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疼痛的评估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19.90   关键词 肿瘤 疼痛 护理 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疼痛治疗手段的发展,癌痛控制效果明显提高,但是未缓解的疼痛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中,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正在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转向以护士为主体[1]。护士在对癌痛的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癌痛的评估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126例肿瘤引起的疼痛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和护理,达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10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肿瘤病患者126例,男82例,女44例,年龄16~80岁,平均41岁。肺癌病43例,消化系统肿瘤51例,恶性淋巴瘤20例,多发性骨髓瘤8例,恶性组织细胞病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癌性疼痛的筛查及评估   疼痛评估的第1步是让患者详细描述其疼痛情况,这不仅有助于发现疼痛的病因,还可区分不同机制所致疼痛。应详细询问疼痛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部位、有无放射、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以便初步判断疼痛性质。此外,还要询问患者既往抗肿瘤治疗史、是否接受过止痛治疗及其疗效等,以确定是否阿片耐受。疼痛评估的第2步是疼痛程度评估。尽可能使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和数字分级法(NRS)法等。儿童、老年人或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的人可采用脸谱法评估。疼痛程度评估时,不仅要评估患者当时的疼痛程度,还要了解过去24小时内疼痛的一般和最严重的程度:了解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疼痛变化。疼痛评估的第3步是了解疼痛对患者内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患者预期生存、体能状况,以及疼痛带来的患者心理、社会、经济和精神困扰;筛查有无抑郁或焦虑,了解患者及其亲属的疼痛认知、止痛治疗的预期目标。   癌性疼痛护理   癌痛的药物止痛治疗:良好地控制疼痛,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66例使用止痛药治疗的患者观察852例次,并在用药前及用药后2小时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用药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①按照WHO推荐的癌症镇痛三阶梯止痛法:即1级止痛:轻度疼痛使用非麻醉性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颅痛定等。2级止痛:中度持续性疼痛或加重,使用弱麻醉剂。如强痛定、可待因等。3级止痛:强烈持续性疼痛,使用强麻醉剂,直到疼痛消失。如吗啡、杜冷丁等。②主要给药途径:消化道给药、连续皮下或静脉给药、皮肤给药、患者控制的止痛、麻醉技术控制癌痛及神经外科技术控制癌痛。目前已研制出新型控制止痛药泵,分家庭用、护士用及防止用药过量的PCA 3种类型。不仅可防止患者用药过量,还可通过电脑程序控制持续输液中的止痛药浓度,以维持稳定的止痛效果,防止患者出现剧痛。初次用药后24小时需要重新评估疼痛程度。计算24小时用药总量,将其作为次日按时给药量,并根据病情继续调整止痛药剂量,直至满意止痛。本组有6例患者使用镇痛泵,均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对急性疼痛、出现口服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不能吞咽或存在口服吸收障碍的患者,可采用非口服途径,如:透皮贴剂、栓剂纳肛止痛,也可持续静脉或皮下输注止痛药。静脉途径给予阿片类药物,起效快,给药15分钟左右达血浆峰浓度(口服给药60分钟),适于需要快速止痛的患者。③按WHO推荐的药物治疗癌痛的原则给药:即尽可能选择口服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用药个体化。对66例患者用药过程中,根据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因人而异地制订护理方案,按疼痛给药法施予止痛药的选择,按疼痛的程度由弱到强,按序提高个体化给药并按时按量给药,以便更好地发挥疗效,控制疼痛。对66例癌痛患者使用止痛药观察852例次,经用药物止痛后,疼痛均有不同的程度降低(P  非药物镇痛:①认知疗法:癌痛患者由于长期疼痛的影响,会产生焦虑、烦躁、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和疼痛有关的思想分为有益的和无益的两种,有益的思维方式是指那些能更有效地处理问题或压力源的思维方式;反之即为无益的思维方式。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记录疼痛日记,在出现易怒、焦虑、无助时,停下手中的事情,记录这些思想,分析疼痛时的思想,教育患者挑战自己的自动无益的思维,建立自己处理问题的信心,逐步形成有益的思维方式。②物理疗法:包括冷热敷、按摩、活动、制动、皮下电神经刺激(TENES)。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物理疗法也可减轻疼痛。对皮肤的冷、热刺激、按摩、制动或者锻炼等手段可增加特定部位的血液循环,减慢痛觉向大脑皮层传导的速度,并减轻运动中枢向疼痛区域内发射冲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锻炼对急性和慢性疼痛有效,适当的活动有利于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总之,癌性疼痛是一个复杂的主观反应,成功地评估、控制疼痛有赖于良好的护患关系。对癌症患者的护理就是对疼痛的护理,需要护士具备处理癌痛的多方知识,掌握正确评估方法和治疗技术及恰当的护理方法,对癌痛患者采取药物及非药物镇痛的综合护理手段,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癌性疼痛的知识宣教,使癌症患者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炳兰,郭凤.