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1)

第一编 古典时期的行政学说

古典时期的时间跨度一般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是现代行政学的开创和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行政学说和理论研究的目标是经济与效率,研究所涉及的主要范围是组织、行为程序和行政原理。这一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研究,在方法论上采用的是规范方法。

第一章 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

一、 选择题、填空题

1、 现代行政学开创和形成的时期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2、 古典时期有影响的公共行政和管理理论家有威尔逊、泰罗、法约尔、韦伯 、古立克。

3、 古典时期行政学理论研究的目标是经济和效率;范围是组织、行为程序和 行政原理;这一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研究;在方法论上采用的是规范方法。

4、 行政学的创始人是威尔逊,在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标志着行政学的诞生。

5、 威尔逊第二本著作《国家》,阐明了达尔文的社会变化是一个逐渐进化过程的观点。

6、 威尔逊“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思想主要受益于德国政治学家布隆赤里。

7、 美国文官制度改革要从公务人员要公开招聘、择优录取;提高政府官员的专业素养;克服官僚主义作风三方面着手。

8、 19世纪末,美国国会通过“彭德尔顿”法案,对原有的政党分赃制进行改革,实行“功绩制”文官制度。

9、 威尔逊认为,政府行政职能能够顺利实施和行政权力能够合理控制的重要保证是公共舆论。

10、 西方国家将舆论监督称为“第四权力机关”。

11、 舆论监督的内容包括公共舆论监督应具有社会权威性;公共舆论监督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公共舆论监督应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适当性。

二、 名词解释

1、 政治学: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的性质、政府的“构成方式”、主权的本质和地位、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等有关国家的根本制度的基本理论。

2、 行政学:行政学侧重于研究政府组织、政府行为等行政现象,研究如何设置合理的组织体系,如何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和如何有效地达到目标。

三、 简答题

1、 简述威尔逊研究行政学的方法。P10

(1) 历史研究法

(2) 比较研究法

2、 论述威尔逊对行政学的贡献。P16

(1) 他最早张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科学,开启了行政学的研究。

(2) 他提出的政治与行政分离的思想为现代文官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3) 他深刻揭示出公共舆论在监督现代政府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未公共舆论监督构建了一系列的运作原则。

第二章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 选择题、填空题

1、 泰罗在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奠定了他科学管理之父的地位 .

2、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核心是工时(即时间与动作)研究;工资刺激系统; 职能性组织。

3、 任务和奖金构成了科学管理结构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4、 进行职能工长制变革的好处是:一是能在较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批工头,他们可以真正而充分地执行其职务责任;二是这一新体制无论对于工长还是对于工人,都完全适用于四项主要的管理原则。

5、 科学管理要求在工人和管理层两方面进行一场“思想革命”。

6、 泰罗把科学管理下的组织看作是一种互利的交换体系。

7、 泰罗认为等级制依然是组织内控制和协调的主要机制。

8、 作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鼓吹者是吉尔布雷斯,他的夫人认为成功的管理在于人而不是工作。

9、 吉尔布雷斯的夫人认为历史上有三种管理方式:传统方式;过渡方式;科学方式。

10、 传统方式也称“驱赶式”或者叫“昆斯伯里侯爵式”的管理。这种管理采取单一的直线指挥,其特点是中央集权。

二、 名词解释

1、 工时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对完成一件工作应该用的时间进行精心的研究 „„(而不是)对完成工作的实际时间进行研究,仅仅对一个工人完 成一件规定任务的时间作出统计,这并不是工时研究。

2、 工资刺激系统:泰罗指出,任务和奖金构成了科学管理结构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泰罗的刺激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时间和动作的研究,事先确定工作表现的标准,这使得泰罗认为奖励的实际方法——不管是计时还是计件 ——相对就不那么重要。

3、 差别工资:是将刺激建立在工作表现的事先确定的标准上,对每一个工人在个人基础上奖励,奖励当即兑现的具体支付制度。

4、 职能工长:把计划工作和执行工作作一区分。在职能制下,原有制度中的一个人的职能被八个人取代。进行职能工长制变革的好处是:一是能在较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批工头,他们可以真正而充分地执行其职务责任;二是这一新体制无论对于工长还是对于工人,都完全适用于四项主要的管理原则。

三、 简答题

1、 简述泰罗的刺激方法?P28-29

(1) 首先,给工人一个有明确指示的确定任务,以及每一个工作因素确定的时间标准。

(2) 泰罗反对收入分享计划。

(3) 在泰罗的刺激统中,成功收到高支付的奖励,而失败则收到物质损失的惩罚。

(4) 在泰罗的刺激系统中,还有一个高工资和低劳动成本概念

2、 简述泰罗的思想革命的内容?P33-35

(1) 泰罗确实指出了劳资之间的“亲密合作”是科学管理反映的思想革命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 虽然泰罗提倡工厂中劳资双方的合作,但是权力是不能由劳资共享的。

(3) 泰罗把科学管理下的组织看作是一种互利的交换体系。

(4) 泰罗的时代是美国多种改革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除了与科学管理有关的社会改革运动,泰罗对其他的一些运动不抱什么热情。

3、 泰罗的贡献和局限?P40-42

贡献:

(1) 强调劳动方法的标准化。

(2) 建立差别计件工资制度

(3) 科学地培训工人,改变凭经验选择作业方法和师傅带徒弟的方法。

(4) 管理职能的专业化,职能工长制则是这一专业化的表现。

(5) 劳资双方的合作,双方将注意力从对现有利益的分配转向把利益做大。 局限:

(1) 泰罗的科学管理建立在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上。

(2) 泰罗的科学管理只考虑组织内的因素,因而忽略了外在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3) 泰罗的科学管理注意对效率标准的追求,忽略了为社会服务的道德观念 .

(4) 泰罗的科学管理本身有些内容的“科学性”也是有问题的。

第三章 法约尔的管理织思想

一、 选择题、填空题

1、 法约尔最主要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2、 法约尔思考的管理问题及关注的焦点是整个组织。他本人被称为“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家”,他的管理理论被成为“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3、 法约尔是在20世纪初在欧洲发展起来的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

4、 泰罗注重基层人员的工作方式的改进,而法约尔却注重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的研究。

5、 劳动分工实际是一种职能专业化思想,法约尔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效率

6、 权力是指挥和要求别人服从的权利。权力和责任首先应该规定责任范围,然后制定奖惩标准。

7、 制定和维持纪律最有的办法是:一,各级好的领导;二,尽可能明确而又公平的协定;三,合理执行惩罚。

8、 对报酬的方式,人们通常希望:一,它能保证报酬公平;二,它能奖励有益的努力和激发热情;三,它不应导致超过合理限度的合理的报酬。

9、 法约尔管理论的核心是等级制度。

10、 法约尔认为完善的秩序还要求位置适合于人,人也适合于他的位置。

11、 法约尔认为,首创精神能激发组织成员的活力。

12、 法约尔认为,一般组织的形态由组织人员的数目决定。管理层次的设置一般坚持“2~5”原则。

二、 名词解释

1、 法约尔法则:法约尔将管理看作是平行于一般技术专业等的另一种特殊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管理职能专业化”思想的反映,但管理职能并非是只属于管理人员的职能,它是由从企业的最高领导到一般工人的各个成员分担的。从这一基本假设出发,法约尔讨论了组成企业人员才能的各方面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形成了有名的“法约尔法则”。

2、 纪律:在法约尔看来,纪律是一种“协定”、一种规范,在实质上表现为和企业及其下属人员之间的协定相一致的服从、勤勉、积极的举止一级尊敬的态度。

3、 等级制度:即层级制度,就是从最高权力机构直至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等级制度是法约尔管理论的核心。

4、 跳板法则:在遇到一些需要快速办理的事情时,为提高办事效率,需要跳过原有的管理路径,在平行的两者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渠道,即建立跳板或天桥;若两者无法协调,再报告上级,由上级协调。这一情况下称作管理过程中的跳板法则。法约尔“跳板”理论旨在保持命令统一的情况下,迅速而及时地解决一般事务,从而使组织最上层得以从繁杂的事务中摆脱出来,专注于一些重大问题。

