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基_本_概_念
1.参考系的定义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假定不动,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四性
(1)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 (3) (4) [试一试]
1.汉语成语中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成语,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学在操场上跑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D.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1.质点的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3.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如平动)。
(2) (3)(如研究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的运动)。 [试一试]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
[
3.湖中O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点出发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行驶3 km,则在O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
A.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 km B.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m
C.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 km D.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距离O点5 km处
1.速度 (1)平均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Δx②定义式:v=
Δt
③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
②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 ③速率: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2.加速度
Δv
(1)定义式:a=, 单位是m/s2。
Δt(2) (3)
(4)根据a与v 3.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
[试一试]
4.火箭点火升空瞬间,关于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1)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2)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依物体自身大小来判定,而是要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讨论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若可以忽略,即使物体很大,也能看做质点。相反,若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可以忽略,即使物体很小,也不能看做质点。
(3)质点与几何中的“点”不同。质点是对实际物体进行科学抽象的模型,具有质量,只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个位置。
[例1] (2012·宣州模拟)以下情景中,加着点的人物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
(1)①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
②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例2]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 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12 m/s 39 m/s B.8 m/s 38 m/s
C.12 m/s 19.5 m/s D.8 m/s 13 m/s
求解平均速度的一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1)一般解题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
②根据已知条件和待求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对应过程的位移和时间。 Δx
③应用平均速度公式v=
Δt(2)两个应注意的问题:
①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Δx
②v=
Δt
(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
(2)速度增大或减小与加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无关。
(3)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的。 [例3] 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对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进一步理解
1选取原则:,选取参考系时,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
2不特殊说明,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
[典例] 一船夫划船逆流而上,驾船沿河道逆水航行,经过一桥时,不慎将心爱的酒葫芦落入水中,被水冲走,但一直划行至上游某处时才发现,便立即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葫芦时,发现葫芦离桥5 400 m远,若此船向上游和向下游航行时相对静水的速率是相等的,试求河水的速度。
[题后悟道] 合理地选取参考系,可以简化问题的解答过程,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不同,但求解结果是相同的。
一列长为l的队伍,行进速度为v1,通讯员从队伍尾以速度v2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v2返回队尾。求这段时间里队伍前进的距离。
[随堂巩固落实]
1.甲、乙两位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这两个人的说法( )
A.在任何情况下都对
B.对于各自所选定的参考系都对 C.总有一个人讲错了
D.对于选定的同一个参考系都对
2.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1-1-6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青岛还有150 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
A.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位移 B.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路程 C.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位移 D.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路程
3. (2013·惠州模拟)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1-1-7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
4.(2012·温州模拟)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
5. (2013·江门模拟)如图1-1-8所示,小球以v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0.01 s 后以v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
A.100 m/s2,方向向右 C.500 m/s2,方向向左
B.100 m/s2,方向向左 D.500 m/s2,方向向右
[课时跟踪检测]
高考常考题型:选择题
1.图1是F-22A猛禽战斗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图1
A.F-22A猛禽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F-22A猛禽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2.红军长征途中一支100 m长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赶到队前传达命令,然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在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大小是( )
A.400 m B.100 m C.200 m D.300 m 3.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 B.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
C.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秒80是指时间
D.2012年5月28日10点22分,唐山发生4.8级地震,这里的10点22分指时间
4.(2012·苏州模拟)有研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即加速度变化得越慢,乘坐轿车的人就会感到越舒适;加速度变化得越快,乘坐轿车的人就会感到越不舒适。若引入一个新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应是( )
A.m/s B.m/s2 C.m/s3 D.m2/s 5.根据材料,结合已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图2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位移 B.图2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路程
C.如图2乙所示是奥运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 D.如图2丙所示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牌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 km
6.如图3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 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7.北京时间2012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 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 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
D.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
8.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的几千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幸神星质量太大,不能看做质点
B.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 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
9. (2012·北京西城期末)用如图4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A.0.1 m/s C.4.0 m/s
B.100 m/s D.0.4 m/s
10.(2013·安徽名校联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 s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B.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Δx
C.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
ΔtD.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11.(2012·南通高三期末)某人向正东方向运动了s米,然后再沿东偏北60°方向又运动了s米,则该人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
A.s米 2s米 C.3s米 D.2s米
12.(2013·合肥模拟)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
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 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 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 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
13.如图6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5
m/s 2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14.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1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v2
匀速走完了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乙的运动速度为v2,若v1
A.甲先到达B地 B.乙先到达B地 C.只要v1、v2取值合适,甲、乙两人可以同时到达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5.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说法可能存在的是( )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 B.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加速度为负值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第1单元基_本_概_念
