  • 拼音版<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32)---恒卦 [原文] 恒①: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译文] 恒卦:通达,没有过失,吉利的卜问.有所往则有利. [注释]①恒,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巽下震上).上卦为震,震为雷,下卦为巽,巽为风.从自然界看,风雷激荡,使宇宙常新.从社会上看,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