5、 管理职能: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三、 简答题

1、 法约尔管理组织理论的特征?P59-60

(1) 法约尔试图给管理规定特有的概念范围;

(2) 在法约尔的理论中,组织和管理的概念是密切相关的;

(3) 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更似于一种论述组织的有效形成和维持的理论;

(4)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只是考虑了组织的内在因素,没有考察组织同它的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缺乏具体性。

2、 法约尔组织理论的贡献。P60

(1) 管理是可以应用于各种形式团体活动的一套独立的知识——管理的普遍性。

(2) 能够应用于所有各种工作的第一个全面和综合的管理理论。

(3) 在学院和大学中开设管理课程的思想。

第四章 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韦伯提出的“理想的官僚制”理论是行政学发展史中重要的里程碑,为此,韦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2、 韦伯现代理论的核心是官僚制理论,他认为行政管理体系向官僚科层制发展的程度,给现代化政府提供了决定性的尺度。

3、 官僚制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和经济为前提。

4、 韦伯认为,货币经济对于官僚制产生及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5、 韦伯发现,官僚制的行政管理职生在属于法理型统治的理性国家

6、 官僚制主要是指在知识的基础上,以行政效率为目标的一种科学、理性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7、 官僚等级制的显著特点是专业分工。

8、 明确的程序、规章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个人的主观因素

9、 现代官僚制区别于传统家长制与世袭制的重要特征是训练有素、专业精深的行政官员。

10、 理想的官僚体制是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11、 等级结构体系是完全按照专业化的标准加以确定的。

12、 传统统治最为普遍的形式是世袭制。

13、 个人魅力统治是一种以人格取向的权威,法理型统治则是一种制度取向的权威。

二、 名词解释

1、 官僚制:就是建立于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一种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具有专业化功能以及固定规章制度、设科分层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形式,是一种理性地设计出来的,以协调众多个人活动,从而有效地完成大规模管理工作,实现以组织目标为功能的合理等级制组织。

2、 传统型统治:如果一种统治的合法性是建立在遗传下来的(历史就存在的)制度和统治权力的神圣的基础之上,并且也被相信是这样的,那么这种统治就是传统型的。

3、 个人魅力型统治:个人魅力即“卡里斯马”,在这里用它来表示统治者的人格特征:“他被认为天分过人,具有超自然的或者超人的、或者特别非凡的、任何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力量或素质,或者被视为神灵差遣的,或者被视为楷模,因此为被视为领袖”。它的合法性基础在于:英雄人物所具有的吸引追随者和信徒们的神力,以及后者对于前者自愿的服从和虔诚的信仰。

4、 常规化:个人魅力型统治的结果是:权力要么转变为一种更为传统的类型 ,要么开始呈现官僚政治的特征。这些因素都促使产生于社会激烈动荡和变革过程中的卡里斯马型统治向其他形式转化,这就是韦伯所称的“常规化”问题 。

三、 简答题

1、 简述官僚制的特征及评价?

特征:(1)等级制;(2)专业分工;(3)行政管理档案系统原则;

(4)明确的程序、规章和制度;(5)专业培训;

(6)采用固定的薪金及按照资历、政绩晋升。

优点:(1)组织的严密性;(2)管理的非人格化;(3)技术的高效率;(4)统治的知识 缺点(负面功能):

(1) 官僚组织体系庞大、行动缓慢,容易造成组织效率低下

(2) 官僚制与官僚主义密切相连,具有官僚主义的种种弊端。

(3) 现代官僚制同样具有"非理性"的一面,它不断使人的本质发生异化

2、 法理型权威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1) 传统型统治的管理一切均按照惯例、习俗行事,但是缺乏效率;

(2) 个人魅力型统治的管理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它纯粹依靠信仰和感情而否定理性;

(3) 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即“官僚制”则是以法理型权威为基础,行政人员的公务行为必须按照理性原则进行,必须合理、合法,不允许带有任何偏见和私人感情,对所有人都平等看待,而不管他们的社会等级和个人身份。简言之,它要求人们服从的不是作为个人的管理者,而是作为一种非人格化的秩序和规范。

(4) 因此,法理型权威能够充分保持行政管理的持续性、稳定性和高效率,它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大规模组织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

第五章 古立克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古立克在1935-1937年,和厄威克合作编辑出版了《行政科学论文集》。该书是美国行政科学发展过程一个重要标志。

2、 结合的要素之一是把组织内部类似的任务组合起来。

3、 古立克将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如何具体安排工作归纳为四个途径:目的、过程、人员和地点。

4、 领导是通过权威进行协调的关键。

5、 市政研究局成立于1906年,当年领导班子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经济和效率,同时也注意如何教育民众,建立一个负责的、对新问题能及时作出反应的政府。

6、 古立克把市政研究局称作为效率运动的“发电厂和思想库”。

7、 市政研究局达到效率的目的,靠的是两条:一是政府的调查报告;二是公务员培训学校。

8、 古立克本人的主要兴趣在三方面:公共财政、人事管理和大都会政府。

9、 大都会政府怎么去管,古立克始终认为,一要按照职能的各个方面把责任下放给各级政府,二是要依靠那些和具体问题直接打交道的最小的政府单位。

10、 古立克认为,都市问题最终解决办法必须是各级政府共同行动。这个共同行动既包括联邦政府的参与和总统的领导,也要求每一级政府都认真地处理自 己管辖范围内的事务。

11、 古立克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理论,在学术和行政部门的杰出贡献证明了他被誉为“公共行政学的元老”是当之无愧的。

二、 名词解释

1、 由下而上:古立克注意组织内部的分工和组合,并称之为“由下而上”的做法,这种做法强调了同一性的原则,但是它也有缺点,那就是忽视了控制和协调的必要性。

2、 由上而下:其着眼点在控制和协,实施这种作法,主要靠二条:一是建立一个权威结构;二是突出组织的目的。

3、 正面职业终身制:提拔新人,开诚布公,严格要求,公正对待。换句话说,政府工作人员要从年轻人里面挑选,从基层见习干起,逐步熟悉业务。与此同时,把不称职、不胜任的人员果断淘汰。

4、 POSDCORB:古立克将行政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概括为如今广为流传的“八字方针”,由英文的八个字母(POSDCORB)代表着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执行的七项重要功能,即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协调、汇报、预算。

三、 简答题

1、 简述政府的作用。

(1) 在古立克看来,政府实际上提供了一种手段,使往往自私自利、独断专行的人有可能和睦共处、携手合作。

(2) 政府的运作是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而对人们的行为加以控制。

(3) 政府的行为是为了提供合作性的社区服务,也就是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可以更好、更经济、更令人满意地完成的活动。

2、 行政改革的原则。

(1) 相关的工作应安排在同一单位

(2) 精简部门,多余重叠的机构或予以取消,或予以合并。

(3) 各具体单位实现一元化领导,由有能力、懂技术、富经验、敢挑担的人 掌舵。

(4) 有责有权,权责相当。(5) 一把手要指定专人负责整个部门的工作鉴定。

(6) 整个部门的每项职能都要指派专人具体负责。(7) 削减民选官员的人数。

(8) 各种理事会、委员会只有准立法、准司法的职能,不宜介入行政工作

(9) 整个部门的所有行政工作必须置于一元化的行政首长领导。

(10) 行政首长必须有权任命、解雇和指挥属下部门主管。

(11) 行政首长必须有一套研究班子,负责总结汇报,以及探索新的路子。

简言之,行政部门应该融合成一个整体,组建坚强、能干的行政领导班子,并配备一位有职有权、能够监督行政全过程的首席行政官。

3、市政研究局称为“效率运动的发电厂和思想库”的目的是什么?

