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运动的描述-基本概念(学生)

第1单元基_本_概_念

1.参考系的定义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假定不动,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四性

(1)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 (3) (4) [试一试]

1.汉语成语中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成语,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学在操场上跑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D.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1.质点的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3.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如平动)。

(2) (3)(如研究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的运动)。 [试一试]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

[

3.湖中O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点出发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行驶3 km,则在O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

A.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 km B.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m

C.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 km D.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距离O点5 km处

1.速度 (1)平均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Δx②定义式:v=

Δt

③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

②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 ③速率: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2.加速度

Δv

(1)定义式:a=, 单位是m/s2。

Δt(2) (3)

(4)根据a与v 3.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

[试一试]

4.火箭点火升空瞬间,关于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1)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2)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依物体自身大小来判定,而是要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讨论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若可以忽略,即使物体很大,也能看做质点。相反,若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可以忽略,即使物体很小,也不能看做质点。

(3)质点与几何中的“点”不同。质点是对实际物体进行科学抽象的模型,具有质量,只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个位置。

[例1] (2012·宣州模拟)以下情景中,加着点的人物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

(1)①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

②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例2]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 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12 m/s 39 m/s B.8 m/s 38 m/s

C.12 m/s 19.5 m/s D.8 m/s 13 m/s

求解平均速度的一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1)一般解题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

②根据已知条件和待求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对应过程的位移和时间。 Δx

③应用平均速度公式v=

Δt(2)两个应注意的问题:

①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Δx

②v=

Δt

(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

(2)速度增大或减小与加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无关。

(3)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的。 [例3] 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对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进一步理解

1选取原则:,选取参考系时,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

2不特殊说明,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

[典例] 一船夫划船逆流而上,驾船沿河道逆水航行,经过一桥时,不慎将心爱的酒葫芦落入水中,被水冲走,但一直划行至上游某处时才发现,便立即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葫芦时,发现葫芦离桥5 400 m远,若此船向上游和向下游航行时相对静水的速率是相等的,试求河水的速度。

[题后悟道] 合理地选取参考系,可以简化问题的解答过程,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不同,但求解结果是相同的。

一列长为l的队伍,行进速度为v1,通讯员从队伍尾以速度v2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v2返回队尾。求这段时间里队伍前进的距离。

[随堂巩固落实]

1.甲、乙两位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这两个人的说法( )

A.在任何情况下都对

B.对于各自所选定的参考系都对 C.总有一个人讲错了

D.对于选定的同一个参考系都对

2.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1-1-6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青岛还有150 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

A.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位移 B.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路程 C.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位移 D.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路程

3. (2013·惠州模拟)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1-1-7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

4.(2012·温州模拟)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

5. (2013·江门模拟)如图1-1-8所示,小球以v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0.01 s 后以v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

A.100 m/s2,方向向右 C.500 m/s2,方向向左

B.100 m/s2,方向向左 D.500 m/s2,方向向右

[课时跟踪检测]

高考常考题型:选择题

1.图1是F-22A猛禽战斗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图1

A.F-22A猛禽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F-22A猛禽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2.红军长征途中一支100 m长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赶到队前传达命令,然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在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大小是( )

A.400 m B.100 m C.200 m D.300 m 3.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 B.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

C.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秒80是指时间

D.2012年5月28日10点22分,唐山发生4.8级地震,这里的10点22分指时间

4.(2012·苏州模拟)有研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即加速度变化得越慢,乘坐轿车的人就会感到越舒适;加速度变化得越快,乘坐轿车的人就会感到越不舒适。若引入一个新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应是( )

A.m/s B.m/s2 C.m/s3 D.m2/s 5.根据材料,结合已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图2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位移 B.图2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路程

C.如图2乙所示是奥运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 D.如图2丙所示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牌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 km

6.如图3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 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7.北京时间2012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 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 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

D.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

8.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的几千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幸神星质量太大,不能看做质点

B.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 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

9. (2012·北京西城期末)用如图4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A.0.1 m/s C.4.0 m/s