护士与患者癌痛评估差异性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4,19(14):13-1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19.90   关键词 肿瘤 疼痛 护理 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疼痛治疗手段的发展,癌痛控制效果明显提高,但是未缓解的疼痛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中,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正在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转向以护士为主体[1]。护士在对癌痛的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癌痛的评估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126例肿瘤引起的疼痛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和护理,达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10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肿瘤病患者126例,男82例,女44例,年龄16~80岁,平均41岁。肺癌病43例,消化系统肿瘤51例,恶性淋巴瘤20例,多发性骨髓瘤8例,恶性组织细胞病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癌性疼痛的筛查及评估   疼痛评估的第1步是让患者详细描述其疼痛情况,这不仅有助于发现疼痛的病因,还可区分不同机制所致疼痛。应详细询问疼痛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部位、有无放射、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以便初步判断疼痛性质。此外,还要询问患者既往抗肿瘤治疗史、是否接受过止痛治疗及其疗效等,以确定是否阿片耐受。疼痛评估的第2步是疼痛程度评估。尽可能使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和数字分级法(NRS)法等。儿童、老年人或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的人可采用脸谱法评估。疼痛程度评估时,不仅要评估患者当时的疼痛程度,还要了解过去24小时内疼痛的一般和最严重的程度:了解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疼痛变化。疼痛评估的第3步是了解疼痛对患者内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患者预期生存、体能状况,以及疼痛带来的患者心理、社会、经济和精神困扰;筛查有无抑郁或焦虑,了解患者及其亲属的疼痛认知、止痛治疗的预期目标。   癌性疼痛护理   癌痛的药物止痛治疗:良好地控制疼痛,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66例使用止痛药治疗的患者观察852例次,并在用药前及用药后2小时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用药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①按照WHO推荐的癌症镇痛三阶梯止痛法:即1级止痛:轻度疼痛使用非麻醉性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颅痛定等。2级止痛:中度持续性疼痛或加重,使用弱麻醉剂。如强痛定、可待因等。3级止痛:强烈持续性疼痛,使用强麻醉剂,直到疼痛消失。如吗啡、杜冷丁等。②主要给药途径:消化道给药、连续皮下或静脉给药、皮肤给药、患者控制的止痛、麻醉技术控制癌痛及神经外科技术控制癌痛。目前已研制出新型控制止痛药泵,分家庭用、护士用及防止用药过量的PCA 3种类型。不仅可防止患者用药过量,还可通过电脑程序控制持续输液中的止痛药浓度,以维持稳定的止痛效果,防止患者出现剧痛。初次用药后24小时需要重新评估疼痛程度。计算24小时用药总量,将其作为次日按时给药量,并根据病情继续调整止痛药剂量,直至满意止痛。本组有6例患者使用镇痛泵,均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对急性疼痛、出现口服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不能吞咽或存在口服吸收障碍的患者,可采用非口服途径,如:透皮贴剂、栓剂纳肛止痛,也可持续静脉或皮下输注止痛药。静脉途径给予阿片类药物,起效快,给药15分钟左右达血浆峰浓度(口服给药60分钟),适于需要快速止痛的患者。③按WHO推荐的药物治疗癌痛的原则给药:即尽可能选择口服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用药个体化。对66例患者用药过程中,根据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因人而异地制订护理方案,按疼痛给药法施予止痛药的选择,按疼痛的程度由弱到强,按序提高个体化给药并按时按量给药,以便更好地发挥疗效,控制疼痛。对66例癌痛患者使用止痛药观察852例次,经用药物止痛后,疼痛均有不同的程度降低(P  非药物镇痛:①认知疗法:癌痛患者由于长期疼痛的影响,会产生焦虑、烦躁、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和疼痛有关的思想分为有益的和无益的两种,有益的思维方式是指那些能更有效地处理问题或压力源的思维方式;反之即为无益的思维方式。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记录疼痛日记,在出现易怒、焦虑、无助时,停下手中的事情,记录这些思想,分析疼痛时的思想,教育患者挑战自己的自动无益的思维,建立自己处理问题的信心,逐步形成有益的思维方式。②物理疗法:包括冷热敷、按摩、活动、制动、皮下电神经刺激(TENES)。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物理疗法也可减轻疼痛。对皮肤的冷、热刺激、按摩、制动或者锻炼等手段可增加特定部位的血液循环,减慢痛觉向大脑皮层传导的速度,并减轻运动中枢向疼痛区域内发射冲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锻炼对急性和慢性疼痛有效,适当的活动有利于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总之,癌性疼痛是一个复杂的主观反应,成功地评估、控制疼痛有赖于良好的护患关系。对癌症患者的护理就是对疼痛的护理,需要护士具备处理癌痛的多方知识,掌握正确评估方法和治疗技术及恰当的护理方法,对癌痛患者采取药物及非药物镇痛的综合护理手段,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癌性疼痛的知识宣教,使癌症患者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炳兰,郭凤.护士与患者癌痛评估差异性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4,19(14):13-15.