(1) 使政府管理更加经济有效;(2) 推行科学管理;

(3) 有建设性地提高政府的透明度;

(4) 收集、分类、解析,并公布所有事实。

第二编 新古典时期的行政学说

新古典时期的时间跨度一般为20世纪30年代至六七十年代。著名的霍桑试验开启了这一时期,对人尤其是团体的人以及行为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时期的研究从对组织的静态描述转向了研究动态的组织过程,着重于研究人和组织的行为,同时系统论被运用到行政现象的分析中。这一时期的研究方法从规范方法转向了实证方法。

第六章 福莱特的动态管理管理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新古典时期的时间跨度一般为20世纪30年代至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研究的显著特点是对人尤其是团体的人以及行为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梅奥、福莱特、巴纳德、西蒙、里格斯、麦格雷戈、林德布洛姆、威尔达夫斯基。

2、 这一时期研究从组织的静态描述转向了研究动态的组织过程;在方法论上,这一时期的研究从规范方法转向了实证方法。

3、 福莱特的处女作是在1986年问世的《众议院议长》。

4、 福莱特的第二本著作是《新国度》,在1918年发表,书中她提出了群体动力的新概念。

5、 福莱特的第三本著作是《创造性的经验》,在1924年问世的全书的中心思想是群体动力。

6、 群体过程的核心是创造。福莱特认为,群体过程受到两则的影响:即 “互相渗透定律”和“整体学说”。

7、 福莱特认为,解决社会冲突主要有三个途径,即一方占据上风、互相妥协 、整合。她一再推崇的办法是整合。

8、 福莱特认为,达到整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圆环形的反应过程。

9、 圆环形反应包括思想和活动的互相渗透,并导致互相的结合。

10、 整合具体表现是达成共识,是来自经验的聚合。

11、 福莱特认为,权力就是指成事的能力,控制指针对某一特定目标的权力运用。

12、 福莱特认为,国家是群体过程的逻辑延伸,是社会生活的最高表现。

13、 福莱特认为,真正的民主概念包括大众的实质参与和联邦制的政治结构。

14、 福莱特早年注重研究的是人事关系和群体过程,后期研究的是工业组织。

15、 福莱特对企业组织情有独钟,主要原因有:第一,她和几位著名企业家关系良好;第二,她觉得企业环境可以为她想做的分析提供一些有趣的原始素材 ;第三,更重要的是,在她看来,企业组织是一种执行重大社会功能的社会性机能。

16、 福莱特认为,企业不只是牟取利润,而是开辟了新的人事关。

17、 福莱特认为,只有协调恰当,才能有控制有权威,而不是靠控制靠权威才能实现协调。

18、 福莱特认为,权威职能隶属于有知识有经验的人。

19、 福莱特把领导分为三类:职位领导、个人领导和功能领导。

20、 福莱特认为,领导应当有三大功能:协调、决定目标,以及预测

21、 福莱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你加上我”和“我加上你”之间的反应。

二、 名词解释

1、 群体:群体不是单纯的一群人或者一个组织成员的简单组合。群体是一个有凝聚力的整体,可以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促成群体的成员间的互相配合 、和睦共处。

2、 互相渗透定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接触会造成分歧的综合,从而使他们之间的结合出现新的形式,这时群体的成员实际上就成为彼此互相影响的调整力。

3、 整体学说:指对一个整体的了解仅仅靠对其组成部分的分析是不行的,因为这个整体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往接触,有其本身的动力。

4、 圆环形反应:包括思想和活动的互相渗透,并导致互相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则是通过我们各自从别人那里“唤出”某些东西即通过所谓的“唤起”过程来实现的。

5、 个性:是一种在整体钟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与众不同。

6、 自由:在福莱特看来,自由是社会性的,是“个性的和谐而自在的发挥”。

7、 改造权力:就是变“踞人之上的权力”为“与人共享”的权力。

8、 增加权力:就是借助群体的力量,尽可能地满足更多的个人需求,从而使整体获得更多的权力

9、 邻里群体:在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群体之中,福莱特认为,最基本的社会群体是邻里群体。正是这些邻里群体使人们能够经常互相接触,促成他们间的相识,进而增进彼此间的日趋了解。

10、 情况定律:指的是当周围的变化和反应互相交织,不断出现时,针对这些情况必然出现的敏感能力。

11、 功能权力:工人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和他的本职功能相关的控制权。

第七章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梅奥在1933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的问题》,主要研究了霍桑实验。

2、 1945年,梅奥发表了《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3、 1947年,梅奥发表了《工业文明的政治问题》。

4、 梅奥早期主要关注一般的社会、政治和哲学问题,中期从事一些科学调查 ,他的天才在于激发研究小组的的智力,并对小组的活动加以整合。

5、 梅奥的霍桑实验开创了一个新的人际关系学派的先河。

6、 梅奥认为,巴纳德所提出的组织必须“有效率”和“有效益”,实际上是提出了现代社会普遍适用的准则。也就是说,任何组织必须能在两方面满足其成员的愿望:一是他们的物质要求;二是在完成多种社会职能钟实现积极的合作和协调。

7、 梅奥第一次实证研究是在费城纺织厂进行的,这次研究彻底否定了认为只有私利才是激励和推动人工作的全部动力的假设。

8、 梅奥的霍桑实验是在1927至1932年进行的,这一实验因其“社会人”的假设,对非正式组织的揭示以及对人际关系学派的形成而载入史册。

9、 梅奥进行直接观察的最后历程是研究缺勤和流动率,在南加州飞机制造业进行的。

10、 梅奥发现,缺勤率和流动率是形成工作“团队”的一种功能。

11、 梅奥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领导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掌握科技知识、系统化的指挥能力、组织社会合作和协调的本领。他认为,涉及管理核心部分的是组织社会合作和协调。

二、 名词

1、 群氓假设:由李嘉图提出这一说法。自然的社会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组成 ,每一个人都按着能达到自我保存和实现自我利益的方式行事,每一个人都尽力按逻辑进行思考,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努力。

2、 霍桑实验:霍桑是西方电器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一家工厂的名字,由梅奥主持的该实验从1927年至1932年,历时五载。这一试验因其“社会人”的假设,对非正式组织的揭示以及人际关系学派的形成而载入史册。

三、 简答题

1、 泰罗的科学管理与梅奥的霍桑实验的比较?

两人分别代表了解决工业问题的两种主要方法。

(1) 两人载目标方面的高度相似性。两人都看到了工人和管理当局之间的冲突,并把更多的责任归于管理当局;两人都追求工人与管理当局的和谐或利益相关,泰罗是通过一种精神革命,而梅奥是通过人群协作。

(2) 两人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却大不相同。

第一, 泰罗所注意的中心是个别工人,而梅奥主义者把注意的中心放在作为团 体成员的工人身上。

第二, 泰罗对人际关系不大注意,而梅奥则很关心。

第三, 泰罗认为物质工作环境是影响生产率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而梅奥则认为社会环境才是主要的。

第四, 泰罗认为,只要有机会,人们就会追求最大的经济报酬;而梅奥主义者则把金钱的诱惑放在次要地位,强调团体成员的地位。

2、 对梅奥的霍桑实验的评价?(贡献、批评)

(1) 霍桑研究的贡献是巨大的。首先,它以扎实的的调查和分析指明了人的“社会性”特征,这在对人的假设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其次,社会系统观点的提出开拓了对组织研究的视野。

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领导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通过职工的满足度,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2) 对梅奥的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以及霍桑实验的批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梅奥出于工作场所中的各种利益的自然和谐的假设,不遣余力地去追求自发的合作,而没有认识到社会冲突的不可避免性。

b、 在梅奥看到冲突的地方,他将之归为工人的感情态度,而非客观的工作和社会条件。 c、 霍桑实验的特征在于“大错和不完整”

第八章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组织理论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巴纳德是新古典时期的一位重要的组织理论家。他在组织理论上所作的一系列独创性的工作至今被认为是组织理论的典范。

2、 巴纳德独创性的工作主要体现在《经理人员的职能》的著作中。

3、 巴纳德把自己的主要贡献归结为“结构性”概念和“动态性”概念。

4、 结构性概念包括个人、协作体系、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和复合性正式组织。

5、 巴纳德认为,个人干不了的事情,两个人一起干,因而协作就产生了,组织也随之产生。

6、 在巴纳德看来,组织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一种合作性的努力。

7、 巴纳德认为,只有当一个协作体系的目的实现时,这种协作才是有效的。

8、 巴纳德认为,协作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的动机而组成的。

9、 协作努力的有效性与协作体系目的有关,效力与个人动机的满足有关,协作体系的效力是体系成员个人的效力的总和。

10、 效力与平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达到:或是改变成员的个人动机,或是把生产成果分配给个人。