1.参考系的定义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假定不动,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四性
(1)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 (3) (4) [试一试]
1.汉语成语中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成语,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学在操场上跑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D.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1.质点的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3.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如平动)。
(2) (3)(如研究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的运动)。 [试一试]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
[
3.湖中O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点出发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行驶3 km,则在O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
A.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 km B.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m
C.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 km D.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距离O点5 km处
1.速度 (1)平均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Δx②定义式:v=
Δt
③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
②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 ③速率: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2.加速度
Δv
(1)定义式:a=, 单位是m/s2。
Δt(2) (3)
(4)根据a与v 3.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
[试一试]
4.火箭点火升空瞬间,关于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1)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2)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依物体自身大小来判定,而是要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讨论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若可以忽略,即使物体很大,也能看做质点。相反,若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可以忽略,即使物体很小,也不能看做质点。
(3)质点与几何中的“点”不同。质点是对实际物体进行科学抽象的模型,具有质量,只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个位置。
[例1] (2012·宣州模拟)以下情景中,加着点的人物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
(1)①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
②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例2]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 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12 m/s 39 m/s B.8 m/s 38 m/s
C.12 m/s 19.5 m/s D.8 m/s 13 m/s
求解平均速度的一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1)一般解题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
②根据已知条件和待求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对应过程的位移和时间。 Δx
③应用平均速度公式v=
Δt(2)两个应注意的问题:
①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Δx
②v=
Δt
(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
(2)速度增大或减小与加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无关。
(3)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的。 [例3] 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对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进一步理解
1选取原则:,选取参考系时,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
2不特殊说明,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
[典例] 一船夫划船逆流而上,驾船沿河道逆水航行,经过一桥时,不慎将心爱的酒葫芦落入水中,被水冲走,但一直划行至上游某处时才发现,便立即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葫芦时,发现葫芦离桥5 400 m远,若此船向上游和向下游航行时相对静水的速率是相等的,试求河水的速度。
[题后悟道] 合理地选取参考系,可以简化问题的解答过程,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不同,但求解结果是相同的。
一列长为l的队伍,行进速度为v1,通讯员从队伍尾以速度v2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v2返回队尾。求这段时间里队伍前进的距离。
[随堂巩固落实]
1.甲、乙两位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这两个人的说法( )
A.在任何情况下都对
B.对于各自所选定的参考系都对 C.总有一个人讲错了
D.对于选定的同一个参考系都对
2.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1-1-6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青岛还有150 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
A.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位移 B.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路程 C.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位移 D.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路程
3. (2013·惠州模拟)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1-1-7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
4.(2012·温州模拟)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
5. (2013·江门模拟)如图1-1-8所示,小球以v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0.01 s 后以v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
A.100 m/s2,方向向右 C.500 m/s2,方向向左
B.100 m/s2,方向向左 D.500 m/s2,方向向右
[课时跟踪检测]
高考常考题型:选择题
1.图1是F-22A猛禽战斗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图1
A.F-22A猛禽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F-22A猛禽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2.红军长征途中一支100 m长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赶到队前传达命令,然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在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大小是( )
A.400 m B.100 m C.200 m D.300 m 3.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 B.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
C.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秒80是指时间
D.2012年5月28日10点22分,唐山发生4.8级地震,这里的10点22分指时间
4.(2012·苏州模拟)有研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即加速度变化得越慢,乘坐轿车的人就会感到越舒适;加速度变化得越快,乘坐轿车的人就会感到越不舒适。若引入一个新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应是( )
A.m/s B.m/s2 C.m/s3 D.m2/s 5.根据材料,结合已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图2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位移 B.图2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路程
C.如图2乙所示是奥运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 D.如图2丙所示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牌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 km
6.如图3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 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7.北京时间2012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 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 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
D.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
8.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的几千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幸神星质量太大,不能看做质点
B.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 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
9. (2012·北京西城期末)用如图4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A.0.1 m/s C.4.0 m/s
B.100 m/s D.0.4 m/s
10.(2013·安徽名校联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 s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B.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Δx
C.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
ΔtD.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11.(2012·南通高三期末)某人向正东方向运动了s米,然后再沿东偏北60°方向又运动了s米,则该人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
A.s米 2s米 C.3s米 D.2s米
12.(2013·合肥模拟)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
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 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 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 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
13.如图6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5
m/s 2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14.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1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v2
匀速走完了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乙的运动速度为v2,若v1
A.甲先到达B地 B.乙先到达B地 C.只要v1、v2取值合适,甲、乙两人可以同时到达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5.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说法可能存在的是( )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 B.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加速度为负值时,物体做加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