B.100 m/s D.0.4 m/s

10.(2013·安徽名校联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 s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B.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Δx

C.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

ΔtD.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11.(2012·南通高三期末)某人向正东方向运动了s米,然后再沿东偏北60°方向又运动了s米,则该人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

A.s米 2s米 C.3s米 D.2s米

12.(2013·合肥模拟)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

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 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 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 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

13.如图6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5

m/s 2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14.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1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v2

匀速走完了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乙的运动速度为v2,若v1

A.甲先到达B地 B.乙先到达B地 C.只要v1、v2取值合适,甲、乙两人可以同时到达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5.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说法可能存在的是( )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 B.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加速度为负值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第1单元基_本_概_念

1.参考系的定义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假定不动,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四性

(1)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 (3) (4) [试一试]

1.汉语成语中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成语,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学在操场上跑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D.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1.质点的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3.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如平动)。

(2) (3)(如研究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的运动)。 [试一试]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

[

3.湖中O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点出发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行驶3 km,则在O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

A.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 km B.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m

C.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 km D.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距离O点5 km处

1.速度 (1)平均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Δx②定义式:v=

Δt

③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

②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 ③速率: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2.加速度

Δv

(1)定义式:a=, 单位是m/s2。

Δt(2) (3)

(4)根据a与v 3.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

[试一试]

4.火箭点火升空瞬间,关于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1)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2)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依物体自身大小来判定,而是要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讨论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若可以忽略,即使物体很大,也能看做质点。相反,若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可以忽略,即使物体很小,也不能看做质点。

(3)质点与几何中的“点”不同。质点是对实际物体进行科学抽象的模型,具有质量,只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个位置。

[例1] (2012·宣州模拟)以下情景中,加着点的人物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

(1)①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

②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例2]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 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12 m/s 39 m/s B.8 m/s 38 m/s

C.12 m/s 19.5 m/s D.8 m/s 13 m/s

求解平均速度的一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1)一般解题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

②根据已知条件和待求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对应过程的位移和时间。 Δx

③应用平均速度公式v=

Δt(2)两个应注意的问题:

①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Δx

②v=

Δt

(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

(2)速度增大或减小与加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无关。

(3)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的。 [例3] 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对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进一步理解

1选取原则:,选取参考系时,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

2不特殊说明,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

[典例] 一船夫划船逆流而上,驾船沿河道逆水航行,经过一桥时,不慎将心爱的酒葫芦落入水中,被水冲走,但一直划行至上游某处时才发现,便立即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葫芦时,发现葫芦离桥5 400 m远,若此船向上游和向下游航行时相对静水的速率是相等的,试求河水的速度。

[题后悟道] 合理地选取参考系,可以简化问题的解答过程,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不同,但求解结果是相同的。

一列长为l的队伍,行进速度为v1,通讯员从队伍尾以速度v2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v2返回队尾。求这段时间里队伍前进的距离。

[随堂巩固落实]

1.甲、乙两位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这两个人的说法( )

A.在任何情况下都对

B.对于各自所选定的参考系都对 C.总有一个人讲错了

D.对于选定的同一个参考系都对

2.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1-1-6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青岛还有150 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

A.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位移 B.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路程 C.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位移 D.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路程

3. (2013·惠州模拟)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1-1-7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

4.(2012·温州模拟)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

5. (2013·江门模拟)如图1-1-8所示,小球以v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0.01 s 后以v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

A.100 m/s2,方向向右 C.500 m/s2,方向向左

B.100 m/s2,方向向左 D.500 m/s2,方向向右

[课时跟踪检测]

高考常考题型:选择题

1.图1是F-22A猛禽战斗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图1

A.F-22A猛禽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F-22A猛禽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2.红军长征途中一支100 m长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赶到队前传达命令,然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在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大小是( )

A.400 m B.100 m C.200 m D.300 m 3.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 B.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

C.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秒80是指时间

D.2012年5月28日10点22分,唐山发生4.8级地震,这里的10点22分指时间

4.(2012·苏州模拟)有研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即加速度变化得越慢,乘坐轿车的人就会感到越舒适;加速度变化得越快,乘坐轿车的人就会感到越不舒适。若引入一个新物理量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应是( )