11、 效力是满足的交换。协作的过程包含满足的交换工程。

12、 协作的持续取决于协作的有效性和协作的效力。

13、 巴纳德认为,构成组织的要素有三个:协作的意愿、目的、信息交流。

14、 巴纳德对组织理论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非正式组织。

15、 巴纳德从正面肯定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它的凝聚力作用。但是他忽略了非正式组织对政治组织来说所具有的消极一面。

16、 复合性政治组织主要有四个特征:系统性、非人格化、专业化、含有非正式组织。

17、 巴纳德感到目标是专业化的首要方面。

18、 组织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刺激-回报的动态平衡、权威、以及沟通和决策过程。

19、 构成组织力量的人的努力和贡献是由诱因引起的,自我保存和自我满足的利己动机是支配的力量。

20、 刺激与个人动机有关,巴纳德把引诱分成特殊的和一般的两类

21、 说服的含义包括三种形式:形成一种强制状态;引诱合法化;动机灌输。

22、 最重要的说服方法是动机的灌输。

23、 刺激系统的另一方面是地位系统。

24、 巴纳德认为,只有当权威被接受,它才是有效的。

25、 巴纳德看来,组织中的决策与组织的目的有关。

26、 组织决策中,采用的过程取决于三个因素:决策的目标、决策所需的速度 、决策者所得信息的质量。

27、 巴纳德指出,管理者具有三种功能:提供一种信息交流系统;促成必要的个人努力;提出和确定组织目标。

28、 巴纳德认为,领导者具有五大特点:有活力、坚忍、有决断力、服力和责任性、以及智慧。

29、 巴纳德认为,责任性对领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责任性来自现有的道德准则。

30、 巴纳德认为,管理者的责任主要是形成组织目标。

二、 名词解释

1、 协作:就是一种克服由物理环境或人的生物特征所强加的一些限制的手段 .

2、 净满足:是指每个成员在协作体系中所得到的大于所投入的那部分。

3、 非正式组织:巴纳德将非正式组织描述为暂时的、无结构形式、涉及那些 没有任何具体联系而发生的互动。用他的话来说,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没有 固定形态的、密度经常变化的集合体".

4、 均衡理论:在组织提供的诱因和个人为之作出贡献之间维持一种均衡。

三、 简答题

1、 简述复合性正式组织的含义?

巴纳德认为,这一组织来自简单的正式组织增长需要创造新的单位,但总的目 标是作为复合性组织中统一的因素起作用的。复合性正式组织的特征包括以下4 个方面:系统性;非人格化;专业化;含有非正式组织。

2、 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的作用

(1) 信息交流

(2) 通过调节人们的贡献意愿和稳定客观的权威来维持正式组织的凝聚力

(3) 维持人们的个人人格、自尊心和独立的选择,而这是正式组织运作所必 需的。

3、 简述巴纳德对组织理论的贡献。

(1) 他用社会系统观点对组织的考察

(2) 他的通过引诱或刺激在组织中维持组织和人之间的均衡

(3) 他的权威来自接受的思想

(4) 他的效力-效率两分法企图把经常发生冲突的组织目标和努力的经济需 求同个人的目标和满足的需求结合起来的思想

(5) 他对正式组织的富有洞察力的分析以及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入

(6) 他对经理人员责任的明晰阐述

第九章 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西蒙在1978年荣获最高奖,获奖的名称是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是表彰他对经济决策研究所作的贡献。

2、 西蒙第一本著作是《管理行为》,书中包含的思想有许多来自制度学派的经济学。

3、 在西蒙的兴趣中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关注人的决策,他一生的研究是对梦寐以求的“决策真理”的追求。

4、 在西蒙的论文集《人的各种模式中》,他把决策理论中的一些基本因素格式化。

5、 《管理决策的新科学》旨在探讨计算机对组织决策的影响。

6、 西蒙把决策前提作为其分析的单位,他认为行政或管理就是决策。

7、 他用“事实-价值”两分法取代行政学中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

8、 西蒙对决策的分析首先建立在他提出的一种新的决策人的模式上,他把这 一模式称为“满意人”模式。

9、 人为什么要参加组织,西蒙采用了巴纳德的基本框架。

10、 西蒙将引诱-贡献功利性称作为引诱-贡献功利量表。

11、 在西蒙看来,提供决策前提的首要责任在等级制。

12、 效率标准是组织决策的标准,间接地也是等级控制的手段。

13、 对组织决策的理性来说,西蒙主要关心的对象之一是目标转移现象。

14、 目标的转移也可能来自决策过程中使用的价值指标。

二、 名词解释

1、 满意人决策:决策者由于受知识和分析能力的限制,因而总是接受一些就其向往的程度来说只是满意或充分的选择。

2、“形式推动”搜索:在问题领域搜索时,决策者可能采用任何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只要有一个标准的反应(惯例),搜索就很少或不存在,决策者只需要简单地使用惯例即可。如惯例不能适用,搜索就会被标准化,并建立在记忆中储存的计算相关行动的形式和规则上,西蒙称之为“形式推动”的搜索。

3、 刺激推动的搜索:它使用看得见的排队来决定先后行动。

4、 目标推动的搜索:它采用一个目标和亚目标结构来决定先后的行动。

5、 程序性决策:当决策刺激重复出现,组织已确立了一种对付这一状况的确定的程序后,程序性决策就发生了。这一程序体现在西蒙所说的决定对一个任务的反应次序的“运作程序”中。运作程序因其程度不同而异。组织惯例对运作程序来说是最具体的,决定是参照已通过的实践而非对可供方案的优点的考虑而作出的。

6、 非程序性决策:是对新的刺激的反应,这种反应不存在结构性,因而非程序性决策需要一些搜索活动,这一搜索将遵循可预测的和规定的形式。

三、 简答题

1、 简述个人决策的过程?

(1) 个人决策的第一个基本因素是来自决策环境的刺激;

(2) 个人决策的第二个基本因素是记忆;

(3) 个人决策的第三个基本因素是习惯;

(4) 个人决策接下来的便是对问题的分析;

(5) 在界定了问题空间后,决策者开始扫描这一空间,以搜索有用的、可供 选择的解决方法;

(6) 个人决策的最后一步是选择。

2、 简述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的相同点。

(1) 从西蒙称之的“情境界定”出发,这是一个现实模式的简化,用来减少实际决策环境的复杂性。

(2) 采用某些手段-目的形式将具体的行动与组织最终目标联系起来。

(3) 决定(问题)被分解或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并分配给组织的亚结构。

(4) 在选择方案时总是以“满意”而非最佳作为标准。

(5) 决策过程很可能包括了一种不确定的吸收性。

(6) 组织中的决策是惯例性的,惯例性程序从程序性决策中的具体的反应到 非程序性决策中的惯例性的搜索过程。

第一编 古典时期的行政学说

古典时期的时间跨度一般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是现代行政学的开创和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行政学说和理论研究的目标是经济与效率,研究所涉及的主要范围是组织、行为程序和行政原理。这一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研究,在方法论上采用的是规范方法。

第一章 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

一、 选择题、填空题

1、 现代行政学开创和形成的时期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2、 古典时期有影响的公共行政和管理理论家有威尔逊、泰罗、法约尔、韦伯 、古立克。

3、 古典时期行政学理论研究的目标是经济和效率;范围是组织、行为程序和 行政原理;这一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研究;在方法论上采用的是规范方法。

4、 行政学的创始人是威尔逊,在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标志着行政学的诞生。

5、 威尔逊第二本著作《国家》,阐明了达尔文的社会变化是一个逐渐进化过程的观点。

6、 威尔逊“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思想主要受益于德国政治学家布隆赤里。

7、 美国文官制度改革要从公务人员要公开招聘、择优录取;提高政府官员的专业素养;克服官僚主义作风三方面着手。

8、 19世纪末,美国国会通过“彭德尔顿”法案,对原有的政党分赃制进行改革,实行“功绩制”文官制度。

9、 威尔逊认为,政府行政职能能够顺利实施和行政权力能够合理控制的重要保证是公共舆论。

10、 西方国家将舆论监督称为“第四权力机关”。

11、 舆论监督的内容包括公共舆论监督应具有社会权威性;公共舆论监督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公共舆论监督应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适当性。

二、 名词解释

1、 政治学: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的性质、政府的“构成方式”、主权的本质和地位、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等有关国家的根本制度的基本理论。

2、 行政学:行政学侧重于研究政府组织、政府行为等行政现象,研究如何设置合理的组织体系,如何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和如何有效地达到目标。

三、 简答题

1、 简述威尔逊研究行政学的方法。P10

(1) 历史研究法

(2) 比较研究法

2、 论述威尔逊对行政学的贡献。P16

(1) 他最早张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科学,开启了行政学的研究。

(2) 他提出的政治与行政分离的思想为现代文官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3) 他深刻揭示出公共舆论在监督现代政府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未公共舆论监督构建了一系列的运作原则。

第二章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 选择题、填空题

1、 泰罗在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奠定了他科学管理之父的地位 .