相关内容

  • 护理综述论文
  • 癌症患者疼痛护理进展 孙丽霞 北京地坛医院 肿瘤科 [关键词]:癌症患者 疼痛 护理 疼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甚至造成功能障碍.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日益受到重视.尽管癌痛的处理手段不断的更新.改进,但据美国 ...

  • 晚期癌症疼痛的护理综述
  •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概论 摘要: 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技术概况做一系统性介绍,希望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者做好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工作,帮助晚期癌症患者积极应对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晚期癌症.疼痛.护理进展 国内的调查表明:在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的各期癌症患者中,51.1% ...

  • 癌痛的治疗和护理研究进展综述
  • 癌痛的治疗和护理研究进展 <2012 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显示,在 2011 年部分市县前十位疾病死亡排名中,恶性肿瘤超越心脑血管疾病,位列死亡排名的第一位,分别占市县死亡构成的 27.79%和 23.62%[1].在当今"谈癌色变"的社会,现代医学对恶性肿瘤还没有彻 ...

  • 肿瘤科100题新
  • 瘤 科 专 科 100 题 2012-11-15 肿 1.肿瘤的概念? 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影响的基础上由于外界致病因素(如物理.化学.生物等)的作用,而发生一系列质的改变形成一种异常增生. 2. 常见癌症的十大危险信号 1) 体表或表浅可触及的肿块逐渐增大,如:乳腺,皮肤,口腔或身体其他 ...

  • 肿瘤科 护理常规(全)
  • 肿瘤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按入院.出院护理 2.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及其护理要点. 3.测量体温.脉搏.呼吸. (1)一般新入院病人,3次/天,连测3天,如体温正常,则按分级护理有关要点执行. (2)低热病人,2次/天,体温正常3天后,按分级护理有关要点执行. (3)中度热病人,3次/ ...

  • 疼痛护理指导手册4.6
  • 疼痛护理护士教育手册 第一章 疼痛护理概述 .............................................................................. 2 第一节 疼痛的概念 ..................................... ...

  • 常见发热病人的护理
  • 常见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是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观察要点] 1.监测体温变化 体温超过38.5.C,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30~60分钟后复测体温. 2.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了解血常规.血容比.血清电解质等变化 ...

  • 创伤骨科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研究进展
  • 当代护士2012年5月中旬刊·5· 创伤骨科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研究进展 钟云兰 摘要 黄金华黄佑萍 综述了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的评估.疼痛护理及其研究进展.护理措施包括对症处理.疼痛的观察.疼痛的处理.药物反应的观 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察及心理护理 ...

  • 关于住院癌症患者疼痛调查及健康教育体会
  • ・256・ 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5月第9卷第15期 China Prac Med, May 2014, Vol. 9, No. 15 给产妇精神安慰和鼓励, 避免负面影响, 使其顺利完成阴道亲方面:常见的有, 麻醉意外.术中腹腔脏器损伤.宫缩乏 力.产后出血.羊水栓塞.术后感染.切口子宫内膜异位. ...