A.m/s B.m/s2 C.m/s3 D.m2/s 5.根据材料,结合已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图2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位移 B.图2甲为我国派出的军舰护航线路图,总航程4 500海里,总航程4 500海里指的是路程

C.如图2乙所示是奥运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 D.如图2丙所示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牌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 km

6.如图3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 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7.北京时间2012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 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 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

D.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

8.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的几千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幸神星质量太大,不能看做质点

B.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 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

9. (2012·北京西城期末)用如图4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A.0.1 m/s C.4.0 m/s

B.100 m/s D.0.4 m/s

10.(2013·安徽名校联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 s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B.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Δx

C.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

ΔtD.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11.(2012·南通高三期末)某人向正东方向运动了s米,然后再沿东偏北60°方向又运动了s米,则该人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

A.s米 2s米 C.3s米 D.2s米

12.(2013·合肥模拟)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

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 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 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 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

13.如图6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5

m/s 2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14.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1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v2

匀速走完了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乙的运动速度为v2,若v1

A.甲先到达B地 B.乙先到达B地 C.只要v1、v2取值合适,甲、乙两人可以同时到达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5.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说法可能存在的是( )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 B.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加速度为负值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相关内容

  • 高一培养方案
  • 高中一年级学生 天材教育成功培养手册 目 录 一. 高一年级各科目重难点分析 1. 数学上下册知识重难点分析 2. 物理上下册知识重难点分析 3. 英语上下册知识重难点分析 4. 化学.语文重难点分析 二. 高一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一. 二. 三. 三.高一年级各科目学习方法指导 1. 高一年级数 ...

  • 1高二物理曲线运动说课稿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说课稿§5.3抛体运动的规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抛体运动的规律>.首先我对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对前两节知识的深入应用,加深了学生进一步对曲线运动特点的理 ...

  •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1-1第一章知识点
  • 1.1电荷 库仑定律 一.电荷 电荷守恒 自然界存在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1. 摩擦起电的实质 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转移.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并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 ...

  •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物理备课组 一.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单项选择题6个,每个3分,共18分:多项选择题5个, 每个4分, 共20分; 实验题3个,每空2分,共22分:计算题3个,15题10分(考查力电综合, 共点力的平衡);16题15分(考查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7题15分(考查带电粒 ...

  • 高二物理组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16---2017第一学期高二物理备课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学期授课内容是粤教版选修3-1,如果时间上允许,将进行选修3-2第一章的教学.选修3-1,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电场.第二章电路.第三章磁场.静电场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内容之一,核心是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从电荷.电场的角度 ...

  • 水平五高二学生快速跑教学设计
  • 水平五 高二学生 快速跑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十中学 体育教师 徐超 一.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中学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是我们各类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锻炼.测验项目.通过快速跑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各种快速反应能力.机体无氧代谢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青少年勇往直 ...

  • 初高中物理学生情况分析
  • 学生情况分析: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 初二阶段: 学生开始进入物理的学习阶段,物理的学习方法不同于其他学科.物理的学习要善于观 察,乐于动手,勤于思考,重在理解,并且要联系实际.第一章学习机械运动,从最贴近生 活入手,讲解了长度,时间和速度的测量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这些知识中,必须学习 物理学 ...

  • 高二数学导数导学案
  • 高三数学 导学案 探究任务一:瞬时速度 问题1: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有不同时刻的速度是 新知: 1. 瞬时速度定义:物体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 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探究任务二:导数 问题2: 瞬时速度是平均速度 ∆s 当∆t 趋近于0时的 ∆t f (x 0+∆x ) -f (x 0) ∆f ...

  • 浅谈高二学生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 学园┃ACADEMY 2012年1月 第2期 浅谈高二学生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莫金鹏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高级中学 [摘 要]高二年级在高中学段是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学习阶段.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对高二学生来说极为重要.本文从提高物理的"悟性"和改进学习的习惯两个方面来论述高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