2、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核心是工时(即时间与动作)研究;工资刺激系统; 职能性组织。

3、 任务和奖金构成了科学管理结构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4、 进行职能工长制变革的好处是:一是能在较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批工头,他们可以真正而充分地执行其职务责任;二是这一新体制无论对于工长还是对于工人,都完全适用于四项主要的管理原则。

5、 科学管理要求在工人和管理层两方面进行一场“思想革命”。

6、 泰罗把科学管理下的组织看作是一种互利的交换体系。

7、 泰罗认为等级制依然是组织内控制和协调的主要机制。

8、 作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鼓吹者是吉尔布雷斯,他的夫人认为成功的管理在于人而不是工作。

9、 吉尔布雷斯的夫人认为历史上有三种管理方式:传统方式;过渡方式;科学方式。

10、 传统方式也称“驱赶式”或者叫“昆斯伯里侯爵式”的管理。这种管理采取单一的直线指挥,其特点是中央集权。

二、 名词解释

1、 工时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对完成一件工作应该用的时间进行精心的研究 „„(而不是)对完成工作的实际时间进行研究,仅仅对一个工人完 成一件规定任务的时间作出统计,这并不是工时研究。

2、 工资刺激系统:泰罗指出,任务和奖金构成了科学管理结构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泰罗的刺激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时间和动作的研究,事先确定工作表现的标准,这使得泰罗认为奖励的实际方法——不管是计时还是计件 ——相对就不那么重要。

3、 差别工资:是将刺激建立在工作表现的事先确定的标准上,对每一个工人在个人基础上奖励,奖励当即兑现的具体支付制度。

4、 职能工长:把计划工作和执行工作作一区分。在职能制下,原有制度中的一个人的职能被八个人取代。进行职能工长制变革的好处是:一是能在较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批工头,他们可以真正而充分地执行其职务责任;二是这一新体制无论对于工长还是对于工人,都完全适用于四项主要的管理原则。

三、 简答题

1、 简述泰罗的刺激方法?P28-29

(1) 首先,给工人一个有明确指示的确定任务,以及每一个工作因素确定的时间标准。

(2) 泰罗反对收入分享计划。

(3) 在泰罗的刺激统中,成功收到高支付的奖励,而失败则收到物质损失的惩罚。

(4) 在泰罗的刺激系统中,还有一个高工资和低劳动成本概念

2、 简述泰罗的思想革命的内容?P33-35

(1) 泰罗确实指出了劳资之间的“亲密合作”是科学管理反映的思想革命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 虽然泰罗提倡工厂中劳资双方的合作,但是权力是不能由劳资共享的。

(3) 泰罗把科学管理下的组织看作是一种互利的交换体系。

(4) 泰罗的时代是美国多种改革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除了与科学管理有关的社会改革运动,泰罗对其他的一些运动不抱什么热情。

3、 泰罗的贡献和局限?P40-42

贡献:

(1) 强调劳动方法的标准化。

(2) 建立差别计件工资制度

(3) 科学地培训工人,改变凭经验选择作业方法和师傅带徒弟的方法。

(4) 管理职能的专业化,职能工长制则是这一专业化的表现。

(5) 劳资双方的合作,双方将注意力从对现有利益的分配转向把利益做大。 局限:

(1) 泰罗的科学管理建立在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上。

(2) 泰罗的科学管理只考虑组织内的因素,因而忽略了外在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3) 泰罗的科学管理注意对效率标准的追求,忽略了为社会服务的道德观念 .

(4) 泰罗的科学管理本身有些内容的“科学性”也是有问题的。

第三章 法约尔的管理织思想

一、 选择题、填空题

1、 法约尔最主要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2、 法约尔思考的管理问题及关注的焦点是整个组织。他本人被称为“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家”,他的管理理论被成为“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3、 法约尔是在20世纪初在欧洲发展起来的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

4、 泰罗注重基层人员的工作方式的改进,而法约尔却注重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的研究。

5、 劳动分工实际是一种职能专业化思想,法约尔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效率

6、 权力是指挥和要求别人服从的权利。权力和责任首先应该规定责任范围,然后制定奖惩标准。

7、 制定和维持纪律最有的办法是:一,各级好的领导;二,尽可能明确而又公平的协定;三,合理执行惩罚。

8、 对报酬的方式,人们通常希望:一,它能保证报酬公平;二,它能奖励有益的努力和激发热情;三,它不应导致超过合理限度的合理的报酬。

9、 法约尔管理论的核心是等级制度。

10、 法约尔认为完善的秩序还要求位置适合于人,人也适合于他的位置。

11、 法约尔认为,首创精神能激发组织成员的活力。

12、 法约尔认为,一般组织的形态由组织人员的数目决定。管理层次的设置一般坚持“2~5”原则。

二、 名词解释

1、 法约尔法则:法约尔将管理看作是平行于一般技术专业等的另一种特殊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管理职能专业化”思想的反映,但管理职能并非是只属于管理人员的职能,它是由从企业的最高领导到一般工人的各个成员分担的。从这一基本假设出发,法约尔讨论了组成企业人员才能的各方面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形成了有名的“法约尔法则”。

2、 纪律:在法约尔看来,纪律是一种“协定”、一种规范,在实质上表现为和企业及其下属人员之间的协定相一致的服从、勤勉、积极的举止一级尊敬的态度。

3、 等级制度:即层级制度,就是从最高权力机构直至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等级制度是法约尔管理论的核心。

4、 跳板法则:在遇到一些需要快速办理的事情时,为提高办事效率,需要跳过原有的管理路径,在平行的两者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渠道,即建立跳板或天桥;若两者无法协调,再报告上级,由上级协调。这一情况下称作管理过程中的跳板法则。法约尔“跳板”理论旨在保持命令统一的情况下,迅速而及时地解决一般事务,从而使组织最上层得以从繁杂的事务中摆脱出来,专注于一些重大问题。

5、 管理职能: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三、 简答题

1、 法约尔管理组织理论的特征?P59-60

(1) 法约尔试图给管理规定特有的概念范围;

(2) 在法约尔的理论中,组织和管理的概念是密切相关的;

(3) 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更似于一种论述组织的有效形成和维持的理论;

(4)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只是考虑了组织的内在因素,没有考察组织同它的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缺乏具体性。

2、 法约尔组织理论的贡献。P60

(1) 管理是可以应用于各种形式团体活动的一套独立的知识——管理的普遍性。

(2) 能够应用于所有各种工作的第一个全面和综合的管理理论。

(3) 在学院和大学中开设管理课程的思想。

第四章 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韦伯提出的“理想的官僚制”理论是行政学发展史中重要的里程碑,为此,韦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2、 韦伯现代理论的核心是官僚制理论,他认为行政管理体系向官僚科层制发展的程度,给现代化政府提供了决定性的尺度。

3、 官僚制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和经济为前提。

4、 韦伯认为,货币经济对于官僚制产生及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5、 韦伯发现,官僚制的行政管理职生在属于法理型统治的理性国家

6、 官僚制主要是指在知识的基础上,以行政效率为目标的一种科学、理性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7、 官僚等级制的显著特点是专业分工。

8、 明确的程序、规章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个人的主观因素

9、 现代官僚制区别于传统家长制与世袭制的重要特征是训练有素、专业精深的行政官员。

10、 理想的官僚体制是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11、 等级结构体系是完全按照专业化的标准加以确定的。

12、 传统统治最为普遍的形式是世袭制。

13、 个人魅力统治是一种以人格取向的权威,法理型统治则是一种制度取向的权威。

二、 名词解释

1、 官僚制:就是建立于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一种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具有专业化功能以及固定规章制度、设科分层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形式,是一种理性地设计出来的,以协调众多个人活动,从而有效地完成大规模管理工作,实现以组织目标为功能的合理等级制组织。

2、 传统型统治:如果一种统治的合法性是建立在遗传下来的(历史就存在的)制度和统治权力的神圣的基础之上,并且也被相信是这样的,那么这种统治就是传统型的。

3、 个人魅力型统治:个人魅力即“卡里斯马”,在这里用它来表示统治者的人格特征:“他被认为天分过人,具有超自然的或者超人的、或者特别非凡的、任何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力量或素质,或者被视为神灵差遣的,或者被视为楷模,因此为被视为领袖”。它的合法性基础在于:英雄人物所具有的吸引追随者和信徒们的神力,以及后者对于前者自愿的服从和虔诚的信仰。

4、 常规化:个人魅力型统治的结果是:权力要么转变为一种更为传统的类型 ,要么开始呈现官僚政治的特征。这些因素都促使产生于社会激烈动荡和变革过程中的卡里斯马型统治向其他形式转化,这就是韦伯所称的“常规化”问题 。

三、 简答题

1、 简述官僚制的特征及评价?

特征:(1)等级制;(2)专业分工;(3)行政管理档案系统原则;

(4)明确的程序、规章和制度;(5)专业培训;

(6)采用固定的薪金及按照资历、政绩晋升。

优点:(1)组织的严密性;(2)管理的非人格化;(3)技术的高效率;(4)统治的知识 缺点(负面功能):

(1) 官僚组织体系庞大、行动缓慢,容易造成组织效率低下

(2) 官僚制与官僚主义密切相连,具有官僚主义的种种弊端。

(3) 现代官僚制同样具有"非理性"的一面,它不断使人的本质发生异化

2、 法理型权威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1) 传统型统治的管理一切均按照惯例、习俗行事,但是缺乏效率;

(2) 个人魅力型统治的管理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它纯粹依靠信仰和感情而否定理性;

(3) 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即“官僚制”则是以法理型权威为基础,行政人员的公务行为必须按照理性原则进行,必须合理、合法,不允许带有任何偏见和私人感情,对所有人都平等看待,而不管他们的社会等级和个人身份。简言之,它要求人们服从的不是作为个人的管理者,而是作为一种非人格化的秩序和规范。

(4) 因此,法理型权威能够充分保持行政管理的持续性、稳定性和高效率,它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大规模组织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

第五章 古立克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古立克在1935-1937年,和厄威克合作编辑出版了《行政科学论文集》。该书是美国行政科学发展过程一个重要标志。

2、 结合的要素之一是把组织内部类似的任务组合起来。

3、 古立克将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如何具体安排工作归纳为四个途径:目的、过程、人员和地点。

4、 领导是通过权威进行协调的关键。

5、 市政研究局成立于1906年,当年领导班子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经济和效率,同时也注意如何教育民众,建立一个负责的、对新问题能及时作出反应的政府。

6、 古立克把市政研究局称作为效率运动的“发电厂和思想库”。

7、 市政研究局达到效率的目的,靠的是两条:一是政府的调查报告;二是公务员培训学校。

8、 古立克本人的主要兴趣在三方面:公共财政、人事管理和大都会政府。

9、 大都会政府怎么去管,古立克始终认为,一要按照职能的各个方面把责任下放给各级政府,二是要依靠那些和具体问题直接打交道的最小的政府单位。

10、 古立克认为,都市问题最终解决办法必须是各级政府共同行动。这个共同行动既包括联邦政府的参与和总统的领导,也要求每一级政府都认真地处理自 己管辖范围内的事务。

11、 古立克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理论,在学术和行政部门的杰出贡献证明了他被誉为“公共行政学的元老”是当之无愧的。

二、 名词解释

1、 由下而上:古立克注意组织内部的分工和组合,并称之为“由下而上”的做法,这种做法强调了同一性的原则,但是它也有缺点,那就是忽视了控制和协调的必要性。

2、 由上而下:其着眼点在控制和协,实施这种作法,主要靠二条:一是建立一个权威结构;二是突出组织的目的。

3、 正面职业终身制:提拔新人,开诚布公,严格要求,公正对待。换句话说,政府工作人员要从年轻人里面挑选,从基层见习干起,逐步熟悉业务。与此同时,把不称职、不胜任的人员果断淘汰。

4、 POSDCORB:古立克将行政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概括为如今广为流传的“八字方针”,由英文的八个字母(POSDCORB)代表着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执行的七项重要功能,即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协调、汇报、预算。

三、 简答题

1、 简述政府的作用。

(1) 在古立克看来,政府实际上提供了一种手段,使往往自私自利、独断专行的人有可能和睦共处、携手合作。

(2) 政府的运作是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而对人们的行为加以控制。

(3) 政府的行为是为了提供合作性的社区服务,也就是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可以更好、更经济、更令人满意地完成的活动。

2、 行政改革的原则。

(1) 相关的工作应安排在同一单位

(2) 精简部门,多余重叠的机构或予以取消,或予以合并。

(3) 各具体单位实现一元化领导,由有能力、懂技术、富经验、敢挑担的人 掌舵。

(4) 有责有权,权责相当。(5) 一把手要指定专人负责整个部门的工作鉴定。

(6) 整个部门的每项职能都要指派专人具体负责。(7) 削减民选官员的人数。

(8) 各种理事会、委员会只有准立法、准司法的职能,不宜介入行政工作

(9) 整个部门的所有行政工作必须置于一元化的行政首长领导。

(10) 行政首长必须有权任命、解雇和指挥属下部门主管。

(11) 行政首长必须有一套研究班子,负责总结汇报,以及探索新的路子。

简言之,行政部门应该融合成一个整体,组建坚强、能干的行政领导班子,并配备一位有职有权、能够监督行政全过程的首席行政官。

3、市政研究局称为“效率运动的发电厂和思想库”的目的是什么?

(1) 使政府管理更加经济有效;(2) 推行科学管理;

(3) 有建设性地提高政府的透明度;

(4) 收集、分类、解析,并公布所有事实。

第二编 新古典时期的行政学说

新古典时期的时间跨度一般为20世纪30年代至六七十年代。著名的霍桑试验开启了这一时期,对人尤其是团体的人以及行为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时期的研究从对组织的静态描述转向了研究动态的组织过程,着重于研究人和组织的行为,同时系统论被运用到行政现象的分析中。这一时期的研究方法从规范方法转向了实证方法。

第六章 福莱特的动态管理管理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新古典时期的时间跨度一般为20世纪30年代至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研究的显著特点是对人尤其是团体的人以及行为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梅奥、福莱特、巴纳德、西蒙、里格斯、麦格雷戈、林德布洛姆、威尔达夫斯基。

2、 这一时期研究从组织的静态描述转向了研究动态的组织过程;在方法论上,这一时期的研究从规范方法转向了实证方法。

3、 福莱特的处女作是在1986年问世的《众议院议长》。

4、 福莱特的第二本著作是《新国度》,在1918年发表,书中她提出了群体动力的新概念。

5、 福莱特的第三本著作是《创造性的经验》,在1924年问世的全书的中心思想是群体动力。

6、 群体过程的核心是创造。福莱特认为,群体过程受到两则的影响:即 “互相渗透定律”和“整体学说”。

7、 福莱特认为,解决社会冲突主要有三个途径,即一方占据上风、互相妥协 、整合。她一再推崇的办法是整合。

8、 福莱特认为,达到整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圆环形的反应过程。

9、 圆环形反应包括思想和活动的互相渗透,并导致互相的结合。

10、 整合具体表现是达成共识,是来自经验的聚合。

11、 福莱特认为,权力就是指成事的能力,控制指针对某一特定目标的权力运用。

12、 福莱特认为,国家是群体过程的逻辑延伸,是社会生活的最高表现。

13、 福莱特认为,真正的民主概念包括大众的实质参与和联邦制的政治结构。

14、 福莱特早年注重研究的是人事关系和群体过程,后期研究的是工业组织。

15、 福莱特对企业组织情有独钟,主要原因有:第一,她和几位著名企业家关系良好;第二,她觉得企业环境可以为她想做的分析提供一些有趣的原始素材 ;第三,更重要的是,在她看来,企业组织是一种执行重大社会功能的社会性机能。

16、 福莱特认为,企业不只是牟取利润,而是开辟了新的人事关。

17、 福莱特认为,只有协调恰当,才能有控制有权威,而不是靠控制靠权威才能实现协调。

18、 福莱特认为,权威职能隶属于有知识有经验的人。

19、 福莱特把领导分为三类:职位领导、个人领导和功能领导。

20、 福莱特认为,领导应当有三大功能:协调、决定目标,以及预测

21、 福莱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你加上我”和“我加上你”之间的反应。

二、 名词解释

1、 群体:群体不是单纯的一群人或者一个组织成员的简单组合。群体是一个有凝聚力的整体,可以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促成群体的成员间的互相配合 、和睦共处。

2、 互相渗透定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接触会造成分歧的综合,从而使他们之间的结合出现新的形式,这时群体的成员实际上就成为彼此互相影响的调整力。

3、 整体学说:指对一个整体的了解仅仅靠对其组成部分的分析是不行的,因为这个整体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往接触,有其本身的动力。

4、 圆环形反应:包括思想和活动的互相渗透,并导致互相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则是通过我们各自从别人那里“唤出”某些东西即通过所谓的“唤起”过程来实现的。

5、 个性:是一种在整体钟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与众不同。

6、 自由:在福莱特看来,自由是社会性的,是“个性的和谐而自在的发挥”。

7、 改造权力:就是变“踞人之上的权力”为“与人共享”的权力。

8、 增加权力:就是借助群体的力量,尽可能地满足更多的个人需求,从而使整体获得更多的权力

9、 邻里群体:在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群体之中,福莱特认为,最基本的社会群体是邻里群体。正是这些邻里群体使人们能够经常互相接触,促成他们间的相识,进而增进彼此间的日趋了解。

10、 情况定律:指的是当周围的变化和反应互相交织,不断出现时,针对这些情况必然出现的敏感能力。

11、 功能权力:工人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和他的本职功能相关的控制权。

第七章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梅奥在1933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的问题》,主要研究了霍桑实验。

2、 1945年,梅奥发表了《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3、 1947年,梅奥发表了《工业文明的政治问题》。

4、 梅奥早期主要关注一般的社会、政治和哲学问题,中期从事一些科学调查 ,他的天才在于激发研究小组的的智力,并对小组的活动加以整合。

5、 梅奥的霍桑实验开创了一个新的人际关系学派的先河。

6、 梅奥认为,巴纳德所提出的组织必须“有效率”和“有效益”,实际上是提出了现代社会普遍适用的准则。也就是说,任何组织必须能在两方面满足其成员的愿望:一是他们的物质要求;二是在完成多种社会职能钟实现积极的合作和协调。

7、 梅奥第一次实证研究是在费城纺织厂进行的,这次研究彻底否定了认为只有私利才是激励和推动人工作的全部动力的假设。

8、 梅奥的霍桑实验是在1927至1932年进行的,这一实验因其“社会人”的假设,对非正式组织的揭示以及对人际关系学派的形成而载入史册。

9、 梅奥进行直接观察的最后历程是研究缺勤和流动率,在南加州飞机制造业进行的。

10、 梅奥发现,缺勤率和流动率是形成工作“团队”的一种功能。

11、 梅奥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领导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掌握科技知识、系统化的指挥能力、组织社会合作和协调的本领。他认为,涉及管理核心部分的是组织社会合作和协调。

二、 名词

1、 群氓假设:由李嘉图提出这一说法。自然的社会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组成 ,每一个人都按着能达到自我保存和实现自我利益的方式行事,每一个人都尽力按逻辑进行思考,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努力。

2、 霍桑实验:霍桑是西方电器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一家工厂的名字,由梅奥主持的该实验从1927年至1932年,历时五载。这一试验因其“社会人”的假设,对非正式组织的揭示以及人际关系学派的形成而载入史册。

三、 简答题

1、 泰罗的科学管理与梅奥的霍桑实验的比较?

两人分别代表了解决工业问题的两种主要方法。

(1) 两人载目标方面的高度相似性。两人都看到了工人和管理当局之间的冲突,并把更多的责任归于管理当局;两人都追求工人与管理当局的和谐或利益相关,泰罗是通过一种精神革命,而梅奥是通过人群协作。

(2) 两人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却大不相同。

第一, 泰罗所注意的中心是个别工人,而梅奥主义者把注意的中心放在作为团 体成员的工人身上。

第二, 泰罗对人际关系不大注意,而梅奥则很关心。

第三, 泰罗认为物质工作环境是影响生产率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而梅奥则认为社会环境才是主要的。

第四, 泰罗认为,只要有机会,人们就会追求最大的经济报酬;而梅奥主义者则把金钱的诱惑放在次要地位,强调团体成员的地位。

2、 对梅奥的霍桑实验的评价?(贡献、批评)

(1) 霍桑研究的贡献是巨大的。首先,它以扎实的的调查和分析指明了人的“社会性”特征,这在对人的假设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其次,社会系统观点的提出开拓了对组织研究的视野。

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领导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通过职工的满足度,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2) 对梅奥的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以及霍桑实验的批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梅奥出于工作场所中的各种利益的自然和谐的假设,不遣余力地去追求自发的合作,而没有认识到社会冲突的不可避免性。

b、 在梅奥看到冲突的地方,他将之归为工人的感情态度,而非客观的工作和社会条件。 c、 霍桑实验的特征在于“大错和不完整”

第八章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组织理论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巴纳德是新古典时期的一位重要的组织理论家。他在组织理论上所作的一系列独创性的工作至今被认为是组织理论的典范。

2、 巴纳德独创性的工作主要体现在《经理人员的职能》的著作中。

3、 巴纳德把自己的主要贡献归结为“结构性”概念和“动态性”概念。

4、 结构性概念包括个人、协作体系、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和复合性正式组织。

5、 巴纳德认为,个人干不了的事情,两个人一起干,因而协作就产生了,组织也随之产生。

6、 在巴纳德看来,组织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一种合作性的努力。

7、 巴纳德认为,只有当一个协作体系的目的实现时,这种协作才是有效的。

8、 巴纳德认为,协作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的动机而组成的。

9、 协作努力的有效性与协作体系目的有关,效力与个人动机的满足有关,协作体系的效力是体系成员个人的效力的总和。

10、 效力与平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达到:或是改变成员的个人动机,或是把生产成果分配给个人。

11、 效力是满足的交换。协作的过程包含满足的交换工程。

12、 协作的持续取决于协作的有效性和协作的效力。

13、 巴纳德认为,构成组织的要素有三个:协作的意愿、目的、信息交流。

14、 巴纳德对组织理论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非正式组织。

15、 巴纳德从正面肯定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它的凝聚力作用。但是他忽略了非正式组织对政治组织来说所具有的消极一面。

16、 复合性政治组织主要有四个特征:系统性、非人格化、专业化、含有非正式组织。

17、 巴纳德感到目标是专业化的首要方面。

18、 组织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刺激-回报的动态平衡、权威、以及沟通和决策过程。

19、 构成组织力量的人的努力和贡献是由诱因引起的,自我保存和自我满足的利己动机是支配的力量。

20、 刺激与个人动机有关,巴纳德把引诱分成特殊的和一般的两类

21、 说服的含义包括三种形式:形成一种强制状态;引诱合法化;动机灌输。

22、 最重要的说服方法是动机的灌输。

23、 刺激系统的另一方面是地位系统。

24、 巴纳德认为,只有当权威被接受,它才是有效的。

25、 巴纳德看来,组织中的决策与组织的目的有关。

26、 组织决策中,采用的过程取决于三个因素:决策的目标、决策所需的速度 、决策者所得信息的质量。

27、 巴纳德指出,管理者具有三种功能:提供一种信息交流系统;促成必要的个人努力;提出和确定组织目标。

28、 巴纳德认为,领导者具有五大特点:有活力、坚忍、有决断力、服力和责任性、以及智慧。

29、 巴纳德认为,责任性对领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责任性来自现有的道德准则。

30、 巴纳德认为,管理者的责任主要是形成组织目标。

二、 名词解释

1、 协作:就是一种克服由物理环境或人的生物特征所强加的一些限制的手段 .

2、 净满足:是指每个成员在协作体系中所得到的大于所投入的那部分。

3、 非正式组织:巴纳德将非正式组织描述为暂时的、无结构形式、涉及那些 没有任何具体联系而发生的互动。用他的话来说,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没有 固定形态的、密度经常变化的集合体".

4、 均衡理论:在组织提供的诱因和个人为之作出贡献之间维持一种均衡。

三、 简答题

1、 简述复合性正式组织的含义?

巴纳德认为,这一组织来自简单的正式组织增长需要创造新的单位,但总的目 标是作为复合性组织中统一的因素起作用的。复合性正式组织的特征包括以下4 个方面:系统性;非人格化;专业化;含有非正式组织。

2、 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的作用

(1) 信息交流

(2) 通过调节人们的贡献意愿和稳定客观的权威来维持正式组织的凝聚力

(3) 维持人们的个人人格、自尊心和独立的选择,而这是正式组织运作所必 需的。

3、 简述巴纳德对组织理论的贡献。

(1) 他用社会系统观点对组织的考察

(2) 他的通过引诱或刺激在组织中维持组织和人之间的均衡

(3) 他的权威来自接受的思想

(4) 他的效力-效率两分法企图把经常发生冲突的组织目标和努力的经济需 求同个人的目标和满足的需求结合起来的思想

(5) 他对正式组织的富有洞察力的分析以及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入

(6) 他对经理人员责任的明晰阐述

第九章 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

一、 填空题、选择题

1、 西蒙在1978年荣获最高奖,获奖的名称是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是表彰他对经济决策研究所作的贡献。

2、 西蒙第一本著作是《管理行为》,书中包含的思想有许多来自制度学派的经济学。

3、 在西蒙的兴趣中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关注人的决策,他一生的研究是对梦寐以求的“决策真理”的追求。

4、 在西蒙的论文集《人的各种模式中》,他把决策理论中的一些基本因素格式化。

5、 《管理决策的新科学》旨在探讨计算机对组织决策的影响。

6、 西蒙把决策前提作为其分析的单位,他认为行政或管理就是决策。

7、 他用“事实-价值”两分法取代行政学中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

8、 西蒙对决策的分析首先建立在他提出的一种新的决策人的模式上,他把这 一模式称为“满意人”模式。

9、 人为什么要参加组织,西蒙采用了巴纳德的基本框架。

10、 西蒙将引诱-贡献功利性称作为引诱-贡献功利量表。

11、 在西蒙看来,提供决策前提的首要责任在等级制。

12、 效率标准是组织决策的标准,间接地也是等级控制的手段。

13、 对组织决策的理性来说,西蒙主要关心的对象之一是目标转移现象。

14、 目标的转移也可能来自决策过程中使用的价值指标。

二、 名词解释

1、 满意人决策:决策者由于受知识和分析能力的限制,因而总是接受一些就其向往的程度来说只是满意或充分的选择。

2、“形式推动”搜索:在问题领域搜索时,决策者可能采用任何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只要有一个标准的反应(惯例),搜索就很少或不存在,决策者只需要简单地使用惯例即可。如惯例不能适用,搜索就会被标准化,并建立在记忆中储存的计算相关行动的形式和规则上,西蒙称之为“形式推动”的搜索。

3、 刺激推动的搜索:它使用看得见的排队来决定先后行动。

4、 目标推动的搜索:它采用一个目标和亚目标结构来决定先后的行动。

5、 程序性决策:当决策刺激重复出现,组织已确立了一种对付这一状况的确定的程序后,程序性决策就发生了。这一程序体现在西蒙所说的决定对一个任务的反应次序的“运作程序”中。运作程序因其程度不同而异。组织惯例对运作程序来说是最具体的,决定是参照已通过的实践而非对可供方案的优点的考虑而作出的。

6、 非程序性决策:是对新的刺激的反应,这种反应不存在结构性,因而非程序性决策需要一些搜索活动,这一搜索将遵循可预测的和规定的形式。

三、 简答题

1、 简述个人决策的过程?

(1) 个人决策的第一个基本因素是来自决策环境的刺激;

(2) 个人决策的第二个基本因素是记忆;

(3) 个人决策的第三个基本因素是习惯;

(4) 个人决策接下来的便是对问题的分析;

(5) 在界定了问题空间后,决策者开始扫描这一空间,以搜索有用的、可供 选择的解决方法;

(6) 个人决策的最后一步是选择。

2、 简述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的相同点。

(1) 从西蒙称之的“情境界定”出发,这是一个现实模式的简化,用来减少实际决策环境的复杂性。

(2) 采用某些手段-目的形式将具体的行动与组织最终目标联系起来。

(3) 决定(问题)被分解或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并分配给组织的亚结构。

(4) 在选择方案时总是以“满意”而非最佳作为标准。

(5) 决策过程很可能包括了一种不确定的吸收性。

(6) 组织中的决策是惯例性的,惯例性程序从程序性决策中的具体的反应到 非程序性决策中的惯例性的搜索过程。


相关内容

  • 关于查看期末复习资料的通知
  • 关于查看期末复习资料的通知 各位辅导员及各位学生: 本学期,现已全面进入复习迎考阶段.为了更好的做好期末复习工作,提高期末复习效率,以确保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学校各专业教师经过加工.整理出具了有针对性的课程复习资料,现将各门课程的期末复习资料发布至学校教学平台---教学信息栏目,学生无需登录 ...

  • 西方思想经典名词解释整理
  • 智者 智者是在希腊城邦中涌现出的一批职业教师,他们自称智者,对社会政治和伦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阐述了许多新颖的主张和见解,智者以人的眼光去考察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将希腊学术研究的主题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和社会:智者关注自然与约定的关系,有的智者肯定习俗和法律的价值,认为其符合自然和正义,主张人 ...

  • 金融指南网络版
  • 南开金融专业课复习指南 第一部分 概述篇(已整理完毕) 专业介绍和说明 专业课复习时间 专业课复习资料 专业课复习思路 专业课复习方法 专业课整体复习计划 复习过程中需要考生注意的一些问题 经院专业课120+,我的一些经验 南开金融学专业介绍和说明 1.南开大学综合概况 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 ...

  •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单元小结
  • ●复习提示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17-19世纪初期的历史.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相对发达的英.法以及北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以此为标志,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本单元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基本上是年年有题,而且所占的分值比较重.本单元共七节,最新历史教学大纲中,"欧 ...

  •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201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201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13-1-8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201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点.专业及研究方向 1.公共管理专业:省直教学点.铜仁教学点:研究方向:政府管理与改革创新.公共政策分析与应用.社会管理与社会发展. 2.区域经济学专业:黔东南教学点:研究方向: ...

  • 高二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近代部分 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纲要求]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2.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对社会 ...

  • 必修三复习提纲1.2
  • 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 唐宋后三教合一 宋明理学 明清对传统 ...

  • 浅谈美国三权分立
  • 浅谈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 --- 由2010浙江文综39题所引发的思考 [摘要]在西方民主化进程中 ,三权分立是重要的原则之一,其中美国的三权分立最为典型,三权之间独立平等又相互制衡,中学教材中的有关叙述比较有限,教师还应该从一些原始材料和高考试题的材料中丰富和拓展历史课堂教学. [关键词] 西方代议 ...

  • 经济学各专业考研内容
  • 一.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初试科目是什么? 请查看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是什么? 专业课参考书08年之前指定,以后不再指定.08年以后不再指定参考书目,由于有些参考书跟不上步伐,但是出题要跟随时代变化,所以考试内容会出现变动.复习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